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電影甘地傳獲哪些獎

電影甘地傳獲哪些獎

發布時間:2023-05-30 19:21:21

1. 獲奧斯卡金獎的英文原版電影有哪些

第77屆《百萬美元寶貝》
第76屆《指環王3》
第75屆《芝加哥》
第74屆《美麗心靈》
第73屆《角鬥士》
第72屆《美國麗人》
第71屆《莎翁情史》
第70屆《泰坦尼克號》
第69屆《英國病人》
第68屆《勇敢的心》
第67屆《阿甘正傳》
第66屆《辛德勒名單》
第65屆《不可饒恕》
第64屆《沉默的羔羊》
第63屆《與狼共舞》
第62屆《溫馨接送情》
第61屆《雨人》
第60屆《末代皇帝》
第59屆《野戰排》
第58屆《走出非洲》
第57屆《莫扎特》
第56屆《母女情深》
第55屆《甘地傳》
第54屆《火之戰車》
第53屆《普通人》
第52屆《克萊默夫婦》
第51屆《獵鹿人》
第50屆《安妮.霍爾》
第49屆《洛奇》
第48屆《飛越瘋人院》
第47屆《教父第二部》
第46屆《騙中騙》
第45屆《教父》
第44屆《法國販毒網》
第43屆《巴頓將軍》
第42屆《午夜牛郎》
第41屆《霧都孤兒》
第40屆《炎熱的夜晚》
第39屆《四季之人》
第38屆《音樂之聲》
第37屆《窈窕淑女》
第36屆《湯姆.瓊斯》
第35屆《阿拉伯的勞倫斯》
第34屆《西區故事》
第33屆《公寓》
第32屆《賓虛》
第31屆《琪琪》
第30屆《桂河橋》
第29屆《環游世界八十天》
第28屆《馬蒂》
第27屆《碼頭風雲》
第26屆《永垂不朽》
第25屆《大馬戲團》
第24屆《花都艷舞》
第23屆《當代奸雄》
第22屆《彗星美人》
第21屆《哈姆雷特》
第20屆《君子協定》
第19屆《黃金時代》
第18屆《失去的周末》
第17屆《與我同行》
第16屆《卡薩布蘭卡》
第15屆《忠勇之家》
第14屆《青山翠谷》
第13屆《蝴蝶夢》
第12屆《亂世佳人》
第11屆《浮生若夢》
第10屆《佐拉傳》
第09屆《歌舞大王》
第08屆《叛艦喋血記》
第07屆《一夜風流》
第06屆《亂世春秋》
第05屆《大飯店》
第04屆《壯志千秋》
第03屆《西線無戰事》
第02屆《百老匯的旋律》
第01屆《翼》
第80屆《老無所依》
第79屆《無間道風雲》
第76屆《指環王3》
第75屆《芝加哥》
第74屆《美麗心靈》
第73屆《角鬥士》
第72屆《美國麗人》
第71屆《莎翁情史》
第70屆《泰坦尼克號》
第69屆《英國病人》
第68屆《勇敢的心》
第67屆《阿甘正傳》
第66屆《辛德勒名單》
第64屆《沉默的羔羊》
第63屆《與狼共舞》
第61屆《雨人》
第60屆《末代皇帝》
第58屆《走出非洲》

2. 經典勵志電影:甘地傳

經典勵志電影:甘地傳

《甘地傳》是由理查德·阿滕伯勒執導,本·金斯利主演的一部劇情片。

影片從甘地被暗殺開始倒敘。十九世紀九十年代,印度還處於英國殖民統治之下,年輕的律師甘地在南非旅行時,目睹了同胞所受的欺凌,決心為維護同胞的權利而斗爭。回國後,甘地提倡非暴力政策,並到全國旅行,贏得貧苦人民的信任和愛戴。

劇情簡介

影片的開始是一篇序言:“沒有一個人的生平可以在一個故事裡都包括進去,也不可能把每年發生的時間都給予同等篇幅,把與事件有關的人物也都寫進去,只能在精神上符合原來的人物精神面貌。不漏掉重要的事件,通過這些事件,把人物的人生目的和精神面貌表現出來”。

影片從1948年1月31日,印度為甘地舉行盛大葬禮開始,然後回溯到1893年,青年律師甘地當時年僅24歲,他在英國受了四年高等教育。他在南非接受了一件訴訟案件,正坐在火車的頭等車廂里,卻因膚色而被驅出。這是甘地有生以來第一次嘗到種族歧視的侮辱。從此他下定決心投身到為僑居在南非的`八十萬印度僑民爭取平等權利的斗爭中。他在約翰內斯堡設立了一個律師事務所,並深入印度群眾,進行宣傳教育,啟發他們的覺悟。他把妻子兒女從印度接來,表示他要進行長期斗爭的決心。他在南非的21年中,進行了大量的工作。

1906年,甘地第一次宣傳不合作主義和非暴力思想。他率領印度人向南非當局抗議非法取消了印度人選舉權的提案,舉行了遊行示威,收集印度人的簽名,後又成立了國大黨-南非印度人最早的一個爭取公民權利的組織。他號召印度人不向南非當局登記和按手印,並組織他的追隨者和南非鐵路工人一起罷工,反對南非當局對鐵路工人的壓迫。有的印度人因為罷工或遊行示威而被逮捕,甘地就把他們的家屬聚集在一起。他把從一些富人和印度國內募集來的錢,為他們建立起一個擁有一千一百畝土地的農庄,讓這些家屬在那裡過著一種新型的、簡朴的勞動生活。他教育那裡的青年努力學習他的學說和從事勞動。他本人在斗爭中也幾次受到過監禁和毒打。1914年他回到印度,積極投入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爭取獨立自治的斗爭。他仍堅持深入群眾宣傳他的不合作主義和非暴力思想。影片特別對非暴力主義作了大量詳盡細致的描繪。例如他為了抵抗英國殖民統治者在印度壟斷制鹽工業而率領群眾步行二百英里到海邊鹽場以示抗議。結果英政府出動大批軍警把手無寸鐵的群眾毒打一頓。但群眾仍繼續堅持前進,沒有還手抗議。這時影片鏡頭對准` 手持棍棒和鞭子的軍警,群眾看不到受難者,只聽到畫外的呻吟聲。1918年甘地為了抗議英國紡織廠解僱工人,他又鼓勵工人向工廠主請願,但是要他們態度溫和,像請求父親那樣婉轉而不要觸怒工廠主。甘地的非暴力主義的另一種表現手段是絕食。他為了抗議加爾各答的群眾暴亂和促進印度各教派之間的聯合而幾次絕食。

影片用許多篇幅表現他奄奄一息地躺在那裡,滴米不進,只喝一點酸橙汁。甘地的不合作主義和非暴力斗爭終於使英國殖民統治者移交了權力,而使印度與1948年1月正式獨立。當印度舉國歡欣鼓舞慶祝獨立活動時,甘地卻未出席慶祝活動,而且憂心忡忡,因為他看到了印度國大黨內部之間的矛盾和印度各教派之間的斗爭有日益加劇之勢。印度獨立後四天,甘地即遭暗殺。

影片評價

影片從主角恢弘的葬禮上切入,借主持人的口來粗獷地勾勒出甘地非凡的一生。隨後鏡頭一閃回到五十五年前,當時年輕的甘地作為一名被大英帝國承認的律師可謂年輕有為、意氣風發。但被人扔下火車的遭遇猶如一記悶棍,讓他深切體會到種族歧視帶給自己的恥辱。為了洗刷這種恥辱,甘地耗盡自己畢生的精力。在表現甘地這位最具“神性”的人物時,影片完全跳出刻意美化的窠臼,採用人性化的視角。

影片的後半部分筆墨濃重地刻畫了觸目驚心的種族大仇殺,讓觀眾與甘地一同在這場浩劫里反復傾軋、難以脫身,讓仇恨的毒汁慢慢浸透我們原本寬容的心靈。金斯利憑借對甘地這一具挑戰性的角色淋漓盡致的刻畫,無可爭議榮獲奧斯卡影帝頭銜。影片獲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8項奧斯卡獎(第55屆)。

;

3. 歷屆獲奧斯卡最佳演員獎的影片都有什麼

第82屆《拆彈部隊》
第81屆《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第80屆《老無所依》
第79屆《無間道風雲》
第78屆《撞車》
第77屆《百萬美元寶貝》
第76屆《指環王3》
第75屆《芝加哥》
第74屆《美麗心靈》
第73屆《角鬥士》
第72屆《美國麗人》
第71屆《莎翁情史》
第70屆《泰坦尼克號》
第69屆《英國病人》
第68屆《勇敢的心》
第67屆《阿甘正傳》
第66屆《辛德勒名單》
第65屆《不可饒恕》
第64屆《沉默的羔羊》
第63屆《與狼共舞》
第62屆《溫馨接送情》
第61屆《雨人》
第60屆《末代皇帝》
第59屆《野戰排》
第58屆《走出非洲》
第57屆《莫扎特》
第56屆《母女情深》
第55屆《甘地傳》
第54屆《火之戰車》
第53屆《普通人》
第52屆《克萊默夫婦》
第51屆態旦洞《獵鹿人》
第50屆《安妮.霍爾》
第49屆《洛奇》
第48屆《飛越瘋人院》
第47屆《教父第二部》
第46屆《騙中騙》
第45屆《教父》
第44屆《法國販毒網》
第43屆《巴頓將軍》
第42屆《午夜牛郎》
第41屆《霧都孤兒》
第40屆《炎熱的夜晚》
第39屆《四季之人》
第38屆《音樂之聲》
第37屆《窈窕淑女》
第36屆《湯姆.瓊斯》
第35屆《阿拉伯的勞倫斯》
第34屆《西區故事》
第33屆《公寓》
第32屆《賓虛》
第31屆《琪琪》
第30屆《桂河橋》
第29屆《環游世界八十天》
第28屆《馬蒂》
第27屆《碼頭風雲》
第26屆《永垂不朽》
第25屆《大馬戲團》
第24屆《花都艷舞》
第23屆《當代奸雄》
第22屆《彗星美人》
第21屆《哈姆雷特》
第20屆《君子協定》
第19屆《黃金時代》
第18屆《失去的周末》帆枯
第17屆《與我同行》
第16屆《卡薩布蘭卡》
第15屆《忠勇之家》
第14屆《青山翠谷》
第13屆《蝴蝶夢》
第12屆《亂世佳人》
第11屆《浮生若夢》
第10屆《佐拉傳》
第09屆《歌舞大王》
第08屆《叛艦喋血記》
第07屆《一夜風流》
第06屆《亂世春秋》
第05屆遲褲《大飯店》
第04屆《壯志千秋》
第03屆《西線無戰事》
第02屆《百老匯的旋律》
第01屆《翼》
http://ke..com/view/16894.html

4. 甘地傳觀後感

[甘地傳觀後感]這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呢?說他是世人所敬仰的神,我搖搖頭表示不同意,因為他比那高高在上不知人間冷暖的神明多了那麼一些的「人情味」,甘地傳觀後感。聖雄甘地,我只能按照電影里的說法說他是一個非常接近神的人。通過《甘地傳》這部電影,我不能說我了解甘地這個人,只能說我從僅僅知道有著甘地這個人存在到認識下甘地而已。 其實很多年前我就曾見過甘地生平的照片,當時唯一的印象就是他是一位面容慈祥和藹的老人家以及他有著一種讓人無法忽視卻又難以言喻的獨特氣質。看過《甘地傳》再現的甘地之後,我隱隱約約明白了當時感到的那種獨特的氣質究竟是什麼了?他是東方神秘文化與西方理性文化互相摩擦產生的火花。甘地早年是一位律師,他相信法理和擁有法理賦予他理性與睿智;同時甘地也是一名教徒,宗教信仰特別是基督教的博愛精神授予了他感性的一面,這兩種看似矛盾的氣質卻極為和諧地融洽在甘地這個人身上,使得他整個人看上去是那麼的獨特,那麼的迷人。 《甘地傳》獲得1982年55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創作劇本 、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剪接七項奧斯卡獎。 它只要是講述了甘地是如何從一個凡人成為印度人口中膜拜的聖雄,同時也是他用他獨特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帶領著印度獨立,是印度人民擺脫英殖民者的統治的艱辛歷程。自從24歲的甘地因為自己是有色人種而被扔下火車的那一畢御棚剎那他看到了種族歧視對自己同胞的傷害,而且他也深深地意識到此刻被扔在這南非荒野上的不只是自己的人體和靈魂,還有自己民族的尊嚴。這一行為深深地激起了這位年輕律師的鬥志,他希望自己的民族可以找回自己的尊嚴,堂堂正正地像一個正常人一樣生活著,被人尊重著,自此開始了他一生的事業——從北非到自己的國家,用他那獨特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引領印度人民獨立。 身為印度的「國父」,我們很難想像甘地居然一點權力或者一個職位都沒有,這也就是他值得尊敬的地方,他只是單純地想引領印度人民去獨立,去爭取他們該有的權力,因此他沒有想過關於權力關於財富的事情。拆伏在「不合作運動」出乎他的預料的時候,他用絕食去喚起那些被仇恨和憤怒蒙蔽了理智的印度人民,再一次將他們引回正軌。當時,我最深刻的就是甘地的那一句:以眼還眼,那隻會讓世界盲目。 印度的獨立離不開甘地的努力,可以說的是當時如果沒有了甘地這個人,印度可能就不能獨立,或者獨立會延誤幾十年或者更長的時間而且其中的過程必將手則會更加的艱苦,更加的血腥。這一切我只可以用中國的一句古話來說:「英雄造就了時勢!」甘地選擇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面對強權者的打擊,關押,他們不反抗也不妥協,直到強權者心生慚愧,來實現自己的目的。在當時的印度環境,甘地的這一行動的確是高明,直擊人性的脆弱,讓人不得不為他們的行為感到後悔,從而開始煩死自己的行為。正因為如此,他擁有了所有人的心和尊敬,包括他的敵人,就正如那個那位大英帝國的法官所說的,你若有一天能無罪釋放,我將比任何人都高興。印度不像中國,經過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等等的洗禮,人民開始接受了西方的民主思想,逐漸解放了被封建禮教束縛的思想,為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礎,從而開始那一代為了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自強自富的征途。身為中國人我們都知道那段歷史的心酸,可是印度不同於我們,雖然都是淪為帝國主義的殖民地,但是那個程度和同化的深度不一樣,他們人民思想准備還處於以前的那種封建主義思想階段,崇尚宗教主義,所以一開始,甘地和其他的國會成員煽動他們鬧革命,印度的人民就走上了與甘地背道而馳的道路了,幸好當時甘地絕食,才沒有使他們在這條路上越走越歪。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印度的人民在當境里只是一個很單純的環境,被奴役,被歧視,他們都向當地習慣,雖然有怨言但是就是不敢說出口,當有一個人煽動他們就會迅猛地爆發,如果印度當局一旦採取了像中國那樣的槍桿子出政權的方法,他們的獨立肯定比中國的八年抗戰和三年內戰所付出的更加慘烈,而且不一定會成功,觀後感《甘地傳觀後感》。民眾的思想沒有準備好,慢慢地這場運動就會演變成中國古代的農民起義,可能會一下子被大英帝國鎮壓下去,畢竟人家的武器裝備不是用來做擺設的,另有一個可能會像清朝的太平天國起義一樣,像一顆新生的明星卻又用及其快的速度隕落,這兩種可能對印度人民來說都沒有好處,因為政局的動盪對經濟的影響是很大,而且一旦引發了戰爭,說要恢復可不是那麼容易,特別對當時那麼貧困的印度,無疑是雪上加霜。 還有一種做法的就是發動政變,但是當時的經濟命脈可都是掌握的大英帝國的貴族上,沒有了雄厚的經濟支持要獲得一個國家的政權談何容易呢?當時巴黎公社也是靠著民眾的一腔熱情取得了當時巴黎的政權,但是就是因為沒有掌握了國家的經濟命脈,幾個月之後還是眼睜睜地把自己辛苦得來的政權還回去。當時,英國的地主在印度有著絕對的話事權,他們說一就一,印度的農民一點都不敢違抗,就像其中有一個地主叫那裡的人民只種某種植物,他們也就只可以種那一種植物,這樣的情況,印度人又怎麼可以把自家的經濟話事權拿回來呢?又怎麼可以輕輕鬆鬆讓人家把印度這一塊肥肉還回來呢》 而說回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就是最好的辦法,他們沒有搞事,也沒有策劃政變,就算政府那邊想抓他們小辮子也沒有辦法,他們就是沒有配合政府的某些行動而已,政府那邊也不能因為這就把他們全抓起來。他們這種做法直擊了人性的脆弱,看似無用,卻比槍桿子出政權和經濟政變等方法更加地有用,更加地有效率而且更加地被人所尊敬。記得,甘地曾經幾度地說過:「當我絕望時,我會想起,只有真理和愛能得勝。歷史上有很多的暴君和兇手在短期內或許是所向無敵,但是終究總是會失敗的,好好想想,永遠都是這樣。」甘地懂得這個道理,其實所謂的非暴力,也就是和諧,這是人類的最終歸宿,任何因暴力而取得的成果,終會為暴力所奪去,在面對棘手的問題時,暴力往往是人類最先想到的解決方式,但他永遠不是最好的。所以人性的弱點成為了他強而有力的武器。最後他們也開始制衣,開始制鹽,慢慢地滿足自己的生活,是自己脫離了英帝國主義的統治也還是可以活下去,他們想全世界證明他們懂得自立自強,再也而不再是依靠英帝國的施捨才能存活的附屬國。 最後,我想說的是,當時可能會有第二條路可以讓印度獨立,但是我相信甘地所選擇的這一條路是最適合當時的印度。 而我通過了這一部電影,我領略到什麼是偉人的風采。他的一生都是那般的轟轟烈烈,也許在他的眼中沒什麼,自己只是在做一些自己認為要做的事而已,但是我卻對他的崇拜到了極致。他的大半生差不多都是在監獄里渡過的,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印度的人民,知道死的一刻,他的財產和當時回到印度一樣都是一無所有,兩袖清風,這樣人怎麼叫人不欽佩呢? 最後,我想用某人的一段話來結束我的這一篇觀後感。「當世界橫遭暴力蹂躪之時,甘地建議人們走另一條道路,即非暴力主義。他宣傳非暴力學說,終於發動了印度人民大眾,奮起將英國驅趕出印度半島。於他的努力,精神運動取代了武裝暴動,祈禱取代了槍炮,沉默取代了恐怖分子的炸彈的爆炸聲。在歐洲大陸,正當政客們滔滔不絕地發表蠱惑人心的演說,獨裁者們聲嘶力竭地鼓噪一時,甘地卻靜悄悄地喚起地球上人口眾多的國家的人民群眾。他招賢納士,既不求助於權勢,也不乞靈於錢財的誘惑力,而是以下述教誨號召他們:『願意追隨我的人們,你們必須准備以地作床,身穿粗布,黎明即起,節制食慾,清理廁所。』他建議同夥們身穿用手紡制的土布衣服,作為這支大軍的軍服。顏色淺淡的土布衣服,牢固將印度人民大眾團結起來,正象褐色的軍服把歐洲獨裁者的軍隊聯系在一起一樣。」{引號內文字摘自多米尼克·拉皮埃爾(法) 著《聖雄甘地》}

5. 《甘地傳》這部電影好看嗎能從電影中學到什麼謝謝


首先,我記得男主角領獎的時候說過一句話:「其實真正的得獎主應該是甘地」,這部電影獲得8項奧斯卡獎,並不是提名。
我想這部電影把甘地的非暴力精神表現的淋漓盡致,不必太多贊美,不必太多追捧,電影的每一個細節都續寫著甘地的故事《我體驗真理的故事》(甘地自傳)。
從電影中,我學到了寬容,淡定,廣博胸襟,對宗教的虔誠,對子民的真誠,對父母的孝順,對子女的嚴厲,對真理的不懈追求,對民族的孜孜不倦……

我會繼續把電影看下去。
一直……

6. 獲得奧斯卡獎的最多的電影是哪一部啊

獲11項獎的有:《賓虛》(BenHur,1959);《泰坦尼克號》(Titanic,1997) ;《指環王3》(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2003)

獲10項獎的有:《西城故事》(WestSideStory,1961)

獲 9項獎的有: 《琪琪》(Gigi,1958);《末代皇帝》(TheLastEmperor,1987);《英國病人》(TheEnglishPatient,1996)

獲 8項獎的有: 《亂世佳人》(GoneWithTheWind,1939);《永垂不朽》(又譯:紅粉佳人)(FromHeretoEternity,1953);《岸上風雲》(OnTheWaterfront,1954);《窈窕淑女》(又譯:金粉世家)(MyFairLady,1964);《小酒館》(Cabaret,1972);《甘地傳》(Gandhi,1982);《莫扎特》(Amadeus,1984)1、獲奧斯卡獎最多的影片

獲11項獎的有:《賓虛》(BenHur,1959);《泰坦尼克號》(Titanic,1997) ;《指環王3》(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2003)

獲10項獎的有:《西城故事》(WestSideStory,1961)

獲 9項獎的有: 《琪琪》(Gigi,1958);《末代皇帝》(TheLastEmperor,1987);《英國病人》(TheEnglishPatient,1996)

獲 8項獎的有: 《亂世佳人》(GoneWithTheWind,1939);《永垂不朽》(又譯:紅粉佳人)(FromHeretoEternity,1953);《岸上風雲》(OnTheWaterfront,1954);《窈窕淑女》(又譯:金粉世家)(MyFairLady,1964);《小酒館》(Cabaret,1972);《甘地傳》(Gandhi,1982);《莫扎特》(Amadeus,1984)

7. 甘地傳的演職員表

導演兼製片阿頓伯羅為這部影片籌劃二十年,最後用三年的時間,僱傭八十名英國演員和一百名印度演員並完成了這部巨片。《甘地傳》一舉獲得了奧斯卡八項主要獎,票房也非常成陪茄功。
主演本·金斯利本攜亂散人就是英、印混血兒,扮演甘地形神兼備,演技亦十分出色。
由於甘地是印度國大黨的領袖,支持阿滕伯勒拍攝甘地的也是國大黨領袖尼赫魯,因此,影片的拍攝計劃還和辯氏印度國內政局掛上了鉤。1964年尼赫魯去世,當時就有人反對由外國人來拍攝甘地生平。1977年,尼赫魯的女兒、國大黨領袖英迪拉·甘地下台,拍攝計劃再次停止,直到1980年,英迪拉·甘地再度出任總理,影片才正式開拍。 國家/地區時間印度 India1982年11月30日英國 UK1982年12月3日美國 USA1982年12月8日挪威 Norway1983年1月1日芬蘭 Finland1983年3月25日冰島 Iceland1983年9月30日匈牙利 Hungary1984年9月27日韓國 South Korea1989年4月8日土耳其 Turkey1991年7月19日[發行信息 ]

閱讀全文

與電影甘地傳獲哪些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哪些可以下載英語電影 瀏覽:246
好看的美國戰爭大片有哪些電影 瀏覽:569
電影打板abc怎麼讀 瀏覽:647
好看的電影催淚愛情推薦 瀏覽:696
超好看國產電影電影 瀏覽:188
一個電影院多少平方 瀏覽:856
左右分屏的3d電影怎麼看手機 瀏覽:180
u盤電影怎麼弄到電視上播放 瀏覽:368
近些年有哪些國產動畫電影 瀏覽:598
無錫汽車電影院門票多少錢一張 瀏覽:967
轉轉如何出售電影 瀏覽:76
手機看電影用什麼網站 瀏覽:998
電視怎麼播放u盤里的電影下載 瀏覽:269
瓊和什麼電影 瀏覽:584
電影武藏好看嗎 瀏覽:463
穿高跟鞋的男人什麼電影 瀏覽:923
怎麼播放百度網盤里的電影 瀏覽:939
媽媽服葯自盡爸爸不在家是什麼電影 瀏覽:972
哪種動物電影好看 瀏覽:209
快手電筒影特效怎麼弄的 瀏覽: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