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哪些不是德國表現主義電影

哪些不是德國表現主義電影

發布時間:2022-09-04 22:58:44

1. 什麼是德國表現主義

德國表現主義 Expressionism 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此字原為藝術史與批評的專用語,意指不再把自然視為藝術的首要目地,以線條、形體和色彩來表現情緒與感覺作為藝術的唯一目地。表現主義電影則發源於1920年的德國,此種電影中的演員、物體與布景設計都用來傳達情緒與心理狀態,不重視原來的物象意義。《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1919)即以運用這種手法而聞名。之後德國表現主義的風格影響到默片時代的一些好萊塢電影與1940年代的黑色電影,其它如希區考克與奧森.威爾斯亦受表現主義的影響。 德國表現主義的代表電影有:《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1919),《蓋努茵》,《三生記》,《泥人哥連》,伊門多夫1945年生於德國布勒克得,1964年就讀於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是大師瑟夫•博伊斯的門生。60年代,伊門多夫參加了博伊斯倡導的「行為藝術運動」,然而很快發現自己的才能和興趣在別的地方,於1977年開始架上繪畫的創作。七十年代末開始,與巴塞利茲、呂佩爾茲、里希特、基輔、波爾克、彭克等人,共同創造了德國新表現主義藝術潮流。伊門多夫繼承了德國表現主義的一些形式技巧,不同的是,在內容上更加關注德國當時的社會生活和政治氛圍。 畫家約爾格•伊門多夫是當代德國最著名的藝術家之一,也是政治性最強的藝術家。在七十和八十年代創作「德國咖啡館」繪畫系列,描述對兩個德國現實的印象,隨後創作的「德•弗勒咖啡館」繪畫系列反映伊門多夫與自己的榜樣和朋友的關系《演皮影戲的人》,《蠟人館》(1924),《聖女貞德的激情》(1928)。

2. 德國表現主義電影是什麼

德國表現主義電影是二十世紀一、二十年代在德國出現的把文學、戲劇和繪畫上的表現主義原則運用於電影創作的電影流派。

表現主義電影用荒誕離奇的手法,曲折而准確地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戰給德國人民帶來的極度恐慌和惶惑的心情,銀幕上呈現的是高度誇張、變形、主觀化的世界。

表現主義電影特徵:

風格化的平面,對稱、扭曲、誇張;相似形狀的並列,

1、影像

表現主義的導演注重具有象徵意味的造型,傾向認為電影的影像應該成為平面藝術。在構圖和布景上下足了功夫。往往在一個構圖中用相似的形狀並列而形成相當具有表現力的鏡頭。

2、表演

表現主義的表演一般比較誇張,基本放棄了寫實主義的表演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展示迅速的變動、舞蹈般的動作、變形或扭曲的表情。

3、題材和類型

在表現主義的代表作品中,題材的特徵是顯而易見的,恐怖、災難、犯罪題材是最常見的,表現主義電影藝術家們往往從被扭曲的、陰暗的世界中去尋找素材,在那似乎與現實隔絕的、封閉的世界中,去挖掘人物內心深處的孤獨、殘暴、恐怖、狂亂的精神狀態。

內容荒誕離奇,有時結構散亂,情節變化突兀,故事人物類型化,往往鬼魂與活人同時出現(《吸血鬼》等),生與死、夢幻與現實之間沒有明確的界線。

表現主義電影導演們關注畸形社會中的心理非常態,關注那些焦慮與緊張的情緒,力圖透視那些狂亂行為背後的深層動機和原因,用主觀化的影像風格來反證社會事實,作品因此具有社會意義和社會價值。

3. 德國表現主義的代表電影

《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1919),《蓋努茵》,《三生計》,《泥人哥連》。
《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1919)即以運用表現主義手法而聞名。之後德國表現主義的風格影響到默片時代的一些好萊塢電影與1940年代的黑色電影,其它如希區考克與奧遜·威爾斯亦受表現主義的影響。

4. 下面哪一項不是現代主義在電影中的表現

3:德國表現主義電影
下面哪一項不是現代主義在電影中的表現
1:先鋒電影 2:新好萊塢電影 3:德國表現主義電影 D:法國新浪潮
答案是3:德國表現主義電影

5. 下面哪一項是德國表現主義電影的代表作

德國人善拍帶有反思的片子,其中的二大主流是「政治反思片」和「戰爭反思片」,對於前者,我看過並不多,但看過的每一部都非常經典。除了以上這兩種,還有一些片子據網友反映也很不錯,比如《羅拉快跑》、《柏林蒼穹下》等等。

〔政治反思片〕

《卡桑德拉大橋》(強烈推薦!!)
(如果犧牲掉數百個人的生命,可以挽救成千上萬人,你會否把他們犧牲掉?哪怕,這些人是無辜的。這部片子是和英國、義大利合拍的,影片對人性作出了深層的拷問,一列火車上的乘員不幸感染了病菌,政府為了保全「大局」,不惜要把這列火車引向毀滅的道路——卡桑德拉大橋。)

《竊聽風暴》
(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德國版的《1984》,對極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提出了質問,但片子拍得很客觀,沒有過多煽情的成分,導演無意把柏林牆的倒塌形容為西方民主的勝利,反而刻畫出了東德人在信仰破滅後的失落感。片中扮演「竊聽者」的光頭演員,在現實中,他是「竊聽風暴」的受害者……)

《再見列寧》
(故事發生在兩德剛統一後,影片非但沒有鼓吹西方的「民主自由」,反而講述了一個普通婦女,信仰共產主義的那種樸素精神,揭示了信仰與政治始終是不同的,政治家把社會主義信仰強加於民眾是一回事,老百姓信仰社會主義又是另一回事。)

6. 電影史:簡述德國表現主義

  1. 德國表現主義是從1919至1924出現在德國的一個把文學、戲劇和繪畫上的表現主義風格運用於影片創作的電影流派。它的藝術目的是力圖通過不自然的形式和極度失真、變形的世界形象來強烈的表達出人物內心的恐懼、焦慮、愛和憎的情緒。布景高度失真變形、攝影角度古怪奇特、照明陰沉朦朧,表達的共同的主題是謀殺、死亡和暴力,描繪了隱藏在人們內心深處的孤獨、悲憤、痛苦和恐懼。其代表作有《卡里加里博士》、《疲倦的死》、《吸血鬼諾斯費拉杜》、《蠟像陳列館》等。

  2. 二三十年代在德國表現主義的影響下後續發展出了兩個分支流派:街道電影和室內劇電影。街道電影的代表作有卡爾格呂納《街道》、派布斯特《沒有歡樂的街》、布魯諾拉恩《街頭慘劇》;室內劇電影的代表作有卡爾梅育爾《後樓梯》、羅布辟克《聖蘇爾維斯特之夜》、茂瑙《最卑賤的人》。

7. 【高分】表現主義紀錄片

表現主義電影指的是德國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將文學,戲劇跟繪畫中的表現主義風格運用到電影創作中的電影流派。按照電影史學家的分析,表現主義電影之所以誕生並得以發展的原因,是德國電影藝術家一直熱衷於三種頗具日爾曼風格的主題:
1,神秘的傳說。2,在等級地位和集體主義下的個性淪喪。3,帶有瘋狂虐待和精神錯亂的性場面。
羅伯特-維內導演的《諾斯費杜拉》(1921)最完美的體現了這一理論。它們幾乎集中了表現主義電影的所有特徵:一切真實的事物都通過彎曲的線條或傾斜的角度,不自然的,令人恐懼的展現在布景上,甚至光影也通過奇形怪狀的線條畫在布景上;角度古怪的攝影,陰郁的高反差照明;演員風格化的服裝,化妝與舞台動作。
表現主義電影的代表作品還有保羅-維格納的《泥人歌連》(1920),弗里茨-朗格的《疲倦的死》(1921),F-W-茂瑙的《最卑賤的人》(1924)。。。而保羅-萊尼的《蠟人館》(1924)則被認為是德國表現主義電影的最後一部作品。

8. 表現主義電影的代表有什麼

表現主義電影的代表作有維內的《卡里加里博士》、朗格的《疲倦的死》、威格納的《泥人哥連》和魯濱遜的《演皮影戲的人》等。

《卡里加里博士》是一部深刻地反映了德國戰後現實的作品。影片揭示了一個神秘的卡里加里博士,對青年舍扎爾施行催眠術,把他拉到市場賣藝獻技。一次在狂歡節上,舍扎爾碰見學生阿萊茵,預言他活不到第二天清晨,此話果然應驗。阿萊茵的朋友弗朗西斯懷疑這是卡里加里博士搞的鬼。第二天深夜,舍扎爾受卡里加里博士指使,劫持了弗朗西斯未婚妻珍妮,人們緊追凶手舍扎爾,他拚命逃竄,直到精疲力竭而死。人們後來追尋至卡里加里的小屋中,發現他早已溜掉,原來他已躲進了瘋人院,還當上了院長,這實際上是對德國當時混亂的社會現實所作的一個象徵性寫照。

「室內劇」電影最負盛名的代表作是由梅育編劇、茂瑙導演的一部描寫小人物悲劇命運的影片《最卑鄙的人》。故事發生在柏林一家豪華的旅館,旅館看門人因年邁體弱,被迫脫去上等僕役的金制服,貶為廁所看守。他覺得這是莫大的恥辱,便以隱瞞和撒謊去欺騙女兒、親戚和街坊鄰里,甚至想尋短見。影片題材雖來自果戈理的小說《外套》,但對當時的德國社會專門注重外表與服飾的陋習,進行了一針見血的抨擊。影片的場景、情節和對人物的細致描寫,都堅持了現實主義的原則,只可惜影片的結局卻寫了這個看門人的時來運轉,由於他得了一筆遺產而成了那家旅館身價百倍的客人,顯得十分淺薄。

9. 世界電影流派的劃分

1,第三電影

第三電影Third Cinema。泛指第三世界電影工作者所製作的反帝、反殖民與反種族歧視、反剝削壓迫等主題的電影。其具體主張由古巴導演費南多.索拉納斯與奧大維.傑提諾在1970年代初期合寫的《邁向第三世界電影》(Toward a Third Cinama)一文。

2,巴西新電影

巴西新電影Cinema Novo。指巴西在1960年代興起的新電影運動,特色是以低成本的方式,創造有地方色彩的電影文化,以掙脫外來,尤其是北美電影文化的主導形式。他們對於國家、社會現實的觀點較為犀利,美學原創力亦非常豐富。

3,德國新電影

德國新電影New German Cinema。1960年代初出現在西德的一次旨在振興德國電影的運動。1950年代西德隨著經濟的復甦電影亦蓬勃發展,

但內容逃避現實,貧乏單調,1950年代末到1960黏代初電影業陷入低潮,連國際影展的參加資格也沒有,受到當時法國與英國等國家新電影的影響,便產生了德國新電影。

4,直接電影

直接電影Direct Cinema。指以寫實主義電影風格拍成的紀錄片,和真實電影的攝制有許多共通處,如以真實人物及事件為素材,客觀紀實的技巧,及避免使用旁白敘述等。

5,意象派電影

意象派電影 Imagist film。運用一系列相關的意象,以製造一種氣氛,或創造一種抽象概念的電影。意象派電影工作者企圖利用有關性質的視覺和聽覺細節,使鏡頭與聲音的累積,為一個場景或整部影片帶來更大的意義,而不需用直接陳述的方式。

10. 什麼不是德國表現主義電影

吸血鬼不是德國表現主義電影。

因為吸血鬼在創作方法上它摒棄了在歐洲長期占統治地位的模仿論或反映論,推崇極具個人色彩的表現論的美學。藝術家們在繪畫創作中不再只是客觀的描摹世界,而是根據自己內心內在的需求。所以吸血鬼不是德國表現主義電影。

把自己的主觀情感、意象與幻想進行創作。與此同時,這一傾向與尼採的悲劇美學、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學形成交匯,產生了一種奇詭新穎的審美形態與藝術特徵。


注意事項:

德國的新表現主義,顧名思義它是以20世紀初的表現主義為主題。它在理論上是接受存在主義的哲學思想,在實踐的時候去學習抽象表現主義的藝術文化傳統,主要是講究繪畫過程的情感突發和即興創作,是追求一種粗獷的、最原始的簡單踴躍的美學風格。更加竭力的主張還繪畫以本來面目,注重繪畫的探索內容,思想,色彩和表達形式。

閱讀全文

與哪些不是德國表現主義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qq發電影很快是什麼原因 瀏覽:496
復仇者聯盟里涉及哪些電影 瀏覽:85
好看的古代電影愛奇藝 瀏覽:307
法國喜劇電影免費 瀏覽:757
有哪些鬼電影 瀏覽:711
奪命之愛電影什麼意思 瀏覽:579
毒販電影全部免費觀看 瀏覽:909
帶有希臘神話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106
陪我看電影英語怎麼說 瀏覽:772
十部最好看的弓箭電影 瀏覽:272
北京電影學院化妝進修班學費多少 瀏覽:17
漫威電影多少個英雄聯盟 瀏覽:648
成龍開摩托泡妞是什麼電影 瀏覽:503
馬蒂爾達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841
貓眼電影砍票要多少人 瀏覽:346
為什麼電影電視劇需要配音 瀏覽:26
教人如何思考的電影 瀏覽:892
災難片電影有哪些 瀏覽:951
好看的飛機墜落電影推薦 瀏覽:254
杭州三墩鎮有哪些電影城 瀏覽: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