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哪些電影用到較多的運動鏡頭

哪些電影用到較多的運動鏡頭

發布時間:2022-04-03 15:44:14

哪些電影裡面有「合理越軸」的鏡頭

《蝙蝠俠:黑暗騎士(2008)》,《生來才遇到》,《今生之夢今何在》。「越軸」是拍攝中的大忌,在現實中,一旦拍攝中不小心產生了「越軸」鏡頭,後期編輯中都要想辦法去彌補。

但也有在拍攝中故意使用越軸鏡頭,來產生一些特殊效果的。合理「越軸」,是為了建立新的軸線,獲得豐富多變的屏幕樣式和實現對畫面再造空間的處理與表現。

利用主體的運動越軸。在兩個相反方向運動的鏡頭之間,插入一個主體運動路線改變的鏡頭。如:在表現兩人對話而跳軸的兩個鏡頭中間,插入其中一人向對方走去或走到對方另一側的一個畫面,即可使鏡頭順暢轉換。

如果在第一個鏡頭中確立了軸線,然後在不越軸的情況下把攝影機沿弧線移動到最末端,你會創建一個在剪輯過程中可以用到得中性鏡頭。由於這個180°的極端位置讓攝影機「騎牆」。

隨後就可以自由地跳到另一邊,並從那邊進行拍攝。在中性鏡頭之後確立的新軸線讓觀眾可以重置他們對電影空間的認知。

(1)哪些電影用到較多的運動鏡頭擴展閱讀:

合理越軸的方法:

1、空鏡頭越軸

在越軸前一個鏡頭中,插入一個空鏡頭。因為空鏡頭一般來說,具有渲染和停頓作用,另外,空鏡當中沒有人物關系,也就沒有視線方向,因此也就沒有了軸線中的視線因素,所以,空鏡頭越軸是常用方式。

但是,要求該空鏡頭是本敘事空間的空鏡頭。也就是說這種使用是提前設計好的。

此刻空鏡頭的主要作用:緩沖了視線關系、轉換人物空間、調整敘述段落、調整鏡頭節奏和結構。

用空鏡越軸的好處:有自由度,可以寫意,可以用細節幫助敘事(《殺手裡昂》開場)

2、利用騎軸的方式越軸

就是在前後鏡頭中間,插入一個軸線上的鏡頭,然後進行越軸。插入的鏡頭一般來說是一個中性鏡頭,也就是說是視線局中,視線正對攝影機的鏡頭。因此,也稱為視線引導鏡頭。利用騎軸的方式進行越軸要注意的三個因素。A人物的對話內容(也就是台詞)b人物的表情細節 c人物的動作行為

用騎軸鏡頭越軸的好處:中性鏡頭可以給人以主觀鏡頭、主觀視點的感覺使越軸看起來更流暢。

3、利用暗示反應越軸

就是在前後鏡頭中間,插入一個當事人或者是第三者的暗示,進行越軸。這種暗示可以是聲音,也可是形體動作,來建立新的敘事段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越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越軸鏡頭

㈡ 在電影<拯救大兵瑞恩>中的"海灘戰爭''場面用的最多的運動鏡頭是運動鏡頭中的哪類鏡頭

士兵主觀視角、手提攝影機、戰地記錄片風格。色調飽和度降低,畫面加顆粒,攝影機不使用遮光罩,模仿二戰戰地攝影機得成像風格。

戰斗場面當然是要營造緊張真實的氣氛了。

至於文戲,當然是要揭示人物性格特點。

簡單的講是這些,更多的自己去發掘吧。

您不會還沒看過這個片子吧?呵呵

㈢ 一部影視作品固定鏡頭多還是運動鏡頭多

每一部影視作品的運動鏡頭要比固定的鏡頭要多得多了。然而固定的鏡頭也會相串聯,變成運動的鏡頭,這樣才會使影視作品顯得更有精彩之處。


影視作品是一種通過攝影機拍攝記錄在膠片上,通過播放器放映出來一種已完成藝術作品的統稱。影視作品也是一種藝術作品,它由攝影藝術以及聲音結合,融合了視覺與聽覺藝術。


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統稱為影視作品。它是指攝制在一定物質上,由一系列有伴音或者無伴音的畫面組成,並且藉助適當裝置放映、播放的作品。影視作品不是電影劇本或腳本,而是指拍攝完成的影片。



鏡頭在影視中有兩指,一指電影攝影機、放映機用以生成影像的光學部件,二指從開機到關機所拍攝下來的一段連續的畫面,或兩個剪接點之間的片段,也叫一個鏡頭。


一指和二指,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為了區別兩者的不同,常把一指稱光學鏡頭,把二指稱鏡頭畫面。根據鏡頭的產地分類主要是日系鏡頭和德系鏡頭。日系鏡頭主要是色彩的還原性比較好,德系鏡頭的層次感比較強。市場上中國的鏡頭也逐漸佔領一定的市場,主要是價格比較低廉。

㈣ 在電影中運動鏡頭有哪些種類,怎麼運用

電影就是可攜帶式運動的文學。如果不讓鏡頭動起來,你憑什麼讓觀眾不去買小說或看舞台劇,而掏錢去一個保持呆板姿勢近2小時,還帶廣告的電影院呢?「不懂得電影鏡頭的運動,可以說你就不會看電影,不會寫劇本,不會做電影,不懂電影。」——周傳基一般的電視劇製作上,就不會花很多精力去設計一些運動畫面,往往只是通過反復地切鏡頭和重復著使用一些簡單動作以避免視覺的單調。而常見的美國大片中,非常簡單的一個動作往往使用大幅度的攝影機的運動去表現其動感,如影片《無間道風雲》中,僅僅是馬特達蒙上台階的一個鏡頭,要通過升降機的運動去拍攝,動感十足。(影片《無間道風雲08:20)沒有運動的電影是難以想像的,若想要對運動畫面作更深入的分析,則要從場面調度的各個因素來進行更詳細地剖析(景別,景深,角度,構圖,布景,光線,走位等等)當然還有一點極其重要的就是鏡頭對影片含義的表達。運動是電影的基本特徵之一,也是電影能夠區別於其他藝術形式的重要因素。運動鏡頭主要是指鏡頭自身的運動,就是用運動攝影的方法拍攝的鏡頭。在影視作品中,處於靜止狀態的畫面鏡頭是不多見的。大量的是運動的鏡頭。1.推鏡頭——被攝對象位置不變的情況下,攝影機向前緩緩移動或急速推進的鏡頭。用推鏡頭,使銀幕的取景范圍由大到小,畫面里的次要部分逐漸被推移畫面之外,主體部分或局部細節逐漸放大,占滿銀幕。在景別上也由遠景變為全、中、近景甚或特寫。此種鏡頭的主要作用是突出主體,使觀眾的視覺注意力相對集中,視覺感受得到加強,造成一種審視的狀態。它符合人們在實際生活中由遠而近、從整體到局部、由全貌到細節的觀察事物的視覺心理。2.拉鏡頭——與推鏡頭的運動方向相反,攝影由近而遠向後移動離開被攝對象;取景范圍由小變大,被攝對象由大變小,與觀眾距離也逐步加大。畫面的形象由少變多,由局部變化為整體。在景別上,由特寫或近、中景拉成全景、遠景。拉鏡頭的主要作用是交代人物所處的環境。3.搖鏡頭——攝影機不作移動,藉助於活動底盤使攝影鏡頭上下、左右、甚至周圍的旋轉拍攝,有如人的目光順著一定的方向對被攝對象巡視。搖鏡頭能代表人物的眼睛,看待周圍的一切。它在描述空間、介紹環境方面有獨到的功用。左右搖常用來介紹大場面,上下直搖又常用來展示高大物體的雄偉、險峻。搖鏡頭在逐一展示、逐漸擴展景物時,還使觀眾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4.移鏡頭——攝影機沿著水平方向作左右橫移拍攝的鏡頭。移鏡頭是機器自行移動,不必跟隨被攝對象。它類似生活中的人們邊看邊走的狀態。移鏡頭同搖鏡頭一樣能擴大銀幕二維空間映像能力,但因機器不是固定不變,所以比搖鏡頭有更大的自由,它能打破畫面的局限,擴大空間視野,表現廣闊的生活場景。5.跟鏡頭——攝影機跟隨被攝對象保持等距離運動的移動鏡頭。跟鏡頭始終跟隨運動著的主體,有特別強的穿越空間的感覺,適宜於連續表現人物的動作、表情或細部的變化。

㈤ 在電影<拯救大兵瑞恩>中的"海灘戰爭''場面用的最多的是運動鏡頭是

50多年前的驚天動地
影片重現了50多年前驚天動地的諾曼底登陸戰的恢宏場面,讓人驚駭的目睹了戰爭的激烈和殘酷。壯觀宏大的戰爭場面,血肉橫飛的諾曼底戰役,整個奧馬哈海灘被戰士的鮮血染紅了。影片用紀錄片的手法表現了腥風血雨的戰場,震撼人心。導演著重刻畫了戰爭中人的關系和人性的表現。評論普遍認為此片是有史以來最好的戰爭片。
逼真與寫實
影片在戰爭場面的表現非常逼真,幾乎是真實再現了當時的戰場血腥景象。許多二戰老兵對影片給予了極高評價,稱它是"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尤其是片中全長26分鍾的重現奧馬哈灘頭登陸的壯觀場面。另一方面,影片探討了戰爭中人道主義的一個難題,用8個人的生命去拯救一個士兵的人道主義精神究竟是否應該?從這一點一下提高了影片單純作為紀實性電影的品格,從而更深層的挖掘了戰爭中的正義和人道精神。
總結
本片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逼真的戰爭片之一,美國電影協會將其定為「極度渲染戰爭暴力」片。不過,許多二戰老兵對影片給予了極高評價,稱它是「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尤其是片中全長26分鍾的重現諾曼底登陸的壯觀場面。

㈥ 電影長鏡頭運用較多的例子

推薦你看《俄羅斯方舟》,整部影片就一個鏡頭,這個就是最純粹的長鏡頭。
研究長鏡頭的人肯定會看這部。

完成一部電影至少要用多少個鏡頭?
俄國大導演蘇古洛夫告訴你,一個就成。全片96分鍾,這個牛人就只用一個鏡頭就拍成了,並且不是安迪沃霍爾的《帝國大廈》之類拿攝影機對著拍攝物就算完事的那類玩實驗的片子,也不是固定機位場景單一之類的片子。
整部電影是在聖彼德堡的隱士盧(Hermiage)故宮博物館里拍攝,攝影機穿梭全館三十三個展廳,走了一共兩公里多的路,動用了二千名演員出演。
過去用膠片拍攝,完成一部90分鍾的電影最少要用九個鏡頭,現在是數碼時代,從頭至尾,只要導演的場面調度與協調管理演職員的能力夠強,就有實現的可能。
整部影片,導演狂人肩扛數碼攝像機,「追隨著」一位「神秘」的敘述者,在隱士盧博物館穿梭。沒有了「生澀」的推拉搖移,也用不著後期的剪輯,只有如行雲流水般的「穿梭」、「行進」,在不同的時空。
整部影片看下來,給我的總體感覺就彷彿是,蘇古洛夫借用肩上的攝影機在與「時空」調情,曖昧而意無窮;又彷彿是,蘇古洛夫抱著攝影機在翩翩起舞,優雅而迷人,在古典音樂中,在人類無比豐富的藝術品當中,在浩浩盪盪的歷史事件當中,迷失。沉沒。

㈦ 我想拍攝一個微電影 涉及很多風景 雪山草原之類的 請問用哪款鏡頭比較適合 運動鏡頭多

不知道樓主拍攝的是什麼題材的視頻,不過小白和小小白IS的焦段並不是特備適合拍攝大場面的視頻,如果確定在這兩支鏡頭裡面選擇的話,因為雪山草原這樣的風景對於光圈的要求並不是特別高,所以佳能EF 70-200mm f/2.8L USM的光圈優勢並不實用,具有防抖功能的佳能EF 70-200mm f/4L IS USM應該是樓主更好的一個選擇,另外推薦的話,建議樓主可以考慮一下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畫質表現還有鏡頭焦段以及性價比都很不錯。
記得採納啊

㈧ 常見運動鏡頭有哪些

運動鏡頭主要是指鏡頭自身的運動,就是用運動攝影的方法拍攝的鏡頭。在影視作品中,處於靜止狀態的畫面鏡頭是不多見的。大量的是運動的鏡頭。1.推鏡頭——被攝對象位置不變的情況下,攝影機向前緩緩移動或急速推進的鏡頭。用推鏡頭,使銀幕的取景范圍由大到小,畫面里的次要部分逐漸被推移畫面之外,主體部分或局部細節逐漸放大,占滿銀幕。在景別上也由遠景變為全、中、近景甚或特寫。此種鏡頭的主要作用是突出主體,使觀眾的視覺注意力相對集中,視覺感受得到加強,造成一種審視的狀態。它符合人們在實際生活中由遠而近、從整體到局部、由全貌到細節的觀察事物的視覺心理。2.拉鏡頭:與推鏡頭的運動方向相反,攝影由近而遠向後移動離開被攝對象;取景范圍由小變大,被攝對象由大變小,與觀眾距離也逐步加大。畫面的形象由少變多,由局部變化為整體。在景別上,由特寫或近、中景拉成全景、遠景。拉鏡頭的主要作用是交代人物所處的環境。3.搖鏡頭——攝影機不作移動,藉助於活動底盤使攝影鏡頭上下、左右、甚至周圍的旋轉拍攝,有如人的目光順著一定的方向對被攝對象巡視。搖鏡頭能代表人物的眼睛,看待周圍的一切。它在描述空間、介紹環境方面有獨到的功用。左右搖常用來介紹大場面,上下直搖又常用來展示高大物體的雄偉、險峻。搖鏡頭在逐一展示、逐漸擴展景物時,還使觀眾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4.移鏡頭——攝影機沿著水平方向作左右橫移拍攝的鏡頭。移鏡頭是機器自行移動,不必跟隨被攝對象。它類似生活中的人們邊看邊走的狀態。移鏡頭同搖鏡頭一樣能擴大銀幕二維空間映像能力,但因機器不是固定不變,所以比搖鏡頭有更大的自由,它能打破畫面的局限,擴大空間視野,表現廣闊的生活場景。5.跟鏡頭——攝影機跟隨被攝對象保持等距離運動的移動鏡頭。跟鏡頭始終跟隨運動著的主體,有特別強的穿越空間的感覺,適宜於連續表現人物的動作、表情或細部的變化。

閱讀全文

與哪些電影用到較多的運動鏡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mp4電影如何切換國粵語 瀏覽:131
手機上的電影怎麼在電腦上播不出來了 瀏覽:211
摔跤吧老爸電影影評怎麼寫300 瀏覽:510
毒戰黑警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755
超好看的喜劇愛情電影 瀏覽:349
教父免費完整版電影在線觀看影片 瀏覽:815
如何向同事要電影票的錢 瀏覽:607
會飛僵屍電影名字叫什麼 瀏覽:118
有哪些能看台灣電影網站大全 瀏覽:358
好看電影2021中國 瀏覽:340
好看的印度真槍實彈電影 瀏覽:885
人類住在怪獸是什麼電影 瀏覽:862
我將如何生存電影 瀏覽:718
哪些電影算好萊塢電影 瀏覽:225
韓國色情禁電影有哪些 瀏覽:102
好看的日本電影災難片 瀏覽:132
電影院imax放映機價格多少 瀏覽:943
推薦關於蛇的好看的電影 瀏覽:74
魔俠傳唐吉訶德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187
怎麼看韓國高清電影 瀏覽: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