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外國的電影中有電影音樂是中國民樂的嗎
《泰星來客》中的主題曲用的是二胡,高韶青作品,從而讓很多外國人也認識了中國的樂器二胡,但是這是一部電視劇,不是電影
但從他的簡介中可以知道他也為其它電影作過曲,但我沒看過:
高韶青的作曲才能表現在他那些優美、動人的旋律。他的作品情感豐富,韻味濃郁,且脫俗超逸,清新蕭灑。他創作的樂曲及歌曲包括「異鄉鳥」、「吟」、「微動」、「天上人間」等,電影音樂包括「YellowWedding」、「ChineseChocolate」。
《泰星來客》Earth: Final Conflict(E: FC)音樂演奏者——高韶青個人介紹
高韶青是一位當今風靡世界樂壇的二胡演奏家及作曲家。他的音樂才華不僅在他的二胡演奏中充分地體現出來,而且在他的音樂創作中,也處處洋溢著靈感與生命。
除了他本人的一系列的二胡專集外,高韶青的二胡演奏己被收錄到許多中外電影、電視、電台、廣告等媒介。最近他演奏的美國科幻電視系列片「Earth:FinalConflict」《泰星來客》的主題音樂獲得「EMMY」大獎提名,並榮獲加拿大「Gemini」大獎。成千上萬的看過《泰星來客》的觀眾迷上了他的二胡,同時也因此知道了這個發源於中國的樂器。
② 民樂類有什麼
民樂 mínyuè [folk music] 1、民間的音樂 2、民族器樂。如:民樂合奏。 3、民族音樂
民族音樂
中國民族音樂是指用中國傳統樂器以獨奏、合奏形式演奏的民間傳統音樂。 民族音樂歷史 中國民族器樂的歷史悠久。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民間流行吹笙、吹竽、鼓瑟、擊築、彈琴等器樂演奏形式,那時涌現了師涓、師曠等琴家和著名琴曲《高山》和《流水》等。秦漢時的鼓吹樂,魏晉的清商樂,隋唐時的琵琶音樂,宋代的細樂、清樂,元明時的十番鑼鼓、弦索等,演奏形式豐富多樣。近代的各種體裁和形式,都是傳統形式的繼承和發展。 主要曲目 民族器樂有各種樂器的獨奏、各種不同樂器組合的重奏與合奏。不同樂器的組合,不同的曲目和演奏風格,形成多種多樣的器樂樂種。各種樂器的獨奏樂是民族器樂的重要組成部分。琴曲《廣陵散》、《梅花三弄》;琵琶曲《十面埋伏》、《夕陽簫鼓》;箏曲《漁舟唱晚》、《寒鴉戲水》;嗩吶曲《百鳥朝鳳》、《小開門》;笛曲《五梆子》、《鷓鴣飛》;二胡曲《二泉映月》,等等,都是優秀的獨奏曲目。 純粹用鑼鼓等打擊樂器合奏的清鑼鼓樂,音色豐富,節奏性強,擅長表現熱烈紅火、活潑輕巧等生活情趣。如《八仙序》(浙東鑼鼓)、《十八六四二》(蘇南吹打)、《鷂子翻身》(陝西打瓜社)、《八哥洗澡》(湘西土家族「打溜子」)等。 由各種弦樂器合奏的弦索樂,以優美、抒情、質朴、文雅見長,適宜於室內演奏。如《十六板》(弦索十三套)、《高山》、《流水》(河南板頭曲)等。 用吹管樂器與弦樂器合奏的絲竹樂,演奏風格細致,多表現輕快活潑的情緒,如《三六》、《行街》(江南絲竹),《雨打芭蕉》、《走馬》(廣東音樂),《八駿馬》、《梅花操》(福建南音)等。 由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合奏的吹打樂,演奏風格粗獷,適宜於室外演奏,擅長表現熱烈歡快的情緒。如《將軍令》(蘇南吹打)、《大轅門》(浙東鑼鼓)、《普天樂》(山東鼓吹)、《雙咬鵝》(潮州鑼鼓)。有不少吹打樂種,在樂隊中兼用弦樂器,因而音樂兼具絲竹樂的特點,如《滿庭芳》(蘇南吹打)、《五鳳吟》(福州十番)等。一般說來,北方流行的吹打樂重「吹」,吹奏技巧高;南方流行的吹打樂重「打」,鑼鼓在吹打樂中起重要作用。 傳統民族器樂演奏多與民間婚喪喜慶、迎神賽會等風俗生活,以及宮廷典禮、宗教儀式等結合在一起,較少採取純器樂表演的形式。民族器樂的實用性使不少器樂曲牌因用於不同場合而產生變化。 傳統民族器樂曲都有標題,分標名和標意兩類。標名性標題只給樂曲取名以示甲與乙之區別,它和音樂內容無直接聯系,如《工尺上》、《四段錦》、《九連環》、《十景鑼鼓》等。標意性標題以曲名、分段標目和解題等提示樂曲的內容,如《流水》、《霸王卸甲》、《賽龍奪錦》等。 民族音樂分類 民族器樂曲按傳統習慣分為「單曲」與「套曲」兩類。單曲多為單一獨立的曲牌。套曲由多個曲牌或獨立的段落聯綴而成。如南北派十三套琵琶大麴,晉北的八大套等。如按樂曲的曲式結構類型分,主要有變奏體、循環體、聯綴體、綜合體等,其中以變奏體、聯綴體最為多見。 創作中各種變奏技法被廣泛運用。民間藝人在一首曲牌反復演奏時,善於用各種演奏技巧對旋律作加花裝飾而形成變奏,如《喜相逢》(笛曲)、《婚禮曲》(嗩吶曲)等。「放慢加花」也是一種常用的變奏手法,它將「母曲」的結構成倍擴充,同時作加花裝飾。如《歡樂歌》(江南絲竹)、《南綉荷包》(二人台牌子曲)、《柳青娘》(潮州弦詩)等樂曲都把「放慢加花」的段落安置在「母曲」之前。另一種變奏手法是採取變化主題的結構,如二胡曲《二泉映月》主題在其後的五次變奏時作句前、句中或句末的擴充和緊縮。而琵琶曲《陽春白雪》中之《鐵策板聲》則採取結構次序的倒裝。這種結構次序的變更在鑼鼓段中更為常見。 20世紀20年代以來,劉天華、聶耳等對民族器樂的繼承和發展做過一些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音樂工作者繼續對各種優良傳統曲目進行整理、加工、改編,使樂曲原有精神得到更加完美的表現,同時還涌現出大量的新作品。樂器改革方面,在統一音律、改良音質、擴大音量、方便轉調、增加低音等方面有了很大進展,並產生了大型民族管弦樂隊合奏等新品種,在內容和形式方面都有了新的發展。
中國傳統音樂簡介
我們在許多民樂CD中都可看到「國樂」二字,這「國樂」指的是從古代流傳下來,在近代又有所發展的屬於「國粹」的音樂,可見「國樂」的創作時間指的是古代; 「新音樂」指的是那些學習過西方音樂的人所寫的音樂,如學堂樂歌,可見新音樂的創作時間是在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 「中國音樂」則不僅指古代傳承下來的音樂,也指中國人按西方理論創作和改編的音樂。 「中國傳統音樂」是指中國人運用本民族固有方法、採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創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態特徵的音樂,不僅包括在歷史上產生、流傳至今的古代作品,還包括當代作品。可見,傳統音樂包括「國樂」但不包括「新音樂」,但它們都是「中國音樂」。 傳統音樂是我國民族音樂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傳統音樂與新音樂的區別並不在於創作時音的先後,而是在於其表現形式及風格特徵。如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漁舟唱晚》雖是近代音樂作品,但其表演形式屬中華民族所固有,所以也是傳統音樂。相反,學堂樂歌、鋼琴獨奏曲《牧童短笛》等因其音樂形態特徵借鑒了西方音樂,故不是傳統音樂。
新民樂
民樂是在90年代末期才廣泛流行開的語匯。它具有其本身較為確定的含義。簡單概括來說,就是運用現代的樂器、藝術手段(比如說電聲樂器、改革後的民族樂器、或者是與現代技術作了一定結合的傳統樂器、現代的發聲技巧等)來重新演繹原有的民樂經典作品,包括器樂、聲樂等。還有就是利用傳統的樂器來演奏使用現當代作曲技巧創作的作品。此類作品多拋棄中國傳統藝術理念中對美與和諧的認識,追求所謂的色彩、印象、解構、超現實。以尋求一種特殊的、不同於現代音樂和古典音樂兩者的效果,是追求古典和現代結合的一種藝術形式的嘗試。目前所提到的新民樂以前者為主。 新民樂的一個重要思想就是將中國人觀念中神聖無比的「藝術」從一個高雅的位置上拖下來,使其成為大眾化的產物。應該說這與近期後現代思潮的影響有極大的關系。而市場經濟的運作形式又給新民樂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和市場。可以近似地認為,新民樂是商品社會的一種必然。 新民樂在民族風格上有極強的表現力。但民族樂隊在頻響上又缺乏寬度,尤其是低頻。因為各個常規民族樂器個性強,所以民族樂隊整體音響融合性差。加上樂器本身音域和演奏技巧的限制已無法滿足聽眾日益提高的審美要求。新民樂把民族器樂,電聲樂隊和MIDI音樂接合在一起,加上流行的配器手法,互補長短;使民樂的個性有了更好的展現,實際上豐富了民樂的藝術表現力。 但是,民樂的眩技+流行的伴奏=新民樂 是把問題簡單化了。傳統與現代,古典與流行,保持與發展是個大課題。MIDI的短,正是民樂之長,兩者的巧妙結合,相得益彰是新民樂的方向。 較紅火的女子十二樂坊、青年二胡演奏家王曉楠等都有不少好聽的曲目。比如《袖影》、《舞之魂》、《樓蘭少女》、《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等等。 但回頭來看,新民樂有時也不是結合得很成功。有些節奏為了迎合市場或潮流,改變得與曲調本身毫不協調,沒有了韻味,聽起來顯得雜亂無章;有些經典曲目的改編更是失敗,很是造作。當然,其中也不乏好的作品。 其實,新民樂的定義到底怎樣,我也比較模糊。但我認為,傳統民樂在演奏時較為單薄,背景不厚,不是很大氣,結合西洋與現代音樂後,則可以彌補不足,但過猶不及。如果過分濫用這些東西,反倒突出不了民樂的特徵,顯得不倫不類了。
中國民樂傳統樂器
中國傳統樂器種類繁多,有堂鼓,花鼓,鈴鼓,太平鼓,書鼓,象腳鼓,雲鑼,鈸,鍾,磬 塤,簫,排蕭,八角鼓,笛子,嗩吶,笙,三弦,阮 ,琵琶,箜篌,二胡,京胡 揚琴,古琴等 . 且隨著時代推移新品種更不斷增多,於是有作分類的必要。追溯最早將樂器予以分類的 ,當始於西周時的"八音"。其分類法是以樂器的製作材料為依據,《周官*春官*大師》載:"皆播之八音-金、石、土、革、絲、 木、匏、竹。"此分類法雖不盡科學,自周朝至清朝三千多年來,卻始終占著傳統地位,可見其對中國傳統樂器的分類影響甚鉅。
③ 我対感興趣的東西可以看一次就記得,而且可以記得很久。(例如:劉亦菲的電影,民樂的相關資料)但是這次
親、只能說、你還沒有找到屬於你的伯樂~保持屬於自己的自信!
④ 有關於樂器魔法的電視劇
《射鵰英雄傳》裡面黃葯師用笛子吹碧海潮生曲可以傷人
《笑傲江湖》 莫大先生:二胡 劉正風:簫 黃鍾公:古琴
《東成西就》 國師:鼓
《六指琴魔》古琴
《女媧傳說之靈珠》仙樂:笛子
⑤ 還有哪些是民樂
民樂包含的樂器有很多種,主要分:管樂(笛子,管子,笙……),弦樂(二胡、中胡,京胡……),彈撥樂(揚琴、古箏、琵琶、三弦……),打擊樂等等。
⑥ 民樂都包括什麼
民族器樂曲按傳統習慣分為「單曲」與「套曲」兩類。
單曲多為單一獨立的曲牌。套曲由多個曲牌或獨立的段落聯綴而成。如南北派十三套琵琶大麴,晉北的八大套等。如按樂曲的曲式結構類型分,主要有變奏體、循環體、聯綴體、綜合體等,其中以變奏體、聯綴體最為多見。
(6)和民樂有關的電視劇或電影有哪些擴展閱讀
民族器樂有各種樂器的獨奏、各種不同樂器組合的重奏與合奏。不同樂器的組合,不同的曲目和演奏風格,形成多種多樣的器樂種。各種樂器的獨奏樂是民族器樂的重要組成部分。
琴曲《廣陵散》、《梅花三弄》;琵琶曲《十面埋伏》、《夕陽簫鼓》;箏曲《漁舟唱晚》、《寒鴉戲水》;嗩吶曲《百鳥朝鳳》、《小開門》;笛曲《五梆子》、《鷓鴣飛》;二胡曲《二泉映月》等等,都是優秀的獨奏曲目。
純粹用鑼鼓等打擊樂器合奏的清鑼鼓樂,音色豐富,節奏性強,擅長表現熱烈紅火、活潑輕巧等生活情趣。如《八仙序》(浙東鑼鼓)、《十八六四二》(蘇南吹打)、《鷂子翻身》(陝西打瓜社)、《八哥洗澡》(湘西土家族「打溜子」)等。
由各種弦樂器合奏的弦索樂,以優美、抒情、質朴、文雅見長,適宜於室內演奏。如《十六板》(弦索十三套)、《高山》、《流水》(河南板頭曲)等。
用吹管樂器與弦樂器合奏的絲竹樂,演奏風格細致,多表現輕快活潑的情緒,如《三六》、《行街》(江南絲竹),《雨打芭蕉》、《走馬》(廣東音樂),《八駿馬》、《梅花操》(福建南音)等。
由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合奏的吹打樂,演奏風格粗獷,適宜於室外演奏,擅長表現熱烈歡快的情緒。如《將軍令》(蘇南吹打)、《大轅門》(浙東鑼鼓)、《普天樂》(山東鼓吹)、《雙咬鵝》(潮州鑼鼓)。
有不少吹打樂種,在樂隊中兼用弦樂器,因而音樂兼具絲竹樂的特點,如《滿庭芳》(蘇南吹打)、《五鳳吟》(福州十番)等。一般說來,北方流行的吹打樂重「吹」,吹奏技巧高;南方流行的吹打樂重「打」,鑼鼓在吹打樂中起重要作用。
⑦ 中國經典民樂
古箏:
高山流水 十面埋伏
琵琶 漁舟唱晚
送別 夕陽蕭鼓
平湖秋月 洛神
葬花吟<紅樓夢>出水蓮
梅花三弄 春江花月夜
雪山春曉 廣陵散
錦上添花 陽春白雪
漁樵問答 平沙落雁
禪院鍾聲 十面埋伏;
笛子:
寒江殘雪 姑蘇行
梅花三弄<很好聽的,我經常聽>
牧民新歌 幽蘭逢春
喜相逢 西湖春曉
。。。
。。。
很多的,也多很好聽!!!
在此就先提供這些吧!!1
⑧ 民樂有哪些
說到民樂這個概念就太大了~ 我們中國的民樂有 民族器樂 和 民族音樂, 民族器樂我想我們都應該知道一些,比如 笛子 二胡 琵琶 中阮 古箏 揚琴 笙 嗩吶等樂器,都是各有各的特色~
民族音樂也有很多,比如我們熟悉的 二胡的《二泉映月》《光明行》 琵琶的《十面埋伏》 笛子的《揚鞭催馬運糧忙》《姑蘇行》《春到湘江》 嗩吶的《百鳥朝鳳》 等等 都是很有特點的。
⑨ 關於音樂 樂器的電影有哪些
《爆裂鼓手》、《老人交響樂團》、《不能說的秘密》、《放牛班的春天》、《莫扎特傳》、《富士見二丁目交響樂團》、《閃光少女》等等。
1、《爆裂鼓手》
《爆裂鼓手》是達米恩·查澤雷編劇並執導的一部音樂劇情片,由邁爾斯·特勒、J·K·西蒙斯主演,2014年10月10日在美國上映。講述一個熱愛音樂的年青人努力地想要成為頂尖的爵士樂鼓手的故事。
2、《閃光少女》
《閃光少女》是由安樂影片有限公司出品發行的青春熱血校園電影,由王冉執導,徐璐、彭昱暢領銜主演,駱明劼、劉泳希、韓忠羽、魯照華、李諾、陳雨鍶主演,該片講述了神經少女陳驚與男閨蜜和小夥伴組成2.5次元樂隊,大戰西洋樂的勵志青春故事 。
3、《放牛班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是2004年3月17日上映的一部法國音樂電影,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執導,傑拉爾·朱諾、讓-巴蒂斯特·莫尼耶、弗朗西斯·貝爾蘭德等人主演。講述的是一位懷才不遇的音樂老師馬修來到輔育院,面對的不是普通學生,而是一群被大人放棄的野男孩,馬修改變了孩子以及他自己的命運的故事。
4、《莫扎特傳》
《莫扎特傳》是由米洛斯·福爾曼導演,湯姆·休斯克、F·莫里·亞伯拉罕主演的一部傳記片。該片以倒敘的方式講述音樂家沃爾夫崗·阿巴迪斯·莫扎特的一生。電影1985年獲第57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八項大獎。
5、《不能說的秘密》
《不能說的秘密》是周傑倫自導自演的電影處女作,由桂綸鎂、黃秋生、曾愷玹等主演,影片以周傑倫自己的高中生活為背景,講述了轉學到一所藝術學校的鋼琴天才小倫在一間古老的鋼琴練習室里見到演奏神秘鋼琴樂的小雨進而展開的一段奇幻愛情故事
⑩ 彩雲追月等四大經典民樂還有是哪些呢
《中國民樂名曲精粹》被歲月的波濤洗滌多少次,一曲經典古樂才會保留千年?被時光的風塵打磨多少年,一件古典樂器才能流傳萬代?精緻演繹,風雅無雙一次今人和古人用樂器進行的交談。中國樂器,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世界音樂寶庫中之珍品。它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造型精美,古色古香;品種繁多,分類合理;每件樂器都能發出美妙的東方民族的音響,令世人為之矚目、神往。HD-Mastering黑膠CD是在黑膠CD的基礎上進行的一次技術革新和提升,在保證黑膠CD原有的聲音品質和聆聽效果的同時進行了相應的技術創新。融入了全新的數字概念,將以前單純的模擬開盤帶文件拓展到數字的WAV雙軌甚至多軌數字無損音頻文件。真正實現無壓縮、無信號損失的聲音保真度,再以數字音頻的格式進行硬碟保存後,直接用於HD-Mastering黑膠CD的母盤製造,最終確保了聲音的品質和效果。DISC 101 梁祝 3:2002 廣陵散 3:1303 秋江夜泊 7:1604 欸乃 6:1305 高山流水 5:1906 病中吟 7:0107 陽關三疊 5:0608 葬花吟 6:1709 蕉窗夜雨 4:1310 草原之夜 4:5911 說聊齋 4:2312 金蛇狂舞 2:11DISC 201 春江花月夜 9:4502 漁舟唱晚 3:0203 紅樓夢 3:3004 禪院鍾聲 3:5805 平湖秋月 4:5406 二泉映月 5:3407 漢宮秋月 5:2808 十面埋伏 6:0509 月光下的鳳尾竹 4:46 10 塞上曲 7:4311 鳳求凰 3:2312 昭君怨 5:21
猜你關注
揚琴獨奏曲大全中國民樂名曲中國民樂名曲欣賞中國民樂名曲mp3中國民樂名曲欣賞二胡中國民樂名曲欣賞視頻中國民樂名曲欣賞mp3網路中國民樂名曲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