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象徵主義電影有哪些

象徵主義電影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1-06-05 06:16:42

㈠ 比利時國家著名電影

1908年,法國移民A·馬尚在哈勒費爾德創辦了第一家比利時電影製片廠,1904~1914年期間拍攝了一些短故事片,如《德菲特的女兒》(1908)等。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布魯塞爾附近又建立了新的電影製片廠,試圖發展比利時民族電影,但由於美、德、法等國電影公司的競爭和一些電影工作者遷居法國,有聲電影出現後,比利時既攝製法語影片,也攝制佛拉芒語影片。最初一批較知名的電影有導演G.舒肯斯拍攝的《克林丹斯一家》(1929)和《最美的夢》(1930)。

從30年代中期開始,試拍攝故事影片。到30年代末拍攝了一些有關藝術理論的影片。許多影片是分析佛蘭芒古典藝術作品的,如導演斯篤克,H.拍攝的《古老的比利時一瞥》(1936)、導演A.高凡拍攝的《神秘的羊羔》(1939)。C.德刻克萊爾在影片《靈感的源泉》(1938)里用平行蒙太奇手法表現佛蘭芒老藝術大師的人物和風景繪畫。

50年代初由於引進外國資本拍片,比利時電影情況開始好轉。這種合作拍攝的第一部影片是斯篤克,H.的《走私者的宴會》(1951)。1953~1962年,比利時攝制了長故事片48部,大部分影片是與法國、聯邦德國、荷蘭合拍的。這一階段攝制的優秀影片《海鷗在港口死去》(1955,R.維爾哈維特、R.奎貝爾斯和I.米希爾斯導演)等。

1963年比利時政府實行對電影生產給予國家補助金的辦法。60~70年代,比利時攝制了不少充滿象徵、神秘主義內容的影片。如在導演A.德爾沃的作品《剃光頭的人》(1966)、《有一次夜晚在列車上》(1968)和《在布賴會面》(1971)等片里,細微的心理描繪、現實和虛幻的鏡頭不斷地交替出現;充滿象徵主義和自然主義描寫的影片有導演H.屈默爾的《馬爾貝突伊斯》(1971)、《紅唇》(1972)和導演P.高列,P.德洛的《擁抱》(1968)。

在比利時電影里也出現了一些表現普通人相互關系的充滿詩情畫意的現實主義影片,其中有《家,可愛的家》(1973,導演B.拉米)、《新兵》(1973,導演R.維爾哈維特)。還出現了一些反映現代生活的影片,如《阿姆爾的兒子死了》(1974,導演J.-J.安德里恩)、《處於狗和狼之間的女人》(1979,導演A.德爾沃)、《與安娜相遇》(1978,導演C.阿凱曼)等。

在比利時電影里藝術家和美術家的傳記影片占顯著的地位。如影片《保羅·德爾沃筆下的世界》(1946,導演斯篤克,H.)、《魯本斯》(1948,導演A.斯篤克,P.哈扎爾茨)、《詹姆士•恩索爾的面具和面孔》(1950,導演P.哈扎爾茨)、《葉倫尼姆·波修》(1963,導演F.維葉爾岡斯)。還有關於佛蘭芒派繪畫的彩色片《黃金世紀》(1953,導演P.哈扎爾茨)等。 比利時紀錄片剪輯巧妙,攝影技術好,富有詩意。如《船塢》(1955,導演 E. 德日林)、《比利時組曲》(1958,導演L.德魯阿吉)、《森林的主宰者》(1958,導演G.希勒曼、A.布蘭特)。很多紀錄片內容反映了現代社會的政治問題,如《為我們的權利而斗爭》(1961)、《公開對話》(1971,兩片導演F.比延斯);《瓦隆尼亞》(1971,導演Z.戈洛貝爾)。

㈡ 請問有哪些經典電影含有以下西方文藝理論

《時時刻刻》妮可基德曼主演的,角色是伍爾夫,意識流的作家。裡面的內容包括上面很多。

《記憶碎片》心理片子,應該也有,至少應該有直覺主義和精神分析批評。

《沉默的羔羊》系列

《red riding hood》小紅帽新版,比較顛覆以往傳統故事。

《羅拉快跑》敘事角度很不同,多種並存。

《殺手沒有假期》這也是個另類的片子。

因為並不是很專業,但是感覺以上的片子會對你有幫助。

㈢ 介紹好電影

我喜歡的有《海上鋼琴師》、《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剪刀手愛德華》、《悲傷電影》、《天堂電影院》《阿甘正傳》
動畫片比較推薦宮崎駿的《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鄰居豆豆龍》,另外《海底總動員》也不錯

㈣ 簡述象徵主義影視的特徵

它抒寫的是不可捉摸的內心隱秘;或者如馬拉梅所說,表現隱藏在普通事物背後的「唯一的真理」。為此,象徵主義對於詩的語言進行了很大的改造。對於日常用的字和詞加以特殊的、出人意外的安排和組合,使之發生新的含義。象徵主義不滿足於描繪事物的明確的線條和固定的輪廓,它所追求的藝術效果,並不是要使讀者理解詩人究竟要說什麼,而是要使讀者似懂非懂,恍惚若有所悟;使讀者體會到此中有深意。象徵主義不追求單純的明朗,也不故意追求晦澀;它所追求的是半明半暗,明暗配合,撲朔迷離。象徵主義詩歌十分強調音樂效果,可是詩句的音樂性不是單純通過機械的協韻表現出來,而在於詩句內在的節奏和旋律。散文詩的音樂感並不亞於格律詩,有時反而勝過格律詩,因此許多象徵派詩人的散文詩都寫得有特色。象徵主義者反對現實主義和自然主義者如實地描寫客觀現實。他們認為現實的物質世界是虛幻而痛苦的,只有隱匿在背後的內在的世界才是真實的。作品中運用大量的暗示和象徵來隱喻表現人的內心世界。1886~1891年是法國象徵主義詩歌的昌盛期。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有馬拉梅的《詩與散文》、拉弗格的《善意之花》和昂利。德·雷尼耶的《插曲》等。象徵主義的三位主將是馬拉梅、魏爾倫和蘭波。《惡之花》的作者波德萊爾被認為是象徵主義的先驅(鼻祖)。1891年,莫雷亞斯首先宣布脫離象徵派,許多象徵派詩人也紛紛向自己選擇的方向發展,不再遵循共同的象徵主義藝術標准,象徵主義流派從此解體。但是,象徵主義作為文學思潮和藝術風格,影響卻非常深遠

㈤ 關於電影

攝影影像的本體論(安德烈-巴贊)

如果用精神分析法去分析造型藝術,就可以把塗防腐香料殮藏屍體看成是造型藝術產生的基本因素。精神分析法追溯繪畫與雕刻的起源時,大概會找到木乃伊「情意結」(complexe)。古代埃及宗教宣揚以生抗死,它認為,肉體不腐則生命猶存。因此,這種宗教迎合了人類心理的基本要求-----與時間相抗衡。因為死亡無非是時間贏得了勝利。人為地把人體外形保存下來就意味著從時間長河中攫住生靈,使其永生。妥善保存死者骨肉的完整外形,這曾經是天經地義的事。一具用泡鹼處理過的,干癟的,呈褐色的木乃伊也就是古埃及的第一個雕像。但是金字塔或通道中的迷宮不足以防止墓穴被盜,還要採取另外的保險措施,以防萬一。所以,在石棺附近,除了撒些小麥當作死者的食物外,還放上幾尊陶制的小雕像,作為備用的木乃伊,死者身體一旦毀壞,這些雕像便可充當替身。從雕像藝術這種宗教起源中,我們可以看到它的原始功能:復制外形以保存生命。顯然,在史前洞穴中發現亂箭穿身的泥雕熊表現了同種心願更積極的一個方面:泥熊等同於知獸的神化物,為的是祈求狩獵成功。

當然,藝術與文明同時在演進,造型藝術也終於擺脫了這種巫術職能(路易十四就沒有讓後人把他的屍體塗上香料保存,只是請勒*布朗畫了一幅肖像)。但是,降伏時間的渴望畢竟是難以抑制的,文明的進步只不過是把這種要求升華為合乎情理的想法罷了。我們不再相信模特兒與畫像之間在本體論上有同一性,但是我們承認後者幫我們回憶起前者,因而使他不至於被遺忘。描形繪像的做法已經與人類本位說的實用主義無關。它涉及的不現是人生命延續的問題,而是更廣泛的概念,即創造出一個符合現實原貌,而時間上獨立自存的理想世界。倘若人們在我們對繪畫的盲目贊嘆中有沒有看到用形式的永恆克服歲月流逝的原始需要,「繪畫便實在太虛妄」了。如果說造型藝術不僅是它的美學史,而且應先是它的心理學歷史,那麼,這個歷史基本上就是追求形似的歷史,或者說是寫實主義的發展史。

從這種社會學觀點看問題,照相術與電影的出現便自然而然地解釋了現代繪畫肇始於19世紀中葉的精神與技術的重大危機。

安德烈*馬爾羅在發表於(激情)雜志上的那篇文章中寫道:「電影只是在造型藝術現實主義演進過程中最明顯的表現,而現實主義的原理是隨文藝復興運動出現的,並且在巴羅克風格的繪畫中得到了最極端的體現。」

確實,世界繪畫曾經實現了形式的象徵主義與現實主義這間不同程度不同的平衡,但是,到了15世紀,西方繪畫開始不再單純注重用特有手段表現精神現實,而力求把對精神的表現和對於外部世界盡量逼真的描摹結合起來。毫無疑義,一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件就是透視畫法的發明,這是第一個科學的初具機械特性的體系。透視法使畫家有可能製造出三度空間的幻象,物像看上去能夠與我們的直接感受相仿。

從此,繪畫便在兩種追求之間徘徊:一種屬於純美學范疇--表現精神的實在,在那裡,形式的象徵含義超越了被描繪的原形;而另一種追求是僅僅用逼真的模擬品替代外部世界的心理願望。這種追求幻象的要求一旦有所滿足,便愈益強烈,以至於逐漸吞噬了造型藝術。然而,由於透視畫法只解決了形似問題,並不能表現運動,因而那裡的現實主義自然只能限於探討如何把事物的瞬間表現得富於戲劇性,即通過某種心理上的第四維暗示出在苦於靜止不動的巴羅克藝術中是蘊含著生命的。

當然,偉大的畫家總是把這兩種傾向結合起來:他們既能把握現實,又將現實融於藝術形式中,使兩種傾向主次分明。但是,我們看到的畢竟是本質迥異的兩種現象,客觀的評論應當善於將其區分,以便了解繪畫藝術的演進。從16世紀以來,對現實幻象的追求不斷從內部影響繪畫。這是一種純心理的需求,它本身並不屬於美學范疇,只有從追求魔力的心理中才能找到它的根源。但是,這種需求十分強烈,在它的影響下,造型藝術的平衡被全盤打亂了。

圍繞著藝術中的真實進行的論爭就是由於這種誤解,由於美學與心理學的混淆引起的。要求既具體又本質地表現客觀世界的真正現實主義,與迷惑視覺的(或迷惑頭腦的)虛假現實主義混為一談,後者滿足的是幾可亂真的幻象。由此看來,中世紀藝術似乎就沒有嘗過這種沖突的苦頭:它既有強烈的寫實性,又是高雅的精神表現,它對於由新技術手段揭開的這一幕還一無所知呢。透視法成了西方藝術的原罪。

替它贖罪的人是尼埃普斯和盧米埃爾。照相術既完成了巴羅克藝術的夙願,也把造型藝術從追求形似的困擾中解放出來。因為繪畫曾經竭力為我們製造幾可亂真的幻象,這種幻象對藝術來說已經足夠了,但畢竟似真非真,而照相術與電影這兩大發明從本質上最終解決了糾纏不清的現實主義問題。一個畫家不論有多巧,他的作品總要被打上不可避免的主觀印記。既然由人執筆作畫,對畫像的懷疑便不會消除。所以,從巴羅克風格的繪畫過渡到照相術,這里最本質的現象並不是單純器材的完善(攝影在模仿色彩方面還遠不及繪畫),而是心理因素:它完全滿足了我們把人排除在外,單靠機械的復制來製造幻象的慾望。問題的解決不在於結果,而在於生成的方式。

因此說,保持風格與形似兩者之間的沖突是較為現代才有的現象,在感光玻璃片發明之前,恐怕還找不到這類沖突的跡象。顯而易見,夏爾丹的作品中令人贊嘆的客觀性與攝影師的客觀性完全是兩碼事。現實主義的危機真正開始於19世紀。今天,畢加索成了這場危機的神話般人物,這場危機涉及到造型形式存在的條件及社會學基礎。現代畫家擺脫了追求形似的心理,把形似與否的問題丟給了平民百姓,往後,就由平民百姓一方面把照相術與形似問題等同起來,另一方面把只求形似的繪畫與這個問題等同起來吧。

因此,攝影與繪畫不同,它的獨特性在於其本質上的客觀性。況且,作為攝影機眼睛的一組透鏡代替了人的眼睛,而它們的名稱就叫(法文OBJECTIF)。在原物體與它的再現物之間只有另一個實物發生作用,這真是破天荒第一次。外部世界的影像第一次按照嚴格的決定論自動生成,不需人加以干預,參與創造。攝影師的個性只是在選擇拍攝對象,確定拍攝角度和對現象的解釋中表現出來。這種個性在最終的作品中無論表露得多麼明顯,它與畫家表現在繪畫中的個性也不能相提並論。一切藝術都是以人的參與為基礎的,唯獨在攝影中,我們有了不讓人介入的特權。照片作為「自然」現象作用於我的感官,它猶如蘭花,宛若雪花,而鮮花與冰雪的美離不開植物與大地的本源。

這種自動生成的方式徹底改變了影像的心理學。攝影的客觀性賦予影像以令人信服的,任何繪畫作品都無法具有的力量。不管我們用批判精神提出多少異議,我們不得不相信被摹寫的原物是確實存在的,它是確確實實被重現出來,即被再現於時空之中的。攝影得天獨厚,可以把客體如實地轉現到它的摹本上。最逼真的繪畫作品可以使我們更了解被描繪物的原貌,但是,不論我們怎樣雄辯,它終究不會像攝影那樣具有異乎尋常的威力,以博得我們的完全信任。

於是,在達到形似效果方面,繪畫只能作為一種較低級的技巧,作為復現手段的一種代用品。唯有攝影機鏡頭下的客體影像能夠滿足我們潛意識提出的再現原物的需要,它比幾可亂真的仿印更真切,因為它就是這件實物的原型。不過,它已經擺脫了時間流逝的影響。影像可能模糊不清,畸變褪色,失去紀錄價值,但是它畢竟產生了被攝物的本體,影像就是這件被攝物。相簿里一張張照片的魅力就在於此。這是些灰色的或黑色的幽靈般的幾乎分辨不清的影子,這不再是傳統的家庭畫像,而是能撩撥情思的人生的各個瞬間,它們擺脫了原來的命運,展現在我們面前,把它們記錄下來不是靠藝術魔力,而是靠無動於衷的機械設備效力。因為攝影不是像藝術那樣去創造永恆,它只是給時間塗上香料,使時間免於自身的腐朽。

其於這種觀點,電影的出現使攝影的客觀性在時間方面更臻完善。影片不再滿足於為我們錄下被攝物的瞬間情景(就像琥珀中數百年的昆蟲保存完整無損),而是使巴羅克風格的藝術從似動非動的困境中解脫出來。事物的影像第一次映現了事物的時間延續,彷彿是一具可變的木乃伊。

攝影影像具有獨特的形似范疇,這也就決定了它有別於繪畫,而遵循自己的美學原則。攝影的美學特性在於揭示真實。在外部世界的背景中分辨出濕漉漉人行道上的倒影或一個孩子的手勢,這無須我的指點;攝影機鏡頭擺脫了我們對客體的習慣看法和偏見,清除了我的感覺蒙在客體上的精神銹斑,唯有這種冷眼旁觀的鏡頭能夠還世界以純真的原貌,吸引我的注意力,從而激起我的眷戀。憑借著攝影技術創造出來的,我們不曾了解的或未能見到的世界的自然影像,大自然最終做到了不僅模仿藝術,還仿效藝術。

大自然的創造力甚至可以超過藝術家。畫家的美學世界與他周圍的世界是異質的,畫框圈出了一個實體上和本質上迥然不同的小天地。相反,印在照片上一物像的存在如同指紋一樣反映著被攝物的存在。因此,攝影實際上是自然造物的補充,而不是替代。

當超現實主義流派為了生出造型畸胎而求助於感光底片時,他們已經隱約地悟出了上述道理。因為對超現實主義來說,美學目的離不開影像對我們頭腦產生的機械效應。想像與現實兩者之間合乎邏輯的區別趨於消失。任何形象都應被感覺為一件實物,任憑任何實物都應感覺為一個形象。所以攝影曾經是超現實主義流派在創作中優先採用的技術手段,因為攝影取得的影像具有自然的屬性:一種真正的幻象。超現實主義繪畫使用製造逼真效果的技巧,並且注重細節的精確,這就是攝影術的一種反證。

顯而易見,攝影的出現是造型藝術中最重要的事件。它解除了困擾,又實現了夙願,使西方繪畫最終擺脫了現實主義的糾纏,恢復了自己獨特的美學。印象派的「現實主義」科學為借托,與製造逼真效果的技法截然對立;況且,只有不再注重外形的模仿時,色彩才能把外形淹沒。後來,在塞尚的作品中,堅實的形態重新進入構圖,但是,它畢竟擺脫了製造幻象的透視法的幾何學。由機械產生的影像與繪畫相頡頏,終於超過了巴羅克的形似,達到了與被攝物等同的水平,迫使繪畫本身也變成了攝影的對象。

既然攝影術使我們能欣賞到直觀上未必能惹人喜歡的原物摹本,又不妨礙我們去欣賞不必以大自然為參照物純畫作,從此,帕斯卡式的指責就毫無意義了。

此外,電影還是一種語言。

不知道是不是你需要的。

㈥ 象徵主義動畫短片有那些最好有劇本詳細點的

這個,我不太了解象徵主義。不知道你有沒看過大友克洋執導的《回憶三步曲》之《她的記憶》,《最臭兵器》,《大炮之街》。好象評價不錯的,但是我看不太懂。尤其是《大炮之街》如果不是先看過簡評,我簡直無法看下去。
你到(優酷)youku.com上很容易就能搜到的(記得先點擊鏈接進入動漫專題,否則有可能搜不到或是很慢)
這三部都很短,希望對你有用

這個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1456514.html
幫你貼個地址

十分鍾以內啊。。。以前看過一個,好象是黏土動畫,講一團小糞球的故事:它很沮喪地認為自己是無用的,可是後來被蒲公英吸收後,開出了美麗的花朵。這個應該是你想要的那種吧?

這個也是二三十分鍾的。。。叫《狗屎的故事》 也叫《 哆基朴的天空》。。。實在是不知道了。。。十分鍾以內象徵主義的動畫短片 //聽說以前有很多動畫短片是用來在電影開播前十分鍾來播放的,比如小鹿斑比,這個不是太清楚了,你從那方面找找看看,說不定有收獲的。。。

㈦ 電影《黑天鵝》中使用的手法是意象主義還是象徵主義呢

就你提的這兩點來講應該是象徵主義~象徵主義是心靈的想像創造某種帶有暗示和象徵性的神奇畫面,不是把一時所見真實的表現出來,而是通過特定形象的綜合來表達自己的觀念和內在的精神世界,在形式上則追求華麗堆砌和裝飾的效果。意象主義是「一剎那間思想和感情的復合體」。當然這些網路都可以搜到~但是更多的我覺得這部電影是一個人內心世界黑暗面的抽象體現,是錯覺的集中表現~更多的是製造一種壓抑、黑暗、自我、眩暈的氛圍~

㈧ 誰能幫忙推薦幾部蒙太奇運用突出的電影

《太陽照常升起》作為一部意識流的文藝片大量運用了不合常規的特寫(比如腳部特寫),凌亂破碎的多重敘事結構,象徵主義的表現手法,因此在這部影片里蒙太奇的運用反倒不是最突出的。
推薦《發條橙子》,十分突出地運用了各種蒙太奇手法,網上的分析文章也不少,再此不再列舉。
《狙擊電話亭》的蒙太奇手法運用也很優秀,在有限的壓縮空間裡面運用以多畫面為主的手法,不斷製造高潮和緊張感,是一部十分優秀的影片。

㈨ 你人生中必看的十部電影有哪些

《賓虛》(第一個得了11項奧斯卡大獎的影片,看過了你就知道經典了)
《勇敢的心》《與狼共舞》(被譽為好萊塢最經典的兩部自編自導自演的影片)
《肖申克的救贖》(它參加奧斯卡那年碰到了《阿甘正傳》但仍然是一部激勵人心的經典之作)
《指環王》三部曲(魔幻類電影中經典之經典,11項奧斯卡大獎)
《泰坦尼克號》(勿庸置疑,11項大獎之經典之作)
《永不妥協》《阿甘正傳》(平常人做不平常的事,激勵人心)
《黑客帝國》(視覺效果的里程碑)
《埃及艷後》(你看了後根本想像不出是在那個年代拍的)
《辛德勒的名單》(斯匹爾博格第一個奧斯卡最佳導演作品)
《拯救大兵瑞恩》(斯匹爾博格第二個奧斯卡最佳導演作品,看了後會產生對戰爭的厭惡)
《黑鷹墜落》(同樣看了後,你不會再想看到戰爭)

㈩ 電影《恐怖油輪》中的象徵主義運用

象徵主義,名詞源於希臘文Symbolon,它在希臘文中的原意是指「一塊木板(或一種陶器)分成兩半,主客雙方各執其一,再次見面時拼成一塊,以示友愛」的信物。幾經演變,其義變成了「用一種形式作為一種概念的習慣代表」,即引申為任何觀念或事物的代表,凡能表達某種觀念及事物的符號或物品就叫做「象徵」。它與通常人們用的比喻不同,它涉及事物的實質,含義遠較比喻深廣。是19世紀末在英國及西方幾個國家出現的一種藝術思潮。

閱讀全文

與象徵主義電影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顏值高的泰國les電影有哪些 瀏覽:121
韓國最2019r級最好看的電影 瀏覽:841
好看的16年美國電影推薦 瀏覽:735
美國電影一年能賺中國多少錢 瀏覽:521
好看的動漫電影推薦校園愛情電影 瀏覽:374
劉瘸子瞎孩子是什麼電影 瀏覽:964
如何使用電影膠片接片器 瀏覽:811
惹巴拉女人電影好看不 瀏覽:804
迅雷電影怎麼轉移別的手機號 瀏覽:225
什麼奧特曼在電影中只出現過聲音 瀏覽:199
阿飛正傳電影院怎麼沒有 瀏覽:969
如何用百度網盤下電影天堂 瀏覽:575
龍牌之謎這部電影怎麼樣 瀏覽:211
他其實沒那麼愛你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366
中國電影為什麼票房預測才排片 瀏覽:179
迪麗熱巴和羅晉演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35
小男孩無限閃現電影拿著斧頭叫什麼名字 瀏覽:71
哪吒重生電影多少錢 瀏覽:887
愛情公寓電影院怎麼沒了 瀏覽:313
赫本演過多少部電影 瀏覽: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