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是誰發明的
電影是盧米埃爾兄弟發明的。
盧米埃兄弟,哥哥是奧古斯塔·盧米埃爾(Auguste Lumière,1862年10月19日—1954年4月10日),弟弟是路易斯·盧米埃爾(Louis Lumière,1864年10月5日—1948年6月6日),是法國的一對兄弟,是電影和電影放映機的發明人。兄弟倆改造了美國發明家愛迪生所創造的「西洋鏡」,將其活動影像能夠藉由投影而放大,讓更多人能夠同時觀賞。
盧米埃爾兄弟在他們的父親老盧米埃爾所經營的照相館中,學會了照相技術們的父親掌管照相器材廠的同時,研製出了「活動電影機」。作為攝影師出身的盧米埃爾兄弟,對待電影從一開始就顯示出與愛迪生全然不同的思維觀念。
盧米埃爾兄弟採取的是更為現實主義的態度。他們首先擺脫了:照相館攝影師所具有的封閉的人為空間的束縛,邁向了廣闊、開放的自然空間。作品的內容,也是更為努力地去表現和復制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事情和生活,而不是專門去為攝影機安排和搬演實際不存在的事情和生活。
比如,由路易·盧米埃爾最初拍攝的短片:《工廠的大門》、《火車進站》、《燒草的婦女們》、《出港的船》、《代表們登陸》、《警察遊行》等等,就直接地表現了那些下班工人、上下火車的旅客、勞動中的婦女、劃船出海的漁民、登岸的攝影師和街頭行進中的警察等等。
在這些作品中,盧米埃爾兄弟真實地捕捉和記錄了現實生活的即景,使人們看到了自己身邊的那些真切的生活和熟悉的人群。正如,喬治·薩杜爾所說:從路易·盧米埃爾的影片中人們了解到,電影可以是「一種重現生活的機器」,而不是像愛迪生的「電影視鏡」那樣,僅僅是一種製造動作的機器」。
(1)盧米埃爾兄弟發明了哪些電影擴展閱讀
在電影萌芽時期,存在著兩種不同的攝影傾向:一種以盧米埃爾兄弟為代表,主要在現實中去捕捉生活現象,銀幕上展現的就是人們身邊的瑣事;一種以梅里埃為代表,主要記載舞台上已經加工的虛構的生活圖畫。沿著這兩種創作方式,發展成後來的紀錄片和故事片兩種片種。這兩種傾向反映到故事片攝影中來,又逐步形成兩種不同的流派:繪畫派和紀實派。
盧米埃爾兄弟總結了前人的經驗,又經過自己的創造,於1894年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比較完善的、靈活輕便的手提工「活動影戲機」。這是一種既能攝影又能放映和洗印的機器。電影機由一個暗箱組成,內有使35毫米片孔膠片間歇運動的牽引機構和遮光器的轉動機構。
它備有一個攝影鏡頭,以每秒12幅的頻率攝影。畫面靜止時,遮光器開啟,膠片曝光,遮光器關閉時,膠片向前運動,這樣便得到了負片。然後取下鏡頭,將負片裝到機器上,與另一條未曝光膠片貼在一起,在光源照射下運行,曝光後得到正片。電影機還配有放映鏡頭,裝上膠片後,使機器置於燈泡的照射下,光束穿過膠片和鏡頭,攝影機變為放映機。
正是在這「活動電影機」的呼呼轉動中,盧米埃爾兄弟和他們的攝影師們攝制了以《火車進站》、《工廠的大門》等為代表的最初一批紀錄片,由此成為紀錄片的開山鼻祖。
㈡ 世界電影史之盧米埃爾兄弟
盧米埃爾兄弟是法國電影先驅者,在愛迪生等人發明的電影機器基礎上發明了「活動電影機」。
1895年12月28日,盧米埃爾的「活動電影機」第一次公開售票公映,這一天也被認為是電影的誕生日。
在盧米埃爾所拍攝的作品中,就題材和內容大致可以區分為四個方面:
1、勞動和工作的生活場景:如被稱作世界電影史上的第一部影片的《工廠大門》;
2、家庭生活情趣的記錄,如《嬰兒的午餐》;
3、自然風光和街頭實景的拍攝,如《火車進站》;
4、政治、文化和新聞實錄,如《耶路撒冷教堂》。
盧米埃爾兄弟也是世界電影史上寫實主義傳統和紀實美學的最早嘗試者,他們發揮了電影的照相功能,客觀記錄外界的人與事物,但他們拒絕拍攝任何虛假的東西,更關注電影的照相物理本性,即客觀實錄。
㈢ 電影是誰發明的.
1895年12月28日是世界電影的誕生日。這一天,在法國巴黎卡普辛路14號大咖啡館的地下室里,盧米埃爾兄弟放映了幾部他們拍攝的短片,有《工廠的大門》,《拆牆》,《嬰兒喝湯》和《火車到站》。人們看到女工們穿著衣裙,軟邊帽上插著羽毛,三五成群,邊說邊笑地步入廠區的入口;火車站的月台上,男女老幼正在等候火車的到來,列車從遠處馳向月台……
盧米埃爾兄弟的電影機由一個暗箱組成,內有使35毫米片孔膠片間歇運動的牽引機構和遮光器的轉動機構。它備有一個攝影鏡頭,以每秒12幅的頻率攝影。畫面靜止時,遮光器開啟,膠片曝光,遮光器關閉時,膠片向前運動,這樣便得到了負片。然後取下鏡頭,將負片裝到機器上,與另一條未曝光膠片貼在一起,在光源照射下運行,曝光後得到正片。電影機還配有放映鏡頭,裝上膠片後,使機器置於燈泡的照射下,光束穿過膠片和鏡頭,攝影機變為放映機。
㈣ 盧米埃爾兄弟發明了什麼
盧米埃爾兄弟是現代電影的奠基人,也被稱為「現代電影之父」。他們受到縫紉機的啟發,在愛迪生的 「西洋鏡」的基礎上,成功研製了手調電影放映機,從而發明了電影,可以說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現在在電影院看的電影。而他們的發明歷程與他們的父親有關,他們的父親安東尼·盧米埃是一名肖像畫家和獲獎攝影師,從小他們兄弟就接受著藝術的熏陶。
1881年,17歲的路易斯對父親製作的照相底片產生了興趣,路易斯改進了化學家研究的干板材技術,創造了名為「藍板」的新技術,他的成功使他們家開設了一家新工廠,隨著逐漸的發展,盧米埃爾家經營著歐洲最大的攝影工廠。
在此基礎上,他們的父親鼓勵他們去開發一種可以將電影投影到屏幕上的設備,一年後盧米埃爾兄弟就成功了。1985年他們為這種設備申請了專利,這種設備不僅能將愛迪生的發明的單人窺視孔視圖擴展到觀眾以外,而且還輕巧便攜,為操作員提供了更加自由的發揮,推動了現代電影的發展。
1895年,盧米埃兄弟舉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公共電影的放映。這部電影就是《盧米埃爾工廠的大門》,它的清晰度和真實感都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在1896年,盧米埃爾兄弟開設了手調電影放映劇院,他們拍攝的許多部關於法國日常生活的電影,在此上映,從此徹底打開了電影世界的大門。
活動電影機的發明故事:
1894年末的一天深夜,路易斯·盧米埃爾在設計膠片傳送的模擬圖時忽然想到:用縫紉機縫衣服時,衣料不正是做「一動一停」式的運動嗎?當縫紉機針插進布里時,衣料不動;當縫紉機針縫好一針向上收起時,衣料就向前挪動一下,這不是跟膠片傳送所要求的方式很相像嗎?於是,他興奮地告訴哥哥奧古斯特·盧米埃爾,可以用類似縫紉機壓腳那樣的機械所產生的運動來拉動片帶。當這個牽引機件再次上升的時候,尖爪便在下端退出洞孔,而使膠片靜止不動。經試驗,路易斯的想法果然可行。後來奧古斯特在一篇文章中說:「我的弟弟在一個夜晚就發明了活動電影機。」
㈤ 法國盧氏兄弟被譽為什麼電影的鼻祖
盧氏兄弟首次拍攝了電影紀錄片。
盧米埃爾兄弟發明了電影放錄機,以記錄的形式拍攝成為了紀錄片,由此成為紀錄片的鼻祖。被尊為「電影之父」。
盧米埃兄弟,即奧古斯特·瑪麗·路易·尼古拉斯·盧米埃爾與路易·讓·盧米埃爾,是法國的一對兄弟,出生於歐洲最大製造攝影感光板的家族,是電影和電影放映機的發明人。以每秒16格拍攝影片,第一部此規格的影片,為1895年3月拍攝的《工廠下班》,並向商業與科學團體舉辦試映會。此次雖然不是歷史上電影的第一次公開放映,但由於較接近後來電影觀賞的形式(售票放映),因此常被認為是世上電影的第一次放映。在1895年12月28定為電影誕生日,盧米埃爾兄弟也被稱為「現代電影之父」。
㈥ 盧米埃爾兄弟發明了什麼
盧米埃兄弟在父親的影響下,改造了愛迪生發明的「西洋鏡」,成功發明了手調電影放映機,並且舉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公共電影的放映,處女作是《盧米埃爾工廠的大門》,電影的清晰度和真實感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他們也被稱為現代電影的奠基人
㈦ 盧米埃爾受到什麼的啟發發明了活動電影機
1895年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受到縫紉機的啟發發明了活動電影機。
路易斯·盧米埃爾(Louis Lumière,1864年10月5日-1948年6月6日),出生於法國,電影發明家、導演、製片人。
他為人類電影事業的進步邁出了關鍵的一步。他和兄弟奧古斯特·盧米埃爾發明了電影攝影機,1895年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放映了世界上公開售票的第一場電影。
演藝經歷:
路易斯·盧米埃爾和奧古斯塔·盧米埃爾兄弟(Louis and Auguste Lumière)的父親對托馬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活動電影放映機的演示十分著迷。受到父親的影響,盧米埃爾兄弟也開始研製一種被他們稱為活動電影機(cinematograph)的機器。1895年12月,他們在巴黎卡皮欣大道上的"格拉咖啡館"的地下室里播放了他們製作的第一部電影。
看完首場電影後,巴黎的一位記者預測了光明的前景:攝影的對象已經不再是靜止的物體,它使運動的場景成為了永恆。當它被公眾所掌握之後,當任何人都可以拍攝下自己心愛的人的影像、運動、動作、熟悉的手勢和口中的話語後,對於他們來說,親人的死亡就將不再是徹底的消失。
盧米埃爾兄弟拍攝的電影之一《火車進站》(L'arrivée d'un train à La Ciotat)所引起的最大反響就是恐慌。據說當看到電影中火車朝自己駛來時,觀眾們都驚恐地四散逃竄。
很快,盧米埃爾兄弟就發現了這一發明的商業價值,並且開了一家劇院來放映電影。結果,想要看電影的人在街上排起了長龍,觀眾們都被這一新鮮事物迷住了。
盧米埃爾兄弟還培訓了許多攝影師,並把他們派往世界各地進行拍攝。很快,其他的一些電影也誕生了,電影業也成為了一項獨立的產業。專門製作和放映電影的專業電影公司和電影院開始發展起來,演員們也步入社會名流之列,他們的演出費也隨之水漲船高。
㈧ 盧米埃爾對電影的貢獻
盧米埃爾(1864~1948)
法國電影發明家,導演。1864年10月5日生於貝桑松,1948年6月6日卒於邦多勒。1895年,他與其兄獲電影放映機的發明專利。1895年12月28日,他在法國巴黎卡普辛路14號大咖啡館的印度廳第一次在公眾場合放映了自己拍攝的影片《工廠大門》、《火車到站》等,這一天被認為是電影的誕生日。從1896年起,他培訓了大批放映員在世界各地巡迴放映,使電影迅速流傳全世界。他的影片是早期電影的經典之作,他的影片運用了特寫(《嬰兒午餐》)和景深鏡頭(《火車到站》);他還拍攝了最早的喜劇片(《水澆園丁》)。 1897年,盧米埃爾兄弟把原先獨立反映的四部影片《火龍出動》,《水龍救火》,《撲滅火災》,《拯救遇難者》將其連成一部來放映。得到觀眾欣賞,由此形成最初的剪輯。他是電影的創始人。
㈨ 盧米埃爾時期的電影被稱為什麼
盧米埃爾時期的電影被稱為活動照相術。
《盧米埃時期》1895年,法國的奧古斯特盧米埃爾和路易盧米埃爾兄弟,在愛迪生的 「電影視鏡」和他們自己研製的 「連續攝影機」的基礎上,研製成功了「活動電影機」。
《盧米埃時期》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0fc3TH44ZWYjRkjGHtnlaw
㈩ 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受到什麼的啟發發明了活動電影機
1895年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受到縫紉機的啟發發明了活動電影機。盧米埃爾兄弟在他們的父親老盧米埃爾所經營的照相館中,學會了照相技術的他們在為父親掌管照相器材廠的同時,研製出了「活動電影機」。
作為攝影師出身的盧米埃爾兄弟,對待電影從一開始就顯示出與愛迪生全然不同的思維觀念。這種不同不僅表現在對於「放映術」的發明、對於電影機器設備的改進,而是更突出地表現在他們的電影作品中,所存在的根本的時空觀念的差別,根本的美學差異上。
米埃爾兄弟其他情況簡介。
米埃爾兄弟首先擺脫了照相館攝影師所具有的封閉的人為空間的束縛,邁向了廣闊、開放的自然空間。作品的內容,也是更為努力地去表現和復制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事情和生活,而不是專門去為攝影機安排和搬演實際不存在的事情和生活。
比如,由路易斯·盧米埃爾最初拍攝的短片:《工廠的大門》、《火車進站》、《燒草的婦女們》、《出港的船》、《代表們登陸》、《警察遊行》等等,就直接地表現了那些下班工人、上下火車的旅客、勞動中的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