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紅色電影推薦 五部經典紅色電影推薦
1、《小兵張嘎》。
抗日戰爭時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惟一的親人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鍾亮也被敵人抓走。為替奶奶報仇和救出老鍾叔,嘎子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他配合偵察排長羅金保執行任務時,表現得勇敢、機智。在一次戰斗中,他繳獲了敵人的一枝手槍,偷偷把槍藏進老鴰窩里,沒有上繳。為攻打敵人崗樓,他奉命進城偵察時被捕。當敵人拷問時,他英勇反抗,堅強不屈。當部隊攻打崗樓時,他設法在裡面放火,發揮了很好的配合作用,最終里應外合,全殲敵人,救出了老鍾叔,也替奶奶報了仇。戰斗結束後,嘎子把藏在老鴰窩里的手槍主動拿出來交公,隊長則正式宣布把手槍發給他使用。嘎子心滿意足,便將自己珍愛的木製小手槍送給了好朋友胖墩。
這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兒童軍事題材影片。它通過寓意豐富的細節安排和少年兒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動的描寫,真實自然地塑造了一個性格鮮明的少年英雄形象。主人公一身「嘎氣」,倔頭犟腦卻又聰慧勇敢。編導緊緊把握住分寸,不讓他超出時代及兒童的特點,使之令人信服。具有含蓄和抒情意味的白洋淀風光,烘托出小主人公成長的環境與氛圍。張嘎及片中其他幾個純朴兒童的形象,整整影響了一代小觀眾。本片導演手法純熟,畫面流暢而富有韻味,在同類題材的電影創作中具有典範意義。
2、《閃閃的紅星》。
1931年紅軍解放柳溪鄉時,從土豪胡漢三的皮鞭下解救了剛滿七歲的小冬子。冬子的父親為保衛勝利果實,殺敵負傷。在做手術時,他主動把麻葯讓給階級弟兄。這些都深深地教育著小冬子如何愛同志和恨敵人。
1934年秋,由於「左」傾路線的錯誤,主力紅軍被迫撤離中央根據地,出發前,父親給冬子一枚閃閃的紅星,柳溪鄉又處於白色恐怖之中。
遵義會議召開的喜訊,使冬子和母親受到極大的鼓舞。之後,冬子親眼看到母親為掩護鄉親們撤離而從容就義的情景,使他變得更加堅強了。在黨和革命前輩的撫育之下,冬子逐漸成長。一次戰斗中,他用柴刀砍斷竹索,和宋大爹一起掀掉橋板,切斷敵人退路,迫使「靖衛團」偽軍向游擊隊投降;在為山上的游擊隊籌鹽時,又巧妙地躲過了敵人的搜查;他利用在米店當伙計的機會、送出情報,搞沉敵人的糧船,破壞了胡漢三的搜山計劃,最後,冬子用計刀劈胡漢三,有力地配合了游擊隊攻打姚灣鎮的軍事行動。
1938年,江南的紅軍游擊隊奉黨中央命令,准備開赴抗日前線。冬子的父親前來迎接游擊隊員們。冬子見到了父親,他帶上那顆保存了多年的紅星,參加了紅軍。
3、《南征北戰》。
1947年冬,國民黨軍隊進攻華東解放區,中國人民解放軍為有效殲敵,作戰略後撤。對此,部隊與百姓中有好些人思想不通。為保證戰事勝利,高營長和女村長趙玉敏分別向群眾作解釋。敵人誤以為解放軍不敵敗走,集中三十萬人馬,從三面合圍解放軍。解放軍在大沙河阻擊敵人六晝夜,然後至鳳凰山圍殲已被包圍的國民黨李軍長所屬七個師。高營長奉命搶占摩天嶺高地,以阻擊前來增援的國民黨張軍長部,並全殲李部,活捉了李軍長。接著,高營長又率部乘勝追擊張軍長部。趙村長率民兵配合主力,斷敵退路。陷於窮途末路的張部企圖以炸毀水壩阻擋解放軍,趙玉敏帶領游擊隊切斷水壩上的炸葯導火線,保住了水壩。一場鏖戰,全殲張軍長所屬部隊,生俘張軍長等高級將領。
4、《地道戰》
抗日戰爭中,我敵後抗日根據地不斷發展壯大,1942年,日寇對我冀中根據地進行「大掃盪」,我根據地人民為了抵禦和打擊日寇,想出了不少巧妙的辦法,地道戰就是其中之一。
冀中地區高家莊人民,在黨支部書記高老忠和民兵隊長高傳寶的帶領下,把幾家的土洞和地窖挖成相通的地道,留幾處出口,用以和日寇周旋。但是在一天夜裡,黑風口據點的日寇偷襲高家莊,高老忠敲鍾警告壯烈犧牲,地道遭到了敵人的破壞。高家莊人民總結教訓,將僅能容身的地道改造成既能藏身又能出擊的多功能地道。
1943年夏天,高傳寶利用地道的翻口擊斃了混進高家莊的特務。日軍分隊長山田糾集了幾個據點的兵力進行報復,但卻被在地道內神出鬼沒的高家莊民兵們狠狠地教訓了一頓。
高家莊人乘勝前進,把地道從村內沿伸到野外,成為縱橫交錯的地道網路,變防禦為進攻。區長趙平原制訂了「圍點打援」的戰術,想吸引黑風口的日偽軍出洞,但是狡猾的山本,卻以偷襲高家莊的辦法來解西平之圍。
高家莊民兵和八路軍主力及游擊隊一道並肩作戰,一舉拔掉了黑風口據點,消滅了進犯高家莊的敵人,取得了這場戰斗的勝利。
該片以冀中抗日根據地軍民開展的地道戰,顯示人民戰爭的無窮威力。它將豐富多彩的戰爭史實、形象鮮明的英雄人物和軍事教育的內容巧妙地融合為一體,生動地描述了由隱蔽地遭到戰斗地道再到聯防地道這一特殊戰場中的發展過程,展現了抗日軍民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人民游擊戰爭恢宏瑰麗的場景。充滿機趣的細節構思和昂揚。樂觀的音樂基調,為影片增添了藝術感染力。
5、《地雷戰》
地雷戰是抗日戰爭時期海陽民兵最重要的作戰方法之一,地雷是當時最重要的作戰武器。抗戰時期,海陽地雷大顯神威,共斃傷敵人1025人,涌現出趙疃、文山後、小灘三個膠東特級模範爆炸村,並涌現出於化虎、趙守福、孫玉敏3名全國民兵英雄和13名膠東民兵英雄、99名膠東模範、11名膠東爆炸大王,不僅在海陽人民的革命斗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而且在膠東抗戰史上塗上了濃重的一筆。
B. 紅色經典電影有哪些
1、《閃閃的紅星》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的中國兒童紅色電影。該片由李昂、李俊執導,祝新運、趙汝平、劉繼忠主演主演。於1974年10月1日上映。
C. 關於革命的電影有哪些
關於革命的電影有:
1、《地道戰》是1965年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電影,由任旭東執導、朱龍廣主演,於1966年元旦在全國上映。該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為了粉碎敵人的「掃盪」,河北省冀中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創新地利用地道戰的斗爭方式打擊日本侵略者的故事。截至2012年,已創造出共30億人次觀看的紀錄。
D. 以紅色為主題的電影有哪一些
1、《八子》
上映時間:2019年6月
該影片根據江西贛南地區家喻戶曉的「八子參軍」的故事改編。上世紀30年代的贛南地區,在這個被稱為中國革命「紅色搖籃」的地方,曾經有這樣一位母親,她將八個兒子先後送入紅軍,奔赴戰場前線。但戰火無情,兄弟中的六人陸續犧牲,只剩下大哥楊大牛和最小的孩子滿崽。
被203小分隊生擒的土匪聯絡副官欒平趁亂逃脫,竟出現在威虎寨中與楊子榮當面對質。座山雕壽辰「百雞宴」上,楊子榮與203小分隊的戰友們迎來了剿匪收網的最佳時機。
《智取威虎山》改編自曲波小說《林海雪原》,電影利用了3D特效技術,帶來了視覺上的新體驗,把一個解放軍大膽卧底的剿匪故事講述得驚心動魄、盪氣回腸,記錄了一個「中國英雄」的傳奇故事。
E. 長征題材的電影
導演:成蔭,華純
主演:藍馬,黃凱,梁玉儒,陳惠良
一九三五年,中國工農紅軍在長征途中,飛奪瀘定橋,搶渡大渡河,某部營教導員李有國不顧傷痛,鼓動群眾越過雪山,在過草地時,部隊與風雨、飢餓斗爭,後李有國犧牲。經過臘子口戰役,與陝北紅軍會師,完成了舉世文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萬水千山》,從話劇到電影
陳嘉陡 劉國彬
陳其通創作《萬水千山》
新中國第一部長征題材的電影《萬水千山》拍攝於1959年,改編自同名話劇。
1931年,15歲的陳其通參加了川陝根據地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之後,陳其通采訪了眾多的紅一方面軍的戰友,以他們的經歷為主線,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完成了話劇《萬水千山》劇本的創作。
據陳其通說,《萬水千山》中的主人公李有國、羅順成等,在紅一方面軍都有原型。影片中的搶奪瀘定橋、飛奪天險臘子口、陝北勝利會師等都是紅一方面軍的故事。而戲中的高潮部分翻越雪山草地,則是陳其通親身的經歷。
劇本完成後,大家雖都給予充分的肯定,但因為人物眾多、故事復雜、場面宏大,演出場地要求較高,一時無法排練演出。
新中國成立後,1951年我軍成立了文工總團,時任總政文藝處處長的陳其通兼任總團團長。話劇團要排戲,四處找本子,有人提議陳其通把《萬水千山》拿出來試一試。
1952年《萬水千山》上演後,受到了廣大觀眾的普遍好評,並榮獲全國第一屆文藝調演編劇、導演、演員、舞美等多項一等獎。全國各地的話劇團都跟著學演這部戲。
毛澤東點名要看話劇
話劇《萬水千山》演出成功後,總政和八一廠的領導決定將其搬上銀幕,並邀請成蔭和華純擔任導演,劇本由孫謙和成蔭改編。
這是新中國第一部描寫紅軍長征的電影。電影上映後,觀眾踴躍,好評如潮,許多老紅軍紛紛提筆寫評論,回憶往事。一時間,全國出現了《萬水千山》熱。消息傳到了毛澤東那裡,一向偏愛戲劇的主席沒有看電影,而是要調看總政話劇團的話劇《萬水千山》。看完演出,主席感慨萬千,很長時間沒有說話,只是默默地走上台,與演職人員合影。
鄧小平用話劇招待老戰友
這台話劇也受到了鄧小平同志的重視。1975年,在紀念長征勝利到達陝北40年之際,當時身處逆境的鄧小平,邀請在京的聶榮臻、王震等老戰友一起觀看話劇《萬水千山》,共同回顧那段難忘的戰斗歲月。
1977年,《萬水千山》再次被搬上銀幕。因為是舞台藝術片,陳其通重當編劇,八一廠的著名導演嚴寄洲擔任導演。這一次,主人公李有國教導員沒有犧牲,而是跟著毛澤東勝利到了陝北。重拍的電影,從湘江之戰寫起,全景式地表現大渡河、烏江、雪山、草地等戰斗,對於黨內路線斗爭也有所體現。
《萬水千山》,兩部電影一台話劇,成為中國藝術寶庫中的一朵奇葩。
F. 紅色電影有哪些
紅色電影有《地道戰》跟《地雷戰》。
《地道戰》跟《地雷戰》可以說是紅色電影中最經典的兩部了,看的逗笑,打的過癮,把日本鬼子打的團團轉。
在那個弱肉強食、武器不先進、科技不發達的年代下,八路軍靠著他們的智慧與侵華的日本鬼子們鬥智斗勇,在地下挖地道,可以說挖的四通八達,各個地方都有槍口,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鬼子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還有在路邊各個地方挖空放地雷,然後有一條引線,只要鬼子一靠近就拉線,鬼子頓時炸的血肉橫飛,當時的《地道戰》跟《地雷戰》可以說讓鬼子傷亡慘重。
真的很敬佩當時八路軍的智慧,還有紅軍長征兩萬五千里,那得需要多大的毅力,看看過去的戰爭年代,再看看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和平沒有戰爭的國家,那是多麼的幸福。
G. 紅軍長征電影有哪些
還是有很多的,畢竟那個時代是紅軍歷史上重要的轉型時期。為了紀念那一段歷史,國內拍攝了不少的電影來作為紀念。
《長征》
在渡過了赤水河之後,接下來要面臨的就是金沙江這個天險了。而大渡河又是最為緊要的一環。在這條河上有一座鐵索橋,橋的另一邊就是重機槍把守的要塞。說是橋,不過是十幾根鐵鏈相連接而已,而用於走路的木板早已被清除一空。正是因為有了這樣險要的地勢,才有了後面紅軍飛奪瀘定橋的威名。
H. 紅色經典電影有哪些
1、《閃閃的紅星》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的中國兒童紅色電影。該片由李昂、李俊執導,祝新運、趙汝平、劉繼忠主演主演。於1974年10月1日上映。
2、《劉胡蘭》拍攝於1996年,由山西電影製片廠出品,是沈耀庭執導,池華瓊主演的戰爭劇情片。該片講述了女英雄劉胡蘭的英雄事跡。
3、《南征北戰》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的軍事影片,由成蔭、湯曉丹聯合執導,陳戈、馮喆、湯化達等主演,於1952年上映。
4、《地雷戰》是由唐英奇、徐達、吳健海執導,白大均、張長瑞、吳健海等人主演的戰爭片。該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各村民兵聯防運用地雷戰術,殲滅了進犯的日軍,取得反掃盪勝利的故事。
5、《紅色娘子軍》是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片,由謝晉執導 ,祝希娟、王心剛等主演,1960年7月1日上映 。
I. 關於紅軍的電影都有哪些
1,《血戰湘江》
《血戰湘江》是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類電影。該片由陳力執導,王霙、保劍鋒、徐箭、董勇等主演,於2017年6月30日在中國上映。該片講述了1934年紅軍34師官兵付出巨大犧牲奮力掩護黨中央渡過湘江、成功突破封鎖的悲壯故事。
2,《絕戰》
《絕戰》是由林小鑫、許江華執導的戰爭題材電影,由廈門藍火焰影視、廈門樂眾文化共同出品,由何育駿、王嵐、高明升、鬍子健、呂文軍等主演。
該片於2016年7月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該片以「湘江戰役」為背景,講述紅34師為了掩護中央主力紅軍突圍,擔當後衛與敵人浴血奮戰、鳳凰涅槃的故事。
3,《洪湖赤衛隊》
《洪湖赤衛隊》是北京電影製片廠、武漢電影製片廠聯合拍攝的革命戰爭題材歌劇藝術片,由謝添執導,王玉珍主演,於1961年上映。
該片改編自同名歌劇,講述了20世紀30年代,韓英帶領洪湖赤衛隊與敵人展開艱苦鬥爭,保衛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紅色政權的故事。
4,《勇士》
《勇士》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斗片,由寧海強執導,於小偉、李東學、聶遠、宋佳倫領銜主演。該片於2016年10月14日在中國上映。《勇士》以紅軍長征強渡大渡河為背景,講述了紅四團二十二名突擊隊員,突破天險穿越槍林彈雨的生死關口,飛奪瀘定橋的故事。
5,《巴山女紅軍》
《巴山女紅軍》是中潤海天傳媒影業出品的一部戰爭題材電影,影片講述中國工農紅軍第紅四方面軍婦女獨立團在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那一段輝煌歷程。這支創造了奇跡與功勛、將女性抗爭與解放運動推到巔峰的婦女武裝,最終成為凄婉而悲壯的絕唱。
J. 講述紅軍長征的影視作品有哪些
講述紅軍長征的影視作品有很多的,最經典的就是由唐國強主演的長征,很是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