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謝遜七傷拳有哪些電影

謝遜七傷拳有哪些電影

發布時間:2022-08-11 15:55:26

『壹』 《倚天屠龍記》中謝遜為何不學少林武功學七傷拳

七傷拳是崆峒派的絕世武功,在出拳時蘊含七種完全不同的內勁,令對手防不勝防,殺傷力極其霸道。謝遜為了向成昆報仇,不惜上崆峒派搶奪《七傷拳譜》,還為此打傷了崆峒五老的其中三老。但是練習了《七傷拳》後的謝遜卻依舊不是成昆的對手,同樣也奈何不了修成金剛不壞體的少林神僧空見。由此可見,七傷拳相對於少林寺的高深武功還是要差了一大截的,但謝遜卻註定是不會學少林武功的。

另外,謝遜出身明教,屬於當時武林的邪魔外道,作為名門正派的少林寺根本不會將自己的武學秘籍借給謝遜,那麼謝遜就只能靠偷或者是搶了。然而少林寺一向是武林第一大派,寺內高手如雲、防備森嚴,遠非崆峒派可比。以當時謝遜的身手,是根本無法輕易闖入少林寺強搶武功秘籍的。稍一不留神,搞不好還會將自己的性命給搭進去,得不償失。

『貳』 倚天屠龍記中的崆峒派會七傷拳的是誰

崆峒派傳世武功,乃崆峒派祖師木靈子所創,

倚天屠龍記中,崆峒五老一起練的,張無忌功力高,一個人練,

後來明教金毛獅王謝遜奪得《七傷拳譜》古抄本,終於練成。此拳法出拳時聲勢煊赫,一拳中有七股不同的勁力,或剛猛、或陰柔、或剛中有柔,或柔中有剛,或橫出,或直送,或內縮,敵人抵擋不住這源源而來的勁力,便會深受內傷。謝遜曾以此拳擊斃少林神僧空見大師。但這七傷拳倘由內力未臻化境的人來練,對自己便有極大傷害。人體內有陰陽二氣、金木水火土五行,一練七傷,七者皆傷。所以所謂「七傷」,乃是先傷己,再傷人。謝遜練此拳時傷了心脈,以至有時狂性大發,無法抑制。而張無忌已有絕頂內功,再練此拳,便無妨礙。(見金庸《倚天屠龍記》)

總綱:「人體內有陰陽二氣,金木水火土五行,心屬火、肺屬金、腎屬水、脾屬土、肝屬木,一練七傷,七者皆傷,五行之氣調陰陽,損心傷肺摧肝腸,藏離精失意恍惚,三焦齊逆兮魄飛揚。」這拳功每深一層,自身內臟便多受一層損害,所謂七傷實則是先傷己再傷敵。

謝謝觀看,

『叄』 金庸筆下謝遜的神功七傷拳是哪七傷

【倚天屠龍記】張無忌高聲吟罷,走上前去,砰的一拳擊出,突然間眼前青翠晃動,大松樹的上半截平平飛出,轟隆一響,摔在兩丈之外,地下只留了四尺來長的半截樹干,切斷處甚是平整。常敬之喃喃地道:「這……這可不是七傷拳啊!」七傷拳講究剛中有柔,柔中有剛,這震斷大樹的拳法雖然威力驚人,卻顯是純剛之力。他走近一看,不由得張大了口合不攏來,但見樹干斷處脈絡盡皆震碎,正是七傷拳練到最深時的功夫。

方塊字是最有想像力的文字,比如「崆峒」,光看字面,就讓人想起嶙嶙峋峋的山,有種說不出的詭異。第一次見到「崆峒」一詞是在金庸《倚天屠龍記》里,明教金毛獅王謝遜為報家仇,從崆峒派手中盜出《七傷拳譜》,終於練成七傷拳。此拳法出拳時聲勢煊赫,一拳中有七股不同的勁力,敵人抵擋不住這源源而來的勁力,便會深受內傷。謝遜曾以此拳擊斃少林神僧空見大師。

但這七傷拳倘由內力未臻化境的人來練,對自己便有極大傷害。人體內有陰陽二氣、金木水火土五行,一練七傷,七者皆傷。所以所謂「七傷」,乃是先傷己,再傷人。謝遜練此拳時傷了心脈,以至有時狂性大發,無法抑制。

金庸發明「七傷拳」的邏輯是這樣的:崆峒山是道教發源地之一,道教最講究陰陽調和、五行平諧,所以會有「七傷」的忌諱;張三豐在《倚天屠龍記》里是最牛的人物了吧,據史載他也曾到崆峒山求道學藝,所以讓謝遜先學了「七傷拳」再傳給義子張無忌,這樣張無忌的武功就能蓋過張三豐了。

崆峒派武術歷史其實比武當山的長很多,創始人廣成子據說是黃帝的師傅,是比老子還要早的道家。《爾雅》和《史記》都說:「崆峒之人武」。大量詠崆峒的詩都有刀光劍影,如東晉阮籍「崆峒長劍出天外」,李白的「軒

『肆』 謝遜版的七傷拳,是什麼連續劇

《金毛獅王》是由香港無線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出品的古裝電視劇,由王冠輝執導,尹揚明,蔡嘉利,李婉華,伍衛國等聯袂主演,

該劇講述了明教教主陽頂天娶了明教金毛獅王謝遜授業恩師成昆的師妹而招致成昆報復,謝遜發瘋逼殺武林同道而使江湖混亂不堪,各門派對明教憤起而攻的故事。

『伍』 有一部老的武俠電影,一個老和尚挨了三拳,每一拳打過來身上都會有佛光護體,誰知道是什麼電影

這部老武俠電影應該是《倚天屠龍記》。
金毛獅王謝遜用七傷拳打空見神僧,挨了三拳,每一拳打過來都會有佛光護體。最後被打死了。

『陸』 會降龍十八掌的謝遜在打空見的時候,為什麼要用七傷拳

降龍十八掌可能不是金庸筆下最強的武功,但它肯定是金庸筆下最著名的武功,也是威力最大的武功之一。它或許不如六脈神劍那樣可以「遠程攻擊」,也不如《葵花寶典》《辟邪劍法》那樣「唯快不破」。但它以其威力巨大而著稱,在金庸筆下諸多武功之中佔了一席之地。

降龍十八掌自蕭峰傳到洪七公手裡,再傳到郭靖手裡。此後經耶律齊傳給了丐幫的後代幫主史火龍,再往下到《笑傲江湖》裡面的丐幫幫主解風,就沒明確說他會不會這路掌法了。但是在《倚天屠龍記》裡面,會降龍十八掌的卻不止史火龍一人,原來書中主角張無忌也會。



而張無忌自己也說,謝遜傳他這一掌的時候,自己就曾說沒能領會這招「亢龍有悔」的精微奧妙之處,讓張無忌自己先學了之後,自己今後慢慢領會。

由此可見,謝遜雖然會三招降龍十八掌,但是最關鍵的一掌「亢龍有悔」就沒學到家,因此發揮不出這一掌的威力。因此在面對空見神僧的時候,一方面威力栽贓成昆,一方面也因為掌法威力發揮不出,只好以七傷拳硬打硬拼。

『柒』 金毛獅王謝遜的介紹

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屠龍記》里最令人難忘的男子自然是金毛獅王謝遜,而真正配得上屠龍寶刀的人,也只有謝遜一人。他是全書最突出、最威猛、最令人嘆服,也最令人惋惜憐憫的人物。

他文武全才,博通古今,而且,與也可稱為「文武全才」的張翠山比較,張五俠馬上顯得迂腐拘束,而謝遜則見解獨特,如天馬行空。張翠山的學問是死的,謝遜的學問卻充滿生命力,充滿了生命的熾熱要求,也充滿了生命的失落與憤怒。

謝遜給人的壓逼感,是他的殺傷力,以及在那股殺傷力背後的澎湃的悲憤怨毒。他的遭遇奇慘,但他報仇的手段也是奇慘,他對人世、對天地的主宰充滿了憤恨,而這股憤恨,早已遠遠超出他個人的悲劇,變成了人神之間的對立,謝遜狂怒之時,大罵的不止是殺害他全家的成昆,而是令到這種事情能夠發生的「賊老天」。謝遜是個叛徒,他反叛的不但是殺害他全家的師父,更擴至人間的倫常道德成規。制訂這些成規的「聖賢」,這些聖賢及天下人所尊崇倚賴的萬物主宰,這種指天罵地,毀神謗佛的勇猛,直令人五體投地。

金毛獅王確是「獅王」,他不但有雄獅一般的殺傷力,同時,獅子是百獸之王,謝遜在發揮他怒獅一般的殺傷力時,使人不但感到他的殘忍,也感到他的威嚴。

謝遜恨得深,想得遠,也愛得極深。他對張無忌的愛親如父子,但他給無忌的愛,遠遠超過一般父親對兒子的愛。他就是這樣,什麼都超越平常人之所能,似乎金庸有意創造的,不是一個普通英雄好漢,而是一個近乎神話式的英雄,像希臘里盜火的普羅米修斯、像古代中國神話時射日的後羿,那些不顧後果,敢膽向諸神挑戰的英雄。

最近,無意中找到一本《三劍樓隨筆》,那是三十多年前,「百劍掌主」、梁羽生及金庸合作寫的一個專欄的文章。

其中有兩篇是金庸談美國小說名著《無比敵》,一讀之下,恍然大悟,原來《倚天屠龍記》里震撼心弦的人物「金毛獅王」謝遜,是從這里來的。

我素來不喜歡美國小說,像《無比敵》那種深奧巨著尤其敬而遠之,看了這兩篇文章之後,好奇心大熾,幾乎馬上要找原著來看看,不過,想了一想,還是放棄這個「宏願」。要了解金庸怎樣寫謝遜,看這兩篇短文可以了。

為什麼說謝遜是從《無比敵》來呢?金庸介紹這本書的內容說:「故事是說一個捕鯨船的船長亞海勃找大白鯨『無比敵』復仇的經過,他曾被這條白鯨弄得遍體鱗傷,還失去了一條腿,因此他如痴如狂的追蹤這頭山一般的白色鯨魚,他這種瘋狂的復仇慾望傳染給了全船的水手,終於造成了一個大悲劇………這正是謝遜和成昆的故事。但是金庸所吸取的,並不是《無比敵》的故事,而是使這個故事感動人的感情。金庸指出,這本小說反映它的作者的環境與心理狀態:「曼爾維(作者)由於接連的失望與挫折,對於社會與周圍的人懷著一種憤激之情。」這種憤激之情、「極度憤慨與拚命以赴的精神」,給予《無比敵》磅礴的生命力,而金庸就偷取了這一點火種,點了謝遜的靈魂。

然而,金庸對於《無比敵》不是完全滿意。他認為捕鯨船長亞海勃的悲劇,雖然的確可與伊迪普斯、李爾王、奧賽羅這些古典悲劇相比,同是「和命運奮戰,但終於遭到毀滅」,但是由於《無比敵》描寫的「不是人類生活中一種真實的現象,白鯨只是一種虛幻的東西,因之藝術力量不免受到損害。」

他要為謝遜創造一個真實、在人類生活中的軀體,給他人類生活的悲慘遭遇,使讀者更容易產生共鳴。

金庸要給予謝遜一些極悲慘的遭遇,作為他的憤激之情的來源。金庸採取了最聰明簡單的做法:他索性借用作者曼維爾經歷的一些特色,首先是他的悲慘家庭生活,其次是他因對宗教懷疑而感到的痛苦。

「他從小受宗教的熏陶,但逐漸逐漸,他對上帝與善惡的道理起了懷疑。為什麼命運這樣殘酷?為什麼世界上的事情與聖經中所說的是這么大不相同?」

金庸把這些經歷中國化,使讀者更感親切。謝遜跟張翠山辯論是非善惡,張翠山說:「人之異於禽獸,便是要分辯是非,倘若一味恃強欺弱,又與禽獸何異?」謝遜反駁說:「當今蒙古人做皇帝,愛殺多少漢人便殺多少,他跟你講是非么?」張翠山說:「蒙古人暴虐殘惡,行如禽獸。」謝遜又反駁:「從前漢人自己做皇帝,難道便講是非了?岳飛是大忠臣,為什麼宋高宗殺了他?……昏庸的是南宋皇帝,但金人、蒙古人所殘殺虐待的卻是普天下的漢人。請問張五俠,這些老百姓又作了什麼惡,以致此無窮災難?」

在謝遜的殘暴中有很深的悲天憫人,他的殘暴根本是來自對痛苦的反應,這也是從《無比敵》來的靈感,金庸認為作者曼爾維「在劇烈的痛苦之中,迸發了強烈的反叛。」而他所創造的船長的靈魂,「是一個叛逆的靈魂,心靈的深度充滿憤恨與反抗。」

謝遜兇狠,但讀者敬佩他。同情他;這也正是金庸指出《無比敵》的讀者對船長的反應:「這位船長由於憤恨與復仇欲而變成了接近瘋狂。」(謝遜也間歇瘋狂發作)「然而我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不自禁地佩服他,同情他……」

《無比敵》難讀,《倚天屠龍記》十分易懂,因為金庸給予謝遜一個任何人都很容易明白的具體原因感到悲憤,就是他全家被師父成昆所害,使他瘋狂地四處奔走去把成昆找出來,跟他作一死戰。武功高強,甚至身材魁梧的成昆,是謝遜的「無比敵」。

謝遜的靈感來自《無比敵》,他的金發碧眼,可能就是紀念他的藝術來源,《倚天屠龍記》的大海飄流掙扎場面,可能亦是受這本小說影響,但是謝遜的收場完完全全跟《無比敵》不同,他的故事另有一層意義。

船長亞海勃最後找著無比敵決戰,結果釀成悲劇,捕鯨船被掀覆,船長與全體水手葬身海底。謝遜與成昆的最後決斗,雖然也是兩敗俱傷,但是卻不是同遭毀滅。謝遜指著成昆說:「成昆,你殺我全家,我今日毀你雙目,廢去了你的武功,以此相報。師父,我一身武功是你所授,今日我自行盡數毀了,還了給你。從此你和我無恩無怨,你永遠瞧不見我,我也永遠瞧不見你。」

以他兩人之間的深仇,以此化解,可說是十分寬大。謝遜與成昆不是以同歸於盡終場,而是以寬恕與重生結局。謝遜為愛心與慈悲佛法所感動,透過懺悔贖罪,終於獲得解脫與平安。《倚天屠龍記》雖然描寫仇恨及激憤之情,真正的主題還是「寬恕」。

謝遜「移植」十分成功,金庸創造了一個令人難忘的獨特人物。但是,這項「移植」也不是完全沒有弱點的。過去,我多次思索謝遜這個人物時,老是有一個迷惘之處,就是覺得他感情十分真摯,但他的遭遇似乎不能解釋他那種憤激。他全家被殺,仇恨之心應是具體地針對仇人成昆,憤世疾俗、指責神靈,通常是對蒙受冤屈及不公平待遇的反應。這種憤恨,與針對某個仇人的仇恨是不同的。

根據金庸的文章,《無比敵》作者曼維爾本人少年時因對篤信的宗教發生懷疑,終至幻滅而深受痛苦,這種痛苦使他滿腔怨憤,加上他的家庭悲劇,個人命運坎坷,使他更加偏激。

要是謝遜的遭遇是屬同一類,他的感情便可解得多了。

附圖只是漫畫的金毛獅王謝遜。

謝遜:半人半獸希臘神話中的人物

金毛獅王謝遜出場,黃發披肩,雙眼碧亮,身材魁梧,白牙閃光,真是神將一般的異人,奪人眼目,非俗世所有。

謝遜前來奪屠龍寶刀,頃刻間連斃四大幫會首腦,張翠山發書生呆氣,要與謝遜論理,卻不料謝遜的道理比他還多。

倪匡先生稱金毛獅王謝遜是《倚天屠龍記》中最令人難忘的男子,正可謂英雄所見略同。少年時讀此書,甚至連張無忌也沒有謝遜給人留下的印象那麼深刻,特別是謝遜在島上那一陣驚天動地的獅子吼,寫得真是駭人聽聞,這種不戰而屈人的魔法般的武功,令人總要聯想到核武器的超聲沖擊波。謝遜的武功超越了常規武器,是屬於核時代的那種。

相比之下,張翠山正是「才子終究小模樣」,在謝遜生氣勃勃的生命力面前,張翠山的形象和見識都蒼白黯淡得多了。張翠山的那種才情,細致而精巧易碎,像宋代官窯工藝精良的瓷器,更像是書房中的擺設玩意,可以小心翼翼地賞玩,但不能在生命的風雨中摔打。

謝遜的粗獷狂暴中最能體現生命原始張力的美感,像青銅塑像一樣厚重蒼茫,悲壯雄渾,他有著最深切慘痛,涕淚縱橫的生命體驗,一種痛楚和粗魯折射出對人生最真實的愛和失望。渴望生活的熾熱內在情感,使謝遜的境界腳踏痛苦而提升。

謝遜的悲憤怨毒,給人以透不過氣來的壓迫感,使人不能對之仰視。他肆意殺戮,像暴風雨一樣澎湃著毀滅的激情。他的形象使人想起希臘神話中半人半獸的天神,他強大膨脹的生命意志,居然敢與命運和神意作對,他甚至大聲詛咒蒼天,賊老天的咒罵,是驚人和不可思議的。他將自身悲慘奇痛的人生遭遇,上升到哲學上的高度,他仇視的已不僅僅是禍害他的師父成昆,他進而仇視人生社會和宇宙間壓迫他的一切權威。倪匡先生說:「謝遜是個叛徒,他反叛的不但是殺害他全家的師父,更擴至人間的倫常道德成規、制定這些成規的『聖賢』,這些聖賢及天下人所尊崇依賴的萬物主宰。」

要在與人世完全隔絕的地方,要在完完全全人與大自然單挑獨斗的對立中,才能更好地刻畫和表現謝遜特異的性格,才能使他的形象更顯卓異特立。倪匡先生指出謝遜與美國名著《無比敵》的聯系。金庸在《三劍樓隨筆》中介紹《無比敵》的故事時說:「曼爾維(《無比敵》的作者)由於接連的失望與挫折,對於社會與周圍的人懷著一種憤激之情。」

這種憤激之情,「極度憤慨與拚命以赴的精神」,正是謝遜這一角色生命力靈動之所在。

謝遜其實是張翠山人生的教師,不過學生並不完全及格。一句「假仁假義」的嘲諷,雖未觸及張翠山的靈魂,但帶來的不可抗拒的機會,使張翠山終於放下了觀念的包袱,情不自禁中向殷素素吐露了真實的心意。張翠山暫且拋開了善與惡禮教的外在束縛,鼓足勇氣,聽任生命本能意志的驅馳,打開了塵封已久的真情,接受了殷素素的愛。

奇幻的冰川火山荒島的歷險,是另一篇《魯賓遜漂流記》的翻版,也可以認為是《無比敵》中大海中漂流掙扎情節的折影。《無比敵》的故事「是說一個捕鯨的船長亞海勃找大白鯨無比敵復仇的經過,他曾被這條白鯨弄得遍體鱗傷,還失去了一條腿,因此他如痴如狂的追蹤這頭山一般的白色鯨魚,他這種瘋狂的復仇慾望傳染給了全船的水手,終於造成了一個大悲劇……」。金庸巧妙地將純文學中的藝術精粹轉移到他的小說中來,使小說的境界獲得更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謝遜正是和《無比敵》小說中主角捕鯨船長亞海勃精神相通的悲劇人物。謝遜的狂暴和非理性,完全是常規道德規范所譴責的行為,但讀者卻絲毫不會在感觀上對他有鄙棄的惡感,反而對他有一種莫名的親近和憐惜,同情和原諒他的非常行為,對他感覺認同,把他當成一面人類良心的鏡子。

像半人半獸希臘神話中的人物,謝遜的內在和外觀都象徵性地暗合。謝遜瞎了眼,神志又近於癲狂,他自棄於人類的世界,他自虐和毀容,強迫自己近於獸性和泯滅良知,他求死的激情正和求生的熱望一般地強烈,他驕傲地不屑於認輸,不屑於承認人性中的感動。

但正是最叛逆的非理性中的神秘直覺力量,最能在罪惡的極端中表現出最純凈的善來。張無忌的出世,天啟般使謝遜返樸歸真。生命的神奇和幻美,不可抗拒地使謝遜從極端中扭轉回來,回到他本真和最內在的謙卑和感恩。惡徒謝遜,其實內心有著最為聖潔的一面,他比其他人更配作一個身負沉重十字架的聖徒。

善和惡是人性中的兩極,由極善到極惡,再回到極善,這其中的過程最具有震撼心靈的啟示的力量。為惡為善,往往在一念之間,其間的分別比秋風中飄零的一片落葉的正面背面的分別還要微小。謝遜的故事讓讀者驚疑不定,在情感的峰口浪尖上起伏。

七傷拳是一個巧妙的暗喻,最適合謝遜的身份和本色。先傷己,再傷敵,仇恨和怨毒正是這樣一把兩頭都有利刃,使自己和敵人都同時深受到或明或暗深深的傷害的雙刃劍。報復似乎永遠是得不償失的,精神上得到的補償和安慰,絕不會比心靈的缺憾更多。

謝遜將他強烈而奇特的愛全部傾注在無忌身上,這愛執著而深入,甚至充滿了獻身的激情,絕不是凡夫俗子的婆婆媽媽的婦人之仁,它寄託了更高更深的生命的熱望,甚至不惜用暴力和虐責來盡情地表達和操演。

謝遜最後的形象蒼涼悲壯,頗為感人。謝遜已完全換了一個人,不再是從前內心充滿怨毒,肆意妄為的魔頭了。他更像是失意英雄,虎落平陽,龍困淺水。饒是如此,他的雄風和機警還是有過人之處。謝遜曾經是恨得極深,現在卻是愛得極深,看他對張無忌的關心之情處處溢於言表,是愛的力量支撐他還堅強地面對人生的困難。當他誤以為無忌已不在人世之時,傷心得仰天大嘯,老淚縱橫,那種真摯和強烈的愛是觸目驚心的。

張無忌與謝遜重逢一段,讀者期待已久,大快人心。謝遜驚喜交集,居然不罵「賊老天」,而說出「老天開眼」這等極難得的話來。

謝遜的轉變,最合於情理。他曾被仇恨蒙蔽了靈性,做了殺人不眨眼的大魔頭,但那卻不符合他內在的良心原則,他只是一個病人,他神志迷失,做出了完全違背良心的罪孽之事。而一旦環境合適,良葯入口,他醒悟過來之時,自然是對自己的罪行痛悔不已,生出必死之志,以求解脫和贖罪。謝遜是真誠的,他的惡是那麼的真實,他的善也同樣是那麼的令人心動。他性格和命運中的致命矛盾,產生出感人的悲劇。看他巨大的身影,垂頭而立,那種悔過的形象特別地觸目驚心。謝遜做出過許多不可饒恕的惡行,但讀者卻很難仇視和鄙夷他。

射鵰三部曲中,《射鵰英雄傳》主旨是大勇,而《神鵰俠侶》的主旨卻在於大智,此部《倚天屠龍記》,主旨卻是大仁夫子之道,寬恕而已。寬恕在全書中處處高揚著鮮艷的旗幟,處處在召喚一種精神上的仁慈的大道。

張無忌最重寬恕,但他那軟弱得拖泥帶水的性格並沒有使寬恕之道得以最純粹和最能動人心魄地渲染出來,在張無忌仁厚的寬恕中,更多了一些無可奈何和無能為力的雜質,他的寬恕中被動的成分多了一些,力量欠缺了一些。

寬恕的精神,卻在謝遜令人感動的覺悟中得到了提煉和升華,更能爆發出一種令靈魂震顫的奇光異彩來。

成昆的罪大惡極,施加於謝遜肉體和精神上的痛苦和仇恨不可不謂海一樣的深,天一樣的高,但謝遜卻沒有在世俗的天平上去稱量仇恨的得失。他和成昆的決斗一上來先讓成昆三招,被成昆打得吐血,這能看到謝遜的境界已獲得了一種悲天憐人的大胸襟。最後謝遜並沒有殺死成昆,謝遜制服成昆後指著他說:「成昆,你殺我全家,我今日毀你雙目,廢去了你的武功,以此相報。師父,我一身武功是你所授,今日我自行盡數毀了,還了給你。從此我和你無恩無怨,你永遠瞧不見我,我也永遠瞧不見你。」

謝遜的寬恕是有節制和有原則性的寬恕,這比那些事事和稀泥的表面化的寬恕力量更為強大,更能振聾發聵,也更合乎於人性。這種寬恕不是概念化形式主義的膚淺,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經過生命痛苦的經驗,柔軟中有鋼鐵一般堅硬和不可動搖的精神品質。

謝遜自己也在寬恕中得新生。他安然忍受眾人的羞辱,精神的施虐遠勝過肉體的折磨,他終於獲得了內心的寧靜和解脫,輕松卸下了精神上沉重的十字架,在慈悲的佛法中找到了生命的寄託和歸宿。

金庸小說人物點評之——謝遜
金毛獅王身材魁偉,滿頭黃發,散披肩頭,眼睛碧油油地發光,手持一根一丈六七尺長的兩頭狼牙棒,威風凜凜,有如天神。
但是,他的名字卻斯文得緊:單名一個遜字,表字退思。

從「任俠者」到「劊子手」的蛻化。

謝遜在《倚天》中一出場,給人的印象雖然樣貌粗豪,但卻謙遜斯文。及至賭吞毒鹽,殺海沙派總舵主元廣波而報餘姚張登雲滅門、海門歐陽清慘死之仇;封鼻憋氣,殺巨鯨幫幫主麥鯨而雪數十名遠洋客商命喪大海、七名婦女被奸而死之恨;大展神威,殺神拳門掌門過三拳……分明是一個為別人仗義出頭的俠客。

但此形象漸轉而下。

謝遜雙目如電,射向昆侖派的兩名劍客高則成、蔣濤。張翠山擔心他要濫殺無辜,說道:「謝前輩,據你所雲,適才所殺的數人都是死有餘辜,罪有應得。但若你不分青紅皂白的濫施殺戮,與這些人又有甚麼分別?」

從此引出了謝遜的激憤之論:

「有甚麼分別?我武功高,他們武功低,強者勝而弱者敗,便是分別。

「難道世上真有分辨是非之事?當今蒙古人做皇帝,愛殺多少漢人便殺多少,他跟你講是非么?蒙古人要漢人的子女玉帛,伸手便拿,漢人若是不服,他提刀便殺,他跟你講是非么?

「從前漢人自己做皇帝,難道便講是非了?

「行俠仗義有甚麼好?為甚麼要行俠仗義?」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嘿嘿,胡說八道!你說武林之中,當真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么?

而後,終將王盤山島上除張翠山、殷素素、白龜壽之外的一幹人等以長嘯震成白痴,生不如死。

更為慘酷的是,謝遜找不到成昆,憤激之下,便到處做案,殺人放火,無所不為。每做一件案子,便在牆上留下師父的姓名,逼其露面。枉死在他手下的武林成名人物,不下百十。

至此,謝遜已為復仇所激失去了人性。

從「賊老天」到「老天爺」的轉變。

「賊老天」。

謝遜恨天,恨天道不公,恨天目不明。

謝遜在王盤山島上從天鷹教手中奪得「屠龍刀」,擄了張翠山和殷素素駕船北上,途中突遇海底地震引發海嘯,風浪滔天、大雨如注,謝遜破口大罵:「賊老天,打這鳥風!」

海嘯中謝遜救了張殷二人的性命,張翠山上前相謝,謝遜冷冷的道:「這話說得太早。咱三人的性命,有九成九還在賊老天的手中。」

三人座船撞冰欲沉,謝遜叫道:「跳上冰山去,多活一天半日也是好的。賊老天要我早死,老子偏偏跟他作對。」

謝遜在冰山上走來走去,悠然自得,笑道:「賊老天送了一艘大船給咱們,迎接咱們去會一會北極仙翁。」

後來,謝遜神情日漸反常,眼睛中射出異樣光芒,常自指手劃腳的對天咒罵,胸中怨毒,竟自不可抑制。血紅的太陽停在西邊海面,良久良久,始終不沉下海去。謝遜突然躍起,指著太陽大聲罵道:「連你太陽也來欺侮我,賊太陽,鬼太陽,我若是有張硬弓,一枝長箭,嘿嘿,一箭射你個穿。」突然伸手在冰上一擊,拍下拳頭大的一塊冰,用力向太陽擲了過去。

三人先後來到冰火島,言及能不能回歸中原,張翠山道:「那得瞧老天爺的意旨了。」謝遜破口罵道:「甚麼老天爺,狗天、賊天、強盜老天!」

殷素素將要分娩,謝遜卻又狂性大發,不住口的咒罵,從老天罵起,直罵到西方佛祖,東海觀音,天上玉皇,地下閻羅,再自三皇五帝罵起,堯舜禹湯,秦皇唐宗,文則孔孟,武則關岳,不論哪一個大聖賢大英雄,全給他罵了個狗血淋頭。武林人物,自華佗創設五禽之戲起,少林派達摩老祖,岳武穆神拳散手,全給他罵得一文不值。

三人義結金蘭,殷素素要祭告天地,行拜義父、拜義兄之禮。謝遜哈哈大笑,說道:「大丈夫一言既出,終身不渝,又何必祭天拜地?這賊老天自己管不了自己的事,我謝遜最是恨他不過。」

謝遜提議扎個大木排,送張翠山一家回歸中土。殷素素說無忌沒了義父,誰來疼他?謝遜嘆道:「我得能疼他十年,已經足夠了。賊老天總是跟我搗亂,這孩子倘若陪我的時候太多,只怕賊老天遷怒於他,會有橫禍加身。」

「老天爺」。

謝遜被救出靈蛇島,張無忌與他相認,謝遜驚喜交集,如在夢中,只是翻來覆去的說道:「老天爺開眼,老天爺開眼!」

他們幾人被波斯三使追趕,坐小船逃走,不料烏雲滿天、大雨傾盆,謝遜終於會到張無忌,心情卻極是暢快,處境雖險,卻毫不在意,在大雨中高聲談笑:「……難道老天爺瞧著謝遜不順眼,要再將我充軍到南極仙翁府上,去再住他二十年么?哈哈,哈哈!」

從賊老天到老天爺的轉變,中間何其困苦,何其艱難!實難以文字表之。

從「深溺陷」到「大超脫」的涅磐。

謝遜具有勇往直前、敢於面對的美德。他溺陷於復仇,但過程動人心魄,可泣可歌。

謝遜在武功大有所成之際,既有父母妻兒,復有良師摯友,一家人其樂融融。但是突然禍起蕭牆:妻被奸殺,子被摔斃,父母弟妹僕役,全家一十三口,一夕之間全部死於非命,而殺人者竟是他所敬愛有加的恩師成昆。

他苦練武功,兩次找成昆報仇,但都重傷敗北。於是,他怒發如狂,他恨天罵地,他濫殺無辜,以期激得成昆出面,或是被他所殺之人的親友都遍尋成昆。

復仇痼之,陷溺已深!

什麼可以使金毛獅王超脫?

空見大師肯定是使他超脫的一個原因:

空見為了阻止謝遜殺害武當宋遠橋,避免掀起武林大禍,甘願受其十三記七傷拳,以泄其憤。謝遜打最後一拳時詐作自殺,空見為救他中拳而死。便在此時,謝遜陡然天良發現,伏在空見身上大哭叫道:「空見大師,我謝遜忘恩負義,豬狗不如!」承諾從此只找成昆報仇,不再胡亂殺人。

另一個超脫他的原因是張無忌出生時的啼哭聲:

凶性大發的謝遜突然之間良知激發,狂性立去,人性重現,成為一個肯為愛犧牲、肯對已行為負責的人。後來收張無忌為義子,聊慰其子謝無忌慘死之痛,於他日後的大超脫實是大有好處。

謝遜打敗成昆,卻沒有殺他,只是化去了他的武功:

謝遜指著成昆說道:「成昆,你殺我全家,我今日毀你雙目,廢去了你的武功,以此相報。師父,我一身武功是你所授,今日我自行盡數毀了,還了給你。從此我和你無恩無怨,你永遠瞧不見我,我也永遠瞧不見你。」

他深知自己雙手沾滿了無辜被殺者的鮮血,於是自己散盡武功,任由仇家報復:

謝遜朗聲道:「我謝遜作惡多端,原沒想能活到今日,天下英雄中,有哪一位的親人師友曾為謝某所害,便請來取了謝某的性命去,無忌,你不得阻止,更不得事後報復,免增你義父罪業。」

謝遜被仇家唾沫加身,張無忌心中酸苦,淚如雨下。謝遜笑道:「痴孩子!你義父承三位高僧點化,大徹大悟,畢生罪業一一化解,你該當代我歡喜才是,有甚麼可難過的?」

謝遜文武全才,於諸子百家之學無所不窺,一旦得渡厄點化,立悟佛家精義,自此歸於佛門,終成一代大德高僧。
終成一代大德高僧!

謝遜為畢生罪孽獲得完全化解而喜由心生,終至大解脫之境,想來令人既悲且嘆!

『捌』 倚天屠龍記中謝遜教張無忌七傷拳的口訣是什麼啊我覺的挺神秘的,知道的重賞!

『七傷拳』:崆峒鎮山絕技,這一拳之中共有七股不同勁力,或剛猛、或陰柔、或剛中有柔、或柔中有剛、或橫出、或直送、或內縮,敵人抵擋了一股勁抵擋不住第二股勁,七般拳勁各不相同敵手委實難防難擋。內功練到氣走諸穴、收發自如的境界練此拳才無害。

總綱:「人體內有陰陽二氣,金木水火土五行,心屬火、肺屬金、腎屬水、脾屬土、肝屬木,一練七傷,七者皆傷,五行之氣調陰陽,損心傷肺摧肝腸,藏離精失意恍惚,三焦齊逆兮,魂魄飛揚。」這拳功每深一層,自身內臟便多受一層損害,所謂七傷實則是先傷己再傷敵。

閱讀全文

與謝遜七傷拳有哪些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孫子沒有血緣關系是什麼電影 瀏覽:250
關於求婚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06
電影人潮洶涌投資了多少錢 瀏覽:835
值得一看的愛情電影有哪些 瀏覽:660
九龍皇後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54
初中電影有哪些 瀏覽:586
有什麼電影吻戲較多 瀏覽:676
中行繽紛生活怎麼買電影票最便宜 瀏覽:734
替范思遙看電影為什麼穿白色裙子 瀏覽:77
藍原瑞樹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974
蟲子外星人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482
怎麼在線翻譯電影 瀏覽:743
偏振式3d電影怎麼看 瀏覽:908
關於絕地求生吃雞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622
好看的男男電影he 瀏覽:777
文章演的農村電影有哪些 瀏覽:517
搞笑獃獃兔是什麼電影 瀏覽:747
極速電影完整版免費觀看 瀏覽:882
九天玄女免費電影 瀏覽:339
電影場景有哪些 瀏覽: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