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送別的電影《怒潮》簡介
簡介:
《怒潮》,是一部經典戰爭歷史故事片,亦是一部較早運用電影藝術表現來反思黨內不同思想和路線斗爭的影片。
由史文熾執導,張平、周鳳山、關淑貞、劉秉章、翟春華等主演,於1963年上映。
本片批判了右傾主義錯誤,對於右傾機會主義者的投降主義路線及其給中國革命帶來的重大損失,本片給予了嚴重的警示。
劇情:
1927年湖南省平江縣。繼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叛變革命之後,湖南於5月21日也爆發了馬日事變」,大批的共產黨員、工農群眾和愛國志士被殺害,革命由高潮轉入低潮。
邱金是南鄉農民協會主席,起初誤認敵為友,不幸被捕,在屠殺時僥幸逃脫。復仇的怒火在胸中燃燒,他手執一把柴刀,要和敵人拼個死活,但因寡不敵眾,身負重傷;幸被縣特派員羅大成救出。
羅大成在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過,他遵照毛澤東同志的教導,重新發動農民,組織農民,和敵人展開了針鋒相對的斗爭,節節的勝利,鼓舞了群眾。
右傾機會主義者王懷志(中央特派員),大喊農民運動過火了,撤了羅大成的職,還要解散工農武裝。羅大成後來壯烈犧牲,王懷志也遭到了敵人的毒手。
值此革命的緊急關頭,黨中央召開了「八七會議」,堅決糾正和結束了陳獨秀的投降主義,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屠殺政策的總方針,號召黨和人民群眾繼續革命的斗爭。
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前敵委員會在湖南成立,領導了舉世聞名的秋收暴動。
在復雜的階級斗爭中,在黨的幫助下,邱金從一個復仇主義者,成長為一個紅色的指揮員,他響應毛委員的號召,領導工農自衛隊,舉行了暴動,最後,他帶著暴動的部隊,跟隨毛澤東同志進入了井岡山地區。
㈡ 國內公認十部最好看諜戰電影
1、《風箏》
由胡軍和趙立新主演的電視劇《於無聲處》,講述了國安幹警馬東為了偵查一起國際泄密事件,隻身「潛伏」在軍工廠,最終揪出深藏的間諜組織,保護國家安全的故事。
《於無聲處》情節緊湊,充滿懸念,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㈢ 電影《長征》梗概
電影《長征》氣勢恢宏,情節跌宕,險相環生,首次披露三十年代鮮為人知的黨內斗爭史料,充分揭示了六十年前曠世絕倫的長征全過程,集中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早期政治舞台上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的大無畏英雄氣概,是一部集史詩史料的優秀革命歷史題材影片。 1933年10月,由於「左」傾路線影響,中國工農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被迫撤離江西革命根據地。翌年,通過遵義會議,徹底清算了冒險主義的「左」傾路線,毛澤東獲得周恩來等黨內高層領導的廣泛支持,重新取得黨和軍隊的領導權。在毛澤東的正確指揮下,紅軍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再越婁山關,重占遵義城、四渡赤水河、巧奪金沙江、爬雪山、過草地,翻越夾金山…… 1936年10月,紅軍歷時兩年,行程二萬五千里,完成了舉世聞名的長征
㈣ 介紹一部革命影視作品
看電視劇《長征》有感
長征是中國乃至世界戰爭史上光輝的一頁,電視劇《長征》翔實和藝術地展現了這一發生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偉大戰略行動,觀後感受頗多:
一、從長征的起源看面對危機、處理危機的勇氣和智慧。
早期的共產黨,在剛剛擁有自己的軍隊和根據地後,對內面臨著革命思想統一、組織建構完善、民眾基礎加強的迫切任務,對外受到反對勢力的擠壓和軍事進攻。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損失慘重,軍隊的數量和裝備銳減,領導機構錯誤思想占據主導,形勢極其危機。這時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為保持革命力量,毅然決定戰略轉移,這顯示出巨大的勇氣。在轉移的目標和目的地上都存在諸多未定因素,就堅持北上抗日的旗幟和決心,這是偉大的智慧!既是民族利益放在首位的大義,也是堅決投身抗擊外來侵略強敵的大義,同時也為處在危機和艱難時刻的革命力量找到了新的方面和出路。
二、長征的過程是艱苦卓絕的,也是共產黨人不斷克服各種困難,尋求在逆境中發展的過程。
長征的初期,由於錯誤軍事路線的領導,使得紅軍遭受了較大的損失。痛定思痛,紅軍總結了前段的錯誤,逐漸恢復了毛澤東在黨和軍隊的領導地位,四渡赤水巧妙擺脫追堵,並在遵義召開擴大會議批評並改正了錯誤的政治、軍事路線,確定了符合現實的、符合黨和紅軍發展的道路,並且健全了黨的組織機構和組織原則。但事情的發展並非從此順利,在與四方面軍會面後,又出現了張國燾企圖分裂黨、分裂中央、分裂紅軍的行為。面對這樣危機事件,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央及時果斷地處理、化解了危機,既是領導人卓越的體現,又是組織力量的體現。長征期間共產黨堅持思想統一,堅持黨對軍隊的的領導,堅持密切聯系群眾,堅持北上抗日的戰略目標,爬雪山,過草地,入不毛之地,闖土匪聚居地,終於勝利到達陝北,開始了新的革命過程。在翻越長征途中最後一座大山—六盤山後,毛澤東寫下了「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的偉大詩句,既是豪邁的個人壯志,也是走向新征程的偉大信心。
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是共產黨順應和把握歷史潮流與機遇,面對危機,化解危機,逆境中突破和發展的偉大過程。為中國革命的最終勝利奠定了政治、軍事和組織基礎,也將永遠地被記載於歷史的長卷中。
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的啟示作用是巨大和深刻的。在當今市場經濟的中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也是充滿危機、挑戰和機遇的。逆境中的崛起需要勇氣,需要智慧,更需要正確的、堅定的目標和方向。發展中將面臨許多的問題,勇於解決,善於解決各種問題既是不斷前進的要求,也是在前進中不斷完善、不斷提高的過程。
大陸產業歷經十二年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形成了較完整的發展框架。這時,更要依靠組織、健全組織,沿著既定的正確目標堅定前行。過程中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困難,需要大陸人用自己的「長征精神」不斷努力,勇於承擔,勇於超越,在前進中發展,在發展中前進,為強我民族產業而努力奮斗!
㈤ 電影《長征》主要講的是什麼故事情節
電影長征主要講述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工農紅軍在逆境中戰略轉移,完成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的過程,刻畫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挽狂瀾於既倒的雄才大略,弘揚了不怕艱難險阻、不怕流血犧牲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的故事。
劇情簡介——
1934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因為博古、李德等人的錯誤領導導致和中國國民黨正面戰斗時損失慘重,迫不得已開始向陝甘寧邊區大撤退,在貴州遵義,召開了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毛澤東帶領中國工農紅軍歷經千辛萬苦重重阻礙的長征最終抵達目的地。
(5)黨內電影有哪些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毛澤東 演員唐國強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國共產黨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1921年參與中共一大,1927年發動秋收起義,並建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1935年遵義會議後,成為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核心。
2、周恩來 演員劉勁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時任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委員、紅一方面軍總政治委員。在巴黎建立無產階級革命政黨(鄧小平是成員之一),領導南昌起義。在十年內戰時期緊緊站在毛澤東一邊。抗戰和解放戰爭時期,與毛澤東一起運籌帷幄。建國後,在外交方面做出重大貢獻,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3、朱德 演員王伍福
十大元帥之一,與周恩來等人一同領導南昌起義,後與毛澤東在井岡山會師,建立紅四軍。時任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紅一方面軍總司令。抗戰和解放戰爭時期,與毛澤東一起運籌帷幄。
㈥ 長征題材的電影
導演:成蔭,華純
主演:藍馬,黃凱,梁玉儒,陳惠良
一九三五年,中國工農紅軍在長征途中,飛奪瀘定橋,搶渡大渡河,某部營教導員李有國不顧傷痛,鼓動群眾越過雪山,在過草地時,部隊與風雨、飢餓斗爭,後李有國犧牲。經過臘子口戰役,與陝北紅軍會師,完成了舉世文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萬水千山》,從話劇到電影
陳嘉陡 劉國彬
陳其通創作《萬水千山》
新中國第一部長征題材的電影《萬水千山》拍攝於1959年,改編自同名話劇。
1931年,15歲的陳其通參加了川陝根據地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之後,陳其通采訪了眾多的紅一方面軍的戰友,以他們的經歷為主線,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完成了話劇《萬水千山》劇本的創作。
據陳其通說,《萬水千山》中的主人公李有國、羅順成等,在紅一方面軍都有原型。影片中的搶奪瀘定橋、飛奪天險臘子口、陝北勝利會師等都是紅一方面軍的故事。而戲中的高潮部分翻越雪山草地,則是陳其通親身的經歷。
劇本完成後,大家雖都給予充分的肯定,但因為人物眾多、故事復雜、場面宏大,演出場地要求較高,一時無法排練演出。
新中國成立後,1951年我軍成立了文工總團,時任總政文藝處處長的陳其通兼任總團團長。話劇團要排戲,四處找本子,有人提議陳其通把《萬水千山》拿出來試一試。
1952年《萬水千山》上演後,受到了廣大觀眾的普遍好評,並榮獲全國第一屆文藝調演編劇、導演、演員、舞美等多項一等獎。全國各地的話劇團都跟著學演這部戲。
毛澤東點名要看話劇
話劇《萬水千山》演出成功後,總政和八一廠的領導決定將其搬上銀幕,並邀請成蔭和華純擔任導演,劇本由孫謙和成蔭改編。
這是新中國第一部描寫紅軍長征的電影。電影上映後,觀眾踴躍,好評如潮,許多老紅軍紛紛提筆寫評論,回憶往事。一時間,全國出現了《萬水千山》熱。消息傳到了毛澤東那裡,一向偏愛戲劇的主席沒有看電影,而是要調看總政話劇團的話劇《萬水千山》。看完演出,主席感慨萬千,很長時間沒有說話,只是默默地走上台,與演職人員合影。
鄧小平用話劇招待老戰友
這台話劇也受到了鄧小平同志的重視。1975年,在紀念長征勝利到達陝北40年之際,當時身處逆境的鄧小平,邀請在京的聶榮臻、王震等老戰友一起觀看話劇《萬水千山》,共同回顧那段難忘的戰斗歲月。
1977年,《萬水千山》再次被搬上銀幕。因為是舞台藝術片,陳其通重當編劇,八一廠的著名導演嚴寄洲擔任導演。這一次,主人公李有國教導員沒有犧牲,而是跟著毛澤東勝利到了陝北。重拍的電影,從湘江之戰寫起,全景式地表現大渡河、烏江、雪山、草地等戰斗,對於黨內路線斗爭也有所體現。
《萬水千山》,兩部電影一台話劇,成為中國藝術寶庫中的一朵奇葩。
㈦ 反特諜戰老電影大全
1、《虎穴追蹤》
《古剎鍾聲》的橋段應該脫胎於《林海雪原》,敵人打著宗教的旗號借古寺做活動基地,而偽主持又都是旅長級高官。然後我方英勇帥氣的指戰員,孤身潛入虎穴,然後鬥智斗勇,然後把情報送出去,然後搗毀基地,然後將敵特分子一網打盡。
㈧ 和建軍大業之前的兩部電影是什麼名字
之前兩部為《建國大業》和《建黨偉業》。《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建軍大業》並稱為「建國三部曲」。
相關介紹:
1.《建國大業》:
該片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的獻禮片,講述了從抗日戰爭結束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夕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2.《建黨偉業》:
該片從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開始一直敘述至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為止共10年間中國所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大體上由民初動亂、五四運動及中共建黨三部分劇情組成。
3.《建軍大業》:
是「建國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該片講述了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中國共產黨挽救革命,於當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從而創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故事。
(8)黨內電影有哪些擴展閱讀
電影背景:
《建軍大業》發生在1927年,北伐戰爭剛取得重大成果之際,國民黨「右派」為奪權叛變革命,發動了瘋狂的「清共」行動,短短數月,近31萬進步同胞遭到殘酷殺害,全國震驚,剛剛看到希望的中國即將再次陷入軍閥混戰和獨裁專制的深淵。
由於沒有自己的武裝力量,成立不足7年的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右派」的瘋狂進攻下,幾乎遭遇毀滅性打擊。血的教訓使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內進步分子認識到了「槍桿子里出政權」的硬道理。
生死存亡之際,他們臨危受命,冒著生命危險分赴湖南和南昌等地,聯合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一批愛國將領發動起義,誓要組建一支真正屬於人民的軍隊。鐵血鑄軍魂,舍己保家國。
㈨ 電影《建軍大業》講的是什麼
講的是1927年,北伐戰爭剛取得重大成果之際,國民黨「右派」為奪權叛變革命,發動了瘋狂的「清共」行動,短短數月,近31萬進步同胞遭到殘酷殺害,全國震驚,剛剛看到希望的中國即將再次陷入軍閥混戰和獨裁專制的深淵。
由於沒有自己的武裝力量,成立不足7年的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右派」的瘋狂進攻下,幾乎遭遇毀滅性打擊。血的教訓使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內進步分子認識到了「槍桿子里出政權」的硬道理。
生死存亡之際,他們臨危受命,冒著生命危險分赴湖南和南昌等地,聯合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一批愛國將領發動起義,誓要組建一支真正屬於人民的軍隊。鐵血鑄軍魂,舍己保家國。
(9)黨內電影有哪些擴展閱讀
主要角色:
1、毛澤東。
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為了實踐革命理念,毛澤東領導湘贛秋收起義,組建工農革命軍,以策應南昌起義後南下兩廣的起義軍主力。南昌起義部隊一路南下,血戰連場。他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翻越重重大山,開辟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2、周恩來。
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共產黨主要領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建人和領導人,領導南昌起義。南昌起義部隊在潮汕失利,面臨絕境,朱德率部在三河壩為大部隊的分散突圍贏得了時間,周恩來等領導人扁舟出海,撤往香港。
3、朱德。
起義部隊第九軍副軍長。他在南下的戰斗中嶄露頭角,逐漸成為起義部隊的核心領導人之一。南昌起義部隊在潮汕失利,面臨絕境,朱德率部在三河壩為大部隊的分散突圍贏得了時間。駐守三河壩的起義軍部隊在朱德的率領下成功脫離了戰場,轉移到了廣東和江西交界處作了整肅和整編。
㈩ 建軍大業是一部什麼電影
建軍大業是一部獻禮建軍90周年的歷史片。
《建軍大業》是「建國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獻禮建軍90周年的歷史片。由劉偉強執導、韓三平擔任總策劃及藝術總監、黃建新監制。
劉燁、朱亞文、黃志忠、王景春、歐豪、劉昊然、馬天宇等主演。
該片講述了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中國共產黨挽救革命,於當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從而創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故事。
(10)黨內電影有哪些擴展閱讀:
1927年,北伐戰爭剛取得重大成果之際,國民黨「右派」為奪權叛變革命,發動了瘋狂的「清共」行動,短短數月,近31萬進步同胞遭到殘酷殺害,全國震驚,剛剛看到希望的中國即將再次陷入軍閥混戰和獨裁專制的深淵。
由於沒有自己的武裝力量,成立不足7年的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右派」的瘋狂進攻下,幾乎遭遇毀滅性打擊。血的教訓使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內進步分子認識到了「槍桿子里出政權」的硬道理。
生死存亡之際,他們臨危受命,冒著生命危險分赴湖南和南昌等地,聯合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一批愛國將領發動起義,誓要組建一支真正屬於人民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