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變臉中的唱詞它們具有怎樣的特點,在劇中分別有什麼作用
《變臉》中的唱詞以緊密的韻腳構成急促的音韻節奏,並運用排比、疊詞、比喻、對比、呼告等修辭手法,直抒胸臆,強烈地抒發了狗娃哀傷痛苦、依戀不舍而又無可奈何的悲慘心情,感情真切,動人心魄。
《變臉》是由有著「巴蜀鬼才」之稱的魏明倫創作的一部文學劇本。全劇共六場,本文節選的是第二場。劇情著重描寫了一個叫狗娃的女孩的人生遭遇,同時也刻畫了心地善良而命運不幸的老藝人水上漂的形象,反映了民間藝人的苦難命運,以及官場的腐敗、軍閥橫行、匪盜為患、民不聊生的社會現狀,從一個側面展現了舊社會的人民的生存狀態。
1995年,電影導演吳天明將其改編成電影劇本,並由香港邵氏電影公司與北京青年電影製片廠合拍成電影,獲得了國內外二十項獎項;1998年5月底川劇《變臉》參加上海國際藝術節演出;1998年7月川劇《變臉》獲文化部「文華」編劇獎。
2. 電影《變臉》
電影《變臉》,導演吳天明,實在是文藝片里難得的佳作,推薦大家去看看。
多數高超技藝草創民間,變臉也不意外。變臉王一技傍身行天下,可惜一子早夭,帶個猴子孑然闖盪江湖。
正逢元宵佳節,活觀音梁素蘭被變臉王的表演吸引,第二日酒樓上邀約變臉王加入梨園,不料遭婉拒,遂勸變臉王傳下這門技藝。
變臉王到人口市場買來狗娃,一心痴痴當成自家小孫子養,無奈發現竟是女兒身,於是讓狗娃稱自己為老闆。
後因機緣巧合狗娃將被拐賣的天賜帶到老闆身邊做孫子,卻不成想是師長的兒子,變臉王被誣陷為人口販子判處死刑。
狗娃仿觀音救母割斷繩索,梁老闆俠肝義膽終將老人救下,變臉絕活也得傳承。
影片台詞凝練准確、韻味十足,展示出迷人的江湖味道。「衣缽雖小,可傳兒不傳女,傳里不傳外。這是自古以來的老規矩了」,「梁老闆,茶碗雖小,水是不會漏的嘛」,一個跑江湖的底層藝人的人設就立起來了。
最讓人敬佩的是梁老闆,變臉王謝他茶錢,「袍哥人,兩下一請」,梁老闆趕忙拒絕,不敢當···自己一個唱小旦的,半個女兒身,沒資格做袍哥。然而最後卻義薄雲天,救下了變臉王。
這是一個關於救贖的故事。變臉王開始只是需要一個帶「茶壺嘴兒」的小男孩傳下絕活,後被狗娃的真情感動,才將絕活兒相傳。
這是一部有強烈東方底蘊的電影,希望能夠多幾部這樣的作品,讓我們的心靈有地方棲息。
3. 魏名倫《變臉》簡介
魏明倫《變臉》內容與所獲榮譽
內容簡介:
水上漂身懷「變臉」絕技,隻身駕舟,浪跡江湖。觀音會上,結識「活觀音」男旦梁素蘭,又從人販子手中買下狗娃,爺孫倆相依為命,其樂融融。
後來,水上漂發現狗娃原來是個假小子,大失所望,又不忍心趕走,便將她改作小幫工,暫時留在身邊。
狗娃生性好奇,偷看「老闆」變臉秘密,釀成大禍,不得己跳船逃走。川江某城,梁素蘭主演《捨身岩》,玩友師長率部捧場,戲園內外人聲鼎沸,十分鬧熱,人販子從人群中「請」走高家孫少爺天賜,又抓回狗娃嚴加看守。狗娃卻身背天賜逃出虎口,暗中送給水上漂認作孫兒,惹出一樁綁票案,給水上漂帶來殺身之禍……。
所獲榮譽:
1995年3月應電影導演吳天明特邀寫作電影文學劇本《變臉》,由香港邵氏電影公司與北京青年電影製片廠合拍。
1996年12月電影《變臉》頻傳捷報。榮獲金雞獎、華表獎、珠海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以及美國、法國、德國、加拿大、比利時、土耳其、印度、日本、新加坡、俄羅斯等國際電影節共計二十項獎勵。
1997年10月將本人擔任編劇的電影文學劇本《變臉》改為川劇,由四川省川劇院在第四屆中國藝術節獻演,被譽為成熟之作。
1998年5月底川劇《變臉》參加上海國際藝術節演出。
1998年6月魏氏三部劇作《變臉》《中國公主杜蘭朵》《潘金蓮》半月之內同在香港上演,成為香港演劇史上罕見之事。
1998年7月川劇《變臉》獲文化部「文華」編劇獎。
相關作品:《變臉》字詞注音釋義與段落層次
4. 求電影《變臉》影評,專業的,急急急急急
從《英雄本色》開始,吳宇森的作品有個很雅的稱號:白鴿聖殿級作品。因為在他的槍淋彈雨中,始終存在著象徵和平的白鴿和象徵人性的教堂。在我的心中,只有《變臉》才真正配的上這個稱號,也只有《變臉》才把這種暴力美學發揮到了登峰造極。
每個男人心中都有浪漫的情懷,不過表現方式不同而已,吳宇森用極端的美化暴力方式來表現他心中的日月。他的慢鏡頭,他的東方人特有的溫情,他胸中的大氣凜然,交織在一起,構出了東西方堪稱完美的結合,也構建了《變臉》在我心中的神話。
從一開頭cage冷峻的眼神開始,這個故事就註定要籠罩在復仇的氣氛之中,當cage飾演的黑幫大哥castor troy誤殺警探Sean Archer的兒子之後,這部影片註定是兩個人的恩仇。sean抱著死去的兒子痛苦的表情令我不忍相視,當時痛苦的回憶也令sean在六年之中無法釋懷,兒子的死其實成了籠罩他人生全部行為的一個陰影,重獲陽光的唯一方法就是:復仇。
畫面陡然一轉,castor邪惡的表情彌漫了整個屏幕,無論是他走路帶風的大衣,還是他在教堂怒目圓睜的大聲歌唱「哈利路亞」,都彰顯了他的不可一世和囂張跋扈。這里有個有趣的地方,身為大哥大他也會俯下身去給自己的弟弟系鞋帶,那句:「不要讓任何人傷害他,包括他自己。」讓這個老大的形象潤色了不少,再冷酷的人也會有自己的另一面。
其實影片在這已經做了微妙的對比,失去兒子的正義代表在痛苦著,逍遙法外的邪惡一方卻在這安然無恙。這也使之後的追捕場面充滿了張力,sean把喪子之痛完全寄託在了抓到castor身上,他那種不顧一切的玩命做法令任何人感到膽寒,最重要的是,他成功了。
當sean告訴妻子殺死兒子的兇手終於落網的時候,本以為多年的重擔可以就此卸下。但緊接著傳來的消息卻是他怎樣也無法接受的,如今已經陷入昏迷的castor埋藏定時炸彈的地點只有他弟弟知道,而他弟弟只會告訴他一個人。為了解除這場災難,sean唯一的選擇是:和那個他日夜想殺掉的人換面,從而從他弟弟口中套出秘密。
當sean面對鏡子看到的不是自己而是castor猙獰的面容時,那種陷入瘋狂的感覺是無與倫比的,他不顧一切的摔打鏡子,對醫生大聲的吼叫,希望能釋放出真正的自己。但是,當冷靜下來後,他發現,別無選擇。sean的這種表現彷彿為後面事態的發展蒙上了一層不詳的徵兆。果然如此,就在sean進入監獄快要成功的時候,本來昏迷的castor在一個夜晚突然蘇醒,他殺了所有知情的人,並以sean的身份出現在人們面前。一個優雅的惡棍,一個痛苦的卧底,兩個勢不兩立的人,卻開始扮演對方的角色,事態開始了一連串的驚變。
在吳式影片里,對峙是主角交鋒的最佳形式,也是沖突爆發的導火線,像《喋血雙雄》里周潤發和李修賢的經典對峙。在本片中cage和Travolta的巨星風採在他們相互對峙時體現的淋漓盡致。三次交鋒也成了他們宿命發展的鋪墊:在一次次的對抗中,找到迷失的自我,找到最終的目的。
第一次,已經化身為探長的castor來到監獄里看望sean,當牢門打開的那一瞬間,sean臉上的笑容頓時凝結,僵硬,不知所措。而caster卻開始欣喜若狂的講解自己導演的一幕幕場景,鏡頭在閃回,sean在嗚咽,在痛苦的呻吟,他無法相信眼前的事實。當絕望達到頂峰的他突然萌生了強烈的憤怒,猛得掐住了還在旁邊張牙舞爪卻毫無防備的castor。當趕來的守衛把他電倒後,躺在地上抽搐的sean眼中,早以沒有一絲的生機。這次短暫的沒有槍火的對峙使大勢好似完全倒向了castor,其實也為sean的孤注一擲堅定了信念。
他們第二次的交鋒發生在sean逃出監獄之後,在那個四圍都是鏡子的房間里,兩個人再次相遇。在一系列激烈的交戰後,他們同時拔槍對准了一面鏡子,一正一反,一邪一惡,在鏡子里看到的是自己,但同時又是自己的敵人,子彈射出槍膛,打碎了心中的迷惑,也開始了兩人更為強硬的對決。這一段是全片最出彩的鏡頭,鏡子在這里成了最好的隱喻,現在的外表不過是偽裝,他們在裡面看不到真實的自己,真正的自己只有存在內心裡。支離破碎的鏡片也代表了偽裝徹底的抽離。
既然已經是宿命,最終的教堂對決更抹上了一份蒼涼的厚重和神聖。一身黑色葬禮西服的sean閉著眼在神像前默默的禱告,在他身後,穿著相同衣服的castor擺著耶穌的姿勢緩緩走進,伴隨他的,是凝重的禱文,在空氣中漂浮,那種不安定的的氣息在一聲槍響後一觸即發。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里出現了最能製造戲劇張力的多人對峙場面,sean的妻子和女兒,castor的情婦及他手下的到來給本來明朗的戰局增添了一份不確定性,他們的每一支槍都對准了彼此,任何一隻槍響都會帶來連環效應。這讓我想起了《全民公敵》最後的黑幫和FBI成員對峙,還有《落水狗》結局時5個人的反目對峙。最終槍聲還是響了,隨著在慢鏡頭中子彈的噴薄而出,四下飛舞起受驚的白鴿,飛濺的血花不時噴灑在殿堂的神像上,所有的人應聲倒下。不同於《落水狗》赤裸裸的真實殘酷,也不同於《全民公敵》一剎那間的震撼,暴力美學風格在此時彰顯了其獨特的魅力。
失去了感情,英雄會讓人覺得遙遠;擁有了感情,惡人也會有瞬間的細膩。sean由於一心投入到追捕中,使他忽略了妻子的感受,直到他換面後無法恢復自己身份之時,才意識到對妻子對他來說有多麼重要。現在仍然清楚的記得sean在手術室里,面對著不相信自己身份的妻子,近在咫尺,卻無法相認的悲哀。還記得他身受重傷卻仍在一臉幸福的敘述著自己的初次約會,當然還有說完那句「雖然她的牙齒很疼,但她還是在第一次約會時,給了我一個吻」之後眼眶裡晶瑩的淚水。
在這部影片里,正與惡的界限已經不那麼清晰。變換身份後castor也會在他殺死的小兒子的墓前有過難掩的後悔,也會在sean的女兒被欺負時挺身而出教訓那小子,甚至會在sean的妻子失落時流露出脈脈溫情。
變換了身份的他們,體驗了彼此的生活,在不自覺中也填補了彼此生活中所缺乏的空白。sean收養了castor的小兒子,他的母親在死前仍然帶著滿足和安慰的笑容。castor 的體貼和靈活也在一定程度上溫暖了整個家庭。
但是,宿命的差別決定了他們不能代替彼此,就像影片中castor對sean說的那句話:看來我們還是做自己比較合適。畢竟邪與正始終是兩個不可融合的對立。
會覺得慘烈嗎?細膩的感情已經融化了血腥。
會覺得殘酷嗎?結局的回歸也已沖淡了回憶。
我唯一會有的,是腦海中那幅揮之不去的圖畫:教堂,白鴿,子彈,血花,充盈在一段優美的旋律之中。
5. 如何評價電影《變臉》
吳宇森的作品有個很雅的稱號:白鴿聖殿級作品。因為在他的槍淋彈雨中,始終存在著象徵和平的白鴿和象徵人性的教堂。在我的心中,只有《變臉》才真正配的上這個稱號,也只有《變臉》才把這種暴力美學發揮到了登峰造極。他的慢鏡頭,他的東方人特有的溫情,他胸中的大氣凜然,交織在一起,構出了東西方堪稱完美的結合,也構建了《變臉》在我心中的神話。
一直記得castor對sean說的那句話:看來我們還是做自己比較合適。畢竟邪與正始終是兩個不可融合的對立。
6. 美國電影,變臉的藝術特色分析
變臉的藝術特色分析我有的。
7. 求一部香港電影,關於換臉(變臉)的
電視劇行不行?《無頭東宮》,講兩個妃子的臉被換過來了的。。。好像很久以前的的哦。後來她們的孩子也被換了過來,但是她們的臉卻再也沒有換過來了,因為其中一個壞女人不想把臉換回來,就把換臉師殺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