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08中國電影頻道所播放過的全部日本電影有哪些
倉老師
B. 在中國大陸都播放過哪些日本動畫
我列舉一些吧。我是92的,我是個電視迷
《足球小子》《七龍珠》《四驅小子》《四驅兄弟》《光能使者》《聖鬥士星矢》《名偵探柯南》《聰明的一休》《灌籃高手》《美少女戰士》《百變小櫻卡牌類的》《中華小當家》《棋魂》《貓眼》《網球王子-關東前》
歐美的有:《莫克和甜甜》《貓和老鼠》《史比夫和赫克里斯》《海的女兒》《蝙蝠俠》《丁丁歷險記》《鴨子偵探》《海爾冰箱。。國產的好像》《小熊維尼》《忍者神龜》《飛天小女警》
國產你只要看我說的幾部就夠了:《大鬧天宮1964》《金猴降妖》《哪吒鬧海》《葫蘆娃-上海美術電影廠》《寶蓮燈》《封神榜傳奇》
C. 中國的電影在日本上映過的有那些
《功夫》 2004.10.30 東京上映
《英雄》 2003.8.16日本上映
《無極》 2006.2.11東京上映
《集結號》 2008.10.23東京上映
《東邪西毒》 1996年日本上映
《大腕》 2005.10。25日本上映
《殺破狼》 2006.3.4
《獨自等待》 2004.10.26
《三峽好人》 2008.8.18
《滿城盡帶黃金甲》 2008.4.12
《霸王別姬》 1993.10.2
《梅蘭芳》 2009.3.7
《神話》 2006.3.2
《夜宴》 2007.6.2
《頭文字D》 2005.9
《十面埋伏》 2004.8.3
《少林足球》 2002.6.1
《無間道》 2004.9.18
《如果愛》 2006。11.11
《男兒本色》 2008.8.30
《七劍》 2005.10.1
《活著》 2002.3.23
《鬼子來了》 2002.4.27
《2046》 2004.10.23
..............
以上電影在日本都有上映,但是據日本的中國電影翻譯家水野衛子認為,日本電影觀眾多為女性或是學生年齡段,所以對中國多數內容現實的影片不是很感興趣。而中國的武俠動作電影在日本比較受歡迎。並且,從總的趨勢來看,日本民眾對中國電影的關注程度已急劇增多!
我們同時還可以發現,我國的很多反映抗日戰爭的影片沒有在日本上映。這種現象應該是日本在此段歷史的認識上與我國產生的分歧造成的。
總的來說,中國電影在日本的影響力,還是略顯不足。
D. 第一部在中國上映的日本電影是什麼
鄧小平1978年訪日後,中日關系進入了一段相當好的時期。為了加強中日間的文化交流,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引進了一批日本電影。 80年代初期,在影視音樂等方面,在中國颳起了一陣「日風」。日風的影視音對那一代中國人的影響,是現在韓風所無法比擬的。其中沖擊波的第一波,當屬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日本電影。
一 、電影《追捕》 紅遍大江南北,冷麵硬漢高倉建飾演的檢察官,追捕中不忘使命。
二、電影《人證》麥秸草帽在山谷里飄落,山谷里又響起了焦尼關於草帽的歌聲……
三、電影《砂器》我是孤獨的孩子,在寂靜的河邊堆制砂器。有不期而至的大雨,在砂器初成之際。
四、電影《遠山的呼喚》一部無法替代、百看不厭的經典中的經典。
五、電影《幸福的黃手帕》幸福像手帕一樣飄揚
六、電影《伊豆的舞女》初戀是最令人難以忘懷的,無論這段感情是否成熟,也會永遠銘刻在心間。
七、電影《絕唱》 一部關於愛情的絕唱
八、《生死戀》 九、電影《蒲田進行曲》
十、電影《寅次郎的故事》 樂觀地面對生活中的一切
E. 關於日劇及日本電影在中國的放映
我知道 我知道 家庭倫理劇 就是那種無聊婦女看看的 適宜年齡:30-50不等 如《冷暖人間》 回答完畢 kevin
麻煩採納,謝謝!
F. 中國電影進入日本最火爆的的電影有那些
- -中國電影進入日本火爆起來的的電影,幾乎很少。特別近年幾乎沒有。國家的軟實力和日本,等歐美國家相比,還是有些不足。
1.【無間道】,風靡東亞,南亞,東南亞,好萊塢還買了版權又重拍,可見很火爆。
2.張國榮版【倩女幽魂】,風靡東亞,特別是日本,韓國,都記住了裡面的小倩,王祖賢
3.【功夫】久居日本票房榜前列,周星馳的喜劇天賦,小日本也很喜歡哈
卧虎藏龍,藝妓回憶錄,等等只能說還不錯,談不上太火爆
G. 中國電影 日本電影
中國和日本電影作為東方電影的代表以其鮮明獨特的韻致和風貌受到世界影壇的特別關注 。這兩個民族的電影是在東方文化傳統熏陶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都充分體現了東方影像美學的敘事特徵,但各自也都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
導致中日兩國電影美學風格和敘事方式的某些相似與差別的主要根源是什麼呢?對於此我們不得不追尋兩國電影形成的歷史原因和具體情態。從歷史文化的發展來看,中日兩國的電影確實有著某些東方文化的共同特點,這是因為中日兩國作為一衣帶水的鄰邦,有著悠久的、密切的文化交流歷史。在這種長期的文化交往中,相互影響、相互借鑒,使得兩國在文化藝術方面,特別是在藝術的敘事觀念和美學風格上展現出了某些共同的東方藝術神韻。表現在電影這一新興藝術形式身上,中日兩國的電影在思想內涵上大都體現出了對人的生命的質朴關注和對世界的人道主義精神;在敘事觀念和影像風格上也都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東方文化的內在精神,浸潤了東方傳統的美學精神和詩意化的旨意。但是由於兩個民族的古代與當代歷史走向的巨大差別和各自民族的思想觀念和文化傳統的差異,各自的電影發展的具體情態,不同的電影敘事美學觀念,從而使得兩國的電影都具有明顯的民族特色,顯然這體現在電影藝術的創造美學上,就具體表現為敘事觀念、方式和風格上的不同。
從兩國電影的形成和發展來看,它們都受到了戲劇的影響,並帶有明顯的戲劇美學表現特點。中日兩國電影的形成是比較早的,當電影在法國誕生的第二年,很快便傳到了東方。中國電影經過近一個世紀的發展,在幾代藝術家的不懈努力下逐漸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美學觀念:我國電影關注社會,關注人生,並以戲劇的方式全方位地反映民族的歷史和發展 ,努力真實地再現人民的生活。可以說中國傳統的電影美學觀念是在現實主義的戲劇電影模式的影響下形成的。早期的電影藝術家和製作人員絕大部分是由戲劇出道或轉行過來的,因而與日本的電影相比中國電影的戲劇因素則顯得更為明顯突出 。
日本電影也經歷了這樣一個首先依附戲劇文學的發展道路。這種依附於戲劇的電影創作,使得日本電影創作也免不了吸取戲劇的敘事方式和美學觀念,除了戲劇外我們更要看到,日本電影是在日本傳統文化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
中日電影雖然說都帶有東方電影的神韻,都是在戲劇藝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卻有著 不同的敘事美學風格,特別是中日兩國的藝術電影,則更能體現出民族電影的鮮明特色。就 從影片中體現出來的各自的藝術審美理想來說,日本電影從總體上呈現出的是一種閑靜、幽玄的風格,並通過此體現出對某種哲理觀念的探尋。而中國電影則繼承了自己悠久的文學與戲劇文化傳統,其中最主要的是它的詩騷抒情傳統,在作品中體現出的是一種沁人心脾的抒情意境,具體到電影的藝術風格上則表現為清新、雅緻、含蓄雋永的抒情風格。
日本電影中所體現出的幽玄特色確實帶有某種消極的靜謐、閑寂和虛玄的色彩,但它畢竟是一種藝術上的呈現方式,是一種審美的藝術風采。有時在這種看似閑適、靜謐的對生活的關照中,電影藝術家們發現了生活本具的倫理美、人性美、然後以柔美的幽玄筆法,將他那種美好社會生活的理想,藝術地滲透於現實社會生活的審美表現之中。正因為這樣,日本電影表現在人物感情時委婉含蓄,心理刻畫纖細深刻,內容的表現則蘊含低徊,極力體現出悠閑舒暢的視覺氛圍。
中日兩國的電影在敘事結構方式上,雖說是都吸收了戲劇的一些敘事方式,然而在發展的 過程中,卻有很大的差異。日本電影注重敘事方式的多樣化和電影化,而中國電影基本上沿用的是戲劇式結構的敘事方式。
具體來講,中國電影繼承了中國戲劇的基本美學特徵,在敘事方式上影片結構呈現為的線性因果特點。中國電影敘事的這種影戲觀念是我國傳統文化影響下自然 而然形成的。電影的順序式線型敘事同中國文學藝術的敘事傳統有著密切關系。中國的戲劇小說自元、明、清繁榮以來,就形成了平鋪直敘、一線到底、有頭有尾、因果鮮明的敘事模式,其特點是觀眾容易把握劇情的發展線索,容易理解劇情,使不同文化層面的人都能清晰的看懂、理解。此外悠久的敘事傳統也培養了中國人的審美心理定勢,反過來又影響了電影的敘事方式的形成。以往中國人的欣賞心理習慣主要表現為:他們一般喜歡和平,不喜歡動盪;喜歡有根源有結果,不喜歡零散紊亂,無頭無尾;喜歡完滿,不喜歡殘缺。中國古代社會經濟組織的 封閉性育成了人們喜歡圓和完整的心理結構。另外,人們還期待著引人入勝的懸念和情節吸引自己全神貫注,希冀自己在現實中實現不了的願望在藝術中得以滿足。中國人的這種審美心理定勢反饋給藝術家,對形成中國電影以線索性順敘、結構完整為主的敘事觀念有很大的影響。
反觀日本電影,雖然它也受本民族戲劇文化的影響,有不少影片也採用了線形敘事方式,但他們逐漸地認識到了電影的本性,從整體上注意了電影的敘事手段和影象本質。特別是戰後,日本的電影藝術家一方面反思過去電影的不足,一方面積極的借鑒西方的電影敘事方式 ,象波蘭、法國電影,從而認識到電影和戲劇確有緊密聯系,但卻是完全不同的兩種藝術形式。
我們可以看出電影作為一門具有明顯民族特色的世界性藝術,它是在民族文化傳統的浸洇下發展,又在世界文化不斷的碰撞和交流中完善。中日電影雖然作為東方電影有著某些共同的特色,但也都各自有著各自民族特色。因此,我們的電影藝術在發揚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前提下,應該更加積極的向其他民族富有特色的電影學習,借鑒其創作經驗,不斷提高我國電影藝術的質量和水平。(摘自網站)
H. 日本都有哪些電影在中國公映過的
80年代中日關系最好的那段時期引進過很多,曾經風靡一時
但近年幾乎絕跡
只有今年有一部動畫片《大雄的恐龍》在中國公映
80年代最有名的當屬《追捕》,上映的時候曾引起全國轟動
還有一部《敦煌》,屬於中日合拍片,投資方和主要演職人員都是日本的,只有外景和群眾演員是中國的
其次還有《片山刑警》系列、《望鄉》、《一盤沒有下完的棋》、《寅次郎的故事》、《幸福的黃手帕 》等等
I. 中國和日本的電影
美國和日本戰斗的 《偷襲珍珠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