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關於資本市場的電影有哪些

關於資本市場的電影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30 21:01:57

A. 大家好,想看一些美國經濟金融方面的紀錄片,請高手介紹一下。謝謝

華爾街

紀錄片《華爾街》—— 以華爾街金融危機為契機, 梳理兩百多年來, 以證券市場為中心的現代金融來龍去脈; 是中央電視台站在華爾街, 在歷史坐標中, 探尋、發現資本市場興衰與經濟起伏的規律; 為中國決策者提供依據, 為資本市場的實踐者提供鏡鑒, 為中國大眾提供關於資本市場的啟示。 [詳細介紹]

B. 該導演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在2006年他拍的一部講金融市場的 和華爾街的電影上映 我想請問導演及作品名

1946年9月15日,偉大的奧利弗-斯通在美國紐約出生,少年時期的斯通受到了布努埃爾和戈達爾的深刻影響,他的家庭和他自己的早年生活也成為他後來電影拍攝的主要源泉和題材。 奧利弗·斯通
他的父親路易斯-斯通是一名普通金融職員,父親在華爾街的起起伏伏成就了奧利弗-斯通1987年的電影《華爾街》。耶魯大學在外人看來是一個夢想天堂,但對於斯通來說卻是可以隨意丟棄的玩物,在耶魯僅僅讀了一年之後,他就前往越南「支教」,在做了一年的鄉村教師之後,斯通經墨西哥輾轉回了美國。 1967年,斯通又回到了他熟悉的越南,但這一次不是來教書,而是因為戰爭。兩次天壤之別的越南之旅也把這個貧窮而美麗的國家深深地烙在斯通身上,他後來拍攝的「越戰三部曲」成為別人難以復制、逾越的鴻篇巨制。 和大多數心懷電影夢想的青年一樣,斯通在越戰結束後開始了自己系統的學習階段,他在老師馬丁-斯科西斯的帶領下以攝影師的角色進入電影圈,其後他出任了一些編劇和剪輯的工作,這些工作為奧利弗-斯通日後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78年他憑借《午夜快車》獲得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斯通默默無聞的電影生涯結束了,1981年的導演處女作《手》接踵而來。 1986年對於奧利弗-斯通來說應該是個值得紀念的年份,波爾多的庄園為世界奉獻了若干美酒,而斯通帶給世界的則是一部《野戰排》。獲得2項奧斯卡提名並不奇怪,讓評論界奇怪的是如此角度偏頗的戰爭片竟然在當年的賣座榜上排名第三,奧利弗-斯通的電影被喜歡、被厭惡的陣容旗鼓相當,對奧利弗-斯通及其電影的爭論由此開始。 在《薩爾瓦多》(1986)、《華爾街》(1987)、《脫口秀》(1988)未獲好評的情況下,奧利弗-斯通又在1989年推出了「越戰三部曲」之《生於七月四日》,6項奧斯卡提名,最終斬獲最佳導演、最佳剪輯,在其他14項電影節提名中獲得10項大獎,奧利弗-斯通一舉樹立的好萊塢一流導演的地位,並把對政治和戰爭的鮮明觀點打造成自己的性格標簽。 奧斯卡的小金人給了斯通無限自由的創作空間,在「越戰三部曲終結篇」《天與地》之前,他還執導了《大門》和《刺殺肯尼迪》,前者不僅成為「大門樂隊」的「官方傳記」,更是後來許多搖滾電影學習的榜樣;後者將斯通的政治片提升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從《野戰排》、《生於七月四日》的旁敲側擊,《刺殺肯尼迪》換成了一副直接拷問的架勢,通過翔實的史料和經絡分明的剖析,給觀眾呈現了隱藏在歷史事件背後的政治黑幕,《刺殺肯尼迪》也因此成為美國最具爭議的電影之一,湯姆-漢克斯在近日宣布將按照官方的「華倫報告」拍攝一部正說「肯尼迪之死」的電影。 似乎所有禁忌的主題都能讓奧利弗-斯通產生興趣,1994年暴力題材的《天生殺人狂》雖然在獎項上收獲寥寥,但對於暴力的過分表現,還是在電影界掀起了
軒然大波。 《大門》的經驗,讓對於政治深感興趣的奧利弗-斯通執導人物傳記得心應手,從《尼克松》開始涉及著名政治人物的傳記。而斯通獨立電影的巨大影響也為他贏得了眾多政治人物的友誼,《尼克松》反映平平並不能阻礙斯通政治情結的膨脹,紀錄片《指揮官》和傳記片《卡斯特羅》給全世界重塑了一個活生生的古巴反美英雄形象。 獨立電影的精華已經深入奧利弗-斯通的骨髓之中,外界的評論對他完全不起作用,在巨星雲集卻應剛愎自用而大敗的《亞歷山大大帝》之後,斯通重新操起了賴以成名的政治電影老行當,這一次他緬懷的是9·11中的平凡人,雖然他一直宣稱這是一部很「單純」的紀錄片,但影片《世貿中心》的上映還是受到了重重阻撓,令所有人不解的是,同題材的《93號航班》卻順利通過審查。 令人欣慰的是,這點挫折並沒有消磨獨立戰士奧利弗-斯通的鬥志,相反可能會令他越戰越勇。近期的消息顯示,斯通有計劃為伊朗領導人內賈德拍攝一部紀錄片,而且已經得到了內賈德的同意。更令影迷們振奮的消息是,斯通有意拍攝他的第四步越戰片,4000萬美元的預算和布魯斯-威利斯的加盟,值得每一個「斯通迷」振臂高呼。 奧利弗-斯通在好萊塢現在不僅僅是作為一名導演存在,他還擔任了不少電影和電視劇的製片人,編劇也是他的強項之一,別忘了他的第一個獎就是「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甚至他還在電影和電視劇里偶爾露兩下臉,這樣的導演除了「天才」和「全才」,別無他稱。 1946年9月,奧利弗·斯通出生在紐約,他的父親在華爾街工作,家境良好,生活優越。1967年奧利弗一時心血來潮加入了軍隊,服役期間兩次受傷,父親想讓他遠離炮火紛飛的危險戰斗,但都沒有成功。1968年4月,奧立弗被派往偵查排,這段經歷為他後來著名的影片《野戰排》(Platoon)打下了重要的基礎。從越南回國後,奧利弗師從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受益匪淺。在紐約大學上學期間,斯通拍攝了三部黑白短片,分別是《Last Year in Vietnam》、《Madman of Martinique》和《Michael & Marie》。1971年,奧利弗與Najwa Sarkis結婚,為了養家糊口他不得不當起了計程車司機,同時還必須忍受電影和劇本不斷碰壁帶來的挫折。最終,在一個加大拿富豪的資助下,奧立弗前往加拿大,和一個破產的電影公司合作,自編自導了電影《癲癇》(Seizure)。1976年的夏天,他決定趁著還沒有忘記在越南的經歷之前,寫出《野戰排》的劇本。適逢婚姻走到盡頭的奧立弗獨自在紐約艱苦創作,幾周後劇本終於完稿,他搬到洛杉磯,向多家電影公司兜售他的劇本,卻無一例外地遭到拒絕。最終哥倫比亞電影公司被他的寫作才華所吸引,花錢請他改寫比利·海伊斯(Billy Hayes)的土耳其 奧利弗·斯通的導演現場
監獄題材劇本《午夜快車》(Midnight Express),1978年影片上映後好評如潮,斯通也因此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劇本改編獎。1986年,屢遭冷落的《野戰排》終於在菲律賓被拍攝成電影,並一舉拿下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在內的四項奧斯卡大獎,成就了奧立弗·斯通事業的輝煌巔峰,一年後他的《華爾街》(Wall Street)為邁克爾·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贏得奧斯卡影帝頭銜。 此後奧立弗還拍攝了《生於7月4日》(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刺殺肯尼迪》(JFK)和以獨特的越南人視角來講述越戰的《天與地》(Heaven and Earth)等越戰和政治題材的電影,引發不少了爭議和討論,奧立弗其他較有影響的作品有《死亡熱線》(Talk Radio)、《門》(The Doors)、《天生殺人狂》(Natural Born Killers)等,在電影的道路上,奧立弗始終在不斷地超越自己,以圖象和聲音記錄著這個時代。

C. 求關於經濟、金融、會計的紀錄片

[道蘭][NHK紀錄片]金融危機專題
[道蘭][NHK紀錄片]金融危機系列(1):世界金融危機是這樣開始的
[道蘭][NHK紀錄片]金融危機系列(2):美元時代的黃昏
[道蘭][BBC紀錄片].金融危機系列(3)1929年大崩盤.
[道蘭][NHK紀錄片]金融危機系列(4):再訪上海長途汽車站
[道蘭][NHK紀錄片]金融危機系列(5):波蘭打工者的苦惱
[道蘭][NHK紀錄片]金融危機系列(6):次級貸款的悲鳴
[道蘭][NHK紀錄片]美國投行的興與亡
[道蘭][NHK紀錄片]上海.「股市泡沫」中狂熱的人們
[道蘭][NHK紀錄片]世界金融危機
[道蘭][NHK紀錄片]應對金融危機歐洲的摸索
[道蘭][NHK紀錄片]源於美國的金融危機能否被抑制
[道蘭][NHK紀錄片]走投無路的證券化業務
[道蘭][日經情報]緊急取材:中國企業倒閉浪潮
[道蘭][NHK紀錄片]黑色星期四-撼動世界的經濟危機因何而起
[道蘭][NHK紀錄片]世界經濟危機背後的美國金融政策
[道蘭][NHK紀錄片]熱錢暴走-從次級房貸到石油
[道蘭][NHK紀錄片][三點同時]紀實系列.緊急運送.人氣商品越洋記
[道蘭][NHK紀錄片][三點同時]紀實系列.謀略的較量
[道蘭][NHK紀錄片]中國—汽車立國 能否趕超日本
[道蘭][NHK紀錄片]歐盟農業擠壓發展中國家
[道蘭][NHK紀錄片]膨脹中的美國石油確保戰略
[道蘭][NHK紀錄片]全球化資本主義的未來
[道蘭][NHK紀錄片]日韓對決-年輕技術精英之戰
[道蘭][NHK紀錄片]石油暴漲-世界市場發生了什麼
[道蘭][NHK紀錄片]石油的世紀(7):海灣火葯庫
[道蘭][NHK紀錄片]世界糧價飛漲的背後
[道蘭][NHK紀錄片]世界糧食危機(1):糧食依賴美國的失敗
[道蘭][NHK紀錄片]世界糧食危機(2):糧食爭奪戰
[道蘭][NHK紀錄片]21世紀-變化的中國(1):高級人材的回歸
[道蘭][NHK紀錄片]21世紀-變化的中國(2):
[道蘭][NHK紀錄片]21世紀-變化的中國(3):汽車大國之路
[道蘭][NHK紀錄片]吞沒世界的巨龍和巨象(01)-飛躍與摩擦
[道蘭][NHK紀錄片]吞沒世界的巨龍和巨象(02)-世界新秩序的胎動
[道蘭][NHK紀錄片]印度崛起第二部(1):瞄準「貧困層」
[道蘭][NHK紀錄片]印度崛起第二部(2): 印度商業模式的登陸
[道蘭][NHK紀錄片]印度崛起第二部(3):召回「世界的頭腦」
[道蘭][NHK紀錄片]印度崛起第三部(1):膨脹的印度軍力
[道蘭][NHK紀錄片]印度崛起第三部(2):2009年印度大選
[道蘭][NHK紀錄片]印度崛起-頭腦大國的實力
[道蘭][NHK紀錄片]印度崛起-政治大國的光和影
[道蘭][NHK紀錄片]印度崛起-11億人的消費力

如果你喜歡這些,可以先看看這篇文章http://lanyubumei.spaces.live.com/blog/

D. 有沒有什麼華爾街的紀錄片

內容簡介 · · · · · ·
《偉大的博弈》是一部講述以華爾街為代表的美國資本市場發展歷史的著作。這本書以華爾街為主線展示了美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全過程。它生動地講述了華爾街從一條普普通通的小街發展成為世界金融中心的傳奇般的歷史,展現了以華爾街為代表的美國資本市場在美國經濟發展和騰飛過程中的巨大作用。書中大量的歷史事實和經濟數據,讓讀者可以更全面和准確地認識美國資本市場的發展過程。

作者簡介 · · · · · ·
約翰·斯蒂爾·戈登,美國作家和經濟歷史學家。1944年生於紐約,其祖父和外祖父均在紐約股票交易所擁有席位。他1966年畢業於范德比爾特大學,獲歷史學學士學位。在過去的二十年,他作為全職作家,著有《華爾街上的猩紅女人——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的華爾街歷史》,《漢密爾頓的賜福:美國國債的興衰史》。1999年,他出版了《偉大的博弈——華爾街金融帝國的崛起》。
祁斌,《偉大的博弈》譯者。1968年生於北京。199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並留校任教。1992年赴美留學,1995年獲羅切斯特大學生物物理學碩士學位並通過博士資格考試,同年轉學芝加哥大學商學院,1997年獲MBA學位。從1997年起開始在華爾街工作,先後在倫敦、紐約等地從事一級市場、二級市場、資產管理和風險投資等業務。曾供職於法國巴黎銀行和美國高盛集團,並曾在紐約一家風險投資基金任合夥人。2000年回國加... (展開全部) 約翰·斯蒂爾·戈登,美國作家和經濟歷史學家。1944年生於紐約,其祖父和外祖父均在紐約股票交易所擁有席位。他1966年畢業於范德比爾特大學,獲歷史學學士學位。在過去的二十年,他作為全職作家,著有《華爾街上的猩紅女人——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的華爾街歷史》,《漢密爾頓的賜福:美國國債的興衰史》。1999年,他出版了《偉大的博弈——華爾街金融帝國的崛起》。
祁斌,《偉大的博弈》譯者。1968年生於北京。199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並留校任教。1992年赴美留學,1995年獲羅切斯特大學生物物理學碩士學位並通過博士資格考試,同年轉學芝加哥大學商學院,1997年獲MBA學位。從1997年起開始在華爾街工作,先後在倫敦、紐約等地從事一級市場、二級市場、資產管理和風險投資等業務。曾供職於法國巴黎銀行和美國高盛集團,並曾在紐約一家風險投資基金任合夥人。2000年回國加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任戰略規劃委委員。2001年至今任中國證監會基金監管部副主任。

E. 華爾街 紀錄片,華爾街 紀錄片下載地址,華爾街 紀錄片全集下載地址

《華爾街》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tnXgnKhIjz8LmE6oY5Z_ng

?pwd=urka 提取碼:urka
《華爾街》
導演: 李成才、周葉、黎亞輝
編劇: 萬劍英
主演: 奧利佛·斯通、吳敬璉、陳志武、李彥宏、比爾·蓋茨、沃倫·巴菲特、亨利·保爾森、馬克·扎克伯格、巴拉克·奧巴馬、李鴻章、Tim Draper
類型: 紀錄片、歷史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普通話/國語
上映日期: 2010-09-22
集數: 10
片長: 44分鍾
又名: Wall Street
十集大型紀錄片《華爾街》,是中央電視台首次採用高清格式傾力製作的金融類特別節目;是中央電視台繼《大國崛起》(中國政府一等獎)、《水問》(亞廣聯紀錄片大獎)之後的又一重大選題;是中央電視台首次全面深入世界各大金融中心,採用以大量紀實為主的拍攝手法,充分體現電視本體語言的全新創作;是在中國金融市場開放過程中,尋找他山之石的重要作品。
影片以華爾街金融危機為契機,以證券市場為中心,梳理兩百多年來,現代金融來龍去脈,探尋、發現資本市場興衰與經濟起伏的規律,為決策者提供依據,為資本市場的實踐者提供鏡鑒,為大眾提供關於資本市場的啟示。同時,也為中國人全面理解華爾街,全面理解美國,甚至全面理解現代金融與一個國家崛起的關系,提供最有益的幫助。這是中央電視台深入華爾街,在歷史坐標中,對資本市場的一次莊重表達。
影片雲集了國內外金融界知名學者、專家、政府高管及企業界精英參與拍攝,並特別邀請: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國際經濟學會執委會、國際管理學會成員的吳敬璉先生,作為本片的學術總顧問;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終身教授、value Engine公司創始人、Zebra Capital Management合夥人之一的陳志武先生作為本片的學術總指導。
《華爾街》劇組匯集了中國中央電視台及國際知名導演、拍攝製作人員,誠邀Brown University等國際知名大學人士擔任國際製片工作,建立了良好的國際製片保障體系,確保了該片在央視2010年經濟開篇之作中的卓越水準。外景攝制組前往紐約、華盛頓、洛杉磯、底特律、費城、芝加哥、達拉斯、斯托克頓,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倫敦等國際重要金融城市,分別拍攝代表性的金融家、學者、企業家、政治家等。

F. 尋求金融分析領域幫助,如何分析金融市場例如金融危機的電影名字叫《商海通牒》英文名:CRASH。

首先是 西方經濟學 貨幣銀行學 統計學 宏觀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 經濟數學 政治經濟學 會計學 經融市場學 國際貿易 商業銀行金融管理 等。這些學科很重要。這些書看完就明白,不懂問我。我名就是我QQ號

G. 如何評價韓國金融電影《作戰 / 金錢作戰 / 股神戰場/The Scam》

如果把《金錢作戰》這部影片放置在當今全球金融危機,尤其是韓國經濟慘淡的背景中加以解讀,那麼,這則窮大學生翻身的故事,與當下許多人的現實體驗,便能輕而易舉地形成很多對話關系。

永遠不要相信看不見的股票。

這是電影從頭到尾一直在強調的。老百姓是螞蟻,資本家是大象,這場游戲從頭到尾就是不公平的。在某種程度上,電影中的黑幫老大似乎影射了靠殖民靠戰爭發家的美利堅老大哥,而窮大學生則象徵著「天賦異稟」的韓國小弟弟。雖然夠聰明,但是在全球資本市場中,韓國依然是一隻螞蟻,老大哥們握有大量的國庫儲備金條,隨時可以拍拍屁股走人,最後留下的只有是自己充當替死鬼。

所以說張賢洙媽媽才是智者,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把現金換成房產實物才是聰明的投資選擇。美國人踩著地下國庫的金條頂著金融風暴依然可以安然入睡,中國人一向安分守己現金充裕,保守摧殘的韓國人終於在這場殘酷的游戲中明白了真理,只能在電影中拚命意淫。

我覺得你們不夠善良……

按照這類題材故事的敘事模式,通常是小人物憑借善良的心打動了高人,贏得美人歸。但是本片似乎存在著偏差。因為張賢洙與柳書廷的合作,並不是良心發現,而更像是狗咬狗之後被迫抱著取暖生存。

去年的《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同樣也講述了一曲窮小子翻身解放的神話,但他鋪墊了很長的戲來證明賈馬爾的誠實善良、以及對愛情的忠貞不渝。所以最後的咸魚大翻身也就成為了一碗可口的心靈雞湯,告訴我們只有像賈馬爾一樣,踏踏實實,學習好知識,就一定能走出貧困。

但是,在《金錢作戰》中我們領悟了什麼?除了「股市有風險入市請謹慎」之外,彷彿就沒什麼心得了。

什麼才是王道?

歷史記載,公元1600左右,世界最富有的三個國家:明朝中國藏銀1250萬兩、印度國庫藏金6200萬塊、土耳其帝國藏金1600萬塊。但是2009年的今天,這三個昔日的福布斯富豪榜名人卻都淪為了發展中國家。電影中的黑幫老大夠狠夠有錢,但最後依然鋃鐺入獄,那什麼才是王道?

神秘的柳書廷用事實告訴我們,關系網才是最重要的。她不夠聰明不夠善良不夠美貌,但是她認識一大群富翁、政要,這些人在關鍵時刻給了她和張賢洙最大的幫助。

不幸的是,這個不同於尋常「心靈雞湯」電影的情節安排,不但沒有出奇制勝,反而將雞湯烹成了麻醉劑,被擊中的觀眾沉迷在柳書廷閃閃發光的大眼睛裡,或者是最後片尾的豪華轎車上。

或許是我的要求過高了,原本期望著電影能帶來一絲慰藉。但全片終結後,卻只覺得男主角很幸運,認識了一個神通廣大的女人,於是什麼夢想都實現了。他的執著和善良,在這場命運與人性的拯救中,並沒有占據主導地位。

在金融危機的漫漫長夜裡艱難跋涉,何處才是黑暗的盡頭,何時才見希望的彼岸?希望不止是幸運而已。

H. 有沒有以股票為主題的電影

1.《華爾街1.2》 2.《拜金一族》 3.《顛倒乾坤》 4.《鍋爐房》 5.《矽谷傳奇》 6.《可口可樂小子》 7.《發達之路》 8.《優勢合作》 9.《巴塞羅那》 10.《甜心先生》

I. 有沒有內容關於經濟金融的影片

1. 《鍋爐房》(Boiler Room)

新線公司(New Line Cinema)2000年出品

主 演:喬萬尼-瑞比西(Giovanni Ribisi)
本-阿弗萊克(Ben Affleck)

導 演:本-楊格(Ben Younger)

類 型:社會片

J.T.馬林經紀公司的核心辦公室被員工們稱之為「鍋爐房」。可不要小看這個地方——在這里一夜能誕生20個百萬富翁!正是在這間「鍋爐房」里,鬥志激昂的年輕的經紀人們通過電話為深深信賴他們的買主兜售股票,幫他們炒股。而他們所得到的報酬是豪華公寓、法拉利和更多連他們自己都想像不到的奢華禮物。在長島這片平凡無奇的土地上,在無數經紀公司的「鍋爐房」中,X一代正以驚人的速度實現著他們的夢想,只是有的時候他們離法律僅僅一步之遙……

19歲的賽斯-戴維斯原本是個再普通不過的人。他的一生中只有兩個夢想:因為家境不佳,所以他希望自己將來能掙上一百萬;又因為從小父親就一直看不起他,所以他希望什麼時候自己能讓父親另眼相看,變得尊重自己。到底如何才能實現這兩個夢想呢?一開始賽斯打算靠跟別人玩一種非法紙牌來起家,可是他很快就發現這條路根本行不通。最後他決定走一條合法的道路:加入J.T.馬林經紀公司去做一名經紀人,因為公司承諾會給提供他一條「最為快捷的成功之路」。

成為「鍋爐房成員」看起來的確是一個令人羨慕的職業。賽斯每天身著西服,廢寢忘食地工作,很快便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股票經濟人認證考試。他整日忙得如飛轉的陀螺,在不斷給客戶打電話、不斷地計算與操作、不斷地招徠新客戶的過程中,賽斯最初的夢想——銀行里的存款與作一個好兒子的願望——似乎都在實現……

2. 《我如何弄垮巴林銀行》(Rogue Trader)

導演:
James Dearden

主演:
伊萬·麥格雷戈 Ewan McGregor
Tom Wu
John Standing
Anna Friel

類型:驚悚 / 劇情 / 犯罪 / 歷史

片長:101 min

國家/地區:英國

對白語言:英語

發行公司:Cinemax

上映日期:1999年6月25日 英國

1995年,巴林銀行,這家全球最古老的銀行之一破產了,曾經是英國貴族最為信賴的金融機構,200多年優異的經營歷史,沒能逃過破產的結局,事件震驚世界。為了揭開這一事件之謎,中央電視台《經濟半小時》特別節目《資本市場》幾經周折,終於采訪到了當年顯赫氣派的巴林投資銀行首席執行官彼得·諾里斯。

倫敦市郊,在一家僅能容納150人左右的小電影院里,我們見到了當年的巴林投資銀行
首席執行官彼得·諾里斯。彼得·諾里斯引咎辭職之後,如今變成了這家小電影院的老闆。彼得·諾里斯說:「巴林集團擁有很多家不同的銀行,當巴林集團倒閉時,我正好擔任投資銀行的首席執行官。正是在我領導的投資銀行里發生了李森的罪行。是李森毀掉了巴林銀行嗎?當然是。正是由於他的罪行,導致了巴林銀行的崩潰。他長期以來進行欺詐,對電腦會計系統做了手腳,許多員工都被卷了進去,最終導致了巴林銀行的倒閉。」

令人震驚的是,這樣一個讓巴林銀行慘痛的結局,出自於一個普通的證券交易員尼克·李森之手。尼克·李森1989年加盟巴林銀行,1992年被派往新加坡,成為巴林銀行新加坡期貨公司總經理。而尼克·李森搞垮巴林銀行的事發地也正是在新加坡。

期貨交易員難免會在交易中出現一些錯誤的情況。因此,他們一般都會開設一個特殊帳戶,用以暫時存放那些錯誤的交易,等待適合的行情出現時再挽回損失。但是,錯誤帳戶在尼克·李森的手中改變了用途,他把自己失敗的交易記入其中,用以掩蓋損失。結果,為了賺回賠掉的錢,尼克·李森的賭局越開越大,以至於到了無法收拾的境地。

1995年2月23日傍晚,已經賠光了整個巴林銀行的尼克·李森踏上了逃亡的旅程。但是,驚弓之鳥般的逃亡生涯僅僅持續了4天,1995年2月27日,在德國法蘭克福機場,剛剛走下飛機懸梯的尼克·李森被捕了。

1995年11月22日,尼克·李森再次變成了全球的新聞焦點,他從德國被引渡回新加坡,而僅僅一周之後,被送上了審判台。根據新加坡《證券交易法》,尼克·李森因欺詐罪被判有期徒刑6年半。從而變成了新加坡塔那梅拉監獄中的階下囚。

尼克·李森利用欺騙的手段使巴林銀行蒙受了8億6千萬英鎊的巨額虧損,從而把巴林銀行推上了死亡之路。尼克·李森事件並非偶然。在資本市場發展的歷史中,大投資者侵犯小投資者利益,中介機構損害客戶利益,上市公司欺騙股東的事情時有發生。因此,市場需要一系列嚴明的法律約束,同時需要一個強大的監管體系。作為尼克·李森的頂頭上司,彼得·諾里斯引咎辭職後的心情人們可想而知。在巴林銀行破產以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彼得·諾里斯痛苦不堪,他仇恨尼克·李森。但畢竟是5年過去了,如今他面對來訪者似乎已經平靜了許多。

1999年7月,尼克·李森因患癌症被保外就醫,他回到了倫敦。此前,他在獄中撰寫了《我如何弄跨巴林銀行》。在書中,尼克·李森描述整個事件的真實經過。當然,李森自有李森的感受,但是,比尼克·李森感受更為深刻的,恐怕就是這位彼得·諾里斯了。彼得·諾里斯說:「我認為可以從中吸取很多教訓,最基本的一條就是不要想當然認為所有的員工都是正直、誠實的,這就是人類本性的可悲之處。多年來,巴林銀行一直認為僱傭的員工都是值得信賴的,都信奉巴林銀行的企業文化,都將公司的利益時刻放在心中。而在李森的事件中,我們發現他在巴林銀行服務期間一直是不誠實的。所有金融機構的管理層都應該從李森事件中吸取教訓,意識到用人的風險所在。巴林銀行存在著內部管理機制的諸多不足,一直沒有及時發現李森的犯罪行為,而當發現時卻為時已晚。所以,我認為教訓是,應該隨時保持極高的警惕性。」

盡管,新加坡和英國法院的聯合調查表明,巴林事件完全是尼克·李森個人所為,巴林銀行的管理層沒有法律責任。但是,彼得·諾里斯依然認為,巴林銀行的破產與其內部管理的混亂有著密切的關系。

尼克·李森在獄中完成的《我如何弄跨巴林銀行》一書,很快被拍成了電影。1999年年底的一天,這部電影在彼得·諾里斯經營的小電影院首次放演。忽然他的放映員來告訴彼得,一個長得很像尼克·李森的人就坐在電影院里。電影散場的時候,彼得·諾里斯先生看得清清楚楚,那個人就是尼克·李森本人。

一位是原巴林投資銀行的首席執行官,另一位是弄垮這家銀行的肇事者。在巴林銀行倒閉之後,兩個人第一次在這家不知上演了多少幕人生的悲劇和喜劇的電影院里見面了。

彼得·諾里斯畢竟還能從電影院的收入中獲取自己的收益。但是,尼克·李森卻大不一樣了。本應屬於尼克·李森的一切版權收入,都將用來償還巴林銀行債權人的債務。

3. 最王牌的脫口秀節目「The Suze Orman Show」

A weekly live-to-tape TV special of well-known personal finance expert Suze Orman's radio broadcast of "The Suze Orman Show."
從2002年開播至今,好評無數!

閱讀全文

與關於資本市場的電影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與殲十齣擊類似電影有哪些 瀏覽:848
斷刀電影趙文卓版免費 瀏覽:210
電影院的座位號是如何安排的 瀏覽:109
大漢軍魂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483
怎麼把電影下載到小米盒子 瀏覽:688
電影院注冊需要多少錢 瀏覽:164
找一個免費看電影的 瀏覽:15
好看甄子丹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34
石林的電影院有哪些 瀏覽:164
如何把電影中的台詞消音 瀏覽:380
電影片尾字幕素材免費 瀏覽:232
彭禺厶拍過的電影都有哪些 瀏覽:515
寄生蟲鑽肚臍是什麼電影 瀏覽:838
什麼網可以買電影票 瀏覽:241
美國電影有什麼對 瀏覽:288
斷刀客免費電影 瀏覽:437
電影粉怎麼引 瀏覽:708
電影僵屍什麼五個字 瀏覽:93
黃子韜和成龍合作的什麼電影 瀏覽:829
釘子電影進不去怎麼回事 瀏覽: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