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姜文《尋槍》裡面他們說的是哪個地方方言
貴州方言,但他們講的不怎麼標准,帶了點重慶口音。PS:《尋槍》這部電影就是在貴州貴陽的青岩古鎮拍的。
2. 10年來的方言電影全紀錄
一.《姨後現代生活》
使用方言:上海、東北、湖北方言
二.《別拿自己不當幹部》
使用方言:天津方言
三.《落葉歸根》
使用方言:東北、河南、雲南方言
四.《瘋狂的石頭》
使用方言:重慶、河北、廣東方言
五.《雞犬不寧》
使用方言:河南方言
六.《三峽好人》
使用方言:山西方言
七.《江城夏日》
使用方言:武漢方言
八.《芳香之旅》
使用方言:雲南方言
九.《尋槍》
使用方言:貴州方言
十.《秋菊打官司》
使用方言:陝西方言
十一.《巴爾扎克和小裁縫》
使用方言:四川方言
還有最近的《追影》之類的電影里也有。
3. 貴州電影有哪些
1.《高原陽光》 導演:胡平 主演:徐陽 唐樹銀 ( 關於影片:一個是在偏僻的山寨里當了36年鄉村醫生的李老陽,為了擺脫生活的窘迫,保住寨子里唯一的一個診所,來到城裡打工做起了最底層的職業——「背篼」掙錢還債; 一個是野心勃勃,一心想實現自己理想拍出一個好電影的年輕導演。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可以犧牲健康,犧牲愛情,甚至犧牲道義,為了目的不擇手段的浮躁的現代都市青年) ( 關於導演:處女作。導演胡平曾拍攝短片《背篼》獲得電影學院國際學生影展大獎) ( 關於拍攝:貴陽。我還在其中參演「背篼」之一。赫赫。在正在修建的凱賓斯基大樓拍的。還有「蘇和」酒吧也有一場戲。) 2.:《揚起你的笑臉》 導演:朱一民 主演:方瀟曙 廉冠 沈敏 約翰·喜德納 ( 關於影片:在風景如畫的貴州花溪河畔,舉行花溪中外少年夏令營活動,吸引了一群不同膚色的中外少年慕名而來。 家住貴陽的苗族少年安小傑和美國西雅圖來的華裔女孩安妮結成了對子,他們兩人截然不同,一個身材矮小、性格內向;一個發育良好、充滿活力。在營地里,兩人從產生誤會到解除誤會,後來競情同手足,結成了一對好搭檔。。。。。。。) ( 關於導演:老一輩電影人。。。先後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北京電影學院 ) ( 關於拍攝:貴陽、花溪 一直沒有機會觀看 ) 3.:《阿娜依》 導演:醜醜 主演:醜醜 ( 關於影片:阿娜依,是一個苗族姑娘的名字,阿是稱呼,娜依是芍葯花的意思。芍葯花是苗族人最喜愛的一種花。 阿娜依,是一個生活在苗寨里的普通而善良的苗族姑娘,從小失去父母,跟著阿婆長大。五歲開始跟阿婆學習苗族刺綉,學唱苗歌。 阿娜依有著泉水般透明的心、甜美的歌聲、靈巧的雙手和婀娜的舞姿,這一切不僅使得阿娜依獲得了同胞們的喜愛,還讓她得到侗族小伙阿憨的真摯的愛…… ( 關於導演:處女作,侗族人 第二部作品:《雲上太陽》已經拍攝完成 ) ( 關於拍攝:本片劇組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內的8個縣進行了取景和拍攝,總行程七千多公里,參與演出的演員有來自二十多個少數民族的四千多人。 4.:《水家山寨的鈴聲》 導演:賈盛雲 主演:納伊莎 潘新建 ( 關於影片:一個偏遠的水族山寨里,來了一位深圳的支教女教師,她亦師亦友,和孩子們建立了親密的情感,把山寨小學辦得熱氣騰騰,劇中有百歲老人參與辦學的風趣故事,有山外人罕見的水族風習,充滿傳奇情節和喜劇色彩。) ( 關於導演:老一輩電影人。。其他貴州作品:《遠山晴朗》 ) ( 關於拍攝:准確的說是兩集主旋律的電視連續迷你劇,由於是同學參演的。所以特地關注了下,片名瞞好聽的 剩下的就不一一列舉了: 《一個人一座城市》《曉亮》《《旭日》《卧槽馬》《飛翔的愛》《路》《阿歐桑》《山寨火種》《好花紅》《炫舞天鵝》 《苗嶺武王》《紅棉襖》《暑假》《倖存日》《雲下的日子》 《人山人海》 《突破烏江》《馬紅軍》《天堂有淚》《 青紅 》《 尋槍 》《滾拉拉的槍》《鳥巢》《水鳳凰》《與你同在的夏天》 《 開水要燙,姑娘要壯 》《《與你同在的夏天》
4. 電影《瞧一橋》殺青,對於這部電影的上映你都有哪些期待
電影《瞧一橋》殺青,這部電影有很多地方值得期待的,實力演員有看點,電影主題吸引人。
這部電影是惠英紅與胡先煦的首次合作,胡先煦也為了影片去考到了駕照,希望能在影片中為惠英紅老師保駕護航。在拍攝過程中兩位主演更是技能加滿,胡先煦不僅深度體驗貴州當地的生活,學習貴州方言,惠英紅也首度挑戰駕駛挖掘機,令人十分期待。
實力演員和鮮明的主題故事是令人非常期待的,更期待電影上映之後的劇情細致的描寫。
《靈魂擺渡之黃泉篇》很好看,推薦給大家!
這個電影一貫的延續了《靈魂擺渡》電視劇中的文藝風格,講真,對於那些喜歡文藝,詩詞,藝術的人這部電影你絕對不能錯過。
裡面的台詞真的是能夠震撼到人的心靈,就比如三七的:「如意郎君,需得我真心喜歡,唯願他好。我好或不好我都開心,那方是真心喜歡,那方是真心悅愛一人,我看長生便是。」
6. 有明顯地域(城市)特色的電影電視有哪些
電視劇:《山城棒棒軍》《爬坡上坎》《霧都夜話》——都是重慶方言
《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北京
《外來媳婦本地郎》——廣東
電影:《尋槍》——貴州方言,《瘋狂的石頭》——重慶方言
《幻蝶》——青海方言、《紅顏》——四川方言
《江城夏日》——武漢方言、《沒事偷著樂》——天津方言
《股瘋》——上海方言、《小武》《站台》《世界》——山西汾陽方言
《光榮的憤怒》——雲南方言……
7. 電影《尋槍》中演員的語言是哪的
使用方言:貴州方言 《尋槍》被視為一部分水嶺式的作品。影片中姜文對小人物塑造的駕輕就熟,寧靜的情婦形象、伍宇娟的婚後婦人等眾多角色的生動表現,全有賴西南方言貴陽話骨子裡透出來的詼諧和調侃。劇中演員用這種柔中帶剛,婉轉動聽的...
8. 無名之輩講了什麼故事 無名之輩電影在哪拍的
荒誕喜劇電影《無名之輩》於11月16日和觀眾見面,相信不少觀眾都是被電影片名給吸引過來的,片名無名之輩;看似很簡單的四個字,實際上卻是暗藏者胡很多深意的,有許多網友都好奇《無名之輩》講了什麼故事?在預告中可以看到,影片的演員陣容十分強大,由陳建斌、任素汐領銜主演,這也是二人首次在一起搭檔,因此備受大家的期待!
《無名之輩》劇情介紹
《無名之輩》陳建斌劇照
據悉,《無名之輩》也是陳建斌繼《一個勺子》後第一部回歸銀幕的作品,陳建斌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表示,當時陸脊看到劇本以後他感覺男主馬先勇的形象,和自己的口味很相似,而且影片的題材很新穎,所以他被打動了。陳建斌的演技這是毋庸置疑的,期待這一次陳建斌在新作中的精彩表現吧!
9. 影評:拍攝於貴州凱里的電影《路邊野餐》
很久之前我就看過《路邊野餐》這部電影,還有《百鳥朝鳳》《驢得水》《十八洞村》等小眾電影,為什麼說它們小眾呢?因為這些電影的上映都比較坎坷,題材也另類。《百鳥朝鳳》講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尷尬傳承;《驢得水》把教育的喜劇演成了悲劇;《十八洞村》講的是湖南湘西的扶貧之事。
回到《路邊野餐》,這部電影初期的宣傳是農民(醫生)詩人、貴州凱里等元素。對比《十八洞村》的如歌田園,《路邊野餐》比較冷調,老舊的舞廳漏雨的老房、天台的小診所、貴州彎曲的小路、以及詩人老陳旁白的詩句、綠皮火車的呼嘯等等。
《路邊野餐》講的是一個生活在貴州凱里的鄉村醫生老陳,為了尋找侄子小衛衛,帶著老醫生交給的卡帶、衣服、舊照片從凱里來到陌生的小鎮(鎮遠某地),在這個亦真亦幻的小鎮中,他與逝去的愛人在一個神秘時空獲得重逢的故事。該片於2015年8月11日在瑞士洛迦諾首映,2016年7月1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看了這部電影,我想到冗長、陰沉、慵懶。主角陳升(老陳)是凱里診所的一個醫生,《路邊野餐》也是他詩集的名字。
生於1989年的年輕導演畢贛創作劇本《路邊野餐》用了三年多的時間,影片中借用畫面構圖的生態詩意與老陳旁白的詩句來記錄貴州的破碎詩意。
無論是滴答的雨滴、噗嗤的水壺、居住在水泥洞里的水果商、鐵軌和綠皮火車、還有貴州當地的民歌和方言等等,在特寫或冗長的鏡頭中,給觀眾一種壓抑、錯愕的詩意之美。
電影中老陳的詩:
人物出場定位
這些詩句是電影開始不久,主角的旁白,主角的很多詩句,都是和貴州凱里生活有關的,比如亞熱帶氣候、用手電筒照亮衣櫃等等。
電影開頭《金剛經》就表明了未來、現在和過去的不可知,碎片化的鏡頭開始泛濫在電影的前半段。
民間流傳的野人。電影中有幾次提到野人,電影開始小衛衛說到電視中報道的野人,他感到害怕;後來老陳開著哥們的車行駛在濃霧彌漫的公路上,也穿插了野人報道;後來還有大衛衛教老陳趕跑野人的土方法。這里的野人,或許是民間對未知的、不可抗的事的一種寄託吧。
夢。老醫生關於「愛人」的夢,老陳關於「媽媽」的夢,都是對愛的追憶和呼喚,在鎮遠,老陳哽咽著和漂亮的婦人談起他的夢,關於大海、關於海豚。還有鍾表匠的職業,也和夢有關,活在陰間的人托夢,是民間經常聽到的話題之一,輪回、信仰這些神秘的東西,在《路邊野餐》似乎很縹緲,包括小鎮的那些開流行音樂演唱會的小伙、在農村打檯球的小伙、擁有一個導游夢的洋洋等。
老醫生因夢,回想過去美好的愛情。
老陳因夢,而上山再次祭拜母親,而去鎮遠尋找夢中的東西。
洋洋因夢,送給大衛衛一根紅繩,這樣大衛衛開車就不會熄火,她要去遠方,除非時間能倒流。
先簡單介紹一下電影中的兩個地標詞「凱里」和「鎮遠」:
凱里市位於貴州省東南部;東接台江、雷山兩縣,南抵麻江、丹寨兩縣,西部福泉縣,北界黃平縣。地勢西南高,北東低,屬中亞熱帶溫和濕潤氣候區,是典型的季風氣候。先後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等榮譽稱。聞名世界的西江千戶苗寨就來自貴州凱里雷山縣。
鎮遠縣隸屬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距離州府凱里市190公里,位於貴州省東部,東靠湖南新晃,是貴州省的東大門,素有「滇楚鎖鑰、黔東門戶」之稱。
這里提到的是貴州凱里和鎮遠的風光。電影的英文名是Kaili Blues,中式翻譯過來就是憂郁凱里或藍調凱里。導演畢贛出生於貴州,這部電影中穿插的是活生生的百姓生活鏡頭,沒有刻意去美化,看那些漏頂的瓦房、銹跡斑斑的鐵軌、改建中的新農村、長滿青苔的農村小路、彎曲的鄉村道路、河邊的旅館、木板與鐵鏈搭建的吊橋、拆遷即將到來的福利等等。
這部電影,除了讓觀眾看到電影中的人生百態,也看到了電影之外導演的出發點,用詩意去解讀人間的悲苦,用鏡頭去記錄和宣傳凱里。這樣的勇氣,很少有人能做到。
這里的詩並不美,太抽象。
這里的風景並不美,太壓抑。
這里的畫面並不美,零碎,冗長。
但是,我喜歡這樣接地氣的作品
一年多以前,我看路邊野餐以後,就隨手塗鴉了一段文字:
路邊野餐
穿行在黃昏的山間小路
回到多年以前的土地
瘋長的野草、放養的黃牛
寂靜的山谷把我們圍住
沒有路燈、沒有愛情、沒有4G網路
只有煤炭、燒烤、煙酒、朋友
.
搬著石頭,壘起
生火引炭,搭架,拌料
開啟燕京啤酒,在夜色中迷失
扇風、沫油、翻串,樣樣得親自搞
誰在歇斯底里的罵娘
誰又在曠野中唱起了情歌
.
女人,酒,煙,性,夢想,友誼
在放浪的談笑中,我們已經慢慢變老
屁股下的土地,十年之前
種的是花生?玉米?還是黃豆?
黑夜把我們圍住
我們是荒野中的小丑
.
路邊野餐,不是一部電影
沒有詩歌,沒有收音機,沒有女孩
路邊野餐,歡笑和哭泣交織
昔日的草帽,丟失在哪裡
籬笆已經被荒草吞噬
我們被城市和鄉村遺忘
阿亮的月亮於2017年4月
《路邊野餐》我看了兩遍,第一遍帶著好奇,第二遍是因江左融姐要看我寫的影評,才再次看的,當初也是我推薦姐姐她看了這部電影,在我的心中,這不是最好的電影,但喜歡小眾類電影、喜歡貴州的觀眾,應該抽個空看看。
作者|阿亮的月亮
原標題:《創作劇本花費3年時間,在貴州凱里拍攝的這部電影,成本不過20萬,卻獲國內國際10多個獎項》
更多好文可點擊關注專題:
馱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