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馮喆演過哪些電影

馮喆演過哪些電影

發布時間:2023-09-11 10:53:11

㈠ 周星馳用筷子夾蒼蠅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羊城暗哨

7.7分
主演:馮喆於飛宏霞凌雲
導演:盧珏
類型:刑偵驚悚懸疑戰爭
時長:96分鍾
年代:1957
地區:內地
語言:漢語普通話
簡介

㈡ 高營長馮喆,當紅小生為啥會娶小妾出身為妻

說起馮喆,可能90後的孩子們並不知曉太多,對他熟知的人群大約集中於70後居多。他所主演的電影如數家珍,《南征北戰》中,他飾演高營長,《金沙江畔》中,他飾演指導員,《羊城暗哨》中的他飾演政委李正,《沙漠沙漠追匪記》中他飾演騎兵班長,《桃花扇》中更是飾演了一代名士,侯公子......

直至最後馮喆經歷了三年的高牆生活,讓馮喆再也經受不起生活對他的打壓,導致他於1969年6月2日上吊自殺。

直到死,馮喆都沒有留下一句遺言,但在他妹妹的記憶中,哥哥唯一的心願就是想永遠陪伴著母親的遺骸。

㈢ 藝海拾珠:王丹鳳力邀馮喆合演《桃花扇》,給後世留下不朽名篇

1962年,王丹鳳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評選的第三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活動中,憑借與韓非、顧也魯合作的電影《女理發師》中的華家芳,獲得選票數位居王曉棠的《野火春風斗古城》中的金環和銀環、吳文華的《南海潮》中的阿彩之後的第三名。盡管由於受到當時政治氣候的嚴重影響,特別是當時文藝界正在開展批判「名利思想」的沖擊,以及在文藝界領導層初露鋒芒的江青極力阻撓,最終沒有舉行公開的頒獎儀式,但這並不妨礙王丹鳳成為影迷心中的最愛。此後不久,王丹鳳與影星馮喆又拍攝出演了古裝片《桃花扇》,更是給後世留下了不朽名篇。

電影《桃花扇》在醞釀拍攝之初,就受到了江青等人的極力反對,幾乎被扼殺在搖籃之中。在《桃花扇》劇本送審的時候,江青說:「這又是一出典型的才子佳人舊戲,你們應該要學習上海文藝、電影界的大寫十三年,多拍現實題材。」劇本送審便受到阻撓,換一般人也就偃旗息鼓、知難而退了。偏偏《桃花扇》的編劇梅阡和導演孫敏不信這個邪,一心想把這部 歷史 名劇搬上銀幕。在兩人的多次據理力爭之下,劇本最終有驚無險地通過了審查。

為了確保把電影《桃花扇》拍攝成為一部經典影片,梅阡和孫敏選擇遠離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選擇在偏安一隅的西安電影製片廠籌備拍攝。事實證明兩位藝術家的選擇是正確的,因為當時趙丹主演的《魯迅傳》、《李白與杜甫》,白楊主演的《秋瑾》,張瑞芳主演的《七月流火》以及曹禺名劇《萬家燈火》等正在籌拍的重點影片,都由於劇情不符合「大寫十三年」范圍之內和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拍攝,都無一例外地被叫停和封禁。而一輩子都想完成拍攝《魯迅傳》夢想的影星趙丹,則一直到死都沒有實現夙願。

電影《桃花扇》籌拍之初,梅阡和孫敏就確定了王丹鳳作為李香君的飾演者。王丹鳳在接到電話後立即趕到西安電影製片廠,與劇組回合。未及休息,王丹鳳便迫不及待地向梅阡和孫敏詢問由誰來扮演侯朝宗?隨後,王丹鳳堅持由兩年前從上海電影製片廠貶往四川峨眉電影製片廠的昔日同事馮喆來飾演這一角色。隨後,攝制組向峨眉電影製片廠發出了邀請。此時,剛剛在四川阿壩州馬爾康外景地完成電影《金沙江畔》拍攝的馮喆,接到消息後趕到西安電影製片廠與劇組回合,並馬上投入到了電影的拍攝工作。

電影《桃花扇》是落難中的馮喆的第一個古裝人物角色,也是他在中國電影銀幕上的絕唱。早在1948年時,馮喆與王丹鳳便在影片《鸞鳳怨》中有過愉快的合作。王丹鳳對劇組推薦馮喆,是對落難中的馮喆的一種支持和慰藉。這也使得馮喆對王丹鳳感激不盡,我們也應該感謝王丹鳳。正是因為她的推薦,讓我們在電影銀幕上最後一次看到大師馮喆的經典表演。事實表明,電影《桃花扇》的選角是成功的。王丹鳳與馮喆兩人在影片中的扮相,恰似幾百年前大明將亡時李香君與侯朝宗的再現。在編、導、演的通力合作下,影片《桃花扇》很順利地提前殺青了。盡管由於篇幅和拍攝經費的限制,影片最終省略了侯朝宗在戰亂中性格轉變的關鍵過程,使影片顯得有些突兀和略顯粗糙。但馮喆不同凡響、扎實的表演功力,還是彌補了角色塑造中出現「斷層」的缺陷。王丹鳳在影片中也出神入化地刻畫出了李香君鮮明而突出的人物形象,盡管墮落風塵,李香君卻在民族大義的大是大非上顯現出了其可貴的精神品質。當影片高潮「情碎桃花扇」一幕即將結束時,影片所表現出的主題也到了空前的升華。

電影《桃花扇》是新中國第一部「才子佳人」的古裝故事影片,後來幾十年間層出不窮的古裝影視劇,都無法超越甚至與之相媲美,這也使得這部影片成為一個經典的不朽傳奇。令人遺憾的是,影片還沒有來得及公映,文革便開始了。僅僅一年之後,馮喆便慘死於批鬥之中。而王丹鳳也在一次次地抄家和批鬥中,飽受著凌辱和不公正的對待。電影《桃花扇》沒有給他們帶來榮譽、鮮花和掌聲,卻讓他們飽受磨難,這也是兩個人最初參加影片拍攝時萬萬沒有想到的。

㈣ 南征北戰電影簡介

《南征北戰》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52年的新中國第一部軍事影片。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南征北戰電影劇情簡介
解放戰爭時期,華東野戰軍在山東地區與敵人經過多次激戰,徹底粉碎了蔣介石軍隊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1947年冬, *** 反動派集結優勢裝備和優勢兵力對華東解放區發動重點進攻,中國人民 *** 華東部隊在粟裕將軍的指揮下,於蘇中七戰七捷。為了更有力的殲滅敵人,出於長遠的戰略考慮,實施了大踏步的後退。 對這一舉動,起初有些戰士一時想不通。某師一團一營高營長率領的部隊,轉移到山東沂蒙山區的桃村待命,當地百姓對人民軍隊的後撤也十分有意見。為了平撫安定戰士和老鄉們的情緒,高營長和村長趙玉敏分別將上級的作戰意圖進行傳達和解釋說明。

這時,情況突然有了新的變化,反動派軍隊以為我軍是在敗退,便集中了三十萬人馬,從三面向我軍合圍,企圖與我軍展開決戰。我軍在桃村前面的大沙河阻擊敵人,戰斗持續了六晝夜,然後向鳳凰山轉移,圍殲鳳凰山已經被我軍包圍的敵軍李軍長所屬的七個師。高營長奉命在摩天嶺阻擊前來增授的遲旅敵軍張軍長的部隊。 鳳凰山戰斗結束後,高營長又奉命擔任包殲援敵的前鋒,敵軍退守大沙河南岸負隅頑抗,高營長便抄小路偷渡大沙河,切斷敵軍退路,後敵人又想炸掉大沙河上游的水壩,用洪水阻止我軍過河。趙玉敏帶領游擊隊剪斷水壩上的炸葯導火線,保全了水壩,也保住了下遊人民的生命財產,使敵人的狠毒陰謀未能得逞。我軍渡過大沙河,殲滅了頑敵,敵方張軍長及其參謀長均束手就擒。
南征北戰電影幕後花絮
影片

在人物塑造、語言的提煉上作了有益的探索,並嘗試用對比蒙太奇的手法,力求對 *** 指戰員和敵軍將領在決戰中的心理活動加以表現和對照。

影片拍攝時曾和人民 *** 組成一個有四、五千人的攝制組,前後歷時一年。它在把握戰爭場面的氣勢、戰役的規模和表現戰略決策及軍事思想等方面,都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導演把一個龐大繁雜的戰爭題材表現得明快流暢。顯示了處理大題材、大場面的藝術才能,同時也為今後駕馭重大題材積累了經驗。

穿幫台詞

電影描述的歷史事件發生於1947年初,電影里稱呼蔣介石為「總統」,事實上肢辯蔣介石到了第二年1948年5月20日才就任總統,當時蔣介石的正確稱呼應該是國民 *** 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委員長」,或者國民 *** 「蔣主席」。

經典台詞

「我們已經到達摩天嶺,請你們向我們靠攏!」

「有人竟不顧大局,有意儲存自己實力!這種常識在軍事上也許是沒有的!」

「請你們堅持最後5分鍾!請你們堅持最後5分鍾!」

「張軍長,看在黨國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吧!」

「不是我們無能,而是共軍太狡猾。」
南征北戰電影幕後製作
拍攝散記

第一部軍事故事片

《南征北戰》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拍攝的第一部軍事故事片,這部影片以其恢巨集的氣勢,眾多的人物群像在新中國電影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廣大電影觀眾非常喜愛這部片子,親切地把它和《地道戰》、《地雷戰》一起稱為「老三戰」,《南征北戰》則排在第一位歷旦缺。

1951年春,由江青負責的「電影指導委員會」、中央電影局及上海電影製片廠決定拍攝一部反映 *** 軍事思想的戰爭片,作為次年八一建軍節的獻禮影片。時任中國人民 *** 總參謀長的粟裕也參與了該片的指導。成蔭由於在此之前成功拍攝了《鋼鐵戰士》而被點名擔任該片導演。當時正值全國文藝整風運動,各電影廠原先准備的片子全部停拍。上影廠要拍攝的這部戰爭片也因此成為當年唯一的准拍片,這使廠領導和導演在感到無上光榮的同時,也承受著很大的壓力。

成蔭領命後很快組建了一支創作班子,沈西蒙、沉默君、顧寶璋三位部隊作家負責電影文學劇本的創作。為保證影片的真實性,電影廠還專門組成了以軍事學院戰役戰術教授會教員組組長王曉為團長的軍事顧問團。根據上級指示:《南征北戰》要「以華東戰場上一次大殲滅戰為背景,著力表現 *** 運動戰思想在大踏步前進,大踏步後退中殲滅敵人有生力量。」這一命題也由此奠定了《南征北戰》准史詩片的地位。

如何既能從巨集觀角度,全景鳥瞰式地把握與展現重大事件的全域性,使影片場面巨集偉壯觀,又能使劇中人物在觀眾中「立」起來,這對《南征北戰》劇組來說無疑是一個不尋常的考驗。為了寫好適合拍攝的劇本,沈西蒙率創作組深入當年參戰部隊進行采訪,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資料,經反復打磨,終於寫出了劇本第一稿。導演成蔭對劇本很是滿意,本以為上級審查是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不曾想,劇本交到電影局,江青稿子後很不滿意,認為劇本里高營長和區長的愛情描寫,損壞了人物形象,必須要刪去。盡管劇中愛情描寫的分量並不多,但它卻涉及全劇結構,真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成蔭和沈西蒙改來改去,卻總是難以圓滿,一時間急得團團轉。

《南征北戰》開拍之時,正值 *** 親自發動批判《武訓傳》,劇組因此也顯得格外小心謹慎,沒有保險的劇本,誰也不敢貿然開機。如此折騰來折騰去,一晃半年時間過去了,上影廠領導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情急之下,他們找到曾拍攝過軍事片《耿海林回家》的導演湯曉丹來「救火」。這樣,就出現了兩個攝制組同拍一部片子的奇特現象。這兩套班子做了分工,成蔭重點拍 *** 方面的戲,湯曉丹重點拍 *** 方面的戲。

《南征北戰》的拍攝也引起了曾指揮過華東戰場的粟裕將軍的關注,他將成蔭和湯曉丹召到北京,親自為他們詳細講解了當年華東戰場上的軍政態勢及戰斗情形。這樣,沈西蒙、沉默君、顧寶璋等很快就在原來劇本基礎上進行了新的的改寫和加工。新劇本得到了林彪、陳毅等軍隊上層領導的認可。林彪還對其中陳戈師長念的一大段台詞進行了修改,陳毅也改過劇本中的幾段對話。

背景介紹

《南征北戰》描寫了敵我雙方一批高階將領,人物多達十幾個,而且戲份也都相當。由於當時全國影片拍攝都停頓下來,這倒反而為南征北戰「遣將調兵」提供了極好的便利。演員陣營很快就排定了,陳戈飾我軍師長,馮喆飾演高營長,劉沛然演我軍連長,張瑞芳飾演女游擊隊長。項堃演敵軍張軍長,白穆演敵參謀長,楊華演敵李軍長,穆巨集演敵軍總司令。《南征北戰》真可謂「大腕雲集」。盡管劇組來了這么多名演員,但電影指導委員會及電影局對演員把起關來還是很嚴格的,就連演員試鏡頭的戲也必須送審。

《南征北戰》拍攝於新中國成立之初,各方面經濟還比較吃緊,粟裕要求劇組節約每一分錢,要愛護部隊和群眾,盡量減少參拍部隊和群眾數量,以免影響生產和部隊正常工作。他還建議將劇本中我方炸彌河橋改成炸彌河大壩,這樣既能保證質量又可減少投資。劇組遂根據粟裕的建議對劇本場景作了修改。為節省開支,劇組大量採用實地拍攝,並將殘破的青州火車站作為重點場景。對於拍攝用具和道具,能自己做的盡量自己做。為了拍攝戰場全景,攝制組還製作了一架左右能搖擺,上下能升降的木製升降機。戰爭場面自然少不了煙火,成蔭為此專門購置器材,組織了一支特技煙火隊,這支菸火隊對於創造藝術氣氛和保證拍攝安全起了很好的作用。

拍攝現場

1952年春節剛過,成蔭和湯曉丹便率攝制組來到了第一個實地拍攝現場——山東青州,參加電影拍攝的步兵、騎兵、裝甲兵、汽車兵、工兵、炮兵紛紛在小城安營紮寨,好不熱鬧。攝制組和軍隊的到來也吸引了許多前來看熱鬧的人。大概是剛解放不久,看到這些和從前沒什麼兩樣的軍隊,大家感到非常親切,都鼓掌歡迎起來。然而,當一隊戴著鋼盔,背著卡賓槍,穿著美式皮靴的「國軍」從大家面前走過時,許多人禁不住失聲驚叫:「怎麼 *** 軍也來了?」一位拄著棍子的老太太,踮著小腳氣呼呼地跑上去,拿起棍子朝一個戴鋼盔的「小鬼」頭上,嘣嘣嘣就是三下,嘴裡還不住地罵著:「怎麼回事?這些兔崽子們怎麼又回來了……」還有人朝這些「國軍」扔起了石頭。軍事組一位參謀見狀忙叫道:「這不是真的,這是拍電影!」大家聽了這才恍然大悟,人群里爆發出陣陣笑聲。

看熱鬧的人興奮不已,但導演們卻急得直冒火。當時參加拍片的一個團是剛從朝鮮戰場拉回來的,他們負責演「國軍」。可個個哭喪著臉、垂著頭,任憑當官的喊破嗓子也走不整齊。一了解才知道,原來是戰士們都不願演「國軍」,正鬧情緒呢。一位姓王的營長見狀立即將全營一百多位戰士 *** 起來,大聲說:「演國軍這是政治任務,有咱們的份,咱們不幹誰干?就算是讓 *** 又抓了一次壯丁。咱們今天來拍電影揭露控訴他。這不用演,都熟悉,咱不抬舉他,也不糟蹋他,真的什麼樣就怎麼演。導演在這兒,你給我們掌著舵,演得不像,演得不好你撤我的職!演得好了說不定還當電影明星呢!」演「國軍」的 *** 戰士們聽了這位營長的話,頓時來了精神,導演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看過《南征北戰》的人對片中那些民工支前的恢巨集場面一定會記憶猶新。當初在拍這些戲時,導演還真是捏著一把汗呢。因為劇中的這些群眾演員都是從分散的各村邀請來的,他們能准時到達現場么?然而,開拍那天時間還沒到,鄉間小道上便長龍似的涌動著一隊隊人馬,有推著小車的,有抬著擔架的,有挑著鋪蓋的,還有扛著門板的,青年人扶著老人,領著孩子,背著病號……他們身上穿的、手上拿的都是戰爭年代裡的衣物和用具,個個臉上凝重而嚴肅……攝制組被老區人民那動情的「投入」深深地感動了。用不著說戲,攝制組便立即投入了拍攝,幾台機器整天轉個不停,到頭也沒有一個老鄉「開小差」。

青州戲剛收鏡,另一個外景地的地方幹部又急沖沖地趕來找到成蔭說:「俺們那兒好幾年沒見隊伍啦!大夥兒都想啊,您們就快去吧!」地方幹部著急,攝制組又何嘗不著急呢。由於場面大,拍起來也較費力,夏天快到了,許多冬天的戲還沒拍。眼瞅著綠油油的田野、花團錦簇的果樹,導演急得直跳腳。想到山區夏天可能到來得晚一些,成蔭於是連忙召集大隊人馬向大山奔去。可到現場一看,大家都傻了眼:山區的夏天雖不及平原來得早,但此時也是桑樹吐綠,楊樹枝頭上也吊起了一片毛毛蟲似的毛絮,哪裡還有一點冬天的影子呢?可是大部隊都開來了,再換外景地不僅費力費時,拍攝進度也因此要受到很大影響。「這該如何是好?」成蔭和湯曉丹兩位大導演真是急火攻心,一籌莫展。一位姓董的團長見狀對成蔭說:「成導演,你能不能用那傢伙指取景框看看能帶出多少樹,能帶上的就把樹葉全捋了!」成蔭聽了猶豫不決:「這樣行么,這些樹可是老鄉的經濟林,他們靠這生活呢。」話音還沒落,一位拎著水罐的老大爺便過來說:「這些樹都是俺們家的。為了拍電影我們捐出來了,哪棵樹礙事就除哪棵,您們不用犯難!」

看著老大爺那誠懇的目光,成蔭和在場的人們都被深深地感動了。董團長隨後便將各連幹部招來下達捋樹葉的命令:「一個班一棵樹,電影帶著的就捋干凈,帶不著的一個葉也不準動,這是群眾紀律!」董團長一聲令下,戰士們便捋起袖子紛紛摘起了樹葉。

「冬景」問題解決了,戰士們很快投入了緊張的拍攝之中。時間過得飛快,拍著拍著,真正的夏天便來到了。夏天拍冬天戲,其艱苦可想而知。原本不願演「國軍」的戰士此時倒顯得比「 *** 」輕松許多。因為在影片中敵軍服裝是夾衣,或是套著棉襖的單衣,而我軍卻仍舊穿著大棉褲、大棉襖,而且還要頂著驕陽,跑步攻山頭,一場戲下來,大家都是汗流浹背的。直到現在,當年在片中承擔一個小角色的演員仲星火每每想起當時拍攝情景還是感慨不已:「我們每天天一亮就掛幾個水壺,找著道具,穿著棉軍裝,戴著棉帽子,夏天四十多度,山上一棵樹都沒有,一直拍到晚上,又是煙又是火,機槍爆炸,一天就吃這么幾壺水,拍一個鏡頭就把衣服脫下來,裡面已溼透。一天都沒有小便,所有的水都變成汗跑光了。」

環境艱苦

《南征北戰》不僅拍得艱苦,而且險情叢生。因為當時拍片用的炸葯都是真的,而且所埋梯恩梯炸葯重達一公斤,其威力可以炸翻一個水泥碉堡。雷管也都是用紫銅做的,崩了眼睛可不是鬧著玩兒的事。拍攝時為防意外,相關人員都要在埋炸葯的地方畫上保險圈。盡管如此,董團長還是作了最壞的打算,他對大家說:「往死里干!!死一兩個沒關系,真干!」結果拍攝時,戰士們毫發無損,倒是當過多年兵,並且從未負傷的導演成蔭掛了彩,腿上被彈出的雷管並列地崩了兩個小窟窿。雖然受了傷,但成蔭還是輕傷不下火線,越拍越有勁。只是拍攝過程中發生的兩次事故使他和攝制組心痛不已。那是在拍攝過程中當一輛坦克開過時,路邊圍觀人群中有個十四歲小孩突然竄上前去想看個仔細,不幸被坦克履帶卷了進去!另外一次運輸道具的大卡車在途中爆胎,車輛失去重心,翻到溝里,幾個年輕押運員受傷,好在這次沒有人員死亡。《南征北戰》人物演得到位,戰爭場面拍得也很精彩,尤其是敵我雙方搶占摩天嶺、將軍廟爭奪戰這兩場戲,不僅戰爭氣氛營造得真實與濃烈,而且戰爭規模之大,在當時戰爭片中也是空前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場戲在當時技術條件很差的情況下,空間縱深鏡頭運用得相當成功。在拍攝中,導演不僅成功地運用了平行蒙太奇手法生動地體現了雙方從兩側分頭搶占摩天嶺的緊張場面,而且在 *** 搶先一步登上制高點後,採用了一個跟移拍攝的長鏡頭,將鏡頭不斷地移到將沖上來的 *** 軍隊那裡,完整地表現了兩軍短兵相接、爭分奪秒的緊張場面;在表現將軍廟車站爭奪戰的大場面戰斗時,除了採用分切手法外,也大量地運用了移動鏡頭,真實完整地再現了整個戰斗的激烈情景。

此外,在電影音樂方面,《南征北戰》也很有特色,作曲家葛炎在創作中很善於把握畫面背景,使音樂與畫面渾然天成,營造出一種出神入化的意境。其中攻佔鳳凰嶺一段音樂十分生動形象地描繪了中國人民 *** 與 *** 軍隊激烈戰斗場面,堪稱中國電影音樂作品中音樂與畫面同步的經典段落。

㈤ 馮喆的坎坷人生

馮哲生平:

馮喆原名馮貽喆,1920年出生於天津市,原籍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1947年,主演個人首部電影《裙帶風》,從而開啟了他的演員生涯。1

949年,主演愛情電影《戀愛之道》,1952年由其主演的戰爭電影《南征北戰》上映,1956年主演戰爭電影《鐵道游擊隊》。

1957年主演劇情電影《羊城暗哨》,1959年在戰爭電影《沙漠追匪記》中飾演騎兵班長鍾永勝。1963年主演抗日電影《金沙江畔》。

1969年6月2日馮喆因在文革中遭受迫害關押而逝世,終年49歲。1978年7月13日,峨眉電影製片廠舉行全廠追悼會,公開為馮喆平反昭雪。

1995年,在紀念世界電影誕辰100周年、中國電影誕生90周年之際,馮喆被國家文化部列為126名中華影星之一 。

(5)馮喆演過哪些電影擴展閱讀:

馮喆從小在書香氛圍的家庭中長大,他的父親畢業於哈佛大學,母親也是正規大學的畢業生,哥哥是聖約翰大學生,他與妹妹都是聖約翰附中的高中畢業生。

良好的教育與成長環境養成了馮喆溫和、謙遜的性格,在待人上他彬彬有禮,在藝術追求上他孜孜不倦。

對待演戲馮喆有著自己的心得體會,他深諳生活是創作唯一源泉的道理,在演戲之前先體驗生活。硝煙彌漫的朝鮮戰場、莽莽蒼蒼的川西原始森林、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當年,馮喆為了出演《勝利重逢》中的耿林海,隻身一人到三野部隊以及石家莊農村體驗生活,同隊員們一起訓練、同當地老百姓一起下地勞作,盡可能地改變城市人的形象。

等他體驗完生活,出現在銀幕上時便是身著破衣、扛著鋤頭的光頭農民形象,隨著角色的深入最終成為勇毅果敢的革命戰士。

在拍完這部電影後,馮喆也完成了他第一次新中國兵的表演,昔日的英俊小生蛻變成了充滿硬氣的鐵漢。

馮喆的戲路寬廣,且人物反差極大,既能演文人,又能演武將,既能演現代革命青年,又能演古代多情公子,可以說是古今縱橫,工農商學兵皆有涉獵的多面性格演員。

不幸的是,就是這樣一位難得的實力派與偶像派兼具的演員,生活經歷卻充滿坎坷,婚姻的不幸與事業的受阻以及受社會環境的影響,讓他在四十八歲那年就離世了。

閱讀全文

與馮喆演過哪些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十大好看的動作電影完整版 瀏覽:54
一個游戲未來電影有哪些方面 瀏覽:904
我的姐姐電影告訴人們什麼 瀏覽:326
電影是怎麼實現溝通 瀏覽:829
深圳什麼電影院可租3d眼鏡 瀏覽:351
百度網盤下載的電影怎麼保存到手機 瀏覽:478
石班瑜配了周星馳哪些電影 瀏覽:35
電影機亮度多少流明 瀏覽:690
電影魔方怎麼把視頻拉長 瀏覽:494
全球禁播大尺度電影有哪些 瀏覽:437
喜歡看電影用英文怎麼說 瀏覽:747
好看的電影推薦兔子 瀏覽:923
免費電影王寶強 瀏覽:828
情人節電影講了什麼事 瀏覽:734
迪士尼一共多少部電影 瀏覽:180
如何刪除已經看過的電影 瀏覽:500
有哪些勵志的電影適合孩子看 瀏覽:722
電影喜歡你方便麵怎麼煮 瀏覽:238
獅子王免費觀看電影完整版 瀏覽:451
怎麼去演美國電影 瀏覽: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