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那些適合小學生看的抗日題材的電影
一,七七事變 該片有長春電影製片廠於1995年拍攝,講述了60多年前那場打響抗戰第一槍的戰役。1937年7月7日日本的中國駐屯軍在未通知中國北平地方當局的情況下,在國民革命軍駐地附近進行「軍事演習」。入夜後聲稱一個兵士失蹤,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今盧溝橋鎮)搜查。國軍拒絕了這一要求。日軍遂於晚上八時開槍開炮猛轟北平盧溝橋,向城內的中國守軍進攻。國民革命軍第29軍37師219團(團長吉星文)反擊。事件後第二天共產黨便發表抗日通電,要求中華民國政府盡快履行在西安事變時的承諾。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蔣介石在7月17日在廬山談話會上宣布准備應戰和必要時守土抗戰到底的決心。7月28日、7月30日,日軍相繼佔領北平、天津。中國抗日戰爭(又稱第二次中日戰爭)正式爆發。影片成功的塑造了宋哲元,佟麟閣,趙登禹等一批愛國將領的形象,表現初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敵用於反抗的精神。
二,血戰台兒庄
血戰台兒庄
1938年春,日本侵略軍調集大量部隊湧向了津浦路和隴海路的樞紐、中國南北交通的中心之一——徐州。著名的徐州會戰就此打響。
台兒庄戰役是國民黨軍隊保衛徐州的一次外圍戰役。台兒庄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既是隴海、津浦兩條鐵路的一個戰略據點,又是運河的一個咽喉要道,是徐州的門戶。
日本人深知台兒庄的重要性,派出磯谷師團從山東的徐州南侵,企圖迅速拿下台兒庄,然後渡過運河包抄徐州。
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下的國民黨軍隊,在台兒庄附近集中了40萬人的優勢兵力。
3月下旬,磯谷師團在飛機的掩護下,集中4萬人,配以坦克、大炮,向台兒庄發動了猛烈的進攻。國民黨守軍進行了頑強抵抗,戰斗進行得十分激烈。日軍猛攻三天三夜,才沖進城內。城內中國守軍同日寇展開了激烈的巷戰。盡管日軍占據了全庄的三分之二,但堅守在南關一帶的中國守軍至死不退,死守陣地,目的是為了外線部隊完成對日軍的反包圍。
這是李宗仁早已制定好的作戰計劃,以部分兵力死守台兒庄,守軍盡量拖住敵人,以便庄外的大軍將日寇團團圍住,來個翁中捉鱉。
4月初,外圍部隊切斷了敵軍的退路,並集中優勢兵力向磯谷師團發動猛攻。城內的日寇一面瘋狂抵抗,一面向板垣師團求救。但趕來救援的板垣師團在向城一帶遭到中國軍隊的沉重打擊,被殲滅3000餘人。
磯谷師團見救援無望,決定以死相拼,一個個殺紅了眼。國民黨軍隊雖以5倍的的兵力圍攻,並付出極大的傷亡代價,但竟難以將敵人消滅,戰爭一時呈膠著狀態。
4月6日,中國軍隊向磯谷師團發起了全線出擊。由於中國軍隊的優勢兵力難以在城內展開,雙方便展開了巷戰、肉搏戰,一時間,台兒庄城內槍林彈雨,血流成河。日軍頭一次遭到了國民黨軍隊的如此頑強進攻,很快便潰不成軍。磯谷見大勢以去,便率殘兵倉皇逃走。
台兒庄戰役以國民黨軍隊的勝利宣告結束。這次戰役,共殲滅日軍2萬人左右,是國民黨戰場在抗戰初期取得的一次大勝利。
三,鐵血昆侖關 昆侖關之戰是中國最為精銳的德式機械化第五軍與日本彪悍的第五師團間進行的一場巔峰的對決。
四,太行山上
故事:太行山上浴血殺寇
電影《太行山上》以抗日戰爭為背景,講述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率領剛剛改編完的八路軍三個主力師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光輝歷程。
Ⅱ 經典抗戰老電影有哪些
一、《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年)
電影內容:上海某紗廠女工素芬,賢淑善良,在夜校讀書時結識教師張忠良,結為夫婦。婚後一年,抗戰爆發,孩子呱呱墜地,取名抗生。忠良參加救護隊,奉命隨軍轉移。
Ⅲ 抗日戰爭電影兒童劇都有哪些
《太行山上》《夜襲》《趙一曼》、《狼牙山五壯士》、《小兵張嘎》、《雞毛信》、《地道戰》、《地雷戰》、《野火春風斗古城》、《苦菜花》、《鐵道游擊隊》、《回民支隊》、《平原游擊隊》、《平原槍聲》、《西安事變》、《破襲戰》、《烈火金鋼》、《血戰台兒庄》、《血性山谷》、《七七事變》、《關東大俠》、《步入輝煌》、《劍吼長城東》、《燃燒的港灣》、《飛虎隊》《二個小八路》 《抗戰狙擊手/狩獵者》《黃河絕戀》
Ⅳ 十大必看抗戰電影是什麼
有以下這些:
1、《亮劍》
《亮劍》是由海潤影視製作有限公司出品,陳健、張前執導,都梁、江奇濤編劇,李幼斌、何政軍、張光北、張桐、童蕾、王全有、由力等聯袂主演的戰爭題材劇。
該劇講述了革命軍人李雲龍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等歷史時期,軍人本色始終不改的故事。
該劇於2005年9月12日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首播。
Ⅳ 抗日系列的影視作品良莠不齊,哪些作品適合兒童觀看
在我國近代的歷史當中,讓人我們印象最深刻的可能就是抗日戰爭的那一段時期,在那段時期我國受到了十分嚴重的破壞,人民的生活也是十分的艱難。所以在抗日戰爭結束之後,我們拍攝了許多的抗日系列的影視作品,為了讓我們緬懷歷史,記住曾經的恥辱,時刻保持奮發向上的心態來強大我們自身,以免重復以往的歷史。由於現在的電影市場有些商業化的導演並不在乎歷史的真實性,從而進行拍攝了一些抗日神劇,讓人們看起來十分的侮辱智商,並且會給年輕人們帶來錯誤的思想觀念,大家在進行觀看抗日影視作品的時候,一定要去進行選擇性的觀看,不要看這些垃圾影視作品以免誤導我們,那麼今天我來為大家推薦幾部適合兒童觀看的抗日系列影視作品。
一、亮劍亮劍這部抗日作品是十分優秀的,它在裡面表達的愛國情懷十分的正確,並且對歷史的還原度也是比較高的,深刻的體現出了我國抗日時期的艱難和人民生活的艱苦,所以這部抗日題材的電視劇十分值得孩子們去進行觀看,學習歷史,緬懷歷史。
Ⅵ 宣傳抗日小英雄的電影或電視劇有哪些
《劍吼長城東》《燃燒的港灣》《飛虎隊》《肉搏》《焦土抗戰》
Ⅶ 小學三年級暑假要看的抗戰電影有哪些
老片閃閃的紅星
Ⅷ 抗日電影有哪些
《南征北戰》,是國產戰爭片里程碑。
生於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人幾乎都對孟良崮戰役有所耳聞,小說與影視作品的影響是主要原因。幾部與孟良崮相關的作品相隔的時間剛好也是5年。孟良崮戰役結束5年後,著名戰爭片《南征北戰》(1952版)殺青上映; 5年後的1957年,吳強完成了他的長篇小說《紅日》;又過了5年,《紅日》改編為劇本,在導演過多部革命題材電影的湯曉丹執導下開拍並於次年被搬上熒幕。
從時間上來看,1952年由湯曉丹執導的《南征北戰》算是第一部涉及孟良崮戰役的電影。上了年紀的人都知道中國戰爭電影的「老三戰」,即《地道戰》《地雷戰》和《南征北戰》,其中以《南征北戰》的場面最為宏大,堪稱中國戰爭電影的里程碑。不過《南征北戰》並非一部歷史紀實類電影,裡面也並未直接提及「孟良崮」地名,而是將1947年山東戰場上發生的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融合後再創作而成。
《南征北戰》的片頭註明時間是1947年,也提及蘇中七戰七捷等歷史背景。影片前一段幾乎都是軍隊在撤退,戰士們心有不甘滿腹牢騷的畫面,對應歷史,這顯然是在萊蕪戰役之前,華東野戰軍在冰天雪地中向北機動,由於那次北撤的命令來得突然,很多華野戰士的確是糊里糊塗的行軍,自嘲「我們成了壓路機」,充滿埋怨。而畫面切換到國民黨一方時,國民黨將領張軍長和李軍長登場,張軍長樣貌俊朗,年輕氣盛,鋒芒畢露,大有要與「共軍」一決高下的氣勢,與人們印象中的整編第74師師長張靈甫的形象相吻合。而李軍長呢,年紀稍長,行事也較為穩重,會上還被張軍長批評「保存實力」。有人說這李軍長的原型是李天霞,但考慮到影片融合了萊蕪與孟良崮兩場大戰,筆者認為李軍長應該暗指第二綏靖區中將副司令長官李仙洲。
Ⅸ 抗日戰爭的電影有哪些
1、《紫日》- 抗日戰爭末期(中國) :
《集結號》是一部由馮小剛執導,張涵予、王寶強、廖凡等主演的傳記、歷史、劇情類型的電影,於2007年12月20日在中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解放戰爭時期,連長穀子地探明當年集結號的真相,為九連犧牲的戰友們爭取榮譽的故事。
2008年,張涵予憑借該片獲得第4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劉恆憑借該片獲得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2009年,該片獲得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獎;同年,該片獲得第2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馮小剛憑借該片獲得最佳導演獎,呂樂憑借該片獲得最佳攝影獎,王黎光憑借該片獲得最佳音樂獎。
Ⅹ 76年中國八電影上影的抗日兒童電影有哪些
《太行山上》《夜襲》《趙一曼》、《狼牙山五壯士》、《小兵張嘎》、《雞毛信》、《地道戰》、《地雷戰》、《野火春風斗古城》、《苦菜花》、《鐵道游擊隊》、《回民支隊》、《平原游擊隊》、《平原槍聲》、《西安事變》、《破襲戰》、《烈火金鋼》、《血戰台兒庄》、《血性山谷》、《七七事變》、《關東大俠》、《步入輝煌》、《劍吼長城東》、《燃燒的港灣》、《飛虎隊》《二個小八路》 《抗戰狙擊手/狩獵者》《黃河絕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