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電影有哪些敘事角度

電影有哪些敘事角度

發布時間:2022-06-01 00:26:04

❶ 電影的視角和角度分別是什麼,還有視點,之間有什麼區別

1、無所不知的觀點:

它是小說創作中常見的一種敘事形式。一般用第三人稱。敘述者沒有固定的視角,像一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上帝,看到了一切。簡而言之,敘述者知道的比作品中的人物知道的要多。

2、有限的角度來看:

有限視角分為內部視角和外部視角。內在視角意味著敘述者和角色知道的一樣多。敘述者只運用人物的感官和意識,從視覺、聽覺和感覺的角度來傳達一切。

外部視角意味著敘述者不僅沒有完全意識到他所講述的一切,甚至還不如所有的人物。他像是一個對內部消息一無所知的人。

他只是從人物的背後敘述人物的行為和語言,而不能解釋和解釋人物身上所有隱藏的和不隱藏的東西。

(1)電影有哪些敘事角度擴展閱讀:

至於無所不知的觀點,韋勒克和沃倫在《文學原理》中說:「他可以用第三人稱寫作,是一個『無所不知』的作家。這無疑是傳統的、「自然的」敘事模式。

作者出現在他的作品旁邊,就像演講者帶著幻燈片或紀錄片一樣。」這種「解釋」可以超越一切,他知道任何地方發生的一切,甚至是同時發生的幾件事。在這種情況下,讀者只是被動地接受故事並講述它。

❷ 第三人稱敘事的電影有哪些

第三人稱敘事,我的特工爺爺。是有洪金寶導演和主演的一部作品,通過鄰居小女孩講述和健忘症患者老丁的之間的友誼,為了救小女孩老丁在中俄邊境發生的一系列故事,故事很好,尤其是洪金寶,一改往日老大模樣,變成了了一個健忘,有點傻的老人。後來為了救人,威力在現。

❸ 電影敘事結構的敘事結構

電影的敘事結構也有多極(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指組織關系和表達方式,可稱為本文結構或總體結構,它與蒙太奇結構含義相當,是影片的總體架構方式,包括「潛結構、策劃、設計、烘托以及作為結果的對形式與內容的總體感覺」(薩·托馬斯語),敘事結構是影片生命的骨骼和軀干,是其面貌和風格特徵的最重要的方面;第二個層面指電影整體系統的組織關系,如類型片結構模式,它在總體結構之上;第三個層面在總體結構之下,即影片內部各元素的組合關系,如情節、畫面、剪輯組合關系。總之,電影敘事結構參與元素更多,因而更復雜,需有精細的情節設計和精巧的結構布局才能講好故事。新浪潮所創的「無結構」其實是一種更隱蔽、自由而鬆散的結構。結構並非直觀可見的對象,一般觀眾難以分析,這正是對電影作敘事結構模式分析的意義所在。通過結構模式分析,便於把握電影敘事構成的一般規律和創新途徑,使創作者和觀賞者在結構本文和解讀本文時有章可循、提綱挈領。結構只是形式,與它同樣重要的密不可分的是內容,因此分析結構模式離不開對內容的理解。
1、把握敘事結構之前,必先把握敘事角度:
①、全知全能敘事(第三人稱)。托多羅夫稱為「敘事者>人物」,熱奈特稱為「零度調焦」。敘述者是萬能的上帝,多數電影取此視角,如《卡薩布蘭卡》。傳統電影偏愛此類。
②、限制敘事(第一人稱)。托多羅夫稱為「敘事者=人物」, 熱奈特稱為「內部調焦」,如《城南舊事》、《蝴蝶夢》(敘述視角不變)、《公民凱恩》(敘述視角轉換)。現代主義電影偏愛此類。
③、純客觀敘事(第三人稱或無人稱)。托多羅夫稱為「敘事者<人物」, 熱奈特稱為「外部調焦」。紀實性電影多屬此類,如《偷自行車的人》、《小武》,展現客觀的生活流。後現代主義電影偏愛此類。
以上區分只有相對性,因為敘事角度可以轉化或交叉,如《羅生門》、《公民凱恩》。
2、傳統敘事與當代敘事的區別:
傳統敘事指古典的、現實主義的原則,當代敘事包括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的原則。主要區別有四:
①模仿論—關系論。前者看重「講什麼」,後者看重「怎麼講」;前者注重語言、寫照,後者注重言語、語境和游戲規則。
②作者論—本文論。前者強調作者對作品的權威性和生產性,後者強調作者被語言(規則)書寫、本文自述性和讀者接受性。
③單本論—互文論。前者強調作品的單一性和獨創性,後者強調本文的改寫和重建,看重滑稽模仿和多義性。
④封閉論—開放論。前者認為意義現存,結構完整自足,後者認為意義可讀可寫,提倡誤讀,結構殘缺或開敞,可供選擇。
3、五種常見電影結構模式類型:
①因果式(戲劇式)線性結構。以故事因果關系為敘述動力,以線性時間戲劇化展開故事(少用閃回、插敘),敘事鏈單一(無並置、對照、復調,但故事可多線索發展),追求情節結構環環相扣、邏輯嚴密的完整結局,強調外部沖突和動作強度,如生死抉擇、最後一分鍾營救等高潮。多數傳統電影屬此類,其經典情節結構強化了「幻象真實」和「移情」,迷惑觀眾入戲,如《關山飛渡》、《真實的謊言》。
②回環式套層結構。以多層敘事鏈為敘述動力,以時間方向上的回環往復為主導(非線性發展),情節過程淡化,講述方式突顯,意義不在故事中而在敘述中產生,它調動觀眾參與意義建構,以理性思考取代前者的移情入戲,不給出確定的結局和意蘊,如《羅生門》、《法國中尉的女人》、《羅拉快跑》。
③綴合式團塊結構。沒有明晰的時間線性故事發展和因果關系,也沒有連貫統一的情節主線和戲劇沖突焦點,以打亂時空的敘事片斷綴合而成,各個片斷或團塊之間有向心力,形成「形散神聚」的散文式結構或意象並置組合的詩化結構。它不以情節和哲理取勝,而以意象意境耐人尋味,如《城南舊事》、《小城之春》、《狂人彼埃羅》。
④交織式對照結構。以兩條以上敘事鏈(不只是兩條故事線索)組合形成對照性張力運動,建構復調主題,其因果關系、戲劇線性敘述仍然存在,只不過更復雜化,它將移情幻象與哲理思考合而為一,如《老井》、《安娜·卡列尼娜》。
⑤夢幻式復調結構。以夢境和幻覺為主要敘述鏈接和內容,以兩個以上敘述聲調形成對話和沖突,物理時空轉化為心理時空,多重對話(人與人、人與自身、人物與敘述者、人物與觀眾)形成對話狂歡,如《野草莓》、《八部半》、《夢》。
以上並非全部結構模式,也不純粹,模式交叉變異也較常見,它們並無高下之分,只有更適合於內容的模式而不存在最佳模式。第一種模式形成了強大的敘事傳統,受戲劇和古典小說影響大,其它模式的多元化正是電影擺脫傳統敘事影響而成為獨立藝術門類的努力之一,故可統稱「非戲劇式非線性結構」。

❹ 現代電影敘事的特點有哪些

電影有八大敘事風格,分別是常規線性敘事、多線性敘事、回憶敘事、環形結構敘事、倒敘線性敘事、亂線性敘事、重復線性敘事和套層性敘事。常規線性敘事是指按照正常時間模式敘事。

❺ 什麼是電影的敘事風格

電影的敘事風格是指作品內容的組織、安排、構造等方面,如片語結構、句型結構、段落結構。

相關介紹:

電影敘事結構是一種以敘事為主的藝術,其敘事方法雖千奇百怪、變化多端,但其結構模式可歸納為幾種類型。

亞里士多德最早指出文學的敘事結構即情節安排,他認為悲劇情節應有頭有尾(完整)並有長度(時間延續過程)。

(5)電影有哪些敘事角度擴展閱讀

傳統敘事作品中情節結構佔主體地位,最典型的是戲劇沖突的結構: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

結構主義建立了「中心化結構」,而結構主義堅決反對中心化,認為中心「不是一個固定的點,而是一種功能,一種使無數符號替換物的活動成為可能的無定點」,他們從「作品」走向「本文」。

結構並非直觀可見的對象,一般觀眾難以分析,這正是對電影作敘事結構模式分析的意義所在。通過結構模式分析,便於把握電影敘事構成的一般規律和創新途徑,使創作者和觀賞者在結構本文和解讀本文時有章可循、提綱挈領。

❻ 電影的敘事結構有哪些

所謂敘事手法無外乎整部影片的敘事方式和技巧。
1。常規線性敘事。(按照正常時間模式敘事)例:《侏羅紀公園》很多就不一一舉例。
2。多線性敘事。(影片有很多個小故事組成,在一個時間段由其中的一個故事串聯起其他故事)例:《撞車》《愛情麻辣燙》
3。回憶敘事。(按照主人公或非主人公的回憶進行現實與回憶的交叉敘事)例:《鐵達尼號》《大魚》《公民凱恩》
4。環形結構敘事。(影片的開頭與影片的結尾相互輝映)例:《暴雨將至》《低俗小說》
5。倒敘線性敘事。(按照反正常時間敘事)
例:這種影片為數不多,國內更是沒有。法國2004年有部影片就是這種類型相當精彩。《5:3:2》全片以男主人公夫婦離婚為開篇;家庭生活矛盾為第二節;結婚為高潮;相識為結尾。建議你去看看。
6。亂線性敘事。(整部影片毫無邏輯性,可以說是把所有片段、情節、人物全部攪亂,讓人無從得知現在過去和將來,只能靠觀眾憑借自己的記憶力屢順影片)例:《21克》《迷牆》《我們的音樂》
7。重復線性敘事。(整部影片在時間上會有一個重復的時間點,每個故事都會從這個時間點上再次開始)例:《羅拉快跑》《愛情是狗娘》《羅生門》《英雄》
8。
這第八種想不到。
希望這個答案你能滿意!

❼ 有哪些出色的多視角敘事電影

五種常見電影結構模式類型:
①因果式(戲劇式)線性結構。以故事因果關系為敘述動力,以線性時間戲劇化展開故事(少用閃回、插敘),敘事鏈單一(無並置、對照、復調,但故事可多線索發展),追求情節結構環環相扣、邏輯嚴密的完整結局,強調外部沖突和動作強度,如生死抉擇、最後一分鍾營救等高潮。多數傳統電影屬此類,其經典情節結構強化了「幻象真實」和「移情」,迷惑觀眾入戲,如《關山飛渡》、《真實的謊言》。
②回環式套層結構。以多層敘事鏈為敘述動力,以時間方向上的回環往復為主導(非線性發展),情節過程淡化,講述方式突顯,意義不在故事中而在敘述中產生,它調動觀眾參與意義建構,以理性思考取代前者的移情入戲,不給出確定的結局和意蘊,如《羅生門》、《法國中尉的女人》、《羅拉快跑》。
③綴合式團塊結構。沒有明晰的時間線性故事發展和因果關系,也沒有連貫統一的情節主線和戲劇沖突焦點,以打亂時空的敘事片斷綴合而成,各個片斷或團塊之間有向心力,形成「形散神聚」的散文式結構或意象並置組合的詩化結構。它不以情節和哲理取勝,而以意象意境耐人尋味,如《城南舊事》、《小城之春》、《狂人彼埃羅》。
④交織式對照結構。以兩條以上敘事鏈(不只是兩條故事線索)組合形成對照性張力運動,建構復調主題,其因果關系、戲劇線性敘述仍然存在,只不過更復雜化,它將移情幻象與哲理思考合而為一,如《老井》、《安娜·卡列尼娜》。
⑤夢幻式復調結構。以夢境和幻覺為主要敘述鏈接和內容,以兩個以上敘述聲調形成對話和沖突,物理時空轉化為心理時空,多重對話(人與人、人與自身、人物與敘述者、人物與觀眾)形成對話狂歡,如《野草莓》、《八部半》、《夢》

❽ 好萊塢有哪些經典敘事手法

好萊塢經典敘事系統的核心是前面已經提到的連續性剪輯,連續性剪輯代表了好萊塢經典敘事的特徵,既是對戲劇化故事和類型化人物的發展,又是好萊塢製造夢幻和歡笑的基本前提,因為自然流暢的連續性剪輯為觀眾提供了一個簡潔方便而又真實可信的銀幕世界。由於經典敘事系統的剪輯旨在實現逼真性的要求,所以景別使用的順序便具有了特殊涵義:先是建制鏡頭展現整體環境和人物,然後是中景的鏡頭交待人物的動作和反動作,再切入近景鏡頭(包括特寫)將人物面部表情的重要性直接呈現給觀眾,最後還得回到全景鏡頭來結束段落敘事或重建新的時空關系。

❾ 常見的電影敘事手法有哪些能分別舉例嗎

所謂敘事手法無外乎整部影片的敘事方式和技巧: 1。常規線性敘事。(按照正常時間模式敘事)例:《侏羅紀公園》很多就不一一舉例。 2。多線性敘事。(影片有很多個小故事組成,在一個時間段由其中的一個故事串聯起其他故事)例:《撞車》《愛情麻辣燙》 3。回憶敘事。(按照主人公或非主人公的回憶進行現實與回憶的交叉敘事)例:《鐵達尼號》《大魚》《公民凱恩》 4。環形結構敘事。(影片的開頭與影片的結尾相互輝映)例:《暴雨將至》《低俗小說》 5。倒敘線性敘事。(按照反正常時間敘事) 例:這種影片為數不多,國內更是沒有。法國2004年有部影片就是這種類型相當精彩。《5:3:2》全片以男主人公夫婦離婚為開篇;家庭生活矛盾為第二節;結婚為高潮;相識為結尾。建議你去看看。 6。亂線性敘事。(整部影片毫無邏輯性,可以說是把所有片段、情節、人物全部攪亂,讓人無從得知現在過去和將來,只能靠觀眾憑借自己的記憶力屢順影片)例:《21克》《迷牆》《我們的音樂》 7。重復線性敘事。(整部影片在時間上會有一個重復的時間點,每個故事都會從這個時間點上再次開始)例:《羅拉快跑》《愛情是狗娘》《羅生門》《英雄》

閱讀全文

與電影有哪些敘事角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哪些電影用了莫扎特的音樂 瀏覽:895
海軍陸戰隊員電影免費 瀏覽:475
玉碎塞班島電影免費 瀏覽:569
吳彥祖是七號是什麼電影 瀏覽:669
待審令電影完整免費觀看 瀏覽:941
怎麼能到大學里拍電影 瀏覽:476
誇父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545
關於男主是學生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149
韓國真人改編電影有哪些 瀏覽:707
電影院為什麼要鍾形 瀏覽:475
vivoz1怎麼下載電影 瀏覽:544
最新好看電影粵語大全 瀏覽:247
pr如何把電影的名字加上 瀏覽:407
電影特效怎麼製作的 瀏覽:988
富二代和美麗女孩墜機南極是什麼電影 瀏覽:187
有什麼好看的科幻電影和電視劇 瀏覽:413
沒有字幕的小電影怎麼看 瀏覽:11
特殊兒童有哪些類型電影 瀏覽:297
好看電影推薦速度與激情 瀏覽:628
豬蜜蜜電影免費觀看網 瀏覽: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