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驪靬古城拍了哪些電影

驪靬古城拍了哪些電影

發布時間:2022-08-23 21:42:44

① 電影《天將雄師》涉及到的史實是什麼

據《漢書》記載,西漢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西域都護騎校尉甘延壽、副校尉陳湯矯詔發西域三十六國軍隊和屯墾漢人,一舉殲滅了北匈奴郅支單於。而後來的事則是後世的推測和傳說了:據說北匈奴的戰俘當中,有一支「步兵百餘人,夾門魚鱗陳,講慣用兵」、「土城外有重木城」的軍隊,後世史家認為這種用圓形盾牌連成魚鱗狀防禦的陣式和修「重木城」的方法,只有古羅馬軍隊採用,因此推論這支軍隊就是在史冊上消失了17年的羅馬共和國克拉蘇率領的攻打安息國戰敗的羅馬軍隊。

② 電影《天將雄師》內容故事是否真實

有一點歷史背景,但是已經改的面目全非。相關的歷史背景是關於消失的羅馬軍團的,公元前53年4月,即西漢甘露元年,古羅馬帝國執政官克拉蘇率7個軍團步兵,4000騎兵,4000弓箭手共計4萬大軍攻打波斯帕提亞王國(安息帝國),在這里和帕提亞將領蘇雷納率領的3萬名波斯騎兵精銳展開血戰。戰爭結果,羅馬軍團大敗,克拉蘇及其手下2萬人被殺,1萬人被俘,同時,克拉蘇長子普布利烏斯率精銳的第一軍團6000餘人,從這場戰爭中突圍東逃,隨後神秘失蹤。公元前20年,羅馬帝國皇帝奧古斯塔和波斯簽訂了和約,但是只有區區幾百名戰俘獲釋回來。而還有多達幾千人的羅馬士兵,從此湮沒在了時光的長河中,而他們最後的蹤影,被懷疑是駐扎了在今天的中國甘肅省境內繁衍生息。
卡萊,美索不達米亞古城,位於今天土耳其東南與敘利亞交界處的桑互爾法。關於克拉蘇的羅馬軍團最後的記載正是落在此處。如果將視線在地圖上東北方向移動,會發現位於哈薩克和吉爾吉斯交界的坦塔拉茲市,在西漢時叫致支城。就在克拉蘇兵敗卡萊17年後,中國的西漢王朝與匈奴的戰爭已接近尾聲。漢朝設立了西域都護府號令西域各小國,但絲綢之路仍不時受到匈奴殘部致支單於的騷擾。公元前36年,致支單於被康居國收留,但反過來又想侵佔康居,康居向漢朝求救。西域都護府副校尉陳湯採取假傳聖旨的非常規方式,調集漢軍4萬人,與正校尉甘延壽一起,向西奔襲500公里,拔掉了致支城,消滅了致支單於。這場戰役,結束了西漢與匈奴的百年戰爭,絲綢之路從此暢通。
根據《漢書·陳湯傳》記載:公元前36年,漢西域都護甘延壽、付校尉陳湯,率4萬將士西征匈奴郅支單於於郅支城,並「生虜百四十五,降虜千餘人」。陳湯在戰爭中發現一支奇特的軍隊,以步兵百餘人組成夾門魚鱗陣、盾牌方陣,土城外設有重木城。這一戰法只有羅馬軍隊採用。
「中國驪靬村村民是古羅馬人後裔」這個說法,最早是牛津大學教授德效騫(Homer Hasenpflug Dubs,有媒體譯作「戴柏誠」)提出的。德效騫認為,克拉蘇軍中有145名古羅馬士兵在周圍地區停留多年。其中一些人加入了匈奴軍隊,後來被中國人俘虜。他們在公元前36年參與建立了驪靬城。當時有記載稱,中國軍隊曾碰到一支會擺「魚鱗陣」的部隊。德效騫指出,所謂「魚鱗陣」就是古羅馬的「龜甲陣」。 德效騫提出的這個觀點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引起過一輪激烈的討論,當時就被認為是「有趣但不嚴謹」,證據並不充分。
1940年,他發表了《公元前36年中國人與羅馬人的一次軍事接觸》的論文。在翻譯《漢書·陳湯傳》時,他發現當時郅支城外有用雙層木柵欄做成的「重木城」,而守城軍以100人為一組把盾牌搭起來擺出「魚鱗陣」。戰役後,漢軍生俘了145名守軍,另有千餘人歸降。
德效騫認為,「重木城」與羅馬軍團防禦體系相當。而「魚鱗陣」就是羅馬軍團100人一隊結成的密集方陣「龜甲陣」。他進一步認為,卡萊戰役中失蹤的羅馬軍團,很可能有一部分來到了郅支城,作為守城的僱傭軍和陳湯交戰。戰役結束後,漢軍把歸降的羅馬軍團安置在甘肅永昌一個名叫「驪靬縣」的地方。
《後漢書》中記載:"漢初設驪靬縣。同時,《後漢書·西域傳》中記載,「大秦國,一名犁鞬」。 德孝騫據此考證說,「驪靬」就是大秦,而大秦就是古羅馬。同時,清代王筠《說文句讀》和王先謙的《漢書補注》都提到「驪靬」是「漢降人置縣」,這說明驪靬縣收容了降兵,並有可能有羅馬降兵。
為什麼古人要把古羅馬稱為驪靬,人們眾說紛紜。蘭州大學歷史系教授陳正義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長期從事驪靬文化研究。發表過多部有關「羅馬軍團」的學術著作和論文。他認為,羅馬軍團英文的翻譯是Legion,這個詞是來自於古希臘語。因為當時羅馬軍團名噪一時,中國人也聽到這個信息,就把它記下了。
但復旦大學葛劍雄教授提出了異議,他根據《漢書·匈奴傳》,認為「驪」的得名和匈奴「犁王」有關,而不是羅馬人。根據出土的漢代竹簡記載,早在公元前60年、也就是漢宣帝申爵二年,在永昌縣的番和縣就有一個驪靬苑,因此,驪靬城應該是早於公元前53年的卡萊戰役以及公元前35年的致支戰役之前就建立了。與克拉蘇的羅馬軍團無關。
但是陳正義認為,漢簡中所說的驪靬苑並不能和驪靬縣劃上等號。從先後順序來看,先有驪靬苑,後有驪靬縣,驪靬苑是早年有羅馬人和西方人在此工作的軍方養馬場,而驪靬縣則是致支戰役之後,專門為安置羅馬軍團士兵而設立的。

綜上所述,關於消失的羅馬軍團是否來過中國新疆,以及驪靬縣是否就是他們最後的容身之處,到現在還是有很多爭議的,尚未有定論,作為嚴肅的歷史研究來說,本人(非轉載)傾向於羅馬軍團很難來到新疆,畢竟以當時的條件,不僅地理因素難以克服,就從語言和當時的部族情況來看,想要成部隊的來到西域,難度太大。但是作為文學作品來講,大膽想像是無妨的,只是客觀的講,《天將雄獅》標榜按真實歷史改編,其實硬傷實在太多,不說紙尚未普及,字體基本不對這些細節,霍去病和西域都護府前後相隔至少57年,你怎麼讓主人公能既見到霍去病又做西域都護?雁門關在山西,和西域隔了好幾千里。所以這部電影,千萬別去較歷史的真了。

③ 天將雄獅故事是真的

不是。

成龍的最新電影《天將雄師》於今年二月十九日正式上映。該電影聲稱根據真實的歷史改編,果真如此嗎?
查看這部電影的籌拍始末,說是成龍在新聞和文獻里看到「甘肅驪靬有羅馬人的後裔和古羅馬的遺跡」,才和導演李仁港商量決定要拍攝這樣一部「羅馬人失落在西域」的電影,這也就是這部電影打著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這一旗號的依據所在。我覺得這還是很缺乏說服力的,不說電影內容(電影我沒看),就說這個甘肅驪靬人到底是不是羅馬人後裔(公元前53年在卡爾萊戰役中被安息軍隊打敗潰逃,從此不知所蹤的一支羅馬軍隊)吧。
最早提出這一推斷的是英國牛津大學漢學教授德效騫。根據《漢書·陳湯傳》記載:公元前36年,漢西域都護甘延壽、副校尉陳湯,帶領四萬多名將士討伐北匈奴郅支單於,看到「步兵百餘人,夾門魚鱗陳,講慣用兵」,「土城外有重木城」。而據說這種用圓形盾牌連成魚鱗狀防禦的陣式和修「重木城」的方法,只有古羅馬軍隊使用。陳湯誅滅郅支單於後,「生虜百四十五人,降虜千餘人」。於是德效騫推測這批俘虜裡面就有羅馬人,十七年前不知所蹤的一支羅馬軍隊正是來到了西域,這些人後來被安置在驪靬縣。這只是一種推測,缺乏其他有力的證據。

而在2007年,科學家通過對驪靬村人進行脫氧核糖核酸鑒定,發現他們的大部分單倍型和羅馬人沒有太大關系。這一科學鑒定成功推翻了甘肅驪靬人是羅馬後裔的推斷。我感覺這類新聞報道的出現,主要是驪靬人炒作的結果(2015年,驪靬古城被批准為國家4A級旅遊景點)。

這部電影實在不該打著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幌子,掛羊頭賣狗肉(電影還犯了不少常識錯誤),這不僅容易誤導觀眾,而且也影響電影的口碑。後來的國產電影應當引以為戒。

④ 中國式關系裡的驪叔的來頭

古絲綢之路從甘肅省貫穿而過,其中河西走廊的永昌縣驪古城遺址,現如今只剩下斷壁殘垣。但它仍然吸引著許多遊客的關注,幾名來自義大利的遊客不停駐足,試圖找出這個小村落和他們遠方國度之間的聯系。
在古城外不遠的旅遊景區,擔任講解員的羅英總是遊客關注的焦點所在。不只是因為他口中講述的古城歷史,更因為他的容貌,和大多數西北男人的長相不同,更像一個「外國人」。
一種說法 和消失的古羅馬軍團有關
今年40歲的羅英,盡管生活在西北,說著一口西北方言,但長相卻很「歐式」,金發、藍眼、高鼻樑、深眼窩,具有非常明顯的歐洲人種特徵。在羅英所在的驪靬村,還有不少人和羅英長相類似。同時,他們的一些生活習俗也和古羅馬人有點相似,在放牧的時候,村民們特別喜歡把公牛趕到一起,想方設法讓他們角斗。逢年過節時,村民們還喜歡製作一種叫千層餅的麵食,也有人稱之為比薩餅。
長得像,生活習俗也有相似之處,那麼這些驪靬人和義大利、古羅馬之間,究竟有怎樣的聯系呢?
專家們嘗試從歷史中找到答案。一種說法是和曾經消失的古羅馬軍團有關。
公元前53年,古羅馬帝國發動了對位於今天伊朗一帶的帕提亞王國的戰爭。羅馬七個軍團近五萬人,大部分被圍殲。只有第一軍團首領、普布利烏斯率領約六千將士拚死突圍,無法西返,只得揮戈東進。此後,普布利烏斯軍團在西方史料中銷聲匿跡。
永昌縣驪靬研究會會長宋國榮說,按照史料記載和專家推測,這支古羅馬軍團長途轉徙,終於在公元前48年前後進入西漢版圖,西漢吏民在邊境一小城舉行了歡迎儀式。張掖太守辛慶忌奉命接納,將這批羅馬軍人安置在張掖郡番禾縣南,即今永昌縣南驪靬村,並為之建縣。漢代中國稱古羅馬為「驪靬國」,故此縣取名為驪靬縣。
考古發現 墓葬遺骸具有西方人特徵
考古發掘也為這樣的說法提供了「佐證」。2003年夏天,在永昌縣西水泉堡附近的焉支山下發現西漢墓群,共清理了99座西漢墓。考古人員發現,這些墓葬的遺骸明顯具有西方人的特徵:體格高大,男性骨架一般長達1.80米,女性約1.60米。在裹頭顱的殘留絲織物上還發現有棕紅或者黃褐色的毛發。除此之外,這些遺骸都頭朝西。
專家推測,這個規模大、人員多的集體墓葬,說明西漢時此地可能是西方人聚居區,並且是軍事人員的可能性較大。特別是這里的地理位置距離驪靬古城只有不到20公里,至今兩地間有漢代烽火台溝通,專家推測他們可能與驪靬人有關。
一些專家還嘗試通過生物技術手段來進行研究。上個世紀末,有專家對散居甘肅永昌境內的驪靬人作了二百例尿樣、75例血樣基因檢測,初步檢測出一部分人具有歐羅巴人種基因。從遺傳學角度肯定了永昌境內存在歐羅巴人種,即古羅馬人後裔。
仍有謎團 神秘驪靬景區正在建設中
但也有許多學者對此提出了質疑的聲音。蘭州大學劉光華教授認為,永昌縣位於舉世聞名的古絲綢之路上,各民族之間的關系和人群遷移及混雜的過程相當復雜。相關研究表明,羅馬人在兩漢時期就已經達到過中國洛陽。
盡管驪靬人是否是古羅馬軍團的後裔這一謎團還沒有完全揭開,但這一謎團本身已足夠吸引研究者和遊客的關注。目前,多部以驪靬文化為題材的電影拍攝上映,「神秘驪靬」大景區也正在抓緊建設中。當地的統計顯示,2015年共有超過60萬人次的遊客前來探訪。
驪靬文化熱還帶動了甘肅永昌與義大利城市之間的交流往來。目前,永昌縣與博拉市正式建立了友好城市關系。雙方將共同推進驪靬文化的研究和宣傳。在此前永昌縣的旅遊節期間,羅馬角鬥士學校30人的表演團還做了專門的演出。
蘭州大學義大利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韓思藝說:「多種文化在此地交融共存,使得歷史悠久的驪靬文化有了包容、中和等精神。」他認為,和平是「絲綢之路」建立和繁盛的基礎,位於古絲綢之路上的驪靬古城,正是因和平而興,因戰亂而衰。

⑤ 天將雄師的主要內容

故事發生在遙遠的西漢時代,漢元帝當政期間,大漢的疆土早已在其曾祖父漢武帝的連年征伐之下拓展到西域縱深處。此時坐鎮西域的大都護霍安(成龍 飾)並不以天朝上國的身份自居,他以友善平等的方式與西域各國交往,平等相待,更以獨特的方式化解各民族之間的矛盾,取得了單靠武力所無法達到的和平盛景。誰知霍安遭人陷害,被刺配雁門關修城。恰在此時,他遭遇了從遙遠的羅馬帝國逃命至此的小王子及其護衛盧魁斯(約翰庫薩克 John Cusak 飾),最初的誤解過後,霍安與盧魁斯兩位英雄化敵為友。
但是危機之而來,企圖奪得王位的羅馬帝國大王子提比斯(阿德里安布勞迪 Adrien Brody 飾)率領十萬大軍壓境,東西方兩大帝國即將發生前所未有的碰撞……


  1. ◎譯名天將雄獅/天降雄獅
    ◎片名Dragon Blade
    ◎年代2015
    ◎國家中國大陸/香港
    ◎類別動作/戰爭/古裝
    ◎語言漢語普通話/英語
    ◎字幕簡體
    ◎上映日期2015-02-19(中國大陸)

⑥ 在電影《天將雄師》中登場的虛擬人物,由成龍飾演的霍安,歷史原型是誰

歷史上沒有霍安這個人。但是有一個人和他非常相像,就是班超。在漢和帝永元2年(90年)貴霜副王謝率兵七萬人在西域發動戰爭,破壞和平。當時,在西域的漢朝官員是班超,班超出身名門,他爸爸是史學家班彪,哥哥是漢書的編撰者班固,妹妹班昭也是歷史學家。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風郡平陵縣(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東漢時期著名軍事家、外交家。史學家班彪的幼子,其長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學家。班超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但內心孝敬恭謹,審察事理。他口齒辯給,博覽群書。不甘於為官府抄寫文書,投筆從戎,隨竇固出擊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時間里,平定了西域五十多個國家,為西域回歸、促進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貢獻。永元十二年(100年),因年邁請求回國。永元十四年(102年)八月,抵達洛陽,被拜為射聲校尉。同年九月,班超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一歲。死後葬於洛陽邙山之上。

⑦ 爸爸去哪兒2電影在線觀看

與羅馬軍隊共同修建的驪靬古城,不知掩埋了多少的秘密。而歷史上傳說的那支消失在中國境內的羅馬軍隊,或許就曾如設想般有過一段可歌可泣的

⑧ 天將雄師的故事原版

公元前36年,為了打擊與大漢為敵的北匈奴郅支單於,西漢派4萬大軍西征。當大軍抵達郅支城(今哈薩克境內)時,竟意外地發現,在郅支單於的部隊中有一支奇特的使用魚磷陣的僱傭軍(所謂「魚鱗陣」,應該是羅馬軍團步兵方陣的一貫戰術,即:方陣中步兵在戰斗行進中在方陣周圍的士兵將盾牌直方以防護方陣四周,而方陣中間的士兵將盾牌上舉,防護整個方陣的上部,這種戰術曾經被愷撒對高盧的征服中大量使用,以對付被征服民族的弓箭和投槍。)。這種陣型就像一個大烏龜,刀槍不入,中短程火力很強,對付步兵應該威力很大。但是可惜遇到了漢軍的騎兵這戰術就不靈了。直到戰斗結束,羅馬人戰敗。漢軍將士才從羅馬俘虜口中知道,這些士兵居然來自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國度——大秦(羅馬)。
公元前53年,羅馬帝國三巨頭之一克拉蘇率領羅馬第一軍團進攻中亞地區的帕提亞王國(中國史書稱其為安息,地處伊朗高原)。帕提亞人進行了殊死抵抗。5月,羅馬遠征軍進入一個叫卡萊的地方,結果中了帕提亞人的埋伏。面對四周黑壓壓的帕提亞大軍,不甘心坐以待斃的克拉蘇拚死突圍。經過一番激戰,羅馬軍團徹底崩潰,克拉蘇命令手下各自逃生。 卡萊之戰後,羅馬帝國暫時不再侵擾帕提亞。公元前20年,兩國言和。然而當羅馬人提出希望全部遣返卡萊戰役中被俘的羅馬軍人時,一件令他們困惑的事發生了。在清點戰俘的數目時,他們發現僅有區區幾百人。而此前他們得到的消息卻是,當年第一軍團實際上很多士兵沒有戰死,無論是羅馬人還是帕提亞人,一時都陷入了困惑之中。

【羅馬人的去向】
後來,歷史學家們終於解開了這個謎團。原來當時有1000多名羅馬軍團士兵沖出了重圍。要想生存下去,他們唯一的選擇便是避開帕提亞軍隊的封鎖繼續向東前進。最終,這支羅馬第一軍團的殘余部隊沖出帕提亞國境,進入了中亞盆地。而在那裡,散布著像康居、大月氏這樣的小國。於是,善於作戰的羅馬士兵們便分別以僱傭軍的身份被這些小國接納。 來到中亞地區後,這些羅馬士兵仍保持獨立的作戰方式和生活方式,如果沒有重大變故,他們很可能就會在這里逐漸繁衍生根。然而就在此時,一場戰爭再次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漢軍的特殊俘虜 當年流落到中亞的羅馬士兵,一部分投奔康居,另一部分則充當大月氏的僱傭軍。公元前40年,大月氏國內發生動亂,五位副王之一的貴霜發動戰爭,自任大月氏王。被擊敗的四位副王帶著自己的軍隊和屬民(後來貴霜帝國7萬大軍入侵西域,被班超率數千漢軍和西域軍擊潰),包括那些羅馬士兵,向東逃到漢帝國境內的河西走廊尋求庇護。在那裡,這些羅馬士兵得到了妥善安置。而投奔康居的那部分羅馬士兵則沒那麼幸運了,因為他們被捲入了北匈奴與漢軍的戰爭中。
漢武帝以來,漢帝國邊境的匈奴已遭受多毀滅性的打擊。公元前57年,匈奴內部出現五單於並立的局面。公元前53年,呼韓邪單於宣布歸屬西漢,並率部南遷至陰山附近。而與漢帝國為敵的郅支單於因懼怕呼韓邪聯合漢軍合擊他,率眾向西面的中亞方向逃去。公元前40年,當郅支單於的軍隊到達康居國時,只剩下3000多人。但郅支單於很快得到了康居國的幫助。康居國王不但將郅支單於安置在東部邊境,還將手下的羅馬士兵借給他。就這樣,殘余的羅馬軍團又成了北匈奴軍隊的僱傭軍。

【漢朝與羅馬首次交鋒!電影最精彩的部分應該就是這段!】
在康居的幫助下,郅支單於很快再次強大起來,並且對西域諸國橫加凌辱,進築起郅支城,這座城堡是完全仿照羅馬城堡的樣式建立起來的,比較堅固。因此匈奴人希望在這里准備與漢朝軍隊抗衡、決戰。鑒於郅支單於的活動嚴重威脅到了漢朝西域各屬國的安全,公元前36年,漢帝國派陳湯為將,率兵攻打郅支單於。當漢軍包圍郅支城後,發現了對方軍隊中這些奇特的士兵。據中國史書記載,郅支城不但「土城外有重木城」拱衛,而且還有「步兵百餘人夾門魚鱗陣」。而據漢朝人以往的了解,身為游牧民族的匈奴人是根本不可能掌握這些戰術的。更令人驚奇的是,當戰斗時,這些士兵手持一人高的巨型大盾牌,他們組成正方形隊列,用盾牌把隊伍包裹得密不透風,然後喊著口號、邁著統一步伐往前走。當敵人相距較遠時,他們先把手中的長矛扔出來;稍近以後,則拔出短刀肉搏。不過由於實力、戰術、軍事思想上的巨大差距,又遇到了陳湯這樣雖遠必誅的狠角色!這種奇特的戰術並沒有改變戰斗的結局。由於漢朝的重騎兵速度很快,轉瞬間就把羅馬士兵的方陣團團包圍,然後從從四面八方發起沖鋒,在漢軍騎兵巨大的沖擊力面前,羅馬大烏龜瞬間散了架。漢軍輕易地就攻破了羅馬士兵的方陣。最終,漢朝大軍順勢一舉攻破郅支城。一戰斬首匈奴單於為首的匈奴貴族上百人。而那些驚魂未定的羅馬士兵,則只剩下100多人跟他們的老闆匈奴人一樣成了漢軍的俘虜。
漢軍將這些羅馬士兵押解回中國,並且並沒有像對待匈奴人一樣斬首不留。而是進行妥善安置。為了安置這批特殊的俘虜,漢元帝還特地下詔在河西地區設立驪靬縣(今甘肅省永昌縣)。據《後漢書》記載:「漢初設驪靬縣,取國名為縣」,而後世一些歷史學也認為驪靬正是漢朝對羅馬帝國的稱呼。從此,曾經失蹤的羅馬第一軍團的後裔,就在這里繁衍生息。直到公元592年,隋文帝下詔將驪靬縣並入番禾縣。從那以後,中國史書中再也沒有關於這些羅馬士兵的記載。 註:關於這段歷史,曾經有學者考證說馬超的西涼軍團就是羅馬後裔,真偽不得而知。值得一提的是,漢朝從未與羅馬帝國大規模正面交鋒過,只是重創了北匈奴和消滅了羅馬股佣軍。使得匈奴人被迫逃到了歐洲,而正是這群逃竄的匈奴人滅掉了分裂中的羅馬帝國。

我記得走近科學有一集播放過《消失的羅馬克拉蘇軍團》講的就是這個事。至今這些羅馬人的後裔還在中國境內生活,而且很多人的頭發是黃色的,眼睛是藍色的。所有墓地都朝著西方——羅馬帝國的方向。

⑨ 電影 天降雄獅。 為什麼羅馬人碰到安息國的兵馬就決定退兵!

這部片說是根據真實歷史改編,但是改的也太面目全非。

歷史上克拉蘇因為嫉妒同為羅馬三巨頭另外兩位的戰功,掌握國家最多軍隊,最多資金的他帶領羅馬6個軍團進攻安息國,結果這貨雖然很聰明有很多優點,但是嚴重高估了自己的軍事才能(盡管他曾經成功鎮壓過斯巴達克斯的叛亂)

後來他被安息軍隊圍殲,壓根和電影里締結和平協議是反過來的。。。

傳說他大兒子帶領部隊突圍成功,然後投靠其他國家,後來在和漢軍作戰的時候被俘,所以安置他們時建造了驪靬古城。

但是史實上驪靬早在他們打安息大敗前就建立,大概早了幾十年。

而且經過dna檢測,驪靬古城說是羅馬人的混血後裔中沒有羅馬人的基因,都是中亞人的基因。

所以可以說從根本上否決了驪靬是安置羅馬人戰俘的說法。。

安息國此後被羅馬人攻打過多次,也參與過羅馬的內戰,在當時西域還算是比較強的國家。

漢朝和羅馬也有互派使者,但是漢朝的使者很少到達羅馬,羅馬的使者有幾個來到了漢朝,兩國對彼此的都不是很了解,只有貿易往來和互贈禮物。

閱讀全文

與驪靬古城拍了哪些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讓搜索電影 瀏覽:328
萬達2019出品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226
類似星際穿越的免費電影 瀏覽:756
奎迪電影不好看 瀏覽:68
愛奇藝電影怎麼下載到電腦桌面 瀏覽:476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里有哪些人 瀏覽:570
u盤拷電影看不了怎麼辦 瀏覽:459
如何把一部電影剪成5分鍾 瀏覽:975
最好看最新農村電影視頻播放器 瀏覽:983
電影演出賽事票怎麼退票 瀏覽:310
有哪些關於航母電影 瀏覽:253
三維動畫電影怎麼製作 瀏覽:194
電影怎麼剪輯到抖音上去 瀏覽:495
怎麼一起在看電影 瀏覽:349
法國羅曼史電影好看站 瀏覽:340
華誼兄弟電影小鎮長沙怎麼樣 瀏覽:992
好看的美國偷盜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842
好看的蟒蛇類電影有哪些 瀏覽:626
老出電影有哪些 瀏覽:795
朝鮮十部好看電影 瀏覽: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