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很多電影的色調是藍綠色的
你說的藍綠色調應該出現在以膠片拍攝的電影中。
在數碼成為電影拍攝的主要工具之前,所有我們在電影院中看到的電影,都是用膠片拍攝的。而膠片電影的色彩有著數碼無法媲美的柔和色調,因為不同膠片的不同成像效果,所以我們會看到有的電影色調是藍綠色的,有的電影色調是偏紅色的。
雖然可能性越來越低,但還是期待一部全膠片拍攝的電影,如果真的出現了,我一定走進影院,貢獻出自己的票房。
B. 找一些以綠色環保為主題的電影
1,《海洋》
《海洋》是由雅克·貝漢、雅克·克魯奧德聯合執導,雅克·貝漢、姜文、皮爾斯·布魯斯南、宮澤理惠擔任旁白的生態紀錄片,於2011年8月12日在中國上映。該片聚焦於生活在海洋里的動物們,講述了這些生命群體物競天擇以及弱肉強食的生存狀態,同時展示了動物們和諧相處的美好一面。
2,《遷徙的鳥》
《遷徙的鳥》是由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瑞士聯合拍攝的紀錄片,由雅克·貝漢、雅克·克魯奧德聯合執導。該片於2001年12月12日在法國上映。
3,《永不妥協》
《永不妥協》是2000年上映的一部美國電影,由史蒂文·索德伯格執導,朱莉婭·羅伯茨、阿爾伯特·芬尼、艾倫·艾克哈特等主演。該電影改編自真實事件,描述了一個沒有法律背景的單身母親,歷盡艱辛,以永不妥協的勇氣和毅力打贏了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宗民事賠償案。
4,《快樂的大腳》
《快樂的大腳》是一部由朱迪·莫里斯、沃倫·科爾曼和喬治·米勒三人共同執導的歌舞動畫片,片中有羅賓·威廉斯、休·傑克曼、伊利亞·伍德和妮可·基德曼等聯袂獻聲。影片於2006年11月17日在美國上映。
5,《海豚灣》
《海豚灣》是一部拍攝於2009年的紀錄片,由路易·西霍尤斯執導,里克·奧巴瑞主演,該片記錄了日本太地町當地的漁民每年捕殺海豚的經過。
C. 你覺得色彩運用比較鮮明的電影有哪些
色彩很簡單,也很復雜,簡單的調動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也可以毀掉一個世界。
綠色也有讓角色和觀眾呼吸到新生的力量。飽滿的草木和大地色系散發出新開始和重生的氣息。
《地心引力》(Gravity)的結局處,Sandra Bullock從水裡出來,發現一片鬱郁蔥蔥,色澤明亮,氧氣充足的景緻,一切立刻預示了新的生命。
藍 色
藍色代表了:信仰,靈性,滿足,忠誠,安寧,穩定,和諧,團結,信任,自信,保守,安全,整潔,秩序,天空,水,冷,科技,沮喪
D. 綠色在電影里有哪些象徵意義
一般象徵自然,和平。
植物的綠色,可以代表生命以及生命的狀態,嫩綠色代表新的生命和弱小的生命狀態;青翠的綠色代表勃勃生機的狀態。
深綠色則代表成熟而具有滄桑感的生命狀態,綠色也象徵著環保,她是無需任何包裝的生命,她是一切萬物的根源,所以一般的寶物都是綠色的。
(4)以綠色為基調的電影有哪些擴展閱讀:
綠色文化
有狹義與廣義之說。以狹義來說,綠色文化是人類適應環境而創造的一切以綠色植物為標志的文化。包括採集———狩獵文化、農業、林業、城市綠化,以及所有的植物學科等。以廣義而言,綠色文化是人類與自然環境協同發展、與諧共進,並能使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文化。
它包括持續農業、生態工程、綠色企業,也包括了有綠色象徵意義的生態意識、生態哲學、環境美學、生態藝術、生態旅遊,以及生態倫理學,生態教育等諸多方面。
綠色文學
簡言之,它是以自然界的動物與植物為題材,大力灌注生命意識的文學。具體來說,綠色文學是一種崇尚生命意識、崇尚人與自然生命力活躍,崇尚人與自然與解與與諧的文學。
E. 綠色環保電影有哪些呢
以動物為主角的有《虎兄虎弟》《帝企鵝日記》等,還有《後天》當然《2012》也可以作為環保類型的電影,咱們本土的可以看看陸川的《可可西里》和賈樟柯的《三峽好人》,希望能有所幫助
F. 這是啥電影
《天涯海角》
天涯海角是一個被人快要用爛掉的詞,象海枯石爛一樣,但多少人也許並不知道它代表著什麼意義。患上了血癌的琳,沒想過在無選擇下面對死亡,驚破了青春是無敵的幻像,迷失於生與死之邊緣。琳偶遇船員德, 德來自蘇格蘭以外的北海,被稱為「天涯海角」的地方。琳與德的邂逅只像浮光掠影,擦身而過吧了。阿蟲自創了 一門專替人尋找失物的行業,心信「希望在人間」的理想信念。琳聘請蟲找德,二人穿插在人海中尋尋覓覓,接觸到人世間的悲歡離合。而阿蟲那份永不放棄的敬業精神,更另琳自覺懦弱無能。此時,琳自覺已喜歡上阿蟲,在掙扎死亡邊緣上愛上任何人只會是個不負責任的行為。琳只好不辭而別,獨自走到凄迷蒼涼「天涯海角」的地方。人海茫茫,阿蟲這回要尋找自己一份至愛的東西,直至天涯海角……
影片資料:
編劇/導演/監制:李志毅
主演:金城武(飾演左口蟲)、陳慧琳(飾演琳)、王敏德(飾演德)
陳小春、張達明、藤麗明、徐濠縈馬浚偉、陳豪、何超儀、 方平、瑪莉亞
《天涯海角》故事大綱:
在遙遠的蘇格蘭,有這樣一塊懸崖,那裡人稱它為天涯海角,the edge of the world。琳,這個患有白血病的美麗少女,現在站在這塊懸崖之上,她面前是一片蔚藍的大海,時間無多的她站立在世界的盡頭,自是別有一番感慨。可有些事,有些人,縱然身在天涯海角也無法忘卻,比如在身邊的男人阿德,比如遠在幾千公里外的阿蟲。 早知時間無多,卻偏偏碰到所愛,這是一種幸運,抑或是一種殘酷?
阿德是一個成熟穩重的蘇格蘭船員,幾次不經意的邂逅,琳對他有了好感。是他,把家鄉天涯海角的傳說告訴了琳。其實很難講清楚琳是迷戀阿德還是迷戀天涯海角的傳說。但又有什麼關系,女人會為一個背影愛上一個人,何況阿德帶給琳的是一個世外桃源。現實對琳太殘酷,她的世界只有同情和葯片,如果能在有生之年去一次天涯海角,如果能擺脫這里令她絕望的一切,說愛他又無妨呢?
阿蟲的職業是幫別人找回丟失的東西,琳要找回失去聯絡的阿德,所以很偶然的,琳成為了阿蟲的顧客。其實琳要找的不是阿德,她要找的是給她希望的魔術師,她要找的是天涯海角。阿蟲和阿德截然不同,燦爛的笑容,有點天真有點無厘頭。對於找尋東西他自有一番理論:在這個世界裡找尋東西好比大海撈針,可如果你不去找,那希望為零,如果去嘗試了,那還有希望。阿蟲的善良和執著打動了琳,和他在一起,琳找到了存在的意義,感受到了人間的真情。蟲幫琳奇跡般在人海中找到了阿德,原來琳心目中的魔術師是阿蟲。
阿蟲和琳互生情愫,卻沒有人開口表達。兩人中間彷彿還有一層牆無法穿透。琳向阿蟲隱瞞了病情。終於有一天琳病發倒在了阿蟲的面前……
琳睜開眼睛,看見了阿蟲關切的眼神。琳受不了那樣的眼神,她不知道如何面對他。內心在掙扎,我是現在不理他他難受點,還是我死後他會難受點呢?她知道他們應該保持平淡的關系,至少不會再有傷害。
琳獨自飛往蘇格蘭,飛往天涯海角,阿德在等她……
當琳站立在世界的盡頭時突然發現,原來自己捨不得故鄉,更捨不得故鄉的阿蟲,思念如潮湧,毅然轉身,卻發現伊人就在眼前,燦爛笑容依舊。
「和你同赴天涯海角」本是句最為俗氣的情話,在這里卻是我最願意看到的結局。如果最後不得不黯然,誰會忍心不給予他們一點快樂。如果可以在有生之年深深的愛過一次,生命不就是天涯海角邊回眸的一瞬嗎?
最後,琳還是走了……
最喜歡她和阿蟲唱歌的畫面,那時侯曖昧恰到好處:
心嚮往蓬萊,想身處蓬萊
仰望蓬萊所在,似被浮雲掩蓋
想找到蓬萊,偏不見蓬萊
遍歷人間世外,費勁勞力錢財
遙看天邊飛鳥,原野夕陽照耀
頓覺寧靜舒泰,恨怨漸似開解
方知卻原來,不必盼蓬萊
已是埋藏心內,蓬萊就是愛
《天涯海角》——人生在尋找中逝去
天涯海角是一個被人快要用爛掉的詞,象海枯石爛一樣,但多少人也許並不知道它代表著什麼意義。四年前,一個拍電影的朋友推薦我看這部片子,但是四年來,我一直沒有能找到它。今天去圓西路淘碟,忽然發現了它。欣喜若狂的帶回家,把電話關了,泡了一壺碧螺春,一個人靜靜的看著。
一個忽然發現自己身患癌症,不知道生命還有多少天的女孩子齊(陳慧琳)。一個在草原上長大,每天的工作就是幫別人尋找失去的東西的男人那口蟲(金城武)。一個出生在蘇格蘭一個叫「天涯海角」的小島的海員德(王敏德)。
「天涯海角」這個偏僻的小島上出生的人,總是出去做海員,一生只有兩個回去的可能,一是送死去的親人回去安葬,一是自己被別人帶回去安葬。
齊是一個船王的女兒,因為生命就要結束,她開始幻想身邊的人都會是魔術師,把生命變得可以好美好。她愛上了父親的員工德。但是德忽然離去,那口蟲幫她尋找,尋找到了,卻來不及說更多的話,相約了「天涯海角」……
原以為這個電影是的愛情故事,因為內容太象《新不了情》。
但很明顯它沒有去過於煽情,相反,所有的感情都是隱藏在一個一個的尋找故事中。而要尋找到人生的答案是如此困難,所以電影才會叫做「天涯海角」。
中間有好多有特點的配角。一個不見了老婆,每天都在叫那口蟲幫他尋找,卻不知道老婆早已經死去的朱仔(陳小春)。一個半邊臉完全壞掉,下身癱瘓的女孩子阿珍。……一個媽媽走後,再也不說話的小孩子……
電影里每一個人,生活都不夠完整。總是缺少一些東西,但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是有意義的,因為他們都在不停的尋找自己的希望。不管有沒有找到,但他們在努力。
電影的開篇是以一個流動的黑白鏡頭,昭示著香港這個繁華背後的悲哀城市。孤獨、痛楚、忙碌……一個推垃圾的老人木然走過鏡頭,忽然讓我的心如此的震動。
電影的前半部分是以黃褐色為基調,象一本陳舊的日記,每一個尋找的細節都在緩慢的節奏里釋放,凄婉的配樂,孤獨的獨白,導演的手法洗練而又深入的揭示著生活的謎底。電影的後半部分以綠色為基調,也許是生活的希望就在那一片片美侖美渙的綠色里。
「天涯海角」本是一個美麗的地方,但電影里它忽然變成人生的歸宿,甚至那具有象徵意義的「天涯海角石」。都是斜斜的指向天空,完全是一個孤獨的墓碑。那裡的自然界也似乎在闡釋生命的意義。「天涯海角」最盛產的是三文魚,它們每年都千辛萬苦地游回山上在它們出生的地方,趁有新月的晚上,當漫天飄舞有花瓣時,完成交配,在產卵後死去。生命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輪回。
電影的結束也是在黑白的鏡頭里,齊的葬禮上,她笑著走過每一個悲傷的人身邊。我忽然想著她的笑是不是因為尋找到了她一直以來尋找的答案。
生活盡管是殘缺的,但是只要有希望,就仍然有重生的一天。
相對於整個電影的語言,愛情只是故事線索,真正的感動在於那一絲絲潛伏在細處的溫情,「漂浮著寂寞的獨白所揭示的最底層的香港卻擁有著難得一見的堅忍和信念,通篇都彌漫著一種香港電影十分少見的氣質。出眾而孤獨,溫暖而從容」。那個不再說話的小妹妹,每天背著阿珍上下班的媽媽,尋找失蹤老婆的朱仔,為了母親的病而想喚來紅嘴鴨的小女孩。所有的生活故事忽然都變得殘缺不全,那一絲近於殘酷的溫柔,也撞擊著同樣是普通人的你和我。
導演李志意,並不太出名,最近他的片子是《魔幻廚房》,一個不知所雲的、由一班明星拼湊出來的愛情故事。相比之下,《天涯海角》也許是他被商業社會污染前的最後一絲靈魂的發光,不管如何,很值得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