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哪些電影適合分析景別

哪些電影適合分析景別

發布時間:2022-09-03 21:58:23

1. 以電影《紅高粱》為例,分析該影片的主題,音樂,色彩,景別,運動鏡頭的內涵及意蘊

賞析《紅高粱》

選自《影響中國學生的80部書》

<紅高粱>顯然已經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2002年它又十分醒目地出現在」諾貝爾文學獎」侯選名單上,不單是僅有的中文創作名目,更是80年代以降二十年中唯一入榜書.在<紅高粱>中設有兩條平行的線索,」過去式」寫爺爺和奶奶的愛情故事;」現在式」寫爺爺背著父親正在進行著的一場伏擊戰.這兩條線時隔幾十年,交叉進行,且均屬於過去,與現在無關.但令人無不驚詫的是,莫言何以能把他尚未經歷過的抗日戰爭寫的那樣波瀾壯闊,有聲有色;他何以具有如此豐富瑰麗的想像力;他的文字何能如此無拘無束舒捲自如;他怎麼就能把那驚心動魄的場面寫的飽滿暢酣淋漓盡致震撼人心.顯然,莫言在小說中的歷史描述別具一格.
莫言曾被歸為」尋根」一派,那麼莫言在自己的故鄉山東高密尋到了自己的根.對於莫言來說,高密是一個悖論,簡單說來它無疑是地球上最美麗又最醜陋,最超脫又最世俗,最聖潔又最齷齪,最英雄好漢又最王八蛋,最能喝酒又最能愛的地方.在這片神秘的土地上,莫言豎立起了一個復雜的形象-----爺爺(我們甚至可以忘掉他的名字),他是一個勞動者,一個殺人犯通姦犯,一個土匪,而他又是個抗日英雄.如此這樣一個形象,完全不同於文革文學當中平板的格式化的英雄形象,而集美醜善惡於一身,為當代讀者提供了全新的閱讀體驗.作品中的奶奶也是極端反傳統的.作為一個主宰自己命運的女性,奶奶反叛了傳統的價值道德觀念.當她被父母為換取一頭騾子而許配給麻風病人單扁郎時,她勇敢的選擇了與爺爺通姦,以此來進行反抗.而奶奶臨死的獨白正是對她一生最好的概括:
「天,你認為我有罪嗎?你認為我跟一個麻風病人同枕交頸,生出一窩癩皮爛肉的魔鬼,使這個美麗的世界污穢不堪是對還是錯.什麼叫貞潔?什麼叫正道?什麼叫善良?什麼是邪惡?你一直沒有告訴我,我只有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去辦,我愛幸福,我愛力量,我愛美,我的身體是我的,我為自己做主,我不怕罪,不怕罰,我不怕進你十八層地獄.我該做的都做了,該乾的都幹了,我什麼都不怕.」
可見,莫言的歷史小說推翻了傳統抗戰小說創作中的二元對立模式,重構了歷史,模糊了過去和歷史,死亡和生存,以及善與惡,好與壞的界限.正因為如此,他的筆下才有如此豐滿而復雜的人物形象.
不僅如此,<紅高粱>里還在濃濃的鄉愁里洋溢著對父輩們的深深的崇拜:
「一隊隊暗紅色的人在高粱棵子里穿梭拉網,幾十年如一日.他們殺人越貨,精忠報國,他們演出過一幕幕英勇悲壯的舞劇,使我們這些活著的不肖子孫相形見拙,在進步的同時,我真切的感到種的退化」
在莫言的心裡,爺爺(父輩)充滿了讓人著迷的男性的力與美.爺爺是一個橋夫,但卻膽敢為了奶奶,為了一段」姦情」去殺人;他本是個農民,卻為反抗日寇而成為」余司令」.奶奶本是一女子,卻也感愛感恨,深明大義,具有男子漢的氣魄.就連當時年僅十多歲的父親,也是一個敢拿起勃郎寧就射的小英雄.這就是神秘的高粱地生活過的人們,他們代表著一種健康的精神-----而那片」高密輝煌」」凄涼可人」」愛情激盪」的紅高粱,就是莫言要尋找的故鄉,要尋找的精神家園吧.

2. 如何分析電影——(四)影片景別分析

五景別 電影的景別,是一個電影鏡頭和畫面的視黨形式的表述語言。表面上是一個造型元素,實際上是一個教事的手段。 景別最最根本的含義,是表達畫面所包括的范圍。電影景別的劃分大體上有如下的幾種形式;l)大遠景,2)遠景,3)大全景,4)全景,5)中景,6)中近景,對近景,8)特寫,9)大特寫。 電影中的景別,是影片視覺效果、導演語言風格的外在形式之—。決定影片風格,決定敘事風格,決定視黨風格,決定導演風格。 我們在分析影片的過程中,對於影片的是別的把握重點是在於全片,而不在於具體的某一個鏡頭。分析的重點在如下幾個方面: 1.影片全片的敘事過程中,以什麼樣的鏡頭畫面景別為主?在影片中是一種什麼樣的主導趨勢?對影片的風格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2.場景中重要的人物對話鏡頭是以什麼樣的鏡頭景別為主?鏡頭景別變化之間有什麼樣的規律和特點?對於影片中的人物刻畫和敘事的推動有什麼樣的幫助? 3.電影場景中的內景的景別特點是什麼?外景的景別特點是什麼?這兩種景別交織在一起是一種什麼樣的效果?特別是要分析景別分別在外景和內景當中對於人物、敘事、對話、動作的表現和表達都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4.每一個場景的開始的鏡頭和結束的鏡頭的景別的應用有什麼樣的特點?鏡頭剪接中景別的變化有什麼樣的規律? 5.全片中,鏡頭畫面的景別的變化幅度是什麼?對影片的節奏有什麼樣的影響?景別的這種變化對影片的敘事有什麼樣的幫助?6.分析在動作的場景中,人物的動作和鏡頭景別的應用有什麼樣的特點和形式?7.景別的運用以及最終畫面完成的效果對於影片的風格有什麼樣的作用?8.不同的景別運用,對於畫面的構圖有什麼樣的影響和幫助?9.分析景別的應用對於環境的氣氛,空間的表達,場景有什麼樣的作用? 10.分析不同的景別對人物形象和人物動作的表達。我們看到的影片,有的時候,賦予某一個人物以一個特定的景別,在有些情況下,不同的景別對不同的人物形象、不同的敘事內容、不同的情緒要求、不同的動作表達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1.分析電影的景別對影片的節奏所起的作用。

3. 電影作品的場景分析應從哪幾方面入手

影視場景大體可劃分為:內景、外景、實景、場地外景、特技合成景、電腦模擬景。

(1)內景——在攝影棚內,專門為影片的拍攝搭制的人工場景。這種場景的空間有限,拍攝的環境完全要布置,光線的處理可以比較細膩,拍攝不受自然條件的限制。

(2)外景一大自然中自然景觀的場景。這種場景的空間比較廣闊,往往要選擇局部進行拍攝,或者是對局部進行加工才能拍攝,由於受自然光線的限制,光線的處理要選擇光線
的時機。

(3)實景——人類居住和活動的自然建築的場景,這些場景的存在,往往不是為了影片的拍攝。這種場景空間十分真實,具有生活的氣息,但是,有明顯的建築結構關系,拍攝起來也受一定的限制。

(4)場地外景一為了影片的拍攝,按一定的比例,專門在選定的自然環境中人工搭制的場景。這種場景的空間比較合理,符合影片的拍攝要求。但是對總體美術設計的要求比較高,也會受到自然光線的限制。

(5)特技合成景——人工搭制的,用於配合特技拍攝的小比例人工場景。這種景一般是模型的景,需要與實際的自然場景拍攝在一起,美術設計的透視、比例十分的重要。

(6)計算機模擬景——利用計算機(數字)技術創造的虛擬現實的場景環境。

影視中場景的意義在於:

1、場景決定影片的風格,我們常說,外景利於影片的氣氛;內景利於影片光線的運用;實景利於影片空間表達。簡單的說就是:外景出意境,內景出戲,實景出調度。

2、場景影響影片的空間感覺。

3、場景制約人物的造型,外景使人物的表達更有環境依據,內景優化了攝影的造型元素,更有利於人物出戲。

4、場景關繫到影片的影調構成,不同的場景可構成不同的影調效果。

(3)哪些電影適合分析景別擴展閱讀:

分析一部電影:

一、主題

主題的兩方面層次:

①影片內容或影片的作者想告訴我們的內容。

②通過對電影的主題、立意及試聽形象表達的理解,我們感悟到的內容。

二、結構

結構——是影片的組織排列的方式和敘事組合的構造,影片的結構、框架,就是電影的風格。

1、電影的劇作結構、電影的敘事結構、故事的結局基於以下四種存在模式:①情理之中,預料之中。②情理之外,預料之中。③情理之中,預料之外。④情理之外,預料之外。

但無論哪樣的一種結局,都會充滿了「因果關系」、「偶然關系」、「必然關系」和「戲劇關系」的味道,都會有一種人為主觀的因素。

現代電影的劇作結構,往往有很大的隨意性和變異性,重點的表現在劇作中的合情合理的處理上,有的合情不合理;有的合理不合情;但是,從大多數的影片的結構上分析,合情比合理更為重要。

2、情節結構分析:電影情節的編排,往往是依據於人物的心理線索和發展,以往的「戲劇式」電影敘事,對於精巧的外部情節的設計和設置是十分依賴的,影片最終結構的選擇與確定,一定是有利於影片的主題,有利於人物的塑造,有利於風格的體現,有利於敘事的多樣化。

三、人物

電影中的人物是敘事的核心,是矛盾沖突的焦點,是影片造型的基礎。

人物的表現主要有:

1、人物外形表現——影視中非常重視其服裝、發型、化妝的處理,人物外形不但要符合影片敘事還要有鮮明特徵。

2、人物景別表現——影視中往往充分利用鏡頭的景別,著重對人物進行心理、情緒、表情的描寫。

3、人物形體表現——人物的形體處理不光是為了敘事,為了場景,更是為了人物形象塑造。

4、人物位置表現——影視畫面中的人物位置在人物塑造上具有特殊意義,有的人物在畫面中是居中處理,有的居邊處理,有的卡頭卡腳處理。

4. 格里菲斯的哪一部電影完整地運用了五大景別

《黨同伐異》吧,這部片子中格里菲斯首創了大特寫和大遠景,是同時代其他導演所不能企及的大手筆作品啊,加上其他的普通景別,怎麼說也有5個了

5. 大紅燈籠高高掛影評,注意畫面造型元素(景別、角度、構圖等方面)對影片主題的表現

高牆大院里囚禁的人性

——《大紅燈籠高高掛》的視聽語言分析

影片《大紅燈籠高高掛》上映於1991年,根據蘇童小說《妻妾成群》改編而成,由張藝謀執導。影片在公映後在國內外獲得多次大獎,有著良好的成績與巨大的反響。

看完整部影片,給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壓抑,那種人性的壓抑,故事在夏天開始,又止於夏天,這是一個沒有春天,沒有希望的故事。

下面,我將分別從主題,鏡頭,色彩等方面談一談對影片的一些看法。

首先,在主題方面,這也是我想談的最多的,影片講述了頌蓮在嫁入陳家豪門之後,人性扭曲變形的過程,影片表達了封面思想餘毒對人性的囚禁於毒蝕。

一入侯門深似海,從此良心是路人,此話形容頌蓮,最恰當不過,頌蓮人性的扭曲,得於兩個人,兩個理應與她關系親昵的人,兩人分別是,頌蓮的繼母,還有頌蓮的男人,陳老爺。但正是這兩個「親人」,卻親手葬掉了頌蓮的幸福與自由。影片中,頌蓮的繼母自始至終都沒有露面,而貫穿始終的陳老爺,則一次正面特寫都沒有,給人永遠的只是一個背影,從導演的人物設置來看,我們可以讀出一點,那就是繼母和老爺都不是什麼光明的形象,而他們在影片中則可視為是封建家長制的代表,他們沒有特寫,沒有露面,但他們卻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導演在這里向我們表達這樣一個觀點:封建的餘毒仍在,而且依然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

一入侯門深似海,從此良心是路人。頌蓮本是一個心地善良的學生,但自從她嫁入陳府,直接或間接在頌蓮手中受過傷害的卻有三個人,分別是,雁兒,梅珊和卓雲,雁兒死了,死於頌蓮的揭秘,雖然對於雁兒的死不能歸咎於頌蓮,但她對於雁兒的死卻又這不可推脫的責任,梅珊也死了,同樣死於頌蓮醉酒後的告密,相對於雁兒和梅珊,二姨太卓雲的那點傷,我們則可以忽略不計了。
「生如夏花」,影片開始便以顯著的黑底紅字暗示給觀眾。女人的一生尤為如此。如夏花般綻放,在自己最美的年齡。然而影片中的女人們生長的卻是一片用「封建」作肥的土地,因而其周遭無不散發著泯滅人性的恐怖氣味兒。也正由於此,這個「四季」註定不能如維瓦爾第的《四季》永存,要比音樂中展示的更加四季分明,更加殘酷現實。

唯一重要的男人是那個貫穿著前仆後繼的女人們,連接著新舊時代不同思想觀念的「老爺」但自始至終沒有在影片中清晰的露臉。這個始終模糊的面容讓觀眾幾乎要忽視他的存在,就像他所代表的那個不斷從管家嘴中說出來的「陳家的規矩」一樣,這一切,已經在模糊不清中,逐漸離我們遠去。影片多個空鏡頭中傳來了他的聲音,也顯得那麼空洞無力,彷彿恍如隔世,映襯著磚牆吊角的老院真不知這聲音究竟來自何方,這一切究竟離我們有多遠……

這是一場女人戲。偌大的掛著紅燈籠的院落就像是以封建為背景而搭建的一個舞台,上演的無非就是一場女人戲。只不過這戲,演的時間太久,結果總是很悲慘,人物又惹人同情。然而它卻是殘酷而現實的,是幾千年來眾多舞台的一個縮影。

用「點燈,滅燈,封燈」來形容女人的一生顯得過於粗陋,絕不足以展現女人一生中如夏花時最美的時候。但是一個「封燈」卻能夠將女人打入深淵,以男人那可笑而又可悲的權利,用封建的「老規矩」這個片中不斷提及的無形卻殺傷力極強的武器。封燈,為舞台上悲劇的上演正式拉開帷幕;秋季,為這個即將到來的冬天提前照明了來時的路。

當一個丫環為其「想當太太」的奢望而被罰跪在院中,看到夜晚不斷飄落在她身上的雪花時,觀眾才真正意識到冬天確實來了。而丫環的命運,也只是這場悲曲的一個前奏。看著丫環私自點的紅燈籠被大火燒盡時,夢想破滅了,這個院落也就徹底死寂了。為什麼?因為即便是奢望也罷,不得不說這個丫環恐怕是這深院中唯一一個「懷揣希望」的人。她的燈籠毀了,夢想破滅了,剩下的就只有那些個愚蠢衷心不斷挑著燈籠邁著小碎步的僕人們與不斷在絕望中掙扎但又靜待死亡的太太們。

這個冬天尤為漫長,這個四季,沒有春天……

觀眾等到的又是一個夏天,又是一個輪回。

影片短短的125分鍾,濃縮了這個畸形的四季,濃縮了封建社會中女人的一生……
與其說梅珊和雁兒死於頌蓮之手,但不如說她們死於陳家的「規矩」,死於封建體制的樊籠,因為頌蓮也是受害者,是陳家「規矩」的受害者,是封建禮儀制度的犧牲品。

在影片中,我們反復的可以看到一道程序,那就是點燈、掛燈、封燈。還有,我們還可以從管家陳百順和二嬸的的口中反復聽到一句話,「按照祖上的規矩!」規矩,規矩!到底什麼事規矩?在陳家,點燈、掛燈、封燈是規矩,陳老爺的話就是規矩!陳家的高牆大院就是規矩!

在陳家,規矩是不能違背的,違背規矩的,都被弔死在那屋頂的小石屋裡面,這是唯一可以逾越陳家高牆大院的存在。

然而,違背規矩要死,那不違背規矩的又過的可好?在陳家的高牆大院里,剩下的就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已經麻木不仁,「|看淡了生死」,大太太是這樣的人,管家和二嬸都是這樣的人,除了這樣的人以外,還有一種,那就是頌蓮!而她的瘋,則是證明了是怎樣的一種結局。

影片中,我們可以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一個鏡頭,一個四合院,或者是一扇門,再或者是床四邊的帷幔,但無一例外的,它們的形狀都是一個「口」字型,口,加之處於其中的人,則組成了這樣的一個字!「囚」!頌蓮在其中,雁兒在其中,陳家上上下下都在其中,它囚禁的不僅是人,不僅是人的肉體,更是人的精神靈魂與自由。

陳家的囚籠,不是表明上的高牆大院,而是那一句句祖上的規矩。擴大點說,是封建思想,封建體制,被囚禁在牢籠中的人們有著各種不同的表現。

俗話說的好,有壓迫的地方就有反抗,梅珊和頌蓮都是那種反抗型的,但無一例外的都以悲劇收場,梅珊死了,頌蓮瘋了,看到這里,除了給人一種沉重的宿命感意外,感觸最深的則是千年封建牢籠的堅固,堅固的難以想像,任重而道遠啊!

與之相對的,還有一批人那就是大太太二太太,還有管家和二嬸,我想,她們不是沒有反抗過,她們也一定反抗過,只是,她們失敗了,然後轉而投向了另一邊,封建制度的守護者。

其次,再說說鏡頭方面,影片在拍攝人物時候,多使用中近景,人物只佔畫面的小部分,而後景則是那高大的陳家圍牆,這樣的畫面,讓人感到深處其中的人物的渺小,彷佛人物被湮沒在高大的建築中,給人一種沉重的,不可抗拒的宿命感。

在畫面的構圖上,畫面多為幽閉的四方形,人物至於畫面中心,具有意喻之意,意為:囚!

再次,影片在色彩方面,也頗為出彩,總的來說主要有三種色彩,每種色彩都起到一定的作用,這三種色彩分別為:紅、灰、白。

紅的主要物品有高高懸起的燈籠,有頌蓮身上穿的袍子,紅色,在中國常喻為喜慶之色,除了結婚時兩次時候的紅燈籠外,影片中紅色具有其他的意義,我把它理解為一種慾望,一種被壓抑著的慾望,當然,這是我的個人理解。

灰色,灰色是陳家大院的主基調,給人一種沉穩厚重的感覺,是一種冷色調,厚重的高牆大院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意為壓著眾人身上的諸多規矩,意喻封建牢籠堅不可摧。

白色,說到白色,影片中的白色主要是血的顏色,片中下過幾次雪,雁兒跪在雪地里一次,梅珊死後一次,還有結尾處一次。說到雪,這讓我聯想起一個事物,那就是死人後那慘白的冥錢和白幡;雪,是來送葬的,第一次,它送走了雁兒,第二次,送走了梅珊,最後一次是頌蓮穿著學生裝走在雪地里,那時,她已經瘋了,這一次送掉的是什麼,除了頌蓮的一切外,還有新娶的五太太的幸福。

最後,不得不說的是影片最後的結局,陳老爺又娶了一個五太太,依舊是夏天,依然沒有春天,娶五太太的那天,又下起了雪,這是一個隱喻,預示著延續,是悲劇的延續,同時又是封建的延續。
「生如夏花」,影片開始便以顯著的黑底紅字暗示給觀眾。女人的一生尤為如此。如夏花般綻放,在自己最美的年齡。然而影片中的女人們生長的卻是一片用「封建」作肥的土地,因而其周遭無不散發著泯滅人性的恐怖氣味兒。也正由於此,這個「四季」註定不能如維瓦爾第的《四季》永存,要比音樂中展示的更加四季分明,更加殘酷現實。

唯一重要的男人是那個貫穿著前仆後繼的女人們,連接著新舊時代不同思想觀念的「老爺」但自始至終沒有在影片中清晰的露臉。這個始終模糊的面容讓觀眾幾乎要忽視他的存在,就像他所代表的那個不斷從管家嘴中說出來的「陳家的規矩」一樣,這一切,已經在模糊不清中,逐漸離我們遠去。影片多個空鏡頭中傳來了他的聲音,也顯得那麼空洞無力,彷彿恍如隔世,映襯著磚牆吊角的老院真不知這聲音究竟來自何方,這一切究竟離我們有多遠……

這是一場女人戲。偌大的掛著紅燈籠的院落就像是以封建為背景而搭建的一個舞台,上演的無非就是一場女人戲。只不過這戲,演的時間太久,結果總是很悲慘,人物又惹人同情。然而它卻是殘酷而現實的,是幾千年來眾多舞台的一個縮影。

用「點燈,滅燈,封燈」來形容女人的一生顯得過於粗陋,絕不足以展現女人一生中如夏花時最美的時候。但是一個「封燈」卻能夠將女人打入深淵,以男人那可笑而又可悲的權利,用封建的「老規矩」這個片中不斷提及的無形卻殺傷力極強的武器。封燈,為舞台上悲劇的上演正式拉開帷幕;秋季,為這個即將到來的冬天提前照明了來時的路。

當一個丫環為其「想當太太」的奢望而被罰跪在院中,看到夜晚不斷飄落在她身上的雪花時,觀眾才真正意識到冬天確實來了。而丫環的命運,也只是這場悲曲的一個前奏。看著丫環私自點的紅燈籠被大火燒盡時,夢想破滅了,這個院落也就徹底死寂了。為什麼?因為即便是奢望也罷,不得不說這個丫環恐怕是這深院中唯一一個「懷揣希望」的人。她的燈籠毀了,夢想破滅了,剩下的就只有那些個愚蠢衷心不斷挑著燈籠邁著小碎步的僕人們與不斷在絕望中掙扎但又靜待死亡的太太們。

這個冬天尤為漫長,這個四季,沒有春天……

觀眾等到的又是一個夏天,又是一個輪回。

影片短短的125分鍾,濃縮了這個畸形的四季,濃縮了封建社會中女人的一生……

6. 科幻片的主要以什麼景別為主

五景別 電影的景別,是一個電影鏡頭和畫面的視黨形式的表述語言。表面上是一個造型元素,實際上是一個教事的手段。 景別最最根本的含義,是表達畫面所包括的范圍。電影景別的劃分大體上有如下的幾種形式;l)大遠景,2)遠景,3)大全景,4)全景,5)中景,6)中近景,對近景,8)特寫,9)大特寫。 電影中的景別,是影片視覺效果、導演語言風格的外在形式之—。決定影片風格,決定敘事風格,決定視黨風格,決定導演風格。 我們在分析影片的過程中,對於影片的是別的把握重點是在於全片,而不在於具體的某一個鏡頭。分析的重點在如下幾個方面: 1.影片全片的敘事過程中,以什麼樣的鏡頭畫面景別為主?在影片中是一種什麼樣的主導趨勢?對影片的風格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2.場景中重要的人物對話鏡頭是以什麼樣的鏡頭景別為主?鏡頭景別變化之間有什麼樣的規律和特點?對於影片中的人物刻畫和敘事的推動有什麼樣的幫助? 3.電影場景中的內景的景別特點是什麼?外景的景別特點是什麼?這兩種景別交織在一起是一種什麼樣的效果?特別是要分析景別分別在外景和內景當中對於人物、敘事、對話、動作的表現和表達都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4.每一個場景的開始的鏡頭和結束的鏡頭的景別的應用有什麼樣的特點?鏡頭剪接中景別的變化有什麼樣的規律? 5.全片中,鏡頭畫面的景別的變化幅度是什麼?對影片的節奏有什麼樣的影響?景別的這種變化對影片的敘事有什麼樣的幫助?6.分析在動作的場景中,人物的動作和鏡頭景別的應用有什麼樣的特點和形式?7.景別的運用以及最終畫面完成的效果對於影片的風格有什麼樣的作用?8.不同的景別運用,對於畫面的構圖有什麼樣的影響和幫助?9.分析景別的應用對於環境的氣氛,空間的表達,場景有什麼樣的作用? 10.分析不同的景別對人物形象和人物動作的表達。我們看到的影片,有的時候,賦予某一個人物以一個特定的景別,在有些情況下,不同的景別對不同的人物形象、不同的敘事內容、不同的情緒要求、不同的動作表達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1.分析電影的景別對影片的節奏所起的作用。

7. 怦然心動電影景別分析

《怦然心動》講述了一對少男少女在青春懵懂時發生的有趣故事。純純的愛戀,簡單的美好,全在那些白衣飄飄的歲月。它既是一部講述愛情,講述初戀的電影,也是一部關於教育的電影。小眾而又特別。它將你置於一種溫暖的、有趣的,又充滿人文關懷的氛圍中,一切以人的思維為主。

8. 什麼是景別

景別是指由於攝影機與被攝體的距離不同,而造成被攝體在攝影機尋像器中所呈現出的范圍大小的區別。

景別的劃分,可分為五種,由近至遠分別為特寫(指人體肩部以上)、近景(指人體胸部以上)、中景(指人體膝部以上)、全景(人體的全部和周圍背景)、遠景(被攝體所處環境)。

在電影中,導演和攝影師利用復雜多變的場面調度和鏡頭調度,交替地使用各種不同的景別,可以使影片劇情的敘述、人物思想感情的表達、人物關系的處理更具有表現力,從而增強影片的藝術感染力。

(8)哪些電影適合分析景別擴展閱讀:

景別作為單個畫面來講,僅僅表達一種視覺形式,而它們一旦排列起來,又和內容相結合,必然會對戲劇內容和敘事重點的表現與表達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從視覺語言及鏡頭規律分析,敘事內容越重要,越應該在畫面的景別上採用中景、近景等系列景別;反之,則採用遠景、全景系列景別。

在導演與攝影創作中,針對人物作為被攝主體而言常規處理鏡頭的方法,其出發點主要是為人物動作而設計使用的景別。導演在宏觀設計影片及結構視覺時就要考慮敘事重點和戲劇內容上的需要,在視覺表達形成景別上體現出來。

9. 電影《寄生蟲》的景別及其表現功能

摘要 景別是指由於攝影機與被攝體的距離不同,而造成被攝體在攝影機尋像器中所呈現出的范圍大小的區別。

閱讀全文

與哪些電影適合分析景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好看女間諜電影 瀏覽:77
巴黎百合電影有哪些 瀏覽:149
金毛蛋黃演的電影是什麼 瀏覽:487
如何看待牛年電影票房 瀏覽:491
唐昊是什麼電影 瀏覽:226
美國電影密碼風雲免費看 瀏覽:766
老電影電影完整版免費觀看 瀏覽:581
vivo手機怎麼把電影投到電視上 瀏覽:332
電影魔女為什麼好看 瀏覽:781
韓國電影骯臟的血免費觀看 瀏覽:545
好看的動漫電影秘密教學 瀏覽:270
如何給車下載是電影視頻 瀏覽:119
好看的電影動漫遊戲 瀏覽:205
電影院里關於對殘疾人的優待有哪些 瀏覽:282
美團訂電影票如何改位置 瀏覽:452
好看有意義的英文電影 瀏覽:920
2019年多少電影虧錢 瀏覽:961
平板看電影怎麼沒有圖像 瀏覽:686
iso格式電影怎麼播放軟體 瀏覽:131
13層空間電影免費高清 瀏覽: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