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西寧 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1樓 路友:brandy(小艾) 聊天 站內信件 編輯 刪除 返回頂部 發布時間:2007-03-28 西寧市區有哪些旅遊景點? 主要景點:
塔爾寺-瞿曇寺-東關清真大寺-孟達天池-循化旅遊區-青海湖-倒淌河-茶卡鹽湖
柴達木盆地
塔爾寺——位於西寧市西南約30公里的湟中縣魯沙爾鎮,古稱「佛山」,藏語稱為「袞本」,即十萬個佛像的意思。是我國喇嘛教(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誕生地,是黃教著名的兩大寺院之一,明代始建,歷時400餘年,已成為擁有殿宇、經堂、佛塔、僧舍30餘座建築的古建築群,並成為西北地區藏傳佛教的活動中心,在全國及東南亞亦享有盛名。
瞿曇寺——該寺為國務院公布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樂都縣境內距縣城25公里的瞿曇鄉。這座「南山積雪」映照的古剎,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明太祖朱元璋特賜寺額為「瞿曇」。瞿曇即「喬達摩」,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姓氏和尊稱,從此該寺就稱為瞿曇寺。寺內的隆國殿、寶光殿雕梁畫棟,古樸典雅。兩面廂廊九曲回腸,各種壁畫細膩優美,被譽為「樂都小故宮」。
東關清真大寺——清真大寺是西寧古城著名的建築,位於西寧東關大街路南一側。初建於明太祖洪武十二年(1380年)歷代幾經修葺、擴建,是我國西北地區大清真寺之一。該寺建造雄奇,坐西面東,具有我國古典建築和民族風格的建築特點,雕梁彩檐、金碧輝煌,大殿內寬敞、高大、明亮。殿內和整個大寺處處都顯得古樸雅緻,庄嚴肅穆,富有濃郁的伊斯蘭特色。
孟達天池——位於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境內,該地處於黃土與青藏兩大高原的過渡地帶,三面環山,一面臨河。樹大林密,風景優美,被譽為「青海高原的天然植物園」,「青海高原的西雙版納」。在海拔2500米的林區腹地,有一個清澈神秘的高山堰塞湖,叫「孟達天池」。水深20多米,面積近300畝。天水一色,相映成趣,猶如一顆綠寶石鑲嵌在萬綠叢中,不愧為高原的明珠。
循化旅遊區——循化為撒拉族自治縣,撒拉族信仰伊斯蘭教,這里少數民族風情獨特,街子清真大寺、駱駝泉和撒拉族庭院可供參觀。號稱高原西雙版納的孟達植物自然保護區也在該縣,那裡山青水秀,氣候溫和,植物資源豐富,山頂有天池,風景迷人,是青海新近開辟的游覽勝地。
青海湖——地處青海湖的西北部,長約500米,寬約150米,棲息著十萬余只各類候鳥,稱譽為「鳥的世界,鳥的王國」。青海湖位於西寧市以西100公里,是我國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內陸鹹水湖。每年四月,來自我國南方和東南亞等地的班頭雁、棕頭鷗、赤麻鴨、鸕鶿等十多種侯鳥在這里繁衍生息;秋天,它們又攜兒帶女飛回南方,國家在島上設有專門的保護機構。
倒淌河——東起日月山,西止青海湖,蜿蜒四十多公里。這是一條從東往西流的河,名為倒淌河。關於倒淌河的傳說,人們眾說不一。一山之隔,日月山以東,漢族民間千百年來的說法是: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到達日月山時,回首不見長安,西望一片蒼涼,念家鄉,思父母,悲慟不止,流淚西行,公主的淚匯成了這條倒淌的河……
茶卡鹽湖——位於青海柴達木盆地,湖中含有近萬種礦物是我國無機鹽工業的重要寶庫。鹽類形狀十分奇特,有的象璀燦奪目的珍珠,有的象盛開的花朵,有的象水晶,有的象寶石,因此才有珍珠鹽、玻璃鹽、鍾乳鹽、珊瑚鹽、水晶鹽、雪花鹽、蘑菇鹽等許多美麗動人的名稱。遊客在此即可觀賞鹽湖風光,又可參觀機械化采鹽作業,通向湖心區的小火車是深受遊客歡迎的乘載工具。
柴達木盆地——柴達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上地勢最低的斷線盆地,地理環境以乾旱為特徵,地貌由周邊向中心依次呈現高山、風蝕丘陵、戈壁、沙漠和湖沼五個環帶狀結構。境內主要旅遊景區有察爾汗鹽湖及「萬丈鹽湖」、南八仙、大風山一帶的雅丹地區、德合哈柏瀑布、達布旦溫泉、茶卡柯柯鹽湖、巴隆國際狩獵場等,是觀光、狩獵和民俗考察等旅遊活動的好地方。
⑵ 杭州延安路附近有哪些電影院。。。詳細地址以及介紹的加分
1.杭州勝利劇院地址:延安路279號
杭州勝利劇院地處杭州延安路中段,是浙江省文化廳下屬從事文化交流和國內外藝術團體演出的專業劇場,設982個軟座,其中樓座346個;也是杭州市設備較完善的專業演映場所。
2.杭州西湖電影院地址:平海路115號
西湖電影院是杭城老牌的影院之一,位於美麗的西子湖畔平海路上。經過了半個多世紀的歲月洗禮,在千禧年裡,杭州西湖電影院將以嶄新的面貌重現風采。西湖電影院近年來一直在省內放映業中保持著領先的地位,創下過年收入760萬元的佳績。為了發揮影院優勢,趕超時代,再創成果,影院對其內部進行了裝修、改造。現影院分為一大二小三個放映廳,共有891個座位。影院特設情侶雅座,情侶包廂,使觀眾在舒適的環境中得到最佳的享受。
3.杭州東坡大劇院地址:杭州市上城區東坡路10號3樓
杭州市文化中心內的東坡大劇院位於杭州市西子湖畔的東坡路1號,是在原杭州大世界范圍及東坡劇院原址上拆建的,於1990年建成,1992年正式開業。開業十多年來,先後接待了國內外230多個藝術團體演出。連續多年被評為"重合同、守信譽"劇院,多次被華東地區和省市文化部門評為先進劇院。
4.杭州劇院地址:武林廣場29號
始建於1978年,是周恩來總理生前親自批准建造的大型綜合性藝術劇院。經2000年投資逾3.2億元進行改擴建,現擁有1608個坐席,先進的燈光、音響、監視等演出設施、設備 ...
⑶ 西寧哪家影劇院放長津湖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6
⑷ 西寧劇院電影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真人版欣賞活動
《里巴巴與四十大盜》這個經典故事是屬於《天方夜譚》(又名一千一夜)中的一節,《天方夜譚》是中古時期拉伯地區一部出的大型民間故事集。其作者是拉伯人民。是當時拉伯的人收集人們口頭流傳的一個個故事編寫的,所以說是民間故事集,無法明確說明誰是作者。
⑸ 安徽毫州市區有幾家電影院啊,在什麼位置呢,現在還放映新片子嗎,規模怎麼樣啊,影片更新速度怎麼樣啊
最新渠道消息:
亳州市古井劇院 播放影片《阿凡達》《花木蘭》
地址:亳州市豐水源
敬告:選擇最佳答案時請把滑鼠放在回答者名字上方查看好評數量,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採納為答案」。
⑹ 青海省西寧市電影院有哪些急求 謝謝了
除了青海劇場,,人民劇院 ,還有橙天嘉禾影院 在西寧城中區 長江路128號 北京華聯購物中心三層,市內乘公交車西門站下車向南200米或市內乘車昆侖橋站下車即可,支持數字 / 3D放映
是目前西寧首家五星級3D高檔數字影城,擁有先進的SONY4K及NEC 3D放映設備。青海劇場和人民劇院衛生差的讓人惡心。
⑺ 影劇院的由來
電影,舊稱影戲,是一種視聽藝術,利用膠卷、錄像帶或數碼媒體將影像和聲音捕捉,再加上後期的編輯工作而成。
電影中看起來連續的畫面,是由一幀幀單獨的照片構成的,但是由於這些幀的照片接替的很快,人的肉眼無法察覺出來它們是彼此獨立的圖像。這是由視覺暫留造成的。視覺暫留使得圖像離開後,仍能在眼睛保留「視像」約十分之一秒。因此我們的大腦感覺到圖像是「運動」的。
如今,許多電影仍然用能把影像記錄到膠卷上的攝影機來拍攝。膠卷經過沖洗之後,再用放映機來運行膠卷。放映機可以發出光線,透過膠卷,這樣影像就在銀幕上顯示出了。自從有聲電影發明以來,大多數的電影都有伴音。最近許多電影都用數碼攝像機來拍攝,放映的時候,可以用數碼放映機,也可以把數碼影像轉置到傳統的膠片上。
電影的發展
電影最初僅僅是視覺藝術,因為早期的電影都是無聲電影。然而,電影發行商發現,在播放電影時有一個講評人來敘述故事、補上角色間的對話,可以更吸引觀眾。沒過幾年,播放的電影都會在下邊附上字幕,這樣就可以在演員「說話」時表示出他說的內容。這使得講評人的必要性大打折扣。
事實上,電影院老闆經常替換掉講評人,請樂師在電影放映時伴奏,若電影院有相應樂器的話,通常是鋼琴師或風琴師。伴奏的音樂應該隨時符合電影的情節氣氛。
後來,技術的進步允許製片人創作與電影畫面同步的聲道,使得電影進入了有聲時期。錄制聲道可以與拍攝電影相分離,但真人電影聲道錄制,許多部分是與拍攝畫面同時進行的。
電影發展最後一個重要步驟是彩色電影的引入。有聲電影發明後,無聲電影和電影院里的樂師迅速銷聲匿跡,相比之下,彩色電影取代黑白電影更是個逐漸轉變的過程。隨著彩色技術的改良,越來越多的電影是彩色的,到今天,可以說已經基本沒有黑白電影了。不像攝影,出於某些考慮用黑白膠片比較好,拍電影幾乎沒有不用彩色的理由。極個別的例外,例如斯皮爾伯格的電影辛德勒名單,通常都是出於其他藝術考量。
⑻ 湟源有什麼好玩的啊!
湟源縣基本概況
湟源縣位於著名的日月山脈東麓,湟水河源頭,總面積1509平方公里,全縣轄9鄉2鎮,147個行政村,7個居民社區,總人口14萬人,有漢、藏、蒙、回等13個民族。
湟源縣是青海省東部農業區與西部牧業區的結合部,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的結合部,藏文化與漢文化的結合部,扼唐蕃古道險塞,據南絲綢之路要沖,是通往青海西部牧區和西藏的重要門戶,素有「海藏咽喉」、「海藏通衢」之稱。距省會西寧48公里,109、315國道、青藏鐵路穿境而過,西湟、湟倒一級公路也相繼建成通車,全縣鄉鄉通公路,交通十分便利。縣內有110千伏變電所2座,35千伏變電所4座,省內最大的湟源和平330千伏2X24萬千伏安變電所即將建成,全縣建成和即將建成的小水電站裝機容量可達20000千瓦。湟源縣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縣,其獨特的冷涼氣候,為發展特色蔬菜和中藏葯材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畜牧業已成為一大支柱產業,通過西繁東育、自繁自育等措施,牛羊養殖已形成規模,2003年被省農行評為全國唯一一家「信貸信用縣」。水利資源豐富,境內有大小河流86條,湟水河平均流量4.99立方米/秒,葯水河平均流量2.58立方米/秒,現已建成和在建的梯級小水電站12 座。旅遊景點星羅棋布,以大黑溝、西石峽、葯水峽、華石山、宗家溝等自然生態旅遊資源和日月山、城隍廟、扎藏寺、唐蕃古道等為主的歷史人文旅遊資源溶匯了瑰麗的宗教文化和雄渾的高原自然風光。生態環境良好,森林覆蓋率達到24.75%,是全國綠化造林百佳縣和全國生態農業試點縣。湟源工業經過多年發展,已初步形成了冶煉、建材、畜產品加工、農副產品加工、小水電等五大行業體系。大華工業園區已確定為市級工業開發園區。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進一步深化對縣情的再認識,提出了「生態立縣、農業穩縣、工業強縣、科技興縣、三產活縣、畜牧富民、城鎮帶動」的發展戰略,力爭經過幾年的努力,把湟源建成集商貿、旅遊、休閑、娛樂、農副產品加工為一體的西寧市衛星城鎮。
經濟現狀湟源是典型農業縣,經過50多年的建設,經濟綜合努力明顯增強。2003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達到4.9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4.21%;工業增加值1.47億元,增長17.8%;地方財政收入3043萬元,增長24.3%;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486.44元,增長18.0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34億元,增長10.03%;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57億元,增長7.53%,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68‰。主要經濟指標均達到兩位數增長。
地理湟源縣位於著名的日月山脈東麓,湟水上游,是青海省東部農業區與西部牧業區的結合部,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的結合部,藏文化和漢文化的結合部,扼唐蕃古道險塞,據南絲綢之路要沖,為通往牧區門戶,向有「海藏咽喉」之稱。湟源縣海撥在2470--4898米之間,垂直高差2640米,縣城所在地海撥2690 米,湟水河自西向東橫貫境內,葯水河由南向北,在縣城東南匯入湟水河,把整個湟源分成三塊。湟源縣除湟水河、葯水河沿岸有兩條比較狹長的河谷地帶外,全縣均為山區地形。
氣候湟源縣深居內陸,屬大陸性氣候,光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氣溫日差大,春季多風,夏季涼爽,冬季乾燥,無霜期短,冰雹、乾旱頻繁。最熱的7月份平均氣溫為 13.9℃,最冷的元月份平均氣溫為-10.5℃,全年平均積溫大於或等於0℃的為2062.6℃,大於或等於5℃的為1878.1℃,大於或等於10℃ 的為1182.1℃,年均氣溫為3℃,氣候冷涼。年平均降水量為408.9毫米,多集中在7、8、9三個月。
——農業湟源縣根據本地地形、土質及氣候特點,因地制宜大搞農田水利建設,堅持走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的路子,農業基礎設施得到加強,農業生產條件明顯改善。全縣建成了以南北兩大灌區為主的國營和民營渠道117條654公里,控制農田灌溉面積15萬畝,全縣累計興修梯田達21萬畝,基本實現了淺山坡地梯田化、農田灌溉水利化、農田林網化、人畜飲水自來水化,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隨著近幾年農業經濟結構的調整,湟源縣的西芹、甘蘭、胡蘿卜、蒜苗、大蔥、筍子等高原冷涼反季節蔬菜,以及大黃、薄荷、黃芪等高原中葯材種植已初顯端倪,為特色種植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人口 湟源縣總人口13.44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76萬人,農村人口10.68萬人,有漢族、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滿族、俄羅斯族等13個民族.
面積湟源縣位於北緯36度20分至36度52分,東徑100度54分至101度25分之間,縣境東與湟中縣為鄰,西與共和縣相接,南與貴德縣毗連,北與海晏縣接壤。東西寬41公里,南北長62公里,總面積為1509平方公里。
行政區劃 湟源縣共有大華、城關2個鎮和日月、和平、城郊、東峽、波航、申中、塔灣、巴燕、寺寨9個鄉,147個行政村,7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工業建國以來,湟源縣積極發展「五小」工業,辦起了農機、塑料、水泥、造紙、皮革、副食品加工等小型工業企業,其中皮革製品、湟源陳醋、塑料製品等產品在 70、80年代馳名省內外,湟源也成為全省工業發展比較領先的縣份之一。近年來,特別是湟源劃歸西寧管轄後,積極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建成了以冶煉、建工建材、生化製品為主的大華工業園區,以資源開發與加工、能源利用轉化為主的冶煉、建工建材、水能開發、農畜產品加工等產業格局已經形成,其中:年產 5000噸的湟源陳醋,年產60000噸的硅鐵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並研製開發了具有較強國際市場競爭力並填補國內空白的乾酪素和氂牛壯骨醬。
畜牧業湟源縣充分利用緊靠牧區的區位優勢和現有草場資源,以「自繁自育」為基礎,以草業建設為支撐,以「西繁東育」為突破口,把畜牧業作為縣域經濟的一大主導產業來培育,截止2002年,年販運羊 萬只、牛萬頭,全縣各類草食畜存欄達到17.19萬頭(只),其中:牛3.1萬頭、羊12.99萬只,生豬存欄5.03萬頭,畜牧業總產值在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達到37.5%。同時,以南山地區32個村為主的小群體、大規模的畜牧業發展格局初步形成,丹噶爾畜產品活畜交易市場一期工程130個高標准棚圈已經建成並開始運行。
旅遊業湟源縣有2000多年的歷史,境內有豐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觀旅遊資源,日月山等旅遊景點享譽國內外。近幾年,湟源縣把旅遊景點的開發建設作為促進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多方融資搞建設,投資741萬元完成了日月山景點一期工程建設,以日月山為龍頭,以城隍廟、北極山及其它自然景觀為依託的旅遊網路已初步形成。
商業貿易改革開發放以來,湟源縣利用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廣大農牧民,特別是城鎮居民具有經商傳統的優勢,加快商業貿易和服務業的發展,逐步成為農村牧區的商品「集散地」和「中轉站」,在商品流通領域形成了多種經濟成份並存,多種經營方式相互竟爭的流通體系,城鄉購銷活躍,已建成綜合市場和蔬菜、畜產品交易、商品批零等市場多處。2002年,全縣個體工商戶達到4010戶,從業人員5483人。
科教文衛全縣現有普通中學11所,小學175所,教職工1526名,在校學生22615名,小學生入學率100%,初等教育16、18周歲完成率分別為99.9% 和90%,有中等職業技術學校1所,農業職業學校1所,文體主要設施有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檔案館、科技中心、新華書店、體育場、職工俱樂部、電影院等;全縣有電視台1座,鄉村地面工程接收站88座,廣播站1個,有線電視用戶達6100餘戶,占城鎮用戶的95.2%以上;農村閉路電視56個,開路電視村20個,城鄉電視普及率達98.7%,全縣有科技協會13個,研究會4個,有綜合醫院1所,中醫院1所,鄉鎮衛生院11所;2002年人口出生率為 11.31‰,自然增長率為7.21‰。
交通、電力、通訊湟源縣地理集團重要,交通便利,蘭青鐵路西至柴達木盆地的格爾木市,直連全國各地,109、315國道穿境而過,素有「海藏咽喉」之稱,有客貨鐵路運輸站 6處,全縣鄉鄉通公路有110千伏變電所2座,35千伏變電所2座,全縣程式控制電話、行動電話全部開通。
⑼ 鄭州的獨立電影劇院有哪些
一般帶「奧斯卡」字樣的都和河南省電影公司有合作關系,
或者就是河南省電影公司與商家分賬經營、聯合興建的五星級影院影城.
河南省電影公司適時推出「東驅西進、三點一線」的電影市場擴張計劃:即先在鄭州、西安、上海等中心城市建設多座現代化影城,打響「河南奧斯卡」品牌,然後向四周輻射,逐步佔領和擴大沿線大中城市的電影市場。目前,河南省電影公司與商家分賬經營、聯合興建的五星級影院影城有:鄭州奧斯卡大上海國際影城、寶龍影城、西安奧斯卡金花影城、長安國際影城、新天地國際影城、烏魯木齊奧斯卡友好國際影城等,這些影城已經或即將開業。2007至2008年,河南省電影公司在上海、廣州、北京等城市興建的五星級影城也將陸續建成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