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的結構類型有哪些
電影類型(Cinematic Genre):
在電影理論中,類型是指(商業)影片分類的基本手段。一種「類型」通常是指構成影片的敘事元素有相似之處的一些電影。
影片類型劃分:
常用的劃分影片類型的標准有三個:場景、情緒、形式。場景是指影片發生的地點。情緒是指全片傳達的感情刺激。影片也可能在拍攝時使用特定設備或呈現為特定樣式,即形式。
●場景
·犯罪片:人物出現在犯罪行為領域
·黑色電影:主要人物出現在虛無主義、存在主義的領域,或用這樣的手法描寫主人公
·歷史片:發生在過去
·科幻片:人物出現在不同的現實中,通常是未來或太空
·體育片:體育項目以及屬於某項運動的場所
·戰爭片:戰場以及屬於某場戰爭的場所
·西部片:美國西部從殖民地時期到現代
●情緒
·動作片:通常包含一場「好」「壞」之間的道德爭斗,通過暴力或物理力量進行
·冒險片:包含危險、風險、和/或機遇,經常含有高度幻想
·喜劇片:試圖引發笑聲
·劇情片:主要關注角色的發展
·幻想片:現實之外的玄想虛構(例如:神話,傳奇)
·恐怖片:試圖引發觀眾的恐懼
·推理片:通過發現與解決一系列線索從未知到已知的前進過程
·愛情片:詳述浪漫愛情的元素
·驚悚片:試圖引發觀眾的興奮或緊張
●形式
·動畫片:通過手工或計算機製作的靜態圖片連續呈現製造的動態錯覺
·傳記片:不同程度改變事實基礎,將真人的生活戲劇化的影片
·紀錄片:對事件或人物的真實追蹤,用來獲得對某一觀點或問題的理解
·實驗電影(先鋒電影):為測試觀眾反應或拓展影片製作/故事呈現的邊界創作出來後公映的影片
·音樂片:不時用所有或部分角色歌唱穿插的影片
·短片:在較短時間內努力包含「標准長度」影片的諸元素
●年齡
·兒童片:幼兒電影,與家庭片相比,並不試圖吸引幼兒以外的觀眾
·家庭片:試圖吸引各年齡層人士,且適合幼兒觀眾觀看。例如迪斯尼影片
·成人片:僅為成年觀眾准備的影片,內容可能含有暴力、使人不安的主題、淫穢語言或明確的性行為。成人片也可能作為色情片的同義詞使用
⑵ 電影盜夢空間的劇作結構是什麼樣的
在《盜夢空間》這部影片中,它造型空間的奇幻和精彩絕倫絕不是空穴來風,導演諾蘭借用了人類歷史上一些藝術大師的傑作及思想精華來充實完善自己的作品。我們在《盜夢空間》里清晰地看到荷蘭版畫家埃舍爾的著名繪畫《非歐幾里得空間》的影子。 當我們的目光停留在香榭麗舍大街這組鏡頭時,巴黎美麗的香榭麗舍大街在我們面前翻轉開來,畫面的處理方式如同埃舍爾的繪畫般精美絕倫,它像魔術師一般構建起了一個不可能再現的精美世界。
我們還會發現,《盜夢空間》這部影片中很多造型場景直接把埃舍爾的《非歐幾里得空間》的繪畫呈現在我們的眼眸中。比如說男女主人公走下樓梯,而樓梯卻向上延伸,這是構成我們非常奇特的震驚性視覺體驗的一個重要單元。因為所謂非歐幾里得,就是沒有辦法在我們的三維和四維空間當中真實存在的畫面,使「有限無界」成為可能,但是導演諾蘭卻讓它在銀幕的空間中完美實現,達到了以屏幕的動態展示畫面的靜態的效果。
在電影中,還有很多畫面應用了標準的埃舍爾的空間。男女主人公走下樓梯,而樓梯卻開始向上,這是一個不可能的循環。而這一拍攝是通過一種運動裝置來完成的,它使用了大型的裝置機械,用最新的電影攝影手段,最新的電影攝影機鏡頭去記錄那個不可能的空間和場景之外不可能的延展,同時輔助利用搭景完成的真實空間以及電腦後期製作,獲得了一種不同於完全由後期製作來完成的空間表達的視覺傳達。
埃舍爾畫作的另一個重要主題是鏡像式的自我折射結構。諾蘭有著對於現代藝術的清晰認識,並將其作為靈感由來,所以在《盜夢空間》中鏡子成為一個重要的造型手段,他利用鏡子營造出了一個視覺奇觀。男主人公創造了一個四壁都是鏡子的空間,意味著永恆的相互折射,這樣我們就難以分辨什麼是真實,什麼是幻象了。
《盜夢空間》借鑒的另外一個更重要元素來自於超寫實藝術家達利,達利的繪畫精準地表達著學院派那種精細的寫實手法,但又是去表現非真實存在、顛覆現實的夢境空間,即所謂「手繪的夢境攝影」。在達利《記憶的延續》這幅畫作中,他刻意保留了非夢幻、完全寫實的元素,描繪出了超寫實但又整體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場景,從而使人徹底懷疑現實。如果我們看到達利《記憶的延續》這幅畫,再回想一下《盜夢空間》,你就會感覺非常熟悉。
《盜夢空間》這部電影是如此迷人和震撼,它讓我們心旌搖盪,浮想聯翩,自始至終徜徉在影像的饕餮大餐中,回味綿長。那些極端熟悉的巴黎城市景觀,魔幻般折疊並翻轉起來,於是我們也便隨著巴黎的顛三倒四瘋癲著痴狂著。一個又一個不可能的空間的迭出,讓我們震撼而驚悚。整部電影的拍攝過程,就是一個巨大的裝置藝術的結果。
當今的數碼技術已經日臻成熟,製造這種奇觀本身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可思議,但是這部電影帶給我們的奇跡卻並非得益於數碼合成技術和後期製作,它超乎尋常的強大沖擊完全來自電影本身的製作奇觀,它是被拍攝出來的。這才是《盜夢空間》為我們帶來的驚喜。
電影和夢之間的連接似乎是永恆的。20世紀中葉,呈現夢表現夢並試圖再現夢境式的空間就開始在電影中出現。而又跨了一個世紀的《盜夢空間》,其實它並不是一個關於夢的電影,但卻又是一個真正的夢的電影,這是個悖論式的表達。《盜夢空間》所呈現的夢造夢,夢中夢,關於夢中夢的夢,直到夢的盡頭,只是一個劇作的噓頭,因為劇情本身並非關乎夢。但它最具創意的是把電影的懸念結構在了影片的結尾,就使影片具有真正的夢的特質。夢的特質是什麼?我們深諳我們在生命當中所做過的夢、所經歷的夢,這些成為人類心理之謎和人類心理特徵的夢,通常不是美夢,而是噩夢或夢魘,夢通常是我們白日里攜帶的焦慮在夜晚所呈現的一個假面化裝舞會。《盜夢空間》為我們營造了一個傷痛的夢魘,它是如此的奇妙,如此的恢弘,如此的震撼,以致最後的餘音裊裊,揮之不去,它讓全球觀影人被劇情牽制著集體參與了一場猜謎大競賽,而大多數的猜謎者都傾向於證實而非證偽,大家都想證明說陀螺倒掉了,親人團聚了,而不是說這是一個limbo(靈泊)中永遠的沉淪。換句話說,這個懸念這份傷痛,它牽動了我們每個人重新回到穩定安全、有所歸屬、被愛包圍的環境當中的一種焦慮性夢魘。從這個意義上說,影片的成功不僅僅是商業的成功、奇觀的成功,它同時也是一個社會性的成功,因為它觸動了我們每個觀影者內心的那種現實的緊張,現實的焦慮和現實的傷痛。盡管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國家、不同的階層、不同的現實當中,並非同一個夢就能夠解決我們所有人的問題。這就是《盜夢空間》給我們帶來的思考和現實意義。
⑶ 電影的劇本結構形式有哪些每一種舉一個例子簡要說明
戲劇式
戲劇式劇本主要按照劇情的沖突來結構,一般按順時序發展劇情,有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等幾個部分。戲劇式結構致力於表現人物的外部沖突。這種沖突主要通過語言和行為兩個方面來表現。
心理式
心理式結構也被稱為時空交錯式結構。心理式結構以主要人物心理活動的變化為結構的線索,表現為時空交錯的自由,它往往根據人物的心理活動,用回憶和倒序(閃回)的方式,把過去、夢幻、現在甚至未來自由地交織在一起。
散文式
散文式結構不追求情節的完整性和情節發展的因果關系,也沒有很強的戲劇化沖突,往往是截取一段生活流程,用較為寫實的手法記錄下來。
解構式
解構式結構是後現代主義文化在電影藝術領域的一種表徵。這種結構不求完整,甚至有意地自我解構和顛覆。
⑷ 電影文學的結構方式有哪些簡答題
首先,看一下什麼是電影文學?
電影文學實際上就是指的電影文學劇本。他是區別於"詩歌,小說,戲曲等的文學形式"。
電影劇本又是電影編劇直接創作或者根據以有的文本文學進行重新改編後形成的文學形式。
5、區分說,代表人物是鄭雪來。鄭雷來在《漫談電影劇作的發展過程》一文中說:「電影劇本(文學劇本),分鏡頭劇本導演工作本,影片紀錄本(影片的事後紀錄),這三者不能一概稱為電影文學。
6、本性說。大多數論者都認為電影文學應具有兼備文學性和電影性。例如鄭雪來認為電影文學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符合電影藝術規律的要求,二是具有堪稱文學作品的文學性。
⑸ 電影都有哪些結構
非戲劇式結構不以事件的因果關系連接,而以性格、情緒、心理狀態等連接。典型的代表作品主要有《一條安達魯狗》、《八部半》、《野草莓》、《重慶森林》等。而戲劇式結構又稱傳統結構,往往「圍繞一個主動主人公而構建故事,這個主人公為了追求自己的慾望,在一個連貫而具有因果關聯的虛構現實中,與主要來自外界的對抗力量進行抗爭,直到以一個絕對而不可逆轉的變化而結束的閉合式結局。」戲劇式結構多表現單一主人公在線性時序上,追求慾望時與外在世界的沖突,它強調事情是如何發生的,強調邏輯上的因果關系。一般而言,故事提出的所有問題都會得到解答,激發的所有情感都將得到滿足。《火車大劫案》、《七武士》、《菊豆》、《霸王別姬》等等電影史上的力作大都符合戲劇式結構設計。
戲劇式結構簡單概括就是生活平衡打破之後,中間發生了一系列有意義的事件,導致價值的變化,直到生活平衡重新恢復。其中往往包含著起、承、轉、合,即一條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的線索,促使全局大高潮的到來。其情節緊張激烈又曲折有致地向高潮推進。(見圖)
⑹ 電影結構的電影結構系統
常規定義
1 戲劇式結構
2 散文式結構
3 小說式結構
4 多視角結構
5 時空交錯式結構
1意念結構
對影片特定的表意而言,並不只是個抽象主題的問題。尤其是那些具有更深刻的審美內涵的影片,表意的問題常常是通過不同的層次和方面來構成,並加以復雜呈現的。如果以為,只要能夠把影片概括為某個單純的主題,對表意的分析也基本可以完成,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分析影片表意的目的,恰恰不是局限於把握某個單純的主題,而是要有利於更充分、更深入、更細致地去體會、去咀嚼其豐富的內涵。如果分析不能對這個基本的目的有所幫助,一個乾巴巴的、抽離了形象具體性的主題又能給影片的讀解增加什麼東西呢?實際上,那些真正優秀的影片,很少是先把劇作概括為一個抽象的主題,再來進行創作的。
2時空結構
時空規定性是影片基本的規定性,這個問題一般是在環境設計的框架里被討論的。對那些傳統的戲劇式影片來說,也許時空問題只需要考察故事發生在什麼時間和什麼地點也就夠了,但電影發展的歷史卻在表明,劇作構思的日趨復雜,也直接帶來時空關系的復雜。時空關系不僅不再是單一的、也不再是完全統一的。從根本上說,電影結構的復雜性是從它突破了戲劇式結構的單一模式才充分顯示出來的。於是,對銀幕時空的不同設計和配置就有可能產生豐富的,並因豐富而日漸復雜的電影結構。比如,一些電影著作中出現了蒙太奇結構的概念,實際上這是把用於鏡頭組接的蒙太奇技巧上升為劇作結構的手段,使它成為一種組織方式。
3情節結構
情節結構僅僅是指情節的結構,是事件的因果聯系所體現出來的組織方式。不管是按照傳統的「三幕劇」結構,還是按照開端、發展、高潮、結局這四個階段來編排的沖突式結構,它們都已經不再能完全適用當代電影日趨復雜和新穎的情節構思。在電影史上,戲劇式電影是伴隨著攝影棚的出現,才使得電影對舞台戲劇的借鑒成為可能,並把戲劇美學的一系列觀念當作電影的美學觀念。當代電影的發展已經把戲劇的影響遠遠拋在後面了。除了戲劇,電影還從小說、散文、繪畫、音樂等相關藝術那裡接受了結構方面的影響。特別是小說式結構的電影,既拋棄了人為地設計戲劇沖突、把不管怎樣的情節一概納入沖突四階段的模式那種過分編造的結構,又保留了基本的敘事性來吸引觀眾;既有情節的整體框架,又以更具體的生活場景來積累感情;既有逐步推進的發展,又不局限於僅以外部的動作去製造高潮。
當代電影不再局限於某個單一的集中的敘事情節,而採用多條敘事線索的交叉和互相推進來結構影片。過去的劇情多線索更多地是圍繞著某個中心事件來展開。這些線索只是這個中心事件的不同側面而已。所以線索的交叉便很難說是一種結構的方式而只不過是情節本身具有的性質。當代電影在這方面的發展就在於,情節的多線索往往體現為多個事件的平行發展,事件本身各自有相對的獨立性,卻被創作者有意識地交叉在一起。這樣多線索的交叉就不再來自中心情節本身的性質,而是對現實生活的概括方式發生了變化。此外,視點和敘述人這兩個基本的結構要素在情節構思中越來越起到重要的作用。視點和敘述人之間建立的關系,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情節敘述方式,它必然會給結構的形態帶來更大的影響。
4人物關系結構
在劇作的結構系統中,人物關系的結構與情節的結構有著密切的關聯,但卻可以進行性質與功能都不盡相同的分析。正因為人物關系的設計經常成為對現實生活加以概括的手段,人物關系的結構分析便常常對把握影片的表意層面產生影響。在戲劇式電影中,人物關系時常採取的是二元對立的態勢,革命與反動、進步與落後、壓迫與反抗、愛情與復仇如此等等,都是建構人物關系的基本模式。
5場景結構
在劇作結構的分析中,場景結構更是容易被忽視的一個方面。一般認為,場景只是為情節的展開提供某個空間場所而已,它只是一個「空殼」,場景是什麼,以及場景與場景之間建立什麼關系,在離開人物和情節的前提下,似乎沒有獨立抽取出來分析的意義。實際上,一部影片的場景本來就是和人物的活動關聯在一起的。特定的人物、特定的事件與特定的場景之間既然建立起一定的關系,場景本身也自然被賦予不同的性質或者特徵。優秀的影片在對場景加以利用時,更是經常採用重復、強調、關聯、對比等手法,有意地賦予它某種抽象的含義,或者象徵的含義。 除了劇作結構之外,造型結構是電影結構中另一個基本的區別系統。
1影像結構
在鏡頭這個基本的結構層次上,情節必須通過畫面上的人物在環境中的活動來呈現。但是反過來,人物在環境中的活動卻不僅具有情節的意義和結構性,不同的人物和環境、不同的人物和不同的環境之間,從畫面影像的角度看同時還建立起抽離了情節進程的結構關系。特別是在造型觀念強烈的第五代電影中,畫面影像的造型性已經成為實現創作構思的一個重要方面。導演除了要周密考慮如何用鏡頭畫面來演繹劇情之外,還要創造性地設計影片中的基本影像如何在鏡頭的層次上獲得造型的效果。
2色彩結構
對一部影片來說,色彩總是某種東西的色彩,所以色彩不可能像在繪畫中那樣加以抽象的運用。相對於影片的特定表意來說,色彩的關系與變化又總是特定的,具有邏輯性的。從整體上看,一部影片通常總是有一些用色上的特徵可以把握,總是有一種或幾種色彩在影片中的出現頻率比較高,給觀眾留下的印象特別強烈和深刻。這當然是創作者一種自覺而有意識的選擇,以確定影片用色的基本調子。色彩基調規定了影片用色的基本方案。它往往是以某種顏色為主,或幾種顏色的匹配和變化,同時控制其他顏色的分量和匹配方式,以使不同的幾種色彩之間建立起一定的結構關系。色彩結構就是影片運用色彩來實現造型構思的一種設計,並在這個基礎上來考慮色彩之間的匹配和調和,以產生更復雜的變化。也因此,色彩結構不應該理解為只有一種特別突出的色彩,而應該理解為一種特定的色彩關系。
3聲音結構
電影在聲音中的結構性充分體現在聲音合成這個技術環節上。聲音包含著人聲、音響和音樂,這三個聲音的元素必須通過合成的技術處理才可能構成電影的聲音。這就有力地證明了電影聲音作為一種結構性存在的基本事實。聲音毫無疑問是造型這個結構的區別系統中重要的一個子系統,並且它本身在內部仍然是可以進一步分析的。由於電影鏡頭是畫面和聲音並存的,所以聲音的結構同樣是從鏡頭的層次上轉換生成而來。聲音除了演繹劇情之外,本身也存在著造型結構的問題。 當電影結構僅僅被看作情節的結構之時,很自然的,時間的坐標便成了分析的基本框架。不管什麼樣的劇作結構,都首先是按照情節的發展分解為前後相接的幾個階段,再進一步去考察之間的關系。在戲劇式電影的劇作結構中,情節是主題性的情節,是沖突性的情節,是封閉時空中的情節,是遵循「三一律」的情節,所以,情節的結構和意念的結構、人物關系的結構、時空的結構、場景的結構是合「多」為「一」的;所以,只要分析情節的結構,對劇作結構的分析也差不多到此為止了。這就造成劇作的結構分析極其看重時間因素,以情節的戲劇性沖突作為分析框架的觀念。
⑺ 電影中的敘事結構有哪些
1、因果式(戲劇式)線性結構。以故事因果關系為敘述動力,以線性時間戲劇化展開故事(少用閃回、插敘),敘事鏈單一(無並置、對照、復調,但故事可多線索發展),追求情節結構環環相扣、邏輯嚴密的完整結局,強調外部沖突和動作強度,
如生死抉擇、最後一分鍾營救等高潮。多數傳統電影屬此類,其經典情節結構強化了「幻象真實」和「移情」,迷惑觀眾入戲,如《關山飛渡》、《真實的謊言》。
2、回環式套層結構。以多層敘事鏈為敘述動力,以時間方向上的回環往復為主導(非線性發展),情節過程淡化,講述方式突顯,意義不在故事中而在敘述中產生,它調動觀眾參與意義建構,以理性思考取代前者的移情入戲,不給出確定的結局和意蘊,如《羅生門》、《法國中尉的女人》、《羅拉快跑》。
3、綴合式團塊結構。沒有明晰的時間線性故事發展和因果關系,也沒有連貫統一的情節主線和戲劇沖突焦點,以打亂時空的敘事片斷綴合而成,各個片斷或團塊之間有向心力,形成「形散神聚」的散文式結構或意象並置組合的詩化結構。
它不以情節和哲理取勝,而以意象意境耐人尋味,如《城南舊事》、《小城之春》、《狂人彼埃羅》。
4、交織式對照結構。以兩條以上敘事鏈(不只是兩條故事線索)組合形成對照性張力運動,建構復調主題,其因果關系、戲劇線性敘述仍然存在,只不過更復雜化,它將移情幻象與哲理思考合而為一,如《老井》、《安娜·卡列尼娜》。
5、夢幻式復調結構。以夢境和幻覺為主要敘述鏈接和內容,以兩個以上敘述聲調形成對話和沖突,物理時空轉化為心理時空,多重對話(人與人、人與自身、人物與敘述者、人物與觀眾)形成對話狂歡,如《野草莓》、《八部半》、《夢》。
⑻ 什麼是電影電視的三幕劇作結構
1.第一幕讓觀眾參與到角色和故事中。
2.第二幕保持和增強其對故事的情感投入。
3.第三幕結束故事,把觀眾帶入令人滿意的的結局。
許多編劇和教編劇的老師都愛說「三幕結構」而不是「劃分為三幕,前一個說法把故事的講述說得就像建設一座橋梁,一旦設計完成,便再也不會變了。
事實上,故事不是固定的,其「結構」隨著故事的展開是處於動態之中的,會不斷地演變。
講故事沒有固定的配方,也不是填空,每個故事都要有獨特的方式充填內容。故事要講得妙是需要很多發明創造的。
我們用三幕劇模式的原因是它最簡單易懂,與觀眾對故事的體驗方式最接近。
電影故事講述者試圖把觀眾帶入近乎夢幻的狀態——把一切與此無關的對外界的思考和擔憂都扔在一邊參與到故事的進程里,編劇努力掩蓋場景變化,力爭把故事平滑地縫合和編織在一起。
(8)電影劇作結構有哪些擴展閱讀:
如何拓展三幕結構思維:
第一點,必須考慮劇本故事類型的形式,每個故事都有不同的戲劇構架、人物呈現和情節設置。
第二點,確定誰是主要人物,還有這個人物的目標,應該要有一個目標明確、鮮明獨特的主要人物。
第三點,人物弧線,也就是在故事中的經歷會如何改變主要人物?能夠判定人物在故事開始時的狀態,並明白隨著故事的展開,人物將如何變化。
⑼ 電影結構由什麼組成
1、劇作的結構必須從生活出發劇作的結構必須從生活出發並以它所反映的現實生活為依據,使劇作的整體安排符合客觀的生活真實。
2、劇作的結構必須服從於主題的需要劇作結構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塑造形象和突出主題,作品的主題必然地對結構起著主導的作用。
3、劇作的結構必須服從於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必須在矛盾沖突中緊緊圍繞著對典型形象的塑造,即緊緊圍繞著人物性格本身及其相互間的沖突去安排劇作的總體結構。
4、劇作結構要劇情引人入勝電影劇作引人入勝的力量主要來自它的內部和深層,即它所反映的生活內容逼真性和它塑造的形象的具體性和典型性。
5、劇作結構應該是一個完整統一的有機整體劇作結構的完整和統一,主要表現在通過蒙太奇思維和一系列結構手段,將劇作的內容安排得勻稱、齊整而有次序,使各個部分之間緊密關聯並能夠相互依賴、彼此照應;使整個劇作成為剪裁得當、布局合理、線索分明、層次清晰的藝術整體。
6、劇作的結構必須藉助於蒙太奇構思所謂蒙太奇構思,就是對時空關系的特殊構思方式和對畫面、聲音的運動做出獨特的形象的構思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