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現在還有誰什麼電影是用膠片拍的都是數字的了么
2012年是數字電影和膠片電影的分水嶺,2011年10月9日馮小剛微博宣布《一九四二》是其用膠片拍攝的最後一部膠片電影。2012年,中國電影市場已經停止發行膠片拷貝,宣告了膠片電影的結束。從2012年起,數字電影拍攝逐漸佔主流。各大影院更是幾乎數字放映。現在的電影幾乎都是用數字電影攝影機拍攝的,很少用膠片拍攝,因為現在國內膠片洗印廠全都關停,國內最後一條膠片洗印生產線——上海電影技術廠於2016年10月關停了膠片洗印生產線。全球可以膠片洗印的地方也寥寥無幾。只有美國諾蘭等極少數導演,才堅持用膠片拍攝,不知以後他會否放棄膠片拍攝。國內影院中放映更全是數字放映。即使原來是用膠片拍的電影,現在也是轉成數字版,用數字放映機放映
② 第二膠片廠的介紹
樂凱集團第二膠片廠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是中國最大的印刷感光材料科研、生產基地,也是國內唯一一家同時具有印刷膠片和印刷版材生產能力、全方位為印刷業服務的國有大型企業。
③ 我有一批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的片子。很老的那種。外面是一個圓形的鐵殼,裡面是片子
那些應該就是電影膠片,如果是一些老片子,還是有一定的收藏價值的,看是什麼年代的,只不過電影膠片不好保存,溫度、濕度等。
④ 膠片分類,膠片品牌
感光膠片有好多種分類方法,如按用途分為正片和負片。
感光膠片對不同顏色光的敏感程度稱為感色性。膠片按感色性分為盲色片、分色片、全色片等等。盲色片只能感受紫色光,分色片還能感受蘭、綠色光,全色片擴大到紅色光。此外當然還有紅外片、紫外片、X光片等。
顯然,照相膠卷的要求比醫用膠片高,下面僅列出膠卷廠商,他們當然也能生產醫用膠片。
世界主要彩色膠卷生產商:美國的柯達、德國的愛克發、日本的富士、中國的樂凱、義大利的富蘭尼。
國內還有些能生產黑白膠卷的廠家:汕頭的公元、上海的上海、天津的友誼。
⑤ 電影膠片是如何生產的,原料是什麼,價格如何確定!哪家公司產
在密閉,全黑,超干凈的車間里生產.柯達,富士是最好的,中國的樂凱有16MM黑白膠片.還有德國的愛克發.
原料是鹵化銀,明膠,等.
影響穩定性最主要的因素是明膠的質量.比如柯達,廠建在澳大利亞,因為那的牛羊比較多,動物骨骼是煉明膠的主要原料.所以柯達的性能比較穩定.
樂凱不知道從哪個餐館收購的,反正骨膠的質量很不穩定.
⑥ 國產醫用膠片廠家品牌的哪家比較推薦
國產醫用膠片廠家品牌推薦的話有珠海榮威的,感覺還行
⑦ 中國樂凱膠片集團公司的發展史
中國樂凱膠片集團公司是我國影像信息記錄產業中規模最大、技術力量最強、產品品種最多、市場覆蓋面最廣、跨地區的現代化企業,是國務院國資委出資的120家大型國有企業之一。
樂凱前身是化工部第一膠片廠,創建於1958 年7月1日,總部在河北省保定市,是國家「156」項重點建設項目之一。經過了近半個世紀的風雨洗禮,樂凱人肩負著民族的理想和希望,經過三次艱苦卓絕的創業歷程,在挑戰中尋求機遇,在發展中努力探求適合企業發展的新途徑,走出了一條成功之路,塑造了樂凱獨特的企業形象。先後創造了中國歷史上100多個「第一」,填補了我國一個又一個「空白」,為新中國的經濟建設和國防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2000年3月31日,胡錦濤總書記視察樂凱時,親切地勉勵樂凱人:「樂凱原來是第一膠片廠,作為中國的『第一』,樂凱就要牢固樹立『第一』的形象,發揚『第一』的精神,為民族爭光。」
樂凱第一次創業是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建廠初期,前蘇聯突然撤走了技術專家,又恰逢三年自然災害。在這極度困難的情況下,第一代樂凱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克服重重困難完成了工廠建設,並在第二年就生產出我國第一代照相軟片、黑白電影正片、135民用膠卷,並將自己的航空航天膠片送上了人造衛星。逐步使企業發展成為我國電影膠片生產基地。
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中期是樂凱第二次創業階段。改革開放使中國大地上發生著神奇的變化,人們的觀念、生活方式都快速地變化著,電視迅速進入了尋常百姓之家,致使電影業急劇滑坡,這給以生產電影膠片為主的樂凱帶來了嚴重危機。與此同時,「彩照熱」在我國悄然興起。需求就是市場,需求就是機遇。在這緊要關頭,樂凱抓住機遇,快速研製出了我國第一代彩色膠卷、彩色相紙,並快速推向市場,打破了洋貨一統天下的局面。公司也實現了產品結構從電影膠片向民用照相材料的快速調整。樂凱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至二十一世紀初,樂凱處於第三次創業階段。此間,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迅猛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膠卷為主的感光材料市場需求日益高漲。國際著名感光材料企業紛紛將其發展的戰略重心轉向中國,利用各種手段紛紛在我國境內投資建廠,傳統銀鹽產品的競爭更加激烈;數碼技術快速發展也對傳統銀鹽市場造成了沖擊;走私產品長期充斥市場,攪亂正常的市場秩序。樂凱在面臨外部市場環境快速變化的同時,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逐步推進,樂凱企業內部的改革也猶為迫切。在全新的形勢下,樂凱緊緊圍繞市場,大力推進企業改革,強化市場營銷、技術創新和基礎管理,建立並完善了具有一定規模的國內外營銷網路,積極介入數碼等新技術領域,依靠制度和管理的不斷完善,依靠科學的人才引進和培養機制確保了樂凱產品的不斷創新,與世界同步,保持了樂凱長時期的較好發展勢頭,實現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特別是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樂凱通過資源整合、國際合作、強強聯合,加快了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2003年10月,樂凱和柯達正式確立雙方戰略合作夥伴關系;2005年10月,新的TAC生產線在保定開工建設。如今,樂凱是全球能夠生產TAC膜的5家企業之一;2006年3月,「合肥樂凱工業園」在合肥奠基。「合肥樂凱工業園」項目共分四期,整體佔地面積約1200畝。一期為LCD的聚脂薄膜生產線;二期為2條精密塗布生產線;三期為2條用於平板顯示器材的薄膜生產線;四期為用於平板顯示器材的其他功能薄膜生產線。總投資13億元人民幣。「合肥樂凱工業園」將成為中國平板顯示器產業鏈配套所需要的中高檔聚脂薄膜和薄膜深加工產品的生產基地。它標志著樂凱在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實施戰略轉型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樂凱的發展從此掀開了新的篇章。
2011年9月7日,公司接到控股股東中國樂凱膠片集團公司轉來的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2011年9月5日《關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與中國樂凱膠片集團公司重組的通知》,根據文件精神,樂凱集團整體並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
⑧ 無錫老的電影膠片廠的電話號碼老爸要找戰友,他叫吳興榮,無錫人,60幾歲,曾經在安徽合肥當兵的
去央視等著我欄目報名吧
⑨ 柯達,富士,是哪個國家的 中國有什麼膠卷品牌
柯達是美國的,富士是日本的。中國有樂凱。
1、柯達,1878 年:喬治·伊士曼先生高瞻遠矚地預見了明膠干版取代當時流行的笨重而龐大的濕版攝影的趨勢。干版可由攝影師自行決定曝光和沖洗的時間,而濕版則必須立即塗布、曝光,並趁濕沖洗。
2、富士,富士膠卷於1934年創立,其前身是大日本塑料的「膠卷試驗所」。1919年開始研究製造膠卷的技術,1922年開始研究感光乳劑,1925年在積累照相工業的經營訣竅的同時,成立了「膠卷試驗化所」,正式開始研究製造膠卷。
3、樂凱是中國的一種膠卷老品牌,是膠卷行業的唯一可以與世界品牌柯達和富士並存,並且一直在中國膠卷市場上鏖戰了多年的「三國演義」。2003年柯達和樂凱合資。
(9)中國有哪些電影膠片廠擴展閱讀:
樂凱的發展:
樂凱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國家級感光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博士、高級工程師以及各類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2000餘人。樂凱建立並逐步完善了「多層次、開放式」研發體系。對科技人員實行了總經理特別獎、重大項目成果獎、技術創新獎、項目獎勵等技術要素分配辦法。
在高新技術企業實行了按新開發上市產品附加值提成及利潤留成的辦法,取得了較好的激勵效果,促進了科研開發速度和產品結構的調整。「十五」期間,樂凱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勵13項;累計申請專利125件,其中發明專利87件。
主持制定並已發布實施的國家標准、行業標准9項,國家軍用標准1項;榮獲國家級重點新產品稱號2項;承擔國家863計劃項目2項,其中「數碼彩紙開發及產業化」已於2005年8月順利通過國家科技部組織的驗收。公司承擔的1112軍工膠片於2005年10月順利通過國防科工委驗收,並圓滿完成了5顆返回式衛星的膠片保障任務。
⑩ 關於電影膠片
現在的電影仍有大部分是用膠片拍攝的
首先,膠片的質感是數碼無法比擬的。膠片的放大投影到屏幕上,層次感、色彩飽和度、光影感和清晰度都是非常好的,而數碼的綜合來講就差一些。
其次,使用膠片的成本還是相對較低的。前面已經說過,拍電影的機器與拍電視的是不同的,用DV拍肯定會比膠片便宜,但你能想像專業的人士用DV拍電影嗎?而如果使用專業高清的電影設備,那成本肯定是要比膠片高。
還有,從感情上來講,很多導演也傾向於使用膠片。當很多家庭可以用極低的成本不停地拍生活錄象時,當更多人可以用很少的錢欣賞到盜版電影時,也就是說,電影越來越容易得到時,人們對電影的感覺在消退,這也是導演會偏愛膠片的深層原因。
讓我們再來了解一下數字電影。目前數字電影有兩種規格:一是所謂「標清」(標准清晰度)的電影,是用標准數字錄像帶拍攝的影片,清晰度大概在水平解像度700至800線,一是所謂「高清」(高清晰度)電影,是用高清晰度錄像帶拍攝的電影,清晰度大概在水平解像度1100至1200線,高清拍攝出來的影片能大體達到膠片的清晰度水平。用數字錄像帶拍攝的電影通常可以直接在電影院用數字放映設備放映,這時就叫數字電影了。當然,用高清拍攝的影片放映效果更好,但實際上仍然達不到電影膠片拍攝的電影的清晰度水平。有時也可以把數字錄像帶拍攝的影片轉到膠片上,用普通的電影放映設備來放映,這就叫「磁轉膠」。
相比傳統的膠片電影,高清數字電影的優勢主要體現在:通過高清攝像技術,實現了與高清時代的接軌;數字介質存儲,永遠保持質量穩定,不會出現任何磨損、老化等現象,更不會出現抖動和閃爍;傳送發行不需要洗映膠片,發行成本大大降低,傳輸過程中不會出現質量損失等等。
所以,正因為數字電影有上面這些優勢,未來高清數字電影取代膠片電影成為主流將是大勢所趨。
但目前來看,數字電影還不能真正普及。將所有電影都數字化國內目前還沒有這個水平(其實其它國家也都一樣)。目前數字化電影最多的國家是美國,但即使是在美國,也並不是出品的所有電影都是數字化的。一些大製作、大成本的電影往往使用數字攝像機,這樣出來的畫面更震撼,但一些小成本,小製作的電影就沒有必要拍成數字電影了。
在中國,數字電影有時還很尷尬。很多電影在美國本來都是數字電影的,但到了中國,由於中國影院數字電影放映機的普及率實在太低,還不得不將這些數字電影再轉化成普通的膠片電影,這樣才能在全國各大影院播放。數字電影是有了,但影院的硬體設施卻沒有跟上,這樣的數字電影,即使拍出來了,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數字電影的真正普及還需要加以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