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花木蘭>動畫片的中國元素
中國畫、古建築、古京劇,花木蘭本身也屬於中國文化元素~,長城、太極,……
《木蘭辭》這首在我國廣為傳誦的詩歌,千百年來像戰斗的號角,時刻激勵著中華兒女保衛祖國的和平與家園的安寧。而《花木蘭》作為美國迪斯尼公司的第36部動畫長片,該片的上映為迪斯尼公司75年的藝術創作寫上了濃濃的一筆。
迪斯尼之所以選擇「花木蘭」作為主題,是因為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女孩一心希望沖破禮教束縛,尋找真正的自己。而人類正在進行的許多探索也正是在尋找自己。到底什麼是人,人類是如何產生的,以及我們能夠為他人、為國家做些什麼?
迪斯尼在選擇影片題材時,希望每一部影片都能與眾不同。《花木蘭》一片,是迪斯尼首次嘗試古裝動畫片的製作,同時也是迪斯尼第一次真正走進亞洲世界。這對於迪斯尼的創作人員來說無疑是一次令人興奮的挑戰。由於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在將故事改編成動畫片的過程中,迪斯尼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有人說這是一個外包裝是中國化的,內部結構被完全西化的故事,也有人說,這樣的故事已經不具備中國的傳統文化色彩,但究竟如何,要讓觀眾評判。
盡管這是個東西合璧的電影,但很多人認為影片中全新的木蘭形象非常吸引人,這主要是因為她身上有一些小缺點,她不是一個完美的神。她有時做事也會出錯,這讓人覺得她是一個生活在我們身邊的很普通的人,很真實。木蘭生活在中國傳統禮教束縛的封建社會,但她沒有被這個社會吞食,而是通過她的身體力行改變了這個社會的傳統,改變了人們對她的看法。
片中另外一個主要人物是木蘭的守護神——木須龍,這個形象在民間故事中從來沒有出現過,但一般在談到中國時,讓人首先想到的是雲霧繚繞的山峰和上下翻飛的神龍,「這部影片怎麼能沒有中國的龍和神仙或者有魔力的小動物呢」?創作者們根據這一提議,創作出了可愛的木須龍,
《花木蘭》不僅因首次破天荒地取材中國民間故事而引起全球矚目,更因其在動畫製作技術上的突破性發展,堪稱所有迪斯尼動畫片中藝術成就最高的一部。
當然是商業片~對中國文化傳播有作用,但這也是中國文化的悲哀~
② 美國迪士尼電影《花木蘭》並指出其特點
《花木蘭》是由華特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妮基·卡羅執導,劉亦菲、甄子丹、鞏俐、李連傑領銜主演的真人版劇情電影,定檔於2020年3月27日在北美上映。
該片根據1998年迪士尼同名動畫改編,講述了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屢獲戰功的故事。
1998年,美國迪斯尼公司根據花木蘭的故事,投資製作了動畫電影《花木蘭》(Mulan),從西方人的視覺和審美,再現中國故事。木蘭詩中的木蘭是一個非常女人的女兒,會織布,會為父親分憂,美版中的木蘭就像一個闖禍精。
(2)電影花木蘭哪些是東方元素擴展閱讀:
《花木蘭》劇情簡介——
中國的皇帝頒布法令,要求每家出一名男子服兵役,抵禦北方侵略者。作為一名受人尊敬的戰士的長女,花木蘭(劉亦菲飾)站出來替生病的父親應征入伍。她裝扮成男人,化名花軍(Hua Jun),經受了種種考驗,同時必須利用內在的力量,接納自己真正的潛能。這是一場史詩般的旅程,讓木蘭蛻變為一名受人尊敬的戰士,也贏得來自國家與驕傲的父親的尊重。
③ 電影花木蘭蘊含的民族文化元素
《木蘭詞》是中國家喻戶曉的一部文學作品,長期以來它和女英雄的形象聯系在一起,近帶女革命家秋瑾還引用她的典故入詩,「誰說女子不如兒男?」、「巾幗不讓須眉」成了中國家長激勵女兒最長用的話語,可見,中國人是非常推崇花木蘭的英雄實事跡的,有趣的是在中國花木蘭沒有延續自己抗擊匈奴的符號意義,卻成了最古典式的女性主義。
④ 2020 真人版《花木蘭》評分這么是為什麼
真人版的花木蘭評分這么低
也許大家不喜歡看這類的電視劇吧
另外還有服裝造型劇情等等原還有劉亦菲在裡面演的並不怎麼樣。
⑤ 花木蘭奧斯卡雙提名,你覺得這部電影有什麼吸引你的地方
花木蘭整部電影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花木蘭的巾幗不讓須眉精神。
劉亦菲主演的電影《花木蘭》在迪士尼電影節上獲得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和最佳服裝雙項提名是一件非常值得祝賀的事情。這部電影總體來說,能夠入圍奧斯卡並且獲得雙提名是非常不容易的,主要還是因為電影本身需要面對的對手要比《花木蘭》的各方面成績都非常強。但是中國的《花木蘭》入圍了奧斯卡獎也讓全世界人都知道了花木蘭中巾幗不讓須眉的中國精神。
所以不管《花木蘭》能否獲得獎項,但是能夠站在奧斯卡的提名榜上也證明了《花木蘭》的實力。這部電影在一定程度上是對中國女性精神的一種肯定以及對於家國情懷的一種表達。電影的拍攝也在無形中對於中國文化進行了一種宣傳,也是中國將傳統文化和民族的傳統服飾開放正式走向國門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讓全球更多的國家能夠對於中國有一個更深刻的了解。我們也期待這部電影帶給我們的驚喜。
⑥ 迪士尼動畫片花木蘭1中,能看出哪些中國元素比如哪些對話或者情節能看出儒家思想、道家思想
中國元素就多了。服飾啦、語言啦、行為啦,都能體現出來。但因為花木蘭是北朝民歌中的主人公,受北朝少數民族「胡化」影響,中國元素體現的不是很充分密集,有些並不屬於真正的中國元素。但是一些有精髓內涵的元素還是體現了出來,比如她奶奶對在禮儀思想言行上木蘭的嚴格要求等等。
另一方面,再說不管怎樣,這是外國動畫公司根據中國故事改編的動畫片,中國元素在動畫片中的體現難免有失偏頗。
⑦ 美國動畫電影《花木蘭》中所蘊含的中華民族文化元素
1、該片改編自中國民間樂府詩《木蘭辭》,講述了花木蘭代父從軍,抵禦匈奴入侵的故事。
2、保留中國風格,迪士尼在拍攝前仔細研究中國武術的一招一式。並且公司聘請了中國內地和港台的一大批文學家、歷史學家、藝術家,對影片的腳本、情景、造型等進行了反復研究審核,以保持其中國的特點和原著的精神。
3、整部影片具有中國水墨畫的風格。
4、在美國動畫電影《花木蘭》的音樂也同樣採用了多種東方樂器和許多中國旋律。
《花木蘭》劇情簡介
在古老的中國,有一位個性爽朗,性情善良的好女孩,名字叫做花木蘭,身為花家的大女兒,花木蘭在父母開明的教悔下,一直很期待自己能花家帶來榮耀。
不過就在北方匈奴來犯,國家正大舉徵兵的時候,木蘭年邁的父親竟也被徵召上戰場,傷心的花木蘭害怕父親會一去不返,便趁著午夜假扮成男裝,偷走父親的盔甲,代替父親上戰場去。
花家的祖宗為保護花木蘭,於是派出一隻心地善良的木須龍去陪伴她,這只講話像連珠炮又愛生氣的小龍,在一路上為木蘭帶來許多歡笑與協助。從軍之後,花木蘭靠著自己的堅持的毅力與耐性,通過了許多困難的訓練與考驗,也成為軍中不可或缺的大將。
在這么艱難的時刻里,木須龍一直陪伴在她身邊,不時給她精神上的支持與鼓勵,而憑著一股堅強的意志與要為花家帶來榮耀的信念,木蘭最後協助朝廷大軍抵擋了匈奴的來犯,救了全中國。
⑧ 求通過迪士尼動畫《花木蘭》評論中美文化差異 詳細 急!!!
中國畫、古建築、古京劇,花木蘭本身也屬於中國文化元素~,長城、太極,……
迪斯尼在選擇影片題材時,希望每一部影片都能與眾不同。《花木蘭》一片,是迪斯尼首次嘗試古裝動畫片的製作,同時也是迪斯尼第一次真正走進亞洲世界。這對於迪斯尼的創作人員來說無疑是一次令人興奮的挑戰。由於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在將故事改編成動畫片的過程中,迪斯尼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有人說這是一個外包裝是中國化的,內部結構被完全西化的故事,也有人說,這樣的故事已經不具備中國的傳統文化色彩,但究竟如何,要讓觀眾評判。
盡管這是個東西合璧的電影,但很多人認為影片中全新的木蘭形象非常吸引人,這主要是因為她身上有一些小缺點,她不是一個完美的神。她有時做事也會出錯,這讓人覺得她是一個生活在我們身邊的很普通的人,很真實。木蘭生活在中國傳統禮教束縛的封建社會,但她沒有被這個社會吞食,而是通過她的身體力行改變了這個社會的傳統,改變了人們對她的看法。
由於花木蘭是中國故事,與過去的美國動畫片截然不同,它的鮮明的東方風格吸引了許多西方觀眾的注意。畫面上的花木蘭以及其他的所有人物,都長著地地道道的中國面孔,黑色的頭發,黑色的眼睛,黃色的皮膚,與美國過去製作的動畫片中的人物完全不一樣。跟隨在花木蘭身邊的一個小動物——一條紅色的小龍,也與過去迪斯尼動畫片里的各種小動物完全不同,這條小龍也是地道中國式的。還有片中展現出來的中國古代戰爭的宏偉場面,也與西方的戰爭場面不同。中國人重視家庭榮譽,認為個人應該報效國家的固有價值觀念,在此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這樣嚴肅的主題與迪斯尼過去熱衷於逗趣的風格很不一樣。總而言之,別具一格的花木蘭故事,讓美國人看著十分新鮮。�
不過這部動畫片的創作畢竟是出自美國人之手,它也給花木蘭的故事添加了若干美國式的細節。比如上面提起過的那條跟隨在花木蘭身邊的小紅龍,就是美國人喜愛的表演方式,不過這個小動物不同於米老鼠唐老鴨大灰狗,而是只有中國才有的小龍罷了。還有就是它在全劇的結尾處,給花木蘭加上了一場愛情戲,愛情戲也是美國人所熱衷於表演的,彷彿沒有愛情就構不成戲劇一樣。�
在美國上演花木蘭,當然要說英語,他們特地找了一位出生在美國的華裔女演員為花木蘭配音。不過,做為一名中國人,我看著屏幕上的中國古代巾幗英雄花木蘭,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那感覺是既驚奇又滑稽的。試想,假如有一名美國觀眾坐在北京的某家電影院里看《泰坦尼克號》,聽著劇中的男女主人公用標准中國普通話談情說愛,那感覺大概也會與我今日的感覺十分相近。�
迪斯尼真是搞噱頭的大師。它為了配合動畫片的上映,還在樂園里推出了全新的花木蘭遊行。這個遊行隊伍由一百多人組成,大部分參加者是華裔演員。迪斯尼樂園還挑選了一位剛剛中學畢業的華裔女學生,在遊行隊伍中扮演花木蘭,而由她的哥哥扮演花木蘭的父親,這父女二人將坐在遊行花車的頂端,而花車則由四匹高大的駿馬拉著緩緩行進。�
除此之外,迪斯尼樂園還特地從我國的河北省請來了一個雜技團,參加花木蘭遊行。中國雜技團帶來了頭頂大缸,踩高蹺,扯鈴,轉盤子等節目,雜技團演員們表演的真功夫,令參觀的老美們看得目瞪口呆。�
這一切迪斯尼樂園認為還不夠。今年春天它又從四百多位報名應征者中甄選出一位華裔女大學生,請她扮演動畫片花木蘭中女主角的「化身」,在樂園舉辦的有關宣傳活動里露面,接受大眾媒體的采訪,在樂園里為花木蘭迷們簽名。�
好不熱鬧。這就是美國式的藝術操作。而它這一次操作的主題,卻是一個古老的傳統中國故事。
《花木蘭》不僅因首次破天荒地取材中國民間故事而引起全球矚目,更因其在動畫製作技術上的突破性發展,堪稱所有迪斯尼動畫片中藝術成就最高的一部。
當然是商業片~對中國文化傳播有作用,但這也是中國文化的悲哀~
⑨ 花木蘭獲奧斯卡雙提名,你看好它最後奪得桂冠嗎
花木蘭獲得奧斯卡雙提名可以說是可喜可賀了。這樣一部能夠展現出中國文化的電影被奧斯卡所認可,其實也是我們民族文化的一種認可。但是其實我並不看好他最後奪得桂冠,因為奧斯卡獎項本身就是世界級的獎項。而且有非常多優秀的作品與他競爭。但是花木蘭的電影,我認為其實還是有一定的缺陷的。
而且其實他的元素有一點點過於東西雜糅,反倒成了四不像。花木蘭這個電影不僅有東方元素,卻也融合了西方的元素,可以說是有一點點讓人。感受不到中國文化特有的魅力,反倒是像西方人按照他們所理解的中國文化來拍攝,這樣拍出來的電影其實就有一點點喪失了文化的精髓和內涵,因為他們所了解的中國文化都是片面刻板的,其實不能夠展現出真正的中國傳統。因此我認為花木蘭這個電影其實是有缺陷的,如果想要獲得奧斯卡,絕對沒有那麼容易,我們還是抱著祝願等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