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外國人拍中國古代電影有哪些

外國人拍中國古代電影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1-08-13 09:23:43

❶ 有哪些外國人拍的講述中國古代,近代故事的電影

末代皇帝。《末代皇帝》是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執導,尊龍,陳沖,鄔君梅,彼德·奧圖主演的一部傳記電影。

❷ 外國人拍的以中國傳統電影為背景的電影有哪些

鐵拳

在一個位置偏僻、遙遠的不知名的小村莊里,聚集了來自於各路的戰士、刺客以及一位我行我素的孤膽英雄——其中就包括了「刀客」傑克(羅素·克勞飾)和花夫人(劉玉玲飾),而他們無疑是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益的驅使,來到這里想要搶奪難以置信的巨大財富,繼而展開了一場勝者為王的殊死搏鬥。為了得以活命,他們不得不施展出的是這個世界上最令人眼花繚亂的絕技,全部都是一些得到了最真實的視覺化且只存在於傳說中的神乎其神的蓋世武功,相當地具有野心,但是那種拳拳到肉的兇殘,也確實是讓人感到一種超越了極限的毛骨悚然

❸ 外國人翻拍帶有中國文化的電影電視劇有哪些他們賺取了多少利潤

一部外國人拍的中國電影——《南京》(Nanking)《南京》通過對無辜平民在那場警醒後人的戰爭浩劫中悲慘遭遇飽含感情且震撼人心的記錄,講述了日本在二戰初期侵略中國南京的故事。影片的各種素材來自當年留守在南京的外國人,日記、信件和他們冒死拍攝並保存的膠片等影像資料,由中國和日本以外的第三方來講述。
作為佔領全中國戰役的一部分,日本通過數月的空炸攻佔了南京(中國當時的首都),南京淪陷後,日本軍隊便開始了慘絕人寰的大肆奸殺擄掠。在這場浩劫中,一個由傳教士、大學教授、醫生以及商人(包括一名德國納粹黨成員)組成的小規模西方民間人士團體冒著生命危險,運用他們在南京的影響力,於1937年12月在南京建立了一個安全區,他們不顧自身安危,幫助平民逃離屠殺,保護了25萬中國人。
而當他們終於各自回國,南京城的慘象摧毀了西方人能忍受的底線,安全區創始人、金陵神學院院長沃特林女士情緒崩潰,回美國後因為精神崩潰而自殺。多年後調查南京1937的張純如女士,2004年也因為受不了情緒重壓而自殺。
這個故事通過對中國倖存者進行的催人淚下的訪問、令人發指的檔案影片和圖片以及日本老兵的證詞進行了講述。影片的高潮部分是Woody Harrelson、Mariel Hemingway、Rosalind Chao、Sonny Saito和Jurgen Prochnow等演員對西方人士的信件和日記的朗讀。通過歷史畫面、直接證詞和朗讀第一手資料的交融,這部影片使觀眾彷彿置身於南京的街頭,把幾近湮沒的歷史公之於眾。

❹ 最近有個電影外國人拍的中國古代的叫什麼

畫框女人。。挺久之前的吧,還沒上映

❺ 求和中國古代歷史有關的電影,外國拍的。

維克托·弗萊明和西德尼·富蘭克林聯合導演的《大地》(1937)是一部改編自美國女作家賽珍珠的同名小說,此時這部小說已經普立茲獎,後來因為這部小說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大地》是好萊塢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開始注意東方題材的代表性作品。影片雖然是描寫中國農村夫婦的悲劇故事,但其主角卻均由美國人扮演,導演維克托·弗萊明和西德尼·富蘭克林也採取了西方古典電影的風格來處理這種東方題材,本片在製作上相當嚴謹認真,結構業比較緊湊,節奏也顯得比較適度。但是,這樣的電影在今天看來已顯得有些老套,但由於本片的拍攝與特技表現傑出,路易絲·萊娜也因此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❻ 外國人有什麼影視作品是根據中國文學作品拍的

除了動畫片《花木蘭》外,還有:
《喜福會》:《喜福會》是美國華裔女作家譚恩美的成名作,描寫的是解放前移居美國的四位女性的人生經歷,多次拍成同名電影。
《喜福會》是美國著名華裔女作家譚恩美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也是她的成名作,甫一出版即大獲成功,當年曾經連續八個月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成為1989年美國四大暢銷書之一,多次獲獎並拍成電影。 小說描寫解放前夕從中國大陸移居美國的四位女性的生活波折,以及她們與美國出生的女兒之間的心理隔膜、感情沖撞、愛愛怨怨,令人感慨萬千。全書分別從母親和女兒兩個體系來安排,兩者呼應得十分融洽,既可獨立成章,又可連成一體。同時本書翻譯時保持了原作的詼諧和美國式的幽默,更符讀者的閱讀習慣。閱讀本書,我們不僅可以了解到美籍華人的心態和觀念,感受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
《千年敬祈》:史先生家住北京,現已退休,老伴早已撒手人寰,只有一個女兒還遠在美國,只留他一人獨自生活。當得知遠在美國的女兒離婚的消息後,他決定去幫助女兒重新建立自己的生活。於是,他來到了美國。但是,12年的生疏早已經讓父女倆沒有了正常的親情感覺。女兒對待父親的態度總是冷冰冰的,不怎麼歡迎。而父親卻還是堅持要幫助女兒走出離婚陰影後才離開。女兒白天去圖書館做管理員,晚上過著聲光色影的夜生活,幾乎不給父親與他交流的空間。而史先生也只有閑來去社區、公園解悶消愁。對於他來說,雖然不怎麼懂英語,但卻和當地的人交流的很好,尤其是和一個公園中說波斯語的女人。相比之下,與女兒語言相通,交流卻十分匱乏。史先生想要更多的了解女兒,他對於女兒的生活方式極為反對。他知道女兒生活的不快樂,但也幫不上忙。而對於女兒來說,父親的關愛更像是對她隱私的打探,因此她極力的排斥。她認為自己生活的很自由,她也享受著這種自由,甚至她認為英語比起漢語更能讓她自由的表達。不過,史先生看到的只是女兒的生活中缺失了信仰,缺失了原則。父女倆的每次溝通都以失敗告終,年代的隔膜與文化的差異還有時間的生疏早就了一對陌生的父女。

❼ 有哪些中國的傳說或歷史事件被外國人拿去創作成影視作品

有這些歷史事件或傳說被外國人翻拍,花木蘭的故事,末代皇帝故事以及敦煌歷史。

第一個,花木蘭的故事。

花木蘭的故事是屬於古代少數民族的一個傳說,但是現在這個傳說被外國人翻拍成為了電影。沒錯,那就是最近在國外上映,由迪士尼拍攝的電影,《花木蘭》。

雖然小說和導演都是日本人,但是這部電影講述的內容卻是中國敦煌的歷史。電影以宋代為背景,講述書生跟敦煌歷史相關的情節,以此來反映出敦煌歷史的輝煌。

這部電影年代雖然有些久遠,但並不妨礙電影對於敦煌的還原程度。因此這是第三個相關的故事。

那麼,你還知道其他由外國人改編的電影嗎?

❽ 推薦幾部國外拍的中國題材的電影

當然有《七龍珠》
還有最新的《最後的氣宗》
《面紗》不錯
大腕雲集的《諜海風雲》
還有改編中國的《無間道風雲》
動畫片《花木蘭》
成龍的那個叫做什麼來著···忘了 但不錯哦
哦 對了 還有成龍《80天環游世界》 很不錯的片子
這么多 給點分呀···

❾ 外國人最早在華拍攝的電影是什麼

外國人來華拍攝紀錄片的歷史,最早大約可以追溯到電影剛誕生的那幾年。1896年,盧米埃爾兄弟派出了數百名攝影師奔赴世界各地拍片,其中一些攝影師就曾來華拍過紀錄片,只是這些影片的名稱和內容現在已難以考證。
1898年,美國愛迪生電影公司的一名攝影師在周遊世界過程中曾在香港和上海拍過一些素材,後來被編入《香港碼頭》、《上海街景》等6部短紀錄片中。4年後,另一家美國電影公司根據其攝影師在北京、天津拍攝的素材編輯發行了《北京前門》和《天津街景》兩部短片。
1908年,在上海從事電影放映活動的義大利人勞羅也開始了拍片活動,拍攝了《上海第一輛電車行駛》、《上海租界各處風景》、《強行剪辮》等片,而在北京拍攝的《西太後光緒帝大出喪》紀錄了一個古老帝國的兩位統治者的葬禮。
1909年,法國百代電影公司的攝影師來北京拍攝風光片,也拍攝了紀錄一些京劇名角(如楊小樓、何佩亭)的演出片斷。同年,美國人本傑明·布拉斯基在上海成立了亞細亞影戲公司,起初拍攝的大多是紀錄片,如《西太後》、《不幸兒》等。
1925年,蘇聯導演史涅伊吉諾夫與一名攝影師隨同開辟莫斯科—北京遠程航線的蘇聯飛機來到中國,在張家口、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拍攝了一些素材,被編入紀錄片《偉大的飛行與中國的國內戰爭》,此片後來更名為《東方之光》,作為蘇聯在國外上映的第一部新聞紀錄片在西歐諸國放映。兩年之後,另一位蘇聯導演雅可夫·布里奧赫來中國拍攝了新聞紀錄片《上海紀事》,影片反映了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末期上海的情形,於1928年在蘇聯上映。
1927年,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率領一個包括北大學生在內的聯合考察隊開始對中國的西北部進行了持續8年之久的考察活動,過程中拍攝了大量的電影資料,曾在北京放映。1920年末期,另一位瑞典人,考古學家安特森用電影紀錄了自己在中國北方和西北部的見聞,影片對塞外的風土人情、文物考古、民居、服飾等都有所反映。
戰爭歲月的記錄者
1935年,在燕京大學任教的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曾用一台16毫米手搖攝影機拍下了「一二·九」學生運動的場面,今天已成為珍貴的歷史資料。1936年,斯諾在訪問延安期間拍攝的一些素材,紀錄了毛澤東、周恩來的形象,紅軍步兵和騎兵的操練、檢閱和野戰演習,八一運動會的球賽及部隊的文娛生活,這些素材也成為了非常珍貴的歷史資料。繼斯諾之後,美國攝影師哈利·鄧海姆也輾轉來到陝北革命根據地,拍攝了紀錄片《中國要給予反擊》。
1938年,又一位蘇聯紀錄電影工作者羅曼·卡爾曼來到中國拍攝了表現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紀錄片《中國在戰斗中》和《在中國》。同年,荷蘭紀錄電影工作者尤里斯·伊文思歷盡艱險來到中國,他拍攝的《四萬萬人民》曾在不少國家上映,對聲援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起到了積極作用。
與此相反,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來華拍攝的日本紀錄片不僅被用作鼓動日本民眾和軍隊進行侵略戰爭的宣傳手段,更成為日本政府推行軍國主義的外交手段。1937年8月21日,就在「七七事變」一個多月後,「大日本電影協會」在中國成立了「滿洲映畫協會」,大肆製作宣揚偽滿「國策」的影片。從1937年至1945年,該協會在中國拍攝了600餘部影片,其中半數為系列新聞紀錄片,如《新聞周報》、《大東亞戰爭特報》等。
從1938年到1943年,日軍曾經對重慶進行過200多次空襲,出動戰機9000餘架次,投擲炸彈兩萬多枚,炸死炸傷市民數萬人……這段被稱為「重慶大轟炸」的史實曾經被紀錄在長達6個小時的電影資料片中,攝制者包括日本航空隊的隨軍攝影師、德國駐華大使館新聞記者以及原國民黨中央新聞製片廠的攝影師。這些資料片在二戰後曾經被美軍繳獲,後來幾經輾轉才流入國內。2001年6月4日,根據這些資料片剪輯而成的51分鍾的關於「重慶大轟炸」的紀錄片在重慶試播,這是國內第一部反映60年前那場劫難的紀錄片。
1949年9月底,25位蘇聯紀錄電影工作者來到中國,在長達8個月的時間里,兩個攝影隊拍攝了大量的素材,分別被編入了兩部大型紀錄片《中國人民的勝利》和《解放了的中國》。這兩部影片於 1950年7月17日全部製作完成,上映後產生了廣泛的國際影響,均獲得了「斯大林獎」一等獎。這兩部影片大概也是外國人在華拍攝的最早的彩色紀錄片。
1955年,法國紀錄片導演克里斯·馬蓋來到中國拍攝了《北京的星期天》,享有法國「新浪潮之母」盛譽的女導演阿涅斯·瓦爾達作為藝術顧問一同前來。1958年,已經定居巴黎的伊文思再次來到中國,拍攝了紀錄片《早春》,反映了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的江南農村景象。
1971年,伊文思與羅麗丹花費5年時間拍攝了由12部影片組成的大型系列紀錄片集《愚公移山》。1976年3月初,這些影片在巴黎的四家藝術影院同時上映。也許是由於滿足了西方人了解「封閉鎖國」已久的中國的需求,此片僅在法國的映期就長達6個月,後來又在西德、比利時、巴西等國播映,受到廣泛好評。1980年代中後期,他們花費同樣多的時間在中國拍攝的另一部紀錄片《風的故事》更成為紀錄電影史上的傑作。1938—1988年,伊文思在中國拍攝紀錄片的時間跨度長達半個世紀之久。
1972年,義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拍攝了紀錄片《中國》。這部影片讓安東尼奧尼和他的電影在中國遭到全國性的批判。一位加拿大紀錄片研究者指出的那樣:這些影片與拍攝對象之間的關系冷淡,從來沒有成功地與他們進行過密切的交流,只是一些由觀光客拍攝的旅行日記般的有關中國的印象而已。然而這部影片卻真實地記錄了幸福中國,與現在人們所想像的"史無前例"完全不一樣的中國。

❿ 有沒有外國人拍的關於中國神話或是歷史的電影

貌似有部孫紅雷主演的《蒙古王》。。。《西遊記》這個最起碼有十年了,,,小日本也拍過。。。樓上說的《花木蘭》也算,最新的發哥的〈黃石的孩子〉。。。其他的想不起來了。。。。對拉,還有部很早之前的〈末代皇帝〉

閱讀全文

與外國人拍中國古代電影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特種兵退伍開4餐館什麼電影 瀏覽:495
電腦上下載的電影怎麼上鎖 瀏覽:801
血藤蔓是什麼電影 瀏覽:339
韓國好看的女警電影 瀏覽:423
怎麼搜索sm電影迅雷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951
有關車電影有哪些內容 瀏覽:122
行運一條龍電影免費看 瀏覽:425
電影拍攝角度是什麼 瀏覽:214
六歲小朋友看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497
好男人手機電影免費 瀏覽:624
電視插usb看電影沒聲音怎麼回事 瀏覽:432
有哪些漏性器打真軍電影 瀏覽:200
免費看未刪減電影網站 瀏覽:942
她的日記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182
免費電影金剛川最新在線觀看 瀏覽:403
帶有驚字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183
斗魚直播可以直播哪些電影 瀏覽:679
哪些軟體買電影票優惠多 瀏覽:249
好看的成龍功夫電影 瀏覽:285
好看到日本動漫電影 瀏覽: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