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戲劇與電影,電視劇的共同點與不同點
電視表演藝術和戲劇、電影表演藝術在創作任務的要求上應該說基本上是共同的。那麼,電視表演藝術的特點是否與戲劇、電影表演藝術有著相同之處呢?它們之間又有哪些不同之處呢?電視表演藝術與戲劇、電影表演藝術在其最主要的特點上應該說與戲劇、電影表演藝術是完全相同的。這一特點就是它們都是一種「化身成角色」的藝術。
前面已經談到無論是戲劇、電影還是電視表演藝術的創作任務都是要創造出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並使之具有審美的價值。而這一創作任務的完成則只能是通過演員自己粉墨登場,通過自己現身說法,設身處地去扮演角色,最終達到「化身成角色」這樣一個途徑來達到。 「化身成角色」之所以成為戲劇、電影和電視表演藝術的最為主要的特點,是由於它指出了戲劇、電影和電視表演中所要解決的最主要的矛盾:即演員是以其自身為載體,使之變為劇本中之人物,表現出另一種性格,成為另一個人物,最終以此為媒體,使觀眾從中領會其審美之價值。
我國的戲曲表演藝術家對於演員創造的特點有一句十分精闢的藝訣。這句藝訣就是:「是我非我,我是我,我亦非我;裝誰像誰,誰裝誰,誰就像誰。」從這句藝訣中,它論述到了「是我」——演員在進行創造,而所創造出來的角色,則已經是「非我」了,而所謂「非我」也就是說化身成為角色了。雖然作為角色的載體的我還是我,但他已經成為角色,而並非原來的演員的「我」了。另一方面,它又從演員的創作任務角度提出要「裝誰像誰」,無論誰扮演角色,都應該達到「神情畢肖」的境界,也就是要達到「進入角色」,「把自己和所扮演的人物融為一體」,並且把他「再體現」出來,達到「裝誰就像誰」的程度。從這一幅對聯似的藝訣中,我們可以看出:它把表演藝術是由演員來扮演角色,而最終必須是化身成為角色的這一特點十分辯證地表述了出來。
由於戲劇、電影、電視表演藝術都具有由演員來扮演角色,並且要「化身成角色」這樣一個主要的特點,因此也就必然出現在戲劇、電影和電視表演藝術中相同的另一個特點, 即演員在創作中是運用自己的身體和心靈來現身說法,在自己的身上塑造出藝術的人物形象這樣一個創作特點。
電視表演和戲劇、電影表演一樣,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的創作永遠是在虛構與假定的條件下進行的。盡管電視劇在攝制的過程中和電影一樣可以更多的在真實的環境中進行拍攝,但它也不可能完全是真實的。例如:即使在真實的環境中拍攝戰爭場面,用的也不可能是真槍實彈;而雨中的場面,則往往是得用灑水車來完成。何況電視劇的拍攝也不可能完全離開攝影棚里的虛假的布景。在一些室內連續劇的拍攝中就更是如此。而更為主要的是無論戲劇、電影還是電視劇中的戲劇情境則完全是虛構的,演員就必須要能夠把這種虛構變為令人可信的真實。演員之間明明是同事,但在假定的情境之中則可能成為父子、兄弟、姐妹、夫妻、君臣、仇敵、情侶等等。還有那生生死死、是是非非、恩恩怨怨的虛構的故事情節,都需要演員把它創造成為藝術的真實。因此,電視表演和戲劇、電影表演一樣可以說都是一種「弄假成真」的藝術。這就要求演員要能夠「以假當真」,「假戲真做」。只有這樣才能使觀眾信以為真。
然而在電視表演中,有些特點則與戲劇表演不同而與電影表演相似。它們與戲劇表演不同之處首先是電視和電影演員與戲劇演員在藝術創作整體中的地位與作用有著不同之處。在戲劇中,演員可以說是中心,戲劇演員的表演是藝術創造整體的完成。在戲劇演出中,導演的構思主要是通過演員的表演來實現,所以在演劇藝術的創作中,往往會聽到「導演應該死在演員的創造之中」這樣一句話。舞台美術等藝術部門的創造,盡管在當代的演劇藝術中獨立的表現某種蘊涵的成分越來越大,但仍然不能離開為演員的表演創作服務這一前提。在舞台上,只要大幕一拉開,演員就成為一個演出的主宰,演員表演的優劣,往往就決定了一個戲的成敗。所以人們也就把戲劇稱之為「演員的藝術」。演員因此也就成為戲劇演出的中心。
電視和電影的藝術創作則與戲劇有所不同,它們卻是以導演為中心,因此人們稱它是「導演的藝術」。由於一部電視劇或者是一部影片的完成是靠整體的屏幕或銀幕造型,演員的表演只是這整體的屏幕或銀幕造型中的一個元素。導演在進行創作的構思和體現自己的構思時,就不能只是「死在演員的創造之中」,他所要考慮的必須是整體的屏幕或銀幕造型。
電視與電影表演與戲劇表演的不同之處還在於審美意識上的差異。不同的藝術品類自然有自己與眾不同的美學素質。在戲劇表演中,演員追求的是舞台表演美,而電視與電影表演中演員追求的則是畫面造型之中的鏡頭美。
突破舞台局限的首要因素是攝像機和攝影機,由此而產生了它的紀實的特性,以及蒙太奇、再造時空和運動的畫面。攝像機和攝影機是屏幕和銀幕造型中極為重要的元素,具有一種獨特的創造力,它們的參與就成為電視和電影表演美學中必須要考慮到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戲劇演員在舞台上表演時由於考慮到與觀眾的距離,不可避免的要有適當的誇張甚至是變形,例如京劇的表演就因為最初是在野外的檯子上演出而逐漸形成它的不僅在表演上,而且在服裝與化裝上都十分張、並以變形的方式來表現生活的特徵。話劇表演比起京劇表演來說雖然已經接近生活了,但是由於是在劇場中演出,考慮到觀眾的欣賞要求,無論是在聲音、語言、形體和表情上仍然有一定程度的誇張成分。有時一些十分誇張和變形的動作,如慢動作等,都需要自己去完成。而這些特點運用得充分、得當恰恰就構成了戲劇演員表演上的舞台美。
而在電視劇和電影的拍攝中,攝像機與攝影機則突破了舞台的封閉性與觀眾固定的視角,可以從各個角度去拍攝演員的表演。它不僅可以把演員放在極遠的背景上,也可以非常近距離把演員的某——部位如面部、眼睛、手和腳等拍成特寫。由於攝像機與攝影機誠實地記錄下鏡頭前的一切,所以它也就會無情地暴露出缺陷,能夠識別出年齡,使一切虛假的東西都一覽無余。但是,另一方面,攝像機和攝影機也可以製造出騙局。例如可以選擇適當的方位和角度來美化或醜化被拍攝的人與物體;利用光學鏡頭的不同性能
和膠片感光乳劑的化學性質,可以使被攝的物體變形;演員正常的行走或跑動,經過加工,可以變成快速的動作或是慢動作。因此,電視演員與電影演員一樣,要去適應攝像機的獨特的創造功能,掌握在攝像機前表演的特殊要求,創造出符合電視審美要求的屏幕形象。
電視、電影表演和戲劇表演在審美意識上的差異,決定了電視與電影演員必須要學會與攝像機或攝影機合作。特別是攝像機與攝影機的紀實的特性,要求演員應該是通過酷似生活中的自然形態的表演最終達到化身成為角色。同時又要時時考慮到攝像機與攝影機的特殊的創造功能,適應它、並且盡可能地去利用它,使自己的表演在屏幕造型或銀幕造型時能夠展現出一種「鏡頭美」。
另一方面,戲劇、電影和電視作為綜合藝術雖然都必然是集體的創作,都需要在整體協調的創作中才能完成。但是,戲劇演員在舞台上進行表演時相對地來說具有一種獨立性和自主性。一個戲一經排演完成,搬上舞台,演員完全是獨立自主地在舞台上進行表演。而電視與電影演員就不可能完全如此。電視與電影表演最終的完成是在剪輯台和音畫合成階段。演員在前期所拍攝的鏡頭在某種意義上說只是給導演的屏幕和銀幕形象的創造提供了原始的資料。導演和剪輯師則還要對這些材料進行加工、修正、升華,最終創造出完整的屏幕或銀幕形象。有時演員本人十分滿意的鏡頭可能被剪去了,而有些原來看來並不十分精彩的場面,經過導演與剪輯師的創造性的加工、修改,反而十分出色。即使在多機拍攝、同期錄音的電視劇的拍攝中,演員的表演的完成實際上仍然掌握在導播的導演的切換之中,最後也還是要經過導演與剪輯師的加工與創造。因此,在電視表演中,演員不可不注意自己的表演在電視和電影這一綜合藝術中的區別與戲劇演出的創作中的特殊性。
此外,由於電視、電影的製作過程與戲劇的創作過程有著明顯的不同,也造成了電視表演與電影表演上的另一個特點:即電視表演就不像戲劇表演那樣在創作中有連續性。戲劇演員一般來說是按照時間的順序來表演他的角色。在戲劇演出中演員可以在兩個多小時的時間里,按照劇情發展的順序來創造自己的角色,在這個順序之中努力使人物性格的發展連貫、有層次、有起伏而且前後和諧統一。但是,在電視和電影表演中,由於受到時間、地點、氣候、經濟條件等種種因素的限制,拍攝不可能是按照故事情節的順序來進行的。例如:人物50年前和50年後的戲由於是在同一個外景地,往往就會安排在同一個時間里拍攝。而在戲里雖然是三兩分鍾之後發生的事,但是由於場景在不同的地方,就可能要停一段時間才能拍攝。電視與電影在製作過程中的這種特點,就必然使演員的創作無法連續進行。
還有,這種不連續性還表現在電視和電影演員必須是在短暫的、獨立的時間單位中進行表演,而不像戲劇表演那樣可以在規定的時間里,不用間斷地塑造他的角色。在電視劇拍攝中,一個場面或一個鏡頭最長的也不過十來分鍾,最短的甚至只有幾十秒鍾。但是拍攝的時間往往可能需要幾個小時甚至是幾天的時間。每一個鏡頭拍攝之前都要設置機位,布光照明,把一切保證拍攝成功的技術要求都准備好之後,才可能開始拍攝。但是只要攝像機一開動,演員就要能夠馬上進入角色,把這幾十秒鍾或者是幾分鍾的戲真實生動地表演出來,並且還要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處。如果在拍攝這一鏡頭時出現了技術性的故障,就需要演員重新拍攝這一鏡頭。有時可能要多次在等待之後反復地來拍攝同一個鏡頭。這種拍攝的無連續性,就要求演員在表演中充滿了即興性,能夠迅速、准確地進人人物的規定情境,把握住人物感覺和分寸,這樣才能使人物形象前後銜接,思想連貫。
目前,實際上已經沒有什麼只演戲劇或者是只演電影或電視的演員了。一個真正的好的演員,應該也既可以演好戲劇,也可以演好電影與電視劇。要想做到這樣,他就應該了解戲劇、電影和電視表演的這些異同之處,使自己適應它們的特點,創造出准確、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來。
Ⅱ 電影和電視劇有什麼區別
電影時間較短,劇情也較短,電視劇故事較長
Ⅲ 電影和電視劇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電影和電視劇的聯系:兩者均是藝術作品的呈現形式。電影和電視劇兩者之間有3點不同,相關介紹具體如下:
一、兩者的實質不同:
1、電影的實質: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
2、電視劇的實質:一種專為在電或網路平台上播映的戲劇形式。
二、兩者的特徵不同:
1、電影的特徵:電影具有獨自的特徵,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
2、電視劇的特徵:兼容了電影、戲曲、文學、動畫、音樂、舞蹈、美術等現代藝術元素,是一種適應電視廣播特點、融合舞台話劇和電影的表現方法而形成的現代藝術樣式。
三、兩者的意義不同:
1、電影的意義:反映了這些文化,進而影響了它們。電影被認為是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是大眾娛樂的來源,也是一種教育公民的有力媒介。電影的視覺基礎賦予了它傳播的普遍力量。
2、電視劇的意義:電視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視劇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Ⅳ 電影和電視連續劇有什麼區別
電影中,導演負責,指導演員並定下基調。在電視節目中,角色經常具有不同的劇本,但角色是相同的。因此,在電視上,作家處於控制之中。電視導演並非不重要,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電視節目每周都會有新導演,而作家必須保持連續性,並在遇到問題時幫助演員。
導演仍然很重要,許多電視導演對演技的評價甚至不如表演。例如,多蘿西·萊曼(Dorothy Lyman)和泰德·瓦斯(Ted Wass)的演藝事業相當不錯,但更多地專注於導演。倍受喜愛的演員比爾·比克斯比(Bill Bixby)都同樣喜歡。
話雖如此,演員在電視上工作時必須比電影更快,而不是完美主義者。電視演員學會快速記住台詞或依靠提詞器,必須更快地准備表演。
一些例子。
星際迷航TNG,面具季節,第17集
就像大多數電視演員一樣,特拉沃爾塔(Travolta)只是在最後一秒鍾迅速擊中了她。德帕爾馬是中風。他希望特拉沃爾塔能真正擊中她。特拉沃爾塔(Travolta)還是一位才華橫溢的電影明星,他認為在電視上,您總是要一拳打點,然後再添加聲音效果。DePalma強烈反駁說電視是假的和業余的。
但是特拉沃爾塔很強調那是他如何做這一幕。他不想打女人。德帕爾瑪尖叫,大喊,侮辱,但特拉沃爾塔不會屈服。
觀看場景,聲音不同步。他打她,然後您聽到聲音。DePalma並不是很在乎-他認為那場戲是個亂扔垃圾,因為打擊不是真實的。
艾倫(Allen)承認,特拉沃爾塔(Travolta)的場景並不像巴克利(Buckley)那樣真實,但是作為一名具有健康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的女演員,她真的認為特拉沃爾塔的方式更好。
Ⅳ 電視劇和電影觀後感的共同點和不同點是什麼
相同點、人生苦短,你沒有傳奇開始,沒有完美結局,只有現實。
不同點、電視劇的生命比電影更加的長,而且詳細。
(^_^)
Ⅵ 電影和電視劇的區別是什麼
我覺得電影與電視劇,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有三點,分別是劇情點完整性、細節描述、敘事方式上,可能很多人感覺不出什麼,但如果經常看電影或電視劇的話,就會感覺出差別。
而且敘事方式上也有很大的差別,但每一部電視劇和電影都沒有固定的方式,拍攝手法、敘事手法這都與編劇和導演有很大的關系,但總體來說,電視劇的敘事方式是極其墨跡的,一個事件的描寫和發生都需要漫長的鋪墊和口水堆砌,沒有電影那種暢快淋漓的感覺。
不過我說的這些也都是我自己的看法,畢竟不是拍電影和電視劇的,也只是看過一些電視劇和電影而已,說的也不一定對。
Ⅶ 你好 請問電影和電視有什麼相同點呢 麻煩
相同點: 一樣是講說一個故事。
不同點: 電視比較詳細,電影的情節就過於簡單了
1、相對媒介
傳統地說法,電影是用膠片拍攝的.用光學原理放映的.每秒24格放映速度
電視是攝像機拍攝的.用電子原理拍攝的播送的.每秒25幀掃描速率
常用的英文說法:
電影是FILM或者CINEMA,或者CINE、MOVIE
電視是TV、TELEVISION、VIDEO
2、作品意義
電影是指那種90分鍾左右的劇情片,電視電影就是按照這個標准來的。電視電影的拍攝手段有的是16毫米膠片,現在很多是用高清了,所以很難用媒介意義來介定。但是也有那中新聞電影、科教電影,這些是媒介概念來介定的。
電視一般指電視劇、電視節目等。
3、製作意義
電影是屬於在電影院放映的視覺產品,大熒幕的特性、和膠片的感光特性使得在製作手段上與電視有很大不同。電影膠片的感光寬容度限制,所以電影在燈光上的要求相當高,而且膠片只能感光一次,不能抹去重來,所以在成本上相對高。還有因為是大熒幕,所以電影用全景、遠景比較多。還有電影雖然也有娛樂屬性,但有以影載道的傳統功能,它要求相對嚴格些,製作上的要求也要高很多。還有電影的基本投資會大很多。
而電視因為在家庭生活中放映,所以一般對聲音的要求比畫面更大,電視劇基本製作成本比較低(主要原因是電視一般少用同期聲,燈光要求不高使得拍攝進度比較快,還有是膠片和洗印成本高)。電視用中近景和特寫較多。在劇情發展上沒有電影那麼緊湊,比便觀眾一邊干別的事情一邊看,基本上是一個大眾娛樂的方式。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上面的意思,比如現在年輕人用DV拍攝的東西也叫電影,這也是作品意義上的概念。還有電影本身上也有很多區別,但是中文僅用電影一詞全概括了,MOVIE一般指娛樂意義上的電影,CINE、CINEMA就有劇場的概念,作品也就有「戲劇」方面的概念、其實也帶有作品的概念,而FILM是純媒介上的概念
Ⅷ 電影與電視劇有什麼區別
電影和電視劇的區別:
1、演員演技:
電影一般短短90分鍾,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演員要塑造出一個完全的形象讓觀眾認識,而電視劇的演技顯然沒那麼重要,花瓶一樣可以演的不錯。
2、劇情:
電影的內容相對來說比較抽象,而電視劇的劇情很詳細,要不怎麼能拖那麼久。
3、畫面:
電影用的是膠片,一旦拍攝有任何不如意的地方,只能剪掉,而電視劇用的是類似於DV的拍攝工具,一旦拍錯可以倒帶重拍,投入顯然少很多。
電視劇藝術的主要特徵:
1、視聽敘事
電視劇作為生存在電視媒體上的一種視聽作品,有著電視作品共有的、特定的視聽表現體系,有著不同於其他藝術要素的語言系統。這一語言系統由各種視覺元素和聽覺元素構成,這些元素依據人的現實視聽認知規律進行組合,完成敘事任務。
2、虛構敘事
盡管往往取材於現實生活,而且在拍攝時力求體現真實感,但是從本質來說,電視劇藝術的敘事是虛構敘事,電視劇只是在講述人為設定的故事。
3、連續敘事
占據電視劇主體的是電視連續劇,而它也是同電影故事片區別較大、有較強獨特性的電視劇作品類型。作為連續敘事的作品,電視劇在情節敘事上有著不同於電影故事片的特殊規律。
Ⅸ 電視劇和電影有什麼區別
電影是把一個故事濃縮起來表現出來的,內容緊湊,簡練,多餘的部分很少。一部出色的電影他的每一幅畫面幾乎都是有內容的,是來說明一些道理的。電視劇其實主要是用來消磨時間的一種娛樂手段。所以時間很長,有很多多餘的內容,除了少數經典的電視劇,其他的就是湊時間。好的電視劇個人看過的比如:三國演義,亮劍,蝸居等。而且個人推薦你看美國的獲獎電影都十分精彩,鐵達尼號,勇敢的心等等,很多很多。
電影和電視劇的明顯區別舉個例子吧:
先描述一個場景,在戰場上,倆兄弟在戰場上作戰,其中一人不幸戰死。
電影大概是這樣的:另一個人拚死沖過去,抱住死者,神情悲憤,抬頭,怒火中燒,然後奮起殺敵。或者乾脆就不過去,只是先來個臉部特寫,比如兩眼圓睜看著死去的兄弟,然後大吼一聲,奮勇殺敵。
電視版大概是:必須奮不顧身的殺過去,可能殺敵的動作還有些特寫。然後抱住他,傷者奄奄一息,說什麼不要管我,以後我不能陪你了之類的。生者:說什麼你不會有事的,堅持住,兩人嘮了半天,傷者實在是沒啥說的了,然後死去,這時生者還得緊緊抱住死者默哀一小會,而且身邊的敵人就跟沒這兩人似的,還打的很開心,這時生者再大吼一聲,奮起殺敵。
希望這個例子有助於你理解電影和電視劇的區別。總的來說好的電影就是濃縮的精華,很緊湊,不緊湊也不行,時間不允許,當然,你看電影要注意力集中些,有些電影你就是仔細的看一遍,都不一定能看明白。電視劇主要就是為大多數人提供娛樂的,所以以時間長為主,由於時間太長,大部分的電視劇並不十分精彩,內容很多都是為了控制時間而加上去的。國外的越獄也不錯,內容就很緊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