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紅色經典是指什麼
紅色經典
紅色經典這本是一個後文革詞彙,卻蘊涵著與現實相連的文革記憶。最初(1980年代)被用來指稱文革中出現的樣板戲;後來(1990年代以後)被懷舊情緒驅使著的人們,泛化推廣到用它指稱在毛澤東《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1942)精神指導下創作的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政治運動和普通工農兵生活的典範性作品。不同時期的作品被冠以相同的稱呼,說明兩者在其基本理念、價值取向(社會理想、道德繼承)、創作範式、美學風格上存在某種內在同一性。
屬於前者的有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主演劉慶棠)《白毛女》、現代京劇《紅燈記》(主演錢浩亮、劉長瑜)《智取威虎山》(主演童祥苓)、《沙家浜》《奇襲白虎團》《海港》。後加上《龍江頌》《杜鵑山》(主演楊春霞)《平原作戰》《磐石灣》、交響音樂《沙家浜》、鋼琴伴唱《紅燈記》(鋼琴演奏殷承宗)、鋼琴協奏曲《黃河》(同前)。
屬於後者的有小說《紅岩》《紅日》《紅旗譜》《創業史》(柳青)《山鄉巨變》(周立波)《青春之歌》《保衛延安》《林海雪原》(被合稱為「三紅一創,山青保林」)《上海的早晨》(創作於1950年代)《太陽照在桑乾河上》(1949年以前),電影《中華兒女》《鐵道游擊隊》《烈火中永生》《紅色娘子軍》(導演謝晉)《英雄兒女》(創作於文革前)《閃閃的紅星》(文革中)《開國大典》《解放戰爭三部曲——大決戰、大轉折、大進軍》《周恩來》《焦裕祿》(文革後),歌曲《義勇軍進行曲》《東方紅》《保衛黃河》(1949年以前)《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歌唱祖國》《唱支山歌給黨聽》(文革前)《黨啊,親愛的媽媽》《春天的故事》《我的祖國》《走進新時代》(文革後)。
新中國的文學史上,有一句行話叫「三紅一創,山青保林」,指的是產生過重大影響的八部長篇小說:《紅岩》、《紅日》、《紅旗譜》、《創業史》、《山鄉巨變》、《青春之歌》、《保衛延安》、《林海雪原》,它們與寫於四十年代的《太陽照在桑乾河上》,主要寫於五六十年代的《上海的早晨》構成了「紅色文學經典」,表現了中國共產黨在成長壯大的歷史中方方面面的社會生活。
『貳』 紅色經典有哪些
著作《紅色經典》
紅色經典這本是一個後文革詞彙,卻蘊涵著與現實相連的文革記憶。最初(1980年代)被用來指稱文革中出現的樣板戲;後來(1990年代以後)被懷舊情緒驅使著的人們,泛化推廣到用它指稱在毛澤東《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1942)精神指導下創作的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政治運動和普通工農兵生活的典範性作品。不同時期的作品被冠以相同的稱呼,說明兩者在其基本理念、價值取向(社會理想、道德繼承)、創作範式、美學風格上存在某種內在同一性。 屬於前者的有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主演劉慶棠)《白毛女》、現代京劇《紅燈記》(主演錢浩亮、劉長瑜)《智取威虎山》(主演童祥苓)、《沙家浜》《奇襲白虎團》《海港》。後加上《龍江頌》《杜鵑山》(主演楊春霞)《平原作戰》《磐石灣》、交響音樂《沙家浜》、鋼琴伴唱《紅燈記》(鋼琴演奏殷承宗)、鋼琴協奏曲《黃河》(同前)。 屬於後者的有小說《紅岩》《紅日》《紅旗譜》《創業史》(柳青)《山鄉巨變》(周立波)《青春之歌》《保衛延安》《林海雪原》(被合稱為「三紅一創,山青保林」)《上海的早晨》(創作於1950年代)《太陽照在桑乾河上》(1949年以前),電影《中華兒女》《鐵道游擊隊》《烈火中永生》《紅色娘子軍》(導演謝晉)《英雄兒女》(創作於文革前)《閃閃的紅星》(文革中)《開國大典》《解放戰爭三部曲——大決戰、大轉折、大進軍》《周恩來》《焦裕祿》(文革後),歌曲《義勇軍進行曲》《東方紅》《保衛黃河》(1949年以前)《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歌唱祖國》《唱支山歌給黨聽》(文革前)《黨啊,親愛的媽媽》《春天的故事》《我的祖國》《走進新時代》(文革後)。 由於文革十年反復播放樣板戲,人們已經養成聽唱的下意識習慣,1976年後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樣板戲的選段仍然被照常播放。曾陸續引起巴金等人的批評,遂漸次淡出。1980年代晚期開始有人(崔健)試圖以翻唱《南泥灣》等方式,對被認作神聖的紅色經典進行解構;後來這成了一種經常性的創作(對此當時的批判聲極其強烈浩大,其後漸次式微)。這種訴諸感性的顛覆方式(文學方面以王朔為代表)比理性批判的效力更大、更直接。1990年代以來,紅色經典在市場沖擊下感到惘然的人們和演藝界藉助市場運作手段經營兩股動力推動下,出現微弱復興跡象。從2002年到2004年的兩年間有近40部「紅色經典」電視劇列入規劃批准立項,共約850集。2003年初文學雜志《江南》刊載取材自同名戲劇又加以改寫的小說《沙家浜》,引起了一場反對戲說、侮辱紅色經典的軒然大波。沙家浜鎮、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分別向《江南》雜志社提交了抗議書。包括《蘆盪火種》的原作者文牧先生的夫人以及上海滬劇院的黨總支書記金女士在內的人士,均對所謂「戲說」表示了極大的憤慨和譴責,文牧夫人則表示保留法律追訴權。 2004年中國國家廣電總局頒布了《關於認真對待紅色經典改編電視劇有關問題的通知》,禁止戲說紅色經典。認定這些改編電視劇存在著「誤讀原著、誤導觀眾、誤解市場」的「低俗化」問題,改編者沒有理解乃至歪曲了原著的核心精神、表現的時代背景和社會本質。片面追求收視率和娛樂性,在主要人物、英雄人物身上編織太多情感糾葛,刻意挖掘所謂「多重性格」,在反面人物塑造上又追求所謂「人性化」,肆意擴大原著容量,「稀釋」原著,影響了原著的完整性、嚴肅性和經典性。但也有批評說,「如果紅色經典真有什麼『亮點』,它也來自國家意識形態的強力滲透和侵犯,來自民間意識在審美形態上依然被頑強地保持並制約所謂革命文藝路線的限制」。「應該讓歷史來檢驗,而不是急於禁止。」圍繞這一沖突,官方意識形態、商業運作和民間批評者間的糾纏、緊張,還看不到終止的跡象。
『叄』 有哪些紅色經典
著作《紅色經典》
紅色經典這本是一個後文革詞彙,卻蘊涵著與現實相連的文革記憶。最初(1980年代)被用來指稱文革中出現的樣板戲;後來(1990年代以後)被懷舊情緒驅使著的人們,泛化推廣到用它指稱在毛澤東《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1942)精神指導下創作的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政治運動和普通工農兵生活的典範性作品。不同時期的作品被冠以相同的稱呼,說明兩者在其基本理念、價值取向(社會理想、道德繼承)、創作範式、美學風格上存在某種內在同一性。
屬於前者的有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主演劉慶棠)《白毛女》、現代京劇《紅燈記》(主演錢浩亮、劉長瑜)《智取威虎山》(主演童祥苓)、《沙家浜》《奇襲白虎團》《海港》。後加上《龍江頌》《杜鵑山》(主演楊春霞)《平原作戰》《磐石灣》、交響音樂《沙家浜》、鋼琴伴唱《紅燈記》(鋼琴演奏殷承宗)、鋼琴協奏曲《黃河》(同前)。
屬於後者的有小說《紅岩》《紅日》《紅旗譜》《創業史》(柳青)《山鄉巨變》(周立波)《青春之歌》《保衛延安》《林海雪原》(被合稱為「三紅一創,山青保林」)《上海的早晨》(創作於1950年代)《太陽照在桑乾河上》(1949年以前),電影《中華兒女》《鐵道游擊隊》《烈火中永生》《紅色娘子軍》(導演謝晉)《英雄兒女》(創作於文革前)《閃閃的紅星》(文革中)《開國大典》《解放戰爭三部曲——大決戰、大轉折、大進軍》《周恩來》《焦裕祿》(文革後),歌曲《義勇軍進行曲》《東方紅》《保衛黃河》(1949年以前)《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歌唱祖國》《唱支山歌給黨聽》(文革前)《黨啊,親愛的媽媽》《春天的故事》《我的祖國》《走進新時代》(文革後)。
『肆』 紅色經典電影有哪些
紅色經典電影是比較多的,比如《戰狼2》等等。
『伍』 紅色經典革命電影大片有哪些
大轉折系列,英雄兒女,鐵道游擊隊,地道戰,地雷戰
『陸』 愛國主義紅色經典影片有哪些
愛國主義紅色影片有哪些,《十月圍城》,《建國大業》,《建黨偉業》,《辛亥革命》,《建軍大業》等。
1,《十月圍城》
《十月圍城》由陳德森導演,陳可辛監制,甄子丹、謝霆鋒、王學圻、梁家輝、李宇春、范冰冰、黎明等主演。
該片講述了1906年10月15日的香港中環,一群來自四面八方的革命義士,商人、乞丐、車夫、學生、賭徒等,在清政府和英政府的雙重高壓下,浴血拚搏、保護孫中山的故事。影片於2009年12月18日上映。
2,《建國大業》
《建國大業》是2009年上映的一部中國歷史電影,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的獻禮作品。本片由黃建新執導,韓三平擔任製片人,雲集了華語影壇百餘位明星客串(零片酬)的影片。
影片講述了從抗日戰爭結束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夕發生的一系列故事,主線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籌備,突出了當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形成。
3,《建黨偉業》
《建黨偉業》(Beginning of the Great Revival)是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而製作的獻禮影片。該片由韓三平、黃建新執導(海外部分由李少紅執導,五四時期部分由陸川執導,戰爭場面由沈東執導),由劉燁、陳坤、張嘉譯、馮遠征等108位明星出演。
該片從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開始一直敘述至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為止共10年間中國所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大體上由民初動亂、五四運動及中共建黨三部分劇情組成。該片於2011年6月15日在中國大陸正式公映。
4,《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由張黎和成龍執導,趙文瑄、李冰冰、陳沖、孫淳、房祖名、胡歌、余少群、杜宇航等主演的革命戰爭片。該片講述了晚清末年,內憂外患,中華民族到了危亡之際。
改良派維新變法運動的失敗,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決心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體制的故事。該片於2011年9月23日在中國內地公映。
5,《建軍大業》
《建軍大業》是「建國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獻禮建軍90周年的歷史片。由劉偉強執導,韓三平擔任總策劃及藝術總監,黃建新監制,劉燁、朱亞文、黃志忠、王景春、歐豪、劉昊然、馬天宇等主演。
該片講述了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中國共產黨挽救革命,於當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從而創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故事。影片於2017年7月27日在中國大陸上映,8月3日在中國香港及澳門上映。
『柒』 紅色經典電影都有哪些
《鐵道游擊隊》、《開國大典》、《集結號》等等。
總之,紅色經典文化是值得中國人民的重視的,並且它不僅僅存在於《鐵道游擊隊》、《開國大典》和《集結號》之中,還有更多的紅色經典電影等待著我們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