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畫皮》上映遭到網友吐槽,這部電影有哪些槽點
槽點有劇情與倩女幽魂很像,劇情設置隨意,電影的攝影,服化道都不理想,演員飾演的角色沒有內在。
⑵ 有哪些電影被改編成電視劇,有沒有這方面詳細點的資料
很多老一點的抗日戰爭題材的電影都被改編成了電視劇
例如:
電影《小兵張嘎》VS 電視劇《小兵張嘎》
http://ke..com/view/93396.htm
電影《閃閃的紅星》VS 電視劇《閃閃的紅星》
http://ke..com/view/108239.htm
電影《烽火少年》VS 電視劇《烽火少年》
http://ke..com/view/926241.htm
等等……
另外,一些比較好的題材電影也被改編成了電視劇
最典型的就是電影《暖春》VS 電視劇《暖春》
http://ke..com/view/540283.htm
一些科幻片子例如樓上所說
根據《超人》拍攝了《超人前傳》電視劇,根據《終結者》拍出了《終結者外傳》
更是數不勝數
⑶ 被電影帶火的衍生品都有哪些
周邊當然不僅僅限於動漫,很多電影也帶火了一些周邊。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波:那些被電影帶火的周邊,你買過哪些呢?
長江七號
08年,很多人還沒有周邊的概念,但幾乎每一個小朋友都會有這么一個毛絨玩偶,而且都期待著自己也能夠一個活的「七仔」
變形金剛
這可能是最強的系列周邊,幾乎每個男孩子都有一個能夠變形的玩具!
後來孩子們長大了,他們開始期待自己能夠有一輛大黃蜂!
大白
《超能陸戰隊》剛剛上映的時候,大白真的超級火,不論是店裡還是路邊攤都能看到大白的影子,毛絨的、充氣的都有。而且還一度成為男生送給女生最暖心的禮物,畢竟每一個女生都希望自己有一個大白這樣的暖的男朋友。
胡巴
這個能走會跳的小蘿卜真是俘獲了不少少女心,現在看《捉妖記》還是被它萌的不要不要的。《捉妖記2》終於也要上映了,期待小胡巴和他的新朋友能夠再帶起一波蘿卜熱!
小黃人
這個語言自成一體的萌物,到現在也是很多女生的最愛啊!呆萌呆萌的敲可愛!
這些年,你買過那些周邊呢?
⑷ 被電影名字毀掉的電影有哪些呢
《落水狗》:黑幫老大喬·卡伯特和他的兒子艾迪召集了六名強盜,准備到珠寶店搶劫一批天然鑽石。這六個人彼此各不相識,甚至連對方的姓名都無從得知。喬為了保持機密,以顏色作為代號分別給六人起名,影片值得觀看,只是這名字我也是不想說什麼了 。
⑸ 軍事常識:有哪些被電影玩壞了
1、飛行員沉著冷靜,駕機不斷左右搖晃,敵機瞄準圈始終無法鎖定。之字形移動的方式,人躲避槍械瞄準也許是有效的,但對於戰斗機,只會降低飛機用於空中格鬥所必須的機動能量。無論敵方導彈引導頭鎖定還是航炮發射的彈幕,都會更容易擊中。
2、危急時刻,一顆手榴彈扔出去,頓時好幾個人被炸飛。即使整個人趴在手榴彈上,也不至於被炸飛上天。
3、電影里常看到使用激光瞄準器瞄準,激光瞄準點穩穩地落在敵人的眉心或胸口。現實中軍用裝備激光瞄準器多為紅外激光,正常情況下人眼是看不見光斑的。通常瞄準距離不超過10米,最多不過20米。
⑹ 國產電影蓬勃發展體現在哪些方面
日前有媒體評論稱,2017年,對於中國電影市場來說,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年,這一年中國的國產電影類型蓬勃發展,體現了獨特的文化基因。
業內人士表示i,2017年上映的電影《綉春刀Ⅱ:修羅戰場》可以說便是武俠類型電影的升級版本,電影擁有著傳統武俠片的視覺外觀,以古裝呈現,人物懷著高強的武功,但人物在價值取向上卻具有了當代人文精神。
希望更多類型的國產電影可以不斷推出!
⑺ 電影的要素有哪些
電影的構成是時間和空間
電影的製作:第一、 劇本
我們的劇組存在的最大的問題,也就是導致這次拍攝混亂的主要因素--無完整的、詳細的劇本。
誰都明白劇本是「一劇之本」的道理。它是製片的工程的藍圖,是影視拍攝的依據,還可以說是用錢買來的故事,又是可以賺錢的文字與符號。所以對其一定要有一個詳細的研究,一要研究它的商業性、可看性;二要研究它的思想性、藝術性;三要研究它的拍攝難度;四要研究它的發行方法和成本回收形勢,有了以上的基礎,才能讓投資者有足夠的信心來投資。劇本也有2個作用,1)為合理安排製片計劃與進度提供足夠的材料。2)是導演在拍攝影片時應該遵循的指南或計劃。
劇本寫的越詳細,越清楚,預算就越精確,雖然在劇本成文前也有一些方法可以初步估計出影片的大概費用,但這種作法從財務管理的角度講是危險的。(這個危險性已經在現在的劇組里暴露的很明顯)從10月26日進組那天開始,每天都在研究如何去寫完劇本。直到11月24日開機,還沒有一個成型的劇本,所以就不會有分鏡頭劇本。分鏡頭不出來,美術出圖受影響,許多籌備期應完成的指標挪到拍攝期去消化,加大了拍攝期的工作量,各部門超負荷運轉,必然影響效率。本來可以建成一個短小精悍的組,由於上述原因,就不得不組織成現在的一支龐大臃腫的隊伍。多用人多用車,多吃多住多花錢,這樣成本不超支那才是怪事呢!
還有,電影既然是一門綜合藝術,就不應該只是導演心中有數,還應該讓全體工作人員心中有數,每一個細小的環節都馬虎不得。導演要是拿不出分鏡頭劇本,怎麼要求下面的部門?罵人的底氣都不足,只能將就湊合。可是這樣一來,每道工序減點分數,怎麼能保證影片的質量?但我們的導演卻在這種情況下,依然還是很威風。(事跡很多,想必大家多少都知道一些)
那麼以上的問題導致了什麼樣的結果呢?就是造成了現在的拍攝周期延長、成本加大、拍攝質量也受到了影響。同時,因超負荷運轉,各部門產生了煩躁的情緒,在拍攝的過程中,部門之間相互扯皮,相互推委,相互埋怨。
劇組每天的最低消耗在6000-8000元,是在拍攝期,而沒有分鏡頭劇本就匆忙上陣所延長的時間恰恰都在拍攝期。超期1個月就要超支18萬到24萬元,所以我認為,寧肯准備劇本多花1年的時間,也不要到拍攝中去改劇本、分鏡頭,拍電影的大忌之一就是在開機後改動劇本的主題結構。
在電影界里,確有無劇本拍出傑作的,過去有,以後還會有。只有製片人(投資者)非常熟悉並徹底掌握自己要拍的內容時,才能在沒有劇本的情況下成功的拍出一部影片。無劇本一般拍出來的都是一些藝術片、地下影片、一次性事件以及記錄片和新聞片。我們這次所拍攝的影片,是故事片也是商業片,是准備參獎的影片,怎麼就可以在沒有詳細、完整的劇本,而且沒有對其的前景詳細研究的前提下,草率的開機呢?作為未來的製片人,我們不能不考慮以後所需要的是一種什麼形式的電影,是商業片?還是藝術片?當然,這里有一些人為的、也是我們不可改變的因素所在。那麼通過這次的經歷,或者說是一個教訓,是否會給我們以後電影事業的發展敲一個警鍾?
第二、 攝制計劃
電影的攝制工作與工序雖然很多,但一些基本步驟在各種電影的攝制中都是相同,只是沒有絕對的規章和程序可遵循。每一部影片、每一個製片人和每一具體的工作環境或多或少各有獨特之處,因此需要適當制定一部影片的攝製程序以符合具體情況的需求。
攝制計劃是非常重要的,那我先要介紹一下它的重要性。
攝制前期要有一個准備工作,它包括一部影片開拍前須做的全部工作。計劃應該由一個能夠發展成劇本的中心思想開始。也就是說,故事片通常開始於一個故事或者故事梗概,還是上面所提過的劇本的問題。將劇本轉到製片主任手中,他會以專業的角度,分門別類地把劇中每一個人物、道具、特級效果和拍片所需要的項目挑選出來,再將劇本復印若干份,分發至美術組、道具組、攝影組等,請他們分析劇本並根據自己的專業要求提出一分詳細的計劃。根據各工種提出的詳細計劃,擬定出攝制計劃和預算,這是非常重要的。
攝制計劃工作也是很嚴謹、具體並且全面的。攝制組要嚴格按照劇本和詳細的攝制進度表工作,製片主任對每一項活動要事先有所計劃,例如:這次拍戲,12月27日,在學校拍攝第劇本第31組 ,日景,除導演、工作人員及演員等,還需要學生1322人以及PEGASUS大搖臂攝影機,還需要當地的警察來封路並且維持秩序等。那麼製片主任要預先通知器材、學校、公安局等各部門做好配合。就上述的例子,需要很多書面的材料,如介紹信、邀請函、便條等,如果不能預先做好准備,那麼就要出大亂子。這次就是由於沒有一個擬定好的的拍攝計劃,導致從北京先力公司臨時調來攝影器材。從而價格比提前談好的要高。而且拍攝這組鏡頭的時間與學校的活動時間相抵觸,又臨時做好了好多工作才得以正常的拍攝。(這不是製片主任的責任,也不是製片部門的責任。
攝制前的計劃工作並不隨著影片的開拍而結束,它貫穿於影片製作的始終。在一部影片拍攝期間,要隨時檢查計劃執行情況,以便了解預算的執行,何時還會出現重大問題。類似以上的問題,在這次拍攝過程中有很多,數不勝數。其中劇組有一天休息的原因就是沒有拍攝計劃,不能很好的去置景,而導致劇組停工。還有一次,臨時改變劇本,距拍攝還有5個小時的時間,才通知美術組開始進行工作,那麼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在2個月的學習過程中,我將攝制計劃分四個階段:1、制定計劃階段 時間為一個月,主創人員選景、布景設計同時進行。2、籌備階段 確定各項指標 化裝服裝和道具、攝影置景以及燈光、歸納場景安排日程、每場需要多少工作日、轉場以及技術方面的考慮。3、要制定出2套拍攝方案 防止有突發事件,例如天氣,自然災害以及政府行為,一旦開機之後就不要停。4、要及時沖洗膠片審樣片、做好後期製作計劃。
第三、 資金的使用與成本控制
從宏觀上講,我們劇組在資金的管理上做的還不錯,就是採用了分段管理,這樣是控制資金的好辦法。它可以防止寅吃卯糧的現象。以避免大手大腳地盲目花錢和協助一些有企圖的人亂要錢。同時公司也可以統籌支配。但我們劇組卻沒有嚴格遵循「沒有分鏡頭劇本不能開拍」和准備工作沒有就緒不能出發的原則,雖然是要求每一筆開支都有預算,但卻沒要求每一筆預算都要有計算根據。當然,我們要承認「沒有分鏡頭劇本不能開拍」並不是我們這些人所能控制的。
簡單說一下電影目前資金使用及成本控制上存在的問題。①一部電影,按常理來說,演員的費用要佔1/3,我們這部電影的工作人員的費用已經佔了1/2。這是很不合理的現象。其中不合理的地方我簡單舉例說明幾項。
1、例如:某導演基本上沒有導過幾場戲,導過的戲也被否定了,重新補拍,他的酬金仍然是不變的,WHY?由於補拍,導致膠片使用量增加,每一場戲要最少按8本膠片算,1598元/本,那麼8本膠片就是12784元,補拍3場戲就要38352元。(這個數值僅供參考,不是完全准確)導演,我現在的理解,是一個動詞,而不是名詞。作為一名導演,每天都閑在那裡有什麼意義?
2、劇組的攝影師
3、道具組的人員增加
4、外請其他導演來導戲
5、服裝的預算超支
6、所需要的群眾演員得不到很好控制
綜上所述,雖然每筆的費用看似很少,但都是由積少成多。以上才是簡單列舉幾條,住房、交通、隨意制定的演員費用、租用來的道具一直不用、能租用的道具都買新的、能借不去借而是買新的,相信在每天的財務報表裡面也會體現出一些問題。在平時的資金支出上,很難能做到控制,本應該由製片部門去做的事情,現在全部是由各組自己來操作,也沒有貨比三家的做法。我們所制定的財務管理制度,現在只是遵守報銷與請款兩項。
顯然,電影行業與其他的行業不同,它包括了一些每天或每分鍾都在變化的因素,每項工作完成的時間、費用可能都已計劃得很精確,甚至以分秒計算,但是製片工作中不可控制、無法預見的變化因素太多,計劃和預算隨時都有落空的危險。因此必須制定應急預算以應不測,也就是說做出總預算內的20%,用於應急,這也是在攝制工作中特殊的項目。
⑻ 票房被檔期嚴重影響的電影究竟都有哪些
我認為一部好的影片會遵循它的故事情節,類型和陣容等多個方面進行選檔,而在這之中比較占優勢的就是節假日檔,因為這個時候會有更多的人有空閑時間選擇去影院觀摩這場電影。雖然這些電影雖然被檔期影響,但是口碑卻很好。
例如《東邪西毒》投資1000萬港幣,上映後取得了900萬港幣的票房。當時還有媒體調侃他們白天哭喪著臉拍《東邪西毒》,到了晚上又樂呵呵的去演《東成西就》。用一部電影賺來的錢去投資另一部虧錢的電影。其實好口碑的電影反而不會因為檔期而湮沒。
⑼ 有哪些軍事常識被電影扭曲
1、霰彈槍沒法把人打飛,不會在地上炸出一個坑,更不會一槍打爆一棟房;
2、桌椅、房門(鋼質防盜門除外)、磚牆(承重牆除外)、車門根本擋不住子彈(磚牆可防手槍子彈,但在步槍面前無能為力);
3、手雷拉環無法用牙咬開;
4、沙漠之鷹只是靶場的玩具,從來不存在什麼「世界頂級特種兵標配武器」;
5、AR/AK這類突擊步槍及MP5這樣的沖鋒槍在連發狀態下只能持續射擊幾秒鍾(使用大容量彈鼓除外),且絕大部分子彈都會朝天發射;
6、MP5K/MP7/烏茲這類單手持有的連發武器在現實中很少單手操作,因為無法保證精度,不過捷克的蠍子因為使用的是後座減弱的.32ACP彈所以可單手連發;
7、分解的狙擊步槍重新組裝後必須經過歸零試射才能保證一定的精度,電影中的職業殺手們組裝完步槍後除非潛伏滲透到目標面前才能保證首發命中
8、狙擊步槍的歸零涉及到數學運算,同時還要依靠射手本身的經驗與訓練,並不是說只要把任意距離上的目標納入十字瞄準線正中就能命中(真正的軍用瞄準鏡都不是簡單的十字瞄準)
9、狙擊手對決時擊中對手瞄準鏡中央其實並不能保證擊穿,更別說打爆對方眼珠再爆頭了。瞄準鏡內部有大量部件,這些都是阻擋子彈前行的障礙(蘇聯二戰時配備的結構簡單的PU鏡是極少數例外)
10、海拔、溫度、濕度、地理環境都是影響射手發揮及子彈飛行的重要因素,心理素質再強悍的射手都無法保證在任何環境下一槍命中,一槍一命只是美好的遐想
11、狙擊手最重要的素質不是槍法,而是觀察與隱蔽,現實中狙擊手忍凍挨餓憋尿多日持續向後方報告目標行蹤,最後一顆精確制導炸彈搶功的事不是沒發生過
12、影視劇看重的是視覺沖擊力而不是實用性,米尼岡轉管機槍/AA12霰彈槍/沙漠之鷹手槍都不是輕步兵部隊會裝備的武器。米尼岡需要靠電力驅動,所以我們只能在電影中看到肌肉男扛著米尼岡耍帥
13、特種部隊無法正面對抗正規部隊,特種部隊只是經過特別訓練、能執行特別任務的成建制精銳部隊,並不代表他們是超人
14、特種部隊中不存在蘭博和州長這樣的筋肉怪,過於壯碩的肌肉是行軍時的負擔,一般來說游泳運動員菲爾普斯那樣小塊型的肌肉才是輕步兵需要的
搭車推薦兩部劇集,英劇《極限武力》和美劇《The Unit》,都是較受軍迷認可的軍事劇集。片中SAS和Delta兩支王牌部隊成員都有一些脫衣鏡頭,可以看到都是普通中年男子會有的身材,不存在什麼八塊腹肌人魚線之類
15、真正的定時炸彈不會用顏色區分線路,甚至不會按個時鍾告訴你時間(這點存疑,因為我也沒見過真的定時炸彈)
16、消音器能有效降低子彈發射葯的噪音,卻無法消除槍械本身部件運動發出的聲響,而且很多時候還要配合專用微聲子彈才能生效。消音器的作用在於改變槍彈聲音特徵以及消除槍口焰,後者在夜間射擊時對射手的干擾才是最致命的(分貝值那個記錯了,感謝 @CHENXUAN SHANG 指正)
17、子彈、哪怕是手槍子彈也是具有極強穿透性的,影視劇中看到男女神即將中槍千鈞一發之際沖上去擋在男女神面前唯一的後果就是兩人一起中槍,而且因為已經貫穿了擋槍備胎的身體所以反而會在男女神肉體上製造出更大的貫通口
18、匪徒挾持人質站在窗前時即使露出整個腦袋也別輕易射擊,子彈穿透玻璃時會產生變向極有可能打中人質,而打中玻璃時產生的碎片也會先打中人質造成傷害。幾年前南京的公交車人質劫持案中特警狙擊手就是由於缺乏必要的訓練貿然開槍傷及人質,不同品牌和材質的玻璃的折射率也是不同的,需要在訓練時通過大量實彈射擊進行歸納
19、同一口徑、不同品牌的子彈因為彈頭質量、發射葯的不同在飛行軌跡上也是有差別的,射擊訓練就是通過大量實彈射擊掌握這些彈道資料,現實中的射手對於槍、鏡、彈的選擇都是極為慎重的
20、Zippo、諾基亞、酒壺、銀元、懷表、勛章甚至空彈匣等都不防彈,流言終結者和國內的男人裝、好奇心實驗室(好像是叫這個名字)都做過類似的實驗,好奇心使用的還是5.6毫米運動步槍彈,結果所有物品都一槍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