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找一部科幻片..關於黑子的
應該是2001的續集,2010.
英文名: 2010
中文名: 2010漫遊太空 | 2010超時空出擊 | 2010威震太陽神
導 演: ( 彼得·海姆斯 Peter Hyams )
主 演: (羅伊·謝德 Roy Scheider) (約翰·利特高 John Lithgow) (海倫·米倫 Helen Mirren) (羅伯·巴拉班 Bob Balaban) (克爾·杜利 Keir Dullea) ( Douglas Rain)
上 映: 1984年12月07日
二○○一年的「木星任務」失敗之後,美國積極趕造「發現二號」,用以尋找仍在環繞木星的「發現號」。然而在「發現二號」完工前,無人操縱的「發現號」就有墜落木星的危險。
幸好俄國及時建好一艘「里歐諾夫號」,並善意地提出合作計畫,邀請美國共同遠征,一來取回「發現號」上的電腦資料,二來探索木星上空那塊巨大的黑色石板。促成這次合作的美方代表,正是《二○○一》主角之一的佛洛依德博士。
於是美國派出三位代表,連同俄國的七名宇航員,組成一支十人太空遠征軍。三位美方代表包括佛洛依德本人,以及哈兒的設計者——印度裔的強德拉博士。
經過兩年漫長的太空旅程,他們在來到木星的前夕,竟然發現有另一艘太空船後來居上。這艘命名為「錢學森號」的太空船由中國政府秘密建造,目標也是「發現號」上的資料。「錢學森號」之所以速度驚人,是因為並未攜帶返航的燃料。來到木星附近後,它並未直接與「發現號」會合,而是先降落到木衛二這個冰封的世界,以便汲取熱核反應爐所需的燃料——純水。
眼看中國太空人要成功之際,降落木衛二上的「錢學森號」忽然傳來緊急呼叫。這緊急訊號由一位張教授發出,呼叫的對象是「里歐諾夫號」上的佛洛依德博士,因為他們兩人曾有一面之緣。張教授以流利的英語,反覆強調木衛二上存在生命;他說那個生物長得像一棵巨大的榕樹,被「錢學森號」的燈光引出水面,進而爬上那艘太空船。但它帶上來的冰雪卻壓垮了「錢學森號」,如今張教授成了唯一的生還者。可是「里歐諾夫號」上的成員愛莫能助,「錢學森號」最後終於全軍覆沒。
又經歷了千辛萬苦,「里歐諾夫號」總算與「發現號」接合。強德拉博士開始忙著修理哈兒,佛洛依德等人則在近距離研究那塊「老大哥」黑石板。雖然來自美俄兩國,但成員相處得十分融洽,彼此的合作也極有默契。
就在這個時候,忽然有一顆「流星」從木星射向地球。其實那並非什麼流星,而是自「老大哥」石板中蘇醒、變成一種無形生命的鮑曼。他飛到地球上空,首先將半空中一顆氫彈引爆,消弭了一場人間浩劫。接著,他又造訪了自己的女友與卧病的母親。
這個「鮑曼」在回到木星附近後,又藉著哈兒的顯示幕,警告佛洛依德「必須在十五天內離去」。而為了取信,他甚至利用塵埃塑造出自己的「原形」,證明自己已經是個超級生命體。
不過「里歐諾夫號」剩餘的燃料有限,二十六天後才有適當的發射時機。但是基於上述的警告,他們想出了另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里歐諾夫號」與「發現號」綁在一起,先用「發現號」當推進裝置,在半途將「發現號」拋棄後再正式點火。只是這樣一來,就無法帶哈兒回地球去。
在准備過程中,附近星空那塊黑石板突然消失無蹤!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堅定了船長的決心,於是「里歐諾夫號」立刻啟程。與此同時,木星上竟然出現一塊大黑斑,而且還在不斷擴大。原來那是上百萬個不斷自我復制的石板,正在吞噬木星上的氫元素。
在「發現號」燃料用罄遭到拋棄後,「鮑曼」來到這艘太空船,利用哈兒發出一次又一次的訊息:「這些世界都是你們的,只有木衛二例外,別試圖在那裡登陸。」
不久木星整個被黑斑包圍,接著發生一場驚天動地的大爆炸,距離木星不遠的「發現號」也因為這次爆炸而粉身碎骨。不料「鮑曼」發覺哈兒仍在自己身邊,原來哈兒也轉變成類似的超級生命。
從此天空中多了一顆太陽,它就是木星爆炸後的產物;木衛二也不再是冰封的世界,而有希望發展出更復雜的生命。至於這顆新太陽的名字,大家最後的決定是「魔星」(Lucifer,亦正亦邪的光明使)。
這部電影雖然也是一部十分精彩的科幻片,但由於不是庫伯里克執導,並未跳脫好萊塢的科幻窠臼,因此在藝術價值與知名度上略遜一籌。
B. 關於木星的電影的名字
1、《2010威震太陽神》是由彼得·海姆斯執導,約翰·利特高、羅伊·施奈德、海倫·米倫等主演的驚悚科幻電影。該片根據Arthur C.Clarke的小說改編,講述了主角HeywoodFloyd博士和隊員們出發去探測木星,同時找尋十年前同樣去考察木星的考察隊一去不復返的真相的故事。
2、《2001太空漫遊》2000年,海伍德·弗洛伊德博士前往人類的月球基地,奉命調查月球上的不明物體,那是一塊被埋藏了數百萬年的黑色石板,與遠古時期人猿們發現的石板相仿。在弗洛伊德等人進行實地考察時,太陽升至石板上空,石板隨即發出了刺耳的無線電信號。18個月後,「發現一號」太空船向木星進發,除了飛行員大衛·鮑曼和弗朗西斯·普爾之外,飛船上還有三名處在冬眠狀態的科學家和一台具有人工智慧、掌控整個飛船的電腦「哈爾」9000。
3、《木星上行》是拉娜·沃卓斯基與安迪·沃卓斯基聯袂執導的原創科幻電影,由查寧·塔圖姆、米拉·庫妮絲、埃迪·雷德梅恩以及肖恩·賓主演,已於2015年2月6日在美國上映。《木星上行》講述未來世界,擁有狼基因的賞金獵人奉命追殺與宇宙女王相同基因的俄裔女清潔工,而他卻在這個過程中愛上了她。
(2)黑斑電影有哪些擴展閱讀:
《木星上行》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遙遠的未來,相貌平平的女孩朱庇特·瓊斯自幼喪父,如今她以廁所清潔工的身份在茫茫人海中奮力求生。誰知毫無徵兆的一天,朱庇特的命運徹底改變,來自外太空的「半獸人」賞金獵人凱恩將其劫持,而這一切都與朱庇特與生俱來的神秘基因有關。
話說在浩瀚宇宙的最深處,存在著一個屹立數千億年的埃布拉賽克斯王朝,在前代女王去世後,順位第一繼承人的巴勒姆踐祚,野心勃勃地開始了他的邪惡計劃。但是朱庇特擁有和前代女王最為接近的血緣,從而對巴勒姆的王位構成了威脅。原本肩負殺掉女孩重任的凱恩,在和朱庇特奔走在炮火砍殺的過程中,內心漸漸發生了變化。
C. 韓國整容後出現黑斑的是什麼電影
那個是日本電影,不是韓國的。
狼狽(2012)
導演: 蜷川實花
編劇: 岡崎京子
主演: 澤尻英龍華 / 大森南朋 / 寺島忍 / 水原希子 / 窪冢洋介 / 桃井薰 / 原田美枝子 / 綾野剛 / 新井浩文 / 鈴木杏 / 寺島進 / 哀川翔
類型: 劇情 / 驚悚 / 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 日本
語言: 日語
上映日期: 2012-07-14
片長: 127分鍾
又名: 整容天後
D. 有一部電影是關於班點狗的(好像是外國的)這部片子的名字是什麼
101真狗 (1996)
導演: 斯蒂芬·赫瑞克
編劇: 道迪·史密斯 / 約翰·休斯
主演: 格倫·克洛斯 / 傑夫·丹尼爾斯 / 喬莉·理查德森 / 瓊·普萊懷特 / 休·勞瑞
類型: 喜劇 / 家庭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 西班牙語
上映日期: 1996-11-27(美國)
片長: 103分鍾
又名: 101斑點狗 / 101隻黑斑狗 / 101忠狗 / 101條斑點狗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3135/
102真狗 (2000)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1167/
E. 《掠奪者》電影分析
有些動作片不需要動腦子,就算半場離開影院,再回來都能接上劇情,這種屬於無腦動作片。但有些動作片稍不留神,就會跟不上它的節奏,這其實算高智商犯罪片。《掠奪者》明顯屬於後者。看這部影片得稍微花點心思。但費思量卻並非說它不夠勁爆,事實上,影片從頭至尾都有緊張的且風格化的動作場面。既燃情緒又燃腦細胞,這樣的電影像是迷人的帶胡茬的大叔。
說到大叔,便不能不提《掠奪者》裡面的一種大叔演員。布魯斯·威利斯自然不必說,他在影片中花白的胡茬自帶性感,以拼演技為主,帶來一個堪稱經典的反面人物;外號「野獸」的戴夫·巴蒂斯塔,是《銀河護衛隊》里的 「毀滅者德拉克斯」;而克里斯托弗·米洛尼和阿德里安·格蘭尼則都是美劇里的明星。這四位之間亦正亦邪的交手,讓這部《掠奪者》充滿了布局解密的緊張感。
迷局從一開始就以冷峻的色調彌漫在城市上空。第一重頭戲交給了調度精彩的銀行搶劫。從「匪徒」魚貫進門之後,就能明顯感覺到他們是訓練有素有備而來。整個搶劫過程分工明確,一切配合有序但是又顯得刻意為之,隱隱給人設迷局之感。隨後便是FBI的介入,等到第二場搶劫接踵而至的時候,這一切猜想便落到了實處。這也就能夠解釋為何兇悍的歹徒會救助受傷保安,會放經理妻兒一條生路。這批劫匪是在故意設局,他們也在通過別有意味的細節線索,去掀開一段前塵舊事。
搶劫的情節是影片中最為搶眼的動作段落,幾乎每20分鍾便上演一場類似的驚心動魄。接連的銀行劫案逐漸牽引出影片中的所有人物,隨後而來,觀眾會發現進入了一個巨大的權益斗爭網路,權錢、暗箱操作、政治黑斑等等,影片以一個劫案作為小切口,順利進入到一個龐大的迷局中。而待解的迷局則逐漸通過劇中人物的心理刻畫得以明朗化。
隨著影片劇情的推進,一段陳年舊賬逐漸鋪開。這些在警察眼中的「掠奪者」曾經其實是被權貴利用的木偶。先是有一隊士兵被要求狙殺暴恐分子,但事實上被殺死者的身份並非如此,隨後特種部隊出現,又消滅了這對士兵。但他們隨即意識到其中有詐,所以他們也才因此要給冤死者復仇。說到底《掠奪者》是一個精彩的以暴制暴的故事。劫匪並非為錢而言的狂徒,他們只是因為鳴不平而要尋求公正,但是現實中的公正訴求且被權錢所把持。從故事的創作上來講,以暴制暴的方式求得公正在犯罪題材影片中並不鮮見。這類題材所希望得到的並非法律上的裁決,而是對於公道自在人心這樣最樸素的價值觀的追索。所以,從情節設置來看,它最能夠與觀眾產生心理上的共鳴,能夠化解僭越法律的私刑所帶來的種種不適感。
作為影片的片名,「掠奪者」也便有了雙重的意指。表面上是針對這那群蒙面匪徒,但更確切的是那些並不持槍舉刀,而以西裝革履示人的貪婪者。所以,這樣一個帶有著陰郁色調的故事,也在內部安插著不少的反轉,轉折所產生的劇情張力,恰恰成為豐富影片內涵的驅動力量。
對於一部商業影片而言,影片最終的結局自然是類型片必然的套路。但是從整體而言,《掠奪者》卻能夠從單純的動作場面中超脫出來,而成為一個邏輯嚴密的設問解謎的故事。同時,影片也以經常性的雨景、夜景,以及城市中的犯罪,創造著黑色電影的色彩,無疑為豐富以暴制暴的故事套路增加了另一種豐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