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景別的9種分類是什麼
電視攝像畫面景別的分類及各自的作用?
景別是影視作品的重要手段,我國影視畫面的景別大致劃分以下五種:
⑴遠景畫面
遠景具有廣闊的視野,常用來展示事件發生的時間、環境 、規模和氣氛。比如表現開闊的自然風景、群眾場面、戰爭場面等等。遠景畫面重在渲染氣氛,抒發情感。在繪畫藝術中講究「遠取其勢,近取其神」,這一點和繪畫是相通的。遠景畫面的處理,一般重在「取勢」,不細琢細節。在遠景畫面中,不注重人物的細微動作,有時人物處於點狀,故不能用於直接刻畫人物。但卻可以表現人物的情緒,因為影視畫面是通過畫面組接表情達意的,通過承上啟下的組接可以含蓄地表達人物的內心情緒。如影片《一個人的遭遇》當主人公索克洛夫從集中營中逃出後,拚命奔跑,最後躺在麥田地里,這時出現一個近拉遠的鏡頭畫面,含蓄地表現了主人公獲得自由的內心喜悅。
遠景除了表現規模、氣氛、氣勢之外,還可以表現一定的意境。遠景畫面,包容的景物多,時間要長些。一般不少於10秒。
由於電視畫面畫幅較小,有人主張不用或少用遠景。少用是對的,但不能不用。
⑵全景畫面
全景用來表現場景的全貌或人物的全身動作,在電視劇中用於表現人物之間、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全景畫面,主要表現人物全身,活動范圍較大,體型、衣著打扮、身份交代的比較清楚,環境、道具看的明白,通常在拍內景時,作為攝像的總角度的景別。在電視劇、電視專題、電視新聞中全景鏡頭不可缺少,大多數節目的開端、結尾部分都用全景或遠景。遠景、全景又稱交代鏡頭。
⑶中景畫面
畫框下邊卡在膝蓋左右部位或場景局部的畫面成為中景畫面。
但一般不正好卡在膝蓋部位,因為卡在關節部位是攝像構圖中所忌諱的。比如脖子、腰關節、腿關節、腳關節等。中景和全景相比,包容景物的范圍有所縮小,環境處於次要地位,重點在於表現人物的上身動作。中景畫面為敘事性的景別。因此中景在影視作品中占的比重較大。處理中景畫面要注意避免直線條式的死板構圖、拍攝角度、演員調度,姿勢要講究,避免構圖單一死板。人物中景要注意掌握分寸,不能卡在腿關節部位,但沒有死框框,可根據內容、構圖靈活掌握。
⑷近景畫面
拍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體的局部成為近景。近景的屏幕形象是近距離觀察人物的體現,所以近景能清楚地看清人物細微動作。也是人物之間進行感情交流的景別。近景著重表現人物的面部表情,傳達人物的內心世界。是刻畫人物性格最有力的景別。電視節目中節目主持人與觀眾進行
2. 在這一組6個鏡頭里,應該分別用什麼景別的鏡頭表現
景別:
1,全景,介紹人物身份和環境
2,中景,主體背影.
3,全景,人物2形象介紹,衣著身高樣貌等.
4,近景,主體情緒鏡頭
5,特寫,手動作特寫
6,中景,2人中景,表現2人關系
鏡頭3是主觀鏡頭.假定鏡頭3是主體看到的,此時的鏡頭表現的是主體看到的事物為主觀鏡頭.如鏡頭3是一個獨立場景,則對觀眾而言此時也是主觀鏡頭,以攝象機為眼光看到的事物.
什麼montage手法?
額...
用快切的手法把幾組短鏡頭剪輯組合在一起.
將不同地方的人景物事前後排序,讓觀眾以為彼此有關聯.
意思?
...從鏡頭看來.
故事大概:
假設主人是男.
男主人在家有點緊張又有點焦急的等待,(鏡頭1可以加個特寫)
門鈴響後主人等的人來了,20年前的初戀.
20年後2人終於再次相遇了..OVER...
額........
3. 攝像鏡頭一般分為哪六種景別
攝影鏡頭中的五種景別特點:
1、特寫(指人體肩部以上)攝影攝像中視距最近的鏡頭,因其取景范圍小,畫面內容單一,可使表現對象從周圍環境中突現出來,造成清晰的視覺形象,得到強調的效果。特寫鏡頭能表現人物細微的情緒變化,揭示人物。
2、近景(指人體胸部以上)視距比特寫稍遠。畫面視覺范圍較小,觀察距離相對更近,人物和景物的尺寸足夠大,細節比較清晰,有利於表現人物面部或其他部位的表情神態,細微動作以及景物的局部狀態。
3、中景(指人體膝部以上)在包含對話、動作和情緒交流的場景中,利用中景景別可以最有利最兼顧地表現人物之間、人物與周圍環境之間的關系。中景的特點決定了它可以更好地表現人物的身份、動作以及動作的目的。
4、全景(人體的全部和周圍背景)全景畫面,主要表現人物全身,活動范圍較大,具有較為廣闊的空間,可以充分展示人物的整個動作和人物的相互關系。
5、遠景(被攝體所處環境)從較遠的距離觀看景物和人物,視野寬廣,能包容廣大的空間,人物較小,背景佔主要地位,畫面給人以整體感,細部卻不甚清晰。
4. 鏡頭中景別的分類有哪些
景別大致可以劃分為以下五種:遠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寫。
遠景:在遠景中,人物在畫幅中的大小通常不超過畫幅高度的一半,用來表現開闊的場面或廣闊的空間,因此這樣的畫面在視覺感受上更加遼闊深遠,節奏上也比較舒緩,用來表現開闊的場景或遠處的人物。
全景:是表現景物全貌或者人物全身形貌的畫面。它既可以表現單人全貌,也可以同時表現多人。從表現人物情況來說,全景又可以稱作「全身鏡頭」,在畫面中,人物的比例關系大致與畫幅高度相同。
近景:是表現人物胸部以上或者景物局部面貌的畫面。在表現人物的時候,近景畫面中人物占據一半以上的畫幅,這時,人物的頭部尤其是眼睛將成為觀眾注意的重點。
特寫:是表現人物身體某個局部細節或者某被攝景物局部細節部分的畫面。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的話,就是「表現細節」。
景別變化:
1、景別的變化帶來的是視點的變化,它能通過攝像造型達到滿足觀眾從不同視距、不同視角全面觀看被攝體的心理要求。
2、景別的變化是實現造型意圖、形成節奏變化的因素之一。
在電視畫面的造型表現和畫面鏡頭中,不同景別體現出不同的造型意圖,不同景別之間的組接則形成了視覺節奏的變化。觀眾不僅在畫面時空和視距的變化中感受到了攝像者的畫面思維,而且也以景別跳度、視點跳度的大小、緩急中具體地感受到整個電視片或電視節目的節奏變化。
3、景別的變化使畫面具有更加明確的指向性
不同景別的畫麵包括不同的表現時空和內容,實際上是攝制人員在不斷地規范和限制著被攝主體的被認識范圍,決定了觀眾視覺接受畫面信息的取捨藏露,由此引導觀眾去注意和觀看被攝主體的不同方面,使畫面對事物的表現和敘述有了層次、重點和順序。
5. 電影拍攝中的「景別」都有什麼各自的作用是什麼
景別就是自然背景,營造真實感。
6. 鏡頭的景別有哪些它們各自的表意特點是什麼
1 景別的劃分大致有兩種方法:第一,根據被攝取主體(景物)在畫幅中所佔的畫幅面積比例大小為標准,第二種劃分方法,是以人物為參照系。即以人物在畫面中占據比例的大小來劃分景別。
攝影的景別來分可分成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這是根據攝影機與被攝對象的距離或是攝成的畫面的范圍大小來區分的.
(1)遠景是指拍攝遠距離景物和人物的一種廣闊的畫面.
(2) 全景是攝取較完整的人和場景的全部.
(3)中景一般指攝取人的大半身顯得空間較大而又能展示人物間的相互關系在影視中運用較多.
(4) 近景相對來說視距比中景更近一些了.一般指攝取人物的上半身或景物的局部范圍比較強調人物的面部表情、手勢和上半身形體動作對塑造人物起到重要作用.
(5)特寫是指拍攝人的頭部、面部、人體的局部、物景的某一部的鏡頭.這是影視中強調某一局部和細節的一種獨特而有效的攝影手段.
人像攝影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和景別去拍攝,景別在人像攝影中的使用也是很常見的,不同的景別很拍攝出不同的效果
(1) 遠景景別一般不被用於拍攝寫真人像,主要原因是遠景畫面中環境成分的復雜。
(2) 用全景拍攝人物的過程是最困難的。要給人物的上部和下部留出足夠的空間,建議使用長焦鏡頭,拍攝時應該盡量摒棄多餘的因素,使主體突出,而又能與環境和諧並存。另外,這個景別拍攝畫面的空間分配也相當重要。
(3) 中景是一個只包容物體局部范圍的畫面。就人像攝影來說,通常是指膝蓋以上的部分。這樣就是以被攝體為主,對環境的刻畫就相對減少了。
(4) 近景相對於中景的畫面范圍更小,在拍攝人像時,通常是表現胸部以上的部分。近景的視覺特點主要是拍攝出圖片的場景范圍跟拍攝者面對被攝物體時看到的范圍相當。
(5) 特寫這種景別在影視攝影中經常見到,一般以人物肩部以上的相貌為准。實際上,在比較近的距離上所看到的景物范圍就屬於特寫。特寫的最大特點就是能夠非常清晰地反映事物,但同時在燈光、布局、影調、色彩上會要求比較嚴格。在拍攝特寫時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要超過鏡頭焦距的允許范圍,如果那樣就會導致圖片模糊,降低畫面質量。
7. 電影中的鏡頭有哪幾種分別是怎樣解釋的
1、推鏡頭(推):
兩種情況:
A、攝影機沿光軸方向向前移動;
B、採取變焦距鏡頭,從短焦距調至長焦距。
兩種方法的區別:
①、變焦距鏡頭往往帶有強調的成分。
②、變焦距鏡頭的主要特徵是主觀性,攝影機前行的主要特徵則是客觀性。
推鏡頭的作用:
①、把觀眾帶入故事環境;(攝影機前行)
②、把被攝主體(人或者物)從眾多的被攝對象中突出出來;
③、突出人物身體某一部分的表演的表現力,如臉、手、眼睛等。
④、強調、誇張某一被攝物體的局部。(變焦距鏡頭)
⑤、代表劇中人物的主觀視線。(變焦距鏡頭)
⑥、表現人物的內心感受。(變焦距鏡頭)《法國中尉的女人、海邊相遇》。
2、拉鏡頭(拉):
兩種情況:
A、
攝影機沿光軸方向向後移動;
B、
採取變焦距鏡頭,從長焦距調至短焦距。
兩種方法的區別:
①、變焦距鏡頭往往帶有強調的成分。
②、
變焦距鏡頭的主要特徵是主觀性,攝影機後退的主要特徵則是客觀性。
拉鏡頭的作用:
①、表現被攝主體與它所處環境的關系;
②、結束一個段落或者為全片結尾。
3、搖鏡頭(搖):
在拍攝一個鏡頭時,攝影機的機位不動,只有機身作上下、左右的旋轉等運動。
搖鏡頭的作用主要是:
①、介紹環境。
②、從一個被攝主體轉向另一個被攝主體。
③、表現人物的運動。
④、代表劇中人物的主觀視線。
⑤、表現劇中人物的內心感受。
4、移動鏡頭(移):
攝影機沿水平方向作各方面的移動。(「升」、「降」是垂直方向)。
兩種情況:
A、人不動,攝影機動;
B、人和攝影機都動。(接近「跟」,但是,速度不一樣)。
5、跟鏡頭(跟):
攝影機跟隨被攝主體一起運動。
「跟」與「移」的區別:
①、攝影機的運動速度與被攝主體的運動速度一致;
②、被攝主體在畫面構圖中的位置基本不變;
③、畫面構圖的景別不變。
6、靜止鏡頭
要樹立大的運動觀念。在這種觀念下,「靜止鏡頭」也是一種電影運動的一種。
如《鳥人》的靜止鏡頭。
如《悲情城市》的靜止景深鏡頭。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在一部影片的實際拍攝中,推、拉、搖、移、跟和靜止,往往是綜合運用的。不應該把它們嚴格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