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有哪些電影使用搖臂

有哪些電影使用搖臂

發布時間:2022-07-07 21:22:46

『壹』 電影中那些又用搖臂又用航拍的長鏡頭是怎麼拍出來的

顧名思義,是根據需要用兩種以上的器材設備,

搖臂

分攝影師站吊籃拍攝和無人上吊籃將攝影機固定在吊籃上拍攝。

航拍分幾種,無人機遙控拍攝和用直升機有人拍攝,一般是進行低空拍攝。廣域地貌的高空拍攝用螺旋槳飛機或噴氣飛機分外掛攝像機遙控拍攝或機內透過舷窗進行拍攝。

想把搖臂拍攝和航拍組合和到連續畫面,需要後期剪輯來完成。隨著科技進步計算機的廣泛應用,為使地面拍攝與航空拍攝的畫面無痕鏈接和渲染效果現在都用電腦合成剪輯了。

我的回答不知對你有沒有幫助。

『貳』 拍攝一部電影最低要求的攝影器材是什麼

1,剪輯用的電腦,一般來說得兩台至少吧。2,還有攝像機,你可以用專業數碼的攝像機(俗稱DV)成本會低很多,但是效果肯定不如成本昂貴的膠片攝影機啦,不管你是用哪一款的,一台估計肯定是不夠的,當然是越多越好。3,如果是膠片攝影機的話,膠片當然不能少



7、遮光斗關於遮光斗,一直很有爭議。有些朋友認為很有用,另一些則認為是「樣子貨」.實際上遮光斗在控制雜光方面確實很有用,但這要看的質量要求標准。如果要求畫質精確,就得用遮光斗。

『叄』 拍電影時用到的導軌,燈光,搖臂,各有什麼作用

導軌一般有三直一彎或者三直兩彎,用於拍攝時攝影機的移動,使攝影畫面更平穩。燈光分為專業直射、隔層反射、泡沫等,是為了改變拍攝效果。搖臂有不同規格大小的,主要是為了改變不同的拍攝角度。

『肆』 比較好的攝像搖臂品牌推薦

國內國外都有很多品牌和種類吧,攝像搖臂一般高端產品都是進口,國產的攝像搖臂一般在中端、低端市場較多,價格比較實惠。

DV搖臂:這個級別的產品價格從幾千到上萬不等,大部分都是國產的,價格實惠便宜,適合一般的用戶使用。網上找找很多的。沒有太高的要求。

電視攝像搖臂:這個級別以中端、高端產品為主,國內有錢電視台用的都是進口牌子,佔美,安迪搖臂等。預算稍微少一點,青峰、中原等國產。

電影級別:電影搖臂多以電動伸縮搖臂居多也常用到車載搖臂,捷克supertechno、波蘭的moviebird都比較的出名,車載搖臂最有名的當屬俄羅斯大搖臂Russian Arm,這些國內都比較少見,價格都比較貴。

攝像搖臂算是一件比較特殊的機電設備,算是一分錢一分貨的東西,跟三腳架一樣!給你簡單說了下,有詳細的可以追問。

『伍』 搖臂的介紹

搖臂是拍攝電視劇、電影、廣告等大型影視作品中用到的一種大型器材,主要在拍攝的時候能夠全方位的拍攝到場景,不錯過任何一個角落

『陸』 小搖臂和影視燈光

小搖臂國內的偉峰是最多劇組用的。
聚光光的品牌就很多了,質量都很不一樣。
建議你買貴一點的,外形看不出來,使用起來就知道了。
燈泡要用進口的,國產的沒用。
現在出了一種新型的聚光燈,你可以考慮一下。
天納福LED型影視聚光燈。
不發熱,高色溫,亮度相當於2500w傳統高色溫聚光燈,開關燈無需等待,功率低不需要發電車,燈泡壽命是原來的10倍。一般的微電影,宣傳片非常實用方便。

『柒』 詳解:電影《盜夢空間》的鏡頭運用及拍攝手法……

環球製片廠第12號棚戒備森嚴,攝制組正在一堂超現實的布景中准備拍攝一條鏡頭。一間天花板很高、牆壁為黑色的巨大洞室被細細的白色格子線劃分為若干區域。100多隻高空燈懸於空中,下面是一層柔光布和一層muslin,投下的光中性、干凈、不帶陰影。演員Cillian Murphy跪在地板上。一聲Action令下,兩台攝影機開動,一台捕捉場面的是變形35毫米,另一台記錄動作的則是65毫米。突然,地板上出現一條裂縫,一大塊奇形怪狀的布景掉下來,Murphy和場景一起陷入地洞。一時塵土飛揚,只聽導演Chris Nolan大喊一聲Cut。不多會,液壓機將塌陷的地板送回原位,准備拍第二條。

這是影片Inception拍攝中引入注目的一刻,Nolan與Wally Pfister,ASC的最新合作。本片亦由Nolan撰寫劇本,故事將夢境的體驗推向極致:有人能侵入別人的夢鄉,並讓許多人連通起來做同一個夢,可以人造、篡改夢境以操縱做夢的人。主角Dom Cobb(Leo DiCaprio)盜夢以牟利,他在公司間諜這行里成績斐然,成為了國際通緝犯。

和Nolan與Pfister以前的作品一樣,他們的出發點仍然是攝影的寫實。「歸根結底,我們在做夢的時候,覺得夢是真實的,這也是片中的一句台詞,」拍攝結束時Nolan說道,「這一點對攝影、對這部影片的方方面面都十分重要。我們不想讓夢境段落體現出畫蛇添足的超現實感。我想讓這些段落和真實的世界一樣牢靠。所以我們的方法是讓夢像真的一樣。」

「有時候人物不知道他們看到的是夢,所以真實和夢之間的視覺銜接必須是無痕跡的,除非某些特定的點,我們想讓觀眾知道這之間的區別,」Pfister說,「多數情況下影片里的超現實感是來自環境,而不是攝影技巧。通過保持一種寫實感,我們相信在需要的時候,能創造一種奇異或不安的微妙感覺,而不需要將觀眾帶出故事。」

他們對The Dark Knight里混用變形35毫米和15孔65毫米(譯註:指IMAX)的效果很滿意,所以這次還想試試在Inception的某些段落中再用某種大幅底片。「我們一直都對高清晰度和高畫質的格式很感興趣,」Nolan說,「我們決定用變形35毫米作為主要的膠片格式,因為這畢竟是最好用的一種,攝影機非常輕,效率很高,我們也有很多經驗。但我們也決定在某些大場面和形式化強的場景里用大幅底片來拍。」

首先排除了IMAX,因為他們決定,大量的手持拍攝會是這部影片的基礎。「我們想在一些狹小的地方拍很多手持鏡頭,要一種紀錄感,」Nolan說,「有非常多身體挑戰性很強的工作。」

用膠片拍永遠是前提。「膠片擁有極高的曝光寬容度和動態范圍,給我們無限的創作靈活性,」Pfister說,「我能在同一格畫面里欠曝3檔和過曝5檔,最後在銀幕上展現整個范圍。我見過的所有數字機器都辦不到。所有的數字機都想模擬35毫米膠片,這就是原因。」

在他們尋找最合適的大幅方案期間,他們見了傳奇大師Douglas Trumbull(譯註:為2001、Blade Runner等片製作過特效),參觀了Showscan演示(譯註:Trumbull發明的一種65毫米膠片高速拍攝、放映技術)。他們還研究了Super Dimension 70,這是Robert Weisgerber設計的一種系統,能以48fps拍攝並放映。「很奇怪,盡管Super Dimension 70有著超凡的清晰度,但它的畫質只比HD好些,」Pfister說,「我們不能用那個。」他們還放了ASC會員Bill Bennett和Kees van Oostrum拍的一段試片,用65毫米拍大景別鏡頭,用35毫米拍小景別鏡頭,再組合起來。「我們發現35毫米和65毫米剪在一起很不錯,」Pfister說,「大景別鏡頭的細節豐富,清晰度也好,盡管畫面上東西顯得小。一見之下我們決定用這種方式。」兩人最終決定選用65毫米底片加上35毫米的VistaVision 8孔底片(VistaVision用於航拍,攝影師是Hans Bjerno)(譯註:VistaVision是上世紀50年代派拉蒙公司發明的一種畫幅比為1.66:1的寬銀幕格式,底片在攝影機內橫走,採用這種格式的知名影片包括The Searchers和Vertigo,這種格式很快遭棄,但好萊塢有時仍用它拍攝特效鏡頭)。

和他們以前拍的作品有所不同,他們還決定大量鏡頭要用高速攝影,Pfister主要用Photo-Sonics 4ER加Panavision鏡頭來拍,幀率可以達到360fps,以及Photo-Sonics 4E Rotary Prism,幀率可高達1500fps(某些高速攝影場景也用了PanArri 435ESA和Vision Research Phantom HD攝影機)。「我以前拍的東西很少用高速鏡頭,因為我覺得這天生的不真實,」Nolan說,「但這是Inception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為夢中世界和現實世界之間的時間關系非常特別。我們希望用高速攝影以及速度的劇變來達到敘事效果,而不僅是為了追求美學效果。」

Pfister早知道他要對付一大堆攝影機、底片格式,以及高速攝影帶來的曝光不足,所以他將所用底片限制為兩種:Kodak Vision3 500T 5219和250D 5207。「我不喜歡用換底片的方式來達到不同效果,我知道這么做對有些攝影師很有用,但我寧願調整布光或曝光。我喜歡用相同底片的簡單感覺。日外景我們一開始加ND.6或.9,如果光線轉暗,就把濾鏡拿掉。」

影片製作在六個國家展開,全部拍攝時間92天,最開始在日本,Pfister的工作有賴他的常規班底:攝助Bob Hall和Dan McFadden,燈頭Cory Geryak,和燈助Ray Garcia。(英國部分的燈助Ryan Monro也是很重要的合作夥伴)。東京的Imagica、巴黎的LTC,和倫敦、北好萊塢的Technicolor公司負責洗印35毫米;拍攝期間,Technicolor公司位於北好萊塢的洗印廠負責洗印65毫米。(伯班克的Iwerks從65毫米底片縮印製作變形35毫米的毛片)。

日本的兩天拍攝日程包括航拍和一些高鐵外景,之後劇組移師英國Cardington的一座飛機棚,The Dark Knight和Batman Begins的大部分鏡頭都是在那裡拍的。這里是拍攝剩下鏡頭的大本營。棚內搭建好了壯觀的布景,包括一間可以傾斜30度的賓館酒吧,以及一座水平放置的電梯。特效指導Chris Corbould負責監工製造。「Chris從Batman Begins起就和我們一起工作了,他絕對是了不起的工程師和藝術家,」Pfister說,「要不是他,真難想像怎麼製作這么大規模的一部影片。」

位於Cardington另一處場景是一條賓館走廊,用於零重力場面的拍攝。這條走廊建了兩次,透過攝影機看去兩次內景一模一樣。第一次,整個走廊像烤肉架一樣垂直旋轉360度,攝影機望向走廊的底部,不受影響地前進(藉助Technocrane完成),或者裝在特別設計的軌道系統上,讓用陀螺儀固定的攝影機在一條暗藏的溝槽中前後移動(想想Fred Astaire在屋頂跳舞的情形,或者2001中的內景零重力場面)。第二次,走廊豎直站立起來,攝影機裝在能夠伸縮的Towercam平台上,筆直向上看。演員用威亞吊著在空中表演。在走廊里拍攝的第三種辦法是將演員放在推車上,畫面上的推車在後期去除。

Nolan希望走廊能不復位就自由旋轉。Geryak解釋說:「我們找到一家公司,設計了一套滑輪刷系統,供應走廊的動力,我們告訴他們具體要求,於是他們建立了一套旋轉木馬式的系統,將電力輸送到平台上。我們的調光硅箱已經在上面了,這是一種新式的操作方案。我們要平衡電線和硅箱的重量,以免平台上負載不均。」因為要拍高速鏡頭,需要大量的光,而燈具要弄得十分結實,因為演員可能摔到上面。美術部門設計了很實用的固定裝置,每個能裝6隻150W泛光燈。四周根據環境還裝有壁燈和一隻底燈,一些1000W的燈泡藏在乳白玻璃後面,光圈值一般是T2.8 1/2。

走廊段落要求特殊的動作節奏,動作指導Tom Struthers和演員緊密協作,判斷什麼動作能夠實現並且安全。「我們有一對用於實現實拍效果的key rig,是得到了2001的啟發,還有Kubrick拍攝無重力場面的辦法也對我們有啟示,」Nolan說,「我很有興趣將這些想法、技術和哲學融入動作場面中。我激勵Tom Struthers、Chris Corbould和Wally的團隊將一場動作戲的所有能量集中到一個機位下,這樣我們就能用這些卓越的裝備進行拍攝了。我想最終的結果是有趣的混合體,超現實、離奇,但擁有驚人的動作節奏。」

「安全是十分重要的,演員很痛苦,他們要在牆上撞來撞去,」Pfister說,「他們必須學會在適當的時機起跳。我們有人將手隨時放在開關上。」

還有一台精美的布景是賓館酒吧,裡面的重力會突然變化,屋外的天氣也會驟變。Corbould團隊建的這個場景傾斜30度,窗外是綠幕,後期會用真的街景替換。為了實現布光的變化,Pfister的人將所有裝置連到一個調光板上。這個場景一開始的光是日落時分,所以用Molebeam燈加2 1/2 CTS濾光片。用60英尺長的柔光箱裝滿maxi-brute燈,蓋上柔光布,製造陰天的光。「這是攝影技巧和照明體現出超現實的一個場景,但是是故事的一部分,」Pfister說,「仍然是自然主義的手法,所有光源都是有根據的。非同一般的是它變化的方式。結合布景本來的傾斜,創造出一種非常不安的感覺。」

把電梯放平是Nolan的主意,Pfister說,「這樣能使我們得到別的方法都做不到的視角。一般的好萊塢電影,這里一定會成為特效密集的場景,但我們的策略是盡可能用攝影機完成,為了真實,結果非常成功。」

在英國拍完後,劇組又在巴黎工作了一周,在摩洛哥工作了兩周,才回到洛杉磯拍一個發生在市區的雨中動作段落。Pfister說,最大的挑戰是用Condor和超大的旗幟擋住太陽。「Ray Garcia幹得很棒,他有層出不窮的辦法去擋陽光,讓雨顯得十分真實,」攝影師說,「有時我正為刺目的陽光偶爾溜進鏡頭而煩惱,做事效率第一的Chris就會提醒我,反正這是夢。」

有一部分是一列真正大小的火車脫軌在城市大街上飛馳。為了達到這個效果,美工設計師Guy Dyas搭了個假火車頭,下面是18個輪子的底盤。Pfister說:「細節很棒,我們用65毫米和超大搖臂拍的這些鏡頭,還有許多洛杉磯市中心的動作場面。」火車馳近,手持拍攝的Pfister用了很多設備來讓畫面晃動,但最後他選擇了用手直接搖晃。他笑著說:「最簡單的辦法往往是最好的。」

高速攝影部分,他們經常用到機器最大的幀率。許多場景都是在日光下拍攝,也有幾個是用燈光拍的。有一場戲在洛杉磯市中心一家賓館的三樓拍攝,Cobb向後退,踏入一個裝滿水的浴缸,他的夢被驚醒。為了提升效果,表現Cobb從夢境回到清醒狀態,Nolan要求幀率劇變,達到1000fps,必須用更快的Photo-Sonics攝影機,並且欠曝7檔。Geryak說:「拍1000fps我們需要大光圈,但這里要用的鏡頭只能到4.5。在24fps下測量,我覺得邊緣光相當於f/90。做法是窗外架兩台Condor,各裝兩只Arrimax 18K反光碗Par燈,距離Leo不足15英尺。我們還在天花板上安了兩只12K Par燈作補光,擔任他光替的演員立即汗如雨下!」Pfister說,「鏡頭很棒,你可以看清每滴水珠,給人一種超越俗世的感覺。」

另一個復雜的鏡頭是沿著水平軸360度旋轉一輛貨車。目標幀率是1000fps,Geryak建了一條隧道,被Nolan開玩笑稱為「天價隧道」,Geryak解釋說,「我們用鋼梁搭成一條隧道,有6排每排5隻18K的菲涅爾燈,排好圍著那輛貨車,直直照射。貨車就在隧道內旋轉,出來的效果像用陽光織成的毯子包裹著一樣。我們沒有在地面上布光,所以貨車在旋轉當中交替露出的暗影表明它正在翻筋斗。」

劇組在華納兄弟公司的攝影棚內搭了一堂日本城堡的內景,拍攝中又將之毀去。這部分膠片和在加州Palos Verdes的Abalone Cove拍的外景鏡頭組合在一起。還有個段落,一堂冬季山上碉堡的內景建在環球公司攝影棚內。這場戲,碉堡毀滅時地板碎片紛紛落下,為了比較實際地達到這個效果,製作組將這檯布景造得比一般的要高,這樣地板才能在指定時間碎裂落下,布景四周是綠幕,後期會用落基山的雪景換掉。

「外面既要有足夠的綠幕,又要一種日光從窗戶射進的感覺,燈具和綠幕之間必須有一段距離,換句話說,綠幕必須超大,」Geryak說,「我們知道實地在Calgary附近,有柔和的環境光,而且太陽在山後面,所以我們弄了十幾個20英尺長的柔光箱,可以升可以降。柔光箱經過特殊設置,以便配合不規則三角形窗戶的形狀。」攝制組將高空燈掛在緊鄰窗戶外的上方,創造出自然的天光感覺,當地板陷落時光線可以更強烈地湧入。

這個段落的外景在Kaninaskis Country拍攝,那是在加拿大Alberta的Calgary以西的山裡。這個山中碉堡我們建了兩個版本,一個是真實大小,一個是縮微模型,最終用於爆破。滑雪組的攝影指導Chris Patterson拍攝了十分精彩的滑雪鏡頭,Pfister說:「看了他的傑出工作,當時我們就震驚了。」

到剪輯階段,Nolan想玩交叉剪接,所以他要求Pfister給每個不同的景地和夢境都賦予不同的感覺。「從一個地方轉到另一個地方,我們希望在色調上有些變化,」Pfister說,「Calgary有一種貧瘠冷酷的感覺,走廊是暖色調,貨車則是中性的。即使我們切到很小的景別,即使切到脫離背景的孤立東西上,你也可以馬上知道身在何處。這是方便講故事的一種手法。」

「這部影片十分依賴交叉剪接,」Nolan說,「如果不同場景的外觀截然不同,剪輯時你可以十分放鬆,但Wally和我都不想對畫面做太人為的加工。相反,我們想找到每個地方的自然色調。在劇本里,我就想好讓不同的行動線索發生在設計和感覺上天生有異的地方。我們要求每個人注意觀察,包括美工和聲音部門,而Wally將這個原則優雅地溶入攝影中。」

「在布光方面,我認為自己是個自然主義者,」Pfister說,「我不是太風格化。在某些情況下,因為創作的選擇或者天然的美,畫面最後看上去挺風格化的,但那是很自然形成的。真有意思,Chris和我居然能用這種方式在好萊塢拍大片。

「因為這個原因,我總是盡力保持不讓畫面顯得太過復雜,」這位攝影師續道,「我從來不想看上去照明的痕跡太重——或者說一點照明的痕跡都不要有。秘訣就是盡可能快並簡單地工作,同時又不要搞成趕工。我想這要歸結為我早年接受的新聞和紀錄攝影訓練。拍那些東西你要找到自然光下的美。你總是從最簡單的方面開始:從什麼方向看過去,選擇一天中的哪個時間,單光源或多光源。你搞清楚真實生活中什麼辦法是有效的,然後你就根據自己的品味形成觀點。我一直帶著這種看法,不僅是實景,連棚景也一樣,即使我們有條件去精心雕琢。」

Pfister堅持操作攝影機是他的方法的一部分。「如果是好的攝影,我無法區分好的布光和好的構圖,因為它們溶為一體。如果是手持拍攝,我總想親自操機,因為我可以隨時改變想法並作出反應。Chris和我對於捕捉動作有一套不二法門——從後面拍,從前面拍,然後用不同景別把它們連起來。親自操機使我在素材、劇情、布光和環境發生變化時能夠在這個原則下隨機應變。」

Inception的後期涉及若干不同的處理工序。根據後期指導David Hall說,兩個Phantom HD鏡頭加進終剪版本後被送到倫敦的Double Negative公司進行特效處理。65毫米的底片在DKP 70mm Inc.用6K掃描,由該公司總裁David Keighley親自監督。掃描成的6K文件被送到好萊塢的Technicolor公司,讓工作人員從6K數據中提取沖成4K 35毫米,和本來的35毫米相組接。Pfister和老搭檔David Orr一起在Technicolor公司完成了所有光學配光工作。除了35毫米和數字拷貝,Inception還會在某些市場以70毫米IMAX格式放映,DKP 70mm Inc.掃描了配好光的35毫米中間正片,然後製作IMAX拷貝。

「傳統的光化學處理方式很簡單,也很適合我們,」Pfister說,「拍攝時我很小心色平衡和曝光的問題,所以後期不需大動。如果我們想一場戲有更強的對比,我們可以從布光、服裝或美術設計上想辦法。全部配光我們只用了三個A拷貝,花了一般數字中間片流程所需時間的一半。」

技術指標:

2.40:1
35毫米、65毫米和高清

Panaflex Millennium XL, PFX
System 65 Studio; PanArri
435ESA, 235; Photo-Sonics
4ER, 4E Rotary Prism;
Beaucam; Vision Research
Phantom HD

Panavision Primo, Super High
Speed, C-Series, E-Series,
G-Series, System 65 lenses

Kodak Vision3 500T 5219, 250D 5207

Specialized Digital Intermediate

Printed on Kodak Vision 2383

『捌』 求電影《極限戰士》中的武器及汽車裝備介紹!

從著名的卡羅爾·謝爾比(有福特野馬,福特眼鏡蛇的稱號)設計的福特眼鏡蛇概念車到一隊定製的SUV 汽車,又到一部1967年版的龐蒂克GTO。喬艾爾·馬羅,革命工作室的運輸部的頭兒,是影片的運輸協調人,負責這些特製汽車的改裝和使用。第一輛被考慮的車是在第一部《極限特工》中出現過的,1967年版的龐蒂克GTO, 在整部電影中是男主角的座駕。為了續集的拍攝,這部 GTO 經過了更新以保持它的良好狀態。「在《極限戰士》中使用的這部 GTO 基本上是一個庫存的模型,」 馬羅解釋說。「 我們這次用了一個基本款的 GTO 的設計,帶有很多種鈴聲和喇叭聲。實際上,當我們准備這款GTO的時候,幾乎沒有原車留存於世。我們造了四輛這樣的車,以便我們能夠輕而易舉地里里外外地拍它。但是他們都得像變色龍一樣被變顏色。」
特別應用杜邦油漆,是為了讓汽車看上去能改變四或五次顏色,這取決於觀看者的角度和陽光的不同照射。GTO 的許多設計都由泰德·摩斯的電影汽車倉庫完成,這家公司也為莫里茲的其他電影如《速度和激情2》設計汽車。
達瑞斯和他的軍團駕駛的福特F-150皮卡是一個庫存的卡車,被裡外改裝過,帶有凸起花紋的車輪,定做的輪胎和精緻的視聽設備。巡洋艦,齊克的改裝車店的職員們使用的車子,也被運動用品商大大地改裝成有著一流線條,准軍事外觀的交通工具。
或許在以上陣容里最迷人的汽車是未來式樣的福特眼鏡蛇概念車,由福特汽車公司發行以紀念設計家卡羅爾·謝爾比在60年代設計的眼鏡蛇和野馬。「我們在為高潮迭起的追逐場面尋找一輛超級酷車,」製片人史密特解釋說。「我們到處找這輛頂極酷車。最後我們找到了福特僅存的一輛謝爾比眼鏡蛇的原車。它有可提供600匹馬力的引擎,在引擎蓋上有卡羅爾·謝爾比的親筆簽名。」
應馬羅的請求,福特公司准許他們根據原來的設計圖復制生產眼鏡蛇。「 我們激動萬分地復制了四輛。三輛用於拍攝動作場面,一輛是局部的模型被我們在影片的高潮階段用於追趕高速火車。」影片中另一讓人瞠目的場景動用了退役的大黃蜂號航母,它是影片中最大的道具,最激烈的一場混戰就發生在這里。在大黃蜂號的底艙里,你會發現一種前所未見的坦克。雖然這種號稱"隱形坦克"的尖端武器目前尚在研製當中,但在片中,你一定會大飽眼福,不但可以看到這輛坦克的尊容,還將親眼目睹在航空母艦底艙里進行的瘋狂坦克混戰。
在影片結尾還有更令人叫絕的飆車場面,這次飆車決不是兩輛疾速賽車在平坦公路上的角逐,觀眾將在大銀幕中看到這輛最高時速超過420公里/小時的福特Shelby Cobra概念車與特快列車在鐵軌之間驚心動魄的生死狂飆。
緊湊的故事情節,配上連番爆炸的驚險場面,無疑會引起觀眾腎上腺素的激烈沖撞。
4、酷炫搶眼的超級武器裝備重裝上陣
喜愛槍戰和武器的影迷絕對不可以錯過此片,片中匯集了大量最新型的重型武器和極酷的概念車。讓你在欣賞緊張的故事情節之餘還可一飽眼福,以下簡單介紹一下片中出現的武器及酷車。
特種部隊戰術用槍
* 特種部隊戰術用槍(TFW):5.56×40mm縱列雙筒槍管,低後坐力,可全自動或半自動射擊,載彈量30發,支持光電瞄準系統,43cm長槍管配有消焰器。
爆破裝置
* 爆破裝置:無線電引爆,塑料結構輕便易攜,不僅可以掃清道路,還可以利用爆炸的聲浪、沖擊波和煙霧迷惑敵人。
超級馬格南
* S&W超級馬格南500:這款超級馬格南是火力最強的左輪手槍。500口徑,載彈量5發,重兩公斤多,採用光學瞄準,子彈初速可達1600英尺/秒,配有消焰器,是極限戰士的基本裝備。
M4A1特種突擊步槍
* M4A1特種突擊步槍:改裝後適用於近距離作戰,配有10.3英寸槍管,熱成像系統不僅可以輔助光學瞄準,還可以顯示槍膛溫度和射擊參數,是21世紀新型的作戰利器。
1967年版龐蒂克GTO
* 1967年版龐蒂克GTO:這是一部經過全面改裝的龐蒂克GTO,高強度6速變速箱足以承受1200馬力輸出,車尾裝有M85.50口徑機槍,車頭裝有雙發PF-98120mm口徑反坦克火箭發射裝置。
福特F150皮卡GTO
* 福特F150皮卡:大尺寸輪胎,動力強勁,空氣懸掛,後懸掛系統包括4連桿搖臂,音響系統精良。
福特Shelby Cobra概念車
* 福特Shelby Cobra概念車:線條粗獷,鋁質車身,僅有的3輛尚在測試階段,全鋁90°V10引擎可提供600匹馬力,扭矩達500磅,最高時速將超過420公里/小時。

『玖』 拍電影時現場控制攝像機的那個機械臂專業叫什麼名字

我們一般呢,分三種,最小的,也就是臂展長度在3米左右,臂頭只帶攝象機,人手控制機器的,叫小搖臂,也叫DOLLY!大一點的,超過5米的,能上人,攝影師坐在臂頭,臂頭有球碗兒,可以將攝影機的雲台裝進去!臂體助理控制,攝影機部分由攝影師控制,最長的我用過9米的,我們一般叫升降機!還有一種呢,就是電控的了,臂頭有電控雲台,可以控制機器的水平以及俯仰的運動,還可以由電控部分來控制攝影機的光圈,變焦,焦點,臂頭只上機器,不上人!我們習慣叫大炮!一般是最小5米,最長的我用過15米的,見過22米的!

閱讀全文

與有哪些電影使用搖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歐美古裝電影哪個好看 瀏覽:607
什麼先電影好看 瀏覽:281
下載的電影怎麼提取種子 瀏覽:449
河南工會卡怎麼買電影票 瀏覽:900
怎麼把手機放的電影錄到本地 瀏覽:413
有哪些免費的日漫電影 瀏覽:188
鋼鐵俠有多少電影 瀏覽:616
做錯了題船就毀了是什麼電影 瀏覽:156
艾莎的電影名字叫什麼 瀏覽:181
傻子圖是什麼電影 瀏覽:477
和危城一樣好看的電影 瀏覽:655
人妻拍av哪些系列電影 瀏覽:535
之後電影免費嗎 瀏覽:506
如何把手機里的電影上傳到電腦 瀏覽:831
蘋果電腦怎麼看韓國電影 瀏覽:956
如影隨形杜鵑電影講的什麼 瀏覽:514
最好看的超人電影排行榜 瀏覽:98
在電影院撿到手機怎麼處理 瀏覽:756
少年班免費完整版電影 瀏覽:849
如何在電影里節選 瀏覽: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