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龍小說 有幾部被拍成電影
電視劇
小李飛刀
楚留香傳奇
九月鷹飛
蕭十一郎
流星·蝴蝶·劍
電影
在優酷網搜「邵氏 狄龍」,因為狄龍演了很多古龍的電影。楚留香(《幽靈山莊》《蝙蝠傳奇》)、李尋歡(《多情劍客無情劍》《魔劍俠情》)都是他演活的。還有《天涯明月刀》等。只用搜「邵氏」或「狄龍」的電影,在優酷。
楚留香是鄭少秋演得多,在優酷都有「楚留香全集」。
老電影《圓月彎刀》就別看了,tvb古天樂的《圓月彎刀》是經典,比原著還好,因為原著寫得不好,這是個例外,改編的比原著好。
《飄香劍雨》《名劍風流》都是老電影,不過很有古龍味,因為那時古龍活著,自己就有電影公司,所以拍了很多武俠電影。古龍的電影在7,80年代最紅,金庸小說適合電視劇,但我喜歡看電影,沒時間耗在連續劇上。
梁朝偉的《流星蝴蝶劍》也是經典。
還有張智霖的《陸小鳳》(十部),每部用電影形式拍成,個人覺得把陸小鳳演得非常活,經典至極。優酷網搜「陸小鳳」(專輯)或張智霖、陸小鳳都可以觀看,十部看下來很不錯了,與原著有所改動、但問題不大,電影畢竟有時間限制,所以有些事件張冠李戴也是為了電影的藝術。
『貳』 39年前邵氏武俠片:元素多到離譜,劇情超前絕後,被禁理所當然
「邵氏出品,必屬佳片!」
邵氏電影,曾經是亞洲電影的一面旗幟;自1958年成立,累計出品超過1000部影片。
其中,武俠片的數量占據了近五分之一。
80年代初,隨著新浪潮的影響以及多家影視公司林立,邵氏的影響力逐漸下降,但其在題材上的大膽 探索 從未停止。
1981年,邵氏出品了一部影片《血鸚鵡》,改編自古龍的同名小說,「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編劇,華山執導,武生白彪、顧冠忠、劉永領銜主演;梁珍妮飾演女主血奴,可謂不惜犧牲身體的大膽演出。
此外,這部戲聚集了當時邵氏一眾金牌配角,詹森、井淼、高雄、張炳燦等悉數登場,可謂群星璀璨。
最難能可貴的是這部影片「五毒俱全」,集武俠、玄幻、愛情、動作、恐怖、懸疑、神秘等題材於一身,涉及懸案、巫術、法醫解剖、情色、魔穴等眾多元素,蛆蟲膿漿、蚯蚓毒蛇、人體內臟,尺度無畏。
故事一開場,便是一隻漸漸展開羽翼的血鸚鵡,同時,還有背景文字介紹,幽冥中諸魔群鬼為了慶賀九天十地第一神魔的十萬歲壽辰,用它們的九萬八千六百八十七滴化身為一隻血色的鸚鵡。
剩下的一千三百滴化身為血奴;最後剩下十三滴,凝結為血紅色的石頭,可以一瞬間奪人性命。
血鸚鵡不但通曉天上地下所有的秘密,還可以滿足人的三個願望。
滇王府進貢的十三箱珠寶一夜消失不見,滇王爺聞訊焦急萬分,命令總管郭繁徹夜搜查,郭繁在林中偶遇血鸚鵡。
血鸚鵡承諾會滿足他的三個願望,前提是他有命享受。
郭繁的第一個願望是找到失竊的珠寶,果然,珠寶就出現在了滇王府;就在他得意之時,他的兒子墜馬而死。
白發人送黑發人,郭繁傷心欲絕;而他把希望寄託於血鸚鵡。
在兒子的靈堂,他想讓兒子復活。棺槨中突然響動,郭繁欲撬棺,滇王妃一劍殺死郭繁,隨後自盡。
同時,府中有人大喊「珠寶不見了」,滇王爺驚恐過度去世。
一夜之間,滇王府成了死地,珠寶再次不翼而飛。
而看到這里, 十足十以為這是一部恐怖片,但後面的劇情發展告訴你,錯了!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十三箱絕世珍寶,足以引起江湖上的腥風血雨,所有人都在追尋寶藏的下落。
此時,江湖傳言,大俠葉停風奪走了寶藏。
為了洗清冤屈,查明真相,葉停風來到了破落的滇王府;而來到滇王府的還有一個人,四大名捕之一的「鐵手無情」鐵恨,他為了尋找失落的貢品而來。
兩人不打不相識,但彼此對對方信任,決定一同找出真相,找回珠寶。
不料,林中血鸚鵡突然襲擊,鐵恨中招,奄奄一息之際拜託葉停風把自己的棺槨送回原籍。
於是,江湖上多了一個帶著棺槨的俠客,無論住店、吃飯還是趕路,寸步不離。
同時,他還在沿著線索追查真相。
在一個酒家,血鸚鵡突然現身,除了葉停風,所有人均遭到血鸚鵡的毒手,現場留下了一塊血紅色石頭。
而沿著唯一的線索,他來到鸚鵡樓,依舊帶著鐵恨的棺槨,找到這里的名妓血奴。
血奴的登場就很驚艷,眉心血鸚鵡的美妝十分奪目,身上更是少得可憐,別人是「猶抱琵琶半遮面」,血奴是「 猶穿絲巾半遮身 」。
葉停風是個男人,自然抵擋不了這樣的女子。
但就在即將鴛鴦相對之時,牆壁上突然出現了兩隻眼睛。
而血奴的房間的牆壁,確實很不一般。四周的壁畫,畫著十萬妖魔;十萬妖魔的頂端,是一隻血色的鸚鵡。
血奴向葉停風講述了「血鸚鵡」的傳說,而自己就是魔王的僕人。
當葉停風拿出那塊紅色的石頭,血奴如蚊子見血一樣吞下,瞬間變得瘋狂,一會兒男人的聲音,如故事裡的魔王;一會兒又女人的聲音,魔王的僕人血奴。
這個牆有古怪,那就——刷牆!
葉停風就自作主張決定把血奴滿滿一屋子壁畫全部刷上白灰。
因為四大名捕鐵恨之死,朝廷又派出了四大名捕之一的「毒劍」常笑來調查此案。
常笑和鐵恨相比,少了幾分人情味,多了幾分固執。一言堂的上司,他說什麼就是什麼。
葉停風所到之處,遍布殺機;常笑和他合作,兩人發現了血奴隔壁房間的古怪,一舉搗破;但常笑的手下全部戰死。
終於,來到了地下魔窟。
縱觀香港類型片,惡心程度超過魔窟的鏡頭也不多;《力王》里的場景和這里相比就是小巫見大巫。
地下的迷宮里,有一段鏡子戲,多個鏡子林立出現,鏡中出現無數的影子;這個鏡頭自然而然模仿1947年奧遜·威爾斯的《上海小姐》,後來梁朝偉、劉青雲主演的《暗花》也用了這個設定。
常笑戰死;終於在魔窟的底層,葉停風見到了幕後黑手。就當面臨敗局之時,反派終於吐出了最終陰謀以及實施的全過程。
血鸚鵡不過是一個騙人的把戲,而那隻紅色的會發光的鸚鵡不過是一隻會閃光的燈而已。
「反派死於話多」早早就有了,這部影片就是最好的註解。
葉停風一個突然登場的幫手出現改變戰局。
血奴的一根繩子讓葉停風逃出生天,繩子上,一隻鸚鵡栩栩如生,不過不是血色的,而是翠羽紅唇真真切切的鸚鵡。
血奴,依舊「猶穿絲巾半遮身」……
《血鸚鵡》是邵氏在走下坡路上一次大膽的嘗試,影片頗有古龍懸疑的神韻;而影片雜糅的眾多元素也是十分超前的;相比之下,香港九十年代恐怖片里出現的惡心鏡頭也不過如此吧。
影片也因為尺度太大被禁,而現在這種鏡頭也幾乎過不了審核。
這部血鸚鵡,誕生在新浪潮的初期,可謂「超前絕後」。
其實,電影新浪潮最大的革新是 視聽語言的革新 ,無論徐克的「混亂三部曲」還是許鞍華的《瘋劫》、章國明的《點指兵兵》都是在視聽語言上的進步。
而《血鸚鵡》只是在鏡頭上增加了沖擊力,而依舊沒有走出攝影棚,工廠流水線的產物,沒有太大的反響。
但這部「超前絕後」的實驗作品,確實是華語電影史上一次大膽的嘗試;雖然失敗了,依舊可以留下一筆。
『叄』 邵氏武俠作品有哪些
以下電影基本都是邵氏武俠作品
值得收藏的邵氏電影
《江山美人》
《何日君再來》
《紅菱淚》
《愛情的代價》
《哪吒》
《少林寺》
《鐵扇公主》
《傾城之戀》
《花團錦簇》
《妲己》
《西遊記》
《花街時代》
《梁山伯與祝英台》
《七十二家房客》
《人皮燈籠》
《愛奴》
《大刀王五》
《流星蝴蝶劍》
《風流韻事》
《城市之光》
《金菩薩》
《萬古流芳》
《保鏢》
《方世玉與洪熙宮》
《十三太保》
《香江花月夜》
《盤絲洞》
《楚留香》
《大醉俠》
《書劍恩仇錄》
《無名英雄》
《緣分》
《小雜種》
《刺馬》
《藍與黑續集》
《花田錯》
《如來神掌》
邵氏武俠電影介紹
在世界華語影壇上,邵氏電影曾經紅極一時。我心儀很久,卻一直無緣見面。如今,被天映娛樂公司買斷邵氏電影760部,用2億多元人民幣以數字方式整理和修復,令這批珍貴華語電影化石煥發出「青春」的光彩。在令人感到興奮的同時,迫不及待地把這來之不易「寶石」,好好欣賞品味。
真正的武俠電影早已經死亡,這點深有感受。當年看《英雄》、《十面埋伏》等作品時,就聽說了哪全然是模仿之作,看過三十年前的邵氏武俠,更得以證實。邵氏的武俠,是武俠片的巔峰時期,從《大醉俠》到《獨臂刀》,從《大刺客》到《金燕子》,從《盜劍》到《奪魂鈴》,從《馬永貞》到《刺馬》,從到《俠女》到《長輩》,從《少林三十六房》到《天下第一拳》等等,高潮迭起。
古龍的作品為這一時期的武俠片,添上一抹瑰麗的色彩。古龍的作品是七十年代武俠電影的寵兒。當時重量級的導演楚原、王羽、羅維等也都非常熱衷於拍攝古龍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影。還活著的古龍也不時地為電影公司編寫劇本,《蕭十一郎》就是先寫成劇本,後改成小說的。也許,只有這個時候才能拍出古龍想抒發出的意境。
電影是屬於古龍的,電視劇是屬於金庸的。一部電影未必能把金老爺子的作品表達出來,但一部電影能把古龍的意境發揮的淋漓盡致。《流星蝴蝶劍》、《天涯明月刀》、《白玉老虎》、《楚留香》、《多情劍客無情劍》、《三少爺的劍》、《陸小鳳》、《英雄無淚》、《蕭十一郎》、《絕代雙驕》、《浣花洗劍》、《孔雀王朝》等等,就是那盛世留給懂得品味的人去體會的真正寶藏。
童年,看的第一本武俠書就是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又名《風雲第一刀》),至今依舊覺得它是古龍作品的最佳代表之一,而主人公李尋歡和阿飛,是武俠虛擬人物中經典人物。原著三卷,七十餘萬字,它的問世,奠定了古龍在新派武俠小說史上的卓越地位,也對金庸之後武俠小說不可讀的定論作了一次有力的沖擊。邵氏把原著《多情劍客無情劍》分成二部電影來拍攝的,1977年出品的《多情劍客無情劍》主題是梅花盜,幾年後拍攝的《多情劍客無情劍之魔劍俠情》是以金錢幫事件為主軸。導演楚原拍攝此片,開創新派武俠片潮流,勇奪第15屆金馬獎攝制技術優良特別獎。
邵氏電影的服裝、布景、道具、造型等等絕對是沒有話說,尤其是古裝片、武俠片,那才是正宗。古色古香,看著就舒服,尤其是現在「亂穿」的時代,格外令人懷念。記得「魏君子」在《邵氏作品41部小評》文章里說:「導演李翰祥的美術造詣在華語導演中堪稱後無來者,對服裝、造型、布景、道具,莫不精心考據,務求逼真實感,營造情境更是體現中國文化底蘊。比如燕赤霞身披虎皮的造型,今人以為可笑,實則中國古小說綉像圖畫中的俠客均做如此打扮,反而後來午馬版的才是不倫不類。」(1960年《倩女幽魂》)
《多情劍客無情劍》里也是如此,每每看見漂亮的屏風,精緻的桌椅被打鬥時劃破、損壞,還真有點不捨得。雖然很多是室內景,但是真實度比現在200萬元打造的「海棠金舍」,來得正宗多。楚原為了拍李尋歡從關外入關、與林詩音梅園重逢那一幕,遠赴韓國拍攝。片中的很多道具細節處理的相當不錯。
情節上,前後二部對原著都有改動,似乎預料之外,轉念一想卻在情理之中。其實,改動不是很大,還能接受。全劇塑造的原著氣氛,更是「小李飛刀」系列影視作品中最上乘之作,只怕後無來者。也許是該片表達出了江湖、名、利、情、俠,恩怨情仇,對白、意境、氣氛,完全是古龍的原味風格。雖然看第一遍的時候,不能接受這樣的結局,但是事後想來其實也可以這樣的詮釋。
1977年的《多情劍客無情劍》中,狄龍飾李尋歡、余安安飾林詩音、爾東升飾阿飛、岳華飾龍嘯雲、井莉飾林仙兒。影片中,李尋歡蕭然走在雪中,埋下林詩音人像,李尋歡一滴眼淚沒掉,一句話沒說,凄楚心境卻表露無遺。狄龍飾演的李尋歡有評論者以為「活脫脫從小說中走出來一般」,被稱為「永遠的小李飛刀」。個人認為,如果去掉那把扇子,一定給滿分。對於角色的改編,井莉飾林仙兒傳統些,樸素些,還好在下一部時,轉變過來。余安安飾林詩音,的確漂亮,居然被改死了。當然在《魔劍俠情》改活過來了。爾東升飾阿飛,戲份並不多,但抓住了原著的精華部分,我給他打滿分。
邵氏武俠電影介紹
在世界華語影壇上,邵氏電影曾經紅極一時。我心儀很久,卻一直無緣見面。如今,被天映娛樂公司買斷邵氏電影760部,用2億多元人民幣以數字方式整理和修復,令這批珍貴華語電影化石煥發出「青春」的光彩。在令人感到興奮的同時,迫不及待地把這來之不易「寶石」,好好欣賞品味。
真正的武俠電影早已經死亡,這點深有感受。當年看《英雄》、《十面埋伏》等作品時,就聽說了哪全然是模仿之作,看過三十年前的邵氏武俠,更得以證實。邵氏的武俠,是武俠片的巔峰時期,從《大醉俠》到《獨臂刀》,從《大刺客》到《金燕子》,從《盜劍》到《奪魂鈴》,從《馬永貞》到《刺馬》,從到《俠女》到《長輩》,從《少林三十六房》到《天下第一拳》等等,高潮迭起。
古龍的作品為這一時期的武俠片,添上一抹瑰麗的色彩。古龍的作品是七十年代武俠電影的寵兒。當時重量級的導演楚原、王羽、羅維等也都非常熱衷於拍攝古龍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影。還活著的古龍也不時地為電影公司編寫劇本,《蕭十一郎》就是先寫成劇本,後改成小說的。也許,只有這個時候才能拍出古龍想抒發出的意境。
電影是屬於古龍的,電視劇是屬於金庸的。一部電影未必能把金老爺子的作品表達出來,但一部電影能把古龍的意境發揮的淋漓盡致。《流星蝴蝶劍》、《天涯明月刀》、《白玉老虎》、《楚留香》、《多情劍客無情劍》、《三少爺的劍》、《陸小鳳》、《英雄無淚》、《蕭十一郎》、《絕代雙驕》、《浣花洗劍》、《孔雀王朝》等等,就是那盛世留給懂得品味的人去體會的真正寶藏。
童年,看的第一本武俠書就是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又名《風雲第一刀》),至今依舊覺得它是古龍作品的最佳代表之一,而主人公李尋歡和阿飛,是武俠虛擬人物中經典人物。原著三卷,七十餘萬字,它的問世,奠定了古龍在新派武俠小說史上的卓越地位,也對金庸之後武俠小說不可讀的定論作了一次有力的沖擊。邵氏把原著《多情劍客無情劍》分成二部電影來拍攝的,1977年出品的《多情劍客無情劍》主題是梅花盜,幾年後拍攝的《多情劍客無情劍之魔劍俠情》是以金錢幫事件為主軸。導演楚原拍攝此片,開創新派武俠片潮流,勇奪第15屆金馬獎攝制技術優良特別獎。
邵氏電影的服裝、布景、道具、造型等等絕對是沒有話說,尤其是古裝片、武俠片,那才是正宗。古色古香,看著就舒服,尤其是現在「亂穿」的時代,格外令人懷念。記得「魏君子」在《邵氏作品41部小評》文章里說:「導演李翰祥的美術造詣在華語導演中堪稱後無來者,對服裝、造型、布景、道具,莫不精心考據,務求逼真實感,營造情境更是體現中國文化底蘊。比如燕赤霞身披虎皮的造型,今人以為可笑,實則中國古小說綉像圖畫中的俠客均做如此打扮,反而後來午馬版的才是不倫不類。」(1960年《倩女幽魂》)
《多情劍客無情劍》里也是如此,每每看見漂亮的屏風,精緻的桌椅被打鬥時劃破、損壞,還真有點不捨得。雖然很多是室內景,但是真實度比現在200萬元打造的「海棠金舍」,來得正宗多。楚原為了拍李尋歡從關外入關、與林詩音梅園重逢那一幕,遠赴韓國拍攝。片中的很多道具細節處理的相當不錯。
情節上,前後二部對原著都有改動,似乎預料之外,轉念一想卻在情理之中。其實,改動不是很大,還能接受。全劇塑造的原著氣氛,更是「小李飛刀」系列影視作品中最上乘之作,只怕後無來者。也許是該片表達出了江湖、名、利、情、俠,恩怨情仇,對白、意境、氣氛,完全是古龍的原味風格。雖然看第一遍的時候,不能接受這樣的結局,但是事後想來其實也可以這樣的詮釋。
1977年的《多情劍客無情劍》中,狄龍飾李尋歡、余安安飾林詩音、爾東升飾阿飛、岳華飾龍嘯雲、井莉飾林仙兒。影片中,李尋歡蕭然走在雪中,埋下林詩音人像,李尋歡一滴眼淚沒掉,一句話沒說,凄楚心境卻表露無遺。狄龍飾演的李尋歡有評論者以為「活脫脫從小說中走出來一般」,被稱為「永遠的小李飛刀」。個人認為,如果去掉那把扇子,一定給滿分。對於角色的改編,井莉飾林仙兒傳統些,樸素些,還好在下一部時,轉變過來。余安安飾林詩音,的確漂亮,居然被改死了。當然在《魔劍俠情》改活過來了。爾東升飾阿飛,戲份並不多,但抓住了原著的精華部分,我給他打滿分。
作者: cyp19821029 2006-11-5 14:08 回復此發言
--------------------------------------------------------------------------------
2 邵氏武俠電影介紹
1981年拍攝《多情劍客無情劍之魔劍俠情》時,邵氏旗下精銳盡出,即使連僅有二個鏡頭的孫小紅也找來惠英紅客串,光看明星就非常精彩。可惜,愛情方面的劇情沒有按照原著發展,小紅跟小李一點感情戲都沒有。李尋歡與阿飛角色未變,林詩音復活由井莉扮演味道就很好,有大戶人家的氣派,有滄桑歷盡的無奈,將古龍筆下這位氣質美女演的恰如其分。這里的阿飛情節要比上部多,很考演技,還好爾東升沒有令觀眾失望。有時候,真的能感覺到他在林仙兒面前乖的像個孩子。當他染上酒癮的時候,去撿那隻酒杯時,李尋歡出現的一場戲,令人心中流過一陣暖意。較前部,此部漸入佳境。他們之間的友誼在患難中逐漸升華,令觀者為之動容。
谷峰扮上官金虹、岳華的郭嵩陽、劉永的呂鳳仙、顧冠忠的上官金虹之子,各個氣質獨特,很有風格。最勁爆的角色是由英年早逝影星傅聲演出的荊無命。當看到傅聲演的荊無命出場時候,我很意外,讓他來演小說「酷」如死人色的荊無命,感覺有點不妥當。但看過他的演出後,感覺還不錯,我沒有如別人所言會笑場。因為我看的時候,是第一次接觸他的電影,當時還沒有看過他演的小魚兒和小高等其他角色,沒有對他定性。不過傅聲是挺可愛的。演林仙兒的角色選的不錯,在我的想像中原著里的林仙兒就該是那樣的,就是不知道她叫什麼。
值得一提的還有元華和元彬,當時他們演很小的配角。其實,元華在元家班中地位很高,是香港老一輩的武術指導和功夫巨星,洪金寶、成龍等人都是他培養出來的。可惜長相實在有點兇悍,只能成為幕後的英雄。他的「包租公」,得了05年金像獎。元彬成名始於和徐克合作黃飛鴻系列,以及《斷刀客》。
邵氏武俠電影,一個被人遺忘的精彩世界。我推開了大門,走了進去,你呢?
多情劍客無情劍是我接觸的第一篇武俠小說,也是我第一仰慕的虛擬英雄。雖然很多人都不喜歡李尋歡,認為他太完美。
過了!就有點假了,但是我不這樣認為,我依舊覺得他是偉大的。也有人認為他是害人害己,但誰又能在做出決定前預測出最後的結果?
對於虛構的人物,不能用現實去衡量的。
對於現在爛片飛揚的時代,能見識一下,以前的舊作,也是一種榮幸。
看過邵氏的全劇,多少帶著一種欣慰,至少曾經有人懂,什麼是江湖,什麼是古龍的風格。
但一切都不會很完美,就讓我們一起來仔細的品位吧!
『肆』 古龍武俠電影有哪些
1、《蕭十一郎》評分6.9分
這部電影楚原自編自導,狄龍、井莉、劉永、徐少強等主演,陣容上講都是武俠片的常客,狄井是默契的熒幕情侶,徐少強也是一代雲飛揚大俠。狄龍扮演的蕭十一郎雖然被鬍渣包裹著依然抵擋不住透露著帥氣,女一號井莉中規中矩,正如張徹電影中的角色功效,倒是女二號文雪兒比較有特色,邪靈之氣是演員本身與生俱來的優勢。另外值得說的是元彪也有露臉,只是還是一個跑龍套的。
2、《楚留香之蝙蝠傳奇》評分7.1分
1977年楚原拍攝了電影《楚留香》,票房250萬,是當年香港電影市場票房榜單第五位。第二年,楚原自然就開拍了這部續集《蝙蝠傳奇》。故事承接神水宮後回到中原,為換取解葯而發生了一系列的陰謀故事。不過和第一部遵照原著相比,續作改編的比較多。留白變成了實打實的打鬥,密室殺人連環套接連上演,值得一看。
3、《三少爺的劍》評分7.2分
古龍原著《三少爺的劍》是1975年創作的,兩年後就被搬上了大銀幕。不過男主角不再是狄龍,而是爾冬升。年輕時爾冬升就是朝著武打小生的方向發展的,經過幾部作品的歷練後通過《三少爺的劍》一舉成名,對於初當男主角的爾冬升來說是莫大的幸運。另外《三少爺的劍》陣容也很強大,邵氏的大牌幾乎都來客串了。狄龍飾演傅紅雪、姜大衛飾演慕容金龍、徐少強、岳華、羅烈、樊梅生、谷峰也都在其中。
4、《多情劍客無情劍》評分7.3分
對於大多九零後而言提及小李飛刀李尋歡這個角色,大概都會想到焦恩俊的劇版。焦恩俊是古裝美男,塑造李尋歡自然不在話下。不過看了狄龍的小李飛刀一角分外覺得是上天的安排,玉面冠巾,寶藍色長袍襯托出一個玉樹臨風的翩翩公子,不笑顯貴笑而更迷人。爾冬升的阿飛也完全駕馭得來,如果不是彼時的姜大衛面肥圓潤,狄姜雙生的組合或許會更般配。
5、《明月刀雪夜殲仇》評分7.5分
這部電影改f編自古龍的《邊城浪子》,講述的是天下第一快刀傅紅雪尋仇破案的離奇故事,在楚原奇情武俠片里《明月刀雪夜殲仇》也算是上乘的作品,這也是對傳統武俠習武下山報仇的故事的升華,生死迷局貫穿其中,簡單點說就是不再是直白的闡述報仇,懸念跌出的劇情讓觀賞性更足。
6、《天涯明月刀》評分7.5分
印象里《天涯明月刀》應該是楚原改編古龍武俠作品的開山之作,由此片開始、狄龍、楚原和古龍就成為了武俠鐵三角。狄龍塑造的傅紅雪冰冷如霜,可是就是那麼帥,比起原著里蒼白冷峻的少俠,年前的狄龍透露著的還是青春的活力。除開狄龍,《天涯明月刀》的選角也都恰如其分的好,還是要誇一誇羅烈,一臉的惡人相貌,張徹中如是,到了楚原作品還是不改。片尾的美臀也讓人印象深刻。
7、《白玉老虎》評分7.5分
原著是古龍先生晚期創作的武俠小說,楚原在拍成電影時運用的簡單的電影技法,為了將自己獵奇的故事得以說得通,故事本身因而也做了不小的改編。在邵氏改編的24部古龍電影里,《白玉老虎》算是二等水平。重點說一下此片飾演反派的爾冬升,當年也只有楚原的魄力讓新人參演,後來爾冬升就成了主角並且憑借《三少爺的劍》走紅。
8、《楚留香》評分7.6分
談及楚留香,估計多半人脫口而出的是香帥代言人鄭少秋,畢竟其出演的《楚留香傳奇》、《香帥傳奇》劇集太經典了。殊不知狄龍的《楚留香》電影同樣是經典,溫潤如玉又帶著一絲俏皮,完美的還原了香帥。他出演過《楚留香》、《蝙蝠傳奇》、《幽靈山莊》三部曲,其中以1977年的《楚留香》評價最高。
『伍』 古龍有那些。作品被拍成了電視劇或者電影。詳細一點。
作品至少改編為八十部以上的電影(或稱三百部)。擔任過二十五部以上的編劇。
作品改編為七十部以上的電視劇。1982年擔任過華視的編劇。
最早改編為電視劇的作品:《多情劍客無情劍》改編的英雄榜,1974年張宗榮主演,閩南語發音。
最早改編為電影的作品:《絕代雙驕》,1971年4月《玉面俠》,香港邵氏出品。
揚名立萬的改編電影:1976年邵氏《流星·蝴蝶·劍》和《天涯·明月·刀》。
拍過最多電影的導演:楚原,1976年邵氏《流星·蝴蝶·劍》開始。
演過最多主角的影星:狄龍,1976年邵氏《天涯·明月·刀》開始。
最轟動的電視劇:1977年香港無線電視《楚留香》,鄭少秋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