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推薦一些與全球化有關的書籍或電影。
《世界是平的》。
『貳』 全球化有什麼事例
貿易全球化、投資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跨國公司生產經營全球化。
1、貿易全球化主要體現在:第一,國際貿易增長率高於世界生產總值增長率;第二,國際貿易規模龐大,世界貿易依賴度高。
2、投資全球化:國際直接投資全球化表現在:國際直接投資增長率高於國際貿易增長率和世界生產總值的增長率。
3、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是指一國的金融活動跨越國界日益與國際間的金融活動融合在一起,即資金的籌集、分配和運用,超越國家疆界,在全球范圍內進行。
(2)哪些電影走向了全球化擴展閱讀:
全球化導致的「趨同」是淺薄的,全球化導致的「逐異」卻是深刻的。追逐不同是全球化時代最深刻的特徵。
全球化的資本毫無人性可言,它帶來激烈的社會變遷,刺激形形色色意識形態的興起,也必然伴隨激烈的社會集團、意識形態乃至民族國家之間的沖突。以往的全球化帶來了繁榮和進步,也帶來了大革命,帶來了國內戰爭,也帶來了「世界大戰」。
抽象談論在全球化中獲益或受損的條件非常困難。強國、弱國、大國、小國都可能獲益,也都可能吃虧。傳統的中國是被全球化擊敗的,卻也是從全球化里高速崛起的。
『叄』 韓國有哪些電影作品是走向國際化的
《龍之戰》
2007年上映的美國和韓國合拍的電影。本片根據韓國科幻故事情改編而成。講述的是身形如龍與巨蟒混合而成的未知生物伊莫吉大舉入侵了人類世界。很有正義精神的記者艾頓奉上級的命令去調查這件事的來龍去脈,碰見一個身患怪病的女孩莎拉,兩人經過努力拯救世界的故事。
幕後花絮:
新科怪物」入侵好萊塢 去年在韓國所向披靡的《怪物》最後在美國也不過爭取了100多個影院公映的機會,而除去設備和技術投資,耗費了8000萬美元的本片將於8月初登陸美國的1000多個院線,創下了史無前例的紀錄。《巨蟒之戰》是一部真人結合最新CG動畫技術的影片,製作歷時6年之久。近來聲勢不如CJ娛樂的SHOWBOX負責人對8月的韓美市場「虎視眈眈」:「8月底在美國上映時恰逢學生的暑假和9月初的年度勞動節,我們對本片的票房很有信心」。 笑星出身的沈衡來早在2001年翻拍被稱為「韓國科幻電影鼻祖」《大怪獸龍卡利》的《怪獸大決戰》時就信誓旦旦地表示過有朝一日要使韓國的科幻電影與好萊塢旗鼓相當。《怪獸大決戰》全片沒有明確國籍的故事背景和到處都是歐美風情的建築在當時引起了不少韓國本土觀眾的反感。但向來特立獨行的沈衡來依舊貫徹他的「國際化」原則:本片全部採用英文台詞,發生地更是乾脆搬到了洛杉磯。但為了保持與本土觀眾的親切感,《巨蟒之戰》里怪物的模樣設計借鑒了在韓國民間很被推崇有象徵意義的龍,情節也摻入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古代傳說。而曝光的預告片中有韓國古代的零碎片段,這與現代意味極其濃厚的美國有著怎樣的牽連?本片一舉狂掃了之前韓國科幻電影製作效果粗糙的舊患,但故事和情節是否會被沖垮,遠在觀眾的期望值之下?至今是謎。只能等到上映那天揭開謎底。巨大的怪物在之前的科幻電影中常常作為科學反面的危險性和傲慢人類的形象化登場,如何征服怪物,實際上就是人類如何自省,征服自身缺陷的過程。怪物猙獰地用龐大長長的身軀緊緊環繞住美國銀行大廈——洛杉磯最高的建築物,並如黑幫領袖般嘲笑四周試圖攻擊其的人類軍用飛機的一幕,讓許多看過預告片的美國人不寒而慄——有似曾相識的感覺(「911事件」),甚至在網路的論壇上專門展開熱門的討論,環境的報復?政治意義的象徵?人性的暗喻?紛紛表示對本片最終想表達的主題好奇不已。可以肯定的是,本片面對全世界的電影市場,因此在主題的設置上應該會更加宏大,而不象奉俊浩的《怪物》那樣僅僅折射韓國的民族心結或反美的情緒。 影片尚未開畫,美國很多知名的電影媒體就做了大量詳盡的拍攝報道和預測,這在以往是並不多見的。而部分亞洲媒體(如韓國與日本)則更多冷靜地表示了前景不太樂觀的擔憂。
影片看點
1、揭秘巨龍:《D-war》中最驚人的生物是一條巨龍,身長幾百米、外貌酷似「哥斯拉」,隨隨便便就纏碎了一座摩天大樓。它原本是人類守護者伊莫吉(Imoogi)控制的巨龍族中的一員,但因為被野心驅使來到洛杉磯。巨龍不但無比龐大,而且有著極其堅硬的腦袋,可以像大錘一樣砸進大樓,美軍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也奈何它不得。它還能夠召喚出了一大批神龍軍隊,其中既有扇著翅膀的飛龍Bulco,也有刀槍不入的裝甲龍Dawdler,還有駕馭騎兵龍Shaconne的遠古人類軍團! 2、長時間大製作:這部投資300億韓元、耗時6年拍攝完成。本片早在三年前就放出了第一款預告片。8月2日,《龍之戰爭》將同時在韓國和美國上映,而在美國鋪開的影院數量達到1500家,之前韓國電影在美國獲得的最高待遇也不過是《漢江怪物》創下的70家。由於當前韓國電影正處在低潮期,規模空前的《龍之戰爭》自然被說成是「韓國電影的投球手」、「Chungmuro(韓國好萊塢)的救主」。 3、美國的特效與亞洲的柔情:在這部電影裡面你既可以看到《哥斯拉》、《蠍子王》的影子,男女主人工站在樓頂的停機坪上,巨龍占據了整整半個畫面,比摩天大樓還要高大,人在它面前渺小得就像兩只昆蟲。同時還有《後天》、《變形金剛》里的城市、戰火與災難。巨龍將美軍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甩了出去,在地上翻滾了兩圈,砸在了街上的汽車上。最主要的一點是,在片中還可以看到很多區別於歐美科幻電影最不同的亞洲化的東西,。例如,影片中是如何處理人與人之間表達情感的方式,這些也絕對不同於好萊塢模式,審美也更容易讓人接受。
『肆』 有哪些電影的故事線跨越了不同國家和種族,體現出全球化
克萊默夫婦:對婚姻、兒女進行深入思考的倫理片。 印第安納瓊斯(奪寶奇兵)三部曲:斯皮爾伯格和盧卡斯的強大組合!
『伍』 什麼是電影市場自問世以來的一種全球化趨勢
什麼是電影之中這回是類似一種全球化的趨勢
『陸』 中國電影全球化的機遇挑戰有哪些
中國目前僅次於美國擁有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佔全球票房的比重為13%。2005年到2014年,中國電影票房增長平均每年為30%以上,2014年票房實現近300億元,比2013年增長36%;截至今年4月,每天新增27.8塊電影放映銀幕。與此同時,中國電影市場潛力仍舊巨大。法國中國電影節中方主席、巴黎中國文化中心主任殷福說,法國平均每人每年觀看3部電影,而中國的這一數字僅為0.6。
在中國實力和影響力整體提升及中國政府對文化產業實行傾斜政策的作用下,中國電影市場體量大、增速猛、潛力大,成為全球電影人無法錯過的一塊大蛋糕。而在這個正在發生巨變的市場中培育出的中國電影,其國際化之路剛剛起步。
『柒』 幫忙想個中國電影和全球化有關的論文題目,糾結死了
這就太多了,下面給你列出來幾個,你自己選擇吧。不過最好還是設定一個自己擅長的范圍。
心理蒙太奇與當代影視劇創作
「英模電影」類型模式初探
中國特色的都市情景喜劇--電視劇《家有兒女》的藝術貢獻
從馮氏電影看中國商業電影的出路
視覺快感和敘事性電影
方言與電影創作的關系
電影《集結號》的劇作特色
古希臘文學中的悲劇精神
希臘悲劇的文化精神
莎士比亞悲劇的藝術特色
莎士比亞悲劇的思想蘊涵
莫里哀喜劇的創造特色
荒誕派戲劇的風格分析
《等待戈多》的主題解析
論影視劇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論中國第六代電影導演的美學追求
電影《人生》的創作特色
論西部電影的發展與走向
電影《超強台風》的得與失
電影《老井》與中國傳統文化精神
論蒙太奇電影美學學派的核心理論對電影發展的貢獻
論張藝謀與中國電影
電影《那山、那人、那狗》詩意傾向簡析
論電影《阿妹的諾言》人生價值取向
從電影市場看中國當代影視文化發展趨勢
影像之俠:新武俠電影綜述
國產電視劇亟待解決的幾個問題
從全球化和多元化看奧斯卡獎
關於中國「地下電影」的文化解析
論中國電視劇的文化策略
賈平凹小說的藝術特色
沈從文的審美追求
《雷雨》中的雷雨性格--繁漪的形象塑造
談《羅密歐與朱麗葉》中偶然性的運用
武士道對日本電影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