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現在有哪些電影公司,並且分別介紹一下!
1中影集團2上影集團3八一製片廠4上海製片廠5長春電影集團
中影全稱中國電影集團公司。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簡稱「中影集團」)是經國務院批准,於1999年由原中國電影公司、北京電影製片廠、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中國電影器材公司、電影衛星頻道節目中心、北京電影洗印錄像技術廠、華韻影視光碟有限責任公司等8家單位組成,是以影視產業為依託,多種產業綜合發展的國內一流的大型電影集團。 中影集團的發展戰略是,創造品牌、佔領市場、立足國內、走向世界。
擁有50多年歷史、拍攝了近千部影片的北京電影製片廠和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為中影集團奠定了影片製作品牌的基礎。1999年組建以來,集團創作生產了《橫空出世》、《張思德》、《花妖新娘》、《無極》、《雲水謠》、《我們倆》、《六月男孩》、《看車人的七月》、《寶葫蘆的秘密》等200多部影片,贏得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和良好的經濟效益、吸引了一批國內外優秀製片人才和多家國內外著名公司加盟合作。
中影集團電影數字製作基地(國家電影數字工程)是國家「十一五」文化發展規劃綱要中的重大文化產業項目,也是北京市首批文化創意產業項目之一,被列為2008年北京人文奧運工程項目,可滿足各種影視製作需求,為全世界的影視製作人提供一站式、高品質的服務。
中影集團擁有完善的市場發行體系和豐富的影片營銷經驗。《張思德》、《雲水謠》等多部重點影片的成功發行,《無極》、《功夫》、《滿城盡帶黃金甲》、《霍元甲》、《夜宴》、《十面埋伏》等商業巨片超億元的票房佳績,進一步確立了中影集團在影片發行市場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近年來,中影集團通過參股的方式,組建了七條電影院線,簽約加盟影院達400多家,票房佔全國市場份額一半左右。目前,中影集團正在組建一條控股院線,目標是百家影院、規范化管理、規模化運作、優質化服務,提高控制力和影響力。
中影集團是全國唯一擁有影片進口權的公司,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家電影機構有著密切的業務往來。中影集團還致力於國產影片的對外輸出,其每年舉辦的「北京放映」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個國產影片的國際展銷市場,成為海外了解中國電影文化的重要窗口。
中影集團的成員單位電影衛星頻道節目製作中心(CCTV-6),是唯一的國家級專業電影頻道,每天播出10部中外故事影片和各類動畫片、紀錄片、專題片。近年來,該頻道承辦了中國電影華表獎、金雞百花電影節等大型電影慶典活動,並在奧斯卡金像獎等國際重大電影頒獎典禮當天做全程轉播。1999年,電影頻道開始組織拍攝數字電影,用於電視播映,產量達每年110部左右。
中影集團的發展目標是,突出主業、做大做強、以影視製片、電影數字製作基地、發行放映、院線投資、電影進出口、電影頻道等為支柱,全面帶動洗印加工、電影器材營銷、後電影開發、光碟生產、,媒體運營、廣告、物業管理和房地產開發等多種產業綜合發展。
上海電影集團公司
上海電影製片廠
中國電影企業。以生產故事片為主 。1949年6月 ,中國共產黨接管了國民黨在上海的中央電影企業總管理處及其一廠、二廠,中國電影製片廠攝影場和上海實驗電影工場等機構,由夏衍等負責在此基礎上籌建電影廠。1949年11月16日上海電影製片廠正式成立 。1950~1952年 , 上海長江電影製片廠、昆侖影業公司 、文華影業公司 、國泰影業公司等8家私營電影企業聯 合組建 為國營 的上海聯合電影製片廠 。1953年 2月上海電影製片廠與上海聯合電影製片廠合並 ,仍沿用上海電影製片廠廠名。此後它成為中國影片生產基地 ,拍攝了許多優秀影片,如《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 》、《女籃五號》、《林則徐》、《聶耳》、《紅色娘子軍》 、《 枯木逢春 》、《 李雙雙 》、《舞台姐妹》、《白求恩大夫》、《苦惱人的笑》、《天雲山傳奇》、《巴山夜雨》、《城南舊事》、《秋天裡的春天》、《芙蓉鎮》等。
1957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曾一度改為上海電影製片公司,下設3個電影製片廠 :江南電影製片廠 、海燕電影製片廠和天馬電影製片廠。不久,撤銷江南廠,上海電影製片公司改建為上海市電影局。1973年後,海燕廠(當時名為紅旗電影製片廠)和天馬廠(當時名為東方紅電影製片廠)重新合並為上海電影製片廠。
補充: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美術電影製片基地,成立於1957年4月。她是融美術片、兒童片的製片、製作、發行、放映及圖書、雜志、音像製品、多媒體產品的出版、發行、銷售;版權授權經營與開發:兒童卡通服裝、玩具、文具禮品的開發與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影視文化機構。
這里匯集了蜚聲動畫影壇的編劇、導演、美術設計師、攝影師、作曲家和技術專家,具有較強的影視動畫片創作、製作和衍生產品研發實力。
50多年來,《大鬧天宮》、《牧笛》、《三個和尚》、《寶蓮燈》等優秀作品享譽國內外,獲得了包括丹麥歐登塞童話電影節「金質獎」、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及中國電影「金雞獎」、「華表獎」、「童牛獎」等在內的200多個獎項。在致力於發展中國民族動畫片的同時,還和法國、德國、美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合作拍攝了《狐狸列那》、《諾亞方舟》、《不射之射》、《環游地球八十天》、《番茄醬》、《鴨子偵探》、《天才發明家》等影視片。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具有較完善的影視發行網路。所創作的影視動畫片發行至東南亞和歐美地區;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動畫片電視播放欄目《卡通王》在全國近30家電視台播出。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擁有上海億利美動畫有限公司、上海卡通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卡通王》雜志社和上海美術電影專修學校等實體,以動畫產業化發展為目標,為社會各界提供影視片、廣告片的製作、形象設計、卡通產品的研製開發、製作和動畫片創作人才培養等服務。
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是中國唯一的軍隊電影製片廠,位於北京市豐台區六里橋北里, 佔地面積392.1畝。1951年3月,以總政治部軍事教育電影製片廠名義開始籌建,1952年8月1日正式建廠,命名為解放軍電影製片廠,1956年更名為八一電影製片廠。該廠於1952年攝制完成的第一部電影為軍事教育片《河川進攻》,1952年完成第一部紀錄片《荊江分洪》,1952年譯制完成第一部漢語教學片《神經系統和條件反向反射》,1955年投產第一部故事片《沖破黎明前的黑暗》,1960年完成中國第一部立體紀錄片《灕江游記》,1982年起攝制第一部電視劇《考場》,1988年起開始攝制美術片。
八一電影製片廠始建於1952年8月1日,以拍攝軍事題材影視片為主,是一個具有攝制故事片、軍事教育片、新聞紀錄片、國防科研片、電視片和電視劇等多片種生產能力的綜合性電影製片廠。
半個多世紀以來,八一廠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鞏固提高部隊戰鬥力服務的方向,大力弘揚我軍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拍攝各類題材電影作品2400餘部。其中有故事影片240餘部:從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沖破黎明前的黑暗》《柳堡的故事》《英雄虎膽》《永不消逝的電波》《回民支隊》《戰上海》《林海雪原》《地道戰》《野火春風火斗古城》到七八十年代的《閃閃的紅星》《歸心似箭》《四渡赤水》《風雨下鍾山》《巍巍昆侖》,直至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革命歷史題材戰爭巨片《大決戰》《大轉折》《大進軍》的誕生——波瀾壯闊的革命戰爭,異彩紛呈的電影畫面,熠熠生輝的銀幕形象,為中國乃至世界電影畫廊增添了光輝一頁。
進入新世紀,八一廠又攝制完成了《沖出亞馬遜》《驚濤駭浪》《驚心動魄》《情暖萬家》等一批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故事影片。尤其是近年來,在配合黨和國家中心工作及重大慶典紀念活動中屢有建樹: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時,推出了《太行山上》、《八路軍》;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時,推出了《我的長征》、《雄關漫道》;在紀念建軍八十周年時,推出了《八月一日》、《士兵突擊》等一系列屢獲大獎的優秀影視作品,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
「用光影寫史,為軍旗增輝」,是八一電影人的崇高使命和神聖職責。隨著電影產業化進程的逐步推進,曾經締造了無數輝煌與榮耀的八一廠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八一廠一定會奮發努力,始終不渝的堅守主流文化陣地,堅持繁榮先進文化,建設和諧文化。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謳歌英雄,展示崇高,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推出更好更多的優秀作品,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譜寫新的篇章。
北京懷柔中影基地——揭秘中國電影「好萊塢」
好萊塢一直是世界電影的「夢工廠」,那裡雲集了全球頂級的影視工作團體,每年好萊塢製造的影片風靡全球。那麼大洋彼岸的中國是否也有自己的電影「夢工廠」呢?
近日,在通往位於懷柔區楊宋鎮的中影集團電影數字製作基地的道路上,國內外的電影人絡繹於途。本月11日,中國電影集團與好萊塢克萊斯特公司共同成立的年產1.5億張DVD/CD的合資公司華韻公司將進駐懷柔中影基地。
是什麼「魔力」讓中影基地成為了眾多影視巨頭的關注點?日前,本報記者特地前往懷柔中影基地,揭秘這個中國電影的「夢工廠」。
整體規模:5000平方米的世界第一大攝影棚
基地建成後,將具備年製作80部故事片電影、100部數字電影、200部電視電影、500集電視劇和動漫影片的生產能力,成為中國第一,世界最集中、最大的影視前後期製作基地。
總投資20億元、一期工程佔地523畝、總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16座攝影棚、最大攝影棚5000平方米、年產故事片電影80部、數字電影100部、電視電影200部、電視劇500部(集)……這中間的每一個數字都代表著中國電影業的一個新的紀錄。
進入中影集團電影數字製作基地,枯燥的數字變成了現實。
雖然正在施工中的一幢幢建築還被綠色的施工防護網包裹著,但是置身於由20多座體量巨大的單體構成的建築群中,眼前的一切只能讓你用「壯觀」這兩個字來形容。
雖然此前已從中影基地項目經理田增順的介紹中對這個亞洲最大的電影基地有了初步的概念,但是,一旦身處其中仍不免產生一種震撼的感覺。
5000平方米攝影棚坐落在基地的一隅,正在進行棚頂最後幾個桁架的吊裝。這座面積在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攝影棚,長100米,寬50米,高22米,其面積與一座足球場相當。
為何要設計建造如此之大的攝影棚呢?中影集團總工程師陳飛說,目前,國內最大的攝影棚是北影廠的1700平方米攝影棚。由於攝影棚的面積不夠大,許多影片拍出來的效果不理想。重拍《夜半歌聲》時,劇組裡面只能搭建一座「縮水」的歌劇院,即使這樣,許多參加影片拍攝的歌劇演員還是感動得哭了,因為他們一生的夢想就是能在一座真正的歌劇院里演出。
陳飛說,這座5000平方米的攝影棚建成後,可以為導演提供更大的想像空間和發揮的空間,能夠滿足一些特殊場景和特大場景拍攝的要求,使拍攝出來的影片真實感更強。劇組既可以在裡面搭建一整條街景,也可以搭建劇院等大場景,這樣劇組拍攝可以不受白天和黑夜及刮風下雨的影響,能大大地縮短影片拍攝的時間。「五一」過後,已被列入「人文奧運工程」的《梅蘭芳》劇組就要進入基地開機拍攝,將在5000平方米攝影棚里再現一個完整的老北京戲園。
陳飛介紹說,基地建成後,將具備年製作80部故事片電影、100部數字電影、200部電視電影、500集電視劇和動漫影片的生產能力,成為中國第一、世界最集中、最大的影視前後期製作基地。另外,佔地面積252畝、計劃投資2.1億元的二期工程外景地將於近日動工,為《梅蘭芳》等劇組搭建永久性的外景。
中影基地提供了2億元購買設備的專項資金。在基地將要購置的1537台(套)影視設備中,90%以上的技術設備實現了完全數字化。
「中影集團電影數字製作基地的硬體將有一個量級的提升。」陳飛興奮地說。「基地將配套買到世界上最先進的設備。在基地將要購置的1537台(套)影視設備中,90%以上的技術設備,包括攝影、燈光、錄音、編輯剪接、數字製作等設備都要從美國、德國、日本、英國、義大利和法國等國引進,把原來的模擬技術設備全部更新,實現完全數字化。」
目前,中影集團現有最好的攝影機還是上世紀90年代的產品,從技術上已落後了好幾代,而且配套的鏡頭還不足,根本無法滿足拍攝的需要。陳飛總工程師說,「這次我們計劃購進10台德國阿萊牌最新一代的攝影機,並且每台攝影機要配10隻以上的鏡頭」。
中影基地還將引進最先進的製作數字特技效果設備和軟體,為製作高水平的數字特技效果提供有力的保證。目前,由於受技術和設備的影響,一些國產的大片都到國外洗印,日前,北影洗印廠經與柯達公司合資成立了華柯公司,無論是技術還是質量都達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平。
陳飛說,中影基地無論是在規模上還是在設備的先進性上都奠定了其在中國電影業的「旗艦」地位,同時基地也為導演和劇組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創作空間,為大師級的導演和可能成為大師的電影人構建了一個世界一流的平台。
製作能力:影視前後製作一條龍服務
劇組只要拿著劇本和錢進入中影基地,就可以拿著拷貝出門,甚至可以在這里把影片刻錄成DVD。一句話,電影前後期製作的全過程都可以在這里完成。
這幾年,在國內,大大小小的影視基地可以說是「遍地開花」,同樣稱為「基地」,中影集團電影數字製作基地有何不同呢?
陳飛介紹說,那些基地不管大小其實只是一個外景地,中影基地則是一個真正的工廠化、現代化的STUDIO,是一個從構思劇本到刻錄光碟,從前期拍攝到後期剪輯無所不包的,具有世界一流管理、一流設備、一流技術、一流配套設施的花園式片場。劇組只要拿著劇本和錢進入中影基地,就可以拿著拷貝出門,甚至可以在這里把影片刻錄成DVD。一句話,電影前後期製作的全過程都可以在這里完成。
中影基地內建有攝影棚、服裝道具庫,攝影、照明器材庫,化妝用房,置景車間,剪錄業務用房,影片資料及數字電影製作中心,網路配送中心,動畫漫畫製作中心,影視作品傳播中心,行政管理中心,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和公用配套設施,將形成融影視創作生產、院線建設和數字電影製作、洗印加工、影片進出口、發行放映、電影器材經營和營銷、電影產品開發、光碟生產、媒體聯營、廣告製作、物業管理、房地產開發等主業突出和多種產業共同發展的中國最大影視基地。
2008年7月,中影基地一期工程將全面投入使用,中影集團旗下13家子公司中除發行公司和電影頻道外,國內數字特技效果製作的「龍頭老大」華龍公司等11家子公司將悉數遷入懷柔中影基地。
屆時,還會有包括製片公司、影視器材租賃公司、服裝道具租賃公司、後期製作公司、動漫製作公司等幾十個相關公司集聚到中影基地。
優惠政策:成為北京首批文化創意集聚區
中影基地從建設之初即受到了北京市的關注和大力支持,中影集團電影數字製作基地可謂是「生逢其時」。用中影集團懷柔基地項目部一位工程師的話說,這個項目從征地到開工建設,從懷柔區政府到楊宋鎮政府甚至當地老百姓都十分支持,讓我們的工作超乎尋常的順利。
中影基地從建設之初即受到了國家和北京市的關注和大力支持,先是被列為「國家電影數字工程」,繼而國家又為其提供了2億元的設備購置專項資金。北京市把「中國(懷柔)影視基地」正式認定為北京市首批10個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之一。
《北京市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加快發展,使其成為首都經濟的支柱產業。為此,北京市政府決定設立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專項資金,3年投入5億元,用於支持集聚區的基礎設施、環境整治和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懷柔區依據《北京市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研究制定了《懷柔區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若干政策》(初稿),編制了「中國(懷柔)影視基地發展研究」,正在著手編制影視基地產業發展規劃、空間實施規劃、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和產業的戰略實施方案。
另外,懷柔區不斷加強中國(懷柔)影視基地基礎設施建設,今年計劃投資6.3億元,建造10條道路,同時進行道路附屬設施建設。目前,該項目已由市政設計院完成了可研性報告,並已辦理了規劃、土地、環保等相關審批手續,即將動工。
目前,懷柔影視基地已經有中影集團、飛騰影視公司、百匯演藝學校、中視騰飛文化交流公司等近10家影視公司入駐。
未來規劃:承接全國一半以上影視製作
中影集團電影數字製作基地建成後將佔全國影視生產能力的60%,並承擔全國1/2以上的影視後期製作任務。
影視製片公司總部集聚中心將可引進國際級影視企業10至15家,國內外中小型影視企業100至150家,吸納勞動力2萬至3萬人,實現年產值100億元以上。
中影集團電影數字製作基地這個建成後將佔全國影視生產能力的60%,並承擔全國1/2以上的影視後期製作任務的中國電影「夢工廠」落戶懷柔,使懷柔驟然成為世界電影界注目的焦點。
正如懷柔區副區長周東金所說,懷柔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具有較好的基礎,1995年建成的飛騰影視城,目前已累計拍攝《大宅門》、《紀曉嵐》等100多部影視劇。中影基地的落戶為懷柔影視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核心資源。2006年12月14日,在首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上,「中國(懷柔)影視基地」被正式認定為北京市首批10個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之一。懷柔區三次黨代會、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提出建設「文化新都、宜居名城、和諧懷柔」的奮斗目標,建設「文化新都」目的之一就在於立足自身優勢,加快以影視產業為龍頭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全力打造中國影視基地,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全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推進北京產業結構調整做出我們的貢獻。
周東金還介紹說,懷柔將圍繞影視基地包裝一批重點的配套功能性項目。一是影視版權交易中心,主要提供影視版權登記、確認、維護、展示與傳播、交易等相關服務。二是懷柔影視文化評審交流服務中心暨影視酒店,提供影視研討、影視交流、影視慶典,以及商務、辦公、休閑等為一體的復合型、綜合性主題酒店服務。三是影視製片公司總部集聚中心為製片人提供優質的生活、工作環境,吸引國內外知名製片人來此生活、工作。四是北京電影學院動漫學院,專門培訓電影(電視)、動漫(游戲)等專業人才。五是與康鴻集團公司合作建立國際動漫基地。
到2010年,「中國(懷柔)影視基地」將完成影視製片公司總部集聚中心、動漫基地、影視教育培訓基地、影視旅遊中心四大功能區的建設,其中,影視製片公司總部集聚中心將可引進國際級影視企業10至15家,國內外中小型影視企業100至150家,吸納勞動力2萬至3萬人,實現年產值100億元以上。
位於雁棲湖西岸的電視創意產業園,佔地近200畝,總投資將超過15億元,是中國(懷柔)影視基地集聚區輻射區的重點項目。電視創意產業園是以大型電視連續劇《紅樓夢》、《孔子》製作為基礎,集演員培訓、電視劇製作和技術服務為一體的電視劇製作基地。經頗具影響的「紅樓選秀」活動選出的500多名演員將來懷柔進行培訓,電視創意產業園將與中影集團影視基地形成「南影北視」的格局。
惡心的消息,天津盤山亞洲華人影視城比北京這個大的不能再大了~
北京人的帖子一向惡心。...~~~~~~~~
YOU比那帖子還惡心,我都不想說了~
台風姐今天來**了?
這帖子跟你沒關系,少在這兒廢話
搞笑啊 北京人希望 全世界都在北京
YY
是不是很多人還沒聽說過橫店啊??
還中國的好萊塢, 火星人啊你??
天津盤山亞洲華人影視城定位是「亞洲好萊塢"規模亞洲第一,北京那個根本算不上什麼~也就小打小鬧的~
北京人守舊的頭腦早晚害了他們自己
中國人太不自信了
動不動就XX的"好來屋"
看來我國的電影事業距離發達國家還很遠.
來比比規模吧~讓你先死心!
薊縣將成「中國好萊塢」
亞洲規模最大 規劃佔地28平方公里 形成以影視傳媒為核心的文化產業集群
主要功能定位「兩中心+兩基地」
影視展覽交易中心
娛樂休閑體驗中心
影視創作製作基地
歷史文化景觀基地
本報訊(記者陳忠權通訊員王衛剛 張旭)目前亞洲規模最大、以影視、動漫為主題的華人影視城項目簽約儀式,日前在薊縣漁陽賓館舉行。據悉,該項目坐落在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盤山西麓、許家台鄉北部,預計投資100億元,規劃佔地28平方公里,建設用地5平方公里。
薊縣地處燕山南麓,歷史和文化積淀深厚,自然環境優美,旅遊資源豐富,有天津後花園的美譽。近年來,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該縣確定了構建中等旅遊城市的發展定位,依託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大力發展旅遊休閑度假產業和文化產業,一些大項目相繼落戶。當今世界,文化產業是有效需求高速增長、市場前景十分廣闊、經濟效益非常誘人的朝陽產業,已經成為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戰略產業和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北京華人文化集團看好薊縣的歷史文化底蘊、區位自然優勢和良好的投資環境,擬用十年時間開發建設亞洲最大的以影視、動漫為主題的華人影視城項目,其主要功能定位是「兩中心+兩基地」,即:影視展覽交易中心,娛樂休閑體驗中心,影視創作製作基地,歷史文化景觀基地,形成了影視傳媒為核心的產業集群。
項目建設所在地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盤山,是中國歷史上十五大名勝之一,自然風光秀美,歷史積淀厚重,為華人影視城項目的發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華人影視城項目屬於國內最大的文化設施,其中將有印度堡萊塢、韓國拍攝基地、法國戛納影視城的部分投資,對於該縣構建具有相當競爭力的影視文化產業集群,承接北京、天津等城市的文化產業輻射和轉移,形成環渤海經濟圈的文化產業中心,都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北京那村兒里才20億?別打腫臉沖胖子了,給納稅人省點血汗錢吧~吸血鬼們~
盤山西麓,將建設世界知名、亞洲第一、全國最大的華人影視城,形成以投資300億元的華人文化產業園區項目為標志的文化產業中心。盤山華人影視城規劃面積28平方公里,建設面積5平方公里。它將承接北京、天津等城市的文化產業輻射和轉移,形成環渤海經濟圈的文化產業中心。
LJBJ
水之!
『叄』 我想問一下懷柔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怎麼樣
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又名中影旅遊城,隸屬於國家廣電總局下屬的中國電影集團公司,是具有國際化水平的中國「好萊塢」和亞洲最大的「國家級影視產業基地」。基地總佔地面積800餘畝,投資20億元人民幣,形成了影視製作中的攝影棚及外景地提供、影視器材租賃、置景、化妝、服裝、道具、後期製作等電影工業生產的「一條龍」。
自2008年開業至今,在中影基地拍攝以及後期製作的影視作品300餘部,包括《梅蘭芳》、《建國大業》、《唐山大地震》及新版電視劇《紅樓夢》等。中影基地憑借其豐富的影視文化資源和特色底蘊,構築起北京乃至全國影視文化旅遊的示範景點。
中影基地的旅遊資源包括服裝道具博物館、攝影棚觀光區和外景地體驗區。
服裝道具博物館包括服裝展廳、紅樓夢展廳、民國展廳、明清展廳四種風格各異的參觀展廳,收藏有《滿城盡帶黃金甲》中用十八K金物料人手縫制的龍袍和鳳袍,《建國大業》中開國大典時毛主席使用的話筒,《紅樓夢》中瀟湘館的特製道具,《孔子》、《赤壁》、《三槍拍案驚奇》等國產大片使用的服裝、傢具、字畫等經典道具。
攝影棚觀光區有《三槍拍案驚奇》中「麻子面館」的拍攝體驗項目,有以冒險體驗為主題的「魔幻森林」項目,還有以影視布景、配音為主題的影視奧秘探索體驗項目。
外景地體驗區為民國時期的老北京街區,曾拍攝過《梅蘭芳》、《蘇乞兒》、《狼煙北平》等影視作品,遊客在近距離體驗影視拍攝魅力的同時,還可以參與游戲互動項目。服道化觀光游為遊客揭開了影視拍攝的神秘面紗,讓遊客身臨其境,解密心儀影視劇背後的故事。
更多關於懷柔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怎麼樣?,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1114251615619812.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肆』 「紅娘子」天門山口在哪裡
取景點四川省內分別是重慶江津中山古鎮,由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投資的電視劇《紅娘子》,主創人員王珞丹、劉威一行近百人,在眉山洪雅瓦屋山景區,經過為期9天的拍攝,圓滿完成在瓦屋山景區的拍攝場景,《紅娘子》拍攝地四川昭化古城,昭化古城是一座有著千年歷史的古城,素有「巴蜀第一縣,蜀國第二都」的美稱,並被峨眉電影集團授予「影視拍攝基地」,本人從網上搜資料為參考.
『伍』 中國電影集團發行公司的簡介
中影集團的發展戰略是,創造品牌、佔領市場、立足國內、走向世界。
擁有50多年歷史、拍攝了近千部影片的北京電影製片廠和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為中影集團奠定了影片製作品牌的基礎。1999年組建以來,集團創作生產了《橫空出世》、《張思德》、《花妖新娘》、《無極》、《雲水謠》、《我們倆》、《六月男孩》、《看車人的七月》、《寶葫蘆的秘密》等200多部影片,贏得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和良好的經濟效益、吸引了一批國內外優秀製片人才和多家國內外著名公司加盟合作。
中影集團電影數字製作基地(國家電影數字工程)是國家「十一五」文化發展規劃綱要中的重大文化產業項目,也是北京市首批文化創意產業項目之一,被列為2008年北京人文奧運工程項目,可滿足各種影視製作需求,為全世界的影視製作人提供一站式、高品質的服務。
中影集團擁有完善的市場發行體系和豐富的影片營銷經驗。《張思德》、《雲水謠》等多部重點影片的成功發行,《無極》、《功夫》、《滿城盡帶黃金甲》、《霍元甲》、《夜宴》、《十面埋伏》等商業巨片超億元的票房佳績,進一步確立了中影集團在影片發行市場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近年來,中影集團通過參股的方式,組建了七條電影院線,簽約加盟影院達400多家,票房佔全國市場份額一半左右。目前,中影集團正在組建一條控股院線,目標是百家影院、規范化管理、規模化運作、優質化服務,提高控制力和影響力。
中影集團是全國唯一擁有影片進口權的公司,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家電影機構有著密切的業務往來。 中影集團還致力於國產影片的對外輸出,其每年舉辦的「北京放映」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個國產影片的國際展銷市場,成為海外了解中國電影文化的重要窗口。
中影集團的成員單位電影衛星頻道節目製作中心(CCTV-6),是唯一的國家級專業電影頻道,每天播出10部中外故事影片和各類動畫片、紀錄片、專題片。近年來,該頻道承辦了中國電影華表獎、金雞百花電影節等大型電影慶典活動,並在奧斯卡金像獎等國際重大電影頒獎典禮當天做全程轉播。 1999年,電影頻道開始組織拍攝數字電影,用於電視播映,產量達每年110部左右。
『陸』 中影集團數字電影發展有限公司的成就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2007年生產故事片54部;發行國產新片120部,全年實現票房10.1億元,佔全國院線國產影片票房的81%;全國國產影片票房排名前20部的影片中,中影集團參與發行的有17部;中影集團控股、參股院線票房超過10億元,佔全國院線市場票房份額的42.9%……一組數據表明,2007年中影集團文化產業發展取得豐碩成果,穩坐中國電影行業第一把交椅。
1999年成立的中影集團公司作為中國最大的電影製作與發行機構,在文化體制改革的過程中始終走在前端,成為帶動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的「火車頭」。2008年2月,「首屆全國文化企業30強」推薦活動的名單公布,中影集團榜上有名。正如中影集團董事長韓三平所說:「如何在機制上更具活力,提高中國電影的市場份額,是我們一直推進的目標。」
轉企改制 實現跨越式發展
中影集團公司成立之初,將原中國電影公司、北京電影製片廠、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等8家單位攬入旗下。「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創作、生產、發行都各管各的,沒有內在的關聯。」韓三平說,理順內部關系、提高生產效率成為中影集團改革邁出的第一步。中影集團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進行業務重組、資產整合和產權制度的改革,逐步建立適應市場需求的運行機制。鳳凰涅盤,專攻不同領域的8家單位合並以後通過優勢互補,表現出驚人的文化創造力和市場掌控能力。
在增強自我造血機能的同時,「資本補進」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的又一顯著特徵。「中國電影產業需要大量資本進入,迅速擴大市場規模。」面對中國電影高速成長的現狀,韓三平認為中影集團目前工作重點之一就是向資本市場「要錢」,在牢牢控股的前提下,大膽吸納來自海內外的投資與先進管理優勢進入產業鏈的各個環節。
創造品牌 增強核心競爭力
2007年,中影集團公司加大對製片環節的控制,成立了製片分公司。對這一舉措,韓三平表示,製片是中影集團最核心的資源,現在中影需要迅速建立自己的製片品牌。賀歲檔熱映的《投名狀》、《長江七號》和即將推出的《赤壁》、《梅蘭芳》等影片製作精良,成為中影製片品牌的生動注腳。
中影集團2007年的另一個大動作是被譽為打造夢工廠的8部重點國產影片製片計劃。中影集團希望憑借《青藏線》、《王選》、《胡同里的陽光》等類型各異的國產主流電影打造出一個全新的國產重點影片品牌。韓三平強調,我們必須承擔弘揚主流意識、拍攝主流影片以及弘揚主流道德觀世界觀的責任。
在這8部影片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由安占軍導演的《胡同里的陽光》。2007年,中影集團與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DG)中國媒體基金合作設立5000萬美元的中國傳媒基金,用於扶持中國青年導演,《胡同里的陽光》成為第一個受益者。除了資金支持,中影集團在扶持青年導演方面不斷推出新舉措。2007年,由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聯合香港英皇、香港寰亞等公司共同出資的「中影集團青年導演電影製作計劃」將培養青年導演的過程細化成三步走,為青年導演的成才之路保駕護航。
除了保持以往商業大片、主流影片的製片特色外,中影集團還提出了「作家電影」的概念。劉震雲編劇的《我叫劉躍進》在賀歲檔激烈競爭中以500萬元的成本贏得1300萬元票房,打響了「作家電影」的第一炮。
齊頭並進 打造健康產業鏈
「製片業雖然是龍頭,但不是全部。」韓三平認為,後期製作、院線放映、發行等「旱澇保收」的產業在中影產業鏈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2007年,中影集團分別組建了中國電影集團公司電影營銷策劃分公司與中影影院投資有限公司,機制上「兵分多路」保障產業鏈的健康發展。
在硬體建設上,韓三平格外強調中影集團的國企責任感,很多製作環節的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利潤卻很少,這些其他企業不願做也沒有能力去做的事情,中影集團必須做。目前,由中影集團與柯達公司合作成立的華柯電影洗印公司已經投入使用,過去投資稍大的影片都要拿去國外洗印的歷史一去不復返,我國的底片樣片洗印技術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已被列入《國家「十一五」文化發展規劃綱要》重大文化產業項目的國家數字電影製作基地,是中影「人無我有」的又一產業大動作。該基地2008年奧運會前正式運營,年生產能力將達到膠片故事片電影80部、數字電影100部、電視電影200部、電視劇500集,幾十個相關配套公司將為全世界的影視製作人提供一站式的服務,滿足各種影視製作要求。
此外,中影集團進一步細化完善產業鏈。2007年集團投入6000多萬元用於開發建設國有控股影院,已開業和即將開業的有9家,56個放映廳,1萬個座位。2007年,中影與首鋼共同組建中影首鋼環球數碼數字影院建設有限公司,計劃在2008年年底前建設2000個數字影院。中影集團還重視後產品開發,成立了後電影開發公司,開拓了電視播映權的授權、音像製品的出版等業務,累計引進、出版、發行海外影視音像節目多達三千個品種。
在談到中影集團公司今後的規劃時,韓三平說:「中影集團在整個中國電影產業中,實力最強、門類最全、影響力最大。我們將把這些資源用好用足,為中影集團的強大而努力,還要為整個電影產業服務。」
中影集團數字電影發展有限公司於2003年12月4日由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和華龍電影數字製作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
『柒』 中影集團電影數字製作基地有限公司的基本介紹
2008年,中影集團電影數字製作基地將建成為具有世界一流管理、一流設備、一流技術、一流配套設施的花園式電影夢工場。屆時,幾十個相關配套公司(包括製片公司、影視器材租賃公司、服裝道具租賃公司,後期製作公司、動漫製作公司等)將為全世界的影視製作人提供一站式、高品質的服務,滿足各種各樣的影視製作要求。中影集團電影數字製作基地年生產能力將達到:膠片故事片電影80部、數字電影100部、電視電影200部、電視劇500部(集)。
『捌』 北京有影視基地嗎
影視基地是各類劇組拍攝取景的地方,其主要服務於劇組,目前,北京是國內影視基地最多的地方,在北京,大大小小的影視基地和影視城,大概有幾十個,同時,還有至少幾百上千個攝影棚。
目前在北京,各類劇組取景拍攝時,常選的影視基地主要有:
一、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
二、星美今晟影視城
三、八一影視基地
四、北普陀影視城
五、平谷飛龍影視基地。
六、唐自頭影視拍攝基地
七、中國電影旅遊拍攝基地
八、雙埠頭影視基地
九、八爪魚影視基地
十、一線天大峽谷影視基地
以上就是在北京,各類劇組拍攝時,常取景的影視基地,僅供新人演員入行參考,謝謝
--小瓶子解析---更多相關了解-關注公號眾:小瓶子人力資源工作室--北京長期從事影視演員人力與選角服務。
『玖』 北京有幾個影視拍攝基地,,我想去北漂,請真心給個建
說到影視基地,人們首先想到拍電視劇,拍電影之類的,
想像中影視基地每天場面可能是導演、演員、劇務、群演忙忙碌碌、熙攘喧囂的拍攝現場。
從目前了解到,國內只有橫店影視城才有專門的為各類劇組提供群眾演員、特約演員、武行演員和經驗豐富的技工、場工、雜工等人力資源。北京目前沒有,但是橫店當演員得需要辦演員證。
目前北京京跑群演,特約,角色演員主要門路有:
一,認識圈內靠譜的副導演,群頭,領隊等人員,他們主要是給劇組籌備演員,他們手裡有拍戲具體用人通告,每天會根據劇組拍戲進程和用人需求在圈內通告拍戲信息,作為演員,基本是每天去接他們拍戲通告!
二,自己手裡有能夠接戲通告的渠道門路(例如圈內演員通告群,或者是帶隊,經紀和副導演的微信,他們朋友圈發的用人通告)!
(pS: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小瓶子人力資源工作室】——北京提供演員,提供拍戲通告信息服務,更多關於北京跑演員渠道和門路相關文章可搜索與關注公眾號)
『拾』 北京懷柔影視基地可以參觀嗎
可以。
中國(懷柔)影視基地,又稱中國影都,位於北京市懷柔區楊宋鎮,兼具影視拍攝、後期製作、娛樂休閑、旅遊觀光等功能的綜合性旅遊區。2005年,投資20億元興建而成(截至2016年底,中國(懷柔)影視基地累計投資60億元)。
中國(懷柔)影視基地主要景點有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星美今晟影視城等多餘處後期製作和影視拍攝景觀組成,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是由後期影視製作為主的辦公樓群和影視拍攝為主的仿古建築群聯合組成。
在中國(懷柔)影視基地取景的有電視劇《大宅門》、《鐵齒銅牙紀曉嵐》、電影《無極》、《霍元甲》等作品。
(10)中影數字製作基地哪些電影電視劇擴展閱讀
中國(懷柔)影視基地,位於北京市懷柔區楊宋鎮,由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星美今晟影視城聯合組成,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
中國(懷柔)影視基地以影視後期製作為核心,將其周邊1公里左右范圍作為中國(懷柔)影視產業示範區,示範區范圍包括楊宋鎮建設區及其周邊地區,示範區面積18平方千米,示範區輻射面積56平方千米。
示範區外圍是影視基地輻射區,范圍包括廟城鎮、雁棲鎮、懷柔鎮等鎮的部分區域和懷柔新城一部分區域。中國(懷柔)影視基地涉及文化經營活動的企業有1560餘家,主要分布在影視拍攝、休閑旅遊、包裝印刷、廣告會展、文化娛樂、藝術創作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