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寄生蟲》的特效是真的嗎
假的,是電腦特效,承擔特效的是著名的工業光魔,費用很貴,製片成本一半都用在這里了。《寄生蟲》是由奉俊昊執導,宋康昊、李善均、趙汝貞、崔宇植主演的劇情片。影片講述全家都是無業遊民、集家族眾望於一身的長男基宇去到IT企業朴社長家裡面試補習老師的同時展開的出人意料的故事。
影片於2019年5月21日在法國首映。獲得第7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2020年1月6日(北京時間),奉俊昊執導電影《寄生蟲》獲得第77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2月10日,獲得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影片四項大獎。
(1)有電腦特效的電影有哪些擴展閱讀:
無業遊民父親基澤(宋康昊飾)一家生活在半地下室中,IT公司老總朴先生家住在一做建築大師設計的豪宅中,兩家人因為一個巧合而產生了聯系。
基澤全家人平時以給披薩店折疊外賣盒為生,大兒子基宇(崔宇植 飾)寄託了家人生計希望,但是他多次參加「高考」但仍然鎩羽而歸。在他的同學即將出國留學前,他讓基宇去接替他給一個富家千金輔導英語,這家人就是朴先生家。
隨著基宇「應聘」成功,基宇在和女主人的言談中發現女主人善良單純,對她的小兒子也非常溺愛,也因此他發現了可乘之機,編造出了一個「藝術輔導師」的人設,試圖將自己的妹妹介紹進來成為藝術老師。從這里開始,奉俊昊有極其精妙的設計和剪輯節奏,開始完成這一家人「舉家入侵」朴家的過程,兒子是英語老師,女兒是藝術老師,爸爸給男主人開車,媽媽頂替了原來管家的位置。
『貳』 最早應用電腦特技的電影是什麼
1895
歷史上第一次,米埃兄弟將移動影像技術和放映機帶入了人們的視線中。在法國巴黎為觀眾放映了第一部電影。
1895
電影史上的第一個特技效果,出現在《瑪麗皇後的處決》中。劇中女主角的軟首鏡頭是用一種"替換拍攝法"完成的。
1898
喬治·米勒被認為是"第一個銀幕藝術家",他引用了各種各樣的攝影技巧拍攝短片。包括消失的時間,停頓的攝影技術,以及巧錄的燈光布置。
1902
米勒拍攝出了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電影,(之前的不過是些只有幾分鍾的科幻短片),《月球之旅》片長14分鍾。
1903
《火車大劫案》第一次使用了實踐的畫面復合技術,令飛馳的火車與狂飆的奔馬兩個畫面相得益彰。
1906
愛德溫·波特製作出了第一部完全使用停頓技術的動作電影。片中用了一分多鍾時間刻畫的泰迪熊能為了當時玩具店中最受歡迎的玩具。
1907
諾曼·道恩在他的《加州任務》中最先使用了玻璃接景法,這是以畫在透明玻璃上的部分場景配合實景或搭制布景來合成一個畫面的攝影方法。
1916
移動式掩碼技術被引用,這使得一個正在運動的畫面可以與另一個圖象相結合,用來補強合成影像的疏漏,以製造出更震撼的畫面。
1925
動畫片導演威利斯·歐布賴恩在《失落的世界》中創造出了49個動畫恐龍形象。
1927
影片中出現了巨型城市的效果,一種新技術使演員們可以在一個微縮景觀中完成拍攝。
1933
金剛上映,當中的動畫技術場面花費了55個星期才完成。
1939
第一項奧斯卡特效獎被授予了《雨季來臨》,由於片中精彩的洪水特效。擊敗了當年的強敵《綠野仙蹤》。
1942
伊斯門柯達公司由於軍隊作戰用光學反射鏡的需要,與RKO公司的林伍德特效部接觸。製片人杜恩為其創造了"杜恩視覺光學鏡",戰後便一直被電影公司用於特效拍攝用途,一直到90年代的數碼光學鏡出現才被取代。
1956
據估計,塞西爾·德米勒導演的重拍片《十戒》當中的紅海場面的拍攝花費了製作公司兩百萬美元,這也成了當時史上最為昂貴的特效。
1961
伊凡·薩瑟蘭發明了"幾何畫板",第一個電腦制圖程序。當時年僅17歲的喬治盧卡就看好了這項新技術的潛力,他的聖誕禮物清單上就包括了這個電腦程序。
1968
《太空漫遊》的出現為當時的特效樹立了新的參考標准,早期的動畫控制也是在這部電影中形成的。
1973
《未來世界》是第一部使用電腦制圖的影片,盡管當時的技術僅限於2D。
1977
約翰·戴克斯特拉在《星球大戰》中使用了電子動畫控制,這讓我們看到了之前從未見過的宇宙戰爭場面。他還第一次在影片中第一次使用了3D成像技術。
1981
《窺視者》的上映讓我們第一次看到了以假亂真的「影子」數碼特效,還有第一個「數碼成像人」。
1982
「影子」數碼技術在《星際迷航記之復仇女神Ⅱ》和《電子世界爭霸戰》中開始被大量使用。
1985
電腦編程人像第一次出現在《年輕的夏洛克·福爾摩斯》中。雖然這個鏡頭只有短短的30秒時間,卻花費了製作公司6個月的時間來完成它。
1988
《風雲際會》第一次實現了電腦影像變異技術在電影中的運用。
1991
《終結者Ⅱ》不僅標志著數碼成形技術的里程碑,它還是第一批所有特效都由數碼技術完成的電影中的一個。
1993
CG技術創造的第一批生物就是《侏羅紀公園》中的那些恐龍。
1995
《玩具總動員》是第一部動畫人物全部由CG技術完成的動畫影片。
1999
《星球大戰》中的加加是第一個能夠與其它真人演員對戲的CG人物。
2002
而後來彼得傑克遜創作的怪物古魯姆要比加加表現得好得多。
2003
《指環王3》的順利竣工,昭示著電影特效已經到達了全新的高度。
2004
《范海辛》糟糕透頂的表現讓觀眾都希望特效這東西從未被發明過。
2005
兩位電影大師相繼以兩部翻拍《世界大戰》作品和《金剛》再次讓人們在現代的技術條件下深深懷念了一把往日的經典。
2006
《海神號》的如期傾覆,雖未能在北美票房的大火堆中填上一把柴,卻也讓人們見識了電影特效的無所不能。
『叄』 《阿凡達2》成本超過2.5億美元,電腦特效為什麼這么貴
引言:有許多小夥伴們在空閑的時候特別喜歡看電影,特別是特效電影,炫酷的鏡頭,看起來十分的過癮。比如,《加勒比海盜》,《蜘蛛俠》,《變形金剛》,還有《阿凡達》等,有小夥伴們聽說《阿凡達》的特效製作占據製作成本的一大部分,就感到疑惑,為什麼電影特效如此貴呢?
聽了小編的介紹之後,相信大家對於電影特效有了更深的了解,總之,一部好的特效影片少不了好的設備和好的技術人員,當一部優秀的特效影片上映時,我們在觀看的時候帶著敬佩之心去觀看,相信會有更加獨特的感受。
『肆』 冰河世紀是誰根福克斯影業共同推出的3d計算機特效動畫的長篇巨作
《冰川時代》是一部2002年藍天動畫工作室製作的完全數字化的動畫電影,由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發行,是《冰川時代》系列中的第一部,由克里斯·韋奇與卡洛斯·沙爾丹哈聯袂執導。
藍天工作室,英文名:Blue sky studios,創建於1987年,其《冰河世紀》系列動畫電影是藍天工作室的代表作品,奠定了藍天工作室在卡通片領域的地位。隨後又推出了《里約大冒險》、《森林戰士》等動畫電影作品。
『伍』 求一部日本電影 電視上看到的 有以下內容 是一部日本的忍者電影 電腦特效很炫
日本忍者題材電影因影級限制大作很少的。你說的這部很像是《黃沙武士》中最後的橋段。
可以參考的作品:
《忍者刺客》電腦特效下的忍者
《最後的武士》真實的武士道精神
《美少女特工隊》看鏡頭就好了關於內容和忍者邏輯就.....
《少女殺手阿墨》1-2最接近真實的電影
ps:其實真實的忍者對決很無味。基本都是在1-2招內結束戰斗,而且動作也不華麗。但是血噴的真的很誇張,這取決於忍者精準的攻擊方式。比起歐美拳拳到肉的互博,忍者對決確實顯得無味了。關於忍術這東西就想中國傳說中的高深武功。不能說不存在,但是誰也沒見過。
『陸』 頂級特效電影有哪幾部
具體如下:
1、《星際穿越》是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的一部原創科幻冒險電影,由馬修·麥康納、安妮·海瑟薇、傑西卡·查斯坦及邁克爾·凱恩主演,基於知名理論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基普·索恩的黑洞理論經過合理演化之後,加入人物和相關情節改編而成。
『柒』 求一部電影的名字,大概是十年前的美國電影,所有角色都是電腦特效做的。
貝奧武夫 2007年史詩動作電影
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雷·溫斯頓、安東尼·霍普金斯、安吉麗娜·朱莉主演
『捌』 《黑客帝國》三部曲依然經典!你還知道科幻電影的標桿有哪些
電影經典的誕生是很困難的,一部又一部能夠延續經典那則更是難上加難,對很多影片來說,製片人拍的續集往往是狗尾續貂,是借著上一部劇的影響力來赤裸裸的圈錢,而電影黑客帝國無疑打破了這個魔咒,黑客帝國三部曲從今天來看呢依然顯得很經典,作為科幻題材,它設定了一個絕妙的世界觀背景,有著深刻的哲學命題,一那系列經典的畫面更是創造了電影銀幕奇跡,另外,這種徹底將電腦特效帶入商業電影製作這電影製作模式,為後世好萊塢大片製作提供了範本,可以說是科幻電影的標桿,小編認為能夠與之媲美的科幻電影標桿還有《星球大戰》和《2001:太空漫遊》。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小編認為在科幻電影中我們遲早也能打造出一部註定載入史冊的科幻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