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以前看過一部電影,北京的,講一個女孩兒和一個老奶奶合租房子從「對掐」到和睦相處的故事
《我們倆》由馬儷文導演,金雅琴和宮哲主演。講述一個孤獨老人和一個小女孩的故事。金雅琴憑借在影片中飾演的老太太獲得東京國際電影節影後桂冠。
② 有哪些電影里的場景是在同一個房子里拍的
外灘茂悅大酒店,特別是茂悅120平的外交官套房~基本是北外灘的制高點了。在落地窗邊,不但能看到黃浦江江景,而且能看到一個非常漂亮的弧形轉彎。所以很多影視劇中表現高大上的主角們相互談笑風生的場景,都是在這個房間拍攝完成的。比如《歡樂頌》中安迪和奇點紅酒談天、《小時代》顧里和閨蜜開派對的場景。除了套房,酒店的TOPS酒吧露台,也是很多影視劇的取景點。
③ 哪些中國電影中出現了客棧場景
最經典的客棧場景:
新龍門客棧
港版的笑傲江湖(李連傑和李嘉欣主演)
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客棧周星馳被踏滅火)
鹿鼎記 (兩部男主角都是周星馳,一部女主角是李嘉欣,另一部是林青霞。我愛一支材,和陳進南被18童子打敗,等場景都發生在客棧)
刀劍笑 (劉德華)
武林外傳電影版
三槍驚奇(主要場景就是客棧)
和平飯店(這個也應該算吧,發哥的這部電影太經典了)
中華英雄(鄭伊健 中華樓)
東邪西毒(張國榮 ,林青霞,梁家輝,張曼玉 梁朝偉 劉嘉玲 楊采妮 孝女的兄弟無辜被太尉府的人所殺,她用一籃雞蛋求歐陽鋒幫忙,遭到拒絕。孝女就一直呆在旅店外,等候能答應她的人。 )
我能想起的經典客棧場景,希望有幫助。
④ 很久之前的電影,裡面男主角和別人合租房子,男主認識一個流浪漢,後來流浪漢在哈佛演講,男主把流浪漢
乞丐博士。
⑤ 一部學生拍的電影,主角是兩個合租房子的男女,男的是個大學生
上海日記
像上班第一天這樣重要的日子,全小良竟然是在房東的嘮叨中開始的。房東阿姨一大早就攔住全小良的去路,愣是要走了全小良來上海後用於應急的幾千塊錢。全小良新找的工作是給一家雜志社做記者。主編開會時說,試用期兩個月,因為辦工資卡比較麻煩的原因,新招員工三個月以後才能拿到第一份工資,是雜志社一貫的做法。
⑥ 電影《後來的我們》值不值得去看呢
《後來的我們》這部電影,我覺得得比一般人要遲。難以避免地看了一些電影影評,也會遭受影響。了解它是一部在主題上有點兒貼近《甜蜜蜜》、《如果愛》的影片,周冬雨和陳學冬在裡面無私奉獻出了爆裂的表演。電影導演劉若英也是一個很典型性的女文藝青年,這令人早已能夠 基本上想像出影片的模樣。可是,但我一個人在電影院里坐定,看見熒幕天黑。我發現了,這部電影,或是有點兒超出我的想像。
開始一開始的好多個攝像鏡頭很美。我告訴自身,這很一切正常,因為它來源於李屏賓。這名中國專家級的攝影師,能夠 等上一整天,只為了更好地在適當的時間和地址的那略微一線光,拍出一秒鍾的攝像鏡頭。在影片的行業里,有一些情況下,只需有非常棒的導演,非常棒的拍攝,非常棒的後期剪輯,這部電影就早已成功了80%。新手電筒影導演工作能力的不夠會因為優秀的團隊而提高。因而,許多跨界營銷新電影導演的第一部影片都是會找李屏賓。包含周董《不能說的秘密》,王力宏的《戀愛通告》,也有更為古早味的徐靜蕾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如今,這一大名冊又再加上了一個劉若英。
而《後來的我們》則是長期擁有那樣的覺得。從兩人動心,確定恩愛,到之後的分離,都令人手心麻木。從很多的關鍵點,從復原度夠高的情景,從知名演員中間的微小目光與姿勢,這類感情的體會都汩汩流淌出去。
⑦ 推薦幾部有關於合租房子的愛情電影
《戀愛前規則》,改編自網路小說《和空姐同居的日子》。
《合居情緣》
⑧ 別扭合租房類似電影有哪些
《下輩子我再好好過》。
《下輩子我再好好過》是由三木康一郎等執導的喜劇,由佩安真希、館空美編劇,內田理央主演,於2020年1月8日在東京電視台播出。
該劇改編自同名漫畫,講述了在CG製作公司工作的性慾奔放的性癮女子、喜歡BL的隱藏處女、魔性炮王帥哥、只愛處女的萬年空窗男、真心愛上風俗小姐的男子等人在性愛方面的故事。
劇情:
大森桃江(內田理央飾)是在CG製作公司「Delta工作室」工作的社畜,工作混亂,性關系更加混亂。
性上癮的她對於性愛抱著極其開放的態度,亦同時擁有5名性伴侶,有著「性是無需花錢就可以得到的快樂」的想法,雖然她性經驗豐富,但也為無法交到男友而感到寂寞,心中默念「算了,下輩子我再好好過」,內心不斷在性愛的渴望及空虛寂寞之間掙扎。
⑨ 《歡樂頌》式合租與群租界限仍需明確
奮斗在大城市的年輕人,是不是都想用低租金住進靠地鐵、有物業的「好房子」里?近期,一部《歡樂頌》的熱播,讓更多人有了這樣的憧憬。想變成劇中的樊勝美、邱瑩瑩和關雎爾,變得更有可能。近期,國新辦發布,住建部允許將現有的住房按要求改造後按間出租。通過合租降低租金支出,已經勢在必行。但記者日前調查發現,目前政策仍需進一步細化落地,而如何劃分「合租」和「群租」是第一道關。
低租金 讓人活得更漂亮
《歡樂頌》中描述了這樣一個場景,在上海一個距離地鐵站很近的小區里,有3個年輕女性租住在同一套房子里。這套房子像兩居室,而工作年頭最長、收入應該最高的樊勝美卻住在一個只有玻璃推拉門的隔斷里。
有「考據帝」根據劇情分析,不包括物業費在內,單套房的月租是8000元。而樊勝美承擔的租金為1800元。在三人分攤租金的比例中,樊勝美只承擔了22.5%。
這個故事雖然發生在上海,但是在北京、廣州、深圳……同樣的場景每天都在城市的各個角落裡上演。對於很多剛就業或者收入不高的租客來說,選擇合租幾乎是降低租金支出的唯一選擇。
「新北京人」小董,就是這樣的人之一。在北京打拚7年,小董的月工資已經從3000元翻到了1.5萬元。但這並不影響她繼續在東三環的一個老舊小區里與人合租。
「省下租金去看電影、看畫展,去喝喝下午茶,買點衣服化妝品,這才能讓人感覺自己是漂漂亮亮活在城市中的,住的房子有什麼要緊?」小董每個月花在這方面的錢有8000多元,遠遠超過自己的租金支出。但正是這樣,讓她感覺自己「活得更漂亮」。
降比例 減少支出已是大趨勢
在《歡樂頌》中,就算是家中有「底兒」的關雎爾,也要為攢不下錢、向父母伸手而發愁,租金成了壓在幾個年輕姑娘身上的「大山」。但在北京,租金佔到收入的比例,其實一直在下降。
無論是合租房、群租房,還是膠囊公寓、極小戶型公寓,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省房租。來自偉業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5年北京市住宅租賃平均價格為每套4453元,同比上漲了7.2%。但實際上,房租占月工資的比重從2010年以來連年下滑,已經從67.5%降到了59.6%。這也就意味著從大數據上看,工資的漲幅已經跑過了房租。
數據顯示,2005年至2015年這11年間,北京租賃市場交易量漲了470%,且呈現逐漸增長的趨勢;在市場月租金套均價方面,同樣是這期間,上漲了128.3%,年均漲幅超過了8%。
相對應的,2005年至2014年北京地區的月工資從2473元上漲到6463元,這意味著這十年裡面工資總漲幅達到161%左右,年均漲幅超過了10%,超過了市場月租金套均價漲幅兩個百分點。
「北京讓人有奔頭。房租低對年輕人太重要,有時候少了一根壓在身上的稻草,也許他們就有了繼續留在北京奮斗的勇氣。」10年前住在地下室里,如今已經成為一家服務金融企業的公關公司高管的吳女士說。
北京每套房中至少要住3人
任何一個業內人士都能說出,支撐房租不斷上漲的重要因素是北京人口數量一直在增長。截至2015年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已達2170萬。
與此相對應的,是市場上由官方統計的600餘萬套存量房。
如果將這兩個數據一對比,就會發現,每套房中至少要有3人;如果這3人都是租客且並不屬於一個家庭,則會被定義成「合租」。
在5月6日的國新辦吹風會上,住建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住建部對16個外來人口比較多、租房需求比較大的城市做了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出租的以中小戶型為主,50平方米以下的佔75%左右,合租比例達到了50%。因此,住建部推出一系列增加存量的政策,其中就包括允許改造房屋。
雖然值得嚮往,但是住在合租房裡,就能上演《歡樂頌》嗎?
在北京,沒有一家機構能說清楚到底有多少人在合租,有多少房屋接受合租;而相應的,因為太多人「合租」而變成「群租」,出現各種安全隱患,北京市曾經從多個渠道出台制止和打擊政策,希望降低因群租而產生的火災、盜竊、房屋安全隱患數量。
而如果以年齡特徵來區分的話,在所有的北京租房人群當中,80後已經成為目前租房人群的主流,且不斷呈現出年輕化的特徵。我愛我家統計的數據顯示,相比2005年,2015年30歲以下的租房人群的比重從32.2%提高到了55.7%,尤以30歲以下的人群佔比變化最大,而30歲以上的租房人群隨著成家立業,購房改善生活,在租房市場的比重逐年走低。
「年輕人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相對薄弱,這也是我們在管理中遇到的最大問題。」一位城六區中的居委會相關工作人員說。
而住建部的消息一經發布,雖然傳出了明顯的增加供應量有可能降低房租的利好消息,但包括中介機構在內的多個部門,都傳出了希望政府劃清「合租」、「群租」區別的聲音。
同時,對於在一套房內增加出租間數的試驗一直在進行。各地以出租房屋為業務的中介,正在主推「N+1」模式,也就是除了「N居室」以外,用隔斷多隔出一個房間,然後再根據不同房屋的面積、朝向、是否有單獨衛生間等情況,定下不同租價出租。
「這其實是打擦邊球。我們希望政府也能明確更詳細的政策,比如消防、防疫、個人隱私等方面要有最基本保障。細化到有鎖、有通風、有消防通道等等。」一位大型連鎖中介機構的副總裁說。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05-13,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查看更多房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