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給我推薦 幾部有宏大場面的戰爭片(像亞歷山大)
指環王
勇敢的心
自己比較喜歡的
最近的 300
B. 類似於亞歷山大大帝題材的電影有哪些
百夫長 Centurion 動作/戰爭/冒險/驚悚/歷史(2010)㊣ 7.2分
純英國出品的戰爭動作片 《百夫長》:蘇格蘭的風情畫.(歐嘉·柯瑞蘭寇)
羅賓漢 Robin Hood 動作(2010)
影片聚焦於羅賓漢成為傳奇和傳說前的生活經歷,講述了他是如何從法外之徒變為國家英雄,又是如何從國家英雄變為故事和傳說的。(羅素·克勞)(凱特·布蘭切特)
300勇士 300 動作/戰爭/歷史(2006)㊣ 7.6分
米勒的作品裡充滿了悲劇英雄,《300》也是一樣。斯巴達國王面對波斯入侵,率三百勇士死守溫泉關,直到全體陣亡。(傑拉德·巴特勒)
在線視頻:
聖女貞德 The 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劇情/戰爭/傳記(1999)㊣ 7.5分
聖女貞德的故事已被多次搬上銀幕,但本片可謂同類題材中最具視覺震撼力和可信度的一部,主要圍繞貞德的一生就是一個戰役的故事展開。(米拉·喬沃維奇)(達斯汀·霍夫曼)
在線視頻: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E4MjI0NDIw.html
城市廣場 Agora 愛情 冒險 歷史(2009)㊣ 8.3分
【本年度最被忽視的史詩片】:埃及不僅只有艷後.(蕾切爾·薇姿)
在線視頻: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2bK40Gts5Ik/
輝煌年代 Elizabeth: The Golden Age 愛情/歷史/傳記(2007) 7.6分
影片緊接著《伊莉莎白》,講述這位女王帶領英國走向世界霸主的過程,她在位的45年被稱為英國歷史上的「黃金時代」,片名由此而來。(凱特·布蘭切特)
絕代艷後 Marie Antoinette 歷史/傳記(2006) 7.0分
影片中這些宮廷貴婦們瑰麗奇異的艷麗華服與人面桃花的傾城美貌映襯著奢華氣派的宮廷場景.(克爾斯滕·鄧斯特)
C. 求《亞歷山大大帝》電影 百度雲資源
使用網路網盤免費分享給你,鏈接:
提取碼:49uq
《亞歷山大大帝》是由西奧·安哲羅普洛斯執導、編劇的電影,該片由OmeroAntonutti、GeorgeBartis等主演,於1982年上映。本片故事發生在巴黎公社後的希臘,片中的亞歷山大原本是一個土匪,後演變成民間英雄。他從監獄逃脫後,劫持了幾個英國貴族,開出的「贖金」是地主將土地歸還給農民。公社成立後,社會主義的理想被內訌所取代,一群義大利無政府主義者、激進份子以及只有信仰沒有根基的人士為了搶班奪權不擇手段。
D. 求有關拿破崙,亞歷山大大帝,凱撒大帝的電影
如果你想看貼近史實的話,那你就看《拿破崙戰爭》(法國)
Napoleon War
2002年出品
編劇:迪迪埃·德科因
導演:伊夫·西蒙娜
主演:克里斯琴·克拉維爾、伊莎貝拉·羅塞利尼
如果你想看不嚴肅的輕松一點的就看莫妮卡貝魯奇主演的《我與拿破崙》
http://ke..com/view/863492.htm
不過我之前看過一小段,也沒覺得多有意思的喜劇。
《拿破崙在奧斯特里茨》(1960,法國)
(又名《決戰奧斯特里茨》,正如片名,反映奧斯特里茨戰役的片子,中文版由上譯配音)
推薦:★★★★
《滑鐵盧戰役》(1970,義大利)
(內容不用多說了,從惠靈頓和拿破崙兩個視角看待這場戰役)
推薦:★★★★
《我與拿破崙》(2006,義大利)
(以喜劇的方式描寫拿破崙在聖赫勒那島上的生活)
推薦:★★★
《拿破崙情史》(1954,美國)
(又名《拿破崙與黛麗絲》)
推薦:★★★
《拿破崙》(1935,法國)
(長達235分鍾的黑白影片,但導演卻還說它「只不過是一部未完成的巨大作品的序幕」,某些片斷需將三塊銀幕拼接起來才能放映)
推薦:★★★★ 《戰爭與和平》(1968,蘇聯)
(反映拿破崙進攻俄國,但不是以拿破崙為主角。影片長度超過8個小時,動用了多名正規軍人參與拍攝,除了蘇聯版,《戰爭與和平》還有三個比較出名的版本,包括美國版、英國版、歐洲版,但最受好評的還是蘇聯版)
推薦:★★★★★
《別了,波拿巴特》(1985,法國)
(反映拿破崙遠征埃及)
推薦:★★
《氣壯山河》(1957,美國)
(故事背景發生在拿破崙進攻西班牙期間,主角不是拿破崙)
推薦:★★★
E. 《亞歷山大大帝》3小時的電影你是否了解了這位大帝
對於這位世界歷史上聲名赫赫,引得無數人對其頂禮膜拜的偉大人物,導演通過展現他人性中的不同側面來還原一個與我們普羅大眾同樣擁有喜怒哀樂、經歷過悲歡離合的真實的亞歷山大。進而力圖在平凡中體現出他作為偉人不平凡的一面。
因此,影片花了很多篇幅向觀眾描述了亞歷山大的家庭,展現了他生命中最為重要的兩個人——父親腓力二世以及母親奧林匹婭斯截然不同的個性與事跡。
亞歷山大的父親是一位飽經現實歷練的國王。他久經沙場、精明強干,深悉現實的殘酷與人心的多變,因此他信奉實力就是一切,強者主宰世界的實用主義,也努力想要將兒子亞歷山大塑造成一位身心強悍的事業接班人。而他母親奧林匹婭斯則是位篤信神秘力量,行事每每出人意表的感性女人。她從小就讓兒子了解到恐懼的力量,同時又用神話中的英雄事跡來鼓舞兒子沖破固有思維與意識,不斷挑戰極限,使亞歷山大從小就充滿了對未知世界好奇與探索的沖動。正是父母雙方迥然有異的性格對亞歷山大施加的不同影響,合力鑄就了他的雄心壯志、遠見卓識以及堅韌不拔的意志力。當影片中他父親面對洞穴壁畫上描繪的眾多神話英雄凄慘結局而唏噓不已,想要提醒兒子現實的殘酷與命運的無常時,年僅十二歲的亞歷山大卻一臉憧憬的回答道:「總有一天,我也會出現在壁畫上!」看著影片中的他說出這句話時堅定、無畏的眼神,我的內心被深深打動了——一位充滿理想主義情懷的偉人就此誕生了!也難怪他父親總是喜歡讓旁人稱呼自己為「將軍」,而稱呼亞歷山大為「國王」。
於是,他在高加米拉會戰前力排眾議拒絕了波斯皇帝割地賠款的請求,又執意在兩軍對壘之時以堂堂之陣擊垮波斯數倍於己方的數十萬大軍;在旁人面對巴比倫皇宮內奢靡生活心猿意馬時,他不辭勞苦地率領軍隊深入山區與荒漠對波斯皇帝的殘余勢力展開持續的打擊;在希臘人對被征服民族投以鄙夷的目光時,他率先迎娶了被征服民族的女子為妻,並號召他的同胞們群起效尤;當他的軍隊面對中亞雪山的嚴寒、南亞雨林的潮熱躊躇不前時,他對這些神秘地帶依然充滿著探索與征服的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