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八百的名言
12、無論你覺得自己多麼的了不起,也永遠有人比你更強;無論你覺得自己多麼的不幸,永遠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13、面對看似巨大的打擊,不要逃避。你將驚訝地發現,恐懼正在節節消退。
14、沒有人可以做你的雙拐,你必須學會獨立去闖盪。
15、現在的努力,是為了小時候吹過的牛逼!
16、笑對人生,能穿透迷霧;笑對人生,能堅持到底;笑對人生,能化解危機;笑對人生,能照亮黑暗。
17、貧窮是不需要計劃的,致富才需要一個周密的計劃——並去實踐它。
18、在你不害怕的時間去鬥牛,這不算什麼;在你害怕時不去鬥牛,也沒有什麼了不起;只有在你害怕時還去鬥牛才是真正了不起。
19、明天的希望,讓我們忘了今天的痛苦。
20、我成功因為我志在成功!
21、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機會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會成功。
22、嘲諷是一種力量,消極的力量。贊揚也是一種力量,但卻是積極的力量。
23、不要問別人為你做了什麼,而要問你為別人做了什麼。
24、如果你還可以努力可以付出,就不要輕言停止和放棄。在你停止努力的那一刻之前,一切都還沒有什麼真正的結果。
25、空想會想出很多絕妙的主意,但卻辦不成任何事情。
Ⅱ 有哪些明星是湖北人,最好是湖北潛江滴。
湖北籍明星明星戶籍大調查 湖北老鄉何其多 被冠上「明星」頭銜的人,就一般感覺來說,離我們十分遙遠,其實他們在成為明星以前,就跟普通人一樣,生活在你我身邊。近日,由網易娛樂、武漢晨報主辦的「尋找明星老鄉」活動正式啟動。截至6月15日,在網易「湖北省最受歡迎的明星老鄉」榜單上的湖北明星已經達到82位。 在下面名單中,你也許會發現,有不少明星好像從來沒聽說他們是湖北人:任賢齊、李玟、蘇慧倫也就罷了,像范曉萱、卜學亮、庹宗康、秦祥林等等一批港台明星竟然也是湖北的,這可是你聞所未聞的吧? 湖北明星老鄉榜單: 武漢:劉亦菲、徐帆、任賢齊、李玟、繆傑、朱雅瓊、朱樺、徐小鳳、黃格選、撒貝南、李翊君、伏明霞、魏斌、楊臣剛、高楓、李瓊、田原、周繼紅、高凌風、朱軼、李佳琳、俞小凡、喬紅、田秉毅、曾子墨、陳靜、李婷、周莉、胡佳、高崚、楊維、巴戈、肖海亮、張珊珊、陸鳴、黃橙子、胡戈、張明智、柳大華、周小燕、王玉珍、沈丹、莫艷琳 黃石:娃娃、蘇慧倫、程菲、左宏元、陳數 襄樊:卜學亮 荊州:袁泉、曾黎、范曉萱、蔡琴、周傳雄、李小雙、陳星、庹宗康、庹宗華、吉新鵬、夢鴿、楊威、池莉、李大雙、王惠 宜昌:史可、胡楊林、金波、邰麗華、嚴曉頻、王強、陳瑞 荊門:胡楊林、陳超
Ⅲ 八百裡面全部演員表有哪些
1、老葫蘆(黃志忠 飾)
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成員,來自湖北省保安團士兵,端午及小湖北之叔叔。
2、端午 (歐豪 飾)
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一營士兵,來自湖北省保安團士兵,老葫蘆之侄,小湖北之兄。
3、小湖北(張俊一 飾)
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一營,老葫蘆之侄,端午之弟。
4、羊拐(王千源 飾)
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一營士兵。
5、老鐵(姜武 飾)
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一營士兵。
6、老算盤(張譯 飾)
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一營,來自浙江省保安團士兵。
7、謝晉元(杜淳 飾)
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副團長,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指揮官。
8、上官志標(俞灝明 飾)
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一營一連長。
9、朱勝忠(魏晨 飾)
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一營一連班長,陝西人。
10、齊家銘(李晨 飾)
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一營士兵。
《八佰》(英語:The Eight Hundred)是一部於2020年上映的以中國歷史上的戰爭為題材的電影,由管虎執導,黃志忠、張俊一、歐豪、姜武、張譯、王千源、杜淳、張承、張宥浩、魏晨、李晨、余皚磊、俞灝明、鄭愷等出演,以群像進行敘事。
影片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駐守在四行倉庫的國民革命軍第88師士兵抵抗日軍進犯上海、奮戰四日四夜的英勇事跡,是亞洲首部全程採用阿萊Alexa65毫米IMAX攝影機的影片。
(3)電影八百裡面哪些人是湖北人擴展閱讀:
劇情
1937年10月,淞滬會戰後期,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團附謝晉元臨危受命,率領400餘名官兵(對外以聲勢為意稱共800名官兵,故稱「八百壯士」),堅守上海閘北的四行倉庫,即四行倉庫保衛戰,亦為整個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
影片以湖北保安團進入上海市區支援淞滬會戰為開場,以國民革命軍524團整建制退入租界為結局,以天(日)為單位切割敘事及影片時間軸,分別講述了1937年10月27日至11月1日間所發生的事件與戰斗。
影片中所敘述的四行倉庫所在的位置面向當時已經淪陷的上海,背對上海公共租界的蘇州河南岸,以蘇州河為界,已到無路可退之局面。電影以國民革命軍524團以及沿途收攏的各路逃兵、散兵的視角描述了四行倉庫內部所發生的事以及回擊日本軍隊進攻;
以蘇州河對岸的中國民眾,外國記者及英國士兵從第三視角敘述了戰場的整體情況和各種不同職業、性別、國籍之人士的視角;以日本上海派遣軍的視角敘述了日本軍隊對四行倉庫的進攻以及偷襲。
Ⅳ snh48成員誰是湖北人
NII的趙粵 湖北武漢人 又叫會長
Ⅳ 據說堅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中有一半是湖北通城人,是真的嗎
是真的。
湖北省通城縣檔案局股長馮立群說:淞滬會戰是抗日戰爭中第一場大型會戰,而上海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則是淞滬會戰的最後一戰,參戰的中國士兵史稱「八百壯士」。『八百壯士』其實只有400多人,其中一半是通城籍。
歷史系教授丁一考證:1937年9月,通城縣保安大隊一、三中隊200餘人被整編入湖北保安五團。當年10月,湖北保安五團奉命開赴淞滬前線,整建制補充傷亡慘重的88師524團,通城的兩個中隊編入一營,成為震驚中外的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的中堅。
(5)電影八百裡面哪些人是湖北人擴展閱讀:
查實姓名者87人均已離世:
通城縣檔案局原局長曾步賢,是正在編修的《平民國魂——通城與八百壯士》一書的主編,他向記者詳細介紹了「八百壯士」中通城籍壯士的尋訪里程。1980年,通城縣政府組織撰寫《通城縣志——人物卷》,編修人員搜集資料時,從縣檔案館發現了民國通城縣參議會在1947年編的《通城縣抗戰史料》,其中有《通城縣參加上海四行孤軍四十九壯士姓名一覽表》、《參加上海四行守軍通城籍四十九壯士合傳》。通城有「八百壯士」的歷史信息這才被披露出來。
2013年10月,湖北省著名作家、原省文聯主席沈虹光來到通城縣調查通城籍「八百壯士」的情況,之後撰寫了報告文學《壯士無言》,並於2014年上半年在省文史館《館員建言》上刊發。不久後,通城縣成立「八百壯士」工作小組,再次新發現壯士名單11人。「排除一人多名、重復交叉的錯誤,形成了現在通城籍87名『八百壯士』名表。」曾步賢說,還有百餘名壯士的姓名待查實。
Ⅵ 三國演義里哪些人是湖北的
很多,我知道的荊襄士人有9個:1、黃承彥,漢末三國時期襄陽名士,諸葛亮岳父,黃月英之父。南郡大士蔡諷的女婿;2、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3、龐德公,字尚長,襄陽人;4、蒯越(?-214年),字異度,襄陽中廬(今湖北襄陽西南)人;5、蒯(kuǎi)良,字子柔,南郡中廬人;6、蔡瑁(生卒年不詳),字德珪,襄陽蔡州(今湖北襄陽)人;7、文聘,生卒年不詳,字仲業,南陽宛人;8、黃祖,江夏太守,應是江夏望族/9、劉巴(?-公元222年),字子初,荊州零陵郡烝陽縣(今湖南省衡陽縣、邵東縣一帶)人。
Ⅶ 八百有人活下來嗎
歷經數次撤檔風波、挑起了大家觀影好奇心的《八佰》已經公映了。《八佰》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淞滬會戰,在四行倉庫堅守了四天四夜的英勇將士們的故事,當時堅守在此的是第八十八師二六二旅五二四團,實際兵力420人。
因為團長謝晉元為了迷惑敵人,在接受采訪稱其兵力有八百人,這才有了八百壯士的說法。電影記錄了八百壯士的浴血奮戰,可是卻沒有告訴我們他們後來怎麼樣了,今天借著這部電影,來講講關於這些壯士的結局如何。
團長謝晉元,黃埔軍校畢業,本是八十八師二六二旅的參謀主任,後來到五二四團當了副團長,團長犧牲後接任團長,奉命堅守在第88師原師部所在地四行倉庫,掩護主力撤退。
當時四行倉庫兩面是租界區,兩面被日軍佔領,和我軍所控制的地盤是完全被隔開的。這支小部隊從此開始了孤軍奮戰。在激戰了四天四夜後,八百壯士斃敵二百多人,傷敵無數,而自己的傷亡只有三十餘人,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
日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卻依然不能佔領四行倉庫,就請公共租界的工部局出面和守衛部隊談判,而這些壯士們因為孤立無援,無法獲得補給只能接受停火條件,誰能想到,放下槍支才是這些勇士悲慘結局的開始。
本來英軍答應掩護孤軍撤退,卻根本沒做到,在撤退的路上孤軍又傷亡了三十多人,基本上和前面幾天血戰的代價一樣大。到了租界區,英軍還把這些勇士的武器給收繳了,然後又違背了當時讓八百壯士返回部隊的諾言,把他們圈禁在一個我們稱為「孤軍營」的地方,生活條件非常惡劣,還受到白俄士兵的欺壓。
謝晉元自被圈禁起,依然堅持治軍,每天帶戰士們做操、訓練,每天升國旗。生活雖然困苦,謝晉元卻依然很樂觀。
上海淪陷後,形勢越來越惡化,日偽方面多次想要勸降謝晉元,都被他罵了出去。汪偽政府成立後,想要用高官厚祿誘惑謝晉元,再次失敗,日本人痛恨如此有氣節的謝晉元,就想到了卑鄙的暗殺,他們收買了四個上等兵,在1941年4月24日把謝晉元給殺害了。
謝晉元遇難後被追晉為少將,雷雄擔任代理團長,依舊帶領士兵繼續與日偽軍作斗爭,一直到1941底,日軍徹底佔領了租界區,孤軍營就落到了日本人的手裡,這些壯士們一部分,被日軍送到浙江等地為他們做苦工,一部分被送到南太平洋的荒島服苦役。
服苦役的這部分倖存者非常少,據倖存者田際鈿老人講,他那一隊160人的苦力,倖存下來的只有三十多人。抗戰勝利後,田際鈿等人回到國內,也沒有受到國民政府的重視,後來因為拒絕打內戰,他們都解甲歸田回到了故鄉,回到家鄉也是一貧如洗,沒有什麼家財,建國後才生活得好一點。
Ⅷ 「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是形容湖北人的什麼
天上有九頭鳥,地下有湖北佬,說的是湖北人狡猾,這話期初是貶義性質的。後來這句話演變成表示湖北人聰明、能幹、和老到。
「九頭鳥」的貶義自然是說其陰險,與這樣的人打交道容易吃虧;另一含義則是說湖北人喜歡窩里斗,好比九個頭相互爭食,但胃只有一個,其實哪個頭吃都一樣。
「九頭鳥」也好,「湖北佬」也罷,天地之間特色各異。
"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三個湖北佬,抵不上一個九江佬",說的就是九江人的精明。
(8)電影八百裡面哪些人是湖北人擴展閱讀
湖北人有很強的兼容性,具有全國大部分地方人的特點。湖北居中,接待的是南來北往的客,吃的是天南地北的菜,什麼衣服好看就穿什麼衣服,喜歡誰就認誰。沖撞之後是包容和改造。所以湖北人既有北方人的率直,也有南方人的精明。
現代湖北人都把「九頭鳥」作為自己品牌標志。
在廣州環市路上就有家九頭鳥飯店,上桌,的是典型湖北菜,熱於面,豆皮應有盡有。其實,在中國很多城市都有「九頭鳥飯店」,「九頭鳥」成了湖北人的一張名片。人們還能記起一圖書的品牌,就是長江文藝出版社的「九頭鳥」叢書。
「九頭鳥」與湖北人扯上關系卻是因為明朝的大臣張居正。張居正是湖北江陵人,在萬曆元年出任內閣首輔。在任期間,他雷厲風行的整頓吏治、鞏固邊防和改善財政,對當時的政治、經濟都進行了改革,輔佐萬曆皇帝開創了新政。
當時有九大御史一起參奏張居正,最終張居正沒事,九大御史卻進了監獄;又說張居正曾向皇帝舉薦了九個湖北籍的監察御史,他們做事認真負責,大公無私,受到整飭的貪官污吏們對他們痛恨到了極點,於是咒罵道「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
Ⅸ 八百電影評價
對於很少進影院和果粉這些非資深非主流觀眾來說,《八佰》前半段的激戰和中場的護旗,足以成為犒賞他們視覺和情緒的饕餮盛宴。
作為有一定藝術審美基礎,有個人獨立思考,和對歷史有一定知識儲備的觀眾,比如我,對影片則是感到失望。
工業化技術度方面是華語電影絕對一流水準,曹郁的攝影也完全有實力問鼎甚至是橫掃明年三金獎杯。
最糟的恰恰是導演編劇管虎,是他把一個難得的好題材拍成了一桶半熟的爆米花。將戰斗場面升級做誇大渲染,並不為過。射殺戰俘,也是華語電影里珍貴的一次血性飛揚,不必理會聖母婊的聒噪,這樣處理既真實也理所應當。你死我活的戰場,殺敵就該理直氣壯。
真正的錯誤是價值觀的混亂和缺失,沒有對歷史的尊重和負責之心,反而讓人看出其中有點卑劣的商業算計。
首先,珍惜生命不等於貪生怕死。對懦弱的逃兵新兵著墨太多,此類人物會有但絕非戰場主流,電影里對姜武、張譯、包括歐豪和那個小湖北的怯戰描寫太多太過,也是創作者人文意識的泛濫與意淫。
其次,八百壯士四行倉庫保衛戰的來龍去脈,被編導做了個人喜好化的騸割。以怯戰小兵視角,切入這個歷史事件也可以接受。但是,撤退到租界和其後孤軍營生活以及謝將軍的結局,不應該有個如實的表現嗎?這不是八佰這個集體和這場戰斗完完整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嗎?
這才是真實的歷史,這才是給觀眾負責任的講述自己要說的歷史。截取事件一段高光時刻,掐頭去尾誇大煽情之餘,又以畏死來曲解反戰的含義,離佳作和史詩的門檻實在是百步之遙。
第三,在藝術手法上總體寫意,局部寫實的比例,明顯不適合表現歷史戰爭題材,尤其是華語電影創作和觀賞環境,也與影片宣傳定位相悖。
銀幕上那匹白馬,就是管虎創作上的一顆私心。我不是講述歷史,是自己說書。謝將軍和日本將領騎白馬相見,說為各自的榮譽而戰時,這電影已經徹底垮了,那座四行倉庫已經轟然崩塌成廢墟了。
如果不做商業計算的煽情,樓頂護旗一場和前半段接近寫實的戰斗拍攝風格一樣,情緒的沖擊和情感的升華只會更真實深刻。而不是現在這般強行煽情無休無止,讓人感到疲勞尷尬。
可能導演只怕觀眾不知道,我這電影就因為這場戲而審查受阻的。毋庸諱言,審查真的不盡人意。但有些導演的本事和腦子,還真不一定是審查這口鍋給砸壞的。
自己屁股坐歪了,摔倒了不能怨椅子。
《八佰》電影最大的價值和意義就是它的上映,能讓一些年輕人知道了哪怕是十分輕淺的歷史事件和愛國感情,也是一件功德之舉。至於電影的藝術品質,那就另當別論,真的不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