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邵氏電影有哪些女演員

邵氏電影有哪些女演員

發布時間:2022-08-28 12:38:57

A. 天龍八部阿珠的扮演者是誰

03版《天龍八部》阿珠(阿朱)的飾演者是劉濤。

劉濤,1978年7月12日出生於江西南昌,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歌手。2000年,劉濤因出演情景劇《外來媳婦本地郎》進入演藝圈。

2003年,劉濤出演古裝言情劇《還珠格格3之天上人間》,並在劇中飾演文武雙全的緬甸公主慕沙,隨後簽約仲傑文化傳播有限公司;12月,參演改編自金庸同名小說的古裝武俠愛情劇《天龍八部》,她在劇中飾演嬌俏靈動最終為情而死的美貌女子阿朱,並憑借該角色榮獲金南方獎最具魅力女演員獎。

13版《天龍八部》阿珠(阿朱)的飾演者是賈青。

賈清,1986年11月2日出生於陝西西安,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歌手,畢業於上海師范大學謝晉影視藝術學院。2005年,賈清因參加歌唱類真人秀節目《我型我秀》,獲得萊卡酷表現獎,而正式進入演藝圈。2013年,在古裝武俠劇《天龍八部》中分別飾演奇女子阿朱和小魔女阿紫。

(1)邵氏電影有哪些女演員擴展閱讀

劉濤主要作品:

1,《英倫對決》飾演:林寶怡,導演:馬丁·坎貝爾。

2,《杠上開花》飾演:借錢友(客串) ,導演:賈一平。

3,《咱們結婚吧》飾演:田海心,導演:劉江。

4,《戀者多喜歡》飾演:程雨,導演:白承勛。

賈清主要作品:

1,《粉領女郎》飾演:白茜,導演:連春利。

2,《大英雄》飾演:一丈紅,導演:張彤,嚴俊里。

3,《我們的千闕歌》飾演:司凌雲,導演:連春利。

B. 歷代趙敏扮演者

1、陳好逑,在1965香港粵語電影《倚天屠龍記》中扮演趙敏。

2、汪明荃,在1978香港無線電視劇《倚天屠龍記》中扮演趙敏。

3、井莉,在1978香港邵氏電影《倚天屠龍記》中扮演趙敏。

4、劉玉璞,在1984台灣台視電視劇《倚天屠龍記》中扮演趙敏。

5、黎美嫻,在1986香港無線電視劇《倚天屠龍記》中扮演趙敏。

6、張敏,在1993 香港永盛電影《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中扮演趙敏。

7、葉童,在1994台灣台視電視劇《倚天屠龍記》中扮演趙敏。

8、黎姿,在2001香港無線電視劇《倚天屠龍記》中扮演趙敏。

9、賈靜雯,在2003合拍電視劇《倚天屠龍記》中扮演趙敏。

10、安以軒,在2009內地電視劇《倚天屠龍記》中扮演趙敏。

11、陳鈺琪,在2018內地電視劇《倚天屠龍記》中扮演趙敏。

其中,張敏、黎姿、賈靜雯扮演的趙敏形象比較受歡迎,尤其張敏扮演的趙敏騎馬回眸的一幕被眾多網友評為無法超越的經典。

(2)邵氏電影有哪些女演員擴展閱讀

趙敏,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第一女主角,是金庸筆下最受讀者喜愛的人物之一。天下兵馬大元帥汝陽王之女,大元第一美人,手下皆為武林中最頂尖的高手。

《倚天屠龍記》是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是「射鵰三部曲」系列第三部。小說以安徽農民朱元璋揭竿而起建立明朝天下為背景,以張無忌的成長為線索,敘寫江湖上的各幫各派、各種人物的恩怨情仇。

C. 丁紅是什麼花嗎

不是花,她是一位女演員。
丁紅(1941年4月28日-2004年,PatTingHung),本名汪燦華,60年代香港邵氏電影女演員。
丁紅出生於湘江南岸一富裕家庭,從小嬌生慣養,走遍北京、上海、重慶,並成長於香港。中學就讀於聖瑪利英文書院,畢業後加入由王元龍主持的中國電影戲劇學校,接受電影演技的基礎訓練。1957年邵氏招考演員,丁紅從二千人當中脫穎而出,隨即被安排跟隨大導演岳楓,擔任《嬉春圖》的場記。首部參演作品為屠光啟導演的《你是我的靈魂》,與張沖、王元龍合作。其後主演岳楓導演的《丈夫的情人》而走紅。與杜娟、范麗及丁寧同被捧為邵氏四小。1969年離開邵氏,1971年與旅美僑商結婚,在美國定居息影,2004年逝世。

D. 周芷若的扮演者是誰

1、周海媚

祝緒丹扮演者的周芷若是峨眉派女弟子,峨嵋派第四代掌門人,出塵如仙,武學天資卓絕,是金庸筆下一個極富傳奇色彩的女性角色。後成為峨眉派掌門,初時的她秀若芝蘭,溫婉斯文,後期的她清逸如仙,冰雪出塵之姿中帶有威嚴儀態,氣震數千豪傑。

E. 周芷若的歷代扮演者詳細名單

1、陳寶珠,香港粵語電影演員,參演1965年香港粵語電影《倚天屠龍記》,飾演周芷若。

2、趙雅芝,華語影視女演員,參演1978年香港無線電視劇《倚天屠龍記》,飾演周芷若。

3、余安安,中國香港女演員、歌手,參演1978年香港邵氏電影《倚天屠龍記》,飾演周芷若。

4、劉雪華,中國香港女演員,參演1984香港邵氏電影《魔殿屠龍》,飾演周芷若。

5、喻可欣,中國台灣女演員,參演1984年台灣台視電視劇《倚天屠龍記》,飾演周芷若。

6、鄧萃雯,中國香港女演員,參演1986年香港無線電視劇《倚天屠龍記》,飾演周芷若。

7、黎姿,香港女演員、流行樂歌手,參演1993年香港永盛電影《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飾演周芷若。

8、周海媚,中國香港影視女演員,參演1994年台灣台視電視劇《倚天屠龍記》,飾演周芷若;金銘飾演童年周芷若。

9、佘詩曼,中國香港女演員,參演2001年香港無線電視劇《倚天屠龍記》,飾演周芷若。

10、高圓圓,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模特,參演2003年合拍電視劇《倚天屠龍記》,飾演周芷若;朱曼飾演童年周芷若。

11、劉競,中國內地女演員、導演,參演2009年內地電視劇《倚天屠龍記》,飾演周芷若;郭柏鷺飾演童年周芷若。

12、祝緒丹,中國內地女演員,參演2019年內地電視劇《倚天屠龍記》,飾演周芷若;賀楚清飾演童年周芷若。

(5)邵氏電影有哪些女演員擴展閱讀

「周芷若」人物設定:

生辰:1339年

身份:峨嵋派第四代掌門人

武功:峨嵋九陽功,峨嵋劍法,九陰白骨爪,白蟒鞭,金頂綿掌,飄雪穿雲掌,九陰真經

容貌:身形修長,青裙曳地。淡、雅、清、秀、靈、仙,凝聚了漢水之鍾靈,峨嵋之毓秀,如同遺落人間的仙子。有如江南水月的秀美,清澈如水,清逸淡雅,清麗絕俗,秀麗逾恆,出塵如仙,美若天人。恍若仙子下凡,是人世間極少的絕美女子。

氣質:秀若芝蘭,淡雅脫俗。氣度清華芳菲,秀麗絕俗,舉止之間自有一股峨嵋山水中的清靈之氣,帶有淡淡水霧之韻。青衫淡淡,別有一種仙子氣息。

身法:輕盈飄忽,曼妙無比,輕飄飄的有如一朵紅雲,輕功之佳,竟似不下於青翼蝠王韋一笑。

身材:身形修長,青裙曳地,體態婀娜,柔弱無骨,亭亭玉立,腰肢纖細,衣衫飄動

雙目:光彩明亮,眼波盈盈,眼澄似水,晶瑩澄澈

膚色:皮膚白嫩,嬌羞時雙頰暈紅

雙手:纖纖素手,軟滑柔膩的手掌,皓白如玉的纖手

臂膀:雪藕般的白臂,上臂正中一點,如珊瑚,如紅玉,正是處女的守宮砂。

體香:幽香陣陣

氣息:吹氣如蘭

聲音:清泉般悅耳,猶如水激寒冰、風動碎玉。

神情:秀眉深蹙,若有深憂,輕顰薄怒,楚楚動人

舉止:斯斯文文,行止有禮,明慧端麗,溫順文雅

服飾:敝舊衣衫(幼年)、蔥綠色衣衫(成年後第一次出場)、淡淡青衫(主要服飾)

初吻:張無忌(靈蛇島)

代表之花:曉露水仙,秀若芝蘭,春睡海棠(書中旁白)

動人之處:淡雅清麗、出塵如仙、溫婉賢淑、天仙下凡、冷傲遺世

出場地點:漢水河畔

拜堂地點:濠州

門派:峨嵋派

師父:滅絕師太

師姐:靜玄、靜虛、靜慧、靜迦、靜照、丁敏君、紀曉芙、貝錦儀、蘇夢清、李明霞、趙靈珠等

F. 凌波的個人經歷

凌波,香港六十年代邵氏電影公司著名女演員。1949年進入香港電影界,藝名小娟,最初拍閩南語片和粵語片出身,多達99部,但成就不大。1962年加入香港邵氏公司,初名沈雁,後又更名為「凌波」,頓有輕靈逍遙之感。凡是提到邵氏的黃梅調電影,不能不提凌波,因為她也是令邵氏黃梅調電影興盛至白熱化的功臣之一,特別是她的反串魅力。

出生於汕頭,幼年被轉賣至廈門當養女,改名君海棠。1949年和養母逃難到香港。50年代在香港,以藝名「小娟」拍廈語片閩南片。
1961年,進入邵氏電影公司,開始演出國語片,並幕後代唱如《鳳還巢》,《紅樓夢》等多部黃梅調電影。初名沈雁,以此名拍攝《紅娘》一片,飾演崔鶯鶯。但此片後來因她在梁祝反串走紅而罷拍。至1965年重拍,改演張君瑞。
後於拍攝《梁山伯與祝英台》時改名為「凌波」,頓有輕靈逍遙之感。後凌波因在《紅樓夢》中幕後代唱賈寶玉,受李翰祥導演賞識出演《梁山伯與祝英台》,該片令她一舉成名,並榮獲金馬獎「最佳演員特別獎」。最佳演員特別獎因為評審不知該頒給反串男主角的她男主角獎還是女主角獎,因而巧立名目,獎勵她出色的演技。
1963年初次訪台,造成萬人空巷,眾人排隊爭睹,出動軍警憲維護秩序。台北因此被封為」瘋人城」。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主演多部邵氏電影。
1964年以《花木蘭》獲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1967年以《烽火萬里情》正式獲得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
80年代移住台灣,自組電影公司拍攝《新紅樓夢》《金枝玉葉》等電影,均由凌波主演。在台灣也曾演出《七世夫妻》《金粉世家》《八千里路雲和月》等多部電視劇。
1988年移民加拿大。2001年,罹患乳癌,手術後復原良好。2001年至2003年期間,舉行多場「梁祝」音樂演唱會。2005年7月22日,於台灣北中南開始舉行「梁祝」音樂劇及黃梅調精選演唱會。

G. 邵氏兄弟有哪些藝人

包括梁朝偉、周潤發、周星馳、趙雅芝、袁詠儀、胡杏兒等明星。邵氏全產業鏈發展的動作之一是靠TVB建立造星工廠,全面培訓新人,壟斷明星資源,1971年開辦藝員訓練班。

邵氏兄弟(邵醉翁、邵邨人、邵仁枚、邵逸夫)電影事業家 代表作:《獨臂刀》、《大醉俠》、《梁山伯與祝英台》。

邵氏幾乎是中國電影史上最重要的電影家族,自邵醉翁1925年在上海創立天一影片公司,到今天已有整整八十年的歷史。邵氏家族中投入電影發展的兄弟四人,邵醉翁、邵邨人、邵仁枚和邵逸夫,分工各自不同,管理職責明確,當屬於家族企業中的典範。

在邵逸夫的經營下,邵氏兄弟公司開創了香港電影的新時代,在二十年的時間內,幾乎獨霸香港影壇,網羅了李翰祥、張徹等電影人才,更創建了完備的現代製片工業體系,在中國電影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7)邵氏電影有哪些女演員擴展閱讀

上個世紀30年代的上海灘,燈紅酒綠,霓虹林立,年輕的邵氏兄弟只是眾多電影淘金家中的一員。1925年,邵氏兄弟成立的天一影業公司既沒有黑幫靠山,也沒有左翼背景,有的只是精明的商業頭腦和「寧波幫」吃苦耐勞的天性。

但是歷史就是這樣有趣,一批批財大氣粗、激流勇進的電影公司都在歲月流逝中解體了,唯有不事旁騖專心拍片的天一公司最終存活下來。並在之後的顛沛流離中逐漸演變成「邵氏兄弟」,成就了一代「東方好萊塢」傳奇。

H. 丁紅的人物簡介

丁紅 Pat Ting Hung,60年代香港邵氏電影著名女演員。丁紅原名汪燦華,出1941年04月28日 出生於湖南,1957年加入邵氏電影公司,首部參演作品為屠光啟導演的《你是我的靈魂》,與張沖、王元龍合作。其後主演岳楓導演的《丈夫的情人》而走紅。她主演過多部電影,1969年與邵氏約滿恢復自由身。息影前最後一部作品是《怒拔太陽旗》,後定居美國,2004年逝世。

I. 邵氏電影

1958年,邵氏兄弟電影公司在香港成立,此後30年間,邵氏電影漸漸長成華語影壇的一支奇葩,無論什麼時候,提起華語電影,絕對繞不過去的話題就是邵氏電影。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是邵氏電影的黃金期,它在香港影壇處於霸主地位,無人能出其右。要緊的是,它的影響力絕不僅僅局限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邵氏電影的影迷群遍及東南亞一帶的華人社區。

[b]昔日輝煌{/b]

邵氏的歷史,其實是脈絡清晰的: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中期,是邵氏的創業期,代表人物是李翰祥,他的黃梅派影片成為邵氏的主打類型;60年代中期往後,在張徹的極力倡導下,邵氏把武俠片帶入了輝煌期,其中,又分成兩個支派,一個是張徹力主的新武俠電影;另一個則是楚原,他擅長和古龍合作拍攝那些超現實主義的武俠作品。可惜的是,李翰祥、張徹已經分別於1996年和2002年離我們而去了。

不過,上面說的還只是狹義中的邵氏電影,要說邵氏最早的歷史,其實可以追溯到邵家兄弟1925年在上海成立天一製片廠拍片的時候。

邵氏在80年代中期停止影片的製作,邵氏的光環開始層層隱去,當然,誰也不會否認,邵氏電影是影迷心底一塊永遠割捨不掉的珍藏,我們期待著它再回來,或者僅僅是老片的修復重新上映,或者是邵氏風格在新時代的發展創新,總之是在等待它再次散射耀眼的光芒。———編者按

李翰祥

黃梅派電影

在邵氏電影中,中國古裝片一直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李翰祥則是拍攝古裝風月片的高手。李翰祥在邵氏的創業階段進入公司,當時他力主拍攝黃梅調電影,選用林黛擔任主演拍攝出影片《貂蟬》,影片於1958年上映,隨即打破了國語片在香港的票房紀錄。這一成功,讓邵氏的老闆堅定了對李翰祥的信心,在公司的鼓勵下,李翰祥隨後拍出了《江山美人》,此片在第六屆亞洲影展上拿到最佳影片的大獎,李翰祥的黃梅派電影漸漸成為邵氏出品的影片中的一大支。

60年代中之前,黃梅派都是邵氏電影的主流,李翰祥更是當時邵氏的皇牌導演。黃梅派影片的故事大多取材於民間故事,深受東南亞那些身在異鄉的華人喜愛。

張徹 胡金銓

新派武俠電影

與李翰祥的風格不同,胡金銓和張徹則以拍攝武俠片聞名,他們的風格被人定義為新派武俠電影,確定這一派的開山之作是胡金銓1966年所拍的《大醉俠》,次年,張徹的《獨臂刀》上映,成為第一部票房超過百萬的影片,張徹「百萬導演」的名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在張徹的電影中,男性演員才真正贏得了主角的地位。之前的黃梅派作品,男性演員在其中更多地只是起到一個陪襯的作用,張徹則不同,在他的影片中,男主角大多是性格剛烈的俠客,他們個性獨立,有自己的一套為人處事的標准,他們最看重的是男人間的情義,兒女情長卻往往退居二線,成為影片主線的一個陪襯。

胡金銓與張徹同屬於一個時期的導演,同樣是新派武俠片的開山鼻祖級別的人物,不過,他和張徹還是有些不同,胡金銓更強調動作在畫面上的美感,不像張徹那樣追求殘酷美和動作的利索和真實,而且,胡金銓塑造的人物不像張徹的人物那麼強硬,性格大多比較含蓄。

超現實詭異武俠片

同樣是武俠影片,楚原的風格與胡金銓和張徹的都不同,相比之下,胡金銓和張徹更現實一些,楚原則屬於超現實主義,這和他拍攝的影片多以古龍的小說為藍本有關,他的《流星蝴蝶劍》《天涯明月刀》都是這類超現實武俠片的代表作。這類影片中的人物性格大多風流倜儻、放盪不羈、他們浪跡天涯,時不時還會出現一些不大合乎情理的情節,這也正是古龍小說的特點了。

經常在楚原的影片中出現的演員是狄龍,當年,人們習慣地把楚原、古龍和狄龍三人稱為鐵三角。

【邵氏文武女頭牌】
文:林黛
這個四屆亞洲影後,在30歲的年紀上自行結束了生命,留住了輝煌也帶給了影迷無限的唏噓感慨。她出生於1934年,廣西人,15歲的時候到香港定居,16歲開始進入演藝圈。她在邵氏期間拍攝的《貂禪》《千嬌百媚》《不了情》都為她帶來的影後的殊榮(她另外一次當影後是因為在電懋拍的《金蓮花》)。1964年,她為情自殺身亡,留下《藍與黑》和《寶蓮燈》兩部未完的作品。她的古裝扮相特別嫵媚,是邵氏風月片盛行時期的頭牌女星。

武:鄭佩佩
與林黛不同的是,鄭佩佩是邵氏的武俠女星,她在邵氏一共拍了23部電影,不算太多,但因為幾乎部部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所以讓人感覺她把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奉獻給了邵氏。她剛剛出道的時候,接拍了胡金銓導演的《大醉俠》,由此而以「俠女」之稱聞名。1970年,她息影和丈夫一起到美國生活。當李安拍攝《卧虎藏龍》的時候,身手依舊了得的鄭佩佩就成了其中的「碧眼狐狸」。現在,她正在籌拍《大醉俠》的續集。她現在有3個女兒1個兒子,大女兒原麗淇目前正在娛樂圈發展,她希望在《大醉俠》的續集中,原麗淇和她的三女兒原子鏸能和她一起合作。

【他們來自邵氏】
吳思遠
吳思遠當年是從邵氏南國編導組培訓出來的,在他的身上難免帶上邵氏的影子。
吳思遠素有「香港影壇教父」的稱號,他1944年出生於上海,1966年加入邵氏兄弟有限公司南國實驗劇團編導科學習,畢業後留在邵氏公司工作,在場記、副導演這些崗位上都工作過。在離開邵氏之後,他並沒有忘記邵氏功夫片的精髓,他後來創辦自己的思遠影片公司,繼續導演《羅馬大綁票》、《香港小教父》等功夫片。現在,吳思遠除了自己做導演,還發揮自己的社會威望,為整個香港電影的工作大環境而奔走。

吳宇森
像吳思遠一樣,吳宇森也是從南國實驗劇團編導科畢業的,他是張徹的得意門生,張徹在臨死前非常希望能見吳宇森一面,只可惜吳宇森最終都沒能趕得上。
1946年,吳宇森出生於廣東省,4歲時遷往香港居住。他25歲起在邵氏兄弟電影公司以助理導演的身份開始拍片。不過,他在邵氏的時間並不長,後來陸續加入了嘉禾和新藝城公司。《英雄本色》、《喋血雙雄》、《縱橫四海》、《喋血街頭》、《英雄本色Ⅱ》、《辣手神探》等影片都是他的代表作。
吳宇森向好萊塢進軍之後,執導了《終極標靶》、《斷箭》、《變臉》、《風語者》,把東方的動作片風格帶到好萊塢。
重放異彩

邵氏電影於80年代停止製作影片,其電影城也轉到電視台下用作拍攝電視劇集之用,邵氏漸漸在華人的電影圈中隱去了昔日的鋒芒,但無論如何,沒有人懷疑邵氏電影是華人影壇的一塊瑰寶。

1999年,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傳來,馬來西亞的Usaha Tegas Sdn Bhd財團購買了邵氏760多套電影的版權,隨後在藉助邵氏資源豐富的片庫在香港設立了天映娛樂公司。天映娛樂成立3年來,一直致力於恢復邵氏電影昔日的光彩,先是花巨資通過數碼技術修復了電影的舊底片;接著是把這些修復過的作品推向市場,讓人們再次看到邵氏的光輝歲月;明年,邵氏與中國星合資近10億港元的將軍澳影城將會竣工,到了那個時候,邵氏會重新簽藝員投拍新片。

天映娛樂大打邵氏牌

根據記者的調查了解,天映娛樂分為四大部分:邵氏片庫、天映頻道、天映製作和天映娛樂音像。在這四大板塊中,有三大板塊和邵氏電影有著密切聯系。
首先自然是邵氏片庫這個部分。這個片庫的資源就來自1999年被馬來西亞財團收購的760套邵氏電影的版權。這些影片被收購之後,天映娛樂投入了大量資金來恢復這些影片的影像。此片庫為天映娛樂提供了強大的內容支持。天映娛樂的中國首席代表汪之雄先生向記者介紹說:「我們現在所擁有的這些電影,有很大一部分是沒有公映過的,有些雖然公映過,但卻沒有電視台取得它們在電視網路上的播放權,對邵氏這些經典的作品,我們一定會很好地加以利用,對於其中的一部分,我們可能會以35毫米膠片讓它們重現銀幕,其他的我們也會通過家庭影視產品、收費電視等平台推出,以饗邵氏影迷。」

此外,天映頻道和天映娛樂音像也和邵氏電影有著很深的淵源。天映頻道是一個收費電影頻道,現在,在這個頻道中播放的影片絕大部分都直接來源於邵氏片庫。天映娛樂音像現在主攻的方向同樣也是邵氏電影,汪之雄先生說:「我們將通過VCD、DVD和錄像帶的形式在市場上發行邵氏電影,我們現在一共有760套邵氏的作品,計劃中是每月推出10到20套,預計到2007年,我們手上所有的影片就全部發完了。」

經修復 影片煥然一新

經過歲月的洗禮,邵氏電影在底片上已經漸漸模糊,對天映娛樂來說,他們在成立之後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修復這些褪色的底片。據說,天映娛樂用了最先進的數碼器材和技術來修復這些邵氏老片,具體的工作包括色彩調校、清除污跡、修補破損和刮痕等等。

那麼,經過修復的邵氏電影的效果怎麼樣呢,鄭佩佩對修復之後的影片效果的評價非常高,她說過去想看自己的電影,只能買到那些槍碟版的錄像帶,畫面極其模糊,有很多畫面還不完整,但現在好了,她在看到經過修復的《大醉俠》之後興奮地說:「修復過的版本,就跟新的一樣,連衣服上的顏色都看得很真切,說真的,如果不是看到這個修復過的版本,我已經不記得自己當年穿得是什麼顏色的衣服了。」原來,邵氏那時拍的已經是彩色電影了,而不像我們想像中都是黑白的作品。

東南亞觀眾先有眼福

這樣一來,電影迷們就有兩個渠道可以欣賞到邵氏的經典影片,一個是收看天映頻道,一個是看音像製品。

天映頻道從今年3月開始已經在東南亞地區啟播,新加坡、汶萊、馬來西亞、印尼國家的觀眾都能收看到這個頻道。據說,邵氏老牌演員鄭佩佩還會在這個頻道主持一個《邵氏大牌檔》的訪談節目,她的工作就是訪問一些曾經在邵氏工作的人,包括導演、演員和幕後工作人員,她已經訪問過的人有凌波、金漢、蔡瀾等,因為鄭佩佩本人曾經是邵氏的紅人,所以她做起這樣的采訪會相對就比較容易,盡管如此,她也透露出一點做這檔節目的難處,「因為過去了太長時間,有一些人已經不大願意再出來了露面了。」不過,鄭佩佩說她不會太勉強老同事,她也只是盡量去多訪問一些人物,節目本身並沒有硬性規定一定要訪問多少人,能做多少期「一切都看緣分了」,鄭佩佩說。

據汪之雄先生透露,他們已經向中國廣電總局申請天映頻道在內地落地,但結果還沒有出來,「截至9月份,今年內在內地落戶的頻道申請已經停止,我們已經遞交了申請,但我們現在正在等廣電總局的批復,還不知道結果怎麼樣。」

內地觀眾看碟解饞

雖然內地觀眾暫時還沒有機會在電視上看到邵氏電影,但是卻能通過音像製品來彌補這個缺憾。記者從廣州鴻翔音像製作有限公司處獲悉,天映娛樂已經與該公司達成了協議,鴻翔公司負責以DVD和VCD的形式在中國內地獨家發行邵氏影片。

因為邵氏片庫的儲量極為豐富,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的影片同時推出,到底先出什麼,後出什麼,這其中又有什麼樣的選擇標准呢?對此,汪之雄先生表示:「內地地區的第一批音像製品已經在7月份投放市場,第二批的正在申請當中,基本上我們選片的標准就是每次選一些武打片再選一些言情片,邵氏的電影很多,有好有壞,我們會先發行好的影片。」

我們知道,邵氏電影出有很多傑出的導演,他們的影片都自成一個風格,而且在邵氏發展的不同時期里,邵氏也形成了自己主打的幾個風格,比如說黃梅派、新武俠派等等。不知道天映娛樂會不會按照這些導演和派別進行歸類而推出音像製品呢,汪之雄回答:「我們暫時還沒有這個想法,到目前為止,我們只推出了100部左右,等到超過150部之後,我們可能會考慮用這種方式。」

【檔案資料】羅烈邵氏電影大全!!!
電影名稱;首映時間;角色名字:

01:《萬花迎春》(1964,02,12)客串舞廳客人
02:《蝴蝶杯》(1965,03,10)石將軍
03:《江湖奇俠》(1965,10,01)杜庄
04:《鴛鴦劍俠》(1965,12,22)杜庄
05:《邊城三俠》(1966,11,09)燕子青
06:《琴俠恩仇》(1967,04,21)杜英
07:《神劍震江湖》(1967,05,09)鄭坤元
08:《儒俠》(1967,09,14)李宗義
09:《七俠五義》(1967,12,05)花蝴蝶花沖
10:《金燕子》(1968,04,04)韓濤
11:《大盜歌王》(1969,02,14)王國繼
12:《十二金錢鏢》(1969,03,13)喬茂
13:《毒龍潭》(1969,03,27)虞江
14:《飛刀手》(1969,06,18)楊青
15:《鐵手無情》(1969,07,01)鐵無情
16:《五虎屠龍》(1970,03,26)高俠
17:《江湖三女俠》(1970,08,05)朱天翔
18:《餓狼谷》(1970,10,06)游如龍
19:《龍虎鬥》(1970,11,27)北島
20:《鍾馗娘子》(1971,01,22)常春
21:《來如風》(1971,08,25)來如風(雷風)
22:《血灑天牢》(1971,09,24)樂何如
23:《火並》(1971,11,06)獨行無影滕奇影
24:《萬箭穿心》(1971,12,10)金梁
25:《俠士行》(1971,12,31)范義
26:《天下第一拳》(1972,04,28)趙志豪
27:《群英會》之《胭脂虎》(1972,05,11)龐勛
28:《十四女英豪》(1972,07,27)金國五太子
29:《壁虎》(1972,11,01)陳江
30:《亡命徒》(1972,12,06)廖飛龍
31:《牛鬼蛇神》之《秀才遇見兵》(1973,02,01)客串官兵
32:《毒女》(1973,05,11)灑吧老闆(王大哥)
33:《女集中營》(1973,12,21)崔國棟
34:《龍虎會風雲》(1973)范天虎
35:《香港式的偷情》之《吃不消》(1973)余安逸
36:《香港73》(1974,4,24)客串警察
37:《天網》(1974,11,28)龍威
38:《女捕快》(1975,06,07)焦炎
39:《降頭》(1975,10,02)梁家傑
40:《鏢旗飛揚》(1975)凌霄
41:《香港奇案》之《龍虎武師》(1976,01,16)陳中
42:《流星蝴蝶劍》(1976,03,20)韓堂
43:《飛龍斬》(1976,04,24)司馬駿
44:《天涯明月刀》(1976,07,10)燕南飛
45:《五毒天羅》(1976,10,28)蛇壇主柳笙
46:《洪熙官》(1977,02,16)白眉道長
47:《白玉老虎》(1977,05,07)唐缺
48:《三少爺的劍》(1977,07,07)韓堂
49:《明月刀雪夜殲仇》(1977,12,22)陸小佳
50:《清宮大刺殺》(1978,01,19)御前侍衛保英
51:《少林三十六房》(1978,02,02)天將軍天達
52:《血芙蓉》(1978,03,11)金罡風
53:《十字鎖喉手》(1978,06,10)凌豪
54:《倚天屠龍記》(1978,10,19)金毛獅王謝遜
55:《倚天屠龍記大結局》(1978,10,27)金毛獅王謝遜
56:《孔雀王朝》(1979,05,30)歡喜王
57:《少林英雄榜》(1979,07,11)白眉道長
58:《爛頭何》(1979,08,04)梁津成梁將軍
59:《瘋猴》(1979,10,05)段長遠
60:《洪文定三破白蓮教》(1980,01,01)白蓮教主
61:《情俠追風劍》(1980,07,01)冷血五祖之首冷如風
62:《請帖》(1980,10,17)妙手怪丐楊風
63:《魔劍俠情》(1981,01,31)胡瘋子胡不歸
64:《書劍恩仇錄》(1981,07,23)張昭仲
65:《千門八將》(1981,09,03)賭魔胡冠天
66:《目無王法》(1981)孫龍
67:《賊王之王》(1982,02,12)酒里飛刀時必中
68:《幽靈山莊》(1982,05,13)胡斐、軒轅四光
69:《浣花洗劍》(1982,06,17)神火宮主火魔神
70:《人皮燈籠》(1982,07,14)趙春方
71:《如來神掌》(1982,08,20)東島長鱺畢孤
72:《獵魔者》(1982,12,22)雷泰
73:《男與女》(1983,07,21)拳擊教練李強
74:《妖魂》(1983)苦大師
75:《楊過與小龍女》(1983,12,02)歐陽鋒
76:《城市之光》(1984,02,02)炒栗子的平哥
77:《布衣神相》(1984,03,22)鬼醫藍心足
78:《魔殿屠龍》(1984,06,19)金毛獅王謝遜
79:《錦衣衛》(1984,10,19)趙無忌
80:《鬼馬神偷》(1984)王立達
81:《弟子也瘋狂》(1985,01,05)大內侍衛赤煉甲
82:《天官賜福》(1985)納蘭秀吉

閱讀全文

與邵氏電影有哪些女演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1世紀台灣電影有哪些 瀏覽:665
原來他早就死了是什麼電影 瀏覽:593
看電影如何跳過優酷的廣告 瀏覽:29
如何購買電影下線後的版權 瀏覽:288
如何把電影的音樂和對話分開 瀏覽:102
香港導演王家衛的電影體現了什麼的追求 瀏覽:44
高樓大廈電影里怎麼拍 瀏覽:34
關於心機手段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49
電影雷達怎麼搜那種 瀏覽:960
電影節可能會出現哪些人 瀏覽:980
愛情有什麼錯電影 瀏覽:762
好看的槍戰電影都有哪些 瀏覽:153
近期最火的電影有哪些2020 瀏覽:677
為什麼電影不能院網同步 瀏覽:614
獨立電影怎麼備案 瀏覽:692
電影打仗的哪個好看 瀏覽:753
電影極盜車神免費觀看 瀏覽:383
蘇萌萌演過什麼電影 瀏覽:148
星美電影院如何加盟 瀏覽:229
妖怪都市電影粵語免費 瀏覽: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