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電影活著涉及哪些民俗文化

電影活著涉及哪些民俗文化

發布時間:2022-04-03 06:48:46

『壹』 電影中的敘事意象包括民俗文化意象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29

『貳』 活著主要運用到了哪些中國傳統文化元素

佳發布時間:2007-8-21 224039有哪些東西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分類設計專欄我們生活在這里,吃的穿的住的用的還都是以中國味的東西為主,中國味已經在我們的骨髓里了,我們設計的東西本身就帶有中國味,不信你讓老外看一看,除非你純抄別人的!

當然也不應該只拿一些具體的東西做表面文章的。不過這是一種不自覺的東西,我們要把他自覺地挖掘出來,加工升華。將之形成特定的藝術心理定勢。

日本的設計師作品一看就看得出來,也不全是用了一些具體的象徵符號,關鍵是蘊含了傳統的精神。我覺得現在我們缺乏在這方面的思考,關於講傳統文化的神韻灌注於時代精神之中。

簡言之,傳統與現代結合得不好。

我覺得設計師要提升自身各方面的修養,尤其是中國古典文學,哲學,藝術思想。我們守著金山還在四處找錢花,豈不可笑。

我想以下所羅例的傳統元素對大家的設計可能有所啟發喲:

001中國書法

002篆刻印章

003中國結

004秦磚漢瓦

005兵馬俑

006京戲臉譜、皮影、武術

007桃花扇

008景泰藍

009玉雕

010中國漆器

011紅燈籠(宮燈、紗燈)、

012木版水印、鍾鼎文、漢代竹簡、甲骨文、鍾鼎文、漢代竹簡、漢代竹簡上的隸書013茶、中葯

014文房四寶(硯台、毛筆、宣紙、墨)、四大發明

015豎排線裝書、剪紙、風箏

016佛、道、儒、法寶、陰陽、禪宗、觀音手、孝服、紙錢

017樂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

018龍鳳紋樣(饕餮紋、如意紋、雷紋、回紋、巴紋)、祥雲圖案、中國織綉(刺綉等)、鳳眼、

019彩陶、紫砂壺、臘染、中國瓷器

020古代兵器(盔甲、劍等)、青銅器(鼎)

021國畫、敦煌壁畫、山清水秀、寫意畫、太極圖

022石獅

023飛天、太級

024對聯、門神、年畫、鞭炮、謎語、餃子、舞獅、中秋月餅

025鳥籠、盆景、五針松、毛竹、牡丹、梅花、蓮花

026大熊貓、鯉魚

027芭蕉扇

028風箱

029黑頭發黃皮膚、丹鳳眼

030紅旗、天安門、五角星、紅領巾、紅太陽、長江、黃河

031唐裝、綉花鞋、老虎頭鞋、旗袍、肚兜、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後的鳳冠

032泥人麵塑、鋤頭

033清朝大辮子、銅鏡、大花轎、水煙袋、鼻煙壺

034華表、牌坊、長城

035園林、寺院、古鍾、古塔、廟宇、亭、井、黃土、民宅

036筷子

037數字8,4

038唐詩、宋詞、三十六計、孫子兵法、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詩經039漢字

040金元寶、如意

041燭台、羅盤、八卦、司南

042棋子與棋盤、象棋、圍棋

042黃包車、鼻煙壺、鳥籠、長命鎖、糖葫蘆

043玉佩、鷲、千層底、刺綉、絲綢、檐

044餅、油條、豆漿、小籠、茶、中葯

045毛澤東、人民幣、古錢

中國傳統民間藝術形成的寶貴文化和獨特風格對當今包裝設計有著的重大影響,民間藝術是流傳於歷代民間,為勞動人民的生活而服務的,為勞動人民所喜聞樂見的藝術風格,反映在包裝設計中有著豐富的內涵。

1、對剪紙藝術、皮影藝術、年畫藝術在包裝裝潢設計中的運用

眾所周知,剪紙藝術、皮影藝術,年畫藝術都是一種二維的平面表達藝術形式,應用范圍極為廣泛,應用方式也極為靈活,是生命力較強的藝術形式。例如遍布中國南北方的剪紙藝術,通過一把剪刀、一張紙就可以表達生活中的各種喜怒哀樂,在簡潔明了的構圖和造型中體會到創作者的思想感情。皮影藝術是我國特有的民間表演藝術,與剪紙藝術不同的是通過線的牽動,可以產生強烈的表演效果。年畫藝術在我國流傳極廣,代表地區有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等是人們歌頌英雄、祈求平安的載體。廣大勞動人們的生活就是這些藝術形式成長的肥沃土壤,來自於生活,所以就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通過提煉這種傳統民間藝術風格的元素,合理地運用到形式美的法則中,具體表現為在合乎主題的基礎上達到深化和突顯的作用,商品在流通過程中,包裝成了一種文化的有效傳播載體。越來越多的包裝設計師已經認識到民間藝術的重要性,它是一種能夠深入表現內容,能夠引起共鳴的藝術形式。

2、泥塑藝術、陶瓷藝術在包裝容器設計中的運用

民間的泥塑藝術從前多為小孩的玩具,造型質朴,顏色原始粗獷,但是又不失艷麗的藝術特徵,能夠充分體現表達對象的特徵,誇張中充滿了童趣,而陶瓷藝術是我國的藝術國粹,無論是青瓷還是白瓷都體現了中國古老精湛的制瓷技術。表現在現代包裝設計中不但是將泥塑和陶瓷器皿上的花紋巧妙地運用到外包裝上,還運用到容器的設計中包裝上,使這種「回歸情結」得以彰顯、得以貫徹。這種回歸情結是對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風格的呼喚,不只是針對了解本土文化的人群,同時也是面對外來文化沖擊的應對。應當清楚地認識到這種回歸不是對「傳統」的摹仿和復制,而是運用傳統的形式符號用新材料、新技術、以新的方式表達包裝設計風格。

在包裝設計中傳統民間風格的具體表現是對傳統文化元素的有效利用,並且加以適應市場需要和時代要求的改革。更多的是在宏觀的觀察下,對民間的藝術元素進行微觀細致地採納和吸取,將抽象變為具象,將無機變為有機。

3、包裝設計引用傳統文化元素是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化意義

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雖然每一個國家所處的地理環境、氣候、文化傳統、風俗習慣、社會經濟都不盡相同,從而出現了不同國家的民族風格,而正是因為這些區別才構成斑斕的世界大家庭,是區分的標識,也是深刻的文化烙印。

在當今的社會經濟浪潮中,商品流通速度迅速,淘汰速度也極快,產品要想在市場營銷中取得成功,單純依靠產品自身的優異性是不夠的,在包裝設計中巧妙地運用傳統民間藝術作為商品包裝的設計元素,結合現代科學技術,融入現代設計的表現形式,使傳統民間藝術的使用價值得到一個新的升華,使商品包裝有較強的時代感和民族感,盡顯商品品牌的個性特徵,對商品的流通、銷售具有積極推動作用。

包裝設計具有自身所特有的藝術形式,通過視覺傳達要素向消費者傳遞產品的信息,這信息體現了產品的基本情況和使用特點,除此之外,還要體現設計者的思想以及所表達的設計文化與設計風格,要在外形與內涵上有高度統一表現。而民間藝術為廣大設計者提供這樣的廣闊舞台,很多優秀的包裝設計作品歷經多年仍然被人們所牢記,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設計者抓住了消費者的內心深處的情感需求。所以對於包裝設計的意境詮釋是設計者自身情感的提煉,對藝術形象地再創造。

在分析傳統民間藝術在包裝設計中的運用,帶給了我們很多啟示,不但是對設計者本身藝術修養的要求,也要求設計者關心消費者、關心社會、關心國際設計潮流發展的趨勢的演變,這樣才能夠設計出具有一定創意和影響力的作品,才能將我國傳統民間藝術視覺化、普及化,進而起到同化的效果,達到強有力的訴求效果和促銷效果。合理地運用傳統民間藝術是一種創意渠道,但並不是唯一的,包裝設計本身就是要求設計者將圖形、文字、色彩、編排綜合地運用在包裝畫面上,使其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和展示功能,並能使人睹物思情。因此不論是何種形式的創作或設計的渠道,都要與本民族的文化藝術結合;與人的情感心靈結合,與市場銷售溝通,與消費文化相通。

繼續閱讀

『叄』 結合電影《塞外有家》談談民俗文化

(1)聯系工作實際
選題要結合我國行政管理實踐(特別是自身工作實際),提倡選擇應用性較強的課題,特別鼓勵結合當前社會實踐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進行研究。建議立足於本地甚至是本單位的工作進行選題。選題時可以考慮選些與自己工作有關的論題,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使自己的實踐工作經驗上升為理論,或者以自己通過大學學習所掌握到的理論去分析和解決一些引起實際工作問題。
(2)選題適當
所謂選題要適當,就是指如何掌握好論題的廣度與深度。
(3)選題要新意
所謂要有新意,就是要從自己已經掌握的理論知識出發,在研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善於發現新問題,敢於提出前人沒有提出過的,或者雖已提出來,但尚未得到定論或者未完全解決的問題。只要自己的論文觀點正確鮮明,材料真實充分,論證深刻有力,也可能填補我國理論界對某些方面研究的空白,或者對以前有關學說的不足進行補充、深化和修正。這樣,也就使論文具有新意,具有獨創性。
選題技巧:
技巧—:依據學術方向進行選題。論文寫作的價值,關鍵在於能夠解決特定行業的特定問題,特別是在學術方面的論文更是如此。因此,論文選擇和提煉標題的技巧之一,就是依據學術價值進行選擇提煉。
技巧二:依據興趣愛好進行選題。論文選擇和提煉標題的技巧之二,就是從作者的愛好和興趣出發,只有選題符合作者興趣和愛好,作者平日所積累的資料才能得以發揮效用,語言應用等方面也才能熟能生巧。
技巧三:依據掌握的文獻資料進行選題。文獻資料是支撐、充實論文的基礎,同時更能體現論文所研究的方向和觀點,因而,作者從現有文獻資料出發,進行選題和提煉標題,即成為第三大技巧。
技巧四:從小從專進行選題。所謂從小從專,即是指軟文撰稿者在進行選則和提煉標題

『肆』 《活著》影片中分著哪幾個年代段

年代一:1940年代,背景:解放戰爭。
年代二:1950年代,背景:大躍進。
年代三:1960—1970年代,背景:文化大革命。

『伍』 民俗文化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民俗文化主要包括:民俗工藝文化、民俗裝飾文化、民俗飲食文化、民俗節日文化、民俗戲曲文化、民俗歌舞文化、民俗繪畫文化、民俗音樂文化、民俗製作文化等等。

『陸』 民俗文化包括哪些

立春日迎春,是中華先民於立春日進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從天子到庶民都要參加的一項活動。在周代,立春時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回來之後,要賞賜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這種活動必然影響到庶民,使之成為後來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動。古時的迎春活動,開始時在東郊,因為迎春活動中祭拜的句芒神是東方之神。後來,迎春活動的地點就不止是在東郊了,宮廷內、府衙門前等地都有迎春的活動,活動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在宋代,"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稱賀"(宋吳自牧《夢粱錄》),這種立春的賀節,也是一種迎春活動。在清代,還有所謂"拜春"的習俗:"立春日為春朝,士庶交相慶賀,謂之'拜春'。粉為丸,祀神供先,其儀亞於歲朝,埒於冬至"(清顧祿《清嘉錄》"拜春")。這種"拜春"的活動,與元旦的"拜年"相似,也是迎春活動的一種。迎春儀式,又稱行春。

春帖子

又稱春帖、春端帖、春端帖子。這是一種在"立春"日剪帖在宮中門帳上的書有詩句的帖子。詩體近於宮詞,多為絕句,文字工麗,內容大都是歌功頌德的,或者寓規諫之意。 "立春"日貼春帖、作春帖詞,在宋代很盛行。

春牛

立春日勸農春耕的象徵性的牛。泥捏紙粘而成,也叫「土牛」。立春日天子率群臣東郊迎春,鞭春牛以示勸農耕,士民都出城圍觀。

咬春

立春日吃春餅稱為「咬春」。民間在立春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鮮蔬菜,既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時寶鏡》記載:"立春,食蘆、春餅、生菜,號'菜盤'。"可見唐代人已經開始試春盤、吃春餅了。所謂春餅,又叫荷葉餅,其實是一種燙面薄餅--用兩小塊水面,中間抹油,擀成薄餅,烙熟後可揭成兩張。春餅是用來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昔日,吃春餅時講究到盒子鋪去叫「蘇盤」(又稱盒子菜)。盒子鋪就是醬肉鋪,店家派人送菜到家。盒子里分格碼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爐肉(一種掛爐烤豬肉)、清醬肉、熏肘子、醬肘子、醬口條、熏雞、醬鴨等,吃時需改刀切成細絲,另配幾種家常炒菜(通常為肉絲炒韭芽、肉絲炒菠菜、醋烹綠豆芽、素炒粉絲,攤雞蛋等,若有剛上市的「野雞脖韭菜」炒瘦肉絲,再配以攤雞蛋,更是鮮香爽口),一起卷進春餅里吃。
中國傳統民俗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在中華民族特有的自然環境、經濟方式、社會結構、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制約下孕育、發生並傳承的,因而中國傳統民俗既有人類民俗的共性,又有不同於其他國家和民族的獨特個性。分析和揭示中國傳統民俗的基本特點是民俗文化研究的應有之舉,其與各類具體事象的描述應是深入研究中國民俗相輔相成、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遺憾的是,近年來綜合性的論述一直比較沉寂。本文意在引起人們對這方面研究的重視。綜合考察中國民俗的傳承、演變過程,可以發現以下幾個特點表現得十分明顯。

一、原始信仰長期留存

原始信仰習俗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長期傳承和流行,是中國傳統民俗的一大特點。自然崇拜、動植物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巫術、占卜、祈禳、祭祀、禁忌等習俗不但在人們的信仰活動中集中地表現出來,而且貫穿於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個方面。我們不必花費筆墨去敘述形形色色、紛繁復雜的巫術、祭祀儀式,只要看看人們日常生活中滲透的信仰習俗,就足以說明這個問題。如在物質生產活動中,春祈、秋報、求雨、禳災、用占卜來預測氣候和年成,以及圍繞農事而形成一系列的禁忌等,長期以來一直是農業生產的傳統習俗。《左傳》記載:「社稷二祀,……自夏以上祀之。」[1] 《漢書·郊祀志》也記載:「郊祀社稷,所從來尚矣。」[2]可見, 對土地神和穀神的祭祀,早在不可確知的上古時代就很流行了。其後,農業生產的整個過程,始終伴隨著一系列的信仰習俗,據《禮記·月令》的記載,一年中除十一、十二月外,十個月都有「祈谷」、「命民社」、「祈來年」等固定的祭祀農業諸神的活動,實際上,許多農事節日就是由此形成的。此類農事信仰習俗在後世堪稱長盛不衰,時至今日也遠沒有絕跡。就獵、牧、漁、林、交通、運輸、貿易等行業及各項手工業而言,舉行某些巫術性儀式,祭祀有關的神靈,恪守
一定的禁忌等,也是十分普遍的現象。

在衣食住行中,原始信仰習俗也常有反映。如造房建墳便與堪輿術緊緊連在一起,請陰陽先生看風水選宅地,是動工前的第一步。從破土開工到建成進宅,每個重要環節都要選擇吉日良辰,整個過程有著一系列的巫術、祭祀、禁忌活動。其中,上樑儀式尤為隆重,樑上要貼「上樑大吉」、「姜太公在此」等紅紙條幅;工匠登高時要唱《上樑文》,然後在樑上將饅頭、散錢等拋下,以驅煞、鎮鬼;有時還要在正檐下掛一面銅鏡,用來照射妖邪。凡此種種,不一而述。我們從殷墟甲骨文中的「卜居」記載,《尚書》中《召誥》、《洛誥》兩篇所述周成王選都洛邑時的龜卜過程,敦煌文書中保留的《建宅文》[3]、《鎮宅文》,[4 ]以及後世層出不窮的風水圖書中可以看出, 營造活動中的原始信仰是源遠流長,綿綿不斷的。

中國的傳統服飾,按禮制的規定,必須與一定的信仰活動相適應,故有所謂的「祭服」。此外,民間還流行許許多多用以避邪的衣服和飾品,如五毒背心、五香布袋、辟邪鞋飾、玉佩、護身符等。飲食生活中,船家食魚忌翻身,不稱「箸」而稱「筷」;河南人做飯忌說「少」、「沒」、「光」、「爛」、「完了」、「不夠」等詞語;東北人包餃子忌不捏褶,因為捏光邊象「和尚頭」,不吉利,而且包成的餃子忌擺成圈,必須擺得橫豎成行,才能財路通達,這些禁忌習俗都是我們常聞常見的。事實上,飲食中的原始信仰很早就盛行了,如漢代便有「俗說:雷鳴不得作醬,雷已發聲作醬,令人腹內雷鳴。」「俗說:臘正旦食得菟髕者,名之日幸,賞以寒酒。幸者,善樣,令人吉利也。」之類的記載[5]。又據《山海經》的記載:「招搖之山……有木焉, 其狀如谷而黑理,其華四照,其名曰迷@①gǔ,佩之不迷。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②@②(猩猩),食之善走。」「扭陽之山……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孫。」「柢山……有魚焉,其狀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③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④,冬死而夏生,食之無腫疾。」[6]這種食用、 佩戴某種東西
就可以取得某種實際效用的觀念正是模擬巫術的觀念,而後世盛行的吃什麼補什麼的說法,如以「吃了熊心豹子膽」來形容別人膽大妄為,顯然與之一脈相承。至於喝了中葯,將葯渣倒在大路上的習俗,很明顯與接觸巫術有關。

遇到出行、聚會等家庭或社會活動時,人們也常以卜筮、圓夢、求簽、測字等方式來預測吉凶,決定行止。《墨子》中所記:「子墨子北之齊,遇日者。日者曰:『帝以今日殺黑龍於北方,而先生之色黑,不可以北。』子墨子不聽,遂北,至淄水,不遂而反焉。」[7] 即叢辰佔法預測出行吉凶之一例。在民間,甚至連洗頭、制衣也都有種種趨吉避凶的習俗。如《論衡》中記載:「《沐書》曰:子日沐,令人愛之;卯日沐,令人白頭。……裁衣有書,書有吉凶,凶日制衣則有禍,吉日則有福。」[8]此外,各種前兆迷信在民間也盛行不衰。 《尚書·牧誓》中「古人有言,曰:牝雞無晨,化雞之晨,惟家之索。」的記載表明,早在周代之前,人們已篤信雌雞報晨是家道衰敗的前兆。《左傳》中也有不少日食預兆災變的記載。《山海經》中記載的前兆迷信尤多,如「長右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禺而四耳,其名長右,其音如吟,見則郡縣大水。」[9]「剡山……有獸焉,其狀如彘而人面,黃身而赤尾, 其名曰合窳,其音如嬰兒。……見則天下大水。」[10]傳至後世,流行於各地的前兆迷信,諸如「烏鴉叫凶,喜鵲叫吉」、「貓頭鷹叫孝」、「左眼跳福,右眼跳禍」、「雞上屋兆凶」、「噴嚏兆災」、「燈花兆喜」等,都是我們熟知的。

在民間社會生活中,祭祀祖先和村社保護神一直是家族、村落的重大事務,而社交往來時,以某種信仰儀式或賭咒發誓來互相約束、取信,也是人們經常採用的方式。在人生儀禮中,原始信仰滲透得尤深。如圍繞生育,就有五花八門的生殖崇拜、祈求子息的習俗和產婦、產房禁忌,以及一系列為嬰兒祈福的儀式。結婚迎親時,也有許多巫術活動,撒谷豆攘三煞至少在西漢時就已流行[11],以弓箭鎮邪,懸銅鏡驅崇等,早在唐宋文獻中已有記載[12]。喪葬因與鬼魂觀念和祖先崇拜聯系在一起,信仰活動更是形式繁復,名目眾多。從山頂洞人在屍骨上撒赤鐵礦粉到《儀禮·士喪禮》中的有關記載,各種喪葬信仰習俗不斷地發展演變,長期延續。

再從中國的傳統節日看,也大多源於上古祭祀,盡管不少節日在後世的演變中,或融合成多重內容的綜合節日,或發生了性質上的變化,但祭祀的內容仍或多或少地保留著,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除各種歲時農事節俗外,還要分別祭祀青帝句芒、赤帝祝融、白帝蓐收、黑帝玄冥;中元節、冬至、除夕,都有祭祀祖先的儀式。

原始信仰習俗在傳承中始終表現出濃重的神秘性,人們覺得這些習俗是不可捉摸和無法解釋的,在神秘莫測的氣氛中產生的恐懼、敬畏心理便導致了盲目信從的民俗行為。這與世界上其他許多國家和民族的民俗深受宗教影響的狀況,形成了明顯的差異。

原始信仰習俗在中國長期延續有其多重原因。

其一,中國傳統文化是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中孕育和發展的,在數千年的歷史進程中,始終一脈相承,從未中斷。這種聯綿不斷的文化體系決定了中國民俗文化的傳遞途徑是暢通無阻的,而因地理環境等因素造成的那種較為保守的文化性格又使古老的風俗在傳承中不會輕易改變。因此,作為原始民俗主體的原始信仰能夠在後世大量保留和長期傳承。

其二,由農業經濟和宗法社會中發生的中國文化是以務實精神以及對現實生活、世間關系的注重為特徵的,因而原始信仰始終未能發展成為一種全民信奉的宗教。如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不但未能成為占統治地位的「國教」,而且本身就滲透了古老的巫術、祭祀成分。至於一些外來的宗教,如佛教,也只能在中國特定的社會文化條件的制約下生存,無法取代原有的信仰習俗。

其三,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的歷史發展並不平衡,當漢族地區已進入封建社會時,許多少數民族還處在氏族部落制或更原始的社會階段,因而原始信仰習俗在各少數民族中是大量存在的。當某些少數民族入主中原,或在中原地區建立政權時,也必然會帶來許多原始信仰習俗,如遼、金、元、清政權的建立便帶來了北方民族薩滿跳神的習俗。

中國傳統民俗的這一特點提醒我們,在研究中不能不考慮到原始信仰的多方面影響,即使研究外來宗教也應重視外來宗教與本土原始信仰的沖突、融合所發生的諸多變化。

『柒』 民俗文化包括哪些

民俗文化,是指民間民眾的風俗生活文化的統稱。泛指一個國家、民族、地區中集居的民眾所創造、共享、傳承的風俗 生活習慣。是在普通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質的東西。

『捌』 傳統民俗文化包括哪些方面

中國傳統民俗文化有猜燈謎、貼春聯、畫燈籠、京劇、花燈報元夜、踩高蹺、舞龍、舞獅等。具體介紹以下幾種:

1、猜燈謎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娛活動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每逢農歷正月十五,中國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

2、貼春聯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漂亮的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3、京劇

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場景布置注重寫意,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

京劇走遍世界各地,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中國,成為介紹、傳播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媒介。在2010年11月16日,京劇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4、踩高蹺

踩高蹺,是中國傳統民俗活動之一。踩高蹺俗稱縛柴腳,亦稱「高蹺」、「踏高蹺」、「扎高腳」、「走高腿」,是我國北方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多在一些民間節日里由舞蹈者腳上綁著長木蹺進行表演。

5、舞獅

舞獅,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舞獅來助興。舞獅有南北之分,南方以廣東的舞獅表演最為有名。獅子是由彩布條製作而成的,每頭獅子有兩個人合作表演,一人舞頭,一人舞尾。表演者在鑼鼓音樂下,裝扮成獅子的樣子,做出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

『玖』 展現中國民俗的電影有哪些

1、《開場前的猴戲》

《開場前的猴戲》主要講述民間猴戲藝人過去遊走江湖的經歷與當今的生存現狀,表現了中國傳統文化村落的建築環境之美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猴戲藝術的生動人文之美,新野猴鄉是《西遊記》的創作地,這成為本片的文化立足點,重點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的主旨。

2、《居山》

《居山》以探討現代教育為主題,以終南山為背景,集國學、自然、修行、教育於一體,以紀錄片的手法客觀真實的再現終南山人們的生活狀態和精神追求,表達了人們為傳統文化的傳承所做的努力,對當下教育的思考,對自然的熱愛與尊重,以及人們對修行的體悟和對自由的嚮往。

3、《伏藏師》

《伏藏師》採用都市傳說風格,講述了從小在火鍋店長大的孤兒張二娃,被命運選中進入伏藏師組織,學習技能、追捕叛徒,卻在緊要關頭發現自己最信任的人才是真正的敵人,最後在朋友的幫助下戰勝反派、化解危機,成為伏藏師英雄的故事。

故事從一個少年的成長經歷入手,展現了當代年輕人如何跨過成長的迷茫,見證友情的可貴,品嘗愛情的甘甜,最終實現自我價值。希望觀眾能在影片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並從中受到鼓舞,做自己的英雄,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4、《心燈》

《心燈》真正的內涵是喚醒我們內心的良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讓大家生恭敬之心,懂人知四孝。希望《心燈》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的指引下,成為一顆小火苗,為助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發出一絲光亮。

5、《那美》

該片圍繞著高二1班,幾位同學和兩位老師組織一次暑期戶外體驗遠行活動。一路上的幾段有趣經歷給大家帶去不同的體悟成長。《那美》帶給人們一股強大的正能量,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孝親尊師、長幼有序、謙虛有禮、真誠信任、分工合作等這些做人做事基本且重要的德能素養。

『拾』 民俗文化包括哪些方面

中國傳統民俗文化有:猜燈謎、貼春聯、畫燈籠、京劇、花燈報元夜、踩高蹺、舞龍、舞獅等。民俗文化,又稱為傳統文化,是指民間民眾的風俗生活文化的統稱。也泛指一個國家、民族、地區中集居的民眾所創造、共享、傳承的風俗生活習慣。

閱讀全文

與電影活著涉及哪些民俗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上的電影怎麼在電腦上播不出來了 瀏覽:211
摔跤吧老爸電影影評怎麼寫300 瀏覽:510
毒戰黑警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755
超好看的喜劇愛情電影 瀏覽:349
教父免費完整版電影在線觀看影片 瀏覽:815
如何向同事要電影票的錢 瀏覽:607
會飛僵屍電影名字叫什麼 瀏覽:118
有哪些能看台灣電影網站大全 瀏覽:358
好看電影2021中國 瀏覽:340
好看的印度真槍實彈電影 瀏覽:885
人類住在怪獸是什麼電影 瀏覽:862
我將如何生存電影 瀏覽:718
哪些電影算好萊塢電影 瀏覽:225
韓國色情禁電影有哪些 瀏覽:102
好看的日本電影災難片 瀏覽:132
電影院imax放映機價格多少 瀏覽:943
推薦關於蛇的好看的電影 瀏覽:74
魔俠傳唐吉訶德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187
怎麼看韓國高清電影 瀏覽:419
電影院電影要多久才能看 瀏覽: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