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院階梯高度有標准嗎標准時多少呢謝謝
電影院階梯高度有標准,請參閱以下等資料:
http://www.docin.com/p-230368010.html
http://wenku..com/view/6a900c8dec3a87c24028c4a3.html
㈡ 電影院最大每隔多少米就應該設置樓梯 |疏散間距|學生交流|建築問答 ...
每段疏散通道不應超過20m《電影院建築設計規范》
㈢ 電影院獨立樓梯消防要求
根據規范50016-2014的要求5.5章節和6.4章節的要求的,電影院需要設置兩部及以上的疏散樓梯,且需要直通室外的安全地帶。根據5.5.13的要求
㈣ 電影院常見的裝修設計類型有哪些
我們常見到的電影院裝修類型有:常規影院、私人影院、家庭影院。
㈤ 電影院的建築要求
觀眾廳每座面積:甲等不宜小於0.80㎡,乙等不宜小於0.70㎡,丙等不應小於0.60㎡。
註:觀眾廳面積算至銀幕後的牆面。 電影是通過視覺作用為觀眾所接受。視覺是人們辨別外界物體明暗和顏色特性的感覺,視覺在對物體的空間屬性,如大小、遠近等的區分上起著重要的作用。人們觀看35毫米常規電影時,因為畫面的面積較小,視覺條件只要求看全畫面和看清畫面,對視覺的空間屬性是無法區分的。但是寬銀幕、70毫米寬膠片以及其他大視野電影則是利用其畫面寬、視野大的特點,使觀眾的視覺作用接近實際生活,能利用視覺的空間特性,來區分物體的遠近、位置、物體間的距離等,從而有助於使觀眾產生真實感和臨場感。
人的單眼固定注視正前方的目標時所能看見的空間范圍稱為視野,而雙眼視野則較單眼視野為大。整個視野中中央視場是看得最清楚的部分,單眼對中央視場的水平視角為30°,雙眼為36°~40°,單眼和雙眼的垂直視角均為22°。中央視場的四周為邊緣視場,在水平方向可達180°,而在垂直方向可達75°。雖然觀看時的清楚程度從中央向邊緣逐漸降低。但正是由於這個邊緣視場使視覺在物體的空間屬性方向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各種不同品種電影對視角大小的要求是不一樣的。
電影院視角的要求決定了觀眾對銀幕的距離,即視距。邊座觀眾的斜視角是根據觀看畫面時所產生的畸變的程度來決定的,以將畫面的畸變限制在允許的范圍之內。 第一排觀眾座位地面離銀幕畫面下緣的高度稱為設計視點。中國國家標准對35毫米電影系列的設計視點定為2±0.5米。但各品種的電影對視點高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如大視野電影由於畫面高度很大,一般設計視點均較低。以免觀眾的仰視角過大而感到不適。最低視點高度只距地面15厘米。視點的高低直接影響觀眾廳地面的坡度,視點高則觀眾廳地面的坡度升起較緩,若視點逐漸降低,則地面坡度隨之逐漸變陡,所以視點越低,地面坡度越大。但視點低固然視覺條件好,又會因地面坡度不可能升得太高而受到限制;視點高雖可降低地面坡度,但太高又會使視覺條件太差而不符合要求。
視點高度決定之後,可以相鄰兩排觀眾視點的距離與視線超高值C所形成的兩個相似三角形計算出相鄰兩排的高差,這樣逐排計算直至得到最後一排的地面坡度的標高。視線超高值C是人眼到頭頂的平均統計值,C值一般採取12厘米。在35毫米普通銀幕電影的地面坡度設計中,若中區前後排座位錯開排列,則C值可按每兩排12厘米計,以降低地面坡度,其原理是按錯位後,後排觀眾從前面兩個觀眾頭部的空隙中來觀看畫面。但在大視野電影的地面坡度設計中其C值應以每排12厘米(或10厘米)計,因大視野畫面很寬,已無法從前排觀眾兩個頭部的空隙中去觀看。 觀眾廳座席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座椅扶手中距:硬椅不應小於0.48m,軟椅不應小於0.50m;
二、座席排距:短排法硬椅不應小於0.75m,軟椅不應小於0.80m;長排法硬椅不應小於0.90m,軟椅不應小於0.95m;台階式(散座、樓座)的座席排距應比上述值適當增大;靠後牆最後一排的排距應增大0.12m。
每排座席數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短排法:兩側有縱走道且為最小排距時,每排座席數不應超過22個,以後排距每增加50mm,可增加2個座席;
二、長排法:每排座席可增至50個;
三、僅一側有縱走道時,上述座席數相應減半。
短排法兩個橫走道之間不宜超過20排;靠後牆不設橫走道時,其前面的一個橫走道與後牆之間不宜超過10排。
座席應按弧線或與弧線近似的折線布置(小型可按直線布置),或兩種方法混合布置。觀眾廳正中一排或1/2廳長處弧線的曲率半徑一般等於銀幕至最後一排的水平距離。
優質區的劃分辦法各異,但一般來說座位區的中心都是優質區。
每排座位通常都按弧形排列,這主要是使來自放映機的光線射到銀幕上以後反射到觀眾的眼中,即利用反射角等於入射角的原理,使觀眾能夠最大限度地得到來自銀幕的反射光。 觀眾廳走道除應按每百人0.6m分別計算寬度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短排法的中縱走道凈寬不應小於1.0m,邊走道的凈寬不宜小於0.8m;橫走道的通行寬度不應小於1.2m;
二、長排法的邊走道不應小於1.2m。
觀眾廳坡地面最大坡度不應大於1:6。超過1:6時應採用台階式地面;走道坡度為1:10至1:6時,即應採用適當防滑措施,超過1:6時應採用踏步。
㈥ 電影院為什麼至少應設置一個獨立疏散樓梯
其下層的商場不能共用這部樓梯,電影院至少有一部獨立的豎向交通(電梯及樓梯間,樓梯寬度不計入商業)。其餘疏散寬度可借用商業樓梯。電影院應為獨立防火分區。
㈦ 為什麼電影院放映廳中間是樓梯
可能是為了搞活動的時候在中間的樓梯放攝像機之類的東西,而且也方便人行走,放電影時如果有人想上廁所從中間走也不會影響太多的人~
㈧ 為何電影院放映廳入口的地方會先有個坡,上去後才是通往各排的台階,這樣的設計有什麼好處
有可能是樓板下走線路需要,幾十公分的高度通過斜坡來處理
㈨ 樓梯設計標准與要求是什麼~
★ 樓梯
一、 樓梯
1. 樓梯:角度在20。~45。之間,舒適坡度為26。34′,即高寬比為1/2;
二、 樓梯數量的確定
1. 公共樓梯和走廊式住宅一般應取二部樓梯,單元式住宅可例外;
2. 2~3層的建築(醫院、療養院、托兒所、幼兒園除外)符合下列要求,可設一個疏散樓梯:
耐火等級 層數 每層最大建築面積(m2) 人 數
一、二級 二、三層 500 第二層與第三層人數之和不超過100人
三級 二、三層 200 第二層與第三層人數之和不超過50人
四級 二層 200 第二層人數之不超過30人
3. 九層和九層以下,每層建築面積不超過300 m2,且人數不超過30人的單元式住宅可設一個樓梯;
4. 九層和九層以下建築面積不超過500 m2的塔式住宅,可設一個樓梯。
三、 樓梯位置的確定
1. 樓梯應放在明顯和易於找到的部位;
2. 樓梯不宜放在建築物的角部和邊部,以便於荷載的傳遞;
3. 樓梯應有直接的採光和自然通風;
4. 五層及以上建築物的樓梯間,底層應設出入口;在四層及以下的建築物,樓梯間可以放在距出入口不大於15m處。
四、 樓梯細部尺寸
1. 踏步寬(b)、高(h)應符合以下關系之一:
b+h=450mm b+2h=600~620mm
2. 梯井寬度以不小於150mm為宜;
3. 樓梯段最少踏步數為3步,最多為18步;梯段寬度取決於通行人數和消防要求;
⑴每股人流寬度=平均肩寬(550mm)+少許提物尺寸(0~150mm)
⑵消防要求每個樓梯必須保證二人同時上下,梯段最小寬度1100~1400mm;
⑶室外疏散樓梯梯段最小寬度800~900mm。
4. 樓梯欄桿和扶手
⑴扶手錶面的高度與樓梯坡度有關(15。~30。取900, 30。~45。取850, 45。~60。取800, 60。~75。取750);
⑵水平的護身欄桿應不小於1050mm;
⑶樓梯段的寬度大於1650mm(三股人流)時,應增設靠牆扶手;樓梯段的寬度超過2200mm(四股人流)時,還應增設中間扶手。
5. 樓梯休息平台梁與下部通道處的凈高尺寸不應小於2000mm,樓梯之間的凈高不應小於2200mm。
住宅 托兒所幼兒園 中小學 商店 療養院 綜合醫院 公路汽車客運站 電影院 劇場
共用樓梯 戶內樓梯 辦公樓梯 室外樓梯 室內樓梯 室外樓梯 主要疏散樓梯 舞台上金屬梯等
最小寬度b 250 220 260 梯段坡度不應大於30o 280 300 280 280 梯段坡度不應大於60o
最大高度h 180 200 150 160 150 160 160
梯段凈寬(mm) ≥1100≥1000 ≥750≥900 ≥1400 ≥1650 ≥1650 二樓侯車廳疏散樓梯通向地面候車廳 二樓侯車廳疏散樓梯直接通向室外 ≥1400 ≥1100 ≥1100 ≥600
≥1400 ≥3000
欄桿高度與要求(mm) 不宜小於900欄桿垂直桿件間凈空不應大於110 幼兒扶手不應高於600, 欄桿垂直線飾間凈距≤110 室內欄桿≥900室外欄桿≥1100 ≥1座天然採光和自然通風 高度不應小於900應設堅固連續的扶手
其他 梯井寬大於200時必須採取防兒童攀滑措施 除設成人扶手在0.65高設幼兒扶手 每梯段踏步≤18且≥3 商場在五層以上時樓梯宜直同屋頂且不少於2座 不少於2座,應自然採光 病房均為封閉樓梯 候廳廳內供入場需要的主樓梯不作疏散樓梯 連續踏步≤18超過時每增加一步踏步放寬10高度相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