1. 那些在中國禁播的影視劇能在外國播嗎
每個國家對影片公映的標准不同,所以國內禁播並不代表國外也禁播,同樣國外禁播並不代表國內會禁播
例如當年的《拯救大兵瑞恩》就因為片頭登陸戰過於真實血腥,而被印度禁播,但在國內就沒有禁播
2. 中國禁止引進歐美電影
我97年讓別人從境外帶回來一塊硬碟,裡面的屏保是《變相怪傑》,但是當時不知道。後來98年左右大陸上影時候我才知道。
近幾年中國已經越來越開放電影了,尤其是隊美國。雖然《先知》為了防止各種恐慌靠後了,但是《2012》還是如期上映。
至於歐洲電影,恐怕恢復還有得等
3. 麻煩提供國家禁播的電影 好看的
范圍太大,中國的電影沒有分級制,2級多以上的都會禁播。查一下國家公映的有限的電影。其他肯定是未播的電影。看碟了。
4. 講一講你知道哪一些國內沒有上映,國外已經上映的好電影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這部電影在國外上映了並好評如潮。但國內因為某些原因並沒上映。
5. 尋幾部在國外獲獎,卻因為體制原因,在國內被禁的國產影片!越多越好,謝謝了
恐怕,你看不到的吧
所謂在國外獲獎,唉,難啊哥哥,
以下系小眾電影或文藝電影,僅部分獲獎,但都絕對滿足你要求(和好奇心)
全是國內知名的演員,不過這些片子從未被宣傳過
《暗物質》劉燁演的! 原因:反動(留洋學生內心扭曲相關)
《苦戀》《藍風箏》 原因:文革
《魂斷威尼斯》《慾望法則》 原因:同志
《九一三》(注意,全是漢字) 原因:政治因素
《十七歲的單車》《小武》《東宮,西宮》原因:名導演的爭議電影
先這些吧,你能找到片源就已經很強大了
6. 被中國禁映的外國電影有哪些
禁映外國電影
7. 歐美國家有為保護國內電影而推遲了海外電影檔期的情況嗎
歐美國家是按院線發行影片。不是通行的統一規定。無所謂推遲不推遲。
很簡單這個現象還真是只有中國有,因為只有中國有進口片配額統一由國企發行和禁止外資進入國內發行和影院建設這類保護主義規定。這一現象的原因和國內的政治制度極端領導人霸道和影視利益集團過於強大有關。
因此,片方高度重視影片的排映,往往把排映作為提升票房的重要手段。我國電影檔期發展現狀經過20多年發展,目前我國電影檔期排映已形成以暑期檔(約100天,每年的6月初——8月底)、賀歲檔(近100天,12月初——翌年2月中下旬、國慶檔(7天)、春節檔(7天,包含在賀歲檔中)這四大檔期為主,以情人節、清明節、五一節以及近幾年興起的光棍節等小檔期為輔的格局。
8. 為什麼很多國外電影在國內不能播比如電鋸驚魂一類的,這些電影在國外既然可以上映是不是也可以正常播出
是因為廣電審核不通過的原因,是看內容是否過於血腥暴力,或者有不好的教育意義,如果廣電總局審核不過,國內就不會播出。
9. 中國拍的哪幾部片國內不讓播
中國內地十大禁播電影
、《十七歲的單車》(2000年)
該片是第六代導演代表人物王小帥的最新作品。王小帥在沒有拿到審片結論之前便攜片參加了柏林國際電影節,雖贏得一尊銀熊,卻被禁止在國內公映。
2、《鬼子來了》(2000年)
獲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獎。影片以獨特的視角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者,圈內口碑不錯,因沒有突出某些政治派別的良好形象,迄今不能公映。
3、《蘇州河》(2000年)
獲荷蘭鹿特丹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日本銀座影展大獎。影片以王家衛的電影風格敘述了一個愛情悲劇故事,表現對愛的執著和愛之意義的探討。因首先在台 灣上映遭禁映。
4、《過年回家》(1999年)
獲1999年第56屆義大利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這是一個關於寬容和愛的故事,主人公過年回家,傾訴了17年的難言人生。因詆毀社會主義形象,導演張元受到處罰。
5、《趙先生》(1998年)
本片獲第51屆瑞士洛迦諾電影節「金豹獎」
導演:呂樂攝影:王大麟主演:施京明 張芝華陳怡南蔣雯麗第5代最傑出的攝影師之一呂樂試圖通過拍攝處女作《趙先生》,像他的同門師兄張藝謀一樣成功轉型成電影導演。但這一努力卻並未取得太大的成效,雖然本片在瑞士洛加諾電影節獲得金獎,不過因詆毀社會主義形象在國內被禁映。他執導的第二部電影《小說》據說因為情節晦澀,映射中國百姓悲慘生活,也處在封存狀態中。
6、《小武》(1997)
導演賈樟柯憑借《小武》在國際影壇一舉成名,成為青年導演中後來居上的代表人物。他的拍片方式與其他一些人並無二致,都是走國際融資與發行的道路,基本與本土電影市場不發生任何關系。在國內,《小武》及其他類似的電影作品,因詆毀政黨形象,涉嫌煽動都是通過盜版VCD的形式與觀眾見面。
7、《郵差》(1995年)
這部電影是導演何建軍得到鹿特丹電影節的一個基金的資助拍攝,並在歐洲完成後期製作的。這就決定了本片不可能在國內獲得放映的機會。從國外電影節或電影基金獲取資金支持是不少青年電影導演的基本運作方式,也是他們完成的電影無法與觀眾見面的重要原因。涉嫌詆毀中國官員形象。
8、《活著》(1994年)
張藝謀評價最高的作品,獲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獎和男演員獎。根據余華小說改編,表現人在極端艱難的生存環境下可悲的頑強和堅韌,因詆毀社會主義法制,詆毀政黨執政能力,迄今不能公映。
9、《東宮、西宮》(1996年)
獲阿根廷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編劇、攝影大獎。根據王小波的小說改編,講述一對同性戀者復雜的心路歷程,因詆毀社會主義形象,涉嫌宣傳腐化思維,迄今未被准許上映。
10、《藍風箏》(1993年)
獲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大獎。以悲哀、灰暗的基調講述幾十年的故土舊事,透視埋在歷史灰燼下的人的命運,審查未通過即參賽,導致中國電影代表團退出東京電影節,因詆毀社會主義形象,詆毀之政黨形象,該片迄今不能獲准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