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夏衍改編劇本的是哪一部作品
電影《祝福》,原著為魯迅小說《祝福》,夏衍改編劇本,桑弧導演,白楊主演,1956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該片是新中國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祝福》通過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後中國的社會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階級對勞動婦女的摧殘與迫害,揭示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指出徹底反對封建的必要性。
影片評價
雖有很多人的贊譽,也有行家和觀眾提出不同看法,主要集中在影片為表現祥林嫂的反抗性格而讓她去「砍」 土地廟門檻這一增添的細節上,有的認為這樣做「違背人物性格的發展規律」,是「為了加強政治因素」 而產生的「庸俗社會學的傾向」。
而多數的評論則予以肯定,認為這一細節的增添是嚴謹並具有創造性的,符合祥林嫂性格發展的規律,她由於絕望而產生對神權的某種懷疑和自發性反抗行動,並不等於對神權觀念已具有徹底的認識和實行根本的決裂。
編劇夏衍對此回應稱,「砍門檻」 這一細節的增加並非是自己的創意,早在解放前攝制的越劇《祥林嫂》的電影中,就已經有了這一場面,後來經常在舞台上演出的越劇、評劇,也都把這個場面保留了下來,他因此把它寫進了《祝福》 電影劇本。
Ⅱ 由夏衍改編劇本的電影是
由夏衍改編劇本的是電影《祝福》。
電影《祝福》,原著為魯迅小說《祝福》,夏衍改編劇本,桑弧導演,白楊主演,1956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該片是新中國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祝福》通過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後中國的社會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階級對勞動婦女的摧殘與迫害,揭示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指出徹底反對封建的必要性。
(2)夏衍有哪些電影擴展閱讀
《祝福》里的人物個個形象鮮明:賀老六的純朴忠厚,阿根的老實善良,魯四老爺的偽善殘酷,魯四太太的刁削成性,衛老二的狡詐奸滑,柳媽的迷信麻木……導演以高超技藝把他們刻劃得人各有貌、個個血肉豐滿。影片成為新中國電影史上一部永遠閃光的作品。
《祝福》的改編體現了夏衍以往的編劇風格,以嚴謹的結構、精煉的筆觸,忠實地再現了原作的思想,保持了魯迅作品中冷峻、深沉、凝重、窒息的悲劇氣氛和藝術風格。夏衍這些創造性的豐富和改動,使影片既完整地體現了原著的精神風貌,又突出了電影表現特點,為名著改編提供了一個成功的範例。
Ⅲ 夏衍在的作品有哪些
《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心防》、《包身工》、《林家鋪子》等。
1、《上海屋檐下》
夏衍的三幕悲喜劇《上海屋檐下》創作於1937年3、4月間,劇本描寫了被捕入獄8年的匡復被釋放了。
他到好友林志成家來探詢自己妻子彩玉和女兒葆真的下落,卻得知妻子已與志成同居,因為他們早就聽說匡復已死,於是三個人都陷入難以解脫的內心矛盾和痛苦之中。
彩玉想和匡復追尋過去的幸福,但林志成負疚欲走時,兩人8年患難與共之情,又突然迸發,難以分手。匡復理解、原諒了他們,在孩子們向上精神的啟發下,克服了自己一時的軟弱與傷感,留言出走。
全劇除了這條主要情節線而外,還有幾組人物:失業的大學生,被迫出賣自己的女人,勉強糊口的小學教員,兒子戰死的老報販,這些人都擁擠在一個「屋檐下」,合奏著「小人物」的生活交響曲。
2、《法西斯細菌》
《法西斯細菌》一九四二年寫於重慶。它真實地反映了日本軍國主義的野蠻侵略給我國各階層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
故事描寫一位潛心於細菌學研究的科學家俞實夫,在日本侵略軍燒殺搶掠的殘酷事實面前,終於從不問政治到走入反法西斯斗爭行列的覺醒過程。
3、《心防》
《心防》是夏衍的話劇代表作,寫於1940年。是最能體現夏衍對上海戰友的感嘆和憂煎之情。1940年由廣西藝術館話劇實驗團首演,導演歐陽予倩。
4、《包身工》
夏衍於1935年創作的報告文學作品,敘述了上海等地包身工遭遇的種種非人的待遇,以及帶工老闆等人對他們殘忍的壓榨。現已選入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
5、《林家鋪子》
《林家鋪子》是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水華執導、夏衍編劇、謝添主演的劇情片,於1959年上映。
該片根據茅盾的同名小說改編,以1931年的中國江南某小鎮為背景,通過小工商業者的掙扎生存、最終倒閉,和林老闆一家的命運,展現了當時整個社會爾虞我詐、「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黑暗現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夏衍
Ⅳ 關於夏衍電影(快!速度!可追加100分)
1933年後,任中共上海文委成員、電影組組長,為中國進步電影的開拓者、領導者。創作有電影劇本《狂流》、《春蠶》,話劇《秋瑾傳》、《上海屋檐下》及報告文學《包身工》。對30年代進步文藝產生巨大影響。抗戰爆發後,在上海、廣州、桂林、香港主辦《救亡日報》、《華商報》。後輾轉到重慶,在周恩來直接領導下,主持大後方的文化運動,曾任《新華日報》代總編。撰寫大量雜文、政論文章,同時繼續從事話劇、電影創作。
新中國成立後曾任文化部副部長、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等職。改編創作《祝福》、《林家鋪子》等電影劇本,著有《寫電影劇本的幾個理論問題》等理論專著。著述甚豐,有《夏衍劇作選》、《夏衍選集》、《夏衍劇作集》、《夏衍電影劇本集》、《夏衍雜文隨筆集》、《夏衍論創作》等
Ⅳ 夏衍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夏衍本名沈乃熙,字端先,他的父親字 「雅言」(用杭州話來讀即為「夏衍」)。夏公究竟有多少筆名,至今無定論。但可以肯定說,夏公是當代作家中使用筆名最多的一位。 在新中國成立前的數十年中,夏公不斷更換筆名大多是因為環境和時事所迫。對這段經歷,夏公曾有一句笑言:「那時什麼都得上稅,唯有筆名不要上稅,所以就放手地用唄。」 1935年,黨的上海「文委」受到國民黨的破壞,夏衍隱居徐家匯一位同學家中。利用這段時間,他寫下小說《泡》,第一次使用夏衍這個名震文壇的筆名。《上海屋檐下》《包身工》《法西斯細菌》《復活》《秋瑾傳》等夏公的主要作品,都與夏衍這一筆名相伴。 夏公產量多。根據黨的需要,他成了我國最早的先進電影和話劇的開拓者,創作了話劇劇本12部,電影劇本12部(含改編),《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戲劇春秋》《芳草天涯》《復活》《風雲兒女》《祝福》《林家鋪子》《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等。雜文、隨筆、補白約600萬字,《夏衍雜文隨筆集》(三聯版,50萬字),不過是十分之一;還有他為報紙寫的通訊、政論、時評,也有上百萬字。夏公寫作時沒有電腦,每天平均手工書寫兩三千字。夏公堅韌不拔地苦幹了大半生,不僅多產,而且因其藝術質量之高,對革命產生過積極作用。產量多和精品多,這叫以才服人。 (來源:中華活頁文選·高一版)
Ⅵ 夏衍劇本改編的電視劇
創作改編的電影劇本有:狂流、春蠶、祝福、在烈火中永生、革命家庭、林家鋪子等。
1、《狂流》
是程步高執導的劇情片,由胡蝶、譚志遠、龔稼農 、王獻齋、夏佩珍主演。該劇講述了長江流域發生大水災。離漢口百餘里的傅庄,堤壩因年久失修,出現險情,小學教師劉鐵生領導鄉民奮勇搶險。當地首富傅柏仁,攜帶侵吞的巨額修堤捐款,和家人逃往漢口。
他打著救災的幌子,冒充請賑代表,繼續向社會騙取捐款,中飽私囊。傅女秀娟原與鐵生相愛,傅柏仁不允,將她另許當地縣長之子李和卿。未幾,漢口市區亦遭水淹。傅庄因鐵生率鄉民合力固堤,轉危為安,傅柏仁又攜眷返回。
秀娟、鐵生別後重逢,感情益深,引起李和卿妒嫉,乃與傅柏仁合謀,以「煽動鄉愚圖謀不軌罪」誣陷鐵生。此時,洪水猛漲,鐵生發動鄉民取傅家囤積木料搶修危堤,並向傅柏仁展開斗爭。傅糾集警察企圖鎮壓,被突然決口沖來的狂流捲走。
Ⅶ 由夏衍改編劇本的是哪部電影
夏衍改編的電影劇本包括《林家鋪子》、《狂流》、《祝福》、《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春蠶》、《狂流》等,其對30年代進步文藝產生巨大影響。
《狂流》是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左翼影片」,無聲故事片。《春蠶》根據茅盾同名小說改編,這是夏衍將現代文學作品搬上銀幕的第一次嘗試,最大程度體現了改編者的意圖,是現實主義力作,奠定了中國電影史上最為出色的改編新文學作品的傑出作家的地位。
(7)夏衍有哪些電影擴展閱讀:
夏衍,是新中國電影文學的奠基者。用當今的流行語來說,作為劇作家和電影人的夏衍,一生創作了好幾個熱門IP,有的搬上舞台,有的搬上銀幕。《上海屋檐下》,是他當年一炮走紅的第一個大IP。
從開幕到終場,細雨始終不曾停過。雨大的時候丁冬得可以聽檐漏的聲音,但是說不定一分鍾之後,又會透出不爽朗的太陽。空氣很重,這種低氣壓也就影響了這些住客們的心境。
從他們的舉動談話裡面,都可以知道他們一樣地都很憂郁、焦躁、性急……所以有一點很小的機會,就會爆發出必要以上的積憤。
Ⅷ 由夏衍改編劇本的電影是什麼
夏衍改編的電影劇本包括《林家鋪子》、《狂流》、《祝福》、《革命家庭》、《春蠶》、《狂流》等。
《狂流》是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左翼影片」,無聲故事片。
《春蠶》根據茅盾同名小說改編,這是夏衍將現代文學作品搬上銀幕的第一次嘗試,最大程度體現了改編者的意圖。
電影《祝福》,原著為魯迅小說《祝福》,夏衍改編劇本,桑弧導演,白楊主演,1956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新中國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夏衍的創作特色
夏衍創作的著力點,在於通過關注大時代里普通知識分子和市民階層的精神悲歡,來提示社會政治和革命的主題。
夏衍大多將自己鮮明的政治態度,寓托於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與內心沖突中,從簡單平凡的小人物身上反映出激盪的時代特徵,讓讀者和觀眾聽到將要到來的時代的腳步聲,以一種近乎平庸的寫實精神反襯出波瀾壯闊的時代生活,將社會政治意識、政治熱情與藝術創作地結合在一起,這使他在同時代劇作家同行中脫穎而出,並獲得了自己的文學史地位。
Ⅸ 夏衍創作的著名電影有哪些電影的網址多少
創作有電影劇本《狂流》、《春蠶》,話劇《秋瑾傳》、《上海屋檐下》及報告文學《包身工》,對30年代進步文藝產生巨大影響。抗戰爆發後,在上海、廣州、桂林、香港主辦《救亡日報》《華商報》,後輾轉到重慶,在周恩來直接領導下,主持大後方的文化運動,曾任《新華日報》代總編。撰寫大量雜文、政論文章,同時繼續從事話劇、電影創作。新中國成立後曾任文化部副部長、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等職。改編創作《祝福》、《林家鋪子》等電影劇本,著有《寫電影劇本的幾個理論問題》等理論專著。著述甚豐,有《夏衍劇作選》、《夏衍選集》、《夏衍劇作集》、《夏衍電影劇本集》、《夏衍雜文隨筆集》、《夏衍論創作》等。1994年10月,國務院授予「有傑出貢獻的電影藝術家」榮譽稱號
滿意請採納
Ⅹ 夏衍代表作有哪些
夏衍的主要作品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心防》、《包身工》、《林家鋪子》等。
1、《上海屋檐下》的主要人物有:匡復、楊彩玉、林志成。劇本描寫了被捕入獄8年的匡復被釋放了。他到好友林志成家來探詢自己妻子彩玉和女兒葆真的下落,卻得知妻子已與志成同居,因為他們早就聽說匡復已死,於是三個人都陷入難以解脫的內心矛盾和痛苦之中。
2、《法西斯細菌》一九四二年寫於重慶。它真實地反映了日本軍國主義的野蠻侵略給我國各階層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故事描寫一位潛心於細菌學研究的科學家俞實夫,在日本侵略軍燒殺搶掠的殘酷事實面前,終於從不問政治到走入反法西斯斗爭行列的覺醒過程。
3、《心防》中國話劇作品,夏衍的代表作,寫於1940年。是最能體現夏衍對上海戰友的感嘆和憂煎之情。
4、《包身工》反映了20世紀30年代上海紡織廠里包身工的情況。文章以鐵的事實、精確的數據,真實地描述了包身工的苦難生活,揭露了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相互勾結、壓榨中國人民的罪行。它按照時間順序,選取「包身工」們每天生活中的三個主要場景,從住、吃、勞動條件等方面敘述了「包身工」的苦難生活。其中適當穿插典型的描述和精闢的議論,豐富了文章內容,增強了批判力度。
5、《林家鋪子》原名《倒閉》。載《申報月刊》第一卷第一期,後收入短篇小說集《春蠶》。講述的是當時江南杭嘉湖地區一個小店鋪的主人林老闆,在時局動盪、經濟蕭條的社會背景下,雖再三苦苦掙扎,但在黑暗勢力的盤剝下終於破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