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張愛玲作品改編的電影有哪些

張愛玲作品改編的電影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1-06-07 20:37:56

A. 張愛玲有哪些作品被拍成了電視劇或者電影

李安的《色·戒》之前,張愛玲的小說已經四度被搬上大銀幕,依次是:《傾城之戀》(許鞍華執導,1984年,邵氏出品)、《怨女》(但漢章導演,1988,台灣中央影業出品)、《紅玫瑰與白玫瑰》(關錦鵬導演,1994年,嘉禾出品),《半生緣》(許鞍華導演,1997年,東方出品)。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香港觀眾就開始在各種媒介上接觸張愛玲作品:1976年,就有電視劇《半生緣》播映,由鍾景輝監制,張之珏編導,包括劉松仁在內的一班演員演出。80年代的戲劇界有海豹劇團的《香片》(也是根據《茉莉香片》改編),林奕華改編的「進念·二十面體」劇場的《心經》,和陳冠中改編的香港話劇團版的《傾城之戀》。林奕華自己,就曾經有過8次張愛玲作品的改編經歷,被香港媒體稱為「改編張愛玲著作最多的導演」。90年代還有香港電台由洪朝豐改編、葉玉卿參與的播音劇《傾城之戀》。

B. 張愛玲的哪些小說改編成了影視作品!

●張愛玲編劇的影片:1.《太太萬歲》(1947年,導演:桑弧,主演:蔣天流、石揮、上官雲珠、張伐)本片塑造了一位善用處世技巧應付環境、幫助丈夫改邪歸正的新女性形象,全片哀而不傷,格調清新,曾被評為中國電影史百部佳片之一,其中,張愛玲充滿了機智對白的劇本功不可沒。2.《六月新娘》(1960年,導演:唐煌,主演:葛蘭、張揚、喬宏)影片通過兩對男女在戀愛中的微妙鬥法和追逐,揶揄了當時香港上流社會的虛榮勢利以及中產階級對愛情的患得患失。3.《南北一家親》(1962年,導演:王天林,主演:丁皓、白露明、雷震)本片借表現香港人與內地人在生活習慣、語言上的分歧探討了不同文化的沖突,作為一部喜劇,本片情趣百出,溫情洋溢,上映以後廣獲好評。4.《小兒女》(1963年,導演:王天林,主演:尤敏、王引、雷震)尤敏扮演的女主人公為照顧兩個弟弟和喪偶的父親,遲遲未婚,而父親卻有意續弦,一場微妙而充滿詼諧的家庭喜劇就此展開。5.《南北喜相逢》(1964,導演:王天林,主演:白露明、鍾情)這是香港20世紀60年代有名的搞笑影片,極盡搞笑之能事,有誰能想到張愛玲也有如此奔放開懷的一面呢?●根據張愛玲小說改編的電影:1.《傾城之戀》(1984年,導演:許鞍華,主演:繆騫人、周潤發)根據張愛玲的名作改編,許鞍華組成了一個強大的幕前幕後陣容,把一個以大時代動盪為背景的浪漫故事展現在觀眾眼前,故事寫香港淪陷卻無意促成了浪漫不羈的富商范柳原與離異的上海少婦白流蘇的結合,本片是20世紀80年代香港難得的言情片佳作。2.《怨女》(1988年,導演:但漢章,主演:夏文汐、徐明、張盈真)影片通過少女銀娣如何成為一個專橫的母親和刻薄的婆婆的人生經歷,揭露了舊中國封建禮教對人性的摧殘,遺憾的是,本片以苦澀的悲劇開始,卻以刻板的現代肥皂劇形式收場,沒有捕捉到原著的神韻。3.《紅玫瑰與白玫瑰》(1994年,導演:關錦鵬,主演:陳沖、葉玉卿、趙文)本片編導過分拘泥於原著,男主人公振保與個性對立的紅玫瑰和白玫瑰之間的兩段感情拍得不夠動人,過於文學化的字幕穿插也顯得造作。影片製作精良,曾獲第31屆金馬獎5項大獎。4.《半生緣》(1997年,導演:許鞍華,主演:吳倩蓮、黎明、梅艷芳)本片講述了20世紀30年代一對上海男女的愛情悲劇,影片拍得精緻動人,對感情的描寫細膩深入,上映後頗受好評。5.《海上花》(1998年,導演:侯孝賢,主演:梁朝偉、劉嘉玲、李嘉欣)本片根據張愛玲注譯的清人韓子雲的方言小說《海上花列傳》改編,描寫了清末上海高級妓女居住的「書寓」內發生的一幕幕愛怨情仇。侯孝賢通過瑰麗的布景再現了小說中的青樓風貌。

C. 求張愛玲作品改編的電影

李安的《色·戒》之前,張愛玲的小說已經四度被搬上大銀幕,依次是:《傾城之戀》(許鞍華執導,1984年,邵氏出品)、《怨女》(但漢章導演,1988,台灣中央影業出品)、《紅玫瑰與白玫瑰》(關錦鵬導演,1994年,嘉禾出品),《半生緣》(許鞍華導演,1997年,東方出品)。

D. 根據張愛玲的小說改編有沒有什麼好的電影

《太太萬歲》1947年。
《不了情》(1947年)
《哀樂中年》(1949年)
《太太萬歲》
《伊凡生命中的一天》
《情場如戰場》(1957年)(改編),1956年攝制,收入《惘然記》。
《人財兩得》(1958年)
《桃花運》(1959年)
《六月新娘》(1960年)
《南北一家親》(1962年)
《小兒女》(1963年)
《一曲難忘》(1964年)
《南北喜相逢》(1964年)
《紅樓夢》(為電懋影業公司所寫,分上、下集,未有拍成)
《魂歸離恨天》(為電懋影業公司所寫,未有拍成)

E. 張愛玲的眾多文學作品中被改編成電影的有哪一些

許鞍華導演拍過
傾城之戀 半生緣
現在李安在拍色戒

樓上說的霸王別姬好象不是張的作品呀~

F. 張愛玲有什麼小說被拍成影視作品的

《色·戒》《不了情》(1947年)是張氏小說《多少恨》的電影版本 《太太萬歲》(1947年) 《哀樂中年》(1949年) 1956年《情場如戰場》、《人財兩得》、《桃花運》,1960年《六月新娘》、《溫柔鄉》,1962年《南北一家親》,1963年《小兒女》,1964年《南北喜相逢》和60年代的《一曲難忘》(又名《魂歸離恨天》)。

前面這些已經被人們慢慢淡忘了, 比較膾炙人口的有

《傾城之戀》(Love in a FallenCity,1984年,許鞍華導演)

《滾滾紅塵》(Red Dust,1990年,嚴浩導演)

《紅玫瑰白玫瑰》(Red Rose White Rose,1994年)

《半生緣》(Eighteen Springs,1997年,許鞍華導演)

G. 以張愛玲為題材或張愛玲小說改編的的電影和電視劇有哪些

據本人所知,最耳熟能詳的是電視劇半生緣,黎明演的那個,顧曼楨和沈世鈞的愛情糾葛,當然還有翠芝和叔惠
然後是傾城之戀,比較老了。
se戒,是電影,梁朝偉、湯唯和王力宏演的,很不錯,只是完整版的有點小顏色,哈哈
其實樓主大可以自己網路搜,放這邊問,人家也是搜了告訴你。
回答滿意否???樓主,我的算詳細了吧

H. 張愛玲的小說哪些被拍成電影了

李安的《色·戒》之前,張愛玲的小說已經四度被搬上大銀幕,依次是:《傾城之戀》(許鞍華執導,1984年,邵氏出品)、《怨女》(但漢章導演,1988,台灣中央影業出品)、《紅玫瑰與白玫瑰》(關錦鵬導演,1994年,嘉禾出品),《半生緣》(許鞍華導演,1997年,東方出品)。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香港觀眾就開始在各種媒介上接觸張愛玲作品:1976年,就有電視劇《半生緣》播映,由鍾景輝監制,張之珏編導,包括劉松仁在內的一班演員演出。80年代的戲劇界有海豹劇團的《香片》(也是根據《茉莉香片》改編),林奕華改編的「進念·二十面體」劇場的《心經》,和陳冠中改編的香港話劇團版的《傾城之戀》。林奕華自己,就曾經有過8次張愛玲作品的改編經歷,被香港媒體稱為「改編張愛玲著作最多的導演」。90年代還有香港電台由洪朝豐改編、葉玉卿參與的播音劇《傾城之戀》。

從以上影視劇改編的篇目可以看出,導演們的眼光似乎都只集中在張愛玲有限的幾個篇目內:《半生緣》、《傾城之戀》、《金鎖記》、《紅玫瑰與白玫瑰》。這當然是有原因的。

張愛玲自認《傾城之戀》是「一個動聽的而又近人情的故事」,有「蒼涼的人生情義」,還有「華美的羅曼斯,對白,顏色,詩意。」傅雷當年批評《傾城之戀》的一段文字——「幾乎佔到二分之一篇幅的調情,盡是些玩世不恭的享樂主義者的精神遊戲;盡管那麼機巧,文雅,風趣,終究是精練到近乎病態的社會的產物。」卻恰好成為今天人們熱愛它的緣由。

而《半生緣》,是張愛玲作品中最通俗、最激烈的一個,改編過話劇版的林奕華認為,《半生緣》里的男女主角,是張愛玲塑造過的最淳樸的人物,他們之間,也沒有張其他作品中的涼薄和算計,她第一次講了一個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所以這個故事有最多的改編,電視劇、電影,話劇,還有歌劇。

李安選擇《色·戒》真可算是眼光老辣。這部在張愛玲小說中絲毫不起眼的作品相當「悶騷」:張平靜、節制的文筆,描述的卻是一個有時代背景、有暗殺、色誘,性與情的暗自糾葛,人性的千般復雜都暗流洶涌的故事。

張愛玲的文字魅力太強,她的文字表達的功力、小說的構思、人物的形象、人物的性格、整個小說的精緻,而且白話小說這樣寫法,以前沒有人這樣寫,她實際上把新文學的發展推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小說中描寫了種種色彩豐富的視覺影像,不易掌握,而張迷又有最挑剔的口味,對於原著有種特別的珍愛,張氏電影最容易受到張迷的批判,所以據說電影圈多年來一直有個「張愛玲碰不得」的說法。

既然拍攝張愛玲的作品要冒著票房和評論的雙重危險,為什麼華人導演卻都樂此不疲地一再挑戰?影評人陳耀成認為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投文化制度之品味所好」:在幾十年的時間里,張愛玲是被談論最多的作家,無論商業上是否成功,在電影人心中,張氏作品,早已成為一個文化符號。張愛玲一直是走在我們的前面,或者說是走在她那個時代的前面。她描寫的愛情,非常符合現代人的觀念。張愛玲的小說,寫的細致而意象豐富,極富電影感。她的作品著眼於人性的復雜性。這個人性的復雜性,比我們想像得還要復雜,不是那麼簡單地分為好壞、忠奸,這樣的兩分法是不可以概括人性的。而且她還寫出了人在特定環境中,一種超乎常理的表現。張愛玲,成為一種誘惑,一種巨大挑戰。這也許是導演們熱愛改編張氏小說的原因之一。

I. 張愛玲的作品都有那些排成了電影,電視都有那些版本

張愛玲的電影緣

《不了情》(1947年)是張氏小說《多少恨》的電影版本,講述了女家庭教師虞家茵與有婦之夫夏宗豫一段辛酸愛情。雖然情節上未見新意,但有張愛玲奇才異女的盛名護駕,又有大導演桑弧聯手,加上劉瓊和陳燕燕的人緣,仍然有許多觀眾心甘情願地走進影院去享受這段歸來淚滿巾的悸動。

《太太萬歲》(1947年)是40年代末中國喜劇電影的代表作品。張愛玲繼續與桑弧合作,在電影中增添了些許酸溜溜的諷刺味道。老戲骨張伐、石揮、上官雲珠配合得天衣無縫,新秀蔣天流也藉此走紅。怎樣做一個完美的太太?作時興打扮的民國少婦依然要履行千古不變的義務,站在傳統觀念的陰影里推敲答案,盡管怎樣做都不能完滿。

《哀樂中年》(1949年)張愛玲與桑弧的三度合作,默契和靈感的火花使編和導的界限逐漸模糊起來,這卻成了這對創作絕配的最後燦爛。

《金鎖記》是一個擱淺的計劃,也預示著張愛玲電影生涯的第一個分號。在風雲突變的歷史中,影迷們惟一可以做的只是尋一處幽靜所在,想一下張瑞芳扮成曹七巧的模樣,順便留意小說中欣賞月亮時的蒼涼快感,對人生中「不徹底的現實,永不完滿的情愫」發一番感嘆。

將近十年後,張愛玲才有機會重續電影不了情。1956年起,她為香港電懋電影公司陸續編寫了10個劇本:1956年《情場如戰場》、《人財兩得》、《桃花運》,1960年《六月新娘》、《溫柔鄉》,1962年《南北一家親》,1963年《小兒女》,1964年《南北喜相逢》和60年代的《一曲難忘》(又名《魂歸離恨天》)。

此後,張愛玲再沒創作過電影劇本。

如今,根據張愛玲作品改編的許多電影都已成為膾炙人口的名片。

主要有:

《傾城之戀》(Love in a FallenCity,1984年,許鞍華導演)

《滾滾紅塵》(Red Dust,1990年,嚴浩導演)

《紅玫瑰白玫瑰》(Red Rose White Rose,1994年)

《半生緣》(Eighteen Springs,1997年,許鞍華導演)

閱讀全文

與張愛玲作品改編的電影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慶期間上映電影有哪些 瀏覽:64
三個廳的電影院需要多少錢 瀏覽:11
為什麼迪士尼的電影都是中世紀 瀏覽:145
希爾維亞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351
好什麼好看的勵志電影嗎 瀏覽:461
在哪裡可以免費看電影盲山 瀏覽:153
韓國電影方子傳免費播放 瀏覽:925
qq電影機器人免費 瀏覽:337
馮小剛今年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160
照片怎麼剪輯成電影 瀏覽:453
槍俠電影免費播放 瀏覽:866
電影錦衣衛用的什麼槍 瀏覽:373
北京電影博物館怎麼去 瀏覽:903
蘋果網上看電影免費嗎 瀏覽:92
韓國好看感人的電影推薦 瀏覽:606
電影水猴子免費觀看 瀏覽:60
傲慢與偏見迪麗熱巴電影免費現在觀看 瀏覽:449
日本最好看的系列電影 瀏覽:965
中國蟒蛇電影有哪些 瀏覽:382
電影卡禮品有哪些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