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簡述好萊塢黃金時代類型片電影創作特點
你好,關於好萊塢黃金時代類型片電影的創作特點
我覺得相關的創作特點,我在網上幫你搜索下,看能不能找到這方面的知識和內容?然後再答復你可以
2. 美國好萊塢的有名電影有哪些
《功夫熊貓》《納尼亞傳奇2》《鋼鐵俠》《史前10000年》《虎膽龍威4》《諜影重重3》《第一滴血4》
《尼斯湖水怪》《電鋸驚魂4》《怪物史萊克3》《驚變28周》《美女與野獸》《變形金剛》《惡靈騎士》
《哈利·波特5
》《蜘蛛俠3》
《國家寶藏2
》《火線保鏢》《我是傳奇》《黑暗物質三部曲之金色羅盤》
《魔法玩具城》《美味情緣》《美國黑幫》《侏羅紀公園4》《加勒比海盜3》《查理的戰爭》《狙擊生死線》
《貝奧武夫:北海的詛咒》《斯巴達300勇士》《黑暗崛起》《異形大戰鐵血戰士2:鎮魂歌》
《X戰警》系列《蝙蝠俠》系列《異形》系列《異種》系列《終結者》系列《機械警察》《阿甘正傳》
《侏羅紀公園》系列《回到未來》系列《刀鋒戰士》系列《黑客帝國》系列
《生化危機》系列
《魔戒》
《諜中諜》系列
《天繭》系列
《星球大戰斗》系列《世界末日》《星艦戰將》《黑洞表面》《第五元素》
《黑衣人》《天地大磁撞》《X檔案》《12隻猴子》《攔截未來者》《未來水世界》《未來主宰者》
《全面回憶》《深淵》《真實的謊言》
《機械英雄》《內層空間》《霹靂五號》《蒼蠅》《銀翼殺手》
《勇闖奪命島》《空中監獄》《太陽之淚》《第五元素》《王者之心》《後天》《天地大沖撞》《角鬥士》
《完美風暴》《哥斯拉》《地心末日》《特洛伊》《達芬奇密碼》《生死時速》
3. 好萊塢電影的主要類型有哪些
喜劇片,樂舞片,西部片,警匪片,恐怖片,戰爭片,科幻片。
4. 有哪些,在好萊塢黃金時代電影中處於何種位置
問對人了. 阿諾德.施瓦辛格 席維斯.史泰龍 湯姆.克魯斯 尼古拉斯.凱奇 約翰.屈伏塔 奇洛.李維斯 皮爾斯.布魯斯南 威爾.史密斯 布魯斯.威利斯 尚格.雲頓 肖恩.康納利 巨石.強森 范.迪塞爾 哈里森.福特 傑森.斯坦森 梅爾.吉布森 安東尼奧.班德拉斯。
5. 好萊塢類型電影大概有哪幾類你最喜歡那種類型舉例說明。
按照投資比例分為:
大製作影片,像《鐵達尼號》《指環王》《黑客帝國2,3》
中小製作影片,像《驕陽似我》《死亡詩社》《杯酒人生》《百萬美圓寶貝》〈華氏911〉(此片投資僅僅600萬美圓)
獨立製作影片《戰爭狂人》《耶穌受難記》
按照內容劃分:
戰爭片:〈鍋蓋頭〉〈大偷襲〉〈黑鷹墜落〉
槍戰片(包括警匪片黑幫片〉〈絕地戰警〉〈一酷到底〉〈警界雙雄〉
驚悚片:〈鬼水凶鈴〉〈鬼哭神嚎〉〈狼來了〉
劇情片:〈時時刻刻〉〈21克〉〈斷臂山〉
科幻片:〈綠巨人〉〈沖出寧靜號〉〈魔力女戰士〉
喜劇片:〈新搶錢夫妻〉〈王牌大賤諜〉〈我的盛大希臘婚禮〉
災難片:〈地心浩劫〉〈世界大戰〉〈完美風暴〉
歌舞片:〈紅磨坊〉〈芝加哥〉
卡通片:〈四眼天雞〉〈超人特攻隊〉〈最終幻想〉
魔幻片:〈指環王〉〈魔法灰姑娘〉〈重返中世紀〉
愛情片:〈重返阿拉巴瑪〉〈天使之城〉
我個人喜歡看科幻和驚悚片哦,類似於:沖出寧靜號和狼來了
6. 好萊塢好看的系列電影有哪些
刀鋒戰士1 (超級勁爆的場面 、不是很血腥 、
刀鋒戰士2 (個人覺的3部中最令人毛骨悚然的一部 、但也實屬精彩 、
刀鋒戰士3 (最愛的一部 、尤其是女主角很酷 、而且這一部多了合作的精神 、
危情諜戰 (不要太好看 、阿湯哥 、迪亞茲 主演 、而且帶我們領略了世界各地美景 、
變形金剛1 (對於那些批評變的人 、真的實屬無聊 、無論是在劇情和特技 、都是令人贊嘆的
變形金剛2 (個人覺的更愛2 、擎天柱死的時候必須要備紙巾 、而且埃及的場面也很宏偉 、、
暴力街區2(1沒有看 、 但2確實精彩 、
黑超特警組1 (首先說那蟑螂真惡心 、 片子很搞笑很精彩 、2人表演真的很默契、
黑超特警組2 (感覺2更精彩 、很愛很愛威爾 、
當幸福來敲門 (看到這樣的威爾時 、感覺真的很不適應 、生活真的很艱苦 、小賈登的表演也很棒 、尤其是他們在地鐵下的廁所時 、我大哭中 、
功夫夢 (成龍和賈登史密斯的合作 、威爾的兒子就是不一樣 、演技真棒 、
火線保鏢 (超級推薦 、場面極其精彩 、蘿卜常常是他的武器 、
絕地戰警1 ( 搞笑 、動作場面也很精彩 、喜歡這種風格的威爾和馬丁 、2人配合天衣無縫
絕地戰警2 (絕對更愛2 、 看無數遍絕不膩 、超級超級超級精彩 、
生化危機1 (個人覺得最成功的僵屍類電影 、 推薦看 、不過大多數人都看過了吧 、
生化危機2 (很多人都最愛這一部 、我也是 、第二部劇情更加精彩 、
生化危機3 (3中死的人讓我真的很難受 、不過最後的場面挺震撼的 、
阿凡達 (還用說 、28億的票房 、誰可比擬 ?
終結者2018 (前面施瓦辛格的終結者都沒有看 、 不過這一部 、足夠了 、
第六日 (有關克隆的 、 也是施瓦辛格的經典之作 、
加勒比海盜1 (迪士尼的電影可能只有這部適合我的胃口 、 德普和奧蘭多真帥 、
加勒比海盜2 (相比第一部要精彩 、 劇情也更精彩
加勒比海盜3 (世界的盡頭 、超愛這名字 、3部中最好看的一部
暮光之城1 (1絕對比2好看 、 喜歡裡面的音樂 、特別是打棒球那段 、
暮光之城2 (感覺這部不是很好 、但狼人貌似很強大很酷 、哈哈 、
我是傳奇 (看看票房 、威爾的又一部經典之作 、
獨立日 (威爾的早期作品 、但也不錯 、也很經典 、
機械公敵 (很愛的威爾作品 、桑尼很強大啊 、裡面的威爾是所有電影里最帥的
納尼亞傳奇1 (很不錯的電影 、很適合青少年看 、
納尼亞傳奇2 (古老的敵人變成了朋友 、對付新的侵略者 、一次攻擊失敗後好多朋友都死了 、 繼續大哭中 ..... 那個片段真的很感人 、
借刀殺人 (咱阿湯哥的作品 、 整個電影給人的氣氛很奇怪 、可惜阿湯哥最後死在地鐵上
指環王1 (經典 、還用說 。阿拉貢很有男生味 、萊格拉斯迷倒全球女性一片 、
指環王2 (看了2 、真的愛上了湯姆 、那個很經典的話 、我一直記得 :故事的主角有很多機會放棄 ,可是他們並沒有 ,他們相信這個世界上一定會有美好善良的東西值得他們去奮斗 、
指環王3 (雖然說電影 、真的好 ..長 、但意味也深長 、結局是美好的 、
汽車總動員 (閃電麥昆 、 紅色的車身酷斃了 、 在經歷一番後 他明白了什麼是最重要的 、
申肖克的救贖 ( 一部超有意義的片子 、 感人肺腑 、
泰坦尼克號 (誰沒聽過 ?我跟他拚命 、 哦 ~Jack 、 哦 ~Rose 、
金剛 (看到金剛死的時候 、會有多少人能忍住眼淚 ?
X戰警1 (金剛狼 !酷斃了 、 場面震撼的說 、好愛暴風女 、
X戰警2 (琴最後死了 、 哭死 、再說下 、變性女很贊的說 、
X戰警3 (好愛那個有翅膀的男孩 、不過結局真的很悲慘 、琴怎麼會變成那樣 、
碟中諜系列 (阿湯哥 阿湯哥 阿湯哥 、
夜訪吸血鬼 (又是阿湯哥 、絕對經典的吸血鬼之作 、
黑客帝國系列 (個人覺的還行吧 、
刺客聯盟 (很愛很愛很愛的說 、而且影片中出現了200多種槍 、
史密斯夫婦 (很有創意的片子 、 而且、安吉麗娜朱莉 、怎麼能錯過
7. 在美國電影史上代表好萊塢電影的主要類型有哪些
好萊塢電影自誕生後不久就在國際上占據了重要的地位,時至今日已成為世界電影工業的霸主,活躍於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縱觀好萊塢發展史,好萊塢電影美學風格在上世紀的六、七十年代有一次較大的變化,在此之前可以稱為經典好萊塢時期,而之後則可成為新好萊塢時期。
經典好萊塢電影基本成型於上世紀十年代。當時觀眾的欣賞口味偏向於古典敘事風格,有聲技術的運用也使電影中復雜的敘事與流暢的對話成為可能,這一切促成了經典好萊塢電影濃重的戲劇化風格。同時這種風格也符合當時的製片廠制度。由好萊塢巨鱷麥克•塞納特創造的製片廠制度客觀上要求電影必須以迎合最廣大觀眾的審美需求為目標,而傳統的被大眾所熟悉的戲劇化美學觀顯然是最好的選擇。類型電影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這些被克拉考爾稱為迎合觀眾「深層集體心理」的影片,通過程式化的情節、類型化的人物,迅速占據了觀眾的視野,科幻、歌舞、犯罪等形式的類型片得以在世界影院中大行其道。
西部片作為最「美國化」的類型片在經典好萊塢時期佔有重要的地位。西部片頌揚、推崇那種粗獷的個人主義和適者生存的精神,體現著善必勝惡的道德理想,因而在美國影壇上長盛不衰。弗雷德•金尼曼拍攝於1952年的《正午》就在很多方面體現了西部片的特徵,或者說是體現了經典好萊塢時期影片的特徵。
《正午》講述的是小鎮警長凱恩即將離任,並在當天迎娶未婚妻。就在兩人的婚禮進行當中,凱恩被告知被自己抓捕的惡棍已經出獄,並極有可能在一個多小時後聯合另外兩名槍手回鎮上報仇。面對危險時刻,鎮上人人自保,不肯向凱恩伸出援手。凱恩在心灰意冷中無奈迎戰,並僥幸獲得勝利。最後凱恩將警徽扔在地上,在小鎮居民尷尬的目光中與未婚妻離開了小鎮。影片的敘事極其符合經典好萊塢時期奉行的古典主義敘事,即三一律敘事。影片發生在一個較為封閉的西部小鎮;時間精確地被得到控制(甚至片中時間就等同於片外觀影時間);劇情流程也是標準的開端到結局,且恰到好處。《正午》追求情節性與完整性,使用封閉式的故事結構,建立了一個令人信服的虛構的物化世界,並生動地刻劃出警長凱恩這個有血有肉的硬漢形象,上述的所有元素均是經典好萊塢時期電影風格的標簽。《正午》上映後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獲得次年奧斯卡最佳男演員、最佳剪輯、最佳配樂和最佳歌曲四項大獎。
然而,《正午》雖然在很多方面有著經典好萊塢的影子,但它決不算是一部地道的經典好萊塢電影。事實上這部拍攝於1952年的影片在好萊塢發展史中扮演著新舊兩時期轉折點的角色。《正午》中最明顯異於傳統好萊塢影片的莫過於對凱恩這個形象的塑造。傳統西部片中的英雄形象往往代表著絕對的正義與公理,而凱恩在影片中卻處在一個尷尬的境地。由於小鎮居民不肯幫助這個曾經保衛他們的警長,使得凱恩的對立方不僅是惡棍,甚至還包括了小鎮居民。影片對凱恩作了大量的心理描寫,他開始思考自己的立場與行為,思考自己的何去何從。《正午》中塑造人物避免了過於類型化,對以往的警長形象也有了一定地顛覆,影片還放棄了西部片一貫的大團圓結局,選擇了凱恩扔掉警徽離開小鎮作為結束,增強了故事的客觀性。
《正午》拍攝於1952年,而這恰是好萊塢黃金時期剛剛結束的時間,好萊塢隨之進入了一段困頓的低潮期。直至上世紀的六、七十年代,隨著西方社會後工業化、後社會化的愈演愈烈,新的社會藝術思潮泛濫。這些新思潮激盪著人們的思想,改變了人們對於藝術的欣賞取向和接受程度。電影的觀眾群體也發生了變化,經典好萊塢時期電影的風格已不能滿足他們的觀影需要了。四十年代的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運動和五十年代的法國電影新浪潮沖擊和影響了當時的美國影壇,加速了好萊塢電影的變化。於是以亞瑟•佩恩的《邦尼與克萊德》為代表的一批「新式」的影片應運而生,也拉開了新好萊塢時期的序幕。
1999年薩姆•門德斯的《美國美人》即是一部典型的新好萊塢電影。影片圍繞42歲的美國中產階級萊斯特和他身邊人們的生活展開,其中揭露了美國社會的許多問題,是一部充斥著黑色幽默與辛辣諷刺的影片。影片塑造了萊斯特這個當代美國的邊緣英雄形象。從《正午》中的警長凱恩到《美國美人》中的萊斯特,好萊塢電影中的英雄形象在半個世紀的時間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然,歸根結底他們都還是英雄,只是經過時間的變遷,英雄已經從捍衛美國傳統價值觀中的正義、善良、勇敢的保護神,變化成在畸形社會重壓下的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灰色生活中的另類叛逆者。萊斯特雖然在片中有著許多負面描寫,但是他卻並不是十惡不赦的壞人,影片為萊斯特的行為作了有力的解釋,使人能夠認同他的境遇,而他在社會壓力下的所作所為一定程度上也滿足了觀影者潛在的反叛心理。《美國美人》中這種假貶實褒的處理是新好萊塢時期描寫人物的典型手法。這些影片中的主人公不再是善惡分明的類型化人物,而是具有更加復雜的內心世界。新好萊塢注重人物的立體化與心理化,增加了影片的層次與深度。
《美國美人》淡化了戲劇化敘事,或者說是將戲劇沖突進行了分散。《正午》中一個主要矛盾貫穿始終的敘事方式在《美國美人》中嬗變為幾個矛盾事件並行發展:中年危機,社會壓力,毒品問題,青少年問題……影片從這些美國社會問題入手,以網狀結構代替了傳統的線性結構,推動著這個關於「美國的美」的故事向前發展,直達高潮。《美國美人》代表著新好萊塢電影的敘事特點,即在繼承好萊塢善於講故事傳統的基礎上,將影片的故事納入到廣闊的社會背景中,為影片融入真實性與社會性,使好萊塢電影較之以前更加具有社會意義與深度。
新好萊塢電影還受到歐洲電影的深刻影響。商業電影藝術化、藝術電影商業化成為這一時期電影發展的一個趨勢,許多歐洲藝術電影的處理方法被用於好萊塢電影中。《美國美人》對於鏡頭、色彩、光線等細節的處理精彩而獨特,頗具作者電影的風采。而影片中傳達出的對於社會的關注也傳承了新現實主義和新浪潮的血液。
從《正午》到《美國美人》,從經典時期到新時期,電影在好萊塢這塊土地上經歷了半個世紀的演變,無論是故事結構還是人物形象或是觀念意識,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經典好萊塢時期的一套手法在當代已不能滿足觀眾的需要,而更善於適應社會時代需要的新好萊塢電影卻悄然占據了觀眾的視線。《美國美人》在72屆奧斯卡頒獎禮上獲得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多項大獎,這說明新好萊塢電影已從當年的邊緣逐漸成為主流。好萊塢電影通過自身的調整完成了向後工業時代的過渡,至今仍雄踞世界電影工業金字塔的頂端,顯示出其強大的生命力。
從《正午》和《美國美人》看好萊塢電影風格的變化
8. 黃金時代是什麼類型電影
黃金時代
類型:劇情/傳記/愛情
導演:許鞍華
主演:湯唯 馮紹峰 王志文 朱亞文
9. 推薦幾部好萊塢黃金年代的經典電影
《卡薩布蘭卡》1942年 永遠的《北非諜影》,永遠的英格麗·褒曼。
《西線無戰事》奧斯卡授獎以來第一部具有強烈思想性的作品,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反戰電影"
之一,揭示了慘絕人寰的戰爭實況,擊潰了所謂的"愛國"迷夢。
《亂世佳人》奧斯卡"第一巨片",展現著曠世愛情的絕世佳作, 好萊塢一個不可逾越的"至高點"。
《羅馬假日》流芳百世的浪漫經典, 電影史上愛情文藝片的典範。
《後窗》永遠的驚悚大師"的傑出代表作, 一則"看電影"的寓言,一首直指陰暗人心的詩。
《音樂之聲》 人類記憶中最值得珍惜和細細回味的藝術佳作。
《辛德勒的名單》 長達三個多小時哦,耐心看.1993年斯皮爾伯格終於捧得金像。
《教父》一幅氣勢恢弘的"社會圖卷"。
《與狼共舞》多元化文化觀在電影史上的成功折射,對美國西進運動的深刻反思,好萊塢電影
歷史上 一部永垂不朽的西部傳奇。
《沉默的羔羊》美國社會問題片的經典之作,一部令人緊張得透不過氣來的心理分析片,好萊塢
電影最令人激動的恐怖片之一
《燃情歲月》 一幅波瀾壯闊的美國西部畫卷。
《勇敢的心》一部具有深刻民族主義和政治內涵的史詩巨片,一段纏綿而令人盪氣回腸的鐵血
柔情一部悲壯的血淚傳奇。
以上電影也只是好萊塢經典電影中的冰山一角,可以經常拿來回顧。還給你推薦一部台灣電影
《賽德克-巴萊》由吳宇森監制,魏德聖導演。2011年在台灣上映,是一部讓兩岸震撼的電影,
我看了好多遍,每一遍都流著眼淚看完。其中所包含的深刻意義,應當要用心來體會。這部電影是可以和上述影片一同欣賞的。
10. 什麼是"經典好萊塢時期電影"並舉例說明.
無聲電影變成有聲電影,1930--1960算是好萊塢的黃金時代,1967--1976是新好萊塢時期。
以下轉自 網路知道:
好萊塢電影自誕生後不久就在國際上占據了重要的地位,時至今日已成為世界電影工業的霸主,活躍於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縱觀好萊塢發展史,好萊塢電影美學風格在上世紀的六、七十年代有一次較大的變化,在此之前可以稱為經典好萊塢時期,而之後則可成為新好萊塢時期。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十年中間,對於美國電影而言,乃是一個征服全世界的興盛時期。外國影片在美國兩萬家電影院的上映節目中已經完全消滅。在世界各國,美國影片占著上映節目60~90%的優勢,每年約有兩億美元被用來生產800多部影片。電影方面的投資超過15億美元,這樣大的資金使電影事業在美國成了一種大規模的工業,在資本上可以與製造汽車、罐頭、鋼鐵、石油、紙煙這些美國最大的工業相比擬。派拉蒙、勞烏、福斯、米高梅、環球這些大製片公司,支配著影片的生產以及全世界影片的上映和發行。它們和華爾街的金融巨頭如柯恩·洛埃伯銀行、通用汽車公司、杜邦·德·奈莫爾、摩根、洛克菲勒等密切地結合在一起。
自從格里菲斯失勢之後,金融資本家所重視的已不是導演,而是電影明星。後者成了製片公司的一種工具或者商標。從這時起,影片的真正主人是製片人,也就是那些被華爾街的銀行家所賞識與選定的企業家。電影導演和照明技師、攝影師、布景設計師一樣,只不過是每周領取一定報酬的受雇者而已。製片人利用解除合同這種暗中威脅的辦法,把導演過去所掌握的大部分實權,如對主題、明星和技師的選擇、劇本和蒙太奇的仔細推敲、布景和服裝的監督等等,全部奪取過去。
這樣一來,製片人便成了決定藝術成敗的一切因素的主人。他最關切的乃是怎樣多賺錢,他的董事會也只根據影片的利潤率來估量他的價值。因此攝制影片完全以票房收入為指導原則。他們對獨立的影評家的評論,滿不放在眼中,而事實上,這種影評在美國當時可說幾乎全未存在。
但製片人自己只在幕後指揮一切。在好萊塢露面的乃是電影明星,而「明星制度」也成為好萊塢征服世界的基礎。觀眾對電影明星的崇拜是用幾百萬張簽名的照片來維持的,廣告和宣傳在這些偶像周圍創造一種傳奇的氣氛。明星的戀愛、離婚以及他們所使用的化妝品、住宅、他們喜愛的動物,在某些國家成了一般人關心和津津樂道的題材。「明星制度」甚至使魯道夫·范倫鐵諾、瑪麗·璧克馥、道格拉斯·范朋克、格洛麗亞·史璜遜、華萊士·雷德、約翰·基爾伯特、梅·茂萊、瑙爾瑪·塔爾麥琦等人變成了真正被崇拜的偶像。
一些有名的宗教團體對這種競爭深感不安。清教徒對好萊塢展開了一起起攻擊,這些攻擊又因一些明星醜事的傳播(如:華萊士·雷德因吸毒和酗酒而身死,某一舞女在有胖明星亞布克爾參加的一次宴會上遭到了謀殺,以及某些明星曾犯謀殺或因戀愛犯罪等等),而變得更加猛烈。
此時資本家成立了一個名叫「美國製片人與發行人協會」的機構,這個機構是由一個虔誠的清教徒、共和黨領袖威廉·海斯負責組織起來的。按照海斯的說法,電影變成了旅行商人,「商品跟在影片後面,凡是美國影片深入的地方,我們一定能夠銷售更多的美國貨物」。
當好萊塢了解到這種國際使命時,美國某些明星扮演的人物也發生了變化。道格拉斯·范朋克在「三角影片公司」時曾幽默地扮演一個強壯、天真、樂觀、為女人所喜愛的美國英雄,但到後來卻在墨西哥的《佐羅的標記》、法國的《三個火槍手》、英國的《羅賓漢》、東方的《巴格達竊賊》及《黑海盜》中變成一個不可戰勝的大力士,一個無所畏懼和無可指責的騎士和保衛正義而且總是獲得勝利的人。隨著年歲的增長,范朋克日益喜好巨大的布景、極端的豪華和神秘的力量。
拒絕把自己附屬於明星的導演為數可說極少。隨著好萊塢的建立,電影先驅人物不是日趨沒落就是銷聲匿跡。托馬斯·英斯已經故世;麥克·塞納特雖然還在繼續攝制一些優良的作品,但他的聲譽卻並未因此增長;至於格里菲斯此時則正在逐漸走下坡路。標志格里菲斯登峰造極的作品,在美國乃是他的《一個國家的誕生》,在歐洲乃是他的《被摧殘的花朵》,在電影藝術方面則是《黨同伐異》。但是,商業上的失敗終於註定了格里菲斯的悲慘命運。這位被列入製片廠黑名單的偉大藝術家,在他以後殘余的二十幾年生命中,再也沒有機會導演一部影片了。好萊塢的拜金主義把它的創始人都毀滅了。
格里菲斯的沒落,正好和西席·地密爾的興隆形成鮮明的對照。後者的庸俗的商人氣息和浮誇的作風,成了好萊塢影片四十年以來的特徵。他拍了各種樣式的影片,從浮華喜劇《男性和女性》和其他由格洛麗亞·史璜遜主演的影片,一直到場面豪華的反蘇宣傳片《伏爾加的船夫》和反對無神論的鬧劇片《不信上帝的少女》(片中有對兒童監獄的傑出描寫),凡是能夠賺錢的影片,他都加以攝制。地密爾最成功的作品是一些帶有濃厚游藝場氣氛的大型片,在這些大型片中,地密爾除了取材於聖經上的故事以外,還加進了一些色情的描寫。好萊塢給他一筆格里菲斯所得不到的資金來攝制場面浩大的影片《十誡》和《萬王之王》。地密爾由於承襲了義大利電影的老傳統,結果成了最能賣座的商業性影片的導演之一。弗萊德·尼勃羅模仿他的例子,替高德溫和梅育拍了一部叫做《賓虛傳》的巨片,這部影片花去了600萬美元的攝制費,雖然風行一時,可是收入卻不過400萬美元。
好萊塢這個驟然之間交了紅運的城市,具有暴發戶們的那種低級趣味,他們建造的豪華的別墅,硬把羅馬的露天劇場和洛可可式的堡壘,天主教的大教堂和摩天大樓結合在一起。這種建築上東拼西湊的誇張趣味連同那種說教式的象徵趣味,在根據勃拉斯哥·伊巴涅茲的原作改編的影片《啟示錄四騎士》里表現得最為突出。這部由雷克斯·英格蘭姆導演、使范倫鐵諾因此成為明星的超級影片在上映收入上打破了紀錄。英格蘭姆在其他影片中——例如在無聲電影末期他將結束電影生涯時在尼斯攝制的那些影片中——也顯示出這種講究形式的作法。
好萊塢在成為國際上的強大勢力以後,它攝制的題材也變成國際化了。在它最賣座的無聲片中,以美國為背景的為數很少。在這些影片中,只有詹姆斯·克魯茲導演的那部極著名的《篷車》直接取材於美國歷史,是一部歌頌開拓西部地區者的史詩。 西部片由於托馬斯·英斯和W.S.哈特的功勞,曾提高到藝術的水平,但此時的西部片,除了象約翰·福特的《鐵騎》這樣極例外的影片以外,又變成了一種廉價影片的同義語,由一些專門迎合平民觀眾的導演和無名的演員粗製濫造地攝制出來。美國電影這種「失去本國特性」的傾向成了極其普遍的趨勢。亨利·金雖然還能按照托馬斯·英斯和格里菲斯的傳統,導演了一部完美的、描寫美國地方生活的影片《孝子大衛》,可是人們不但不鼓勵他沿著這一方向前進,反而導使他去攝制一些流行的言情小說(如《史泰拉恨史》),或者象他以後在羅馬攝制的那些影片那樣,向著義大利那種場面巨大的影片方向去發展(如《羅莫拉》、《白修女》等)。
由於金融資本的國際聯合、審查制度的嚴格、流行小說被有系統地搬上銀幕、明星制度、專為賣座的打算和製片人的拜金主義這些原因,使得美國電影藝術日趨貧乏,這種貧乏和物質的豐富相形之下,顯得更為突出。但美國電影中至少還存在著一個作品豐富的喜劇學派和幾部例外的作品,這些影片幾乎都是由外國籍的導演攝制出來的。萊昂斯·彼雷給美國人培植了對浮華喜劇的愛好,加斯尼埃則是系列影片的創造者之一。除這兩人以外,還可以舉出肖塔爾、阿爾倍·卡普拉尼,以及協助卓別林導演《巴黎一婦人》的阿巴迪·達拉斯特。
1920年以後,好萊塢為了打倒它的競爭者,大量吸收外國籍的優秀導演和演員前往美國。 莫里茨·斯蒂勒帶著葛麗泰·嘉寶來到美國。但他專門為從德國來的演員波拉·尼格麗和強寧斯導演影片。他導演的《帝國旅館》和《罪惡之街》這兩部影片,無論在藝術上或商業上來說,都不是很成功的作品。與斯蒂勒相反,嘉寶在美國卻大走紅運。這位著名的女悲劇演員,確實是好萊塢一棵搖錢樹,同時也給好萊塢的攝影棚帶來了藝術。廣告宣傳使嘉寶成了傳奇式的人物。她所主演的影片片名本身就具有一種宣傳性質,如:《誘惑的女人》、《肉與魔》、《仙女下凡》、《神秘夫人》、《野蘭花》、《接吻》等等。她在傳奇式的故事中表現了歷史上最著名的多情女子。
除了嘉寶以外,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移民,對好萊塢幾乎沒有帶來什麼貢獻。但從德國來的移民,特別是斯特勞亨、劉別謙、馮·斯登堡,卻對美國電影有很大的貢獻。歐洲電影的示範作用,使幾個美國導演傾向於攝制一些藝術性超過商業性的影片。他們之中有幾個確實達到了藝術的水平。有聲電影興起的前夕,美國出現了一批有才能的新電影導演,這些導演在某種程度上開始接替了先驅者的地位。
好萊塢在它歷史上最繁榮時期,它的電影先驅者和歐洲最偉大的電影藝術家,與其說是加以利用,毋寧說是加以排斥。隨著好萊塢的世界霸權的建立,它大部分生產就陷於毫無意義和追求豪華場面的停滯局面。
1927年10月23日,阿蘭·克勞斯蘭德攝制的有聲響、對白和歌唱的《爵士歌王》的第一次上映,標志著電影已進入了它的歷史的一個新時代。有聲技術的運用使電影中復雜的敘事與流暢的對話成為可能,這一切促成了經典好萊塢電影濃重的戲劇化風格。同時這種風格也符合當時的製片廠制度。由好萊塢巨鱷麥克•塞納特創造的製片廠制度客觀上要求電影必須以迎合最廣大觀眾的審美需求為目標,而傳統的被大眾所熟悉的戲劇化美學觀顯然是最好的選擇。類型電影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這些被克拉考爾稱為迎合觀眾「深層集體心理」的影片,通過程式化的情節、類型化的人物,迅速占據了觀眾的視野,科幻、歌舞、犯罪等形式的類型片得以在世界影院中大行其道。
西部片作為最「美國化」的類型片在經典好萊塢時期佔有重要的地位。西部片頌揚、推崇那種粗獷的個人主義和適者生存的精神,體現著善必勝惡的道德理想,因而在美國影壇上長盛不衰。弗雷德•金尼曼拍攝於1952年的《正午》就在很多方面體現了西部片的特徵,或者說是體現了經典好萊塢時期影片的特徵。 然而,《正午》雖然在很多方面有著經典好萊塢的影子,但它決不算是一部地道的經典好萊塢電影。事實上這部拍攝於1952年的影片在好萊塢發展史中扮演著新舊兩時期轉折點的角色。《正午》中最明顯異於傳統好萊塢影片的莫過於對凱恩這個形象的塑造。傳統西部片中的英雄形象往往代表著絕對的正義與公理,而凱恩在影片中卻處在一個尷尬的境地。由於小鎮居民不肯幫助這個曾經保衛他們的警長,使得凱恩的對立方不僅是惡棍,甚至還包括了小鎮居民。影片對凱恩作了大量的心理描寫,他開始思考自己的立場與行為,思考自己的何去何從。《正午》中塑造人物避免了過於類型化,對以往的警長形象也有了一定地顛覆,影片還放棄了西部片一貫的大團圓結局,選擇了凱恩扔掉警徽離開小鎮作為結束,增強了故事的客觀性。
《正午》拍攝於1952年,而這恰是好萊塢黃金時期剛剛結束的時間,好萊塢隨之進入了一段困頓的低潮期。直至上世紀的六、七十年代,隨著西方社會後工業化、後社會化的愈演愈烈,新的社會藝術思潮泛濫。這些新思潮激盪著人們的思想,改變了人們對於藝術的欣賞取向和接受程度。電影的觀眾群體也發生了變化,經典好萊塢時期電影的風格已不能滿足他們的觀影需要了。四十年代的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運動和五十年代的法國電影新浪潮沖擊和影響了當時的美國影壇,加速了好萊塢電影的變化。於是以亞瑟•佩恩的《邦尼與克萊德》為代表的一批「新式」的影片應運而生,也拉開了新好萊塢時期的序幕。
新好萊塢時期描寫人物的典型手法是,影片中的主人公不再是善惡分明的類型化人物,而是具有更加復雜的內心世界。新好萊塢注重人物的立體化與心理化,增加了影片的層次與深度。新好萊塢電影的敘事特點,即在繼承好萊塢善於講故事傳統的基礎上,將影片的故事納入到廣闊的社會背景中,為影片融入真實性與社會性,使好萊塢電影較之以前更加具有社會意義與深度。
新好萊塢電影還受到歐洲電影的深刻影響。商業電影藝術化、藝術電影商業化成為這一時期電影發展的一個趨勢,許多歐洲藝術電影的處理方法被用於好萊塢電影中。
從經典時期到新時期,電影在好萊塢這塊土地上經歷了半個世紀的演變,無論是故事結構還是人物形象或是觀念意識,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經典好萊塢時期的一套手法在當代已不能滿足觀眾的需要,而更善於適應社會時代需要的新好萊塢電影卻悄然占據了觀眾的視線。
從70年代到80年代的過渡時期,新好萊塢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近10年的時間,美國每年生產200部左右的影片,電影與電視爭奪觀眾的競爭已達到平衡。電影保持著10到12億的觀眾,並且有了自己的越來越廣闊的海外市場。據1993年的統計證實,美國電影國內票房收入達52億,發行收入26億。視聽產品的貿易順差僅次於飛機製造出口業,為美國第二大行業。在全年世界銀幕上上座率最高的10O部影片中美國影片佔88部。
好萊塢電影通過自身的調整完成了向後工業時代的過渡,至今仍雄踞世界電影工業金字塔的頂端,顯示出其強大的生命力。通過對好萊塢的全面考察,有助於我們對日常生活中電影的思考,有助於我們對自己的民族電影的判斷。對一般觀眾來說,可以作為娛樂方式看待好萊塢電影;對電影創作者來說,可以學習好萊塢式商業電影獨特的藝術形式的規則;對於製片人來說,可以從好萊塢式的商業規則中,學習好萊塢的電影理念和運作方式;而對理論家來說,可以通過對好萊塢特性的認識反思的歷史和問題。考察好萊塢的電影史對於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不可不說是有所裨益。