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國電影公司有哪些
首先介紹一下美國六大電影發行公司,這些公司幾乎都是影迷們耳熟能詳的。
眾所周知,誰控制了發行渠道,誰才是電影界真正的老大,因此,有些影片,並不一定都是由這些電影公司親自製作的,但肯定都是由這些公司發行的。後面還會介紹到一些專門製作電影,但本身沒有發行渠道的電影工作室或機構
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 20th Century Fox(新聞集團旗下子公司)
代表作品:
《泰坦尼克號》(與派拉蒙合拍)、《最長的一天》、《虎、虎、虎》、《埃及艷後》、《音樂之聲》、《虎膽龍威》、《真實的謊言》、《生死時速》、《獨立日》、《小鬼當家》、《X戰警》、《我,機器人》、《神奇四俠》、《冰河世紀》、《博物館之夜》、《阿凡達》等,它也是本人最喜歡的電影發行公司,所以把它排在第一位。
華納兄弟電影公司 warner bros. pictures inc(擁有DC漫畫公司,時代華納旗下子公司)
代表作品:
《哈利·波特》、《窈窕淑女》、《卡薩布蘭卡》、《蝙蝠俠》、《廊橋遺夢》、《黑客帝國》、《超 人》、《劍魚行動》、《完美風暴》、《海神號》、《亡命天涯》、《致命武器》、《諸神之戰》、《特洛伊》、《三百斯巴達》、《亞歷山大大帝》等,也是本人非常喜歡的電影發行公司。
派拉蒙電影公司 Paramount Pictures(維亞康姆旗下子公司)
目前為止,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電影公司(沒有之一),到2012年,派拉蒙將迎來它的一百歲生日(電影從誕生到現在也只過了幾年?)。其代表作品:
《泰坦尼克號》(與20世紀FOX合拍)、《教父》、《阿甘正傳》、《星際迷航》、《碟中諜》、《奪面雙雄》(與試金石合拍)、《人鬼情未了》、《沉默的羔羊》、《比弗利山超級警探》、《偷天換日》、《古墓麗影》、《兵臨城下》、《特種部隊》等
哥倫比亞電影公司 columbia pictures(索尼影視娛樂有限公司旗下的影片製作和銷售的旗艦公司)
代表作品:
《蜘蛛俠》、《精靈鼠小弟》、《霹靂驕娃》、《變相怪傑》、《功夫》、《卧虎藏龍》、《第五元素》、《黑衣人》、《空軍一號》、《絕地戰警》、《達芬奇密碼》、《絕密飛行》、《佐羅的面具》、《愛國者》、《全民超人》、《洛杉磯之戰》等
環球電影公司 Universal Picture(維望迪旗下子公司)
代表作品:
《大白鯊》、《E.T外星人》、《辛德勒的名單》、《侏羅紀公園》、《木乃伊》、《角鬥士》、《諜影重重》、《美國派》、《哈姆萊特》、《回到未來》、《山崩地裂》、《龍卷風》、《羅賓漢》、《未來水世界》、《金剛》、《速度與激情》等
華特·迪斯尼電影公司 Walt Disney Pictures(博偉旗下子公司)
代表作品:
這個電影公司,相信已經不用多做介紹了,別的不說,光是那些個經典的動畫片,數目就已經數不過來了
2011-4-9 12:00 上傳
下載附件 (31.01 KB)
夢工廠電影公司 DreamWorks
1995年由斯皮爾伯格等三位電影界巨匠組成的年輕的電影公司,可惜本身沒有發行渠道,只能將電影作品交給六巨頭發行,旗下「夢工廠動畫工作室」,是好萊塢唯一能夠和迪斯尼動畫相對抗的電影工作室。但最近卻和迪斯尼簽訂了一份為期十年的發行協議。
代表作品:
《末日戒備》、《角鬥士》、《天地大沖撞》、《變形金剛》、《鷹眼》、《拯救大兵瑞恩》、《世界大戰》,以及《怪物史萊克》、《埃及王子》、《功夫熊貓》、《馬達加斯加》等無數經典動畫。
2011-4-9 11:42 上傳
下載附件 (27.29 KB)
米高梅電影公司 MGM
以前很輝煌的美國老牌電影發行公司(曾位列美國八大電影發行商之列,現在則只剩下六家),據說也是獲得奧斯卡獎項數量最多的電影公司。但自80年代末期被黑手黨家族控股以後,逐漸淪落為黑幫勢力的洗錢工具,自此開始衰落,直至現在破產重組。
代表作品:
《亂世佳人》、《賓虛》、《魂斷藍橋》、《日瓦格醫生》、《畢業生》、《洛奇》(第一集)、《第一滴血》(第一集)、《野蠻人科南》、《風語者》、《綠野仙蹤》、《雨人》、《鐵甲威龍》等。至於著名的007系列,原本版權並不屬於米高梅,是後來收購所得,因此不歸入其代表作品之列。
新線電影公司 New Line cinema(時代華納公司旗下子公司)
八十年代初由幾家電影院線合資創立的電影公司,最輝煌時曾與六巨頭、米高梅一起組成美國八大電影發行公司,後雖被時代華納控股,但仍保持獨立性。最近幾年經營不善,被時代華納劃歸給華納兄弟電影公司管轄,自此喪失自主發行權,成為一普通的電影製作公司。
代表作品:
《指環王》、《刀鋒戰士》、《猛鬼街》、《迷失太空》、《黃金羅盤》、《死神來了》、《特工狂花》等
㈡ 美國製作動畫電影的公司有哪幾家..
ILM(工業光魔),WETA(維塔),PIXAR(皮克斯)。最有名的就這三個了,另外還有為福克斯製作三維動畫的藍天工作室,夢工廠的PDI工作室
㈢ 國外著名影視後期製作公司 有哪些
界上最早全面推行數字化影像技術的國家是美國,從盧卡斯的《星球大戰》開始,專門成立了ILM作為這部電影的技術後援部門。此後,發展了一批早期的後期製作公司,它們聚集了大量也是當時唯一的技術人才,開發了許多專為電影後期特效服務的工具。
海外後期製作業可分為美國、歐洲、澳大利亞以及韓日等幾大陣營。美國是當之無愧的藝術技術實力最強的國家,著名的後期製作公司不勝枚舉,包括ILM、Digital Domain、A52等;在歐洲陣營中,英國實力不容小覷,包括Framestore CFC、MPC、Mill等,單是倫敦的SOHO區就密集地匯集了世界上最知名的眾多後期製作公司和工作室,法國最著名的公司包括BUF、Sparx、La maison等;澳大利亞最著名的是正如日中天的依靠《指環王》三部曲一舉成名的紐西蘭Weta工作室,以及Animal Logic等。海外大型後期製作公司擁有幾十年積累下來的大量專有軟體,主要集中在特效大片的製作上,高投入,高產出。
中型公司則往往同時製作電影特效和大型的商業廣告,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歐洲幾家著名的後期公司,比如Mill、MPC、Framestore CFC等,他們根據不同項目組建小團隊製作,但又具備大公司經營的思路,通常活力十足,在很多項目中都能窺見他們的身影。
同時,非常引人矚目的是小型公司,甚至只有幾個人的團隊,他們在市場中異常活躍。隨著CG技術的積累,現在幾個高手製作出滿足電影要求的專有軟體或者插件,並不少見,而電影和電視特效項目的爆發性增長,也使得他們能藉助技術的進步,完成以前只有大型公司才可以完成的項目。
隨著後期製作技術的進步,每個項目需要的後期製作人員可能會不斷減少,團隊的規模和分配也將隨之不斷變化,直至影響將來的生產流程、項目方式和市場格局。
㈣ 美國有幾大電影公司啊 英文全寫是啥
華納兄弟製片 / 英文:Warner Bros
哥倫比亞 / 英文:Columbia
二十世紀福克斯 / 英文:20th Century Fox
派拉蒙製片 / 英文:Paramount
環球 / 英文:Universal
華特·迪士尼影片公司Walt Disney Pictures
米高梅電影公司MGM
新線電影公司 New Line cinema
頂峰娛樂 ummit Entertainment
獅門電影公司 Lions Gate Films
福克斯探照燈 fox searchlight pictures
夢工廠電影公司 DreamWorks
三星電影公司 TriStar Pictures(索尼娛樂旗下子公司)
米拉麥克斯電影公司 miramax films
焦點娛樂 Focus Features
帝門影業 dimension films
聯美電影公司 United artists
試金石電影公司 Touchstone Pictures
城堡石影業公司 castle rock entertainment
幕寶影業 screen gems inc
威秀(也翻譯為」鄉間路「)電影公司 Village Roadshow Pictures
韋恩斯坦公司 The Weinstein Company
革命電影工作室 Revolution Studios
羅格影業 Rogue Pictures
皮克斯動畫工作室Pixar Animation Studios
傑瑞·布洛克海默影業公司 Jerry Bruckheimer Films
窺視鏡(也翻譯為」望遠鏡「)娛樂公司 Spyglass Entertainment
湖岸影業 Lakeshore Entertainment
攝政娛樂 Regency Enterprises
沃爾頓傳媒公司 Walden media
驚奇娛樂電影工作室 Marvel enterprises
盧卡斯影業 Lucasfilm Ltd
想像娛樂影業 imagine entertainment
艾肯(聖像)影業 Icon Proctions
起源電影公司 Original film
傳奇影業 Legendary Pictures
壞機器電影工作室 Bad Robot
風暴(也翻譯為「輕風暴」)電影工作室 Lightstorm Entertainment
中心城電影工作室 Centropolis Entertainment
燈塔電影工作室 Beacon Films
好萊塢電影公司 Hollywood Pictures
㈤ 美國有哪些大的電影公司
夢工廠
環球影片公司( 英語:Universal Picture),又稱環球影業,是全球電影、電視製片廠大型製作商之一。環球影片也是好萊塢歷史悠久的公司之一,並在公司創始階段成為好萊塢實力最強的電影公司。但由於創始人卡爾·萊默爾只用自有資金經營公司,而且旗下也沒有強有力的連鎖影院,到20年代公司開始衰落。七十年代,環球重回好萊塢的頂級公司行列,與斯皮爾伯格,盧卡斯等著名導演合作,發行了《大白鯊》、《外星人》等影片,以及後來的《侏羅紀公園》,其他經常與環球合作的導演還有羅伯特·澤米基斯(《回到未來》系列)、朗·霍華德《阿波羅13號》。進入21世紀,環球更成為好萊塢最擅長開發續集電影和喜劇片的大公司。隨著《諜影重重》《速度與激情》系列的大紅大紫,環球影片地位穩步上升。2010年,米高梅公司破產,環球影片回歸好萊塢頭把交椅
㈥ 世界有名電影公司,有哪些,代表作哪些,如華納等
20世紀福斯電影公司
電影製片和發行公司。成立於1935年5月,由默片時代的大公司福斯電影公司和20世紀影片公司合並而成,是30-40年代好萊塢8家大電影公司之一。當時公司擁有導演E.劉別謙、E.卡善、O.普雷明格等人,並擁有不少受觀眾歡迎的電影明星,如S.鄧波兒、L.楊、H.方達、G.佩克等,他們曾拍攝了一些有一定質量的影片。這一時期,公司生產的影片樣式不一,藝術質量也參差不齊,但影片的技術質量都比較高。 t940年J.福特為公司導演的《怒火之花》可作為藝術與技術質量俱佳的例子。從50年代開始,美國電影業進入衰退時期。該公司為了與新興的電視抗衡,曾致力於研究寬銀幕在商業上的應用。1953年9月16日根據聖經故事改編拍攝的寬銀幕故事片《長袍》在紐約羅克亞影院上映,這第一部寬銀幕故事片不僅是該公司成立以來最賺錢的影片,也是電影從默片進入有聲片以來在技術上的一次突破。60年代,攝制了美國電影史上成本空前的影片《克婁巴特技》(1963,一譯《埃及艷後》),遭到失敗。1972年又推出《海神號遇險記》,開創了泛濫於70年代的災難片樣式。70年代後期,該公司拍片很少。1981年大石油商M.戴維斯買下了這家公司。
華納兄弟影業公司 (Warner Bros.)
電影製片和發行公司。1923年4月由華納4兄弟創建。當時總部設在紐約,製片廠設在好萊塢附近的伯班克。華納兄弟1917年開始在紐約從事電影的發行放映業務,建立華納公司攝制影片是業務的擴展。1925年接管維泰葛拉夫製片公司,並於1927年攝制、發行電影史上第一部有聲影片《爵士歌手》,從而使華納公司於30年代初進入了好萊塢8大電影公司的行列。華納公司在30年代以拍攝強盜片、歌舞片和傳記片著稱,尤以E.G.魯賓遜、J.賈克奈、H.鮑嘉等人主演的強盜片最有觀眾。傳記片中也有不少受歡迎的作品,如P.茂尼主演的《左拉傳》(1937)等。華納的影片一般都比較樸素、緊湊,成本也較低,其主題都或多或少與30年代初發生的美國經濟危機有聯系。50年代美國電影蕭條時期,華納把財力轉向製作電視系列片。60年代開始,越來越多地採用向獨立製片人投資的製片方式。它成功地拍攝了《窈窕淑女》(1964)、《誰害伯弗吉尼亞.沃爾夫》(1966)、《邦妮和克萊德》(1967)等。1967年加拿大發行電視片的七藝公司買下了華納公司,改名為華納—七藝公司。兩年後,華納—七藝公司又轉讓到一個大企業集團金尼全國服務公司手中,改組為華納交流公司。這個公司經營的業務范圍甚廣,製片和發行影片僅是其中的一個項目。
哥倫比亞影業公司 (Columbia Pictures Corp.)
電影製片和發行公司。1920年,原來在環球影片公司工作的H.科恩、J.科恩兩兄弟和J.布蘭特在好萊塢成立了一家攝制喜劇短片的小公司,名叫CBC電影銷售公司。1924年改名為哥倫比亞影片公司,並於30年代發展成為美國電影業的8家大公司之一,這主要是由於H.科恩的精明強乾和公司導演F.卡普拉的創作才能起了作用。卡普拉在公司工作10年,拍攝了不少頗受歡迎的喜劇,其中包括《一夜風流>(1934)、《弟斯先生進城》(1936)、《史密斯先生上華盛頓>(1939)等。50年代,哥倫比亞公司開始採用對獨立製片人和導演資助的辦法拍攝影片。公司先後資助一些頗有名氣的導演人拍片,如:S.施皮格爾、D.里恩、O.普雷明格、E.卡善、R.羅森和F.齊納曼,拍出了不少質量高、影響大的影片,如《生於昨天》(1950)、《永垂不朽》(1953)、《在江邊》(1954)、《桂河大橋》(1957)、《阿拉伯的勞倫斯》(1962)、《猜猜誰來吃晚餐》(1967)等。50-60年代的美國電影危機年代,哥倫比亞公司通過它的子公司銀幕珍品公司向電視台出售公司以前的舊片並為電視台攝制電視片,成為好萊塢最早與電視結合的大公司之一。1968年公司改組,改名為哥倫比亞影片工業公司,下屬兩個主要分支機構哥倫比亞影片公司和銀幕珍品公司,繼續從事對獨立製片的投資、電視片攝制和新興的錄像帶工業。80年代該公司附屬於美國可口可樂公司。
派拉蒙影業公司 (Paramount Pictures, Inc.)
電影製片和發行公司。 A.楚柯爾在1912年創立名演員公司,J.L.拉斯基於1913年建立傑西.拉斯基故事片公司。1916年上述兩家製片公司合並成立名演員—拉斯基公司。次年,新公司兼並了12家製片公司;以後再把派拉蒙影片發行公司也並了過來,遂於1927年改名為派拉蒙—名演員—拉斯基公司。1930年又兼並了擁有多家影院的帕布利克斯公司,再改公司名為派拉蒙帕布利克斯,逐步發展成為好萊塢的大公司。1930年公司由於領導層的矛盾與經營不善被紐約聯邦地區法院宣布破產,1935年重新組織成立了派拉蒙影業公司。新公司生產了一系列由 M.魏斯特、B.克羅斯貝、B.霍甫、D.拉摩、G.古柏和 C.考爾白等人主演的賺錢影片而再次興起。當時公司的導演有J.von斯登堡,E.劉別謙和R.馬莫里安等。公司在40年代發掘吸收了不少新人,如A.萊德、V.萊克、B.蘭開斯特、K.道格拉斯等人。導演有B.懷爾德、P.斯特吉斯。公司在40年代最賺錢的影片是《與我同行》。50—60年代,派拉蒙和其他大公司一樣受到美國影業蕭條的打擊,影片產量下降,收入減少。1966年石油資本集團購買了派拉蒙,使其成為海灣與西方石油公司的一家子公司。隨著70年代美國電影業的復興,派拉蒙攝制了《教父》(一、二集)、《油脂》、《周末狂歡》等票房價值很高的影片,公司逐年有盈餘,並於1978年達到了創紀錄的數字。
環球影片公司(Universal Picture Co.)
電影製片公司。1912年美國獨立電影公司的老闆C.萊默爾把他的公司和N.鮑爾斯等六七家小電影公司合並,組成環球影片公司,在30—40年代成為美國電影業的8家大公司之一。萊默爾於1914年在好萊塢北面建起了攝影棚和供拍外景用的場地,命名為環球城。1915年3月環球城正式啟用;當年生產影片250部。30-40年代生產了大量低成本影片,其中大多是西部片、音樂片、恐怖片和滑稽片。如B.卡洛夫主演的恐怖片,D.竇萍主演的音樂片,B.阿博和L.卡斯特洛主演的滑稽片,都有很高的票房價值,贏利頗豐。在它的產品中,象《西線無戰事》(1930)那樣的嚴肅作品極少。1946年環球公司和國際影片公司合並為環球國際公司。1952年德卡唱片公司購得了環球國際公司的大部分股票之後,恢復了舊名。以後該公司又歸美國音樂公司(MGA)所有,直到80年代。50年代一改過去大量攝制低成本片的做法,採取少拍片以提高技術質量的方針。同時採用資助獨立製片人拍攝影片的方法,其中不乏成功之作,如《斯巴達克斯》(1960)。60年代,公司集中全力提供電視片和供電視放映的影片。同時還把環球城作為好萊塢的一個旅遊中心向旅遊者開放而利潤倍增。70年代攝制了頗有影響的《美國風情畫》(1973)以及該公司歷史上獲利最多的娛樂影片《大白鯊》(1975)。
米高梅公司 (Metro-Goldwyn-Mayer)
電影公司。1924年5月17日,美國洛氏公司的老闆M.洛把該公司所屬的米特羅影片公司和高爾溫影片公司、L.B.梅耶製片公司合並,組成米高梅公司。30年代好萊塢鼎盛時期,米高梅公司是最大的電影公司,每年要生產40—50部影片。米高梅在這一時期擁有美國最受觀眾歡迎的影星和導演,影星如G.嘉寶、C.蓋博、J.哈羅、S.屈賽、R.泰勒、J.克勞馥、N.希拉等等,導演如E.von斯特勞亨、K.維多、F.朗格、G.顧柯、V.弗萊明等等。從3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米高梅攝制了數以百計的影片,除了少數影片如《塊肉餘生》、《叛艦喋血記》(1935)、《茶花女》(1939)、《忠勇之家》(1942)、《雙城記》等之外,90%為平庸之作,內容淺薄、脫離現實,往往千篇一律地以虛構的故事、美滿的結尾,配上受觀眾歡迎的大明星和較高的攝制技巧去招徠觀眾。米高梅公司日復一日地象工廠生產工業品的流水裝配線那樣大量生產這種影片,為好萊塢贏得「夢幻工廠」的「美名」出了大力。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米高梅曾一度以拍攝大場面歌舞片為重點,生產了幾部頗有特色的歌舞片,如《雨中曲》(1952)等。50年代美國電影業發生危機,到60年代初該公司連年虧損,影片產量逐年下降,到70年代初至80年代每年只拍三、四部影片。70年代初,美國拉斯韋加斯的大資本家K.克科里安買下了米高梅公司。新的主管人員把米高梅公司的道具服裝等統統拍賣出去,並把資金投入拉斯韋加斯、里諾等賭城的房地產、旅館業和其他能獲利的方面。到70年代末米高梅公司又再度繁榮,但製片卻只是這個公司的廣泛業務范圍之一,1981年米高梅公司出資買下聯美公司,改名為米高梅—聯美娛樂公司。
迪斯尼(Disney)
不管好萊塢八大金剛如何風起雲涌,假如缺少迪斯尼這只小老鼠,「黃金時代」也會變得不完整。迪斯尼,它代表著無論你我都無法忽視的片種——動畫片。可以說,在電影最早的九十年裡,迪斯尼是動畫片的另一個代名詞。
年輕貧窮的畫工,發現了一隻偷吃自己食物的老鼠,於是靈感大發,接下來就是米老鼠的誕生,電影巨頭的崛起……其實米老鼠的誕生本沒那麼奇妙,沃爾特·迪斯尼也遠非白手起家的熱血青年。促使他和哥哥羅伊在1923年正式脫離無產階級,建立「迪斯尼兄弟動畫製作公司」的動力,不是追求電影夢幻的理想,也不是骨子裡涌動的美國拓荒精神,而是一次生意失敗的血淚教訓。
沃爾特·迪斯尼想像力和執行能力已然天才,他對於手繪動畫藝術的投入和耐心,更是那些拍攝劇情片的大製片人無法相比的。他講的是善惡分明的童話故事,畫風也集中體現一種純美、理想、祥和的氣氛。他設計大團圓的喜慶結尾,一切都不背離好萊塢的規章制度(在經過內部修正之後,影片的最大尺度不外乎河馬跳大腿舞)。在美國接連遭受經濟危機和戰爭威脅的年代,就是這么一位勤奮、積極、主流的大孩子,用《白雪公主》、《小飛象》、《木偶奇遇記》、《小鹿斑比》溫暖了美國人的心。
迪斯尼公司一共獲得了29個奧斯卡獎和數百個其他獎項。50年代,當八大公司日趨低迷,沃爾特·迪斯尼卻帶著自己的電影公司首先殺出升天:迪斯尼最早拍攝電視片搞電視台,又在洛杉磯和佛羅里達建立了迪斯尼樂園。電影的魅力第一次延伸到娛樂行業的各個層面,迪斯尼也從一隻小老鼠變成了強大的迪斯尼帝國。30年裡,小老鼠一蹦一跳地走自己的路,雖然時有坎坷,卻比好萊塢八大金剛跑得更快更敏捷。它在小聲哼著一支歌:歡樂就是財富。
在卡通世界與Disney競爭,失敗者比比皆是。從90年代開始,Disney的動畫形象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米老鼠和唐老鴨等老面孔,而是樹立了許多嶄新的動畫形象,各大競爭者只能望而興嘆。1992藉助《天方夜談》的名篇《阿拉丁》,Disney開始重新崛起,並擴大自己的知名度。隨後1994年的《美女與野獸》、《風中奇緣》等均受到人們的歡迎,而《獅子王》一片更是確立了它在動畫領域的霸主地位。當然,Disney也沒有停止前進的步伐,1995年的《101斑點狗》,1998年的《蟲蟲危機》以及《花木蘭》,Disney的視野不斷拓寬,使得人們一提起美國動畫片就於Disney聯系起來。也許,Disney天生就是美國動畫的代名詞。
夢工場影業(DreamWorks)
當夢工場在1995年成立之後,迅速站穩了腳跟。從1997年的《阿米斯泰德號》開始,夢工場就開始充當掘墓人德角色,它要打破各大影廠對市場的壟斷地位。1998年《天地大沖撞》、《拯救大兵瑞恩》均戰績不俗,夢工場初步創立了自己大製作的優勢。而《小蟻雄兵》和《埃及王子》的誕生證明夢工場要與Disney在動畫領域一爭長短也許現在還單薄了點,但日後它會強大得令對手顫抖不以。
㈦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電影公司
世界著名的電影公司
新市場(Newmarket)
皮克斯(Pixar)
福克斯探照燈(Fox Searchlight)
米高梅/聯美(MGM/UA)
革命公司(Revolution)
博偉(Buena Vista)
索尼經典(Sony Pictures Classics)
迪斯尼(Disney)
華納(Warner Bros.)
索尼(Sony)
夢工廠(Dreamworks)
米拉麥克斯(Miramax)
米高梅(MGM)
新線(New Line)
藝匠(Artisan)
哥倫比亞(Columbia)
聯美(United Artists)
三星(Tristar)
好萊塢(Hollywood)
試金石(Touchstone)
目標(Destination)
帝門(Dimension)
勝利影業(Triumph Films)
三角(Trimark)
瑞舍爾(Rysher)
獅門(Lions Gate)
十月(October Films)
城堡石(Castle Rock)
USA影業(USA Films)
環球(Universal)
派拉蒙(Paramount)
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
PDI(PDI)
幕寶(Screen Gems)
塞繆戈溫(Samuel Goldwyn Films)
焦點(Focus Features)
秀寶(Show Box)
夢樂(Dream Entertainment Inc.)
寶麗金(PolyGram)
法國高蒙(Gaumont)
奧利安(Orion)
威秀(Village Roadshow)
歐羅巴影業(Europa Corp.)
羅格影業(Rogue Pictures)
電影工作室(Film Workshop Ltd.)
華納獨立影片公司(Warner Independent Pictures)
康斯坦丁(Constantin Film)
卡洛可(Carolco)
木蘭影業(Magnolia Pictures)
溫斯坦(Weinstein)
派拉蒙經典(Paramount Classics)
佳線(Fine Line)
㈧ 世界的著名電影公司都有哪些
世界著名的電影公司
新市場(Newmarket)
皮克斯(Pixar)
福克斯探照燈(Fox Searchlight)
米高梅/聯美(MGM/UA)
革命公司(Revolution)
博偉(Buena Vista)
索尼經典(Sony Pictures Classics)
迪斯尼(Disney)
華納(Warner Bros.)
索尼(Sony)
夢工廠(Dreamworks)
米拉麥克斯(Miramax)
米高梅(MGM)
新線(New Line)
藝匠(Artisan)
哥倫比亞(Columbia)
聯美(United Artists)
三星(Tristar)
好萊塢(Hollywood)
試金石(Touchstone)
目標(Destination)
帝門(Dimension)
勝利影業(Triumph Films)
三角(Trimark)
瑞舍爾(Rysher)
獅門(Lions Gate)
十月(October Films)
城堡石(Castle Rock)
USA影業(USA Films)
環球(Universal)
派拉蒙(Paramount)
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
PDI(PDI)
幕寶(Screen Gems)
塞繆戈溫(Samuel Goldwyn Films)
焦點(Focus Features)
秀寶(Show Box)
夢樂(Dream Entertainment Inc.)
寶麗金(PolyGram)
法國高蒙(Gaumont)
奧利安(Orion)
威秀(Village Roadshow)
歐羅巴影業(Europa Corp.)
羅格影業(Rogue Pictures)
電影工作室(Film Workshop Ltd.)
華納獨立影片公司(Warner Independent Pictures)
康斯坦丁(Constantin Film)
卡洛可(Carolco)
木蘭影業(Magnolia Pictures)
溫斯坦(Weinstein)
派拉蒙經典(Paramount Classics)
佳線(Fine Line)
㈨ 請介紹幾個美國知名的動畫或特效工作室
皮克斯動畫工作室
公 司 名: 皮克斯 Pixar Animation Studios [us]
官方網站: http://www.pixar.com/
公司介紹
1984年,約翰·拉塞特離開了工作多年的迪斯尼,加入了盧卡斯影業旗下的工業光魔公司。兩年後,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花了1000萬美元買下了工業光魔公司的電腦動畫部,成立了皮克斯動畫工作室。
1991年5月,皮克斯邁出了具有歷史意義的一步,與娛樂巨匠迪斯尼結為合作夥伴。從1937年的《白雪公主》到2002年的《星銀島》,一直穩居動畫霸主地位的迪斯尼創造了一部又一部經典動畫片。這些片子都是手繪的,但電腦遲早會融入動畫的創作領域。於是,皮克斯與迪斯尼簽訂了製作電腦動畫長片的協議,由迪斯尼負責發行。
1995年11月22日,世界上第一部全電腦製作的動畫長片《玩具總動員》(ToyStory)在全美上映。《玩具總動員》是迪斯尼與皮克斯合作的第一部電腦動畫,成本逾億,歷時4年才完成。影片講述了一個在玩具之間發生的故事。當小男孩安迪得到最新的玩具太空人巴斯光年時,原本受寵的玩具牛仔胡迪失去了往日的地位。在一連串的沖突中,胡迪和巴斯光年意外身陷玩具虐待狂手中。安迪搬家在即,胡迪和巴斯光年必須合作才能逃離魔掌、重返小主人身邊。皮克斯的電腦技術在《玩具總動員》中得到了充分發揮。影片以1.92億美元的票房刷新了動畫電影的紀錄,還為導演約翰·拉塞特贏得了奧斯卡特殊成就獎。
1998年11月25日,迪斯尼與皮克斯合作的第二部電腦動畫長片《蟲蟲危機》( ABug』sLife)上映。這回,導演約翰·拉塞特把故事的背景搬到了昆蟲世界。一群准備儲糧過冬的螞蟻,長期以來一直遭到蚱蜢的掠奪與攻擊,眼看蚱蜢徵收糧食的季節又要來臨,螞蟻們辛苦地工作、儲糧,卻被一隻名叫菲力的螞蟻把一切都搞砸了。菲力於是決定找其它昆蟲幫忙,希望能從此擺脫蚱蜢的威脅。菲力陰錯陽差地找來了一群馬戲團的蟲蟲,他們終於合力趕走了蚱蜢,菲力也成了螞蟻島的英雄。《蟲蟲危機》共有1.63億美元進賬。
1999年11月24日,世界上第一部完全數碼製作的電影《玩具總動員2》(ToyStory2)上映。這部迪斯尼與皮克斯合作的第三部電腦動畫長片的內容及人物都接續《玩具總動員》。胡迪為了解救被清倉大甩賣的舊玩具,被一個瘋狂的玩具店老闆搶走。原來,胡迪是50年代最有名的組合玩具的明星成員。胡迪與女牛仔傑西將被運往日本的玩具博物館。巴斯光年和其它玩具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救出胡迪和傑西。憑借《玩具總動員2》2.45億美元票房的佳績,導演約翰·拉塞特與斯皮爾伯格、詹姆斯·卡梅隆等並稱為好萊塢最會賺錢的十大導演。
2001年11月2日,迪斯尼與皮克斯公司合作的第四部電腦動畫長片《怪獸電力公司》( Monsters,Inc.)上映。故事在一個與人類世界並存的怪物世界裡展開。當人類的父母不在的時候,怪物們就會從衣櫥的門溜進來嚇唬小孩,因為小孩的驚叫和恐懼正是維系怪物世界運轉的能量來源,怪獸電力公司就是製造能量的工廠。小朋友們越來越不容易被嚇倒,怪物世界因此面臨嚴重的能源危機。公司里頂尖驚嚇專家毛毛及助手大眼仔是最佳拍檔。一次,毛毛意外把小女孩阿布帶進了怪物世界,引起了一陣恐慌,因為人類的小孩被怪獸界認為是有毒的。毛毛和大眼仔盡力保護阿布,最後終於成功地送她回家。《怪獸電力公司》上映10天就突破了一億美元大關。
2003年的《海底總動員》是迪斯尼與皮克斯公司合作的第五部電腦動畫長片。皮克斯刷新紀錄的速度著實讓人吃驚。憑著《海底總動員》的傲人成績,皮克斯正考慮修改與迪斯尼的協議。假如負責發行的迪斯尼無法滿足他們的要求,皮克斯就將尋找其他合作夥伴。
《超人特攻隊》(TheIncredibles)將是皮克斯的最新作品,預計於2004年11月5日在北美上映。這是一部以人類為主角的影片。一個人人具有超能力的超級家庭擔負著拯救世界的責任。像其他人類的家庭一樣,這一家也有本難念的經。當矛盾發生時,誰也沒能制止,糾紛於是逐漸變成重大危機。《超人特攻隊》大有戲謔漫畫英雄片的味道,由布萊德·伯德擔任編導,這也是他加盟皮克斯以來主理的第一部長片。
預計在2005年年底推出的《汽車總動員》(Cars)或許將是迪斯尼、皮克斯合作的最後一部電腦動畫電影。故事的主角是一群汽車,由約翰·拉塞特和李·安克瑞奇共同執導。
盧卡斯工作室
喬治·沃爾特·盧卡斯
小喬治·沃爾特·盧卡斯(George Walton Lucas Jr,1944年5月14日—),是美國的電影導演、製片人和編劇,其最著名的是史詩式作品《星球大戰》和《奪寶奇兵》三部曲(註:編劇)。
個人經歷
盧卡斯出生於加利福尼亞州墨德斯托,他的父親喬治·沃爾特·盧卡斯在那裡開文具店。盧卡斯上唐尼高中時,對駕駛賽車產生了興趣,他夢想成為一個專業賽車手。但是,一次可怕的車禍突然中斷了這個夢想,並改變了他對於人生的觀點。在1960年代,盧卡斯開始在洛衫磯南加州大學的電影電視專業學習電影,南加州大學是最早致力於電影的大學之一。他在那裡製作了多部短片,包括早期版本的THX1138,其後更成為他首部長篇故事片。
畢業後,他與弗朗西斯·科波拉一起創建了美國活動畫片(American Zoetrope)工作室,期望在倍受壓迫的好萊塢工作室制度外為電影製作者們創造一個能夠自由發揮的環境。美國活動畫片的想法雖然並未獲得真正的成功,但是從他的電影《美國風情畫》和《星球大戰》在財政上獲得的成功,讓盧卡斯可以在他家鄉以北的加州瑪林縣,設立自己的製片廠盧卡斯電影。天行者音效(Skywalker Sound)和工業光魔(Instrial Light and Magic),分別是盧卡斯影業中處理聲音效果和視覺效果的子公司,它們已經成為他們領域最受尊崇的公司。盧卡斯電影游戲,之後被改名為盧卡斯藝術,在電腦游戲產業里也受到非常高的關注。
《星際大戰》在1977年被某些人尊為首部「高概念」電影,盡管其他人覺得第一部應該是斯蒂芬·斯皮爾伯格(英語:Steven Spielberg,港譯:史提芬·史匹堡,台譯:史蒂芬·史匹柏)在兩年前拍的《大白鯊》。實際上,盧卡斯和斯皮爾伯格早就認識,並且在之後的幾部電影中有合作。特別是1981年首集的印第安納·瓊斯《奪寶奇兵》。與斯皮爾伯格一起,經百視達確認後盧卡斯在影片中的職位是製片。
在以回收投資為基礎方面,《星球大戰》被證明是最成功的電影。在星球大戰拍攝期間,盧卡斯放棄了他能獲得的酬勞,以作為導演並換取電影的擁有權(電影公司認為它的擁有權不值錢)。這個決策使他直接從所有的游戲、玩具和收集品的特許權中獲得上十億美元的版權費。2004年,福布斯雜志估計盧卡斯的個人財富達到30億美元。到2005年,福布斯在線估計在他有生之年由星球大戰的特許權產生的收入接近200億美元。
盧卡斯因拒絕在他的《星球大戰》的片頭里執行「片頭設計規范」(當時,美國導演協會的規定是在影片的片頭打出工作人員名單,而盧卡斯為了不影響《星球大戰》開場字幕的科幻效果,所以把名單放在片尾。),被美國導演協會罰款。在付了罰款之後他退出了協會,並在二十年內不做電影導演的職務。
1994年10月3日,盧卡斯開始寫星球大戰的前三集。同年11月1日,他停下他手中的製片和日常營運工作,利用公休補假來完成他的前傳。
美國電影學會將給盧卡斯頒發2005年的終生成就獎。他將在2005年6月9日接受這個獎。
他領養了三個孩子:阿曼達(1981年生)、凱蒂(1988年生)和傑特(1993年生)。
最著名的電影
THX1138 (1970年) (導演、編劇)
美國風情畫(American Graffiti,1973年) (導演、編劇)
星球大戰第四集:新希望(Star Wars Episode IV: A New Hope/Star Wars,1977年) (導演、編劇)
星球大戰第五集:帝國反擊戰(Star Wars Episode V: The Empire Strikes Back,1980年) (執行製片、共同編劇)
奪寶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1981年) (執行製片)
星球大戰第六集:絕地大反攻(Star Wars Episode VI: Return of the Jedi,1983年) (執行製片、共同編劇)
法櫃奇兵(Indiana Jones and the Temple of Doom,1984年) (執行製片)
聖戰奇兵(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1989年) (執行製片)
星球大戰第一集:魅影危機(Star Wars Episode I: The Phantom Menace,1999年) (導演、編劇、執行製片)
星球大戰第二集:克隆人的進攻(Star Wars Episode II: Attack of the Clones,2002年) (導演、共同編劇、執行製片)
星球大戰第三集:西斯的復仇(Star Wars Episode III: Revenge of the Sith,2005年)(導演、編劇)
㈩ 美國電影公司怎麼排名的
作為世界上影視娛樂行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美國的電影公司為世界創造出數量眾多、質量精良的影視作品,也因此建立了不少知名電影公司。電影公司多,相互之間的比較就不會少,電影公司基本上以票房和口碑作為排名。
迪士尼影業迪士尼的影響范圍可以說是全世界,相比於其他電影公司,迪士尼專注動畫片。簡單來說,大家熟悉的《白雪公主》、《花木蘭》等等電影都是出自迪士尼之手,畫面精良老少皆宜。因為電影本身的特殊性,所以電影周邊不少版權也很多,業務領域廣泛。此外全世界還有相關的主題公園,節假日很多小朋友會與家人一塊前往遊玩,經濟效益高。另外說一句,這家公司很重視版權,每年依靠版權都賺了不少錢,基本上與之打版權官司,就不會贏。
除開這些公司,美國還有很多電影公司。排名這種東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就像是電影每個人都可以產生自己的理解。電影公司排名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這些公司能夠保持初心,在往後的日子裡繼續拍攝各類經典的影視作品,讓觀眾有更好的視覺體現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