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茅盾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是什麼
茅盾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是《春蠶》。
《春蠶》是由朱楓執導,李心敏、趙錦燾等主演的劇情類電視電影。該片是根據茅盾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在20世紀30年代的浙江農村裡,村民老通寶一家辛苦養蠶、蠶花豐收卻負債愈重的故事。該片於2008年8月22日在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首播。
影片看點:
影片通過20世紀30年代浙江農村農民老通寶一家養蠶豐收、生活卻更加困苦的事實,反映了當時條件下中國江浙農村的真實歷史記載,表達了對身處社會下層的農民的深深同情。
影片真實地遵循了小說故事的構架,用平實的鏡頭語言,將茅盾先生的作品成流淌的影像,奉獻給觀眾。在導演朱楓的鏡頭前,跟「老通叔」的扮演者李心敏合作的幾個年輕演員憑借本色表現,恰如其分地塑造了當時歷史條件下江浙農村人的精神風貌、內心世界和愛情認知。
㈡ 有哪些優秀的由小說改編的電影
紅高粱。
《紅高粱》是由西安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文藝片,由張藝謀執導,姜文、鞏俐、滕汝駿等主演,於1987年在中國上映。
影片改編自莫言的同名小說,以抗戰時期的山東高密為背景,講述了男女主人公歷經曲折後一起經營一家高粱酒坊,但是在日軍侵略戰爭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計均因參與抵抗運動而被日本軍虐殺的故事。
1988年,該片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此獎的亞洲電影。
創作背景:
《紅高粱》根據莫言同名中篇小說改編。張藝謀看了莫言的小說以後覺著小說里的這片高粱地,小說里的這些男人女人,豪爽開朗,曠達豁然,隨心所欲地透出做人的自在和歡樂。在創作的時候,《紅高粱》無論是在精神氣質還是在電影形態上,都沒想學誰,就是想創造一種地地道道的民族氣質和民族風格。莫言小說里的高粱地是莊稼漢們種的,在電影里則把它改成了神秘的野高粱地。
《紅高粱》的編劇有三個人:陳劍雨、朱偉以及原著小說的作者莫言。1987年,莫言在高密的時候,張藝謀就把《紅高粱》的定稿拿給莫言看。莫言看完以後發現定稿跟原來的劇本完全不是一碼事了,張藝謀實際上作了大量的精簡。
㈢ 世界公認排名前十的名著小說,被拍成影視作品的有哪些
世界公認的名著小說,我覺得拍成影視作品最輝煌的大概就是《西遊記》了吧,《西遊記》不僅在我國老幼皆知,在國外也是逐漸成為了中國的標志。
㈣ 有小說改編的電影有哪些
1、《白鹿原》
這是陳忠實最為著名的一部小說,這部小說在前幾年被拍成了電影,也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個人認為,這主要還是小說前期比較成功的原因,所以不論是電影還是小說,那都非常值得一看。
故事講述的是以陝西關中地區白鹿原上白鹿村為縮影,通過講述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表現了從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變化。背景宏大,陳忠實寫得氣勢磅礴,相信每一個人讀過這部小說的人,都會有這么一種感覺,認為這是當代最著名的小說。
2、《紅高粱》
《紅高粱》是張藝謀的第一部電影,而且這部電影,使得張藝謀一時之間,成為了一位名導演。這部電影也是以小說改編,那就是莫言的同名小說《紅高粱》。
3、《大紅燈籠高高掛》
這還是張藝謀的電影,同樣的這部電影,也是以小說改編,是蘇童的《妻妾成群》,這部電影拍攝的非常唯美。講述了某個江南小鎮,一家陳姓大戶,四位姨太的勾心鬥角的故事。
4、《暖》
這部電影是我個人非常非常喜歡的一部電影,它是以莫言的小說《白狗鞦韆架》改編,霍建起把這部電影拍攝的非常不錯,影片講述了一個很青春、很含蓄的愛情故事,在外地工作的林井河回到10年沒有回過的農村老家,他在家鄉的橋頭遇到了昔日的初戀情人暖,就此展開了一段他和曾經的戀人暖之間的回憶的故事。所以也是非常的值得一看。
5、《半生緣》
張愛玲有很多的小說都被拍攝成了電影,可是這部電影,拍攝的非常不錯,比小說還要好,也是很值得一看。
講述了在三十年代舊上海的一個悲涼的愛情故事。大學畢業的顧曼楨來到一家工廠的寫字間做事。同事沈世鈞英俊溫厚,曼楨和他互相傾慕,漸入熱戀。只是最後可惜,由於種種的原因,兩個相愛的年輕,卻並沒有走在一起。
6、《霸王別姬》
這是陳凱歌最為人們所熟知的一部電影,它也是以小說改編,是香港女作家李碧華的同名小說。
故事圍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這部電影對於人性的剖析,個人認為是非常的深刻。
㈤ 《矛盾》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是什麼
電影《春蠶》、《林家鋪子》是根據矛盾的同名小說改編。
1、《林家鋪子》是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水華執導、夏衍編劇、謝添主演的劇情片,於1959年上映。該片根據茅盾的同名小說改編,以1931年的中國江南某小鎮為背景,
通過小工商業者的掙扎生存、最終倒閉,和林老闆一家的命運,展現了當時整個社會爾虞我詐、「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黑暗現實。
(5)同名小說的電影有哪些擴展閱讀
1、林家鋪子
林老闆——演員謝添
在鎮上也算得上有些頭臉,做生意很精明。他受盡權力階層諸般欺凌,但也反過來剝削勢力比他弱的人。雖然他費盡力氣想在亂世中掙扎著活下去,但在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世道中,最終還是撐不下去,只得逃走。
林大娘——演員林彬
林老闆的妻子。慈愛、自尊,寧可把女兒明秀嫁給店裡的窮伙計,也不願讓她去有錢人家為妾。當大難臨頭時,她拿出體己錢讓丈夫女兒逃走,自己留下應付一切。
林明秀——演員馬薇
林家的獨生女兒,林老闆夫妻的掌上明珠。有些嬌氣但本性不失質朴,是個愛國、追求進步的青年學生。因為美貌差點被警察局長霸佔,最後隨父親逃走。
2、春蠶
故事講述了老通寶一家人,盼望著有一個好收成,能夠償還債務,讓自己的日子好過些。但可笑的是雖然老通寶得到了所盼望的豐收,因為蠶廠的接連倒閉,他的繭子賣不出去,最終不但沒有償還上債務,反而增添了新的債務。
㈥ 根據矛盾的同名小說改編由水華執導的電影是什麼
根據《矛盾的》同名小說改編由水華執導的電影是《春蠶》和《林家鋪子》。
《春蠶》是由夏衍改編自茅盾著名同名小說的一部30年代默片黑白電影,導演為程步高。這是第一次將新文學作品搬到銀幕上,實現了電影和新文學的結合。
《春蠶》劇情簡介
三十年代的浙江農村,每到清明時節,家家戶戶開始養蠶。蠶農老通寶(肖英飾)借來高利貸買桑葉喂蠶,他非常迷信養蠶的各種禁忌。大兒子阿四(龔家農 飾)生性忠厚。
小兒子多多頭(鄭小秋飾)卻讓人不省心,他經常和根生(王徽信 飾)的老婆荷花(艾霞飾)耍笑,而老通寶認為荷花就是不吉利的人物。她以前做過大戶人家丫頭,村裡人都瞧不起她,而多多頭不顧家人和村裡人的冷眼,仍願意和見過世面的荷花在一起。
為了報復老通寶,她故意跑進老通寶的蠶房裡去「沖克」蠶寶寶。老通寶知道後,心想,這下完了,等著破產吧。但奇怪的是,這一年他家的蠶繭獲得了豐收,老通寶百思不得其解,「禁忌」怎麼不靈了。
㈦ 根據小說改編的優秀電影有哪些
根據小說改編的優秀電影有很多,例如張藝謀導演的《紅高粱》就是改編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同名小說《紅高粱》。
㈧ 沈從文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沈從文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叫《邊城》。
《邊城》由凌子風執導,馮漢元、戴吶等主演,於1984年上映。
影片改編自沈從文同名小說《邊城》,講述了民國初年湘西山區偏遠小鎮茶峒城發生的故事。
角色介紹
翠翠
演員:戴吶
天真善良、溫柔清純。她和外公相依為命,對外公關心備至。因為外公不理解她的心事,她就幻想出逃讓外公去尋她,可是想到外公找不到她時的無奈,又擔心起來,為自己的想法的後果害怕自責。愛上儺送二佬。儺送遠去,她矢志不渝地等待著心上人的歸來。
㈨ 小說改編的電影有哪些
1、《肖申克的救贖》
豆瓣評分:電影9.6分 小說9.1分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改編自斯蒂芬·金《四季奇譚》中收錄的同名小說,由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蒂姆·羅賓斯、摩根·弗里曼等主演,曾10項奧斯卡大獎提名,2項金球獎提名。
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於1994年9月23日正式上映。
小說《戰爭與和平》是俄國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作品的基調是宗教仁愛思想和人道主義,作家反對戰爭,對戰爭各方的受難並都給予了深切的同情,關於作者的代表作品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已介紹。
㈩ 沈從文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沈從文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叫《邊城》。
《邊城》是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彩色故事片,由凌子風執導,馮漢元、戴吶等主演,於1984年上映。
影片改編自沈從文同名小說《邊城》,講述了民國初年湘西山區偏遠小鎮茶峒城發生的故事。
主題思想
《邊城》寄託著沈從文「美」與「愛」的美學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現人性美的一部小說。《邊城》極力謳歌的傳統文化中保留至今的美德,是相對於現代社會傳統美德受到破壞,到處充溢著物慾金錢主義的淺薄、庸俗和腐化墮落的現實而言的。
《邊城》描寫的湘西,自然風光秀麗、民風純朴,人們不講等級,不談功利,人與人之間真誠相待,相互友愛。外公對孫女的愛、翠翠對儺送純真的愛、天保兄弟對翠翠真摯的愛以及兄弟間誠摯的手足之愛,這些都代表著未受污染的農業文明的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