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心理學的電影
心理學作為一門學科,它是一門治癒的科學,真正的心理學電影具有很強大的治癒功用,它會揭開人性中最脆弱的一面,並把陽光帶進去,同時教會你一些簡單的心理學入門技巧。行為心理學通知我們:多通道參與的學習方式是最佳的。看完一部同時運用視覺和聽覺的心理電影,很多時候勝過一本好書。
接下來為大家推薦三部不可錯過的心理學電影:
1.《心靈捕手》劇情簡介 :
是一部勵志劇情電影。影片由格斯·范·桑特執導,羅賓·威廉姆斯,馬特·達蒙等主演。影片講述了一個名叫威爾(Will Hunting)的麻省理工學院的清潔工的故事。威爾在數學方面有著過人天賦,卻是個叛逆的問題少年,在教授藍勃、心理學家桑恩和朋友查克的幫助下,威爾最終把心靈打開,消除了人際隔閡,並找回了自我和愛情。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自閉症
自閉症患者並不一定智力低下,這只是一種心理障礙,治癒的最好方式是溫情,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不僅是你可以溫暖他,他也能夠溫暖你。
㈡ 心理學經典電影有哪些
1.《充氣娃娃之戀》 lars and the real girl
心理學看點:孤僻症,妄想症。
2.《吮拇指的人》thumbsucker
心理學看點:ADHD Ritalin,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3. 《大象》 elephant
4. 《秘窗》 secret window
心理學看點:DID,多重人格。
5.《致命ID》 Identity
心理學看點: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舊稱MPD,多重人格障礙。
2
6. 《火柴人》 matchstick men
心理學看點:潔癖、強迫性人格。
7.《歌西卡》 gothika
心理學看點:犯罪心理學,失憶。
8. 《失眠》 insomni
心理學看點:嚴重失眠症。
9.《異度空間》 inner senses
心理學看點:精神分裂症。
10. 《美國精神病人》 american psycho
心理學看點:雙重人格,精神分裂症。
3
11.《鋼琴教師》 la pianiste
心理學看點:繼《藍絲絨》以後最卓越的性心理變態電影傑作。
12.《美麗心靈》a beautiful mind
心理學看點:妄想型精神分裂症,以及愛在精分治療中起到的決定性作用。
13.《死亡試驗》 das experiment
心理學看點:服從心理,經典的社會心理學實驗。
14. 《海灘》 the beach
心理學看點:假人性的貪婪,是徹頭徹尾的一個心理學實驗。15.《記憶碎片》 memento
心理學看點:Short-term memory failure 短時記憶障礙,海馬體損傷。
4
16. 《搏擊俱樂部》 fight club
心理學看點:DID,身份識別障礙,多重人格。17.《靈異第六感》 the six sense
心理學看點:兒童心理學。18. 《聖女貞德》 the messenger:the story of joan of arc心理學看點:精神分裂症。19. 《一樹梨花壓海棠》 lolita
心理學看點:亂倫、性心理變態。
20. 《心靈捕手》 good will hunting
心理學看點:心理咨詢,認知行為療法+來訪者中心。
5
21.《心理游戲》 the game
心理學看點:人格/性格測試,應用,設計情景。
22.《第八日》 le huitleme jour
心理學看點:唐氏綜合症。
23.《夢旅人》 picnic
心理學看點:影片並沒有過多地表現精神病的歇斯底里,取而代之的是這些病人的單純和可愛,由此展現了現實的殘酷和生命的脆弱。24. 《一級恐懼》 primal fear
心理學看點:法庭中的心理學家,職業資格,犯人偽裝多重人格。25. 《本能》 basic instinct
心理學看點:弗洛伊德、性與暴力的本能。
6
26. 《沉默的羔羊》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心理學看點:Abnormal的心理學,潛意識,人格分析。變態心理學,異性癖、食人狂。
27. 《雨人》 rain man
心理學看點:孤獨症(通俗點叫自閉症) 高功能孤獨症。
28. 《藍絲絨》 blue velvet
心理學看點:展現了各種性心理扭曲的場景。
29. 《發條橙》 a clockwork orange
心理學看點:條件反射,厭惡療法,行為主義經典。
30. 《愛德華大夫》 spellbound
心理學看點:夢的解析、失憶、強迫泛化。精神分析中的經典。
7
31.《穆赫蘭道》
心理學看點:佛洛依德釋夢,性扭曲,雙重夢境。強烈推薦,真的很好!
32《迷牆》
心理學看點:一部關於男性精神世界的分析救贖
33《電鋸驚魂》《七宗罪》
心理學看點:宗教信仰類救贖犯罪。行為主義。
34《蝴蝶效應》
心理學看點:連鎖反映,強迫症,精神幻想。
35《捉迷藏》
心理學看點:精神分裂,雙重人格,兒童心理。
8
36《香水》
心理學看點:信仰追求類犯罪,無概念犯罪。
37《維諾妮卡的雙重生命》
心理學看點:探討世界上的另一個自己是幻想還是真實。戀父情節。
38《飛行家》
心理學看點:潔癖,強迫症。
39《禁閉島》
心理學看點:人格分裂,被害妄想。
40《全蝕狂愛》
心理學看點:性別優越,性虐待
㈢ 關於心理學的經典電影
1.《充氣娃娃之戀》 lars and the real girl 心理學看點:孤僻症,妄想症。 雖然不是RYAN的經典之作 不過他表現得很好2.《吮拇指的人》thumbsucker心理學看點:ADHD Ritalin,留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3. 《大象》 elephant心理學看點:電影以一種難以想像的時間-空間言語應戰了傳統電影的理想主義,從這個角度,討論自但是然地進入到一個哲學層面,對一件曾經發生的現實,時間曾經過來,以回想和和判別樹立的感知體系可以復原現實自身嗎?從景象動身如何抵達真相?經歷現實能否就是事物的實質?電影的藝術虛擬性與理想的真實性之間究竟是怎樣的關系?似乎不斷在延伸,加斯想我們在這部電影中看到,任何理智,無論是意識形狀的權利話語還是地道的理論/話語推導,在景象的叢林中是多麼自覺和無知。他說,「我就像哥侖布,我對一切將一無所知」,也許正像《疾走羅拉》的開場白那樣,「電影只進行90分鍾,剩下的都是理論了!」 4. 《秘窗》 secret window 心理學看點:DID,多重人格。 5.《致命ID》 Identity心理學看點:別離性身份辨認障礙,舊稱MPD,多重人格障礙。DID 身份辨認障礙多重人格 6. 《火柴人》 matchstick men 心理學看點:潔癖、強迫性人格。7.《歌西卡》 gothika 心理學看點:立功心理學,失憶。 8. 《失眠》 insomnia 心理學看點:嚴重失眠症。9.《異度空間》 inner senses心理學看點:精神分裂症。10. 《美國精神病人》 american psycho 心理學看點:雙重人格精神分裂症 11.《鋼琴教員》 la pianiste心理學看點:繼《藍絲絨》當前最傑出的性心理{{BANNED}}電影傑作。12.《美麗心靈》a beautiful mind 心理學看點:妄想型精神分裂症,以及愛在精分醫治中起到的決議性作用。13.《死亡實驗》 das experiment心理學看點:聽從心理,經典的社會意理學實驗。 14. 《海灘》 the beach 心理學看點:假獸性的貪心,是徹頭徹尾的一個心理學實驗。15.《記憶碎片》 memento 心理學看點:Short-term memory failure 短時記憶障礙,海馬體損傷。16. 《搏擊俱樂部》 fight club 心理學看點:DID,身份辨認障礙,多重人格。 17.《靈異第六感》 the six sense心理學看點:兒童心理學。 18. 《聖女貞德》 the messenger: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心理學看點:精神分裂症。 19. 《一樹梨花壓海棠》 lolita 心理學看點:亂倫、性心理{{BANNED}}。 20. 《心靈捕手》 good will hunting心理學看點:心理咨詢,認知行為療法+來訪者中心。精神剖析弗洛伊德。 21.《心理游戲》 the game心理學看點:人格/性情測驗,使用,設計情形。 22.《第八日》 le huitleme jour心理學看點:唐氏綜合症。 23.《夢旅人》 picnic 心理學看點:影片並沒有過多地表現精神病的歇斯底里,取而代之的是這些病人的單純和心愛,由此展示了理想的嚴酷和生命的軟弱。岩井俊二的巔峰作。 24. 《一級恐懼》 primal fear心理學看點:法庭中的心理學家,職業資格,犯人假裝多重人格。立功心理學典型代表作 25. 《天性》 basic instinct 心理學看點:弗洛伊德、性與暴力的天性。 26. 《緘默的羔羊》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心理學看點:Abnormal的心理學,潛意識,人格剖析。{{BANNED}}心理學,異性癖、食人狂。最全的了 27. 《雨人》 rain man心理學看點:孤單症(淺顯點叫自閉症) 高功用孤單症。 28. 《藍絲絨》 blue velvet心理學看點:展示了各種性心理歪曲的場景。心理學電影開山鼻祖 29. 《發條橙》 a clockwork orange心理學看點:要求反射,厭惡療法,行為主義經典。classical conditioning的代表直接表現了UCS UCR CS CR的關系 經典中的經典 30. 《愛德華大夫》 spellbound心理學看點:夢的解析、失憶、強迫泛化。精神剖析中的經典。這是關於關於心理學的經典電影?的解答。874
㈣ 十大心理電影推薦
十大心理電影推薦:
1、吮拇指的人
精神病院的默奇遜院長即將退休,接手的是年輕有為的愛德華大夫(格利高里·派克 Gregory Peck 飾)。醫院里年輕漂亮的女醫生彼特森(英格麗·褒曼 Ingrid Bergman 飾)和他相愛,然而竟發現眼前的愛人不是愛德華大夫,而真實的愛德華的秘書,還前來指出這個冒牌人士是殺害愛德華的兇手。
面對戀人撲朔迷離的身份,彼特森始終不相信他是殺人兇手,然而默奇遜院長卻用精神分析法印證了「事實」。更為棘手的是,這個假愛德華也相信自己有罪,他甚至連自己是誰,經歷過的事情也不知道。
彼特森對自己的判斷非常堅持,她決定要幫他找出事件真相。在警察的追捕下,她帶他逃到了心理分析教授的家中,展開了一聯串精彩的心理分析過程,他童年的陰影和愛德華大夫被殺的真相漸漸浮出水面。
㈤ 有關心理的電影或電視劇
1.《充氣娃娃之戀》larsandtherealgirl
心理學看點:孤僻症,妄想症。
雖然不是RYAN的經典之作不過他表現得很好
2.《吮拇指的人》thumbsucker
心理學看點:ADHDRitalin,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3.《大象》elephant
心理學看點:電影以一種難以想像的時間-空間語言挑戰了傳統電影的現實主義,從這個角度,討論自然而然地進入到一個哲學層面,對一件已經發生的事實,時間已經過去,以回憶和和判斷建立的感知體系能夠還原事實本身嗎?從現象出發如何抵達真相?經驗事實是否就是事物的本質?電影的藝術虛構性與現實的真實性之間到底是怎樣的關系?似乎一直在延伸,加斯想我們在這部電影中看到,任何理性,無論是意識形態的權力話語還是純粹的理論/話語推導,在現象的叢林中是多麼盲目和無知。他說,「我就像哥侖布,我對一切將一無所知」,也許正像《疾走羅拉》的開場白那樣,「電影只進行90分鍾,剩下的都是理論了!」
4.《秘窗》secretwindow
心理學看點:DID,多重人格。
5.《致命ID》Identity
心理學看點: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舊稱MPD,多重人格障礙。DID身份識別障礙多重人格
6.《火柴人》matchstickmen
心理學看點:潔癖、強迫性人格。
7.《歌西卡》gothika
心理學看點:犯罪心理學,失憶。
8.《失眠》insomnia
心理學看點:嚴重失眠症。
9.《異度空間》innersenses
心理學看點:精神分裂症。
10.《美國精神病人》americanpsycho
心理學看點:雙重人格精神分裂症
11.《鋼琴教師》lapianiste
心理學看點:繼《藍絲絨》以後最卓越的性心理變態電影傑作。
12.《美麗心靈》abeautifulmind
心理學看點:妄想型精神分裂症,以及愛在精分治療中起到的決定性作用。
13.《死亡試驗》dasexperiment
心理學看點:服從心理,經典的社會心理學實驗。
14.《海灘》thebeach
心理學看點:假人性的貪婪,是徹頭徹尾的一個心理學實驗。
15.《記憶碎片》memento
心理學看點:Short-termmemoryfailure短時記憶障礙,海馬體損傷。
16.《搏擊俱樂部》fightclub
心理學看點:DID,身份識別障礙,多重人格。
17.《靈異第六感》thesixsense
心理學看點:兒童心理學。
18.《聖女貞德》themessenger:thestoryofjoanofarc
心理學看點:精神分裂症。
19.《一樹梨花壓海棠》lolita
心理學看點:亂倫、性心理變態。
20.《心靈捕手》goodwillhunting
心理學看點:心理咨詢,認知行為療法+來訪者中心。精神分析弗洛伊德。
21.《心理游戲》thegame
心理學看點:人格/性格測試,應用,設計情景。
22.《第八日》lehuitlemejour
心理學看點:唐氏綜合症。
23.《夢旅人》picnic
心理學看點:影片並沒有過多地表現精神病的歇斯底里,取而代之的是這些病人的單純和可愛,由此展現了現實的殘酷和生命的脆弱。岩井俊二的巔峰作。
24.《一級恐懼》primalfear
心理學看點:法庭中的心理學家,職業資格,犯人偽裝多重人格。犯罪心理學典型代表作
25.《本能》basicinstinct
心理學看點:弗洛伊德、性與暴力的本能。
26.《沉默的羔羊》thesilenceofthelambs
心理學看點:Abnormal的心理學,潛意識,人格分析。變態心理學,異性癖、食人狂。最全的了
27.《雨人》rainman
心理學看點:孤獨症(通俗點叫自閉症)高功能孤獨症。
28.《藍絲絨》bluevelvet
心理學看點:展現了各種性心理扭曲的場景。心理學電影開山鼻祖
29.《發條橙》aclockworkorange
心理學看點:條件反射,厭惡療法,行為主義經典。classicalconditioning的代表直接表現了UCSUCRCSCR的關系經典中的經典
30.《愛德華大夫》spellbound
心理學看點:夢的解析、失憶、強迫泛化。精神分析中的經典。
㈥ 有那些好看心理學的電影,推薦一下唄
漢尼拔!
美劇《犯罪心理》目前已經出了十多季了。美劇對一些專業還是比較尊重的,所以還是值得一看的--雖然推薦的不是電影
《肖申克的救贖》
演繹者:蒂姆·羅賓斯
職業:年青的銀行家
心理學看點: 社會 心理學
20世紀40年代末,小有成就的青年銀行家安迪(蒂姆·羅賓斯 Tim Robbins 飾)因涉嫌殺害妻子及她的情人而鋃鐺入獄。在這座名為肖申克的監獄內,希望似乎虛無縹緲,終身監禁的懲罰無疑註定了安迪接下來灰暗絕望的人生。
未過多久,安迪嘗試接近囚犯中頗有聲望的瑞德(摩根·弗里曼 Morgan Freeman 飾),請求對方幫自己搞來小錘子。以此為契機,二人逐漸熟稔,安迪也彷彿在魚龍混雜、罪惡橫生、黑白混淆的牢獄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求生之道。他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幫助監獄管理層逃稅、洗黑錢,同時憑借與瑞德的交往在犯人中間也漸漸受到禮遇。
表面看來,他已如瑞德那樣對那堵高牆從憎恨轉變為處之泰然,但是對自由的渴望仍促使他朝著心中的希望和目標前進。而關於其罪行的真相,似乎更使這一切朝前推進了一步……
《雨人》
演繹者:湯姆·克魯斯
職業:青年 汽車 商
心理學看點:自閉症
查理(湯姆·克魯斯 Tom Cruise 飾)父親去世,留下了300萬美元的遺產。然而令他意外的是,遺產全部給了一個他不認識的哥哥雷蒙(達斯汀·霍夫曼 Dustin Hoffman 飾)。雷蒙的名字查理從沒聽過,這個事件讓他氣憤不已。他決定前去尋找哥哥。
誰知雷蒙的住處就在一個精神病院里,原來他自幼患有自閉症,母親去世後就被送到精神病院治療。查理心中有了算計,他把雷蒙帶出精神病院,企圖騙他出讓遺產。 雷蒙的生活習慣奇異,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裡,有很多離奇古怪的行為。
並且,查理在共處中發現了雷蒙驚人的記憶能力,他試著利用哥哥過目不忘的本領去賭場上試一下身手,贏得了一大筆獎金,使查理足以擺脫窮困生活。而令查理收獲更大的是,他還獲得了慢慢升溫的親情,這種手足情遠遠勝過了他原先圖謀的300萬的遺產。
《美麗心靈》
演繹者: 羅素·克勞
職業:數學家
心理學看點:精神分裂症
《美麗心靈》是一部真實的心理學影片,故事的原型是數學家納什,英俊而又古怪的納什早年就做出了驚人的數學發現,開始享有國際聲譽。但納什出眾的直覺受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困擾,納什在深愛著的妻子的幫助下,經過幾十年艱難的努力,終於戰勝了這個不幸,並於1994年獲得諾貝爾獎。
《心靈捕手》
演繹者:馬特•達蒙
職業:清潔工
心理學看點:心理咨詢、認知行為療法
當心理醫生與患者同時出現,再加上懸疑的劇情,這樣的心理學電影必然好看。但是,在現實的世界中,心理疾病並沒有那麼多的戲劇性,普通而又親切的交流才是心理醫生與患者最常見的治療方式,電影《心靈捕手》正是這樣的一部影片。
《愛德華大夫》
演繹者:格利高里·派克
職業:精神病院大夫
心理學看點:犯罪心理學
精神病院的默奇遜院長即將退休,接手的是年輕有為的愛德華大夫(格利高里·派克 Gregory Peck 飾)。醫院里年輕漂亮的女醫生彼特森(英格麗·褒曼 Ingrid Bergman 飾)和他相愛,然而竟發現眼前的愛人不是愛德華大夫,而真實的愛德華的秘書,還前來指出這個冒牌人士是殺害愛德華的兇手。
面對戀人撲朔迷離的身份,彼特森始終不相信他是殺人兇手,然而默奇遜院長卻用精神分析法印證了「事實」。更為棘手的是,這個假愛德華也相信自己有罪,他甚至連自己是誰,經歷過的事情也不知道。 彼特森對自己的判斷非常堅持,她決定要幫他找出事件真相。
在警察的追捕下,她帶他逃到了心理分析教授的家中,展開了一聯串精彩的心理分析過程,他童年的陰影和愛德華大夫被殺的真相漸漸浮出水面。
《沉默的羔羊》
演繹者:安東尼•霍普金斯
職業:精神病分析醫生
心理學看點:變態心理學、潛意識
有關心理學電影的主演是至關重要的,他們精湛而又深入的演技往往成為影片重要的加分點。沒有過多的對白,影片的大部分時間會停留在演員的那張臉上,如何把握一種病態的心理演繹,同時還要讓觀影者感覺自己是正常的,對於演員來說這的確是一種挑戰。
有時這種超出平常人心理的深度模仿往往會讓表演者的心理陷入角色而不能自拔,正如本片中這位造詣很深的精神病專家,自己卻成了一名精神病人。
《記憶碎片》
演繹者:蓋•皮爾斯
職業:保險公司調查員
心理學看點:短時記憶障礙、海馬體損傷
出自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之手。片中用了極其復雜的倒序、插敘敘事方法,用黑白膠片從自然過渡到彩色,開頭第一幕即故事的結尾,而影片的結尾又到達一個高潮。不得不佩服諾蘭的架構思維,這絕對是一部需要觀眾消耗大量腦細胞的電影。
《火柴人》
演繹者:尼古拉斯•凱奇
職業:騙子
心理學看點:強迫症、恐懼症
「火柴人」,是美國人的一句俚語,說的是那些讓你掏心掏肺外加掏錢的騙徒。由尼古拉斯•凱奇飾演的羅伊便是一名火柴人,他高明的騙術屢屢得逞,與搭檔弗蘭克合作無間,常常騙得上當的買主花上10倍以上的金錢購買他們的廉價物品。
然而,生活中的羅伊卻是一團糟,因為常常受到精神強迫症的騷擾,他總是會做一些無法控制的動作,比如開門需要數著一二三開三次,室外的光線會引發呼吸急促和幻想橫生。
一般來說,強迫症患者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潔癖,他不能容忍地毯上有一絲的灰塵,腳上的皮鞋總是錚錚發亮,洗手後必須反復擦拭,一系列的強迫性行為已成為他的例行公事,明顯表現出他的焦慮和痛苦。
《美國精神病人》
演繹者: 克里斯蒂安·貝爾
職業:股票經紀人
心理學看點:雙重人格
本片改編自布萊特·伊斯頓·艾利斯極具爭議的同名小說,是一部描述20世紀80年代末期美國都市生活的黑色 社會 諷刺片。 帕特里克·貝特曼(克里斯蒂安·貝爾 Christian Bale 飾)是華爾街的驕子,炙手可熱的股票經紀人,英俊迷人,談吐風趣幽默,年輕有為的他每天給自己的 客戶們賺進無數的美元。
可當夜幕降臨時,黑暗的無邊恐怖喚醒了貝特曼雙重性格中的另一面。他將一個個獵物綁架到他的豪華公寓,一點一點折磨,看著鮮血慢慢湧出,獵物痛苦地死去,一種莫名的快感襲擊著他。
他身份使得調查這一系列罪案的警官從未把他列為嫌疑對象,而另外一名同樣嗜血的殺人狂卻想作下一件更為血腥的案子,成為真正的殺手之王。貝特曼的雙重性格讓他終日忙碌。然而罪惡終是無法掩蓋,一個冷血的連環殺人案兇手的結局會是怎樣呢?貝特曼會被抓住嗎?
我覺得巜金牌調解》非常不錯,以前是法制類欄目,現在改為心理類欄目,那裡面的人物和案例眾多,而且真實,裡面有非常厲害的胡劍雲和李金萍兩位心理老師,也有非常的好的旁聽觀眾,我是巜金牌調解》的真實粉絲,受益終生!
李易峰主演的《動物世界》
這部電影是根據日本漫畫家的《賭博默示錄》來改編的,計中計,局中局,各種燒腦情節,如果在看電影的時候,能夠完全跟上心理博弈的燒腦環節,那你智商絕對超過120了
最開始的時候,由李易峰扮演的鄭開司由於最信任的朋友背叛了他,背上了數百萬的負債,而面對母親病倒在床,喜歡的女孩子面對侮辱仍然忍耐著工作的時候,鄭開司爆發了,將那幾個人渣狠狠的揍了一頓,讓本就不富裕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但是鄭開司畢竟是窮人家的孩子,從小我的媽媽就告訴我,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我想靜靜]
於是鄭開司只能賭上性命,去游輪上參加富人們的 游戲 ,而 游戲 失敗的代價,就是失去自由與生命!
在游輪上,鄭開司由於信任他人,再次被欺騙,此時他漸漸明白了 游戲 規則,這個時候突然發現了背叛他的好友,揍了他一頓後,被好友的理由表示理解並再次信任他,然後遇到了胖子,胖子則隱藏的更深,將鄭開司與好友都欺詐了,而後鄭開司帶領著好友與胖子設計了一個又一個計中計,局中局,具體細節就不說了,劇透死全家的,我害怕
㈦ 關於心理的電影
關於心理學的電影有:《吮拇指的人》、《記憶碎片》、《大象》。
1、《吮拇指的人》thumbsucker,心理看點:ADHDRitalin,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名叫Justin的男孩,17歲了還在像嬰兒一樣吮吸大拇指,戒不掉。
心理學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象及其影響下的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科學,兼顧突出的理論性和應用(實踐)性。心理學包括基礎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其研究涉及知覺、認知、情緒、思維、人格、行為習慣、人際關系、社會關系等許多領域。
也與日常生活的許多領域——家庭、教育、健康、社會等發生關聯。心理學一方面嘗試用大腦運作來解釋個體基本的行為與心理機能,同時,心理學也嘗試解釋個體心理機能在社會行為與社會動力中的角色。
另外,它還與神經科學、醫學、哲學、生物學、宗教學等學科有關,因為這些學科所探討的生理或心理作用會影響個體的心智。實際上,很多人文和自然學科都與心理學有關,人類心理活動其本身就與人類生存環境密不可分。
㈧ 心理學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心理學電影排行榜前十名:致命ID、搏擊俱樂部、禁閉島、美國精神病人、心靈捕手、迷魂記、雨人、美麗心靈、自閉經歷、充氣娃娃之戀。
1、致命ID(電影)
《充氣娃娃之戀》是由克雷格·格里斯佩執導的劇情片,瑞恩·高斯林、派翠西婭·克拉克森、艾米莉·莫迪默等參與演出。影片於2007年10月12日在美國上映。該片主要講述了一個內向的男人拉斯和一個充氣娃娃比安卡之間的純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