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的風格有哪些
1、實驗電影
實驗電影一般是指拍攝風格和製作方式與那些主流的商業和紀錄片相異甚至對立的影片,或者以一種新的視聽語法出現,或者新的類型。
這種電影早期主要是用16毫米膠片拍攝,大部分沒有傳統的敘事情節,主要表現風格是超現實主義和抽象主義。1960年代中期地下電影運動蔓延到西歐之後,人們便絕少使用「實驗電影」一詞,而代之以「地下電影」。
2、超現實主義電影
現代電影的一種運動,1920年興起法國,主要是將意象做特異、不合邏輯的安排,以表現潛意識的種種狀態。
3、室內劇電影
室內劇電影是二十年代出現在德國的一種與表現主義電影相對立的電影。 "室內劇"原來是德國戲劇導演馬克斯·萊因哈特創造的一個術語,專指一種供小型劇場演出的,恪守時間、地點、動作三一律的舞台劇。
4、街道電影
街道電影(st reet film)是室內劇電影影響下出現的一些以街道為主要動作背景的德國電影。齊格弗里德·克拉考爾在《從里加里到希特勒》一書中創造這個詞。
5、黑色電影
黑色電影不是指一種類型,而是指主要歸屬在偵探片或犯罪片中的一種特殊電影風格,往往關注於道德的腐化。東亞黑色電影的開端是1979年著名影星趙雅芝主演的經典電影《瘋劫》。一般認為嚴格意義上的黑色電影應該是好萊塢出品的黑白電影,年代在1940年-1958年之間。也有人將少量歐洲電影或彩色片稱為黑色電影。60年代以後具有黑色電影風格的影片,被稱為新黑色電影。
Ⅱ 經典的超現實主義電影有哪些
布努埃爾的《一條安達魯的狗》是最早的超現實主義,他的《白日美人》、《自由的幻影》等,希區柯克的《愛德華大夫》、《眩暈》 、《精神變態者》和《群鳥》,《2001漫遊太空》、《黑店狂想曲》……
Ⅲ 超現實主義的風格特點價值
超現實主義,這個東西從繪畫里來的,為了研究她,我還讀了達利的相關文章。挺難懂的。
稍微補充一下,在我看的影評中,有人也把《大魚》稱之為超現實主義作品,看看下面的文字,也許你會有自己的看法吆!!
背景:
超現實主義(Surrealist film),1920年興起於法國。超現實主義者認為,在現實世界之外,還有一個所謂的彼岸世界——無意識或潛意識的世界。他們一方面致力於探索人類經驗的先驗層面,另一方面同時還致力於突破合乎於邏輯與實際的現實現,嘗試將現實觀念與本能,潛意識與夢的經驗相糅合,從而達到一種絕對的真實,超越的真實。
被公認為第一部超現實主義的影片是法國女導演謝爾曼·杜拉克的《貝殼與僧侶》〈The Seashell and the Clergyman;1928〉。《貝殼與僧侶》是根據詩人阿爾都所寫的劇本攝制的。影片的主人公是一個性無能的僧侶,可是他還是希望得到一個女人的愛,但這個女人卻有著自己的情人。在僧侶眼裡,這個情敵不時地變換著角色,一會兒是傳教士,一會兒是將軍,一會兒成為監獄的看守,時時處處與他作對,使其性的慾望始終處在壓抑的狀態下。性的壓抑使他精神發生變態,一會兒他跑到酒窖里無緣無故打碎一個又一個玻璃瓶,一會兒又跑到大街上狂亂地瘋跑,拖至腳跟的僧袍不時被他無情地踩在腳下······全片沒有什麼情節,表現的就是這個性無能僧侶潛意識中迷狂的夢幻情景。
超現實主義電影所追求的最高美學境界,就是把藝術創造視為一種偶然的啟示或悲劇式的預言。為了達到這一理想境界,他們認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可以作為探索人的內心現實世界的"解剖刀"。按照這一學說,人只有在非理性狀態下才顯現出他的真實自我。因為超現實主義所表現的基本上都是處於夢境、幻覺、錯覺中人的非理性的下意識行為。
例子:
Un chien andalou (1929)
Directed by
Luis Bunuel
Writing credits
Salvador Dalí (screenplay) and Luis Bunuel (screenplay)
Also Known As:
Andalusian Dog, An (1929) (USA)
Runtime: 16 min
Country: France
Color: Black and White
Sound Mix: Silent
Certification: Finland:K-16 / UK:15 (video rating) (1994) / UK:X (original rating)
Content:
夜晚,一個男人在磨著一把剃刀。他仰頭注視夜空,一片浮雲飄向一輪明月,他點燃一支煙,陷入沉思······
化入一個姑娘的面部特徵,男人用一隻手扒開她的左眼皮,另一隻握住剃刀的手慢慢移向她的眼睛。鋒利的刀口橫向切開姑娘的眼珠。一縷白雲從月亮前飄過,彷彿一把刀在劈開圓圓的月亮。
字幕:幾年之後。
路邊,一幢小樓里,一個姑娘正在讀書。她好像就是那個眼睛被切開的姑娘。這是她看見一騎車人向小樓騎來,不料到了跟前竟跌倒在小樓窗下。她急忙下樓,跑到騎車人跟前,摟住他就狂吻。
姑娘的卧室里,她打開騎車男子帶來的方紙盒,取出一條領帶。這時騎車人卻驚恐地發現自己的左手掌上爬滿樂螞蟻(The French phrase "ants in the palms" means that a man is "itching" to kill)。姑娘看見了也驚恐萬狀,捂住嘴。
螞蟻的特寫鏡頭,化入另一個姑娘腋下汗毛特寫,再化入輕搖的海膽,鏡頭拉開,姑娘站在大街上,一群示威者正沖向警察設置的路障······
俯攝,一個粗壯的女人用手杖撥弄地上的一截血肉模糊的斷手。疊印,警察驅逐示威者。一警察把血肉模糊的斷手撿起放入紙盒子,遞給那女人。
突然,一輛卧車駛來,它撞倒姑娘,將她壓成兩截,接著又撞倒那個粗壯女人。
鏡頭回到小樓里,救助騎車人的那個姑娘站住窗前目睹了大街上的示威遊行和車禍。
突然,騎車人從後面摟住姑娘,他轉身抓住姑娘的乳房,口水流到乳房上。
姑娘奮力掙扎,脫身躲到桌子後面。
騎車人從地上撿起一根繩子,繞在自己肩上,費力地拖著向姑娘走去······
鏡頭搖到繩索的另一端,它拴著一大堆沉重的東西:南瓜、兩個修士、兩架三角鋼琴,琴上堆滿著腐爛的驢肉和驢腿。
姑娘逃入另一間房間,隨手關門時把騎車人的一隻手夾在門縫里。手的特寫,爬滿螞蟻。
姑娘轉身觀望這間房,似乎就是剛才的那間卧室,床上躺著個男人,手還夾在門縫里······
樓梯平台上又出現一個男人,姑娘開門後,他走到窗前,狠狠地拉起躺著的男人,交給他兩本書,讓他雙臂交叉平伸拿著站在牆邊。這時我們發現這兩個男人是那麼地相像。
就在這時,受罰男人手裡的書變成了槍,他逼迫對方投降,隨即又擊倒對方······
倒下的男人發現倒在一片草地上,身旁是一個裸體女人。他掙扎著試圖去抓女人裸露的背部,但終因傷重,死去。
卧室里,姑娘獃獃地望著牆。牆中央呈現出一隻骷髏狀的黑蝴蝶。突然,又出現一個穿斗篷的男人,姑娘眼看著他牙齒脫落,嘴唇消失,嘴裡長出黑發,驚嚇得她失手丟掉粉盒,沖到門外。門外竟是一片沙灘。
那個騎車男人迎面而來,兩人摟抱在一起,然後相擁著向前走去。
一路上可見沙灘上有幾件物品:衣領、斗篷、裙子、布帽和盒子。
他們的身影漸漸遠去,天空浮現出大寫的"春天"兩字。沙灘變成沙漠,沙土埋至男人和姑娘的胸部。他們雙目失明,衣衫襤褸,陽光灼熱,小蟲肆無忌憚在他們臉上叮著咬著······
附:
路易斯·布努埃爾Luis Bunuel(1900.2.22—1983.7.29)出生於西班牙的卡蘭達(Calanda)。在馬德里大學讀書時與加西亞·洛加、拉斐爾·阿爾貝蒂和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í)等西班牙大藝術家同學。
1925年,為躲避獨裁統治路易斯·布努埃爾出逃法國,作為法國導演讓·愛普斯坦(Jean Epstein)的助手投身電影界。
1928年,路易斯·布努埃爾與薩爾瓦多·達利合作導演了超現實主義傑作《一條安達魯狗》。
1930年拍攝了他的第一部長故事片《黃金時代》。兩部作品因為率先運用了象徵、省略的影像和印象主義的剪輯技巧,而歸於人類電影史最有影響的作品之列。
1932年,布努埃爾完成《無糧的土地》之後,確定"懷著對人類社會問題的深切關注,致力於在銀幕上表現各種幻想"的藝術追求。
三十年代末期,西班牙佛朗哥(General Franco)專政上台之後,布努埃爾被迫離開祖國,前往美國紐約在the Museum of Modern Art公司工作,同時,在Warner Bros做配音演員。
四十年代末,移居墨西哥並於當地拍攝了《被遺忘的人們》(Los Olvidados,1950)、《毀滅天使》等十餘部影片。
1964年後,布努埃爾將工作地遷移至電影氣氛濃厚的法國,《女僕日記》(Diary of a Chambermaid,1964)、《白日美人》(1967)、《資產階級審慎的魅力》(1972)等經典即是這個時期的代表。
1976年,七十六歲高齡的布努埃爾重歸故土,在西班牙拍攝了自己的收山之作《慾望的隱晦目的》(That Obscure Object of Desire,1977),片中婦人縫補血衣的場景成為影迷至今探討不清的電影疑團。
1983年7月,布努埃爾於墨西哥(Mexico City)病逝。
Ⅳ 當代的超現實主義電影有哪些
1.《安達魯之犬》爛番茄新鮮度100%
提到迷幻電影,就不能忘了導演佐杜洛夫斯基的作品,《聖山》是一部超現實主義的傑作,充滿了塔羅牌和煉金術的典故,看得人心醉神迷,是一場精神之旅。
一個笨重的人影帶著兩個穿得像瑪麗蓮·夢露的女人,不顧她們的社會身份,卸掉兩人的妝,剪掉她們的頭發。導演的觀點很明確,就是擺脫社會標准和文化偏見,向大家呈現一部關於一個人的電影,這個人的名字叫小偷,他的神秘冒險更是有意思。
小偷被一個沒有手腳的人發現躺在一堆泥巴垃圾里,兩人走進小鎮,看到人們在舉行一種儀式,處決人類,只為了娛樂遊客。
當鎮上的人還在大規模活動時,小偷走進了一座神秘的紅色塔里,遇到了煉金術師,他帶著小偷走上了一條啟蒙之路。
《聖山》通過音樂、人物和視覺效果,將人從典型的文化價值觀中分離出來,給你灌下一大壺迷魂湯,沉浸在迷幻電影的世界裡。
Ⅳ 超現實主義是什麼
超現實主義
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 超現實主義是盛行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文學藝術流派,此一流派承自於達達藝術而產生,並且對於視覺藝術的影響力深遠。探就此派別的理論根據是受到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影響,致力於發現人類的潛意識心理。因此主張放棄邏輯、有序的經驗記憶為基礎的現實形象,而呈現人的深層心理中的形象世界,嘗試將現實觀念與本能、潛意識與夢的經驗相融合。超現實主義藝術家主要有米羅(joan miro)、達利(salvador dali)、恩斯特(m.ernst)、馬格利特(r.magritte)等人。 米羅的創作表現方式是有意的打亂知覺的正常秩序,在直覺式的引導下,用一種近似於抽象的語言來表現心靈的即興感應。因此在它的作品中會有象徵的符號和簡化的形象,使作品帶有一種自由的抽象感,也有兒童般的天真氣息。主要的作品有〈向鳥投石子的人〉、〈荷蘭式家居室內〉等。 達利相較與米羅,他採用相反的表現手法。達利認為藝術家要將潛意識的形象精確第紀錄下來,所以他採用"具象",精確地復制非正常邏輯思維產生的幻象,把毫不相乾的事物全部組合在一起,使畫面中充滿戲劇效果,帶給人視覺與新心靈的震撼。主要作品有〈永恆的記憶〉、〈內亂的預感〉等。
超現實主義 Surrealist film
1920年興起於法國,主要是將意象做特異的、不合邏輯的安排,以表現人類潛意識的種種狀態。路易斯.布紐爾的《安達魯之犬》可以算是早期超現實主義電影的經典作品。而超現實主義電影的興起旨在反抗寫實主義與傳統藝術,領導人安德烈·布列東的一篇宣言中提到:「一種純粹的心靈自動作用,在此作用之下,試著以語言、文字或其它任何方式,來表現思想真正的運作情形。」後來超現實主義成為實驗電影與地下電影的重要源頭,如美國的瑪雅·黛倫與肯尼斯·安格。商業電影中超現實主義並不是主要派別,只出現在個別導演的電影中,如伍迪·艾倫。
Ⅵ 簡述超現實主義電影
超現實主義電影(surrealist film) 把文學上的超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運用於電影創作的電影流派。承襲了這一創作主張的倡導者安德烈-布勒東的原則,強調無理性行為的真實性、夢境的重要意義、不協調的形象對列的情緒力量和對個人快感的執著追求。一度成為二十年代法國先鋒派電影的主要傾向,後來又成為美國實驗電影和地下電影的重要一翼。在供商業發行的故事片領域,超現實主義不構成獨立的流派,它的影響只見於影片的個別鏡頭或段落。阿杜-基洛的《電影中的超現實主義》是進行這種研究的典型論著。
二十年代,法國先鋒派電影人士發現電影的照相本性和蒙太奇對列技巧使它成為超現實主義最理想的表現手段。這一觀點始終流行在反傳統的影片製作者中間,並被不斷付諸實踐。
Ⅶ 超現實主義 它有什麼特點
1、超現實主義是一種現代西方文藝流派。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盛行於歐洲,在視覺藝術領域中其影響最為深遠。致力於探索人類的潛意識心理,主張突破合乎邏輯與實際的現實觀,徹底放棄以邏輯和有序經驗記憶為基礎的現實形象,將現實觀念與本能、潛意識及夢的經驗相融合展現人類深層心理中的形象世界。認為,現實世界受理性的控制,人的許多本能和慾望受到壓抑,能夠真正展示人心理真實和本來面目的是現實之外那絕對而超然的彼岸世界,即超現實的世界,這就是人的深層心理或夢境。打破理性與意識的樊籬,追求原始沖動和意念的自由釋放,將文藝創作視為純個人的自發心理過程,這些都是其基本特點。
2、作為一種思潮得到確立,是此派理論家布列東於1924年在巴黎發表第一篇「超現實主義宣言」以後。在宣言中他給超現實主義下了定義:「超現實主義,名詞。純粹的精神自動主義,企圖運用這種自動主義,以口頭或文字或其他任何方式去表達真正的思想過程。它是思想的筆錄,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不依賴於任何美學或道德的偏見」。他認為,超現實主義就是要「化解向來存在於夢境與現實之間的沖突,而達於一種絕對的真實,一種超越的真實」。其理論依據來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精神分析學說中的潛意識學說、夢的解釋以及自由聯想法最受其青睞。
Ⅷ 電影的風格特點都有哪些
1、實驗電影
實驗電影一般是指拍攝風格和製作方式與那些主流的商業和紀錄片相異甚至對立的影片,或者以一種新的視聽語法出現,或者新的類型。
這種電影早期主要是用16毫米膠片拍攝,大部分沒有傳統的敘事情節,主要表現風格是超現實主義和抽象主義。1960年代中期地下電影運動蔓延到西歐之後,人們便絕少使用「實驗電影」一詞,而代之以「地下電影」。
2、超現實主義電影
現代電影的一種運動,1920年興起法國,主要是將意象做特異、不合邏輯的安排,以表現潛意識的種種狀態。
3、室內劇電影
室內劇電影是二十年代出現在德國的一種與表現主義電影相對立的電影。 "室內劇"原來是德國戲劇導演馬克斯·萊因哈特創造的一個術語,專指一種供小型劇場演出的,恪守時間、地點、動作三一律的舞台劇。
4、街道電影
街道電影(st reet film)是室內劇電影影響下出現的一些以街道為主要動作背景的德國電影。齊格弗里德·克拉考爾在《從里加里到希特勒》一書中創造這個詞。
5、黑色電影
黑色電影不是指一種類型,而是指主要歸屬在偵探片或犯罪片中的一種特殊電影風格,往往關注於道德的腐化。東亞黑色電影的開端是1979年著名影星趙雅芝主演的經典電影《瘋劫》。一般認為嚴格意義上的黑色電影應該是好萊塢出品的黑白電影,年代在1940年-1958年之間。也有人將少量歐洲電影或彩色片稱為黑色電影。60年代以後具有黑色電影風格的影片,被稱為新黑色電影。
Ⅸ 什麼是超現實主義電影是怎樣表現超現實主義的
建議觀看《下意識的殘忍》
Ⅹ 超現實主義電影的特點
超現實主義電影(surrealist film) 把文學上的超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運用於電影創作的電影流派。承襲了這一創作主張的倡導者安德烈-布菜東的原則,強調無理性行為的真實性、夢境的重要意義、不協調的形象對列的情緒力量和對個人快感的執著追求。一度成為二十年代法國先鋒派電影的主要傾向,後來又成為美國實驗電影和地下電影的重要一翼。在供商業發行的故事片領域,超現實主義不構成獨立的流派,它的影響只見於影片的個別鏡頭或段落。阿杜-基洛的《電影申的超現實主義》是進行這種研究的典型論著。
二十年代,法國先鋒派電影人士發現電影的照相本性和蒙太奇對列技巧使它成為超現實主義最理想的表現手段。這一觀點始終流行在反傳統的影片製作者中間,並被不斷付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