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一部嫁女兒感動地電影有哪些

一部嫁女兒感動地電影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28 14:06:11

⑴ 感人催淚電影親情 感人催淚親情電影有哪些

1、《親愛的》:是2014年出品的一部「打拐題材」電影,由陳可辛執導,張冀編劇,趙薇、黃渤、佟大為、郝蕾、張譯等主演。電影主演講述以田文軍為首的一群失去孩子的父母去尋孩子以及養育被拐孩子的農村婦女李紅琴如何為奪取孩子做抗爭的故事。

2、《魯冰花》:是台灣高仕影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出品的兒童片,由楊立國執導,於寒、黃坤玄、李淑禎等主演,於1989年10月15日在新加坡上映,同年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改編自鍾肇政於1960年出版的同名小說,講述一位有著繪畫天賦的鄉村少年,不被周圍環境理解,不幸染病早夭的凄美故事。

3、《歲月神偷》:是美亞電影、天下影畫、大地時代文化聯合出品的一部電影,由羅啟銳執導,任達華、吳君如、李治廷、鍾紹圖、秦沛等主演。影片講述了1967年到1977年10年間發生在香港深水埗一個普通四口之家的故事,一對社會底層的夫妻在經歷了人生百味後,感悟到唯有歲月的變遷才是真正的「神偷」。

⑵ 一部外國電影,女兒要出嫁了,爸爸媽媽很辛苦地准備。女兒終於出嫁了。

史蒂夫 馬丁的《新娘的父親》

⑶ 關於一個爸爸和女兒的感人電影

電影:爸爸的愛 (2003)

具體見資料:
http://ke..com/view/1120693.htm?fr=ala0_1_1
至於你說的小女孩唱的那首歌《爸爸的情爸爸的愛》:
見視頻88分55秒處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k3OTU2OTI=.html

參考資料里的日誌也很符合你說的,看看是不是。

⑷ 芙蓉小學孫孝文老鼠嫁女兒作文

可以寫父母幫助我成長
在人的一生中需要感恩的人有太多太多,只是你不曾發現!從只會在襁褓中哇哇啼哭,到我們喃喃學語叫出第一聲爸媽,到第一次踩著小腳丫跌跌撞撞地走路。第一次背著書包走向學校,第一次拿回考試成績,……也許你從沒注意到在這無數次的第一次中,在這漫長的成長道路上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傾注了多少愛。你的每一次微笑,每一次成功,甚至是每一次失敗,每一次犯錯誤父母都會牢牢記在心頭,陪在我身邊,給予我默默的支持…… 中國有句俗話叫『知恩圖報』,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不堪忍受英國國內宗教迫害的清教徒們,在到達美洲時遇到了難以想像的困難,是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給移民送來了生活必需品,幫助他們渡過難關,走出了困境。人在困境時得到他人的幫助是幸運的,那種感激之情難以言表;而幫助他人是一種美德,從我們的歌里常常也能領略到這樣一種愛的精神,讓世界充滿愛,這個世界才會更加的美好,我們的心靈也會更加純潔。移民們為了紀念這樣的日子,在規定了感謝上帝的同時並決定為感謝印第安人的真誠幫助,邀請他們一同慶祝節日。 那是我住院期間的一天傍晚,天很冷,外面的雪下得很大。爸爸下班後趕來給我送飯,可是我想吃餃子。他二話不說,放下手裡提來的家裡做好的飯菜,迎著凜冽的大風,冒著漫天飛舞的鵝毛大雪又出去為我買餃子。天黑了,風更猛了,雪更大了.這時,雪人似的爸爸一邊走還一邊說:「餓壞了吧!」看著爸爸慈祥的面容,摸著爸爸凍得通紅的雙手,我感動得流淚了。「爸爸,爸爸……」我在心裡一遍遍地念叨,「你真是我的好爸爸!」。冬天是寒冷的,而爸爸所做的一切,卻彷彿陽光,溫暖我病痛的軀體;又似暖流,融進我愁苦的心坎里;爸爸的關我愛我的父母,普天下的孩子們都愛自己的父母.讓我們一起對父母說一聲:「我們愛您!」讓我們一起行動,知恩圖報,學會感恩.冬天就不再寒冷,黑夜就不再漫長,幸福快樂就時刻陪伴在你我身邊.愛,撐起了我戰勝病魔的信念,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我康復出院. 我愛我的父母,普天下的孩子們都愛自己的父母.讓我們一起對父母說一聲:「我們愛您!」讓我們一起行動,知恩圖報,學會感恩.冬天就不再寒冷,黑夜就不再漫長,幸福快樂就時刻陪伴在你我身邊.

⑸ 一部關於媽媽和女兒的電影

這個叫《婉麗》
影片故事是:女學生婉麗家境極為艱辛,父親出走為僧,外婆雙目失眠,全家的重擔都壓在媽媽肩上。媽媽拚死拼活,不惜賣血、借高利貸,也不讓女兒輟學。婉麗也極懂事,學業成績甚佳。後來媽媽終因過度勞累昏倒而導致半身不遂,從此婉麗既要照顧病母盲婆,又要讀書,不免時而遲到脫課,遭到嘲諷和指責,苦不堪言。一天婉麗作文,以「母親的恩典」為題,當眾朗讀,聲淚俱下,師生大為感動,對她的遭遇和品德十分同情和崇敬。此事為媒體傳至社會,各界援財贈物予以支援。婉麗的媽媽雖然病逝,但是母愛女孝之情則長留人間。

⑹ 老鼠嫁女兒對女兒的描寫作文女兒幸福生活

幸福如風景!人總喜歡仰望別人的幸福,而忽略身邊的風景;驀然回首,卻發現原來自己正被別人仰望。幸福源於心境,源於身心健康和品格修養。當一個人善於享受當前擁有的一切所帶來的喜悅時,他是幸福的。若一個人不能從內心說服自己,學會珍惜眼前的擁有;那麼,縱使他窮盡一生也無法獲得內心的富足!

⑺ 一個感人的電影,小時候看的.兩個單親家庭組合1個家庭,

豆花女
豆花女影片堪稱是《媽媽再愛我一次》的續集,繼《媽媽再愛我一次》在內地市場引起轟動以後,導演陳朱煌潛心打造了這么一部催淚彈,以煽情的文藝攻勢延續著前作的商業魅力,並且繼續啟用在《媽媽再愛我一次》中的小主人公的扮演者謝小魚。

電影名:《豆花 豆花女
女》 別名:金枝淚 上 映:1992年 地 區:中國大陸 中國台灣 類 型:劇情片 對白語言:漢語普通話 色彩:彩色 製作公司:峨眉電影製片廠 Emei Film Studio [中國] 台灣鴻慶影視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台灣]
編輯本段演職員表
導演:陳朱煌 編劇:劉正謙 製片人:劉小重 攝影:彭大衛 美工:張臨灣 作曲:黃正祥 錄音師(收音):屠六慶 演員表:狄鶯 李小飛 謝小魚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在海難中喪夫的金枝帶著女兒小娟,到礦山以賣豆花為生。她與礦工黃天柱結合後,黃的兒子小魚從不理解到逐步懂得了後母的愛心。黃在礦井事故中被炸斷雙腿,在金枝的鼓勵下,他裝上假肢站了起來。黃為尋找在暴雨中賣豆花的金枝死去,金枝獨自撐起了生活的重擔,小娟也退學做工,讓小魚讀書。小魚考取出國留學,她又拿出小娟的嫁妝錢。小魚學成回國前,為搶救同學而獻出了年輕的生命被火燒成重傷,永遠沒有回來。
編輯本段影片簡評
影片堪稱是《媽媽再愛我一次》的續集,繼《媽媽再愛我一次》在內地市場引起轟動以後,導演陳朱煌潛心打造了這么一部催淚彈,以煽情的文藝攻勢延續著前作的商業魅力,並且繼續啟用在《媽媽再愛我一次》中的小主人公的扮演者謝小魚。影片以豆花女金枝一生艱辛坎坷的遭遇,展現了平凡而偉大的女性母親的形象,全片劇情雖說簡單,但仍感人至深。
編輯本段影視賞析
《豆花女》又名《金枝淚》、《媽媽再愛我一次》。這部影片我先後兩次仔細的觀賞了,裡面的情節感人肺腑,兩次都令我熱淚盈眶。 品味這部悲情影片,我是從兩個方面去思考的。首先,我認為這是一部以生活為線索的影片,另外,它又是一部以母愛為情思的影視作品。 女主人公金枝的丈夫在捕魚時,船沉不幸遇難,撇下金枝和尚未滿周歲的女兒。生活的不幸釀成了金枝的生活重擔,可金枝沒有退縮,她勤勞、能吃苦,以賣豆花為營生,一個人 將女兒撫養長大。在女兒六歲那一年,金枝搬到了姨媽家。在那裡,她遇到了她的第二任丈夫——生活的依靠天柱。天柱是一名煤礦工人,沒有妻子,與兒子相依為命。金枝的出現讓天柱的生活激起了漣漪。二人在姨媽姨丈的撮合下走到了一起。可是,命運就會作弄人,天柱的兒子小魚根本不願意他們的結合,拒絕承認金枝是他的母親,還在同學的教唆下,把金枝看成是陷害他和爸爸的妖怪,並裝神弄鬼的折磨金枝。可是,金枝面對這一切,毫無怨言,毫不遲疑的一而繼往的對兒子獻上她那最聖潔的母愛。面對裝神弄鬼的兒子,性情暴躁的天柱忍無可忍,發出非打死兒子的狂言,可是金枝的話無不令人肅然起敬「要打死他你先打死我」。可這一切仍然未能打動小魚的心,他對生活、對爸爸絕望了,企圖尋求短見,在與母親的僵持中跌進了深潭。金枝沒有絲毫的猶豫跳下潭中救起了小魚。當高燒退去的小魚第二天醒來發現自己緊緊擁抱的繼母時,回憶以前的一切,他終於明白了自己的錯誤,接受了這位偉大的母親。 歷經苦難挫折的一家四口終於以團結幸福告終,四人過起了幸福快樂的日子。在餐桌上他們有說有笑,默默關心著對方,小魚對母親更是尊敬有加,有一次因為堅持要自己喝光母親為他准備的早餐蓮米粥,以至在課堂上放屁而備受責怪,但他卻渾然無怨。 但是,災難卻無情的從天而降,天柱為了保護自己的同事殺豬仔,在煤礦倒塌事故中被無情的奪走了雙腿。他無法承受這一切,性情變得暴躁惡劣,無法承受金枝為了他們的生活深更半夜磨豆花的凄涼。他的一切表現又何嘗不是他作為男人對妻子的愧疚?他的無常的表現又何嘗不是對其妻子深深的愛? 在金枝的悉心照料和鼓勵聲中,天柱重獲了生存的信心,並能拄著拐杖來到金枝賣豆花的地方時,驚異的金枝再也忍不住了,扔下豆花擔狂奔向天柱,兩人緊緊的擁抱在一起,生活似乎又重現了生機,重現了希望…… 可是,災難性的打擊再一次降臨。在一個刮台風的日子裡,天柱因為擔心在外賣豆花的妻子,因為惦記著金枝沒有帶雨衣,拄著拐杖出門送雨衣去了。可就在兩人相見的那一刻,天柱不知道是由於意外,還是由於過度興奮,不幸從階梯上滾落下來,拋下妻子兒女永遠去了,留下好好照顧小魚的遺願。 金枝的生命再一度失去了依靠,這一次的負擔更重了,多了一個需要照顧的兒子,生活因此更加辛苦了,積勞成疾的金枝倒下了。金枝倒下後她的兒子和女兒的行動讓我不禁感動了,為了母親,他們撒了善意的謊言,更讓人震撼的是,為了完成天柱臨終時的遺願,金枝犧牲了自己的女兒,成全了兒子的求學旅程,小魚成功的考取了外國的博士生。可生活的困境並不允許小魚出國留學。但為了兒子,金枝再一次犧牲了她的親生女兒,要求自己的女兒將將要出嫁的積蓄拿出來了。金枝女兒的辛酸與犧牲讓我們潸然淚下,而金枝的話語更是讓人無法不為之動情「正是你是我的親生女兒,媽才那樣狠心啊!比起小魚,你幸福多了,至少你還有我這個親生的媽」。 親情的無私、母愛的偉大成全了小魚的出國求學之旅,未來的幸福在金枝看來已指日可待。殊不知,生活最大的厄運卻在後面,兒子小魚在國外求學時因為實驗室起火,他為了營救其他的同學又被無情的奪走了生命。而這一切金枝卻渾然不知,女兒不忍心,也根本沒有勇氣對金枝說實話。在期盼中等待兒子歸來,望著兒子求學地的方向,坐在椅子上的金枝已經白發蒼蒼,可小魚卻始終沒有回來,沒有回來……
編輯本段外界評價
生活對金枝太殘酷了,可殘酷下的金枝煥發出的人性光彩卻無不令人肅然起敬。面對厄運,她頑強的與命運作斗爭,沒有退縮,更沒有頹廢。在殘酷生活下所表現出來的人間真情更為突出,異乎尋常的繼母的愛不能不讓人淚濕枕巾。那一幕再一次在我腦海里回響,小魚在全校師生面前朗誦其的獲獎作品「我的媽媽」之後,意外發現生病的媽媽竟然在場時,母子倆在眾目睽睽之下的擁抱以及那經久不息的雷鳴般的掌聲。

⑻ 求一部感人的電影!越感人也好!

《天堂電影院》
影片所講述的是一個成長在義大利西西里島詹卡多村莊中小孩子的故事。主人翁多多是個古靈精怪的小孩子,而艾費多則是「天堂樂園戲院」的放映師,因為電影的穿針引線,使得他們建立起來亦師亦友的感情。放映師所扮演的是個引領者的角色,在多多的童年、青少年、成年,甚至是老年,一直帶領著多多成長。在他死後,他留給多多一盒膠卷,重新串連起多多遺失了三十年的回憶與情感。
在義大利南部小鎮姜卡爾多,童年的小多多不僅喜歡看電影,還喜歡看放映師艾弗達「剪」電影:在40年代的義大利小鎮上,電影在放映之前都要經由牧師檢查,把認為觀眾不宜的鏡頭(比如接吻戲)嚴格地剪掉之後,才可以放映。所以,觀眾每當發現接吻鏡頭又被刪去了的時候,就會全場起鬨、甚至吐口水;而放到煽情的段落,觀眾們又會集體嚎啕大哭,總之電影院里總是熱鬧非凡。
小多多把那些在轉動中帶來神奇影像的膠片視若珍寶,他的理想就是成為像艾弗達那樣的電影放映師。不過艾弗達看到了小多多的聰慧伶俐,他認為小多多將來一定會有更遠大的前程,他勸小多多離開小鎮:「不要在這里呆著,時間久了你會認為這里就是世界的中心。」 而小多多還很難理解艾弗達的話,他每天來放映室跟艾弗達學習電影放映。好心的艾弗達為了讓更多的觀眾看到電影,搞了一次露天電影,結果膠片著火了,小多多把艾弗達從火海中救了出來,但艾弗達雙目失明。小多多成了小鎮唯一會放電影的人,他接替艾弗達成了小鎮的電影放映師。
多多漸漸長大,他愛上了銀行家的女兒艾蓮娜。初戀的純潔情愫美如天堂,但是一對小情侶的海誓山盟被艾蓮娜父親的阻撓給隔斷了,多多去服兵役,而艾蓮娜去念大學。傷心的多多從此離開小鎮,追尋自己生命中的夢想……
已經人過中年的多多回到家鄉,又見到了當年的戀人艾蓮娜,才發現當初艾弗達的苦心:當年艾蓮娜的消息被艾弗達偷偷隱藏起來,他把自己難以實現的人生夢想,寄託在眼前這個英俊明媚如陽光照耀的少年身上,為了多多的前程不被愛情耽擱,他隱瞞了艾蓮娜來找過多多的事。多多在影院的廢墟中找到了當年艾蓮娜留給自己的紙條,往事歷歷,人生的機緣巧合已經成為過去,更沒有辦法計較種種離合之間的得失。
故鄉的小鎮,電影已經被電視取代,昔日的電影院也已經滿目破落即要被炸毀來修建停車場。小鎮的人都想觀看影院炸毀,新鮮好奇的年輕人和感慨惆悵的老人們聚集而來。曾經容納小鎮人們的嬉笑怒罵的天堂電影院,轟然倒塌。
多多回到城市,他打開老艾弗達留給他的禮物:一盤電影膠片,當初被刪去的接吻鏡頭都被接在一起。當初小多多曾經那樣百般企求而不得的膠片,現在老艾弗達一並送給了他,連同一些令人緬懷的記憶、一些流逝的歲月與夢想、以及那個已經過去的曾經帶給人們天堂般幸福感受的電影的時代
《鋼琴戰曲》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位天才的波蘭猶太鋼琴家,四處躲藏以免落入納粹的魔爪。他在華沙的猶太區里飽受著飢餓的折磨和各種羞辱,整日處在死亡的威脅下。
他躲過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於城市的廢墟中。幸運的是他的音樂才華感動了一名德國軍官,在軍官的冒死保護下,鋼琴家終於捱到了戰爭結束,迎來了自由的曙光。
《我的父親母親》
母親乳名招娣,年輕時是遠近聞名的美人,不僅心靈手巧,而且勇敢地成為十里八鄉第一個自由戀愛的女孩,她暗戀上生子的父親--一個淳樸幽默的青年教師,她以家傳的青花大碗為記號,給心上人花樣翻新地送最好吃的「派飯」;她通宵達旦織出最艷的「房梁紅」裝點他的教室;為了聽到他的朗朗讀書聲,她不惜繞遠路去擔水;為了引起他的注意,她每天在送學生的路邊等著他。
終於,招娣的美麗和誠摯打動了青年駱老師的心,他們很浪漫又很傳統地相愛了。一隻塑料紅發卡就是他給她的愛情信物,然而,就在心靈剛剛撞擊的那一刻,悲劇降臨了:駱老師莫名其妙被打成右派,招娣特意為他做的晚飯蒸餃子沒吃上,就被帶走了。她瘋了一般,懷揣蒸餃沿路追趕,人摔倒了,蒸餃爛了、青花碗也碎了……
技藝精湛的鋦碗匠鋦好了青花碗,卻彌合不了姑娘破碎的心靈,招娣決心拖著病弱的身體去遠行尋找初戀情人,瞎媽媽的淚水阻止不了招娣的決心。她瞞珊上路了,卻昏死半途,被路人送回,執拗的招娣掙紮起身還要冒死去尋覓。恰在此時,駱老師意外地來了,她躺在病床上,大滴的淚珠從她美麗而又憔悴的大眼睛中盡情地滾落。
他再也沒有離開她,兩個人一愛就是四十年,相濡以沫,心心相印。
丈夫的葬禮後,年邁的招娣在悲慟中又聽到了世界上最好聽的聲音,那是駱老師自編的「識字歌」——人生在世、要有志氣、讀書識字、多長見識……招娣沿著當年的小路向學校走去。教師里,她的兒子駱玉生像當年的駱老師一樣,以淳樸、清朗、穿越時空的聲音在教孩子們讀書。頓時,兒子和丈夫的身影在她眼中置化,在她眼前,又出現年輕盈巧的招娣穿著碎花紅襖雀躍在讓她走不完初戀的那一條小路
《海上鋼琴師》
一九零零年的第一天。郵輪維珍尼亞號載著熙熙攘攘的歡呼人群在紐約港靠岸。在夢想的鼓動下黑壓壓的人流涌下船,迎接充滿可能性的美好未來。喧囂過後,船上除了船員所剩無幾。添煤工人Danny Boodman於是偷偷跑到餐廳搜羅客人遺落下的貴重物品,結果一無所獲。失望之餘,他在鋼琴架上發現一個漂亮的嬰兒。他抱起嬰兒,看見他的目光清澈,皮膚白凈。Danny Boodman對這意外收獲十分驚喜,於是收留了這個孩子,起名叫Danny Boodman T.D.Lemon Nineteen Hundred(丹尼 博德曼 T.D.雷蒙1900),紀念這孩子在新世紀的第一天被他收養。
善良的Danny Boodman十分疼愛小1900,教他讀書,不讓他受苦。但因為沒有任何出生證明之類的文件,Danny Boodman害怕1900會被別人搶走,不許他離開船艙一步。
在1900八歲時,Danny Boodman死了,在懵懂的1900於生離死別前迷茫時,突然聽見遠處傳來美妙動人的聲音,他回過頭,身邊一個亞洲女人告訴他,這是音樂。
幾日後,1900在夜裡偷偷溜進餐廳,來到白天專屬樂手演奏娛樂上等乘客的鋼琴前,彈起了自己即興發揮的曲子。歌聲吵醒了許多乘客,他們好奇的想去探個究竟,卻都陶醉在這小傢伙如天籟般的音樂中。直到音樂停下來,船長才過去對他說,「1900,這一切都違背常規。」年幼的1900任性的回答說:「該死的常規。」 (Fuck the regulations)
幾年後,成人的1900成了維珍尼亞號樂隊的鋼琴師,雖然他從未下過船,但是已經名聲遠揚。在一次暴風雨中,他巧遇了正在暈船的Max,兩個人十分投緣。從此,Max成了他一生的知己。
Max十分欣賞他的音樂才華,但也同時對他固執的不肯下船登上陸地感到困惑。他希望1900能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才華,得到世人的承認,名利雙收,過上好的生活。但對1900而言,世人嚮往的生活對他而言太過遙遠,無法理解,也因此根本不具備誘惑力。
即使彈琴勝過爵士樂的始祖Jelly Roll Morton,讓1900名聲大噪,唱片出版商希望為他錄制唱片,並保證他會名利雙收,他的內心依然平靜,安於生活和音樂帶給他的快樂。直到他遇到一個樸素而迷人的女孩。那一天他正在錄制唱片,女孩順著窗子向里看,和他四目相對,盡管女孩僅僅是在用窗戶的反射照鏡子,他卻立刻愛上了她。隨興而發彈奏了一曲為愛情的柔情似水的曲子。(那個女子就是手風琴匠的女兒,老人走出了自己的天地,來到了美國。開立了一家魚店。建立了屬於自己新的世界。而1900卻始終不能釋懷。直到最後一刻。)唱片錄制完成,出版商把唱片放給1900聽,他沒有把唱片給出版商,因為他不允許別人把音樂從他身邊帶走。他猶豫再三,想把唱片送給那位素不相識的女孩,卻在女孩下船的時候沒能如願以償,1900無法掩飾自己的哀傷,他失望地毀了唱片把碎片扔在垃圾桶里。(後由Max把唱片的碎片藏到了1900的鋼琴中,這是1900唯一留下的音樂記錄)
在女孩下船的幾周後,1900十分的痛苦,他想去找她。Max的勸說和對愛情生活的憧憬打動了他,在某年的春天他最終決定下船,登上陌生的陸地。那天所有的船員都和他揮手告別,他穿著Max送給他的大衣,緩慢的走下船梯,但當他即將踏上土地時,他茫然的看著偌大的紐約市,凝視了一陣,他突然拿起禮帽拋向遠方,然後回頭,返回了船上。他對Max說,我再也不下船了。
直到許多年後,大戰結束,早已離開維珍尼亞號的Max偶然發現破舊的維珍尼亞號就要被炸掉,他堅信1900在船上,可是1900並沒有露面,直到船馬上要被炸毀前,Max拿到當年的唱片獨自在船上播放的時候,1900才在角落裡現身。但是1900執意不肯下船,世界太廣闊了,讓他陌生得害怕,城市裡的街道無邊無際,就像有無數個鍵的沒有盡頭的鋼琴一樣讓他感到恐懼,他寧可退出生命的舞台,給自己一個盡頭。Max最終悲傷的離去,在遠處目送維珍尼亞號和1900一同被炸彈粉碎。
那天他告訴那個他曾對之提起過1900的傳奇故事的樂器行老闆:1900死了,老闆也感到惋惜,於是把Max因為窘迫賣掉的小號還給了他並對他說,一個好的故事比一個舊小號值錢。帶著僅值舊小號的1900的故事,Max離開了,從此,很少再有人會記起那一生不會踏上陸地的天才鋼琴師和他傳奇的一生。
《泰坦尼克號》
為了尋找1912年在大西洋沉沒的泰坦尼克號和船上的珍貴財寶-價值連城的「海洋之心」寶石,尋寶探險家布洛克從沉船上打撈起一個銹跡斑斑的保險櫃,不料其中只有一幅保存完好的素描-一位佩戴著鑽石項鏈的年輕女子。這則電視新聞引起了一位百歲老婦人的注意,老人激動不已,隨即乘直升飛機趕到布洛克的打撈船上。原來她名叫露絲•道森,正是畫像上的女子。
《美麗人生》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陰雲籠罩著整個義大利。
圭多是一個外表看似笨拙,但心地善良憨厚而且生性樂觀的猶太青年。他對生活充滿了美好的嚮往。他和好友菲魯喬駕著一輛破車從鄉間來到阿雷佐小鎮,他的願望是在小鎮開一家屬於自己的書店,過上與世無爭的安逸生活。途經一座谷倉塔樓時,年輕漂亮的姑娘多拉突然從塔樓上跌落到他的懷中,原來塔樓上有個黃蜂窩,黃蜂經常騷擾當地居民。多拉想為民除害,燒掉黃蜂窩,反被黃蜂蜇傷。圭多立刻對她產生了好感,熱情地為她處理傷口,為表示謝意,多拉送了一些雞蛋給圭多,意味深長地目送他遠去。
陰雲密布的義大利,納粹的反動勢力日益強大,墨索里尼推行強硬的種族歧視政策,圭多因有猶太血統,他開書店的申請屢遭阻撓,得不到批准。好友菲魯喬的工作也久無著落。由於生活所迫,圭多隻好在一家飯店當服務員,他以真誠、純朴、熱情周到的服務態度贏得了顧客們的喜愛。
一次圭多騎車上班無意中撞倒了多拉,兩人再次邂逅燃起了圭多心中愛情的火焰。他不失時機地向多拉表白愛慕之情。
多拉是某學校的教師,有一天從羅馬來的督學要到學校視察,圭多得知後,竟冒充督學來到多拉所在學校視察。校長熱情地接待他,為取悅多拉,引起多拉的注意,圭多索性跳上講台施展起喜劇演員的才華,惹得學生開懷大笑,令校長和教師瞠目結舌。
圭多得知多拉和男友魯道夫要去劇院看歌劇,他也買票前往,坐在樓下的圭多始終目轉睛地盯著樓上包廂里的多拉。起初多拉對圭多的苦苦追求並不在意,但是由於多拉討厭魯道夫,因此常和圭多在一起。魯道夫一廂情願地舉協和多拉的訂婚晚會。晚會正巧安排在圭多所在的飯店。圭多巧妙地使多拉解脫了魯道夫的糾纏,因此贏得了她的芳心。多拉不惜跟父母鬧翻,離家出走,嫁給了圭多。
婚後,好事接踵而來,圭多夢寐以求的書店開業了,他們有了個乖巧可愛的兒子喬舒亞。圭多閑來無事時常和兒子玩游戲,一家人生活的幸福美滿。可好日子沒過上幾年,在喬舒亞五歲生日這天,納粹分子抓走了圭多和喬舒亞父子,強行把他們送往猶太人集中營。當多拉和喬舒亞的外祖母興沖沖地回到家裡,只見人去樓空,家裡被翻得亂七八糟,多拉明白了眼前所發生的一切。她雖沒有猶太血統,但她堅持要求和圭多、兒子一同前往集中營,多拉被關在女牢里,圭多不願意讓兒子幼小的心靈從此蒙上悲慘的陰影。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里,圭多一面千方百計找機會和女監里的妻子取得聯系,向多拉報平安,一面要保護和照顧幼小的喬舒亞,他哄騙兒子這是在玩一場游戲,遵守游戲規則的人最終能獲得一輛真正的坦克回家。天真好奇的兒子對圭多的話信以為真,他多麼想要一輛坦克車呀!喬舒亞強忍了飢餓、恐懼、寂寞和一切惡劣的環境。圭多以游戲的方式讓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任何傷害。
當解放來臨之際,一天深夜納粹准備逃走,圭多將兒子藏在一個鐵櫃里,千叮囑萬叮嚀讓喬舒亞不要出來,他打算趁亂到女牢去找妻子多拉,但不幸的是他被納粹發現,當納粹押著圭多經過喬舒亞的鐵櫃時,他還樂觀地、大步地走去,暗示兒子不要出來,但不久,就聽見一聲槍響, 歷經磨難的圭多慘死在德國納粹的槍口下。
天亮了,喬舒亞從鐵櫃里爬出來,站在院子里,這時一輛真的坦克車隆隆地開到他的面前,上面下來一個美軍士兵,將他抱上坦克。最後,喬舒亞與多拉母子團聚。
《畢業生》
本恩的父母忙著籌備慶祝他畢業的家庭晚會,但本恩卻對未來生活感到茫然。來客中的魯賓遜太太對這個小夥子很感興趣,不斷挑逗本恩,但被拒絕。可是日子如此無聊,不久後他開始了同魯賓遜太太幽會,同時他也愛上了她的女兒伊萊恩。魯賓遜太太知道真相後堅決反對,並想盡辦法拆散兩人的交往。本恩終於找到機會向伊萊恩表白了愛意,並坦承了自己的墜落,只是沒說出那個夫人的名字。伊萊恩原諒了他,但魯賓遜太太的震怒使伊萊恩猜到了一切。她傷心地決定與別人結婚。本恩得知這一消息,不顧一切向教堂沖去,他要盡最後力量挽回愛人的心……
《美國往事》
以拍攝義大利西部片成名的義大利籍導演瑟吉歐·萊昂,帶領觀眾橫跨四十餘年,以紐約的猶太社區為背景,敘述四個從小一起長大的童年玩伴之間糾葛的恩怨情仇。
金獎影帝羅伯特·德尼羅(Robert De Niro)飾演面條,是四位主要人物中的主角,本片以艾隆索與其夥伴的犯罪生涯為主軸,是一部描寫友誼與對立、忠誠和背叛等人性沖突的黑幫史詩電影,時代背景跨越經濟大恐慌、禁酒令及第一次世界大戰等美國史上的重要大事。
演技派演員詹姆斯·伍茲(James Woods)也在片中出飾一角;本片當年曾入圍金球獎最佳導演,而曾為多部膾炙人口的電影配樂,堪稱義大利國寶級大師的埃尼奧·莫里康(Ennio Morricone)也以本片獲得金球獎的最佳原著音樂提名,埃尼奧·莫里康以憂傷懷舊的配樂,將觀眾帶回多年前紐約的猶太人區,重溫昔日風情。
這是瑟吉歐·萊昂內「美國三部曲」之一,是義大利人眼中的20-60年代的美國形象。導演一改好萊塢傳統西片的格局,以獨特的視角塑造了美國黑社會人出生入死的人物形象。
二十年代的美國,綽號「面條」的紐約少年和幾個同齡朋友一起認識了聰明狡黠的麥克斯。他們開始從事走私活動。不久,面條在一場械鬥中殺傷人命,被關進監牢。
若干年後面條被釋放出獄,當年的小夥伴們已經變成了成熟健壯的青年。在麥克斯的帶領下,他們重操舊業,開始了一系列的搶劫、盜竊、敲詐活動。隨著犯罪活動的不斷深入,麥克斯似乎被勝利沖昏了頭腦,竟然把美國聯邦儲備銀行也列入了行動目標。有過鐵窗經驗的的面條不忍眼看好友走向毀滅,偷偷打電話報警,想逼迫麥克斯收手。警察與面條的朋友展開激烈槍戰,麥克斯等人全部被殺。面條在極端的悔恨與痛苦之下,離開了自己生長的地方,離開了心愛的姑娘,遠走他鄉。
幾十年後,幾近垂暮的面條潦倒回鄉,意外發現原來當年的一切都是麥克斯的精心策劃。他借面條和警察之手除去夥伴,自己則金蟬脫殼,吞沒了團伙的巨款,改頭換面之後躋身政界,成為上層社會的名流。麥克斯懇求面條殺死自己,幻想以此贖回自己的罪孽,被面條所拒絕。麥克斯走投無路之下跳進垃圾粉碎機自殺

⑼ 故事作文老鼠嫁女兒

一般認為,老鼠嫁女日的行事與禁忌實質上是一種祀鼠活動,而各種鼠婚故事、歌謠以及年畫剪紙等民間工藝品,是對祀鼠活動所作的解釋.老鼠何以成為人們奉祀或崇拜的對象呢?大約有如下兩種原因:一、圖騰崇拜,如有人認為古代的偃姓以鼠為圖騰.二、關於鼠的感生神話,如漢族《十二屬的傳說》稱,鼠有打開天地、化生萬物的神通.彝族神話《葫蘆里出來的人》稱,人類起源於葫蘆,而葫蘆原是密封的,是鼠在葫蘆上咬開一個洞,人類得以出世.瑤族神話《穀子的傳說》、畲族神話《稻穗為何像老鼠尾巴》稱,是鼠幫助人類取來了稻種.這些傳說均反映出鼠在古人的動物神崇拜中的特殊地位.至於老鼠嫁女與鼠崇拜之間的關系,仲富蘭認為這是古人對老鼠表示尊敬或友好的習俗的遺留.有人認為,作為民俗文化事象的老鼠嫁女,表達了民眾根絕鼠患的願望;之所以採用「遣嫁」方式,是因對鼠患充滿畏懼,於是以提供食物、熄燈禁光等迎合鼠類習性喜好的獻媚行為來掩飾真實目的,這是一種在矛盾心態中的趨利避害的選擇.如王樹村認為,古代沒有統一的「滅鼠日」,立春之後為老鼠繁殖期,為免遭鼠害,人們繪制「老鼠娶親」圖,實際行動則是夜晚熄燈滅火,騙稚兒早睡,以誘老鼠出洞捕殺之(《老鼠娶親》,《中國文物報》1996年2月18日).馬昌儀認為,嫁災觀念,由來已久.《方言一》:「嫁,往也.自家而出謂之嫁,由女而出為嫁也.」所謂嫁災、嫁非、嫁鼠,包含有把災禍、是非、鼠蟲逐出家門的意思.民間俗信中為鼠擇日婚嫁的日期大多在臘月二十三到正月二十五,此時正是鼠類繁殖的高峰季節,送鼠出嫁,意味著送鼠「自家而出」,從人們的心理來看,便可達到杜絕鼠患的目的;另一方面,老鼠嫁女又是歲時文化中對子鼠母神信仰的產物.鼠屬子,為十二支之首,「子為陰極,幽潛隱晦,以鼠配之」.子鼠為極陰的象徵,而臘月至正月,正是新舊歲時交替時刻,故選擇這一時段嫁鼠,還具有除舊布新、送陰迎陽、祛災納吉的象徵意義.

⑽ 十大最感動的愛情電影

十大不知道,我只知道如果一定要選擇一部,那一定是泰坦尼克號

閱讀全文

與一部嫁女兒感動地電影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晚上看的好看的有趣的小電影 瀏覽:840
如何將電影情節發送到抖音 瀏覽:342
開電影院設備需要多少錢 瀏覽:694
脫女人內褲是什麼電影 瀏覽:531
bl微電影有哪些 瀏覽:206
戰場來信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89
好看雲電影日本 瀏覽:546
電影票打過電話退不了怎麼辦 瀏覽:137
韓國電影下女主演講什麼 瀏覽:399
微電影視頻怎麼調色 瀏覽:837
看電影提前多少買票 瀏覽:997
古裝精靈電影有哪些 瀏覽:417
適合學生看的最新美劇電影有哪些 瀏覽:84
四大校花什麼電影完整版 瀏覽:681
虎牙為什麼不播周星馳的電影 瀏覽:356
qq下載電影怎麼下 瀏覽:486
萬達廣場電影院怎麼走 瀏覽:906
奇奇電影網站免費在線觀看 瀏覽:297
鬼片最恐怖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18
cgv電影兌換券怎麼用app兌 瀏覽: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