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世界公認排名前十的名著小說,被拍成影視作品的有哪些
世界公認的名著小說,我覺得拍成影視作品最輝煌的大概就是《西遊記》了吧,《西遊記》不僅在我國老幼皆知,在國外也是逐漸成為了中國的標志。
B. 表現戰爭的文學、影視作品
一.有關戰爭的影視作品
1、《桂河大橋》(1957年)
因為有了這部電影,人們才記住了泰緬邊境上那座著名的鐵路橋。這部電影在大部分時間內講述的不是反抗,而是創造;不是對抗,而是交換。所以有人稱它為「戰爭倫理片」,也有人稱它為反戰影片。該片1958年獲7項奧斯卡大獎。
2、安傑伊•瓦伊達的《戰爭三部曲》(1995年,1957年,1958年)
波蘭導演安傑伊•瓦伊達於20世紀50年代拍攝的《一代人》、《下水道》和《鑽石與灰燼》統稱《戰爭三部曲》。考慮到拍攝年代意識形態的限制,影片所展現的新現實主義光輝就更加可貴。2000年,安傑伊•瓦伊達獲第72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3、《巴頓將軍》(1970年)
本片據說是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最喜歡的影片。影片的感人之處在於,它真實地再現了巴頓矛盾分裂的性格特徵,既沒有把他變成「軍神」,也沒有把他貶為老兵痞,而是把他描繪成「一個與時代格格不入的、悲劇式的英雄」。該片1971年獲奧斯卡7項大獎。
4、《遙遠的橋》(1977年)
這部影片演員陣容空前強大,主要演員都當過奧斯卡影帝。影片講述的盟軍「市場花園行動」在軍事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如此大規模的空降作戰行動,但是由於情報、通信和指揮失誤,盟軍空降兵未能完成奪橋後挺進德國、結束戰爭的任務。
5、《莫斯科保衛戰》(1985年)
蘇聯電影導演尤里•奧澤羅夫任總導演,蘇聯拍攝的最著名的一部二戰巨片。說到戰爭場面寫實,該片中的坦克、飛機等武器裝備都是如實還原,具體拍攝時,又多採用中、遠景,甚至是航拍的長鏡頭,在電腦技術主宰銀幕的今天,再也不會有人這樣下功夫拍攝戰爭片了。
6、《希望與榮耀》(1987年)
該片1988年獲金球獎最佳影片獎,東京電影節最佳影片獎和5項奧斯卡獎提名,是英國導演約翰•伯爾曼自編自導的自傳體傳世之作。最讓人震撼的地方在於,片中展現的普通英國人在遭遇苦難不幸時,還能努力維持自己平常的生活—這也許是對納粹最大的蔑視。
7、《辛德勒的名單》(1993年)
這是一部由澳大利亞作家托馬斯•基尼利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黑白巨片。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說:「對於我來說這是一次全新的體驗。突然間,我一貫用來逃避現實的攝像機直面現實。在拍攝中我每天都會流淚。」
8、《拯救大兵瑞恩》(1998年)
當《拯救大兵瑞恩》1998年上映的時候,幾乎所有觀眾都是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了解戰爭的血腥本質。影片導演用二戰時流行的手搖攝影機跟拍方法,再現了諾曼底登陸的場景——不以全景宏大,而以士兵個人情感震撼人心。該片獲得當年奧斯卡5項大獎。
9、《兵臨城下》(2001年)
這是一部將大場面與個人傳奇融為一體的傳奇片,是歐洲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電影製作,耗資9500萬美元,在影迷眼中它是必看的二戰影片。該片根據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的同名紀實小說改編,主人公俄羅斯狙擊手瓦西里也確有其人。
10、《鋼琴師》(2002年)
波蘭電影大師羅曼•波蘭斯基看完茨皮爾曼回憶錄的第一章後,立即決定以此作為藍本拍攝一部反映二戰中猶太人受難的影片。該片2003年獲得7項「愷撒獎」大獎和3項奧斯卡獎。(黃恆)
回
有關戰爭的故事
【草木皆兵】
東晉時代,秦王苻堅控制了北部中國。公元383年,苻堅率領步兵、騎兵90萬,攻打江南的晉朝。晉軍大將謝石、謝玄領兵8萬前去抵抗。苻堅得知晉軍兵力不足,就想以多勝少,抓住機會,迅速出擊。
誰料,苻堅的先鋒部隊25萬在壽春一帶被晉軍出奇擊敗,損失慘重,大將被殺,士兵死傷萬余。秦軍的銳氣大挫,軍心動搖,士兵驚恐萬狀,紛紛逃跑。此時,苻堅在壽春城上望見晉軍隊伍嚴整,士氣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見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晉軍的士兵一樣。苻堅回過頭對弟弟說:「這是多麼強大的敵人啊!怎麼能說晉軍兵力不足呢?」他後悔自己過於輕敵了。
出師不利給苻堅心頭蒙上了不祥的陰影,他令部隊靠淝水北岸布陣,企圖憑借地理優勢扭轉戰局。這時晉軍將領謝玄提出要求,要秦軍稍往後退,讓出一點地方,以便渡河作戰。苻堅暗笑晉軍將領不懂作戰常識,想利用晉軍忙於渡河難於作戰之機,給它來個突然襲擊,於是欣然接受了晉軍的請求。
誰知,後退的軍令一下,秦軍如潮水一般潰不成軍,而晉軍則趁勢渡河追擊,把秦軍殺得丟盔棄甲,屍橫遍地。苻堅中箭而逃。
【勢如破竹】三國末年,晉武帝司馬炎滅掉蜀國,奪取魏國政權以後,准備出兵攻打東吳,實現統一全中國的願望。他召集文武大臣們商量滅大計。多數人認為,吳國還有一定實力,一舉消滅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夠的准備再說。
大將杜預不同意多數人的看法,寫了一道奏章給晉武帝。杜預認為,必須趁目前昊國衰弱,忙滅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實力就很難打敗它了。司馬炎看了杜預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張華徵求意見。張華很同意杜預的分析,也勸司馬炎快快攻打吳國,以免留下後患。於是司馬炎就下了決心,任命杜預作征南大將軍。 公元279年,晉武帝司馬炎調動了二十多萬兵馬,分成六路水陸並進,攻打吳國,一路戰鼓齊鳴,戰旗飄揚,戰士威武雄壯。第二年就攻佔了江陵,斬了吳國一員大將,率領軍隊乘勝追擊。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吳軍聽到風聲嚇破了膽,紛紛打開城門投降。司馬炎下令讓杜預從小路向吳國國都建業進發。此時,有人擔心長江水勢暴漲,不如暫收兵等到冬天進攻更有利。杜預堅決反對退兵,他說:「現在趁士氣高漲,鬥志正旺,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勢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樣,劈過幾節後竹子就迎刃破裂),一舉攻擊吳國不會再費多大力氣了!」 晉朝大軍在杜預率領下,直沖向吳都建業,不久就攻佔建業滅了吳國。晉武帝統一了全國。
【如火如荼】
春秋時代末期,吳國國王夫差連續征服了越國、魯國和齊國,雄心勃勃,又繼續向西北進軍,打算一鼓作氣征服晉國。
可正在這個時候,越王勾踐抄了吳王的後路。他帶領軍隊一直打到吳國的國都姑蘇(蘇州),又派人馬占據淮河,把吳王的退路切斷了。
這消息給吳王夫差當頭潑了一盆冷水,他非常震驚,立即召集文臣武將商量對策。大家說,現在退回去等於兩關打了敗仗,還會兩頭挨打;如果能打敗晉國,就等於在諸候國中當定了霸主,再回去收拾越王勾踐也不算晚。
大主意已經拿定,當務之急是盡快征服晉國。考慮再三,決定出奇制勝。
一天傍晚,吳王下達了命令。全軍將士吃得飽飽的,馬也喂足了草料。從全軍中挑出三萬精兵強將。每一萬人擺成一個方陣,共擺三個方陣。每個方陣橫豎都是一百人。每一行排頭的都是軍官司。每十行,也就是一千人,由一個大夫負責。每項一個方陣由一名將軍率領。中間的方陣白盔白甲,白衣服,白旗幟,白弓箭,由吳王自己掌握,稱為中軍;左邊的方陣,紅盔紅甲、紅衣服、紅簡直就像深不可測;右邊的方陣則一水兒黑色。半夜出發,黎明時分到達離晉軍僅有一里路的地方。天色剛剛顯出亮色,吳軍鼓聲大作,歡呼之聲震天動工地。
晉軍從夢中醒來,一看吳軍那三個方陣和聲威氣勢,簡直都驚呆了:那白色方陣,「望之如荼」——像開滿白花的茅草地;那紅色方陣,「望之如火」——如像熊熊燃燒的火焰;而那黑色的方陣,簡直就象深不可測的大海。
【退避三舍】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忘十幾年。
經過千幸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么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里,駐扎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一夫當關】 故事:《史記》載:公元前207年劉邦入咸陽,「守函谷關,項羽至,不得入。」函谷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形勢,由此可見。古代,還有幾個與函谷關有聯系的成語故事。
【圍魏救趙】公元前353年,魏國圍攻趙國,齊國派田忌率軍救趙。田忌乘魏國空虛而引兵攻魏,魏軍回救本國,齊軍乘其疲憊,大敗魏軍,趙國因而解圍。
【出奇制勝】戰國時期,齊國將領田單用火牛陣出擊燕軍,使燕軍大敗。這就是孫子兵法勢篇中「凡戰者,以奇勝。」
【四面楚歌】
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的項羽部隊。終於布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裡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為什麼他的部隊裡面楚人這么多呢?」說著,心裡已喪失了鬥志,便從床上爬起來,在營帳裡面喝酒;並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淚,在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覺得抬不起頭來。一會兒,項羽騎上馬,帶了僅剩的八百名騎兵,從南突圍逃走。邊逃邊打,到烏江畔自刎而死。
【退避三舍】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忘十幾年。 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么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里,駐扎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馬革裹屍】
東漢馬援自南方還軍,故人多迎勞他,號稱有計謀的孟冀也向他祝賀。馬援說:"你怎麼也同一般人一樣呢?方向匈奴、烏桓尚擾北邊我想自請擊之,男兒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卧床上死在兒婦女婢中呢?"見《後漢書•馬援傳》。後以"馬革裹屍"等指為國而戰死沙場。清張貸《西湖夢尋•岳王墳》:"但恨和一成,國家日削,大丈夫不能以馬革裹屍報君父,是為嘆耳!」
列夫•托爾斯泰 的《戰爭與和平》
內容簡介:
《戰爭與和平》人物眾多,場面宏大,事件繁雜,結構嚴重,具有恢弘的氣勢。作家把他的人物放在廣闊的歷史背景上和各種各樣的生活環境與氛圍中加以描寫,時而是豪華優雅的貴族沙龍,時而又是硝煙彌漫的戰場;既有青年男女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又有慘不忍睹的戰斗場面。托爾斯泰注重描寫人物的復雜性,並從各方面展示人物性格的發展。所以書中幾百個人物個個栩栩如生,獨具神韻,富有感染力。
《戰爭與和平》是一部鴻篇巨制,全書共四冊,近一百二十萬字。現根據原著,並參照同名電影,將原書業華提練出來,濃縮為十萬字,供青少年學生閱讀。相信廣大讀者從這濃縮的少年版《戰爭與和平》中,也能體味到這部偉大作品的些許魅力。
回答者:珍珠奶茶的哥哥 - 童生 一級 8-28 21:09
有關戰爭的文學作品.
《戰爭與和平》是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偉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鴻篇巨制,長達130 多萬字,歷經7 年艱辛創作,受到列寧很高稱贊。
小說以1805年開始的爭奪歐洲戰爭和1812年的俄國衛國戰爭為主線,揭露俄國首都彼得堡的宮廷顯貴和官僚貴族伐西里為代表的貪婪與卑劣。作品描寫的年代跨度長達十多年,人物500 多個,歌頌了民族的英雄品質和堅強性格,多方面反映俄國一個重要歷史時期中各階級的生活面貌。
1805年7 月,拿破崙率兵征服了歐洲,法俄之間正醞釀著激烈的戰爭。然而在彼得堡上層的人們依舊過著恬靜悠閑的生活,達官貴人們都匯聚在皇後的女官兼寵臣安娜•巴甫洛夫娜舉辦家宴招待會上。
赴宴的有宮廷官高位重的伐西里王爵和他漂亮卻行為不端的女兒美倫,還有個頭高大健壯的年輕人彼爾,他戴著眼鏡,剪短發,穿淺色的流行短褲和褐色燕尾服。彼爾是莫斯科著名貴族別竺豪夫的私生子,從小出國留學,今年20歲,學成回國到首都謀職。他一進宴會廳,對人們議論拿破崙征戰歐洲頗感興趣。在這里,他高興地結識了英俊而剛毅的青年安德烈--先朝保羅皇帝的退職老總司令包爾康斯基的長子,兩人很快成了好朋友。
此時,安德烈正應庫圖佐夫將軍的召喚,去任他的傳令官,將出國跟征戰歐洲的拿破崙軍隊作戰,任即將分娩的妻子和妹妹瑪麗再三勸留,也改變不了他的決心,他期望通過這次戰爭為自己帶來輝煌與榮耀。在出征之前,安德烈把妻子從首都送到了在莫斯科郊外居住的父親那裡,委託父親加以關照。於是他急奔前線,在波蘭追上了俄軍總司令庫圖佐夫,總司令派他到聯合縱隊去任職,並受到了嘉獎。
彼爾回到莫斯科,他繼承了別竺豪夫伯爵身後所有的遺產,搖身一變成為莫斯科數一數二的資本家,成為社交界的寵兒。他的親戚伐西里早就窺視別竺豪夫家的財產,本想通過篡改遺囑來謀得,失敗後,又處心積慮地要拉攏彼爾,一方面為他在彼得堡謀得一個不小的官職,又挖空心思巧安排,讓已是宮廷女官的女兒美倫嫁給彼爾,以圖錢財。結果他的計謀順利達成,可這樁婚事實在不幸之至。彼爾發現了妻子與好友多勃赫夫之間的曖昧關系,他與多勃赫夫進行搏鬥,並幸運的擊倒對方,隨之與妻子分居,自己也陷入了善惡和生死的困擾之中,在加入共濟會後,受到寬宏大量的哲學的熏陶,接回了妻子。
當安德烈再次回到總司令身邊,俄奧聯軍對法的奧斯特里齊戰斗就要打響了。由於在戰前的軍事會議上,否決了幾位老將軍的意見,採取了馬上出擊的戰略,結果慘敗。安德烈受傷被俘,途中昏迷,被敵人誤以為活不成而丟下,庫圖佐夫也以為安德烈陣亡,給他的父親去信報喪。可是安德烈在老百姓的救治下又康復了。愈後的他直奔老家,是日夜晚,妻子莉沙正好產下一名男嬰,但她卻在分娩中死去了。安德烈在孤獨與絕望之中給妻子最後一個吻,他覺得人生已再無意義,決定終老於領地。
回答者:信歆十足 - 經理 四級 8-28 21:12
戰爭與和平故事梗概(簡介)
這是一部製作精緻、構思嚴謹的巨片。場面壯闊,氣勢磅礴,繼承了前蘇聯在拍攝歷史題材影片方面的傳統,完美地融托爾斯泰原著精神於其中,再現了俄法戰爭時期俄羅斯大地廣闊的歷史畫卷。影片以1812年俄國衛國戰爭為中心,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重大事件,包括奧斯特利茨大戰、波羅底諾會戰、莫斯科大火、拿破崙潰退等。通過對四大家庭以及安德烈、彼埃爾、娜塔莎在戰爭與和平環境中的思想和行動的描寫,展示了當時俄國社會的風貌。 。 根據俄國文豪托爾斯泰名著改編拍攝的美國版,論藝術成就雖不及蘇聯版,但燦燦巨星和好萊塢式敘事手法則更能讓本地觀眾接受這部通俗劇化的208分鍾長片。氣質高雅的奧黛麗.赫本飾演娜塔莎和文質彬彬的亨利.方達飾演皮埃爾都是不錯的選擇,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也成為劇情的焦點。但其他有如八國聯軍的演員組合卻難以忠實地重現拿破崙揮軍進攻俄國時的大時代動盪故事,導演金.維多顯然大幅度簡化了原著的情節和內涵,但戰爭大場面還是拍得相當認真可觀
作家介紹: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 19世俄國最偉大的作家。出生於貴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學,受到盧梭、孟德斯鳩等啟蒙思想家影響。1847年退學回故鄉在自己領地上作改革農奴制的嘗試。 1851~1854年在高加索軍隊中服役並開始寫作。1854~1855年參加克里米亞戰爭。幾年軍旅生活不僅使他看到上流社會的腐化,而且為以後在其巨著《戰爭與和平》中能夠逼真地描繪戰爭場面打下基礎。
《野火春風斗古城》
1943年,游擊隊政委楊曉冬化裝進入華北某古城,在地下交通員金環、銀環姐妹的配合下,開展瓦解偽治安軍的工作。游擊隊在一次伏擊中俘獲了偽治安軍團長關敬陶,對他進行教育後將其放還。關敬陶被釋放後,引起了日軍顧問多田和偽軍司令高大成的懷疑,他們讓被叛徒高自萍出賣被捕的金環與關敬陶對質。為替關卸脫責任,金環英勇就義。此後,又因高自萍的出賣,楊曉冬和母親也被捕。高大成想利用母子之情軟化楊曉冬,從而將城裡的地下黨組織一網打盡。楊母為免除兒子的後顧之憂,完成革命重任,便墜樓而死。這一切給關敬陶以強烈的震動。銀環和韓燕來等地下黨員在武工隊的配合下,冒險從獄中救出楊曉冬。為完成爭取關敬陶、瓦解治安軍的任務,楊曉冬仍在城裡隱蔽下來。他和銀環登門拜訪關敬陶,申明民族大義,促使關下定了起義的決心。在高大成下令偽軍出城搶糧之時,楊曉冬和關敬陶消滅了前來監視的特務隊長,帶領起義部隊上山。楊曉冬和銀環也在斗爭中產生了真摯的愛情。
《苦菜花》
《苦菜花》是作家馮德英創作於上世紀50年代中期的一部30多萬字的長篇小說,這部革命歷史題材的文學作品在1965年被搬上銀幕並紅極一時。將近40年之後,導演王冀邢將這部「紅色經典」重新改編成了20集的電視劇,王導向記者表示,這次重拍電視劇,重新組織了劇本,讓劇情圍繞著小說中出現的八個女性形象展開,通過講述那個特定歷史時期女性的故事,構成一組女性群像圖,並藉此反映革命歷史時期階級斗爭的殘酷性、復雜性和艱巨性。
寒凝大地,苦菜花開得更絢爛,血雨腥風,母親胸膛更堅挺。特工的姦猾,日寇的殘酷,明槍暗箭,敵中有我,我中有敵,拔槍相見。
王家深宅大院妻妾成群。三少爺王柬芝從北京念大學返鄉,發現自己妻子與長工王長鎖通姦,並生下了私生女杏莉。王卻忍辱負重,默認了「姦夫淫婦」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長期存在。 王家使女出身的」母親「積極投身村裡的抗日斗爭。成為了一位革命母親,使她懂得了對付殘暴的敵人, 只有拿起槍桿子進行斗爭的真理。」母親」的女兒娟子愛上年輕有為的縣季書記姜永泉,卻遭婦救會長趙星梅的爭奪,壯烈犧牲的兵工廠廠長竟是娟子的親哥哥,而「情敵」趙星梅竟是娟子的嫂子! 淑花姑娘慘遭日本鬼子輪奸,被救後安排做了小學教師,與校長王柬芝的「女兒」杏莉成了好朋友。右莉無竟中進入王家地道,夢游般發現自己最親近的人正在地下室向日軍秘密發報。他卻殘忍奸殺了杏莉。這位異常奸狡的特務被捕後,供出了他的頂頭上司--竟是人們常常同情的弱女子,原來,她的真名叫「山島花子」日本特高科高級特務…… 特工的姦猾,日寇的殘酷,地下黨的智慧與勇敢,人民的不屈,離奇的情節致命的驚險,讓你再一次為之動情的紅色經典《苦菜花》。
《鐵道游擊隊》
抗日戰爭時期,山東南部微山湖礦區以劉洪、王強為首的一批煤礦工人和鐵路工人,不堪日寇的欺壓和蹂躪,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秘密建立起一支短小精悍的游擊隊,他們「飛車搞機槍」、「血染洋行」、「智打票車」、「夜襲臨城」、「打岡村」、「搞情報」、「奪布車」、「上濟南」、「下徐州」……活躍在日軍侵華戰爭的主要鐵路命脈——津浦線的山東沿線,鼓舞了鐵路沿線人民的抗戰士氣,有力配合了主力部隊的對日作戰,老百姓稱他們「飛虎隊」,他們在八路軍中的正式番號是「鐵道游擊隊」……
棗庄和《水滸》中108條好漢聚義的梁山相隔不遠,魯漢、林忠、彭亮、小坡等許多鐵道游擊隊隊員,從小受到梁山好漢的影響,性格中既有仗義豪放的英雄氣概,也有桀驁不馴的草莽影子,他們開始加入鐵道游擊隊後,不適應嚴格的組織紀律,和政委李正、隊長劉洪之間產生了不同的矛盾,有的最終被開除隊伍。在殘酷的斗爭中,在一次次血的教訓面前,經過李正和劉洪耐心的教育和幫助,這些隊員逐漸改掉劣習,成長為黨的抗日英雄,魯漢、林忠為民族的解放,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鐵路工人芳林是劉洪的好朋友,為了給鐵道游擊隊送情報,死在日寇的槍口下。芳林臨終前,把妻子託付給劉洪。在生死的戰斗中,劉洪和芳林嫂彼此產生了愛戀之情。劉洪礙於芳林的兄弟之情,把感情深深埋藏在心裡……
日本侵略軍為了消滅心腹之患的鐵道游擊隊,在鐵道線附近採取了殘酷的掃酷的掃盪和絞殺,使用了種種陰謀,組織了專門對付鐵道游擊隊的特務組織,使鐵道游擊隊面臨一次又一次的險境。鐵道游擊隊在人民的支持下,周旋於鐵道和微山湖之間,經受了殘酷的考驗,發展壯大起來。
抗日戰爭的最後一年,鐵道游擊隊在鐵路線上和日本鬼子進行了最後一戰,這一戰以日本鬼子的失敗告終。日軍大佐龜田,為了對付鐵道游擊隊,曾經仔細研究過中國的《水滸》,他本想從梁山好漢中尋找鐵道游擊隊的弱點,然後分化瓦解,各個擊破。他失敗了,他把那本《水滸》付之一
C. 有哪些有關戰爭的文學,影視作品
集結號 二戰風雲 希特勒傳 丘吉爾傳 搶占諾曼底 拯救大兵羅恩 珍珠港…………
D. 以戰爭為內容的書籍與電影
1 拯救大兵瑞恩
2 光榮之路
3 戰地春夢
4 桂河大橋
5 U-571
7 野戰排
8 空中決戰
9 東京審判
10 辛德勒的名單
11 美麗人生
12 珍珠港
14 卡薩布蘭卡
15 亂世佳人
17 兄弟連
18 空中決戰
20 風語者
21 全金屬外殼
22 現代啟示錄
23 天與地
24 珍珠港
25 虎口脫險
26 太陽帝國
27 獵鹿人 全是電影。。。
E. 你還看過哪些關於戰爭的書籍和電影談談你對戰爭造成傷害的認識
《回民支隊》《平原游擊隊》、《平原槍聲》《西安事變》、《破襲戰》、《血戰台兒庄》、、 《血性山谷》、《七七事變》等。戰爭是歷史的倒退。戰爭是社會生產力經濟文化等方面得到嚴重的摧殘,和重大的人員傷亡。
F. 有哪些有關抗日戰爭的電視.書籍或電影
《亮劍》《五號特工組》《血戰台兒庄》《南京大屠殺》《七七事變》《
G. 你看過那些關於抗日戰爭的電影,電視劇讀過哪些關於抗日戰爭的書籍你有什麼感想呢
電影和電視劇就不寫了,沒啥好說的。
書籍
《八千男兒血》常德會戰
《孤城落日》衡陽保衛戰
《血戰昆侖關》桂南會戰
《遠征軍》
《杜聿明》
《白崇禧》
《孫立人》
《王牌七十四軍》
抗日戰爭我們打的不容易啊!
H. 10部最好看的戰爭電影
1.《黑鷹墜落》 2001年上映 豆瓣:8.7分
本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1992年,在索馬里一次追捕艾迪德政權兩大高官的行動中,美軍特種部隊受到索馬里民兵的頑強抵抗。雙方在市中心展開激烈對峙,美軍黑鷹直升機受到火箭彈攻擊墜落在市區,機組人員危在旦夕。為了營救同伴,特種部隊士兵不得不深入虎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